標籤:

大日經疏妙印鈔卷一至卷十(大正藏2213部)

  妙印鈔

  妙印鈔卷第一

  沙門阿寂記大意

  夫以自性法身毗盧遮那。安住法界自受法樂。本源內證塵剎聖眾。各捧智印圍繞渴仰。雖然同體大悲遍覆沙界。無緣大慈等哀含識。爰以不動本地甚深妙鏡。而示普現色身於十方。不出色心常住宮殿。而布三密法教於三世。然則所演三平等句之秘術。非十地等覺之所知。所談自心是佛之妙旨。非二乘異生之所測。就中尋能說之教主即周遍法界之遍照。論所說之法門即超越三時之密教。窺所居之宮殿即廣大金剛之樓閣。撰能住之如來即萬德圓滿之世尊。故才甜此醍醐之輩。剎那消無明之病。奇捃彼摩尼之族。即坐見三部之佛。不舍父母所生之肉身。而速登遮那法王之極位。不拂煩惱戲論之雲露。而頓見理智圓滿之日月。故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又雲越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身語意平等句法門。釋宣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以來常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或雲心自證心心自覺心。或雲直約諸法令識其心。或雲能於此生滿足地波羅蜜。能依論雲不起於座三摩地現前。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云云)故此經名為遍一切處自心成佛之教。亦號神通乘教。亦曰三平等句法門。是則此經大意(矣)

  緣起分

  今就此有二。一南天相承本。二北天相承本也。初南天相承之本者。龍猛菩薩加持白芥子。而打開南天之鐵塔。入內所誦出經是也。如金剛頂義決雲。龍樹以芥子打開南天鐵塔戶。入誦此金剛頂傳世(云云)教王經開題雲。此經及大日經。並是龍猛菩薩南天鐵塔中所誦出。如來秘密藏之根本(云云)又付法傳明不空三藏德行雲。案貞元新定釋教錄及大辨正三藏表制集等。於佛牙寺遇龍智阿闍梨。即授以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十萬頌經。並大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十萬頌(云云)既大師依貞元錄及表制集等而立此義。豈致疑惑耶(云云)又付法傳雲(第三祖龍猛處)上游四王自在處。下入海中龍宮。誦持所有一切法門。遂則入南天鐵塔中。親授金剛薩埵灌頂。誦持此秘密最上曼荼羅教流傳人間(云云)敦造紙雲(小野)龍樹以芥子打開塔戶。塔內諸神一時踴怒不令入。唯見塔內香燈光明一丈二丈名花寶蓋中列。又聞贊音。大德至心懺悔發大誓願。後入此塔。多日誦此經即出(云云此經者大日經也)依此等明文立此義(矣)次北天相承之本者。且如此經序雲。北天竺境有一小國。名突魯羅。其石山半腹有秘密經藏。每至八月。有無量猿披秘密藏。一時風吹。梵篋一本墜地。樵夫取之上國王。國王歡喜與達磨掬多掬多得此。披得旨授國王。我善無畏。無畏得此法。開成之初來於此土。翻為七卷(云云)已上。此序意依海雲相承歟。所謂海雲相承^5□脈雲。大日授金剛手。金剛手授達摩掬多。掬多授無畏(云云)。

  問曰。南北勝劣邪正云何答兩本勝劣邪正難定判也。

  問曰。敦造紙雲。大日經序是俗人東宮學士所撰。諸阿闍梨未許(云云)驗知。序所言北天相承本者是謬誤。然者勝劣邪正天地雲泥。云何。答。善無畏傳南天相承之本勿論也。其上復有。北天相承。有何不可耶。故兩本何論勝劣耶。所以然者。共是金剛薩埵唱如是我聞。同演大日所說之金言。南北方地雖異。所崇之經卷是同。人畜形狀雖別。所弘之教法亦一。故不可勝劣也。但至敦造紙者。且簡序作者許也。非簡經天之經也。

  問曰。若然者今疏家所用之本。彼兩本中何耶。答。兩本何雖非應取捨。而以南天龍猛相承。殊為指南(矣)。

  問曰。若然者七卷共以為龍猛相承。如何。答曰。爾也。

  問曰。若然者第七卷是依無畏之祈請。於金粟王塔前所感得也。何足為龍猛相承耶。爰以敦造紙雲。大日經供養次第卷撰出烏仗曩國。即於金粟王塔下感得。文殊現金色字於虛空中。持供養法授無畏(云云)知是於烏仗曩國始撰出。然者如何。答為龍猛相承事不可致疑惑也。但第七卷是不流佈於世間故。善無畏未傳之。仍於供養儀軌法則頗有不審之上。復為未來將護致祈請之時。感得金字梵本於虛空中。即從文殊之教。無畏向虛空文取筆記之。是則第七供養法卷是也。然約感得之邊雖似無畏始得。尋源濫詢根本。七卷共為鐵塔相承事不可有疑者也。但至敦造紙義者。且舉感得之邊。許也。

  問曰。以何得知龍猛相承。若龍猛相承者。龍智豈不相傳乎。龍智若傳者。無畏亦不得哉。所以者何。無畏既窮一宗源底。何限此卷不蒙許可耶。驗知非龍猛相承。若言相承者。其誠證出在何處耶答曰。龍猛所造菩提心論引今經第七捲雲。大毗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雲。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云云)若夫非鐵塔相承之經者。何所造論引孫弟無畏感得經以為誠證耶。加之。尋其例證。如此等事多在之。如法花經者。切止提婆之一品於長安宮。而不流布世間故。中絕之後流傳世間。是豈非自本羅什傳譯之耶。又如高祖大師者。先於日域久米之道場。雖感得七軸之毗盧遮那經。而後於大唐青龍之師室。又得七軸之毗盧遮那經。即以校合感得之舊本之時。一字一點無所違失。無畏之感得亦如是。先於金粟王塔下。雖感得金字於空中。而後在南天竺國。重得鐵塔本。於龍智。即以校合感得之舊本。敢無有所違失。是則青龍自本雖有之。於久米先感得之。龍智自本雖傳之。於塔下先感得之。文理例證如斯。明知七卷共鐵塔相承龍猛傳來也(矣)。

  問曰。以何得知大師於久米道場先令感得此經。然者如何。答曰。師傳明鏡也。何況大師自語得此經之本緣言。爰大師石淵贈僧正召率發向和泉國槙尾山寺。於此剃除髻發。授沙彌十戒七十二威儀。名稱教海。後改稱如空。此時佛前發誓願曰。吾從佛法常求尋要。三乘五乘十二部經。心神有疑未以為決。唯願三世十方諸佛示我不二一心。祈感夢有人告曰。於此有經名字大毗盧遮那經。是乃所要。即隨喜尋得件經王。在大日本國高市郡久米道場東塔下(云云)故知先於久米令感得所無疑也。

  問曰。若然者內外之諸經諸論已通達之上令感得秘密深極毗盧遮那經畢。在何不足奉敕入唐求法耶。答曰。內外諸典已通達之上。雖令感得此經。彼文義甚深眾情有滯故。偏為學此經。奉敕入唐求法也。

  問曰。以何得知偏為學此經令入唐求法。云何。答。勿致此難問。高祖自取筆記彼緣由言。於此一部解緘普覽眾情有滯無所憚問。更作發心。以去延曆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入唐。為初學習。天應慰勤載敕渡海(云云)。明文在斯。勿疑(矣)。

  問曰。若然者檢高祖御請來經。其數甚多。何唯限此經。企渡唐大功應雲耶。答。此難非也。忘本意而舉枝葉故。夫為諮詢此經文義。雖令入唐給。任本意令相傳此經並疏之後。廣存弘通普傳眾經在何不可。故知毗盧遮那經者為渡唐之本懷。余經是全非渡唐之本懷。例尋釋尊出世之本懷。但為說平等大會之一佛乘也。即如雲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云云)夫赴隨他意語。雖說四時七教。未演佛本懷。即如雲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云云)今亦如是。尋高祖入唐之本懷。偏雖為學此經。廣存弘通利物。傳來二百餘經卷。是即皆悉助證。非法體也(云云)。

  問曰。若然者大師唯傳胎藏一界。不傳金剛界歟。所以者何。大日經者說。胎藏界。金剛頂經者說金剛界故。然者如何。答。此難非也。未知今經之說相併今宗之大綱故。妄致此難。夫今宗以不二為大綱。

  所謂理智不二。色心不二。修性不二。胎金不二。迷悟不二。善惡不二。邪正不二。凡聖不二等也。爰以定理處必有智。何大日經唯說胎藏一界不說金剛界。依之經中處處說理智不二之旨。句句說色心平等之義。隨疏家文文句句釋色心實相理智圓滿之旨。何況相傳偈中(更問)正說兩部灌頂之秘印秘明。非師傳地上薩埵猶難測量。況於愚夫耶。然今小野一家之相傳。兩部灌頂之印明並重重無盡之秘密。皆悉於此經中習盡之。全不依余經。但尋助證之日。余經亦有。不傳此義之人。今此大日經唯謂說胎藏界計。幾謬幾迷。爰以依今經住心品多所說判教相之時。立十住心之淺深。定諸教之勝劣。所謂十住心論寶鑰二教論即身義等之眾多章疏中。皆悉引今經明文。以為判教之大綱。就中十住心論第十卷並寶鑰秘密章。專引此經為宗骨。是豈非真言之一宗以此經為宗骨耶。即稱大日經王。誠有所以哉。

  或問曰。今疏家宗家之判教異也。然宗家之意。以釋論為判教之大綱。所謂十住心論寶鑰二教論等。皆是依釋論製作之。何故今應雲以大日經為判教之依憑耶。答曰。汝難大顛倒。夫高祖判教相。專依今經十住心之淺深。余經全所無也。獨限大日經說之。龍猛復依此經十住心。菩提心論中判十住心之淺深無自性。隨大師十住心論等中。正引大日經證傍引菩提心論證十住心。全引釋論。不為誠證。若汝依釋論判一宗之教相者。釋論中何卷何文說十住心之淺深並顯密之差異。全所不見也。然何大師依此論應雲判教相耶(矣)抑釋論是為顯論為密論。為當亦為顯密通申論。若言密論者。此義不可然。所以者何。有多難故。所謂所依論者。是馬鳴所造起信論也。然馬鳴菩薩是非真言祖師。隨所造論不說六大四曼三密之體相用。龍樹何向此論造釋之時。頓應說密教耶。是則有師弟相違失(是一)次龍樹菩薩是真言祖師故。本論雖不說之。末論言述真言義者。此義不可然。有本末想違失故(是二)複次龍樹所造論余千部。然向顯論言述真言義者。應言向大乘經述小乘義。向小乘經述大乘義歟。此義不可然。有違教失故(是三)複次此論所依百經皆悉顯經。而非真言經。何乍引顯經言述真言義者。此義不可然。有能所相違失故(是四)如是諸難多之。且舉略攝廣耳。若依之言顯密通申論者。此義不可然。有顯密雜亂失故(是一)複次所依百經一論是顯也。能依論豈顯密通申耶。故此義不可然。有首尾相違失故(是二)有如是難。且舉一二矣。故知非顯密通申論(云云)。

  問曰。今以此論為真言論。非末學之短才。高祖獨步之極談也。既定二部十一卷真言所學論。豈不仰信耶。答。非密論道理大旨如前。但至高祖目錄文者。二部十一卷真言所學論者。是則以彼論非謂密論也。夫為使真言行者普學顯密諸大乘之法門識諸教之通塞故。以此論為所學論。所以者何。今此釋論是普引百經通申四家大乘義故。學此論者。於四家大乘之大綱不迷亂。故使初心學者學此論。是則非謂真言法體也。復為欲令知四家大乘上秘密莊嚴獨步最頂故。令學菩提心論。是即正真言行者所要也。然則巧舉二論攝顯密一切諸經論也。所謂舉釋大衍論攝諸顯教。舉菩提心論攝諸密教也。若不爾者。真言行者所學。何唯限此二論耶。忘此義兔守文字杌。向顯乘論謂秘密藏。恐背祖意而已。

  問曰。何以得知以釋論攝顯大乘。以菩提心論攝密諸教。既無簡別之言。雲二部十一卷真言所學論故知此兩論是正述密宗最頂之法門。故大師以此二論。為自宗不共之極談。然者如何。答曰。非密論。重重令問答了。勿致無窮之難。但至何以得知以此二論攝顯密之經論。言令知顯密之差異。之難者。夫真言宗者是跨節之一大圓教故。隨習此宗之學者。遍應學顯密之經論也。然時及濁濫人命短促。本宗未窮何攀枝葉。如大論一百雲。複次三藏正有三十萬偈。並為九百六十萬言。摩訶衍甚多。無量無限。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萬偈。諸龍王阿修羅王諸天宮中。有千億萬偈等。所以者何。此諸天龍神壽命長久識念力強故。今此世人壽命短促識念力薄。小般若波羅蜜品尚不能讀。何況多者(云云)故諸宗盡學不堪故。唯學大乘通申之論者。諸大乘之法門於大綱不迷。略舉一論攝顯諸大乘。有何咎耶。次菩提心論者。是千部論中密藏肝心論也。故舉此一論亦攝諸密教。有何不可耶。爰以大師二教論引釋論雲。言說有五種。名字有二種。心量有十種。契經異說故(乃至)喻曰。言語心量等離不離之義。此論明說。顯教智者詳而解迷(云云)此中此論明說者。顯教所說甚深微細法門淺深差別。此論中明說故。雲此論明說也。何以得知。雲顯教智者詳而解迷故。若密論者不可讓顯教智者。非顯機之所測故。複次有機教相違之咎。故知以此論置顯教之最上。是即為判顯密之界畔也。即次引菩提心論雲。諸佛菩薩昔在因地(乃至)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而不書。喻曰。此論者龍樹大聖所造千部論中密藏肝心論也。是故顯密二教差別淺深。及成佛遲速勝劣。皆說此中(云云)是則舉密藏肝心之論。而置顯教最頂之論上。是亦為定顯密之界畔也。然則以此二論為令識顯密淺深勝劣通塞之相。如是結釋給也。若此兩論共同密論者。何故喻釋論雲顯教智者詳而解迷。次喻菩提心論雲千部論中密藏肝心論耶。故知獨限菩提心論申密藏。餘九百九十九部是皆悉顯論非密論以此思彼。二部十一卷真言所學論者。為令識顯密之差異令學顯密二論也(矣)次至二論無簡別之言云。真言所學論故。共應密論雲難者。夫文隨執見隱。義逐機根現。然則以宗宗大意。隨義轉用一論雲顯一論雲密有何不可耶。

  問曰。若然者。何故二教論中。以彼論不二摩訶衍判真言耶。答曰。醫王之眼毒即葯。跨節之談顯即密。爰以二教論中有重重問答。判顯中有密。所謂論問曰。古傳法者廣造論章。唱敷六宗開演三藏。軸剩廣度人僵卷舒。何勞綴斯篇。利益如何(已上難六宗人各各作章疏。明經論之宗義。今復閣此等義。演釋密意有何益也)答多有發揮。所以應纂。先匠所傳皆是顯教。此是密藏。人未多解。是故識鉤經論。合為一手鏡(已上明先匠顯機故不知之故益少。今以密意演判此義故益多也)問顯密二教其別如何(已上問顯密差別不同)答他受用應化身隨機之說。謂之顯也。自受用法性佛說內證智境。是名秘也(已上明顯密差異)問應化身說法。諸宗共許。如彼法身。無色無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說無示。諸經共說斯義。諸論亦如是談。如今何爾談法身說法。其證安在乎(已上難法身說法之旨發問其誠證也)答諸經論中往往有斯義。雖然文隨執見隱。義遂機根現而已。譬如天鬼見別人鳥明暗(已上總明諸經論中處處說)問若如汝說。諸教中有斯義。若如是者。何故前來傳法者不談此義(已上難諸顯教中言有法身說法義者。何故先來祖師不談此義而汝獨談此義)答如來說法應病投藥。根器萬差針灸千殊。隨機之說權多實少。菩薩造論隨經演義不敢違越(乃至)惜哉古賢不嘗醍醐(已上明諸經論中雖說法身說法義顯教學者不知之故不述。所以然者隨機之說權多實少。故適菩薩雖知之隨經演義。傳法人自本不知故會深義而屬自宗。故顯經中有密醍醐不述)

  問義若如是者。何等經論說顯密差別(已上征問談法身說法義依何等經論之說相也)答曰。五秘金峰聖位經。遮那楞伽教王等。菩提智度摩訶衍。如是經論簡擇說(已上舉(下)說法身說法義(一)經論名)問者曰。請聞其證(已上聞其經論說相明文而征問也。)

  答曰。然矣。我當為子飛日輪而破暗。揮金剛以摧迷(已上許出其文相以而遮迷也)問者曰。唯唯欲聞(已上重致征請)龍猛菩薩釋大衍論雲(云云)從是已下應其問正出其經論之說相而判顯密之分齊。所謂無明分名顯。明分名密。因分名顯。果分名密。有機根名顯。離機根名密)如是有重重問答。成辨顯經論有真言義。是則顯乘學者所不識量也。以真言跨節之意判之也。例如以法花開會之意令開會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皆悉一佛乘是則法花之得分也。非爾前之得分也今亦如是。以真言開會之意。如是判給。是即真言跨節之得分。而非顯教當分之所談也。若非開會之意。而言不二摩訶衍是真言者。成無顯密之差異。然大師定顯密之界畔之時。應化開說名曰顯教。法佛談話謂之密藏。顯教契經部有百億。分藏則有一十五十一之差。言乘則有一二三四五之別。談行六度為宗。告成三大為限。是則大聖分明說其所由。若據秘藏金剛頂經說。如來變化身為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等說三乘教法。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說顯一乘等。並是顯教也。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謂之密藏此三密門者。所謂如來內證智境界也。等覺十地不能入室。何況二乘凡夫。誰得升常(云云)私謂已上明依所說法門。能說教主並所化不同而判顯密之差異也。又雲。釋教漸東夏自微至著。漢明為始周天為後。其中間所翻傳。皆是顯教。玄宗代宗之時。金智廣智之日。密教郁起盛談秘趣(云云)私謂。此文以時代判顯密差異。然此論是姚秦弘始三年譯也。豈非漢明周天中間耶。若言中間者。明知是顯論非密論也。又舉說顯密差別之經論言。五秘金峰聖位經。遮那楞伽教王等。菩提智度摩訶衍。如是經論簡擇說(云云)大師跨節之御意。如是經論皆悉覺食說顯密之法門所引載也。然汝何故唯取釋大衍論計不取自余耶。若此中言不二摩訶衍獨真言教者。二教論何故復取華嚴圓圓海德諸佛。十地論果分。楞伽經如義等。判真言義耶。何汝同取是等經論不為密論。舍多取一。豈不違祖意耶。唯是以跨節一大圓教之意令開會彼釋迦如來所說絕離海德果分如義等是即自性法身秘密藏也。例如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不然者。說大日經等。有何所詮耶。釋尊所說即密藏故。驗知。彼釋論不二摩訶衍者彼論意即是顯極絕離之境也。大師跨節之意。彼絕離之處即照見秘密藏給也。故以真言開會之意。則一切悉皆秘密藏也。以顯教當分之情則一切皆悉顯教也。爰以或唐土人師以大日經攝方等部。說十緣生句故(云云)智證大難之。尋之可識。庶後學宜知祖意宗義。於顯密大綱勿迷濫(矣)。

  問曰。若然者。真言行者專應學真言經論。何故以顯論為所學。既有顯密雜濫之咎。並機教相違之過。如何。答。諸法皆有內外表裹性相體用。是即自性天然道理也。然以顯為外以密為內。非內者不可立外。非外者不可立內。依內性有外相。依外相辨內性。內外不相離譬如車二輪鳥二翼。一闕不可到所詣。然則顯密相助入大日本宮也。複次密即內證顯是外用。內證外用相應自利利他圓滿也。複次顯是所離之法。密是能離之人。故若不知所離之法淺深。豈覺能離之人尊高耶。以是等義故。真言行者遍應兼學顯密論教也。但不堪兼學。專依本宗應修學也。爰以大師殷勤遺誡雲。夫以真言之道密教之理。同入性故入阿字義也。然而案萬物意。皆在內外。然則以密為內以顯為外。必可兼學。因茲輕本宗勿重末學。宜知吾心兼學而已。但人任器不堪兼者將任本業精進修行。具由在別。青龍寺例專此而已。依彼示之(云云)嗚呼祖意在斯。誰不仰信耶。既言輕本宗勿重末學。宜知吾心兼學而已(云云)。然當世學者言大日經疏之教相是疏家一途之餘教符順之談輕之。言釋論之教相是宗家余教不共之談重之。幾誤幾迷。抑宗家之教相。源自何出。全依大日經並疏家之教相如上注。抑大師之事相源自何出。專依大日經並疏家之說相。故云事相雲教相。今宗大日經為宗骨。余皆悉助證也。若爾者疏家御意與大師御意。毫末不可有隔。若有隔者。師資付屬^5□脈相承有何所詮耶。然言疏家宗家判教大異者。招種種重罪。一違經旨之咎。二背疏家之咎。三重末輕本之咎。四違師傅之旨咎。有如是等種種過失。庶學者宜知祖心。勿輕本宗重顯學而已。

  問曰。顯密宗旨異。說時異說處異能化異所化異。然獨依大日金頂等真言經論而應立宗義。何故引顯密經論以立宗義。是豈非依顯乘而立宗義耶。答一切異事誠爾也。但至所難之旨者。專依真言經論立宗義置所不論也。夫遍述顯密論經有真言義。有多種深意。若不引示顯經顯論中有。真言義者。言經論無此文義定成嘲。故為除彼等疑。遍引顯密經論為證也。言為欲使顯教之學者識知汝。所學之經論率中亦有此義。雖然汝等為顯網所封閉不知此秘奧。今以真言醫王之普眼。見顯教淺近之毒草。醍醐妙藥處處散在故。引諸經論而為助證也。複次一向局真言經論。若顯教中不述示有此義者。初心真言行者不知跨節之意生憍慢之心毀謗諸顯教。為除彼等謗故。遍述諸經論中有此義也。複次密教是如己體。四家大乘是如手足故。離己體無手足。離手足無己體。是則以跨節之意照見之時。離顯無密離密無顯故也。複次四家大乘是四菩薩三摩地也。所謂花嚴者普賢三摩地。法花觀音三摩地。三論文殊三摩地。法相彌勒三摩地也。是即述四行功德法門示因分可說故。真言明五智果德述果分不可說故。然為表因即果果即因。而非因之因非果之果故。遍述顯密經論有此義也。複次仰檢佛意。彼三乘五乘之教風皆是從大日如來自在神力加持三昧而出故。九種住心所有教說皆悉真言也。為顯此義故。遍明諸經論有真言義也。複次彼九種住心之人。皆是四重法界本有曼荼羅聖眾也。故所有說教皆悉真言也。為顯此義故。普明諸經論有真言義(矣)。

  問曰。今此經有幾本不同耶。答有三本不同也。

  問曰。何等為三種耶。答。一者常恆說本。二者十萬頌本。三者三千頌本也。如此種開題雲。此經總有三本。一法爾常恆本。諸佛法曼荼羅是也。二分流廣本。龍猛所誦傳十萬頌經是也。三略本。有三千餘頌(云云)。

  問曰。何名法爾常恆本耶。答曰。法爾常恆本者。能說教主者無有定佛世尊。即四種法身之境界也。所說法門者無有時處分限。即法界常恆之法樂也。爰以經雲超越三時。金峰經雲三世常恆不壞化身利益有情無時暫息。又雲其所住處名曰廣大金剛法界宮。既稱法界。豈作分限哉。所住之宮殿既如是。能住亦爾。故疏雲此是遍一切處身之所住處。當知如是樓觀亦遍一切處也。然則能所一體而無所分別。共遍法界而一相一味也。故疏雲上說金剛法界宮即是如來身。次雲大樓閣寶王亦即如來身。今雲師子座當知亦爾(云云)大師言。樓閣寶王者即如來三昧耶身。三昧耶身遍十方虛空界無所不至。住其中大曼荼羅身亦復如是。法羯二身可知亦然。又雲毗盧舍那佛身口意業遍虛空等。如是等文表如來四種法身四種曼荼羅。身口意三密業用遍滿一切處。故初舉大言贊塵數之德。大日四種身其數過塵數。此大名亦復如是(云云)如是文明能住所住一體而遍法界也。抑所言廣大金剛法界宮者。唯是一切眾生遍法界之本有漫荼之色心也。如來世尊於此處唱正覺。於此處轉法輪。釋尊於摩耶胎內。集三世諸佛菩薩。集無量可度機緣轉法輪度眾生等。即此意也。豈此摩耶之色身非廣大金剛法界宮耶。故云於一塵中塵教佛。各處菩薩集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又從一微塵中。出無量經卷。於一切眾生結使海中唱正覺(云云)如是等名曰恆說大日經意也(矣)。

  問曰。此經譯者誰人耶。答中天竺國三藏輸波迦羅譯也。唐雲善無畏也。具如付法傳等(云云)。

  問善無畏渡唐時分如何。答貞元錄第十四雲。以開元四年景辰。大齎梵夾來達長安(云云)開元錄第九同之。高僧傳第二。略付法傳等亦同之。

  問曰。此經筆取者誰人耶。答大唐寶壽寺住沙門一行阿闍梨是也。具如付法傳等(云云)。

  已上經緣起分了

  次疏緣起分

  問曰。今此疏者誰人說誰人記耶。答無畏說。一行記也。且如安然雲。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云云)。

  問曰。善無畏是此經譯者也。若然者有。何意直作疏耶。答今經總有三本。然今七卷經是三千頌略經也。仍所略甚多。故以十萬頌廣經之意綴續三千頌仿□之文。為使廣略二機不違失故。直作疏也。例如金薩直作理趣釋。故知。今此疏一向是取十萬頌經意。非無畏之私釋也。故疏中處處置私謂之言。誠有所以哉。

  問曰。今疏有幾殊異耶。答。且有三本不同。所謂高祖請來二十卷疏。慈覺請來十四卷義釋。智證請來十卷義釋也。又如安然菩提心義有八本也(云云)。

  問。若然者。三本勝劣傍正如何。答。各各捧慢幢面面成鉾楯。雖然至理天然直道無私。故以二十卷疏為勝正也。

  問曰。以何得知二十卷勝正。依之寺門人云。二十卷疏草安本也。十四卷如中書。十卷精書也(云云)若然者上中下自顯然。故殊以十卷義釋可為勝正耶。答曰。二十卷疏是疏家之正說。一行之直記也。故不交他人之言。十四卷並十卷義釋是疏家御遷化後。自宗他宗之人師交雜記之。全是非疏家之御再治。豈足為指南耶。爰以安然自雲。此義釋本三藏說一行記。智儼溫古再治之間。本記之外多加人言(云云)既己家先德指疏為本記。指義釋以為末記故云本記外多加人言。是豈非簡末擇本之意耶。然間彼義釋中師資相承大事等不載處是多。亦無用之文言甚滋。故繁略共背宗旨違祖意。若為無畏一行之再治者。一分有其謂。他人之再治還埋疏家之正說。何以之為勝耶。然今疏是雖未再治。正是無畏之直說。一行之正記也。共是為見諦之阿闍梨。同為密宗之祖師。豈雖一偈一句。有不通達之處耶。仍以此疏無畏一行不空惠果師資付屬嫡嫡相承明鏡也。爰以大師入唐之日。惠果對面之時。即和尚歡喜言。我命既盡待汝既尚。已果來我道東矣(云云)依之兩部大法為始。八祖相傳大法秘法道具本尊等。皆悉令相承瀉瓶了。故吳殷纂雲。今有大日本國沙門來求聖教。皆令所學可如瀉瓶。此沙門是非凡徒。三地菩薩也。內具大乘心。外示少國沙門相(云云)然則惠日義操為始。門徒雖數千萬。或授胎藏一界。或受金剛一界。終兩部悉無傳燈之人。大師獨受唯受一人之付囑。兩部共傳之。然其付囑第一今七卷經二十卷疏是也。若義釋宗源。豈不得付屬耶。如是道理極成上者。文段科段不分不分。重說偈言有有。不違佛意不背經說。任見諦之大阿闍梨正說。佛佛相承大事。一行取筆本記故。以此疏為勝正也(云云)。

  問。疏者疏涓之義也。言譬如庭上之涓疏八方。本經本論義理法門立文段科段疏釋故名為疏。然今此疏直釋文不立科段。疏文言不相應耶。依之智證目錄雲。高雄寺空海和尚本二十卷(乃至)凡疏體者。初以筆語談於大宗。撮略釋題。後更開章分科解釋。諸家章疏大綱如此。而今不爾。所以題與尾不合。披而須辨。其義釋者。直爾釋文無有折開章段等。以為秘教不同常途對眾講演。只會文意潛通佛旨(云云)自門他門雖異。所難是同。然者如何。答。疏體不一準。隨人意廣略不同。或略科段廣文義。或廣分科段略文義。或科義共廣。或科義共略。然今疏是自本為治慢法者。不定文段科段。直爾釋之故。處處有爛脫未會向上向下引牒交牒。是為令承師口傳也。即如雲此經聖者所秘故不說明白次第也。故以常途之例不可難此疏。加之既見諦覺悟之正說也。不可加凡愚之難。不可不仰信。但至智證之言者。是即一練磨意也(矣)已上緣起分大概如斯。

  妙印鈔卷第一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建武四年(丁丑)正月二十日

  金剛佛子明金之

  (仁和寺奧書雲)

  於時延德三年(辛亥)正月吉日法印權大僧都快道書之

  妙印鈔卷第二

  沙門阿寂記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直明唱本作釋為四。一明題目。二明序分。三明正說。四明囑累(矣)

  第一明題目。自為三。一列兩題。二辨記者。三釋兩題也。初列兩題。自可見。

  二辨記者。自為四。一舉通號。二舉別號。三亦舉通號。四簡異不記。

  初明通號中。沙門者。涅槃經雲。世間貧者乃名沙門(云云)此雲勤息。是則佛弟子通號也。所謂勤眾善息諸惡故云勤息。然今此沙門有多種。所謂外道沙門。唯蘊沙門。拔業沙門。他緣沙門。覺心沙門。一道沙門。極無沙門等也。彼等沙門皆悉當分得名非終窮。今所言沙門。是終窮究竟極說。秘密最上沙門也。故所勤三密上乘之妙行。所息隔歷分別之妄雲。非勤而勤非息而息。是名為沙門。複次秘釋。勤是金修生也。息是胎本有也。故胎金不二修生本有平等。是名曰真實大沙門也。經雲。識心達本源故號沙門(云云)。

  二舉別號中。一行者。是則依一行三昧。通入法界曼荼羅故云一行。所謂今經所說最極深秘一印本三昧耶是也(更問)是則一行一切行不行而行故。號曰一行也。又演密釋一行雲。且以阿字而顯示之。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故。今疏主但取此一字而為其行。即是一行三昧。故曰一行(云云)是又一意。與前一印應習合(更問)又雲。序禪師一行等者。即是禪宗之師匠也。禪有南宗北宗。未審是何宗之師。謂即北宗之師也(乃至)第五祖弘忍大師門下有二弟子。一是惠能。即南宗也。一是神秀。即北宗也。北宗弟子名曰普寂。即疏主之師也。高僧傳同之(云云)諸家教相同異集雲(圓珍撰)問有人云。一行阿闍梨是天台。^7□。此事云何。答相傳雲。章安大師弟子道素律師。道素律師弟子弘景律師。弘景律師弟子一行阿闍梨也。而竊學真言者雲。自有同名一行阿闍梨。此即我祖。非彼天台一行禪師者。犯大慢語也(云云)起信論雲。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文)俗姓生國德行等。具如付法傳等(云云)。

  三亦舉通稱中。阿闍梨者。此雲軌範。又雲正行。所謂周遍法界之軌範師也。故云軌範。於普門法界。離諸邪倒行諸佛正行。故云正行也。然阿闍梨有多種。准沙門思之。今所言阿闍梨。是非彼等阿闍梨。秘密最頂大阿闍梨也。今又有五重阿闍梨。是正第五阿闍梨。而兼前四重阿闍梨。名字德行等。具如具緣品(云云)。

  四簡異不記中。記者非己造說。從人說而記。名為記。然記字有二。糸與言也。言篇之記是記大綱書之。系篇之記是記委細用之(云云)然今用言篇之記。是則無畏以大智圓滿之樂辨。廣雖說十萬頌經之文義。而一行取秘密甚深之大綱記之。故用言篇之記也(云云)。

  三明釋兩題中。自為二。一釋總題。二釋別題。

  初中又為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梵音下。明隨釋中。又分為四。初明釋大毗盧遮那五字。二明釋成佛兩言。三明釋神變加持四字。四明梵本廣博(矣)。

  初從大毗下。明釋大等五字中。又分為二。一明別標。二明隨釋。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是日下。明隨釋中。又自為四。一總明除暗遍明義。二明三異。三明三同。四明同異共不及。

  初中是日之別名者。夫日之別名甚多。或名蘇哩也。或名婆薩迦。今毗盧遮那者是又日之一別名也。

  問曰。若然者其本名云何。答曰。阿你底耶是本名也。

  問曰。若爾者。舉本名可為譬。何故舉別名而為譬耶。答曰。本名阿你底耶是非今所用。於別名之毗盧遮那。有除暗遍明之義故。取此除暗遍明之義為欲喻大日如來周遍法界三世常恆之大除暗遍明故。取所用之毗盧遮那。不取本名之阿你底耶也。

  問曰。大師直言問答中。問曰。日有幾義。答曰。日有三義。一除闇遍明義。二能成眾務義。三光無生滅義(文取意)然今以除暗遍明為總句。有何意耶。答作大照明足除暗遍明義也。是故大師以總屬別名義故。以總句名別句。既然之言是押上之言也。故意從上總句為釋出三異三同之義置然之言也。能能可思之。然者不相違大師御釋也(云云)。

  問曰。翻譯總有五種。如有抄雲。翻譯有五。一相望翻。相低祇取義故。二^7□字翻。和字會義故。三會意翻。以意會義故。四借勢翻。如羝羊將前而更卻等。五異事翻。於一名下有一義而會取正故(云云)然者如此五種中。今所言除暗遍明者。當何翻耶。答當第三會意翻歟。所以然者。日初出時必以暗去明來故。日之體雖非除暗遍明。以意會義故。翻為除暗遍明也。

  問曰。若然者何名除暗遍明之義耶。答曰。除暗遍明者。朝日初出時。諸闇冥即除故。光明遍照閻浮提。無所不明。故曰除暗遍明也。如大品經雲。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光者(云云)又法花經雲。如日天子能除諸暗(云云)以如是等義故。雲除暗遍明也。

  問曰。月星明珠等皆有此義。何故以不為譬。唯取日光之譬許耶。答曰。月星等皆雖有光明。而不及日光。如大論第三十五雲。一切諸明勢不如日(云云)故取世間最上日天子光明。不取餘光也。

  問曰。今經者是舍枝葉取肝要。若然者直以法體應為名。何故以譬喻。為一部之總顯耶。答曰。如來內證之法體。非十地等覺之所知。何況凡夫二乘之所度耶。爰以大日如來住大悲三昧。普為誘引中下之機。以五情所見之日光。欲令悟如來內證法身之智光故用譬喻也。如大論第三十五雲。譬喻是為莊嚴論議令人信著故。以五情所見喻意識。令其得悟。譬如登樓得梯則易上(云云)加之如是例證甚多。如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花經等。如此等經論。法譬共為題目。其例非一也。複次大毗盧遮那者。即是本來常住大我自稱也。何此外求法體耶。如雲我有種種名等(云云)是則非譬喻。當體即名也。例如彼妙法蓮花之首題有當體譬喻二蓮花(云云)。

  二從然世下。明三異中。自分為五。一明總簡世日不及。二明約內外簡。三明約方所簡。四明約晝夜簡。五明舉勝簡劣。

  初中。然者押上之言。世間者。世間有三種。所謂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也。如十地論雲。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三種自在行故得十自在(云云)此中今所言世間眾生器世間也。世日照此二種世間不能照智正覺世間故也。

  二從若照下。約內外簡中。若照其外不能及內者。以雲下為外。以雲上為內。複次以室外為外。以室內為內也。次深秘明義者。內者指六大法界之內宮。外者指三密加持之外境。複次內者指本源。外者指緣起也。

  問曰。今就世間日不及約內外簡之。然者不可有深秘之義。何故作如此釋耶。答曰自本今宗意者。世間出世間即同際也。緣起本有亦平等也。為顯此義作此釋也。已下准之。

  三從明在下。明約方所簡中。明在一邊不至一邊者。約四洲言之。所謂日輪照東洲時。明不至西洲。照南洲時明不至北洲。故云明在一邊等也。若深秘明義者。圍繞須彌山有八中洲。是則自身法界之當體。自然本有之八德也。複次須彌山四邊有四山。名游乾陀。各高四萬二千由旬(大論見)若然者須彌山是法界體性智。四山是四方四智也。故知上八德是胎藏八葉之心德。次五智是金剛自然之五尊也。是則胎即金。金即胎。理智平等色心一如之謂也。複次須彌山是世界建立根元。八山八海森羅萬像皆依屬之。是則法身之須彌山。七覺八聖乃至一切法門皆依止之義故。秘藏記雲。須彌山是法身。七金山者七覺支也。是法身一切法文之根原。故曰須彌山為座(云云)故知須彌山者自性清凈法身。故其體堅固而離違順之八風。即是越八葉而居中台之義也。如須彌山者。一切諸山江河非情草木等皆爾也。如非情草木等者。一切眾生界亦爾也。如一切眾生界者。一切諸佛境界亦爾也。爰以經雲。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金峰經首題雲一切瑜伽瑜祇。是則今宗深旨色。能能思之。以如是義。世日即大日法身之慧日也。不可為別異之思(矣)。

  四從又唯下。明約晝夜簡中。又唯在晝光不燭夜者。此又有兩重釋。淺略分如文可見。就深秘明義者。晝者是從因向果之意。即金剛界也。言從闇向明故。是即智體明朗之義也。夜者從果向因之意。即胎藏界也。言從明向闇故。是即大悲染愛之義也。

  五從如來下。明舉勝簡劣中。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者。於如上之內外方所晝夜等淺略深秘之處。大日世尊之智慧日光無礙自在也。然世間之日於淺略分猶不及。何況於深秘哉。故云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三世常恆之大日輪。遍滿法界無所不至。故云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於世日者有內外等差別。大日圓光無此義。故云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也。如來義如次下釋(矣)。

  問曰。題目既以世日毗盧遮那。譬如來智慧。然者何故今至釋所云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耶。答曰。雖取一分相似之邊。而世日猶有如此差別。不及慧日。故云爾也。

  問曰。若然者應取全喻。何故取分喻耶。答於世間之喻中。日天子之譬最第一也。余猶非分喻。況全喻耶。複次若秘釋者。日天是大菩提心之表示也。如厚造紙雲。日天菩提心義也。乘真如實相之日遍照法界(云云)已上釋三異了。

  三從複次下。明釋三同中。自分為三。初明能成眾勢德。二明光無生滅德。三明還作大照明德(有上三異文段依口傳取之)。

  初中又分為二。初明能喻世間。二明所喻大悲。

  初中。複次者結前生後之言也。日行閻浮提者。日是能行之體閻浮提是所行之處也。

  問曰。何故名閻浮提耶。答。閻浮提者。依所生之樹得名也。如大論第三十五雲。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壇金。以閻浮樹故。名為閻浮洲。此洲有五百小洲圍繞。通名閻浮提(云云)故知。閻浮提者因樹得名也。一切卉木叢林等者。如法花藥草喻品所說。隨其性分者。性名不改。分謂各各分分。故曰性分。夫木有大小。草有上中下。其數無量不可勝計。各得增長者。如此草木。各隨其力分。悉受一日之光用時。各各得令生長也。所謂大地雖有一切世間百穀眾葯卉木叢林等種子。若不蒙雨露之恩不能出生。必依雨露之潤故得出生。又適雖令出生。不得火大之暖氣。不能增長也。冷暖平等時萬物生長也。如大論八十二雲。譬如日月照四天下。若無日月。則百穀藥草及眾生無以生長。月是陰氣。日是陽氣。二氣和合故萬物成長。是故日月於四天下大有利益。菩薩亦如是(文)又華嚴經第十六雲。又諸眾生不以自身光明知有晝夜。遊行觀察興造諸業。皆由日天子出普照天下。一切眾生無業不熟(云云)故知。今言日光者。於依雨露之潤已出生草木。而施暖氣故。各隨其性分令增長也。但藥草喻品所說。依一雨之所潤。三草二木各得增長。今依一日所照。二種世間各得增長。彼出冷潤之德。此明暖照之用。彼此影略互顯。應令冷暖濟等也。

  問曰。彼顯此密。何故爾耶。答。彼經是說今經之淺略分。所以然者。此經本地之奧身是妙法蓮花經最深秘所也。故知淺深在機佛意無二。顯密在人佛智不塞。為示此義作此釋耳(更問)。

  問曰。若然者。令萬物增長。是風大德也。如次下雲。大風起時。能使卉木叢林開榮增長。又復能令一切世出世間善法增長(云云)何故今與彼相違耶。答曰。火能照能燒。風能動能增者。是一往離開之義。再往論之。風亦有能幹之德。火亦有能增之用。所以者何。火必依風而增勢力。風必依火而致出興。風火無暫離。是即自然法爾之道理也。誰能思度其所由。故次下釋火大雲。又悉能成就一切諸物(云云)所謂成就者。謂增長而為成就也。又五大互具無礙自在也。即如雲。又如世間種子。地水火風為緣。虛空不礙。然後得生。隨闕一緣終不增長(云云)是則五大通有增益義。但火雖有動搖增長之用。是即火大之家風大德也。風又雖有枯乾燒盡之用。亦是風大之家火大德也。餘三大亦復如是。雖然一大成增長力故。餘四大各舍自性悉屬一大也。故大論第十八雲。問曰是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四種。水火風各有四種。但地中地多故以地為名。水火風亦爾也。答曰。不然。何以故。若火中有四大。應都是熱。無不燃火故。若三大在火中不熱。則不名為火。若熱則舍自性皆名為火。若謂細故可不知。則與無無異。若有粗可得則知有細。若無粗亦無細。如是種種因緣。地相不可得。若地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相(云云)私謂。問意者。雖四大互具。一大增多故一大得名。余大不得名耶而問也。答之不然者。彼問意。不舍三大自性令有一大之中故簡此義故云不然也。答意。雖四大互具。火大中有三大時。三大各舍自性屬火大之熱。余大亦如是答也。故知五大互具五大。依增減有隱顯故得各別名也。複次今此五大是五佛三摩地也。所謂字門中台。字門阿彌陀。字門寶生。字門阿□。字門不空也。如是五佛三摩地雖各別。五佛各具五佛之德。如阿□者。雖以一念不生之智慧為體。而成就福德轉法輪具作業。如寶生者。雖以萬寶出生之福德為體。而住不生智慧能說法具作業。如阿彌陀者。雖以轉法輪智為體。而住不生智德。能成就福德能說法具作業。如釋迦者。雖以神通作業為體。而住不生智慧能成就福聚轉法輪。是即五佛互具五智無礙自在義也。又如五大虛空藏者。五佛同入虛空藏三摩地共住福德成就門。又如金剛夜叉品說五五二十五輪。五秘密亦如此。即是今宗奧旨也。然則火大具風大之德。有何咎乎。世間眾務者。所言世間者。除智正覺世間餘二種也。眾務者。非情草木隨各各性成各各相。依各各力作各各用。是即非情之眾務得成之義也。亦一切眾生夜眾務休息。晝眾務成辨。是即有情之眾務成辨之義也。故云世間眾務因之得成也。

  二從如來下。明所喻大悲中。如來者。梵雲。初是如如義。是法界義。傍有三昧點。是即法界通入三昧也。是一切行義。是如如義。傍有三昧畫。是即理智平等義也。所謂從如如法界三昧道出。不來而來。不行而行。還成如如常住正覺。故云如來也。一切眾生亦名如來。故大論第五十五雲。如來不可得者。或以佛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為如來。如先世來後世亦名如去。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云云)此文意者。眾生名如來者。如先世乘業來。後世亦乘業來故名如來。佛名如來者。如過去佛來故名如來矣。遍照法界者。此宗謂六大為法界。異彼顯宗法界也。平等者。如來智光不簡凈不凈善不善上下等。故云平等。複次此宗以三平等故云平等。如次下釋。開發者。本無今有而不出生。故云開發。謂開發本有萬德也。無量者。夫無量有二種。有量之無量。無量之無量也。今無量者是即無量之無量也。眾生者。大論第三十雲。眾生者。於五眾十八界十二入六種十二因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云云)大乘止觀雲。果子相生無始流轉名為眾生(云云)或雲。受眾多生死故云眾生(云云)種種善根等者。從彈指散花低頭舉手之小善。至六度萬行之大善。皆悉應有之。故云乃至也。世間出世間等者。世間謂人中天上之快樂也。即如雲常在人天憶持不忘受勝快樂也。出世間謂三乘行果乃至第十一地佛果也。複次世間者如世間成就品所說。出世間者如出世間成就品所說也(云云)。

  問曰。能喻下何故舉眾生世間器世間。而除智正覺世間。所喻下何故舉眾生世間智正覺。而除器世間耶。答曰能喻下是世日之所照也。故智正覺世間非彼所益。故除之。所喻下是大日之所照也。故草木國土非迷者非悟者又非可發之機。故除之也。

  問曰今釋此能成眾務德。有何憑據耶。答。具依十萬頌梵本之意。傍依大品等作此說。大品經雲。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明者。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云云)又大論八十二雲。譬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云云)以此意故釋能成眾務之德也矣。

  二從又如下。明光無生滅德中。又分為二。初明能喻世日。二明所喻慧日。

  初中。重陰昏蔽者。雲霧叆叇覆蔽天地陰沒日月。故云日輪陰沒。雖然於雲上者全無陰沒。假依重雲故現陰沒。故云亦非壞滅。依猛風故雖日輪出現。非本無今有故。雲亦非始生也。

  二從佛心下。明所喻慧日中。佛心之日者。是即直指一切眾生本有常住之妙體。自性清凈本凈圓明之極理也。然假雖為三毒重障之所隱蔽。而於此自性清凈之妙體者。全無有損減。故云雖為無明乃至而無所減也。依三密方便窮悟諸法實相。開覺自性妙蓮。適無所增。故云究竟諸法乃至而無所增也。爰以禪要雲。所言三摩地者。更無別法。直是一切眾生自性清凈心。名為大圓境智。上至諸佛。下至蠢動。悉皆同等無有增減。但為無明妄想客塵所覆。是故流轉生死不得作佛(云云)菩提心論雲。云何能證無上菩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為貪瞋痴煩惱之所縛故(云云)是則直一切眾生自性清凈之本覺體無增減義也。

  問曰。究竟諸法實相三昧(云云)然者所言諸法實相者如何。答。此直指六大法界為諸法實相也。

  問曰。何故此宗意指六大以為諸法實相耶答曰。諸法雖多不出三種世間。然如此三種世間性相雖不同。不出六大法界故。三種世間真實體相者六大法界是也。故指六大以為諸法實相也。即如雲。六大法界法身形。一一各各一塵體。一一諸塵皆實相。實相周遍法界海(云云)又如次下雲。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云云)此中色者五大。心者識大也。故色心者是六大也。指此色心雲實相也。是即直指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六大法界雲諸法實相也。

  問曰。若然者顯教所說諸法實相如何。答。是略有二種。一法華以前所說。二法華所說也。

  問曰。法華以前者何名諸法實相。法華亦以何等名諸法實相耶。答。法華以前所說諸法實相者。如大論第十八雲。問曰。云何是諸法實相。答曰實相者。不可破壞。常住不異。無能治者。舍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已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如贊般若波羅蜜偈言。

  般若波羅蜜 實相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亦滅

  無量眾罪除 清凈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 則能見般若

  如虛空無染 無戲無文字

  若能如是觀 是即為見佛

  若不見般若 是則為被縛

  若人見般若 是亦名被縛

  若人見般若 是則得解脫

  若不見般若 是亦得解脫

  又同論第十五雲。問曰。云何觀諸法得實相。答曰。觀知諸法無有瑕隙。不可破不可壞。是為實相(云云)又同論第二十雲。諸法實相能滅諸苦。諸聖人真實行處(云云)又釋摩訶衍論第一雲。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云云)是等意皆以不生不滅不動不退不來不去不一不異。言語道斷心行所滅之理。名為諸法實相也。問曰。若然者法華所說諸法實相如何。答曰。法華所說諸法實相者。指十如實相雲諸法實相。所以然者。十界性相雖各別不出十如故。十界互具成百界。百界各具十如成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眾生世間如是。國土世間五蘊世間亦爾。故成三千如。是即一往互具意也。若再往微細互具者。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非思量言語所及也。例如今宗五智微細智。故指十如實相。名諸法實相也。

  問曰。然者如何說耶。答。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云云)又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云云)如是直說是爾前分絕。故云四十餘年未顯真實。是即如來出世本懷。故云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花嚴猶以成此經方便。何況余經乎。故經雲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釋華嚴頓大尚非本懷。況復鹿苑唯立不融(云云)是即爾前方便法花本懷。爾前未開會今開顯。就中壽量塵點本地三身跡門猶不及。何況爾前。補處猶不知。何況十地三賢耶。如是等極說。猶是顯極而非密談。今所言諸法實相者。是非彼等所說。直於六大法界雲諸法實相也。三昧者。具雲三昧耶。即具平等本誓驚覺除障等四義。故秘記雲。三昧耶有多義。且四義。一平等義。二誓願義。三驚覺義。四除障義也。諸佛如來知眾生身中本來自性理與佛等無差別。而眾生不知己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恆常覆蔽六塵證煩惱不能顯出。是故佛發非願。我拔濟眾生如我無異。垂斯誓願。若有眾生有歸依者。住法界定自受法樂如來驚覺。不敢違越大願。影向行者所。以真言印契加持護念。譬如國王自造法令不敢違犯令他行之。眾生蒙佛加持力突破六塵淤泥。出現自心覺理。如賴春雷響蟄蟲出地。知與佛等無差別。是平等義。如我無異是誓願義。如來驚覺是驚覺義。眾生蒙佛加持力得益是除垢障義(云云)又理趣釋雲。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羅也。勿令將來最上乘者不從師受而專意自受者。是故得知。修最上乘者必須師受三昧耶。然後可修行也(云云)此舉曼荼羅攝無邊義也。

  問。於三昧有幾種耶。答。其數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也。故大論第五雲。有人言。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六十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乃至)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嚴。乃至虛空不著不染三昧。廣說則無量(云云)所言有人者。指小乘論師等也。然小乘師意。三昧有限數。大乘實義。不可有限數也。顯教所說如斯。今宗意四重圓壇塵剎聖眾一一所入三昧過剎塵也(矣)圓明無際者。指本有常住明朗無礙體也。

  問曰。既言究竟諸法實相三昧。依之所顯現圓明。豈非修生顯得之圓明耶。若然者應雲修生之圓明。何雲本有圓明耶。答。今宗意離本覺無始覺。離始覺無本覺。故言本有者始本共本有也。言修生者始本共修生也。爰以秘記雲。眾生不知己本有本始兩覺與佛等。是即此謂也。故知本有修生但是一法之上二德也。複次依始覺住本覺。住已還見始本兩覺共以不生也。唯是三世常恆大圓明許也。譬如空光無二。豈論始覺本覺之差異乎。故無畏三藏禪要雲。唯見明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得猶如虛空(云云)即是正說本有圓明之體也。猶無理智之差。故云不見身之與心。諸法皆悉歸入字本不生之體。故云萬法不可得。如此萬法離念想而為諸法之所依。故云猶如虛空也。如是本地甚深之體。三世常恆離去來今。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故無所增之義。無所減之義。是故云而無所增也(云云)。

  三明作大照明德者。文無此處。有上之三異中也。所謂遍一切處作大照明之文是也。

  問曰。文段既別。何故如此得意耶。答。大日智光與世日光明。廣狹粗細雖別。而作大照明之邊同故。以遍一切處作大照明之文兼同異二意也。謂異方大日圓光無方所內外晝夜之別。三世常恆而作大照明故。以作大照明文雖置三異文段。而世日一分作大照明德有之故。又以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文為三同中之作大照明德也。但遍一切處者。被大日之時周遍法界也。被世日之時閻浮提內之遍一切處也。如是兩向得意。有何不可耶。

  問曰。此義不可然。夫文段各別之難未遮之上。既雲如來智惠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簡世日不照一切。而贊大日智光普照一切。故知是獨局異文段。不可通同文段。加之如是立還取此文為同文事不相似常途之法。然者如何。答曰。自本所答寬狹之邊雖異。作大照明之方是同。故判為同文也。但至文段之難者。自本今疏之趣不妝文言不論次第。不次第唯文略義廣以為所詮也。依之處處向上向下等文多之。是即不似常談。故局此文不可致執難。仍以作大照明之文籠同不同二義如是釋成也。就中矣之字神聊在深意乎。若唯三異內文許。無三同義。此矣之字可置晝夜之別下。所以然者。此矣之字必置一段終之字也。然置無有內外之上。是即以此作大照明文兩向亘同不同之二段為令得意也。加之勸修寺大僧都。於高野山奧院依御祈請被感得二個文隨一也。何強致疑難。未學不可不仰信(矣)。問曰。今必立三異三同判義。有何意耶答曰。為顯如來三部妙用。作如是說也。

  問曰。若然者其義配當如何。答曰。作大照明之德是佛部也。能成眾務之德是蓮花部也。光無生滅之德是金剛部也。

  問曰。何故爾耶。答。以作大照明之德配佛部者。夫佛者正覺正知之義也。所謂明覺三種世間之諸法。不雜邪覺邪知。故云爾也。秘記雲。佛部。斯理斯智凡位未顯。理智具足覺道圓滿。即名佛部(云云)今又雲遍一切處作大照明。是即理智具足覺道圓滿。於普門法界。作大照明之義也。次能成眾務德配蓮花部者。夫於蓮花有多種德。所謂清凈不染義。大悲愛樂義。萬法開生義也。清凈不染義。如秘記雲。蓮花部。吾自身中有凈菩提心清凈之理。此理六道四生界生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譬如蓮花出生泥中而不染不垢。仍名蓮花部(云云)次大悲愛樂義者。若蓮華開敷時。上下諸人莫不愛樂。如來大悲亦如是。理柔和善順之形。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故。一切眾生見之莫不愛樂。故使一切眾生髮菩提心行菩薩行成佛得道也。故三悉地雲大悲蓮華部(云云)次萬法開生義者。蓮華必從水中生。於高原陸地此花永無生。潤萬物之種令開生萬法也。故三悉地雲。鍐字作水觀蓮華觀(云云)故知水與蓮華。其體性同一也。今配釋疏文者。日行閻浮提者清凈不染義。日體離染污故。隨其性分各得增長者大悲愛樂德。世間眾務因之得成者開生義也。又如來日光遍照法界者清凈不染義也。開發無量眾生(乃至)而得成辨者開生義也。無量眾生蒙利益隨喜愛樂是愛樂義也。若依深秘明義。即是一切眾生自性清凈妙蓮。自心八葉之心蓮也(更問)以是等義門故。能成眾務德。以配蓮華部也。次以光無生滅德配金剛部者。金剛是世間最上利寶也。以此金剛譬出世無上智寶也。所謂此金剛無量劫之間雖埋於地中。而其體性堅固無朽壞。若依緣出地中時。雖能摧一切物。而不為一切物所損壞。如來無上金剛智體亦如是。從無始已來雖隱沒生死地中。而依如來大悲加持力之緣。一出現生死地中。雖能摧一切煩惱戲論無明妄想顛倒。而不為妄想顛倒所損壞。如此智體名為金剛部也。故秘記雲。金剛部。吾自心理所又有智。斯智雖沒在生死淤泥經無數劫。而不朽不壞。能破諸煩惱怨敵。如金剛雖久在地中。而不朽不壞。摧破諸怨敵固物。仍名金剛部(云云)今配釋疏文者。如重陰昏蔽日輪隱沒亦非壞滅者。如雲。斯智雖沒在生死淤經無數劫而不朽不壞。猛風吹雲日光顯照亦非始生者。如雲能破諸煩惱怨敵。合譬文。自可見。

  問曰。若然者何故無五部門配立耶。答。今經是胎藏界為面故。說三部攝五部也。故秘記雲。建立三部時。寶部羯磨部何攝耶。一一部別寶部羯磨部相攝(云云)言。佛蓮金三部威儀作業之邊是羯磨部也。彼三部皆有萬法開立之能。是即寶部也。複次金剛部攝寶部。蓮華部攝羯磨。故成五部。如雲金剛即寶光。蓮華即羯磨。如如同一體。即之身五佛(云云)。

  四從以如下。結同異共不及中。自分為二。初結不及因緣。二明許小同。

  初中。以如是等種種因緣者。總指上三異三同文也。是則雖許少分之相似。雲廣雲明全不同大日之圓光。故云不可為喻也。

  二從但取下。明許小同中。但取其少分相似者。今此世日雖非全喻。而世間喻中以日光少分相似故云爾也。雖然大日圓光越彼故云加以大名等也。

  問曰。經題雲大。疏題雲摩訶。有何意耶。答曰。經大者為欲顯超越世日故。相對彼世間小日。且雲大也。疏摩訶者。存多含為欲顯大多勝三義故也(云云)。

  二從成佛下。明釋成佛兩言中。自分為二。初明別標。二明隨釋。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具足下明隨釋中。梵者即梵語略也。若具呼應雲沒羅減摩寧。中略雲波羅門。猶略雲波論。最略雲梵。此雲凈行(云云)即是指天竺。此地常凈行人居住故云爾也。復常梵王來下故云梵國。又雲月明。其地常明人出世。照世間如月。故以為名。又雲印度。此雲月支。又雲身毒也。此新舊不同耳。成三菩提者。成之一字漢語。三菩提之三字梵語也。然具足梵音者。是言總意別也。若具存梵。應雲尾三。三正也。覺也。知也。故漢語呼者應雲成正覺知。然今言正覺正知者。以一之正被覺知兩首也。謂正覺者。對四家大乘之邪覺故。正知者。對二乘外道之邪知故。如實智者。指自然自證大菩提心也。即是無自性之體。是名為如實。如秘密曼荼羅品疏雲。實如空者。實即如。空猶空也。無自性名實。實者即如空也。實者非妄語也。又雲。安住實智惠中故名實也。猶覺了無自性空本性凈故(云云)是即一切眾生本來本有之色心實相。從本已來離虛妄分別故。雲如實知也。故同品疏雲。既得如是自然之智。復當轉授眾生。今我所得亦與此無異。故名為實。實者即是無虛妄義也(云云)次知過去等者。修生顯得之智惠。是則能知之智也。過去等者。三世中三種世間諸法。是則所知之境也。所謂過現未三世也。眾生數者有情世間。非眾生數者器世間。有常等者智正覺世間也。皆了了覺知者。始本不二之智也。名為覺者。有此不二之智故。雲名為覺。言雖有本覺無始覺之智顯此無由。復雖有始覺無本覺之體因何成覺。是以知有本覺故無本無今有之咎。以有始覺故離本有今無之過。然則離本覺無始覺。離始覺無本覺。始本不二譬如空光無二。故三世常恆猶如虛空不壞。如是覺名為正覺。如是知名為正知(矣)佛即是覺者者。既舉所覺之法明正覺正知之義畢。故次正釋能覺之人。故云佛即是覺者也。就省文但云成佛者。言佛之一言省含正覺正知之義故。舉省含佛兼正覺正知之義也。

  三從神變下。釋神變加持中。自分為三。初明別標。二明隨釋。三明結歸。初別標。自可見。

  二從舊譯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二。初明翻不同。二約三句明義。

  初中。舊譯或雲者。唐三藏以前翻譯名為舊譯。以後名為新譯也。神力所持佛所護念者。如法華經等所說也。然神變加持者今經所說。是即新譯不共之唱也。言神變者。凡夫二乘乃至十地等覺所不測量。名曰神異常情之謂名曰變也。故開題雲。神變者。不測曰神。異常名變。即是心之業用始終難知。三種凡夫不能證知。十地聖者未知其邊。唯佛能知能作。故曰大神變。此神變無量無邊。分為四。一下轉神變。二上轉神變。三亦上亦下。四非上非下。下轉者。從本覺神心隨緣流轉。作六道神變化。又聲聞緣覺分作神變化。並是迷小之神變。法佛如來。從大悲大定。能作難思之事業。驚覺聾蟄之耳目。如是等事下轉神變。上轉神變者。若有眾生髮菩提心。修行自乘教理。升進證本覺一心。則能轉變迷誤神心。證得自乘覺智。一切難思妙業隨心能作。即是上轉神變。亦上亦下者。法界身雲恆沙性德。無形不形無像不像。以一切形像為一切法性塔。是則臨上則下。臨下則上。並皆具四種身起大神通。雲亦上亦下神變。非上非下神變者。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及不二中之不二本法。越諸戲論絕諸相待。難思之本變化之源故云非上非下神變(云云)加持者。加名諸佛大悲加護。持名行者憶念憶持。所謂佛大悲覺月持眾生憶念之心水不濁亂故云加持也。故開題雲。加持者。古雲佛所護念。又雲加被。然未得委悉。加以往來涉入為名。持以攝而不散漏之義。即入我我入是也。是則諸佛不來來。行者不往往。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也(矣)

  二從然此下。約三句明義中。又分為三。一約為因明義。二約為根明義。三約方便明義。

  初中。然此自證三菩提者。是則直指如實大菩提心。是論言普賢大菩提心。今經雲如實知自心。疏雲功德寶所。又雲自然自證大菩提。又雲心自證心心自覺心。如是大菩提之體。不由他證不由他覺。故云自證也。故妙樂記一雲。稟承南嶽證不由他(云云)此是諸佛內證之道。唯佛與佛之境界也。故無畏禪要雲。唯見明朗更無一物。亦不見身之與心。萬法不可得。猶如虛空。乃至成佛唯是一道。更無別理。此是諸佛菩薩內證之道。非諸二乘外道境界。作是觀已。一切佛法恆沙功德不由他悟(云云)出過一切心地者。如是自證三菩提。出過四智所領之境界。何況二乘凡夫心地所度耶。故云過一切心地也。現覺諸法等明離諸言語心行也。現覺諸法者修生也。本初不生者本有也。如是修生本有之大菩提非言心之境。故云言語盡竟心行亦寂也。復是發起五字門並識大之義(更問)若離如來威神之力者。如是自證大菩提非如來大悲大定之勇猛大勢之神力者。縱雖為等覺十地。尚非其境界。何況小智二乘生死凡夫耶。故云則雖十地等。也耳。

  二從爾時下。約大悲為根明義中。爾時世尊者。指加持示現如來。是則本地法身之任運無功用加持示現。往昔大悲願者。若淺略明義。大日如來本行菩薩道時所發大悲行願是也。即如雲毗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供養無量善知識。遍行無量諸度門。自利利他法皆具足(云云)若深秘明義者。往昔大悲願者。指本有法身地大悲行願也。所以然者。於本有即有大智大悲二德。大智出修成覺是自證也。大悲出修益物。是化他故。所言往昔超越三時之往昔也。而作是念者。指若我但住等一十八字也。若我者。毗盧遮那大我自稱。即法界遍滿大自在王也。如雲我即(云云)如是境界者。指上之自證三菩提無相法界之境界。即是本有胎藏之境。並本有金剛之界。故云境界。則諸有情者。指緣起迷妄之眾生。不能以是蒙益者。如是迷亂之眾生。離如來加持。不能蒙益故。如來住大悲利益門之時。普門法界一切眾生。一時預三密化用住本有曼荼之本位也。故云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也(矣)

  妙印鈔卷第二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二日加點了建武四年(丁丑)二月三日

  金剛佛子明金

  妙印鈔卷第三

  沙門阿寂記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經一疏一)

  三從是故下。約方便為究竟明義。亦分為四。初明指所住三昧。二明三密化用。三明譬說。四明合譬也。

  初中。是故者指上之言也。住自在神力者。如來於法得最自在故。為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不動本地薄伽已體。現無量無邊神力應用。一時遍令一切眾生得無量益無有障難。故云自在也。神力如前。加持者。大旨如前釋。加者諸佛大悲之日光。持者行者信心之心水也。故敦造紙雲。如來大悲與眾生信心。佛日之影現眾生心水曰加。行者心水能感佛日名持(云云)又秘記雲。加者諸佛護念。持者我自行。又加持者。譬如以父精入母隱之時。母胎藏能受持生長種子。諸佛以悲願力放光加被。感應因緣之故眾生髮心修行。是謂自行(云云)故知加者名諸佛之加被加護加力。持者名眾生之受持念持心水也。

  二從普等下。明三密應化中。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者。身密之應化也。所謂示現十界形狀。令九界眾生悅樂也。說種種性慾所宜聞法者。口密之應用也。種種性慾者。九界性慾也。性慾者得如下釋。所宜聞者。彼九界群類所樂聞法也。隨種種心行開觀照門者。意密之應用也。種種心行者。彼無量眾生心之所念心之所行故云心行也。開觀照門者。彼彼各各所知見三摩地也。然此應化者。指此三密應化也。非從毗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者。如此聖眾是本來成就之佛蓮金三部聖眾故。今始非從毗盧遮那身口意而生故云爾也。於一切時處者。指本有緣起雲一切也。時者超越三時之時也。處者指盡空法界之處。是離分限方所也。起滅邊際不可得者。如是三部聖眾之隱顯。即是六大法界從緣滅從緣起無時暫息。是三世常恆隱顯。故離生滅去來之相。非言語心量所及。故云邊際俱不可得也(矣)三從譬如下。明譬說中。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等者。謂有咒術之人。以葯術之力故。變瓦礫草木化現象馬牛羊禽獸鳥類等。乃至船車室宅宮殿樓閣等。或幻化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比丘比丘尼等。而彼幻人等。或作歌詠舞妓令前人悅樂。或幻化無量五欲之境使人欣慕渴仰。或幻化種種無量可畏恐怖形狀令人惶怖也。大師言。准犬高踏費龍遠飛。並是藥力所致。師術所為(云云)如是幻化諸事都從來不可得。雖然現是可見聞之法也。大論第六雲。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云云)又雲。譬如幻師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外有不。答言不。內外有不。答言不。從先世至今世從今世至後世不。答言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答言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佛言。頗見頗聞幻所作妓樂。不。答言我亦聞亦見。佛問德女幻空欺誑無實。云何從幻能作妓樂。德女白佛言。世尊是幻相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不內有不外有不內外有。不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實性無有生者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乃至眾苦集。如幻息幻所作息。無明亦爾無明盡行亦盡。乃至眾苦集皆盡(云云)如是文與今文懸應。故引之為證耳。

  四從如下。明合譬中。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者。如來義如上釋。金剛者。三世常恆不壞不盡之幻故云金剛。亦能摧無明煩惱大智金剛之幻故云金剛。言如來隨眾生根性。或現慈悲之形。或現敬愛之形。或現降伏之形。如是以三密加持出現三部聖眾種種無量奮迅示現。譬如幻師隨前人心作種種未曾有之幻事。故云亦復如是。緣謝即滅機興即生者。是則今宗之至要也。能能思之。言十界從本已來。本有常住離去來今。明朗無礙無有垢障。但從前緣有去來起滅之相。即如雲三世常恆不壞化身利益有情無時暫息(云云)又大論第三十一雲。心隨所緣。緣滅則滅緣破則破。複次此四眾不定隨緣生故。譬如火隨所燒處為名。若離燒處火不可得。因眼緣色生眼識。若離所緣識不可得。余識亦如是(云云)此文義妙符順。言依眾生之燒處故有如來三密之智火生。是則機興即生也。依眾生燒處滅盡故。如來三密之智火隨亦滅盡。是則緣謝即滅也。故知起與滅有。眾生之機緣。如來常住不壞化身三世常住離起滅相。譬如天月現與沒有池水之動靜。雲上天月離隱沒之相。爰以法華疏記九雲。諸佛實無彼此。但機有在無。無始法爾故(云云)又大論九十九雲。若有眾生如實知。是人不分別諸法若來若去若生若滅。則能知佛所說諸法實相。是人行般若波羅蜜近阿耨菩提。名為真佛弟子。不虛妄食人信施。是人應受供養。為世間福田。譬如大海水中諸寶。不從東方來不從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來。眾生善根因緣故海生此寶。此寶亦不無因緣而生。是寶皆是從因緣和合生。是寶若滅又不去至十方。諸緣合故有。諸緣離故滅。諸佛身亦如是。從本業因緣果報生。生不從十方來。滅時亦不去至十方。但諸緣合故有。諸緣離故滅(云云)故云緣謝即滅機興即生也。即事而真者。是則今宗表德實義也。非遮情淺略分。言有相生滅諸法體相。即是四重法界曼荼羅也。一一體六大法界也。一一相四曼也。一一用三密也。故一塵處備六大四曼三密之體相用。而周遍法界。器世間既爾。有情世間智正覺世間亦如是。故經雲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如是三種世間性相各各法住法位。住法位而三世常恆也。故法華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大品經雲。不壞假名而說實相(云云)如是一一諸法色心各各遍滿法界。乃至芥子許無有瑕隙。故大論第十五雲。云何觀諸法得實相。答曰。觀知諸法無有瑕隙。不可破不可壞。是為實相(云云)是則今宗六大遍滿之義。並即事而真之謂尤相□。故引以為例。秘經雲即此身五佛。此經雲。世人應供養猶如敬制底。論雲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又愛染王正顯即事而真之相(更問)無有終盡者。如此化道從緣三世不息。故云。常於三世。不壞化身。利樂有情無時暫息(云云)

  三從故曰下。明結歸中。故曰者被上諸言故。神力者。且從舊譯耳。加持如上釋。經者。開題雲。貫串不散之義。以語密為經。以心密為緯。織身業之絲為海會之錦。錦文千殊同名為錦。佛相萬差共得稱佛。經被雜色衣執金剛者即表此義。上從大日尊。下至六道眾生相。住各各威儀。顯種種色相。並是大日尊之差別智印也。非更他身。故經文雲我即法界我即金剛身我即天龍八部等。如是法身互相涉入。猶如絹布絲縷豎橫相結不散不亂。是則經之義也(云云)經義在斯文故。不可委悉釋之(矣)

  四從若據下明梵本廣多中又分為二初明別標二明隨釋。

  一明別標中。若據梵本應具題雲者。言今略經唯雲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然若據梵本具題者。應雲摩訶毗盧遮那尾三菩提美紀利你地瑟他因陀羅王蘇多攬。若依漢語具題者。應雲大除暗遍明成佛神變加持帝釋王經也。但此中帝釋者。梵漢二音難定判。所以然者。開題因陀羅者梵語也。翻雲帝釋(云云)依此釋可漢語。演密雲。梵語因陀羅。此雲尊。帝釋者。帝之一字是因陀羅梵語訛也。正雲印濕里。略雲帝。釋者具足應雲釋迦羅。主也。即三十三天之主也。今言帝釋。帝釋者應梵語也。帝釋梵語訛略也。具應雲因陀羅釋迦羅。此應雲尊主也釋取也。但開題正漢語不見歟。其故言翻雲帝釋。此最勝義無上義涉入義(云云)彼之尊與此之最勝無上。其義相亘。然彼此不相違歟。

  問曰。疏具題雲大廣博(云云)然者除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應題大廣博歟。為當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題加大廣博歟。如何。答。於大盧遮那含多義。所謂除暗遍照義。光明遍照義。高顯廣博等義也。然大廣博者摩訶毗盧遮那多義中隨一也。若以此義漢語呼者。應雲大廣博成佛神變加持帝釋王經也。故云若據梵乃至帝網也(云云)

  二從言此下。明隨釋中。此經者指今經也。一切如來者指五佛。此五佛攝盡剎塵海會諸佛。故理趣釋雲。一切如來者。准瑜伽教中。五佛是也。其五佛者。即盡空遍法界無盡無餘佛聚成此五佛身也(云云)秘要之藏者。秘者秘密甚奧之義。要者肝要最詮之義。藏者含藏攝持之義也。複次秘者指本源。要者指緣起。藏者本有緣起平等攝持名為藏也。於大乘眾教者。遠指四家大乘。近指金剛頂經等也。教者。法華玄一雲。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云云)如是等顯密諸大乘經中。今此經最尊最勝故。雲威德特尊也。猶如千目者。師傅雲。是即權化之帝釋也。所以然者。阿修羅與諸天相戰時。觀自在菩薩為降伏阿修羅斗諍心。即現千手千眼之帝釋。一時以千目見之。以千手取之故。阿修羅眾不能更對向。即懷恐怖自息斗心(云云)最勝王經第七雲。阿蘇羅等。諸天眾咸共稱讚其功德。乃至千眼帝釋主。以殷重心而觀察文私雲。是憍陳如婆羅門贊辨才天女文也(云云)為釋天之主者。此千手千眼帝釋威德特尊最上無比。故自余實業所生之帝釋中為王主。故云爾也。演密雲。言猶如千目者。謂天帝威德光明類乎千日。如經雲。帝釋所有光明猶如千日等。為釋之主也(云云)此義違文上無下無意據之義也(云云)

  問曰。彼得證據於經文。何雲無意據耶。答。不可尋余處之證據。以疏文可為正義也。所以然者。今此疏是十萬頌文義撰釋之為二十卷故。專是十萬頌大日經也。故任此疏文可專師承義也。彼義不□文理故不可用之(云云)今恐經題等者。言如是廣博因陀羅王等具題之可題目廣多故。恐繁略之也(云云)。

  問曰。題一部總稱也。若然者與正宗所說法。如何相應耶。答曰。一一可相應也。所謂三部三密。三句三大。三身四身。五智五大。本有修生等。眾多法門也。

  問曰。若然者其一一配當如何。答。配當三部者。大毗盧遮那者蓮華部。成佛者金剛部。神變加持者佛部也。若開五部者。佛部攝寶部。蓮華部攝羯磨部也。配當三密者。大毗盧遮那成佛者本有三密。神變加持者修生三密也。配當三句者。大毗盧遮那者菩提為因句。成佛者大悲為根句。神變加持者方便為究竟句也。配當三大者。大毗盧遮那者體大。成佛者相大。神變加持者用大也。配當三身者。大毗盧遮那者法身。成佛者報身。神變加持者應身也。配當四身者。大毗盧遮那者自性身。成佛者自受用身。神變者變化身。加持者等流身也。配當五智。大毗盧遮那者中台法界體性智。成佛者東南。神變加持者西北也。配當五大者。大毗盧遮那者地大。西方水大。南方火大。東方風大。北方空大也。複次大毗盧遮那者五大。神變加持者五智也。配當本有修生者。大毗盧遮那者本有也。神變加持者修生也。如是一一配當不可勝計。略釋總題了(矣)

  二從入真下。釋別題中。自分為二。初明總標。二明隨釋。初總標。自可見。 二從梵本下。明隨釋中。又分為四。初明判入修勝劣。二明釋真言義。三明辨大意。四明三密要行。

  初中亦分為三。初總明有兩題。二從初雲下明兩題前後。三明入兼修義。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竊謂下。明入兼修義中。竊者。與他不為共故云竊。是則疏家之發端之言也。謂猶以也。言竊思案兩題之兼單勝劣也。入住之義等者。所謂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題。是兼欲入真言初心之住心與入真言門已修證之住心故。存兼含之入住者。修真言行之義自顯爰以存兼含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題。自顯唯單修真言行品之題也。

  問曰。若爾如梵本兩題共並置有何咎。例如菩提心品論置兩題。如何。答。雖無指咎。自本棄廣多就要略今家常法也。其意文明也。所謂離煩文但著其一(云云)故知棄廣取略也。但至菩提心論者。依所依本經故。具置二題也(矣)。

  二從真言下。明釋真言名義中。又分為四。初舉梵語。二明四種言音。三舉論秘號。四舉舊簡非。

  初中。真言梵曰漫荼□者。問曰。曼怛□者此云何翻耶答曰。於曼怛□含藏無量無邊義故。翻譯之家不一定也。故秘記雲。以曼荼羅翻漢語而云何耶。曼荼羅含眾多義。依無相當者翻譯家不翻耳(云云)故知曼荼羅者。具足無量義攝盡無邊德。無義不盡。無法不含。故秘記雲。曼荼羅。謂三密圓滿具足之義(云云)雖然強翻釋之時。舊譯雲壇。新譯雲輪圓故。新舊合論雲輪壇也。今家翻雲真言。皆是非全翻。上所言五翻之中隨一也。故字輪品疏雲(十四)前言漫荼羅。今雲輪。即是漫荼羅義(云云)

  問曰。真言陀羅尼明咒密語。各其勝劣傍正如何。答曰。各隨義名字雖異。法體是一也。爰以秘記雲。諸經中說陀羅尼。或陀羅尼。或明。或咒。或密語。或真言。如是五。其義如何。陀羅尼者。佛放光光中所說也。是故陀羅尼與明其義不異。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咒禁法。能發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咒禁法相似。是故曰咒。密語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真言者。如來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云云)。

  問曰。若爾者應雲入陀羅尼門乃至密語門住心等。何故殊名入真言門住心品耶答曰。此難無窮也。假令雖題入陀羅尼門等。又可有此疑難也。但以真言為題非無深意。所以然者。餘四約功能得名。真言是約當體得名故。不空三藏釋雲。真者真如相應。言者言詮了義(云云)又今文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云云)秘記既雲。真言者如來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云云)故知真言當體。餘四真言之功能也。

  問曰。若爾者秘記何故釋陀羅尼等五已雲。然皆是舉一邊所名也(云云)故名真言猶是一邊所名也。何雲名當體耶。答曰。言一邊所名者。是且相對梵語之多含時作是唱。雖然五之中以真言為正體也。是故秘記文釋五義者。是為顯真言之德。又為庄真言之義也。以何得知。彼記初表章雲。真言義。至結文雲以曼荼羅為真言名耳故也。故知其中間所釋四是真言之功能也。加之遍歷見經論現文。皆悉名真言。所謂金剛頂經文文皆雲真言。蘇悉地經句句悉名真言。菩提心論雲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今經品品或名入真言門住心品。或名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或名普通真言品。理趣經又說真言。瑜祇亦爾也。此經論皆悉名真言驗知真言名字當體最勝也。

  問曰。若爾者。何故大日經者以五字真言。而為宗源。然說此五字真言云降伏四摩解脫六趣滿足一切智智金剛字句明曰(云云)又瑜祇經以序品而為宗體。然彼經序品亦名明。所謂。

  持明阿闍梨 思惟十六義

  誦一字心明 三十七圓滿

  常持此贊王 結大羯磨印

  以一字心明 三十七圓滿

  若作漫荼羅 及畫瑜伽像

  結率都婆印 誦明加四處(云云)

  此二經皆以宗體名明。故知五中明之名言勝。何故以真言為勝耶。答四經一論中。皆悉以真言為勝名。文理如先。但至降伏四魔等文者。雖為宗勝。陀羅尼等五之名言相亘故。且不論勝劣。譯者隨言便翻譯常習也。若辨勝劣之時五字明。亦可名真言也。爰以秘記雲。毗盧遮那經以五字真言為宗(云云)是即依勝義為名。何足致疑。次至瑜祇經文者。為調偈頌文句。是又隨言便翻譯。且置不論勝劣也。故疏十二雲。然明及真言。義有差別。若心口出者名真言從一切身任運生者名之為明(云云)此文真言為體明為用見者也(云云)。

  問曰。猶以陀羅尼等五名言不可有勝劣歟。所以者何。祖師先德強不判勝劣。經又互相說。所謂第二品說染愛王真言曰。爾時世尊即說明曰(乃至)若持此真言(云云)此文雖一真言。初標雲明。終功能下雲真言。又第三品說阿闍梨位真言云。復說攝一切阿闍梨行位真言曰乃至若真言行者持此明(云云)此文初標名真言。後功能下雲明。又第四品說發菩提心明雲。即說金剛薩埵菩提心明曰(乃至)若有持此真言者(云云)此文初標雲明。後功能下雲真言。又如序品並第十一品。或名密言。或雲明。或雲真言。是等經文全不見有勝劣。若有勝劣者。何於一真言。或雲明。或雲真言耶。故知陀羅尼等五名言互相通無勝劣。依之不空三藏釋陀羅尼真言密言明等四時。各具四義無勝劣。秘記又雖釋陀羅尼明咒密語真言等五。更不判勝劣。有何等文義作如是言耶。答曰。文理大概如先先。凡夫宗名真言宗。人云真言行人。誠有所以耶。依之大師所所釋中。未雲陀羅尼宗。明宗。咒宗。密語宗。金剛頂經大日經等中。未說陀羅尼行人。明行人。咒行人。密語行人。故知自余之名是真言之上功能也。真言是當體不改之得名也。但至瑜祇經文者。陀羅尼等名是真言之上功能。故且不論勝劣。隨言便譯之。如先之答。例如佛有數名。是則隨一德一德得其一名。雖然統總眾德數名。是佛之言也。自余皆依一德故非全體。今真言亦如是。真言是漫荼羅具德統總漢名也。自余皆以依功能得名故非當體也。複次彼經一切說不二。所謂兩部不二。理智不二。色心不二。境智不二。邪正不二。淺深不二等也。故於一真言。或雲明。或名真言者。是則為欲令知一真言中有淺略深秘之義故爾說也。所謂明者淺略之義。是金剛頂法門也。明必除暗已後明故。是則舍劣得勝之義也。真言者深秘之義。是則大日經法門也。真者真如相應。言者言詮了義。是則表德實義。故為顯此義故。於一真言用二名也。複次真者本初不生字。即本有常住之理。言者字門。即本有常住之智也。如是理智不二名曰真言。爰以瑜祇經理趣經以真言名心。此心者。是則非色心各別之心。即色心不二理智平等之一心也。問曰。若爾者何故大師二教論中引聖位經雲。陀羅尼宗者。一切如來秘奧之教。自覺聖智修證法門(云云)是豈宗非名陀羅尼宗耶。又瑜祇經中持明阿闍梨(云云)是亦人非名持明者。然者如何。答。適雖有此說少還屬無。譬如白人雖有黑點不名為黑人(云云)。

  問曰。若爾於真言有何等義耶。答曰。具四義。如現文。且依不空三藏釋具四義。彼釋雲。其真言者亦有四義。真者真如相應。言者言詮了義。云何為四。一者法真言。清凈法界以為真言。二者義真言。勝義相應一一字皆有實相義。故名義真言。三者三摩地真言。修瑜伽者所用真言及一切真言。於鏡智菩提凈月。右旋布列真言文字專註觀行不動搖。速疾證悟妙三摩地。故言三摩地真言。四者文持真言者。從唵字至娑□(二合)賀字。於其中間所有文字一一文字皆是真言。故得名為文持真言也(云云)

  問曰。今此真言以何為體耶。答曰。秘記曰。真言以何為體。以念惠為體(云云)念謂諸佛護念。行者憶念也。惠謂諸佛秘密惠。行者如實惠也。

  問曰。若爾。真言者真實無虛妄義。念惠是情量分別之識。而有為轉變之法也。何足為真言之體耶。依之涅槃經雲如來非常以有智故。常法無智猶如虛空。唯識論雲四智心品所依常故。非自性常從因生故(云云)天台釋智即有為功德(云云)滿今疏文雲出過一切心地(云云)此等文理如何消釋耶。答曰。汝執常途顯教權門之意致此難。雖顯教法花涅槃等實大乘明念惠常住。所謂涅槃經雲智即常住。勝鬘經雲如來色無盡智惠亦復然(云云)顯極猶然。何況真言表德之實談耶。夫常途淺略學者懼起心動念專守無念以謂究竟。誠是不知本有曼荼羅故也。然念有善念惡念。惠有正惠邪惠。惡念邪惠。一向可棄捨。善念正惠不可舍。所謂明善觀念諸佛三摩地故。還亦諸佛護念行者之時。以感應之因緣故成不思議之妙用。如實正慧明朗故。直住本有圓明之月宮也。故無畏三藏雲。汝初學人多懼起心動念。罷息進求而專守無念。以為究竟者。即覓增長不可得也。夫念有二種。一者不善念。二者善念。不善妄念一向須除。善法正念不令復滅。真正修行者要先正念增徐後方至於究竟。如人學射。久習純熟更無心想。行住與定俱。不怕不畏。起心為患虧於進學(云云)以此思彼。常途顯略之學人。多懼起心動念專守無念寂靜。罷息安住。雖然法界無盡期故念慮無息。動彌散起。何時當得滅盡之期。如此念念是即我本來成就曼荼羅聖眾之心地。或時隨緣起。或時隨緣滅。三世常恆鎮起鎮滅無時暫息。汝不知此奧源故。強欲使念惠滅盡。是則令滅盡曼荼羅聖眾。豈無燒種之咎耶。故疏雲。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以來常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也(云云)但至涅槃經等文者。皆是顯教所說修因感果之智也。何以之難本有常住自性果德之念惠耶。此念惠是曼荼羅具體也。故秘記雲。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茶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云云)

  問曰。以何得知念惠是曼茶羅具體。然者云何。答。今品所說所住宮殿師子座。並同聞眾十九執金剛四大菩薩。百六十心三劫六無畏等。一一皆悉莫不有下品所說曼茶羅具體。是故云此品綩論經之大意所謂眾生自心品即是一切智智(云云)誠有所由。委悉不釋之(更問)

  二從真語下。明四種言音中。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者。是即如次阿□寶生彌陀不空四佛音聲也。所以然者。阿□此雲不動。即是大圓鏡智所浮自他三密周遍法界。三世常住不動不壞。故云不動。然此智所浮諸法。性相真實不虛故。從此智所出音聲名曰真。實智高懸萬像影現。鏡之喻也(云云)次寶生者是即平等性智也。平等性智者。彼大圓鏡智所浮自他諸法。一如平等如如同一也。所謂一體速疾力三昧是也。故從此智所出音聲名曰如語也。故秘記曰。平等性智者。性凈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云云)次阿彌陀者。此雲無量壽。即是大日如來常恆三世之惠令名曰阿彌陀。此佛智言妙觀察智者。上觀察無上菩提本源內證之境界。下觀知六道生死流轉苦海之眾生。妙照妙救不妄不謬故。從此所出音聲名不妄也。故秘記雲。妙觀察智者。五眼高臨邪正不謬。因以為名(云云)次不空成就者。自利利他之作業成就不空故。此智雲成所作智。然此智所照諸法皆悉畢竟空寂不生不滅之一法。更不見異法。故法華經雲破有法王。或雲終歸於空。故從此智所出音聲名曰不異。複次先佛後佛八相作佛度眾生之儀式。同一不異相。故云不異也。秘記雲。成所作智者。二利應化故曰所作。妙業必遂成之稱也(云云)以是等義故。四佛音聲雲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也。

  問曰。若然者何故不舉法界體性智之音耶答曰。真言當體是法界體性智之音。複次四佛外無大日。大日外無四佛四佛。即大日。大日。即四佛。故舉四佛。別不舉大日也。

  問曰。何故爾耶。答曰。束大日無量萬德以為四佛。束四佛以為大日。是只開合不同耳。

  問曰。有何誠證作是說耶。答誠證處處散在也。所謂一切相應經雲。金剛即寶光。蓮華即羯磨。如之同一體。即此身五佛(云云)論雲。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云云)依此文證作是說也。

  三從龍樹下。明指論秘號中。龍樹釋論者。指智度論也。謂之秘號者。未撿得論之本文。但論第三十八雲。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復有二種。有知名字相。有不知名字相。譬如軍立密號有知者有不知者(云云)大師二教論中亦引此文釋密號名字等也。但披論委撿之(矣)

  四從舊譯下舉舊簡非中。舊譯雲咒者。問曰。所言咒者何等義耶。答曰。秘記曰。咒者佛法未來漢地前。有世間咒禁法。能發神驗除災患。今持此陀羅尼人。能發神通除災患。與咒禁法相似。是故曰咒(云云)又大論五十八雲。大明咒者。諸外道聖人有種種咒術。利益民人。誦此咒故隨意所欲使諸鬼。諸仙人有是咒故大得名聲(乃至)諸咒術中般若彼羅蜜是大咒術(乃至)複次余咒術能隨貪慾瞋恚。自在作惡。是般若波羅蜜能滅禪定佛道涅槃諸著。何況貪恚痴病。是故名為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云云)故知咒者准諸外道仙人等咒術之法。內法亦名咒也。故云非正翻也(云云)

  三從此品下。明辨大意中。自分為七。初總標大意。二明指眾生自心。三明一切智智。四明真語為門。五明五轉義。六明住心義。七明結歸(矣)

  初中。此品者。今指此住心品也。統論經之大意者。具緣品以下三十品大意皆此品中說之故云爾也。

  問曰。何等法今經大意耶。答曰。三句三平等句。五智五大。四點成就等。即是今經大意也。所謂不改一切眾生色心。而說毗盧遮那如來三身果位。名為三句法門。我等身口意業。大日如來身口意。無二無別而說自性果德三部聖眾。名為三平等句法門。一切眾生法然具足五智五大。是則說五智為金剛界五佛。說五大為胎藏界五佛故。一切眾生自本際以來成就兩部五智果。示眾生當體即法性塔。而兩部曼荼居此法性塔。能住所住一體平等無二無別。是名為五智五大圓滿具足義。一切眾生行住座卧威儀作業。即是欲觸愛慢三摩地。四點之功德也。此四點即是四佛本來自證三摩地也。故大日如來鎮住欲觸愛慢三摩地。振舞四點。一切眾生鎮住欲觸愛慢三摩地振舞四點故。我等行住坐卧威儀作業。皆悉說佛行佛所作。是名為四點成就也。如是等法門皆於今品中表說之也。

  問曰。若然者經如何說耶。答。經雲。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已上表三句也)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以下說三句法)越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已上表三平等)毗盧遮那如來加持故。奮迅示現身無盡莊嚴藏(已下說三平等)世尊譬如虛空界離一切分別無無分別。如是一切智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無無分別(乃至)世尊喻如水界一切眾生依之歡樂。如是一切智智為諸天世人利益(云云)已上表贊如來五字門功德也)又疏雲。自心發菩提等者。以梵經意說四點功德也。如是等經文。是說三句三平等六大法界四點成就也。

  問曰。以何得知以如是等法門為今經之大意云何。答。疏雲。略明三句大宗竟。即統論一部始終(云云)故知三句法門是一經之大意也。復疏釋三平等法門雲。則此經之大意也(云云)明知是亦今經大意也。復疏家釋金剛手讚歎文雲。金剛手說此五喻。即是發起下文五字義也(云云)下文者。指悉地出現品。五字者。彼品所說五字真言也(更問)然大師釋言。毗盧遮那經以五字真言為宗(云云)明知是亦今經大意也。說四點功德如上。至下品秘密曼荼羅品說之。又至五問答結成此義。故知一經只說四點功德也。爰以開題雲。曼荼性佛圓圓之又圓。大我真言本有之又本。風水之龍不得動其波瀾。業轉之霧不能蔽其赫日。恆沙眷屬鎮住自心之宮。無盡莊嚴優遊本初之殿。然非輪王之性金剛之種。誰能見三密之曼荼。聞四印之神秘。所謂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者。是則諸佛之大秘。眾生之極妙。報應諸佛秘而不談。變化如去默而不答。補處大士不識其一人。飲光薩埵不聞彼逗留。至如法界宮中秘主扣寂之日。自在殿同密王開庫之朝。發心殿而示珍財。除重關以受自樂。三等之理彼此無異。五智之覺人我同得。不起於座金剛即是我心。不經三劫法身即是我身。三部諸尊宛然而具。三妄眾障忽爾不現。無量福智不求自備。無遍通力不營本得。跛驢不得此滅沒之跡。疲車誰能角神通之行。經之大意。教之大綱。蓋如此乎(云云)已上總標大意了(矣)

  二從所下。明指眾生自心中。眾生等者。言今品是真說一切眾生本來成就自然自證之體。故云眾生自心也。然十界眾生。品品次位不亂。故云品也。

  三從即是下。明一切智智中。即是一切等者。言是即直指一切眾生色心雲一切智智也。梵雲薩婆若。此雲一切智。所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之智惠。一念項遍識知周遍法界三種世間一切諸法。故云一切智。然雲智智者。知本有一切諸法。知緣起一切萬法。故云一切智智也。若真言行者離此一切智智。設雖修無量之萬行。皆悉墮在九種之空城。不能入秘密之寶宮也。如大般若三百二十三雲。佛言。舍利子。若諸菩薩遠離一切智智心。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是諸菩薩不攝受般若波羅蜜。無方便善巧力故。便證實際。取聲聞果或獨覺菩提。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智心。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是諸菩薩攝受般若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力故。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子。譬如有鳥。其身長大。百逾繕那。或復二百。乃至五百逾繕那量。而無有翅。是鳥。從於三十三天投身。而下趣贍部洲。於其中道。便作是念。我欲還上三十三天。舍利子。於汝意云何。是鳥能還三十三天不。舍利子言。不也世尊。是鳥至此贍部湖時。其身決定有損有惱。或致命終。或近死苦。何以故。世尊是鳥身大。從遠而墮。無有翅故。佛言。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舍利子。有諸菩薩亦復如是。雖經殑伽沙數大劫。勤修布施凈戒精進靜慮。亦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作廣大事。發廣大心。欲證無量無所攝受微妙無上正等菩提。而無般若波羅蜜多。遠離方便善巧力故。便墮聲聞或獨覺地。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遠離一切智智心。雖經多劫。勤修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亦修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無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方便善巧力故。遂墮聲聞或獨覺地(云云)故知若離一切智智。終無成一大事因緣也。所謂一切智智者。悲智平等運鎮利他鎮利生三世常恆悲智。名為一切智。所以然者。雖知本有平等。而不舍緣起差別。雖知緣起差別。而不離本有平等。故緣起即本有。本有即緣起。而無二無別也。知本有故鎮住自證三菩提。知緣起故鎮施大悲方便。爰以理趣經雲。菩薩勝惠者。乃至盡生死。恆作眾生利而不趣涅槃(云云)如實了知名為一切智者。是則次第轉釋也。如實者。諸法真實體者是六大法界也。然如六大法界實知六大法界故。雲如實了知也。所謂本有緣起三種世間一切諸法。皆悉知六大法界。乃至微塵許不誤。名為一切智者也。故大論第十一雲。問曰。云何名一切種。云何名一切法。答曰。智惠門名為種。有人以一切惠門觀。有人以二三十百千萬乃至恆河沙等阿僧祇智惠門觀諸法。今以一切智惠門入一切種觀一切法。名一切智(云云)若如是知名一切智人。若如是不知不為一切智者也。故大論五十七雲。不以是身名為佛。得一切種智故名為佛(云云)

  問智總有幾數耶。答如顯教者。立三智四智十一智攝無量智。今宗立五智攝盡無量無邊智也。問曰。何等名三智耶。答。三智者。一者一切智。二者道種智。三者一切種智也。問曰。若然者。今此三智者。何等人所得智耶。答曰。一切智聲聞緣覺智也。道種智菩薩智也。一切種智唯佛與佛智也。故大論三十五雲。薩婆若惠聲聞辟支佛事。道種惠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諸佛事(云云)

  問曰。四智者如何。答曰。五智中除法界體性智。自餘四智是也。問曰。若然者何等人所得智耶。答曰。唯佛獨得四智。非二乘菩薩所得也。

  問曰。十一智者其名相如何。答曰。大論二十三雲。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如寶智(云云)

  問曰。若然者此十一智。是何等人所得智耶答曰內論雲。十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共有。如實智唯獨佛有(云云)又雲。十種智所不能知。以如實智故能知(云云)是等皆悉顯教所說智也。

  問曰。今宗所立五智者。其名相如何。答曰。一法界體性智。二大圓鏡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也。其一一義如上引秘記配釋。如是五智。是統毗盧遮那如來無邊萬德以為法界體性智。此法界體性智之四德分為四智。此四智亦具四智。乃至無量無邊而成塵數曼荼海會聖眾。故云各具五智無際智。又雲理理無邊智智無數也(矣)

  四從是下。明真語為門中。是故者抑上之言也。此教者指真言密教。諸菩薩者指秘密最上之人。真語為門者。總指三密教也。言自他法界三密真實而離虛妄故云真。以此三密之知見。語示一切眾生故云語。一切眾生依此三密教通入三部之寶宮故云門也。

  問曰。上真語。與今真語。為同為異耶。答同一也。所以然者。彼大圓鏡智所浮自他三密今為門。能通入三密之本際故也。

  問真語為門(云云)然者為當體即門。為當為所入為能入之門如何答曰。當體即門也。門之外全不論寶所也。

  問曰門以能通為義。然者為所入可能入之門。何故云當體即門耶。依之記信論之有法能起摩訶衍依根之文龍猛釋論雲。有法者十六種能入門法。能起信根者門法作業之相。摩訶衍者十六所入法。並不二大乘體(云云)又慈行鈔釋摩訶衍分齊雲。又門法各十異名。唯法第八名摩訶衍。門無此名。如雲八者名摩訶衍義(云云)又雲。此論前後。門法對辨。並無一字明文顯說。能入之門名摩訶衍(云云)此等本末文能入所入大分別。然今此論是居顯密之兩際至極大乘也。何設假說之問答耶。明知今真語為門者。是則為所入之能通門也。然者云何。答曰。令宗且有二意。所謂遮性表德也。遮情門之日。雖能入所入各別。表德實義能入之外無所入。所入之外無能入。離方便無實體。離實體無方便。故釋言直約諸法令識其心。又雲即以平等身口意秘密加持為所入門。謂以身平等之密印。語平等之真言。心平等之妙觀。為方便故。遂見加持受用身。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毗盧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名為平等句。一切眾生皆入其中。而實無能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云云)今此文意以三平等而為門。還入三平等之處故。能入所入無二無別也。又大論第二十八雲。問曰。是三昧即是三昧門不。答曰。三昧即是三昧門。問曰。若爾者。何以不但說三昧。而復說三昧門。答曰。佛諸三昧無量無數。如虛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菩薩聞是心則退沒。以是故佛說三昧門。入一門中。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云云)此等文意。皆悉說門即實相方便即實體也。但至釋論等文者。彼且以教門施設故。以十七所入之法名大乘(前後兩重八法並不二摩訶衍也)以十六能入之門不名大乘(前後兩重八門是也)是則教門之施設也。若據實義者。三十三種門法並是大乘也。所以然者。能入之門真如也。所入之法真如也。故能入所入共莫非真如不變之體。故龍論雲。所謂以真如體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為體(云云)既言以真如體而為其門真如體豈非當體耶。又雲。如是能所十六法相。遍滿遍滿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皆無差別(云云)此等文意明知論實義時者。全不可有能所門法之分別也。今亦如此。遮情門之時且為誘引中下機雖論能入所入。表德實談能所一體平等法界也。所謂六大一實也。豈門外論寶所耶。若方便之外論實義者。表德之實相有何軌摸耶。故真語為門者。是則正指三密奧源六大一實即為門也耳。

  五從自心下。明五點義中。自心發菩提者。第一字(是則中方本有凈菩提心也。依是心故發菩提心。故曰因也)即心具萬行者第二字(是則東方。依本有無作六大法界凈菩提心勢力故。發歸命敬禮之心精進修行。故曰行也。亦是因也。所謂為南方之因)見心正等覺故第三字(是則南方。依本有發菩提心發歸命之心修行故。證萬德圓滿之果也)證心大涅槃者第四字(是則西方。依發心修行成菩提故入不生不滅涅槃也)發起心方便者(大悲門)嚴凈心佛國者(大智是則北方具足方便門究竟圓滿之位也)以上中因次第。依秘藏記是從果向因之義也。所以然者。從中台出四葉故。以無點字為胎藏界大日種子。即此意也。若以東方為發菩提心者。以無點字為東方。以第五眾點具足字為中台。三十流布曼荼羅皆以如是圖畫。是從因向果之意也。然如是四點是皆本有凈菩提心之上本有四德也。所謂字輪品疏雲。如阿單是菩提心。若傍角加畫。即是行也。此是菩提心並行也。若上加點者。即是菩提心並大空。離一切相成菩提也。若阿字傍加二點。即是菩提心。併除一切障涅槃也(云云)四字皆悉雲即是菩提心。是則字體字也。所謂本有理智一如六大法界也。此六大法界之凈菩提心經於四處裝束因行證入也。故知今復如是。自心者本有凈菩提心無點阿字也。發菩提者本有凈菩提心之上本有無作發心也。第二句即心者是又本有凈菩提心無點阿字也。具萬行者本有凈菩提心之上本有無作之萬行也(傍角點是也)第三句見心正等覺者。心之一字者本有凈菩提心無點阿字也。見正等覺之四言本有凈菩提心之上本有無作正覺也(上空點是也)第四句證心大涅槃者。心之一字者本有凈菩提心無點阿字也。證大涅槃之四言本有凈菩提心之上本有無作之大涅槃也(傍二點是也)第五句發起心方便者。心之一字是本有凈菩提心也。發起方便之四言本有凈菩提心上無作大悲也。第六句嚴凈心佛國者。心之一字者本有凈菩提心也。嚴凈心佛國之四言本有凈菩提心上之本有無作大智也。此兩句合成第五眾點具足字也。上來六句中皆心者本有六大法界之三世常恆任運無作威儀作業也。爰以悉地出現品中說二明。所謂五字明四字真言也。是則五字明者。今所言心之一字。即本有六大法界也(更問)四字真言者。彼六大法界任運無作威儀作業因行證入是也。是則六大法界之三世常恆任運無作振舞名發心名修行名成正覺名證涅槃也。故知六大法界本有常恆也。所振舞四點亦本有常恆也。如是六大法界之四點振舞從緣而顯。起滅邊際不可得也。抑所言六大法界者唯是直一切眾生色心實相也。上從大日遍照下至阿鼻苦生平等具足無有差別。是名為一體速疾力三昧。所言四點功德者。更無別物唯是一切眾生行住坐卧威儀作業吐氣發言屆申支節是也。上從毗盧遮那如來。下至銅柱鐵床群類。誰人何族不行四點之功德。不住欲觸愛慢之三摩地。然則諸佛與異生同等振舞四點功德。平等住欲觸愛慢。故知一切眾生自本以來三世常恆住佛行佛所作。振舞因行證入之四點。眾生不覺知之妄起自他彼此之分別。成就種種不實業。流轉五道六道。諸佛如實覺知之。入三平等句之奧源住三世常恆之法樂。迷與悟。苦與樂。唯有知與不知。如來之舊迅設教之元意專在此。學者能能思察之而已。

  六從從因下。明住心義中。從因至果者指次上五點之義也。皆者指行證入也。以無所住者。本有凈菩提心字體是也。而住者指四點之能住也。其心者本有凈菩提心己體即成所住也。

  問曰。今所言住心者。其能住所住之樣如何答。且有二義。一雲。住者心數之諸尊是能住之人也。心者心王之己體。是所住之地也。言三劫六無畏十住心等心數諸法安住心王阿字大地也。是以入秘密曼荼羅位品等意。心王之大壇地上心數諸尊安住。此意也。一雲。心者能住也。住者所住也。言心數諸尊之身中。心王大日尊住在故也。以上兩義何雖有其謂。以初義為師傳。是則相應於曼荼羅故也。

  七從故下。明結歸中。故者指上之言也。入真言門住心者。若存梵語。應雲。缽羅(二合)尾舍言入。曼荼羅言真言。娜□(二合)哩言門。底瑟吒言住。悉他言心也。其一一字義不遑具述。品者顯品類眾多也(矣)

  妙印鈔卷第三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三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妙印鈔卷第四

  沙門阿寂記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四從入真下。明三密要行中。自四。一總明標三密。二明列三密名。三正明三密加持。四明引經論證(矣)

  初中。略有三事者。夫真言行者修行之方軌無量無邊不可勝計。雖然今略舉三密。無量方軌皆攝盡。故云略有三事也。

  二從一者下。明列三密名中。一者身密門者。理智和合之體名為身。是則可見有對之法也。複次真言行者瑜伽中所住密印名為身密也。密者如下釋。門者如次上釋。二者語密者。是則聲經七處有言語。是則可聞無對之法也。三者心密門者集起名曰心也。是事下當廣說等者。是則指具緣品以下等諸品也。所謂如密印品等說身密。如普通品等說口密。如秘密曼荼羅品等之說意密學者臨文悉可識知耳。

  三從行下。正明三密加持中。以此三方便者。指三密要行也。謂身密印契。口密真言。心觀念是也。依如此三密平等之加持故。轉無始生死三業之罪障。速疾得見自身本有三部之聖眾。故云以此三方便自凈三業。是則行者加持也。亦名自身加持也。即以如來等者。依行者自凈三業之泥濁故。如來三密天月浮影於行者心水。故如來三密遍法界無所不至故。行者三密遍法界。而亦無所不至。如來三密與行者三密。平等平等一相一味。離能所之相。猶如虛空。離諸相而為萬法所依。譬如如意珠出生萬法也。如是名為如來加持。故云爾也。既行者三密與如來三密。平等平等。遍滿遍滿無二無別故。如來所滿足十地波羅蜜剎那成就圓滿。全不經劫數。故云乃至能於此乃至諸對治行也。乃至者。一剎那一念一時一日一月一歲乃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一生終。於此中成就。故云乃至能於此生。故論雲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滿足地波羅蜜者十地滿足義也。不復經歷劫數者。非如彼他緣乘等經歷三無數大劫。故云爾也。諸對治行者。以六度治六弊。以苦空無常無我治四顛倒。乃至為治八萬四千塵勞說八萬四千波羅蜜。如是諸顯教修對治行然後成佛。今宗不如是。故云不復經歷劫數備修諸對治行也(矣)

  四從故大下。明引經論證中。又分為二。一引大品。二明引智度。

  初中。故者結前生後之言也。大品雲者。彼經往生品雲。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毗跋地。舍利弗。有菩薩。初發意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余法若住一劫。若滅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萬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凈佛世界(云云)以如是義故云大品雲或乃至轉法論也。又大般若經第七卷亦如是(云云)

  二從龍樹以下。引智度中。龍樹以為等者。大論三十八釋此中第一菩薩雲。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乘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云云)

  私問曰。今論意以羊馬通三喻合本經三種初發意菩薩可雲耶。答不爾就三種初發意中第一菩薩。釋羊馬通三種不同也。

  問曰。既舉本經三種初發意菩薩。而出三種譬。故知是可合本經三種初發意菩薩。有何意雲不爾耶。答曰。今論舉羊馬神之譬是非喻本經三種初發意菩薩。彼本經三種中第一菩薩速疾上菩薩位得不退轉。為欲釋顯此義故。為作利鈍相對之釋。論家經文外就第一初發意菩薩。釋出罪多福少。福多罪少。但行清凈福德三種菩薩也。以此三種菩薩合羊馬通三喻也。所謂第一罪多福少菩薩喻羊乘。故論雲。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云云)第二福多罪少菩薩喻馬乘。故論雲。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云云)第三但行清凈福德菩薩喻神通乘也。故論雲。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私雲羊乘者)二者福多罪少(私雲馬乘者)三者但行清凈福德。清凈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少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入菩薩位。即是阿毗跋致地(云云)就本經三種中第一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不退轉菩薩。亦分別罪多福少。福多罪少。但行清凈三種菩薩。而以此三種菩薩合羊馬通三喻也。

  問曰。若然者。論家不釋本經第二第三菩薩歟。如何。答。釋之也。問曰。云何釋耶答曰。同論三十八卷。釋本經第二菩薩雲。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意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云云)次釋本經第三菩薩雲。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阿僧祇眾生。共觀十方清凈世界。而自莊嚴其國(云云)是則正釋本經第二第三菩薩也。故知羊馬通三喻正就本經第一菩薩。分別福少福多清凈三種。以此三種合羊馬通三喻也。若欲廣知。披論見之(云云)

  問曰。若然者。何故疏家本經三種菩薩共不引之耶。答曰。第三菩薩非當用故不引之也。

  問曰。第三菩薩既初發心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是豈不相似真言行者初發心時與六大法界大菩提心相應耶。若所望不定。故不引之。彼菩薩雖利根。不如第一第二菩薩。故取勝不舉劣也。

  問曰。若然者疏家意以神通乘之喻合何菩薩耶。答曰。合本經第一第二菩薩也。

  問曰。若然者。本論合第一菩薩。何匆相違於本論文耶答曰。本論文雖喻第一菩薩。隨義轉用合第一第二菩薩。有何不可耶。所以然者。劣第一菩薩既合神通乘。勝第二菩薩。豈不喻神通乘耶。故疏家存此意。隨義轉用合第一第二兩種菩薩也。

  問曰。若然者。疏家意以羊馬通三喻。合何等菩薩耶。答曰。喻頓漸超三種之人也。

  問曰。若然者云何喻耶。答曰。以羊乘馬乘。喻經無數大劫修對治行菩薩。然此中有退有不退。以有退合羊乘。以不退合馬乘也。次以神通乘喻超頓二種菩薩。所謂疏所引大品所說兩種菩薩也。此中初發心時即上菩薩位得不退轉者。是超機也。次初發心時即得無上菩提便轉法輪者。是頓機也。

  問曰。以羊馬通如次可喻漸超頓。何故以羊馬二喻合漸機。以神通一喻合超頓二機耶。答雲。本論釋馬乘喻雲。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菩提。知乘馬者必有所到(云云)此文經三無數大劫次第升進機也。然今所言超機者。全非經歷劫數次第升進之人。雖不及頓機。必於一生之間超登初地乃至十地等也。故以馬乘猶喻漸機。不合超機也。

  問曰。若然者何名頓機。何名超機漸機耶答曰。頓機者。若得阿闍梨教授時。即安住如實凈菩提心。直證毗盧遮那位。名為頓機。論所言上根上智之人不超於座三摩地現前是也。次超機者。就此有種種不同。或有從異生羝羊超越第二第三住心至第四住心之者。或有從第一住心乃至超越第八第九住心至秘密莊嚴之者。或有從第二住心超越八種住心至初發凈菩提心之者。自餘七種住心超越亦如是。或有從初發凈菩提心超越二地三地乃至十地至第十一地之者。二地以上超越。准之可知。或有超一位二位乃至十地之者。如是有大超。有小超。或有大之超。或又於一位中有始中終故。有從始生超中心至終心之者。如此無量無邊。其相不可勝計也。是等名為超機也。次漸機者。或異生羝羊為初。乃至第四第五住心等為初。不亂次第升進之道。名為漸機也。如是三種機中。以超頓二機為教元意。所謂神通乘也。複次神通乘譬頓機。以馬乘譬超機。以羊乘譬漸機。是又一意也。則此經深旨者。更無別事。唯以直入直滿。初心即極。發心即到之旨為深旨故。經雲如實知自心。疏雲住此乘者初發心時即成正覺不動生死而至涅槃。又雲一切眾生色心實相。從本際已來。常是毗盧遮那平等智身。非是得菩提時強空諸法使成法界也。又雲如是加持受用身即是毗盧遮那遍一切身。遍一切身者即是行者平等智身。是故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而名為平等句。一切眾生皆入其中。而實無能入者無所入處。故名平等(云云)凡於今宗或談兩部各別之旨。或說兩部不二之旨。或說兩部不二而二之旨。如是等雖有眾多教門。不出發心即到直入直滿之旨。是名曰神通乘教。故云則此經深旨也。

  問曰。若爾者。頓漸超三機事有。何文證立此義耶。答曰。疏第六雲。又入此深玄色者。即是如來自證中胎藏。而諸眾生有漸入者。有超升者。有頓入者。然其所趣畢竟同歸。故云一切內深玄也(文)上來已釋題目畢而已。

  大文第二從經雲下。明序分中。自分為二。初明通序。二明別序(矣)

  初明通序中。又分為六。初明引經總牒。二明五字義。三明辨通序有無。四明教主。五明住處。六明妙眷屬(矣)初明引經總牒。自可見。

  二從經初五下。明五字義中。又分為六。初明如是義。二明我義。三明聞義。四明一義。五明時義。六總明五字義(矣)

  初明如是義者。是則同諸經例舉信成就也。就此人師解釋甚雖多。且舉金薩龍猛之解釋。以為指南。所謂理趣釋雲。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我聞者蓋表親從佛聞。一時者當說經之時(云云)已上且就淺略而為釋也。大論第一釋如是我聞一時義中雲。問曰。諸佛經何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云云)今此中。佛法者。通指大小權實佛教以為佛法。故知從釋迦如來成正覺以來。始從花嚴終至涅槃所說八萬四千說教。皆悉以信力為能入道。是故五根中以信根為最初。五力中以信力置前首也。故智度雲。若心有信清凈。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此人不能入佛法(云云)顯教既如此。何況真言密教。殊以信心為能入故。地位名為信解地。機根名曰信力堅固者。明知顯密諸教非信力堅固者無到清涼池。爰以諸經初必先舉信成就也。所謂智度雲。如是者即是信也。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無信人亦如是(云云)此文意有信人。受知識之教化。空有隨時即運用。不墮斷常等邪見。屈申任意最自在。卷舒□思住中道。譬如百練純金錶里自在。猶如有手人任意取。寶玉。不信人不爾。不信法不信人。一切不能信受其言。譬如礦石甚難治。猶似無手人不能取寶玉。故智度雲。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能取。若無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若無信空無所得。佛自念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門果。不空剃頭染衣。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樹不生花實。不得沙門果。雖剃頭染衣讀種種經能難能答。於佛法中空無所得(云云)此文意謂。雖入昆崙山。無手人無里金玉。雖望摩梨山。復無手莫荷栴檀。無信人亦如是。適雖入三密修行人昆崙山。無信力堅固之手故。不能取無盡寶藏之金玉。希雖望六大四曼之摩梨山。無信根成就之手故。不能荷功德薰修之栴檀。故知不信者為人中之牛。為栴檀中之伊蘭。為金玉中之瓦礫。為醍醐中之臭物。所以然者。佛法甚深故。非信力堅固者。敢無進入也。即如法花雲。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云云)言開三顯一之妙法難解。一心三觀之秘說難入。故五千上慢。不信懈怠起座而去。世尊識機根未熟。作而不制止之說。身子見枝葉已去致純有貞實之唱。十界皆成之法花。猶舍不信之者。何況隔歷不融之諸教。豈攝無信之族乎。又大論雲。複次佛法深遠。更有佛乃能知。人有信。雖未作佛。以信力故能入佛法。如梵天王請佛初轉法輪。以偈請曰。

  閻浮提先世 多諸不凈法

  願開甘露門 說諸清凈道

  佛以偈言

  我法甚難得 能斷諸結使

  三有愛著心 是人不能解

  天王白佛。大德世界中。智有上中下。善軟直心者易可得度。是人若不聞法者。退墮諸惡難中。譬如水中蓮華有生有熟。有水中未出者。若不得日光則不開。佛亦如是。佛以大慈悲憐愍眾生。故為說法。佛念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法。皆度眾生為說法。我亦應爾。如是思惟竟。受梵天王等請說法。以偈答曰。

  我今開甘露味門 若有信者得歡喜

  於諸人中說妙法 非惱他故而為說

  佛此偈中。不說布施人得歡喜。亦不說多聞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人得歡喜。獨說信人。佛意如是。法第一甚深微妙。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動不猗不著無所得法。非一切智人則不能解。是故佛法中信力能初入。非布施持戒等能初入佛法。如偈言。

  世間人心動 猗著福愛果

  而不好福田 求有不求滅

  先聞邪見法 心著而深入

  我是甚深法 無信云何解(云云)

  已上文意。終以六度等一切功德萬行。而不言入佛法甚深大海。唯偏以堅固信力。能入無上大法王之海中。譬如以布囊渡大海。非信者誰能渡耶。入佛法深海亦如是。非信力之布囊者。何能得入。故法花經雲。

  甚深微妙法 難見難可了

  除諸菩薩眾 信力堅固者

  如是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又雲。

  又告舍利弗 無漏難思議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當知 諸佛語無異

  於佛所說法 當生大信力(云云)

  又雲。

  法王無上尊 唯說願勿慮

  是會無量眾 有能敬信者

  又雲。

  止止不須說 我法妙難思

  諸增上慢者 聞必不敬信

  又雲。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文)又雲。若人信歸佛為說實相印(云云)如是等經文中。唯嫌不信之人未簡慳貪破戒等。明知大小權實諸佛法中。以不信之人為大怨敵也。所以然者。不信知識明師之教故。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既不信三寶境故。不信善惡因果。不信善惡因果故。放逸無慚而恣作諸惡。恣作諸惡故墮三惡道中。當受無量重苦無有出期。故大論雲。提婆達多弟子俱迦離等。無信法故墮惡道中。又法華經雲。破法不信故。墮於三惡道(云云)。

  問曰。有何因緣故得不信果報耶。答曰。依放逸無慚之罪業故得此惡報也。故法華經雲。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云云)智度雲。先聞邪見法心著而深入。我是甚深法無信云何解(云云)。

  問曰。何為信心堅固相耶。答。敬受法之師如佛世尊。重傳持之法如甘露味。即其相也。故智度雲。專視聽法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云云)即是為如是信力義也。又如是者。智度雲。如是義在佛法初。現世利後世利涅槃利。謂利根大信為大力。複次一切諸外道出家心念。我法微妙第一清凈。如是人自嘆所行法毀呰他人法。是故現世斗諍相打。後世墮地獄。受種種無量苦。如偈說。自法愛染故。毀呰他人法。雖持戒行人不脫地獄苦(云云)又同論引^4□喻經雲。汝等若解我^4□喻法。是時善法應棄捨。何況不善法。以是故佛法初稱如是。佛意如是。我弟子無愛法無染法無朋黨。但求離苦解脫。不戲論諸法相(云云)此文意佛離一切執著我慢。離諸斗諍戲論二法分別故。不著善法不著惡法。不著有不著無。離自他彼此差別。一切無著也。故無贊自法而毀他法。是即如來世尊如是義也。今引智論等明如是義畢。今經如是義亦如此。非信根清凈上根上智人。不能信六大瑜伽之妙境三密相應之本源。不信故不解。不信不解。何升初法明道位耶。故初置如是之信成就也(矣)

  二明我義中我者金薩自稱流布之語也。

  問曰。顯密諸教皆悉離我離我所。如何金剛薩埵稱我耶。答。佛法中離我我所雖無相。而有無相法界之真我。是即大我之自稱也。非彼外道凡夫之小我也。即智度雲。問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無有我。云何佛經初言如是我聞。答曰。佛弟子等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譬如以金錢買銅錢人無笑者。何以故賣買法應爾故。言我者亦如是。於無我法中而說我。隨世俗故不應難。如天問經中偈說。

  阿羅漢比丘 諸漏已永盡

  於最後邊身 能言吾我不

  佛答曰

  阿羅漢比丘 諸漏已永盡

  於最後邊身 能言有吾我(云云)

  複次於語有三種。所謂邪語慢語名字語也。凡夫人有三種。佛弟子有二種語。佛唯有一種語也。故智度雲。世界語言有三根本。一者邪。二者慢。三者名字。二種不凈。一切凡夫三種語邪慢名字。見道學人二種語。慢名字語。諸漏盡人用一種語名字。內心雖不違實法。而隨世界人共傳是語。故除世邪見順俗無諍(云云)言約凡夫學無學判三種語也。然佛並無學雖無二種言語。隨順世界故有名字語。今亦如是。雖離吾我而有無相法界名字。故稱我無咎。是則字字義也。於此字具阿字義。謂最初點是也。又音有阿音。是即自性天然之理本有凈菩提之體也。所謂字名不可得也。以不可得故即入本不生際也。又名者三種世間諸法一一名字是也。然此一一名字各各假名入阿字本不生義。故假名即實體。實體者即一切眾生色心實相。色心實相者六大法界是也。故離此名字全無別實體也。故知諸佛菩薩離我我所。而有無相大我之名字也。又我者。梵雲怛摩此雲我。怛如如義。摩大空義也。言東金如南寶。南寶如東金。西蓮如北羯。北羯如西蓮。如是如如同一體為毗盧遮那大空體。故經金剛即寶光。蓮華即羯磨。如如同一體。即此身五佛(云云)故知今我者五智圓滿無相法界大我也。所謂法界通領大摩醯首羅自在王也。大師言。摩字門一切諸法吾我不可得故。是故名實義。所謂我有二種。一人我二法我。人謂四種法身。法謂一切諸法。從一法界一真如一菩提。乃至八萬四千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法是。四種法身雖其數無量。而體則一相一味無此無彼。既無彼此寧有吾我。是則遮情實義。此處則金剛已還四種行人等。希兮夷兮。如聾如盲。絕之又絕遠之又遠。四句不及六通亦挫。是名絕言之實義。經雲。摩字者大日之種子(云云)即知一切外道凡夫。雖計我我所。而未證實義。唯有大日如來。於無相中而得大我之體。如心王如來於無相中而得大我故。心數諸尊於無相中而證大我之體。與心王毗盧遮那無二無別。是則表德實義。故今金剛薩埵於無相法界中而得大我故。稱曰我耳。

  三明聞義中。聞者從上智聽聞故云聞。複次多因緣和合故有聞也。智度曰。云何聞用耳根聞用耳識聞用意識聞耶。若耳根聞。耳根無覺知故不應聞。若耳識聞耳識亦不能聞。何以故先五識識五塵。然後意識識。意識不能識現在五塵。唯識過去未來五塵。若意識能識現在五塵者。盲聾人亦應識聲色。何以故意識不破故。答曰。非耳根能聞聲。亦非耳識亦非意識。是聞聲事從多因緣和合得聞聲生。不得言一法能聞聲。何以故耳根無覺故不應聞聲。識無色無對無處故亦不應聞聲。聲無覺亦無根故不能知聲。爾時耳根不破。聲在可聞處欲聞。憶是事情塵意和合故耳識生。隨耳識即生意識。能分別種種因緣得聞聲。以是故不應作是難。雖聞聲。佛法中亦無有一法能作能見能知。如偈說。

  有業亦有果 無作業果者

  此第一甚深 是法佛所說

  雖空亦不斷 相續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如是佛法。略說聞法竟(已上論文)言耳根獨不聞聲。耳識獨不聞聲。意識獨不聞聲。根塵識和合故得聞聲。然無相法界中無有聲塵。無有聲塵故無有能聞。故能所分絕。雖能所分絕。而能所不失。故離斷常一異。無聞而聞也。

  四明一義者。所言一者。是則非待百千萬億乃至無量之一。即三世常恆超越三時之一也。實雖非一二三等。為順世俗諦故。且雲一也。故論雲。問曰。佛法中數等法實無。眾入界所不攝故。何以言一時。答曰。隨世俗故有一時。如畫泥木等作天像。念天故禮拜無咎。說一時亦如是。雖實無一時隨俗說一時無咎。問曰。不應無一時。佛自說言。一人出世間多人得樂。是者何人。佛世尊也。亦如偈說。

  我行無師保 志一無等侶

  積一行得佛 自然通聖道

  如是等佛處處說一。應當有一(云云)

  五明時義者。所謂時者。就梵語有二種別。所謂迦羅與三摩耶也。迦羅是外道凡夫等所用。三世定判時也。三摩耶是諸世尊等所用。三世假名時也。然今所言時者。非迦羅之時。即是三昧耶之時也。所以然者。超越三時常恆三世之一時故也。夫以本源內證之說法。離諸時分而不動不變也。何論時分耶。故智度雲。問曰。天竺說時名有二種。一名迦羅。二名三摩耶。何以不言迦羅而言三摩耶。答曰。若言迦羅俱亦有疑。問曰。輕易說故應言迦羅。迦羅二字三摩耶三字。重語難故。答曰。除邪見故。說三摩耶不言迦羅(云云)論文雲。有人言。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如時經中偈說。

  時來眾生熟 時至則催促

  時能覺悟人 是故時為因

  世界如車輪 時變如輪轉

  人亦如車輪 或上而或下

  更有人言。雖天地好醜一切物非時所作。然時是不變因。是實有時法。細故不可見不可知。以花果等故可知有時。往年今年久近遲疾。見此相。雖不見時可知有時。何以故見果知有因故。以是故有時法。時法不壞故常。答曰。如泥丸是現在時。塵土是過去時。瓶是未來時。時相常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如經書法。時是一物。以是故過去時不作未來時。亦不作現在時。雖過去。過去時中亦無未來時。以是故無未來時。現在時亦如是。問曰。汝受過去塵土時。若有過去時。必應有未來時。以是故實有時法。答曰。汝不聞我先說未來時瓶。過去時塵土。未來時不作過去時。未來時相中。是未來時。云何名過去時。以是故過去時亦無。問曰。何以故無時。必應有時。現在有現在相。過去有過去相。未來有未來相。答曰。若爾一切三世時有自相。應儘是現在時。無過去未來時。若有未來不名未來。應名已來。以是故是語不盡。問曰。過去時未來時。非現在相行。過去時過去相行。未來時未來相行。以是故各各法相有時。答曰。若過去過去。則破過去相。若過去不過去則無過去相。未來時亦如是。以是故時法不實。云何能生天地好醜及花果等諸物。如是等種種除邪見故。不說迦羅時說三摩耶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別時所謂方時離合一異長短等亦如是。凡人心著。謂是實有法。以是故除舍世界名字語言法。問曰。若無時云何聽時食。遮非時食。是戒。答曰。我先已說。世界名字法有時非實法。汝不應難。亦是毗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非第一實法相。吾我法相實不可得故。亦為眾人嗔呵故。亦欲護佛法使久存定弟子禮法故。諸三界世界結諸戒。是中不應求有何名字等何者相應何者不相應。何者是法如是相。何者是法不如是相。是以故是事不應難。問曰。非時食時葯時衣。何以不言三摩耶而說訶羅。答曰。此毗尼中說。白衣不得聞。外道何由得聞而生邪見。余是通聞。故說三摩耶。三摩耶者假名。令其不生邪見。又佛法中多說三摩耶少說柯羅。少故不應難。略說如是我聞一時五字別義竟(已上論文)上來文雖廣多。一一皆詮要故具引之。此中有人者, , 指時外道伴類。是即先舉外道之見為問難之端。以佛法之意為正答之言也。

  問曰。此中如是我聞一時五字別義竟(云云)然者應雲六字別義。何故云五字耶。答五字者如是兩言合為一句故云爾也。已上依智度第一。略釋五字別義竟。

  六總明五字義者。從此已下依同論第二。總釋如是我聞義。故論第二雲。如是我聞今當總說。問曰。若諸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隨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道不從他聞而說法。何以言如是我聞。答曰。如汝所言。佛法非但佛口說。是一切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佛法。如佛毗尼中說。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已上論文)此中化人說者。如帝釋變化成鬼神說一偈等。仙人說者如阿私仙等。佛弟子說者。如目連須菩提等。諸天說者如梵釋四王等各說其誓願旨趣等。如是等四種說。相應佛意故。佛印可故。名為佛經。若無印可不名為佛說也。即如智度引釋提桓因得道經雲。

  諸世善語 皆出佛法

  善說無失 無過佛語

  余處雖有 善無過語

  一切皆是 佛法之餘

  諸外道中 設有好語

  如蟲食木 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 自共相破

  如鐵出金 誰當信者

  如伊蘭中 牛頭梅檀

  如苦種中 甘善美果

  設能信此 是人則信

  外經書中 自出好語

  諸好語寶 皆從佛出

  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

  除摩梨山 無出栴檀

  如是除佛 無出語寶(已上論文)

  此文意謂。一切世間諸善言好語皆悉自佛法中出。諸外道等無此義故。取譬於伊鐵苦種等也。

  問曰。如是我聞者。為佛之聽許。為當經家之語。云何。答佛聽許。非經家之語也。

  問曰。有何等誠證。作如是說耶。答曰。依大論等立此義也。

  問曰。若爾出在何文耶。答曰。論第二雲。如是我聞。是阿難等佛大弟子輩說。入佛法相故名為佛法。如佛般涅槃時。於俱夷那竭國薩羅雙樹間。北首卧將入涅槃。爾時阿難親屬愛未除未離欲故。心沒憂海不能自出。爾時長老阿泥盧豆語阿難。汝守佛法藏人。不應如凡人自沒憂悔。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汝莫愁憂。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悶失所犯事。汝當問佛。佛涅槃後我當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事匿云何共住。佛經初首作何等語。如是種種未來事應問佛。阿難聞是事。悶心少醒得念道力助。於佛未後卧床邊。以此事問。佛告阿難。若今現前。若我過去後。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於是比丘觀內身。常念一心智慧勤修精進除世間貪愛。外身觀亦如是。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從今日解脫戒經即是大師。如解脫戒經說。身業口業應如是行。車匿比丘我涅槃後。如梵法治。若心濡復者。應教刪陀迦旃延經。即可得道。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藏。是藏初應作是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林中。何以故過去諸佛經初皆稱是語。未來諸佛經初亦稱是語。現在諸佛未後般涅槃時。亦教稱是語。今我般涅槃後。經初亦應稱如是我聞一時。是故當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聞。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故不應言我聞。若佛自說如是我聞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難。阿難問佛。佛教是語。是弟子所言如是我聞我無有咎(已上論文)此中意謂。欲佛入滅之時。阿難沈別離苦海。能不覺悟先後故。阿泥盧豆勸阿難未來種種事令奉問如來。所謂云何行道。誰當作師。惡口車匿云何共住。佛經初作何等語(云云)佛即答阿難言。依止正法應行道。以波羅提木叉應為師。惡口車匿。以默擯應對治。諸經初語應稱如是我聞等令答阿難也。又論雲。複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間故。長老摩訶迦葉等諸阿羅漢。佛初何處說法說何等法。阿難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林中。為五比丘說是苦聖諦。我本不從他聞。法中正憶念得眼智明覺。是經是中應廣說。如集法經中說。佛入涅槃時。地六種動。諸河反流。疾風暴發黑雲四起。惡雷掣電雹雨驟(崇瘦反)墮。處處星流。師子惡獸哮吼喚呼。諸天世人皆大號啕(哭也)諸天人等皆發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間眼滅。當是時間。一切草木葯樹花葉一時割裂。諸須彌山王盡皆傾動。海水波揚。地大震動。山崖崩落諸樹摧折。四面煙起甚大可畏。陂池江河盡皆澆濁。惠星晝出諸人啼哭。諸天女等噢□哽咽涕淚交流。諸學人等默然不樂。諸無學人念有為諸法一切無常。如是天人夜叉羅剎揵闥婆甄陀羅摩□羅伽及諸龍等皆大憂愁。諸阿羅漢度老病死海。心念言。已度凡人恩愛河。老病死券已裂破。見身篋中四大蛇。今入無餘滅涅槃。諸大阿羅漢各各隨意。於諸山林流泉溪谷。處處捨身而般涅槃。更有諸阿羅漢。於虛空中飛勝而去。譬如雁王。現種種神力。令眾人心信清凈。然後般涅槃。六欲天乃至遍凈天等。見諸阿羅漢皆取滅度。各心念言。佛日既沒。種種禪定解脫智慧弟子先亦滅度。是諸眾生有種種淫怒痴病。是法藥師輩今疾滅度。誰當治者。無量智慧大海中生弟子蓮華今已乾枯。法樹摧折法雲散滅。大智象王既逝。象子亦隨去。法商人過去。從誰求法寶。如偈說。

  佛已永寂入涅槃 諸滅結眾亦過去

  世界如是空無智 痴冥遂增智燈滅

  爾時諸天禮摩訶迦葉足說偈言。

  耆年欲恚慢已除 其形譬如紫金柱

  上下端嚴妙無比 目明清凈如蓮華

  如是贊已。白大迦葉。仁者和不。佛法船欲破。法城欲頹。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燈欲滅。說法人慾去。行道人漸少。惡人力轉盛。當以大慈建立佛法。爾時大迦葉心如大海澄靜不動。良久而答。汝等善說。實如所言。世間不久無智盲冥。於是大迦葉默然受請。爾時諸天禮大迦葉足。忽然不現各自還去。是時大迦葉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難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應當結集修妒路阿毗曇毗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來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愍眾生故。學得是法為人演說。我曾亦應承用佛教宣揚開化。是時大迦葉作是語竟。住須彌山頂撾銅揵椎。說此偈言。

  佛諸弟子 若念於佛

  當報佛恩 莫入涅槃

  是揵椎音。大迦葉語聲。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聞知。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來集會大迦葉所。爾時大迦葉告諸會者。佛法欲滅。佛從三阿僧祇劫。種種勤苦慈愍眾生學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諸弟子知法持法誦法者。皆亦隨佛滅度。法今欲滅。未來眾生甚可憐愍。失智慧眼愚痴盲冥。佛大慈悲愍傷眾生。我曹應當承用佛教。須待結集經藏竟隨意滅度。諸來眾會皆受教住。爾時大迦葉選得千人。除善阿難。盡皆阿羅漢得六神通。得共解脫無礙解脫。悉得三明禪定自在。能逆順行諸三昧皆悉無礙。誦讀三藏知內外經書。諸外道家十八種大經盡亦讀知(乃至)大迦葉入禪定以天眼觀。今是眾中誰有煩惱未盡應遂出者。唯有阿難一人不盡。餘九百九十九人。諸漏已盡清凈無垢。大迦葉從禪定起。眾中手牽阿難出言。今清凈眾中結集經藏。汝結未盡不應住此。是時阿難漸恥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隨侍世尊供給左右。未曾得如是苦惱。佛實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大迦葉言。我能有力不久可得道。但諸佛法阿羅漢不得供給左右使令。以是故我留殘結不盡斷耳。大迦葉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聽女人出家。汝殷勤勸請佛聽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歲而衰微。是汝突吉羅罪。阿難言。我憐愍瞿曇彌。又三世諸佛皆有四部眾。我釋迦牟尼佛云何獨無。大迦葉復言。佛欲涅槃時。近俱夷那竭城脊痛。四迭漚多羅僧敷。卧語汝言。我須水。汝不供給。是汝突吉羅罪。阿難答言。是時五百乘車截流而渡令水渾濁。以是故不取。大迦葉復言。正使水濁。佛有大神力。能令大海濁水清凈。汝何以故不與。是汝之罪。汝去作突吉羅懺悔。大迦葉復言。佛問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壽一劫若減一劫。佛四神足好修。欲住壽一劫若減一劫。汝點然不答。問汝至三。汝故默然。汝若答佛。佛四神足好修應住一劫若減一劫。由汝故令佛世尊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羅罪。阿難言。魔蔽我心。是故無言。我非噁心而不答佛。大迦葉復言。汝與佛迭僧伽梨衣以足踏上。是汝突吉羅罪。阿難言。爾時有大風起無人助。我捉衣時風吹來墮我腳下。非不恭敬故踏佛衣。大迦葉復言。佛陰藏相般涅槃後以示女人。是何可恥。是汝突吉羅罪。阿難言。爾時我思惟。若諸女人見佛陰藏相者。便自羞恥女人形。欲得男子身。修行佛相種福德根。以是故我示女人。不為無恥而故破戒。大迦葉言。汝有六種突吉罪。盡應僧中悔過。阿難言諾。隨長老大迦葉及僧所教。是時阿難長跪合掌。偏袒右肩脫革履。六種突吉羅罪懺悔。大迦葉於僧中手牽阿難出。語阿難言。斷汝漏盡然後來入。殘結未盡汝勿來也。如是語竟便自閉門(乃至)阿難思惟諸法求盡殘漏。其夜坐禪經行殷勤求道。是阿難智慧多定力少。是故不即得道。定智等者乃可速得。後夜欲過疲極偃息。卻卧就枕。頭未至枕廓然得悟。如電光出時暗者見道。阿難如是入金剛定。破一切諸煩惱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脫。作大力阿羅漢。即夜到僧堂門敲門而喚。大迦葉問言。敲門者誰。答曰。我是阿難。大迦葉言。汝何以來。阿難言。我今夜得盡諸漏。大迦葉言。不與汝開門。汝從門籥孔中來。阿難答言。可爾。即以神力從門籥孔中入。禮拜僧足懺悔。大迦葉莫復見責。大迦葉手摩阿難頭言。我故為汝使汝得道。汝無嫌恨。我如是以汝自證。譬如手畫虛空無所染著。阿羅漢心亦如是。一切法中得無所著。復汝本坐。是時僧複議言。憍梵缽提已取滅度。更有誰能結集經藏。長老阿泥盧豆言。是長老阿難。於佛弟子常侍近佛。聞經能持佛常嘆譽。是阿難能結集經藏。是時長老大迦葉摩阿難頭言。佛囑累汝令持法藏。汝應報佛恩。佛在何處最初說法。佛諸大弟子能守護法藏者皆以滅度。唯汝一人在。汝今應隨佛心憐愍眾生。故集佛法藏。是時阿難禮僧已坐師子座。時大迦葉說此偈言。

  佛聖師子王 阿難是佛子

  師子座處坐 觀眾無有佛

  如是大德眾 無佛失威儀

  如空無月時 有宿而不嚴

  汝大智人說 汝佛子當演

  何處佛初說 今汝當布現

  是時長老阿難一心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說。

  佛初說法時 爾時我不見

  如是展轉聞 佛在波羅奈

  佛為五比丘 初開甘露門

  說四真諦法 苦集滅道諦

  阿若憍陳如 最初得見道

  八萬諸天眾 皆亦入道跡

  (已上論文)右廣引之者。依為教法出興之緣由悉引之。此偈中。如是展轉聞者。阿難奉隨從佛二十五年也。故不聽聞鹿苑之說教。唯展轉聞之。故云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也。又論雲。大迦葉語阿難。從轉法輪經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相應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諸阿羅漢更問。誰能明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長老憂波利。於五百阿羅漢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處坐說。佛在何處初說毗尼結戒。憂波利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毗舍離。爾時須鄰那迦蘭陀長者子初作淫慾。以是因緣故結初大罪。二百五十戒義。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增一憂波利問雜部善部。如是等八千部作毗尼藏(已上論文)此中意明持律第一優波利結集戒藏。又論雲。諸阿羅漢等復思惟。誰能明了集阿毗曇。念言。長老阿難。於五百阿羅漢中解修妒路義第一。我等今請。即請言。起就師子座處坐。佛在何處初說阿毗曇。阿難受僧教。師子座處坐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爾時佛告諸比丘。諸有五怖五罪不除不滅。是因緣故此生中身心受無量苦。復後世墮惡道中。諸無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緣故今生種種身心受樂。後世生天上樂處。何等五怖應遠。一者殺生。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如是等名為阿毗曇。作竟廣說五戒(已上論文)此中意明多聞第一阿難結集修多羅藏也。又論雲。問曰。八干度阿毗曇六分阿毗曇等從何處出。答曰。佛在世時法無違錯。佛滅度後。初集法時亦如佛在。佛後百年阿輸迦王。作般闍於瑟大會。諸大法師論議異故。有別部名字。從是以來展轉。至性迦旃延婆羅門道人。智慧利根盡讀三藏內外經書。欲解佛法故。作發智經八干度。初品是世門第一法。後諸弟子。為後人不能盡解八干度故。作鞞婆沙。有人言。六分阿毗曇中。第三分八品之名分別世處分。是目揵連作。六分中初分八品四品。是婆須密菩薩作。四品是罽賓阿羅漢作。餘五分是諸論議師所作有人言。佛在時舍利弗解佛語故作阿毗曇。後犢子道人等誦讀。乃至今名為舍利弗阿毗曇。摩訶迦旃延。佛在時。解佛語作□勒乃至今行於南天竺。諸論議師皆是廣解語故(乃至)如是等分別一切法亦名阿毗曇。阿毗曇三種。一者阿毗曇身及義。略說三十二萬言。二者六分。略說三十二萬言。三者□勒略說三十二萬言。是為阿毗曇。略說如是我聞總義竟(已上論文)此中意佛入涅槃後諸弟子等明作集阿毗曇也。從上已來依大論等釋如是我聞一時五字義畢。就今宗明義可有淺深二義。所謂淺略分者。如理趣釋雲。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作是也。我聞者蓋表親從佛聞也。時者當說經之時(云云)若就深秘明義。如是我聞者是則本有常恆自然法爾之唱也。一時者三世常恆超越三時之一時也。

  問曰。今疏言初五義者是應通序五義。何指如是我聞一時義雲五義耶。答。大論明說故。問曰。云何明說耶。答。大論第一明如是我聞一時已結雲五字別義竟(云云)明知初五義者雲如智度中故。疏家意任龍樹所判指如是我聞一時雲初五義也。但論雲五字別義。疏雲五義。是則聊有意。所謂彼智論第一卷釋如是我聞一時之別義。第二卷釋如是我聞一時之總義故。論言五字別義畢者。第一卷釋彼五字別義畢之下文也。然第二卷又釋彼總義也。故今若言五字別義者。唯限一卷別義不可通二卷總義。故疏家為兼顯第一第二總別兩義故。略字別兩言但言五義也。廣明之言正指彼論第二也。有論明白也。要覽之人披論明知而已。

  妙印鈔卷第四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六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妙印鈔卷第五

  沙門阿寂記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

  三從然此下。明辨通序有無中。自分為三。初明梵本闕無。二明闕無所由。三明例加。

  初中。然此經梵本者。指三千頌略經之梵本也。闕無通序者。夫顯密諸經初必有五成就。所謂一信成就。二時成就。三教主成就。四住所成就。五眾會成就。是名為諸經通序五成就也。然此三千頌梵本。略不置此五成就。故云梵本闕無通序也。

  二從阿闍梨下。明闕無所由中。阿闍梨者指善無畏。是則一行私語也。阿闍梨名義如先釋。其德行如具緣品所說也。毗盧遮那大本者。是則指鐵塔誦出十萬頌廣本也。彼大本雖有通序。傳法聖者以廣博難持故略不置之。故云以浩廣難持故也。傳法聖者者。指龍智阿闍梨。即是善無畏阿闍梨傳教傳法之師範也。采其宗要者。采猶取也。十萬頌文雖廣多。肝要宗骨不出三千頌。故云文義略周也。以非大經正本等者。彼三千頌略經非十萬頌廣本。故云非大經正本也。正者非待邪之正。是非鐵塔誦出之本故。且云爾也。

  問曰。若然者今此三千頌略經。文義共減略耶。答曰。不爾。夫文雖略。於義滿足圓滿。與大經正本毫末無異途也。所以者何。自本今宗意一塵即法界。法界即一塵一身即一切身。一切身即一身。一字即一切字。一切字即一字也。故廣則法界同體也。略則含藏一字。所謂阿字具無量義含無邊德。故此經開題雲。如是諸字門。皆以初阿字為本體。所謂阿字則大日之種子真言。此經以此一字為體。此經始終唯說此字義。此字具無量無邊義。且說少分(云云)故知大本雖廣多。只是說阿字字相字義。今此略經亦說此字字相字義故。都無異途也。何況今經所說諸尊字印形像。是十佛剎微塵數大眾上首字印形像也。故一一真言一一印契一一形像。各攝在十佛剎微塵數諸尊字印形像。是則提大網網目自舉。說上首字印形像塵數眷屬字印形像皆悉攝盡之。豈於義與廣本有異途耶。故云雖真言行法文義略周也。略者非廣本故。周者於義足故。周猶遍也。又普也。彼正本雖有通序。略經梵本略不置之。故云不題通序也。

  三從今以下。明例加中。今以例加者。今披覽傳譯諸經。皆悉初安通序五義。故以諸經例故。此經亦置通序五成就。故云今以例加也。於義無傷者。是則非啻得例於諸經。亦得義於十萬之梵本。故云於義無傷也矣。

  四從薄伽下。明教主成就中。自分為七。一明別標。二明論師所解。三明疏家正判。四明引論經義。五明持眾德義。六明嘆德總稱。七正明教主體。

  初明標。自可見。

  二從論師下。明論師所解中。所謂者指佛地論等也。師者指天親等也。具有六義者。一者自在義。二者熾^7□義。三者端嚴義。四者名稱義。五者吉祥義。六者尊貴義也。故頌雲。自在熾^7□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云云)以如是等之義故。雲論師乃至六義。

  三從今此下。明疏家正判中。亦分為三。初明法說。二明譬說。三明合譬。

  初中。今此宗者。總指真言宗。別指此大日宗也。薄伽梵是能破義者。薄伽梵者是梵語也。此雲能破煩惱。故涅槃經第十六雲。婆伽婆者。婆伽者名能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諸善法故。又能解諸法義故。有大功德無能勝故。大有名聞遍十方故。又能種種大惠施故。又於無量阿僧企劫吐女根故(云云)此經文正會疏家之所判。兼貫論師之六義。所以然者。能破煩惱義。經與疏符合自可見。次經有能成就等之六義。此即與論師之所解名異義同所謂經言有大功德無能勝故者自在義。經言又能種種大惠施故者熾^7□義經言大有名聞遍十方故者稱名義。經言又能善解諸法義故者端嚴義。經言又能成就諸善法故者吉祥義。經言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者尊貴義也。列文雖不次於義無相違。故以配釋。但大小義別。思度可知之。

  二從如人下。明譬說中。如人執持利器等者。世人所持之弓箭刀杖等也。是即加行位也。多所摧伏者正殺害其怨仇。是則根本位也。其未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迹故者後喜位也。言如加行根本後喜之三決定後稱為殺害人。故云如人執持乃至為能破者也(云云)

  三從世尊下。明合譬中。以大智明者。大論第七十七雲。大智明者所謂六波羅蜜(云云)此中六波羅蜜者。前五波羅蜜是福也。所引也。第六波羅蜜是智也。能引也。若遠離般若波羅蜜。不得五波羅蜜之名字。不得波羅蜜之名字故不能到薩般若。故大論八十二雲。譬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照五波羅蜜多有所益。須菩提。譬如轉輪聖王若無輪寶不得名為轉輪聖王。輪寶成就故得名轉輪聖王。五波羅蜜亦如是。若離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不離般若波羅蜜故得波羅蜜名字。譬如無夫婦人易為侵凌。五波羅蜜亦如是。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壞之則易。譬如有夫婦人難可侵凌。五波羅蜜亦如是。得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不能沮壞。譬如軍將鎧仗具足。鄰國強敵所不能壞。五波羅蜜亦如是。不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若增上慢人乃至旃陀羅所不能壞。譬如諸小國王隨時朝侍轉轉輪聖王。五波羅蜜亦如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譬如眾川萬流皆入於恆河隨入大海。五波羅蜜亦如是。般若波羅蜜所守護故。隨到薩般若。譬如人之右手所作事便。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如人左手造事不便。五波羅蜜亦如是。譬如眾流若大若小俱入大海合為一味。五波羅蜜亦如是。為般若波羅蜜所護。隨般若波羅蜜入薩般若。得波羅蜜名字。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導。王意欲住輪則為住。令四種兵滿其所願。輪亦不離其處。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般若。常是中住不過其處。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導。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般若今此中舉十一喻。總說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之名不到彼岸。明知前卷所說大智明所謂六波羅蜜者。是則非但施但戒等波羅蜜。彼五波羅蜜為般若所照同得波羅蜜共到無上道之岸。福智圓滿悲智平等而諸波羅蜜無差別之相。故大論同卷引經雲。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波羅蜜無差別相。云何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第一最上微妙。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波羅蜜雖無差別。若無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因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得波羅蜜名字。須菩提。譬如種種色身到須彌山王邊皆同一色。五波羅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羅蜜到薩波若(云云)如是福智平等六波羅蜜名為大智明也。若不得般若力。五波羅蜜不得名為波羅蜜。又不得為大。故論雲。如諸異色到須彌山邊皆同一色。不得言余物色皆同。何以獨稱須彌為大。檀波羅蜜等亦如是。雖無差別。皆是般若力故。不得言大。何以獨般若為大(云云)故知六波羅蜜共被雲大智明事者。偏依般若之力也。又依十地論有七種智大。所謂一集智大。二應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細微智大。五蜜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者。且如華嚴第三十雲。有十種明。何等為十。第一善知他心智明。第二無礙天眼智明。第三深入過去際劫無等宿命智明。第四深入未來際劫無礙智明。第五無礙清凈天耳智明。第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第七分別一切言音智明。第八出生無礙阿僧祇色身莊嚴智明。第九一切諸法真實智明。第十一切諸法滅定智明(云云)又智者是光明義常住義也。如大般涅槃經第十九雲。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如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云)是則本有常住智慧也。此本有常智離修因證得之分故云無有因緣。故知今智明者。從體雲智從用雲明。體用無礙故智即明明即智。無二無別而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是常住不變之義也。故今大智明者。指如是常住不可思議之理智也。凡三世十方諸佛菩薩諸有所作莫非為此大智明(云云一一有細釋恐繁不抄)又佛智有二種。如大論四十六雲。贊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婆若(云云)又同論八十四雲。佛自說一切種智義有二種相。一者通達諸法實相故。寂滅相如大海水中風不能動。以甚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種智亦如是。戲論風所不能動。二者一切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說。了了通達無礙。攝有無二事。故名一切種智。又雲。須菩提言。云何為一切種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複次諸法行類相貌名字顯示說。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此等諸教符順之釋如是。若直付今宗作釋者。大者五大。智者五智。明者理智圓明之德。名之為明。與大論文異義同。是正指今經教主薄伽梵之智德。所謂如實之大菩提也。如下悉委釋之。大者發大心立大行得大菩提證大涅槃。故云大也。

  問曰。明者無明其相云何。答曰。從本雖無有二相。佛性常住之妙體與煩惱黑暗俱名無相。與菩提自性俱名曰明。故涅槃經第八雲。善男子明與無明亦復如是。若與煩惱諸結俱者名為無明。若與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是故我言無有二法。以是因緣我先說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爾。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此草。佛法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云云)

  問曰。若爾者所言無明者。為有根本為無根本。如何。答。雖無根本。從來眾生顛倒而不知不覺故。忽然起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故作種種業。作種種業故輪轉三界。受種種苦。故法華經雲。忽然火起焚燒舍宅(云云)又大論第六引德女經雲。德女白佛言。世尊如無明內有不。佛言不。外有不。佛言不。世尊是無明從先世來不。佛言不。從此世至後世不。佛言不。是無明有生者滅者不。佛言不。有一法定實性是名無明不。佛言不。爾時德女復白佛言。若無明無內。無外亦無內外。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真實性者。云何從無明緣行乃至眾苦集。世尊譬如有樹。若無根者云何得生莖節枝葉花果。佛言。諸法相雖空。凡夫無聞無智故。而於中生種種煩惱。煩惱因緣作身口意業。業因緣作後身。身因緣受苦樂。是中無有實作煩惱。亦無身口意業。亦無有受苦樂者。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外有不。答言不。內外有不。答言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答言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答言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佛言。汝頗見頗聞幻所作妓樂不。答言我亦聞亦見。佛問德女。若幻空欺誰無實。云何從幻能作妓樂。德女白佛言。世尊是幻相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不內有不外而無明因緣諸幻生。乃至眾苦集。如幻息幻所作息。無明亦爾。無明盡行亦盡。乃至眾苦集皆盡(云云)常途顯教之謂如此。若依今宗者。金剛頂雲。爾時會中忽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亦不從地出生。忽然而現。此障從何而來。從一切眾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本初際本有俱本輪。時障者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云云)是即此宗所言佛果一障也。然此障不從三世而來。不從十方亦來。一切眾生本有俱生障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極說今在此經。直入月空之夕霧即光者無一霧而可拂。還同金剛之朝障體即德者無一障而可轉。故云障體即德不待轉除。大品雲。不壞諸法而說實相。法華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專此謂也。

  問曰。於無明其數多之。所謂住行向地所破無明。元品無明等也。然者今所言無明者。指何等無明耶。答曰。彼等無明是顯略所斷無明也。非今所言無明。是即佛果之一障瑜祇所言本有障也。問曰。若然者彼花嚴天台等意雲煩惱即菩提而皆本有常住之法。與今經本有障有何差別耶。答曰。遮情一偏一往雖同。表德奧義再往大異。所以者何。彼宗等雖雲本有不雲三部妙體法身。又只障實相中道一理不雲障曼荼羅具體。今宗意不改無明煩惱之當體說三部曼荼羅具體法身。如是不知雲無明煩惱之眾生。如此知者雲如實覺知之佛。故云心自證心心自覺心。雲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即此意也。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者。如此無明煩惱不離字門故。亦無相貌者。又遠離性相故也。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者。所謂慧日者。法譬並上。然此慧日本來不生。意雖離隱顯出沒相。約不知之偏論出沒。譬如世間日雲上雖無出沒。依須彌而見出沒。惠日亦爾。三世常住。雖離去來出沒。約不知之偏強論出沒。是則不出而出不沒而沒。暗惑自除者。生如實惠之時。不知之分無成且雲自除。是即只除其執不除其法體。其執者情有理無法。故體性本都無。故此體性都無法自無都無故。雖非應論除不除強且論除不除故。以義名為破也(云云)

  四從釋論下。引論經明義中。自分為三。初引釋論。二引聲論。三明金剛頂意。

  初中亦分為三。初明正引論證能破義。二明二乘不盡。三明如來都盡。○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二乘下。明二乘不盡中。雖破三毒亦不了了盡者。二乘之人才雖斷三毒之粗分。末盡微細習氣。故大論等十一雲。複次舍利弗非一切智。於佛智惠中譬如小兒。經中說佛在祇洹住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穩。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作聲戰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佛言。汝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舍利弗即得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以往不能復見。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之已前不能復知。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齊限。復於恆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贊佛功德。於是初發心愿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行六波羅蜜。十地具足得成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涅槃。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不以為難。如是等於諸法中不了故問(云云)又雲。複次斷結有二種。一者斷三毒。心不著人天中五欲。二者雖不著人天中五欲。於菩薩功德果報五欲未能舍離(云云)又同論四十二雲。複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凈。如摩訶迦葉。聞菩薩伎葯。於坐處不能自安。諸菩薩問曰。汝頭陀第一。何以故欲起似舞。迦葉答曰。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毗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問曰。於三毒有幾種耶。答於三毒各有二種。如大論第三十四雲。貪於有二種。一者邪貪慾。二者貪慾瞋恚有二種。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痴有二種。一者邪見愚痴。二者愚痴。是三種邪毒眾生難可化度。餘三易度。無三毒名者無三邪毒之名。

  問曰。貪等十煩惱者是一切煩惱根本。何故只舉三毒不出余煩惱耶。答曰。慢等六是雖為大煩惱。尚三毒為根本。是故八萬四千煩惱皆從三毒出生。如大論五十九雲。般若波羅蜜多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四病貪瞋痴等分。淫慾病分二萬一千。瞋恚病分二萬一千。愚痴病分二萬一千。等分病分二萬一千(云云)又華嚴第三十四雲。內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二萬一千欲行煩惱。二萬一千恚行煩惱。二萬一千痴行煩惱。二萬一千等行煩惱也。故知一切煩惱三毒為根本。三毒若盡一切悉盡。故舉三毒攝余也(云云)如盛香器等者。舉二譬比二乘智斷。就中如盛香器餘氣故在者。故即猶也。在猶有也。是喻聲聞一向不侵習氣也。又如草木等者。喻支佛一分雖侵習氣而悉不盡。故云如盛香乃至灰炭不盡也(云云)

  三從如來下。明如來都盡中。如劫燒火等者。只火者燒草木。不能燒土地等。劫燒之火能燒山河大地等都無餘。如仁王經雲。劫燒終訖乾坤洞燃。須彌巨海都為灰揚(云云)故以常火喻二乘智不盡習氣之灰炭。以劫燒之火喻如來大智悉盡無明之土地。故云如來如劫燒乃至婆伽婆也(云云)

  二從複次下。明引聲論證中。謂女人等者。彼論意。女人名薄伽者於薄伽有能息義。有所從生義。所言能息煩惱者。愛欲暫時息故。所言所從生者。依和合因緣生子息故。又所從生義者。西天謂薄伽梵為下女。彼下女隨其主君之意。經營大小諸事。剎那不違主命。猶如薄伽梵草隨風。故云下女為薄伽梵。奉仕修行者猶如薄伽梵等。即此意也(云云)

  三從金剛下。明釋金剛頂宗中。即是般若佛母者。所言般若者指五智圓滿之大智。非常途淺略之般若等。從此五智生兩部曼荼羅塵數諸尊聖眾。故云佛母。所生之諸尊皆住六大無礙之智見。故云無礙智見人。然而此無礙智見人必經四轉至中台。所謂其有志求因緣者發心與修行也。志之一字發心義也。求之一字修行義也。因緣之兩字通上之二義也。得與相應者。理與智相應。所謂菩提也。煩惱戲論皆悉永息者。所謂涅槃也(云云)上句顯五智圓滿。下句表四德成就也。今文雲學者當觸類思之。誠是有由哉。是即不改世間之淺各顯示兩部之深號。彼聲論雖雲能息煩惱。未論辨無明煩惱之永滅。愛欲暫時雖息。還彌熾燃也。故云非如世間欲熱雖小止息而實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者。密謂秘密。教謂教敕。是即如來以三密法教普被 一切眾生故。今此密教十信三賢猶非其境界。何況於凡夫乘耶。然有憍慢放逸之顯乘學者。不能從師受三昧耶求學密藏。直開文心。為師任顯情案義理徒致功力更敢無所成。無所成故還生謗。生謗故得斷佛種罪。得斷佛種罪故墮在阿鼻城受無量之劇苦。是故大日世尊。為治如此慢法之者於密教中直不宣說。多有隱語。是故金剛頂宗翻薄伽為女人。即此謂也。故云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也。如此秘密隱語。深智學者不可不思察。不可不覺知。故云學者當觸類思之也(云云)五從又薄下。明持眾德義中。自分為二。初正明釋持眾德義。二明引大論有名義。

  初中又分為三。初明法說。二明譬說。三明合譬。

  初中。即帶有聲者。婆字是有不可得字。此有猶持也。

  二從如人下。明譬說中。如人多有資財等者。是則六種釋中隨一。所謂有財釋也。

  三從以如下。明合譬中。以如來等者。如來雲薄伽者具眾德故也。故加上之有名持眾德也。

  二從釋論下。明引大論有名聲義中。亦云婆伽等文。自可見。不能細釋(矣)

  六從經中多譯下。明嘆德總稱中。自分為三。初正舉總稱。二釋所由。三明例證。

  初中。經中多譯者指顯密諸經。一切世間中最尊最上故云世尊。故大論雲。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云尊(云云)然世尊者一切如來之通號。故云總稱也(云云)

  二從西方下。釋所由中。西方者指天竺。亦云月氏。又雲印度也。語法者。彼風俗之語法。向尊高之人直不指其名。先嘆其德。後呼其實名也。故云言及尊者乃至其功德也。斥猶指也。嘆者贊之猶不足故重稱揚雲嘆。

  三從如雲下。明例證中。又分為二。初明所由。二明能例。

  初中。大智舍利弗等者。五百羅漢各隨所能之勝德稱第一。如大論五十三雲。問曰。五百阿羅漢佛各說其第一。如舍利弗智惠第一。目連神足第一。摩訶迦葉行頭陀第一。須菩提得無諍三昧第一。摩訶迦旃延分別修多羅第一。富樓那說法人中第一。今舍利弗何以故贊須菩提。於說法人中應最第一。

  答曰。佛以佛眼。觀一切眾生利根鈍根。籌量一切法總相別相。隨其所得法。各記第一無錯。富樓那於四眾中。用十二部種種法門種種因緣譬喻說。能利益眾生第一。須菩提常行無諍三昧。與菩薩同事。巧便樂說一種空相門。勝富樓那。譬如工師多有所能。所能多故普不精悉。如有人偏能一事則必盡其美。富樓那雖多能。不如須菩提常樂行空故。能巧說空。是人舍利弗聞須菩提巧說空義。便贊言。但於說法人中應作第一(云云)如此於一一尊者有因緣。恐繁不抄(云云)

  二從故此經下。明能例中。此經者指此大日經王也。例雲薄伽梵等者。薄伽梵者能破煩惱義。持眾德義。有名聲義。如此含無量眾德。是即先嘆大日如來無量功德故。以薄伽梵置毗盧遮那之上。所謂先德後名。是西方語法也若准此方風俗先名後德。故應雲毗盧遮那薄伽梵。故云今順此方文勢或以世尊居下也(云云)

  七從經雲下。正明教主體傍說所住處中。自分為二。初明總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經雲薄伽梵住如來加持者。能住所住並表。所謂薄伽梵能住教主也。住如來加持者所住宮殿也。問曰。若然者能住所住各別可表。何故一具表出耶。答曰。為顯能住所住一法而自本無二無別也。問曰。能住教主者是正報之身。所住宮殿者是依報之台。既身土異而依正別。何故云無別耶答曰。自元今宗意無身土差別。何論依正不同。所以然者。能住之身法界同體也。所住之宮法界同體。故只是唯一六大法界一體速力三昧之境界也。例如彼性宗。所言自受用之身土相也(云云)

  二從薄伽梵即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三。初明本地為教主。二明智身為住所。三明釋嘆加持住所。

  初中。薄伽梵即毗盧遮那本地法身者。薄伽梵者明別標經文。即毗盧遮那本地法身者。是即非謂毗盧遮那之本地法身。應雲即毗盧遮那也即本地法身也。言薄伽梵者即本地法身之毗盧遮那雲事也。故不讀毗盧遮那之能假名而直應讀即毗盧遮那本地法身也。是即師資口傳耳。二從次雲如來下。明智身為住所中。次雲如來者。指經之住如來加持之如來。是即受用法身也。正以此受用智身為本地法身毗盧遮那之加持住所故。雲是佛加持身乃至為佛加持住處也。所言是佛等者。是之一字指受用身。佛之一字指本地身。次加持身之三字還又指受用身。言明以上句本地法身毗盧遮那正為今經之教主也。故云次雲也。如來者。是彼本地法身如來加持所也。次其所住處者。其之一字指本地身也。所住所之三字又指受用身也。次名佛受用身者。佛之一字又指本地身。受用身之三字又指受用身也。次即以此身者。還又指受用身也。次為佛加持住處者。佛之一字指能住之本地身。加持住所之四字又指受用智身也。次如來心王如諸佛住而住其中者。上句正釋能住所住之體已。然未知此所住處心王如來云何住。故為顯彼心王如來與自性所成眷屬俱住。取例證於諸佛。所言心王如來者指本地身。如諸佛住者。如諸彌陀阿□等諸尊於各各土與自眷屬俱住。本地法身如來。於受用智身之光明心殿之中。與自性所成內大眷屬俱而住也。故云而住其中也。

  問曰。諸佛已離我執無有住處。何故今論住處耶。答曰。雖無住處。於無住之中而論住處。如大論五十四引大品雲。須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語舍利弗言。於汝意云何。諸佛何所住。舍利弗語須菩提。諸佛無有住處。諸佛不色中住。乃至不一切種智中住。菩薩應如是住。如諸佛住諸法中。非住非不住。菩薩應如是學。我當住不住法故(云云)問曰。若然者能例所例共非凡夫所知之境界。何故以凡夫所知之淺喻。不顯心王所住之體耶答。彌陀等應化諸佛。各於同居凈土。各各與其眷屬俱住事。顯經中處處散說。故有智之凡夫。雖未生其土。見彼處仰信無疑故。以此淺應化諸佛之住。顯彼深心王如來之住也。複次今此諸佛住處三賢十聖等所知之境界也。心王如來之住所。全非三賢十聖所量之境界故。以所知之諸佛境界顯未知之心王境界也。次既從遍一切處乃至無二無別等者。上來既明於受用知身之宮心王心數俱住已。然未知此心數諸尊從何出生故。此諸尊皆悉自性所成眷屬故。而非始得修生之眷屬故。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然而心王如來入受用智身之宮成自然覺之時。心數諸尊同入此宮殿亦成自然覺故云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是即不生而生故云即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也。而以自在神力等者。言如此心王心數無相常住而雖無二無別。以於法自在之德故。不動無相之境界。而為一切眾生垂三密化用。現種種隨類之形。說種種所宜聞之法。施重重無盡利益三世常恆而無時暫息。故華嚴經第二十四雲。能以一身結跏趺坐。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而不回進(文)經雲常於三世。不壞化身利益有情。無時暫息。

  又雲。常住三世無有暫息平等智身(云云)故云令一切眾生乃至名加持處也。上卷委悉明三密化用畢。

  三從次又下。明釋嘆加持住處中。自分為二。初明結歸。二有隨釋。初結歸。自可見。

  二從大謂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三。初釋廣大義。二明金剛義。三釋法界義。

  初中。大謂無邊際者。豎徹三世無處不有。故云大。故大論第五十二雲。如佛說。四大無處不有。故名大(云云)複次無與等義。無過上義也。故地論第三雲。大者有二種。一者上。無與等故。二者無上。無能過故(云云)無邊際故者。轉釋大之義。言過去際不可得。現在際不可得。未來際不可得。三世邊際不可得故。此法界宮亦爾。徹三世際而離三世際。故云超越三時。廣謂不可數量故者。橫盡十方無所不至。故云廣也。不可數量者。是又轉釋廣義。此十方法界分量邊域。非若算師若算師弟子之算數校量之分。故云不可數量也。

  二從金剛下。明釋金剛義中。又分為三。初直明合譬。二約五字門明義。三約三部門明義。

  初中所言金剛者。世間最無上利寶堅固不壞。而具眾多之德。以喻實相智也。地論第一說金剛藏名雲。何故唯金剛藏說。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文。故知金剛其體堅固。雖一切物不所壞而能破一切。亦能生成一切物。又大論一百雲。如金剛等者。如天王所執金剛。無憎無愛。隨所用處無不摧碎。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斷一切結使煩惱顛倒及習皆滅。故名為如金剛(云云)於金剛具足如是之德故喻實相自然智堅固常住而能摧破一切煩惱罪障。故云金剛喻實相智。實相併智義。如上釋(云云)

  問曰。若然者涅槃經第九雲。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安置無量眾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云云)故知金剛非一切堅固。若然者實相自然智體對緣之時可有斷害之義歟。如何答曰。金剛是世間淺近之戰具。因緣所生之事法。於世間雖最上。未離生滅未來故。值彼龜羊之像所摧破勿論。雖然於所喻之實相自然智體者。自本離因緣所生之分非生滅去來之法。豈例同能喻世間金剛耶。喻者。依涅槃經有八種喻。如彼經第二十七雲。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種一順喻。二逆喻。三現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後喻。七前後喻。八遍喻(云云)若然者今以金剛喻實相智者。此八喻中何耶。答。何雖有其分。若從勝強將當第三現喻第八遍喻也。問曰。何故爾耶。答曰。彼經說相與今意同故。問曰。經云何說。今意亦爾也答曰。彼經說遍喻雲。云何遍喻。如經中說。三十三天有婆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延。高百由延。枝葉四布五十由延。葉熟則黃也。諸天見已心生歡喜。是葉不久。必當墮落。其葉即落復生歡喜。見枝不久必當變色。枝既變色復生歡喜。是色不久當生皰。見已復喜是不久必當生嘴。見已復喜。是嘴不久當開敷時香氣周遍五十由延。光明遠照八十由延。爾時諸天夏三月時在下受樂。善男子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葉色黃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葉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鬢髮。其色變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生皰者喻我弟子發阿耨菩提心。嘴喻於十住菩薩得見佛性。開敷者喻於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香者喻於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光者喻於如來名號無閡周遍十方。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樂者喻於諸佛於大涅槃得常樂我凈。是名遍喻(云云)

  此中初從色黃喻至於三十三天喻即雖有十喻。佛意所指不出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轉也。所以者何。第一念欲出家。第二剃除鬢髮。第三具足眾戒。已上此三句。未發菩提心故是為第四發菩提心即加行位也。仍合第四發心為發菩提之一句。第五喻十住菩薩得見佛性。是即為第二修行句。第六喻菩薩得無上菩提。是即為第三菩提句。第七眾生持戒。第八名稱周遍。第九三三昧。已上此三句是證菩提之上勝用也。故猶攝第三菩提句也。第十得常樂我凈者。是第四涅槃句也。故知此經意以婆利質多羅樹枝葉香光始終。喻菩薩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始終。是名為遍喻也。今亦如是。以此金剛始終。喻實相自然如實大菩提心始終。所言始終者是即四轉也(云云)

  問曰。以何得知。以金剛始終喻四轉始終。如何。答曰。如華嚴三十七雲。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殖善根。能壞一切有為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諸善根不可盡故(云云)此經意。正以眼金剛始終。喻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所謂丈夫食少金剛者。喻菩薩初發菩提心。故云佛子於如來所少殖善根。此大菩提心體一得永不失故終竟不消。次要從身過者依六度萬行之修行離分段之身質過變易之土中故。雲能壞一切有為煩惱。是即第二修行句也。次至金剛輪際者喻第三證菩提句也。然後乃住者喻第四證涅槃句也。故云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云云)涅槃智慧雖前後。是即第三第四句也(云云)故知以金剛始終喻四轉始終(云云)

  問曰。若然者今疏文約五字門明義。以何得知以金剛喻四轉始終。如何答曰。五字門是實智所證之五大。實智是能證之識大也。故今舉六大為所喻之法體。文顯易見。故別不釋之。四轉者是六大法界之三世常恆能化也。文隱義顯。故作如此釋有何不可耶。五字門與四轉同一事。上卷悉釋之。

  二從過一切下。約五字門明義中。過一切等者。金剛具眾德言語道斷。故云過一切言語心行也。此金剛雖從眾生業因緣生而無從來。故云適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中後故云不盡不壞也。此金剛不染一切塵垢故云離諸過罪。此金剛無改變不住地中。而至金剛輪際乃住。其色又離壞滅之相。故云不可變易不可破毀也。過一切語言心行喻字門。適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中後者喻字門。不盡不壞者喻字門。離諸過罪者喻字門。不可變易不可破毀者喻字門也。故知今喻與涅槃經遍喻。義同一也。故上雲當第八遍喻。是即玄顯示宗體。竊開通密印(更問)

  三從如世間下。約三部門明義中。如世間者指器情兩世間。於此兩世間中最無上寶故云有三事最勝。此金剛堅固不壞喻佛部常住不壞之體。故云不可壞故。此金剛清凈微妙寶中之上喻蓮華部自性清凈之德。故云寶中之上。此金剛能摧破一切之物。喻金剛部智斷二德。故云戰具中勝故也。問曰。若然者今此三部喻云何與涅槃經現喻意同一耶。答曰。彼經說現喻雲。云何現喻。如經中說。眾生心性猶若獼猴。獼猴之性舍一取一。眾生心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喻(云云)是即以現前之相而喻現相故云現喻。今亦復如是。金剛不壞之相。寶中之上之相。戰具中勝之相。皆是現前之相也。以此現前之相喻三部聖眾之現相。故云現喻也。

  問曰。約五字三部門而作喻。有何意耶。答曰。上句六大是體也。三部是用也。故是即為顯下所言曼荼羅體相也(云云)問曰。若然者何故不喻四曼耶。答。四曼是三部聖眾之相故。舉三部自然顯故別不喻也。

  問。此與釋論三種金剛三昧中喻意大同(云云)然者彼論如何說耶。答。披攬彼論之處兩所得其文。所謂論第一百雲。如金剛等者。如天王所執金剛無憎無愛。隨所用處無不摧碎。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斷一切結使煩惱顛倒及習皆滅。故名為金剛(云云)此文義玄□。雖然三種金剛三昧未知其名字。但一切智前心(云云)既雲前心。故知中後三心可有之。然指此一切智初中後三心雲三種金剛三昧歟(云云)但此義雖然不□文。同論四十七釋百八三昧文內雲。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諸法入無餘涅槃(百八三昧中當第十地)又雲。金剛輪者。此三昧能破一切諸法無遮無礙。譬如金剛輪轉時無所不破(百八中當第二十三也)又雲。如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煩惱結使無有遺余。譬如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云云百八中當第四十八也)此文三種義相□。然者以此義為好(云云)以如是等義故云如世間乃至意大同也(云云)又雲。問曰。三種三昧。何以皆言金剛。答曰。初言金剛。中言金剛輪。後言如金剛。名字分別佛說其義亦異。論者釋其因緣亦異。不應致疑(云云)

  妙印鈔卷第五

  元德三年(辛未)二月十五日 一交了

  妙印鈔卷第六

  沙門阿寂記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

  三從法界下。明加持住處中。法界者廣大金剛智體者。所言法界者指六大法界。是即此智體故云廣大金剛智體也。此智體等者。轉釋上義。所謂如來實相智身者指自受用智身。以加持故者。理智不二故云爾也。真實功德等者。是即非始得修生之功德。本來成就之萬德。故云真實功德處。妙住之境者指受用身。心王者指本地法身。此宮是古佛成菩提處等者。所言此宮者指上受用智身。是即雖非宮殿。且指智身雲宮殿。此本地法身依宅此智身故也。古佛者。非對新佛而名古佛。是即指本地法身名古佛。此本地薄伽梵。必於彼自受用身之智宮成正覺故云成菩提處也。所謂摩醯首羅天宮等者轉釋上文。摩醯首羅天宮者。摩醯首羅有三種。一伊舍那摩醯羅。是即欲界頂第六天魔王也。隨分有自在義故。二商羯羅(此雲骨璅)摩醯首羅是即初禪主大梵天王也。三毗遮奢摩醯首羅(此雲曲誑)是色界頂主也。此今摩醯首羅天宮者。指毗遮奢摩醯首羅天宮也。若依入大乘論。摩醯首羅有二種。一伊舍那天摩醯首羅。二毗遮舍摩醯首羅前是第六天魔也。後是第四禪天魔也(云云)

  問。何故必今心王所住處名摩醯首羅宮耶答。彼阿伽尼吒天宮是色法究竟。故居彼色法究竟故。色心不二平等。色心平等故理智圓滿於法界得最自在。故金剛頂經疏雲。佛在阿伽尼吒天成道說法者。阿迦尼吒。翻雲色究竟。如此宗意者。一切色法究竟盡處。即是心王境界。是名阿伽尼吒天(云云)複次彼摩醯首羅於三界得為最自在之王。智慧圓滿更無與等。故華嚴經第八雲。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皆明了(云云)又同經第三十四雲。譬如大雲雨無有能數者。唯摩醯首羅悉能分別知(云云)今心王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界得為最大自在之大王。智慧圓滿成無上正覺。彼才於三界雖計我獨為王。未免生滅無常故。小自在非大自在。小我非大我。小智非大智。如來心王即不如此。於盡空法界得最自在圓滿廣大智慧故。法界常住離生滅去來。大我獨圓滿。更無與等者也。然即事而真故不改彼小我之體。現三目六臂之身。示為法界之大我。是即愛染明王也(更問)故義釋雲。佛在法界宮者。心王自在過一切處。名摩醯首羅天王宮(云云)以此等義故。心王所住處名為摩醯首羅天王宮也(云云)第四禪五種那含住處名凈居天者。於第四禪有八天。無雲福生廣果之三天凡聖同居。從無煩天至色究竟五天純聖者所居也。所謂五種那含者下中上住生也。此五種那含住所故。雲五凈居天也。以往有十住菩薩住處者。小乘五種那含外以菩薩修三三昧觀解之分名凈居天雲事也。問。若然者。論何卷文耶答。披論未得如今之全文。但論第四十釋法眼引經雲。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解脫智故斷三結。有眾見疑齋戒。是人名為須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媛恚痴當得斯陀含。增進思惟道斷淫恚得阿那含。增進思惟道斷色無色染無明慢掉得阿羅漢。是人行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作辟支佛。是為菩薩法眼凈(云云已上經文)釋論雲。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間眾生受諸苦患。心生慈悲。學諸禪定修得五通。以天眼遍見六道中眾生受種種身心苦。益加憐愍故。求慧眼以救濟之。得是慧眼已。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眾生令入法界故名法眼。所謂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初入無漏道鈍根者名隨信行。是人初依信力故得。名為隨信行。利根者名隨法行。是人分別諸法故得道。是名隨法行。是二人十五心中亦名為無相行。過是已往或名須陀洹。或名斯陀含。或名阿那含。十五心中疾速。無人能取其相者。故名無相。有人無始世界來。性常質直好樂實事者。有人好行舍離者。有人世世常好善寂者。好實者用空解脫門得道。以諸實中空為第一故。好行舍者行無作解脫門得道。好善寂者行無相解脫門得道(云云)此論意上引本經文。然本經文初菩薩得法眼故說知二乘修因得果始終本末。次亦說二複次義。所謂一複次義說知菩薩從初發意已來化他門始終本末。次複次義說知菩薩自證修行始終本末。然論釋知二乘修因得果始終本末畢。為釋顯菩薩發心修行雲過是已往或名須陀洹等也。此菩薩且付初二三果名。是即非實二三果故。此菩薩住處非實凈居天。故云過是已往等也(云云)是即以觀解相似之分一往施設也。十住菩薩大菩提心開發觀解自在。華嚴經第十說初住雲。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於一毛孔中普見十方剎。彼剎妙莊嚴。諸佛菩薩會。一一如來所。無量眾圍繞(云云)又第九說第七住雲。知一即多多即一(云云)如是一多自在觀智圓滿。故此菩薩住所曰大自在天王宮(云云)今此宗明義等者。言如三界主大自在天王所居故云自在天王宮。周遍法界主大日如來大自在天王所居受用法身智體名曰自在天王宮也。複次如大論。觀智自在十住菩薩所居名曰大自在天王宮。今所言摩醯首羅天宮。心王如來所居故云自在天王宮也(云云)然此自在天王宮無定處。周遍法界之智體故云隨如來有應乃至在三界之表也。

  問。今經教主者四種法身中何耶。答。雖異義任師傳之旨。本地法身也。問曰。若然者本地法身者。無相凝然而離迷悟之境。寂滅平等而出言心之分。豈應有對機說法之義耶。故釋云然此自證三菩提。出過一切心地。現覺諸法本初不生。是處言語盡竟心行亦寂。乃至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則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於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為一切眾生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以此案彼。住自證之三菩提時。無菩提而可欣無眾生而可救。平等平等無更一物。言語不及心行亦寂。是故說不能說法利益畢。若我但住如是境界等者。明住自證時不能化度利生。故發大悲心趣利益門之事也。次是故住於自在神力等者。明正以加持身施三密化用也。故知住本地法身之自證時。不可有對機說法之義。然者如何。答。不存知今經之說相秘密之宗旨故致如此疑難。先能能可存知此經之說相也。所謂於今經有三本。一恆說大日經。二十萬頌之大日經。三三千頌之經也。初恆說大日經者。普門法界之說。三世常恆之談。是即自受法樂故與自眷屬俱各說三密之法樂也。是故今一大圓教意三乘五乘教法。乃至圍陀梵志之經書。螻蟻蚊虻之言語。皆悉不舍一言。名為大日經。以此意大師判四種法身之說也。然此四種法身互具暫時不相離故。三種身即自性身。自性身即三種身也。是自性天然四重法界故。四種皆共雲法身。故離修因證得之分越生滅無常之域。然眾生機緣品品而於一大圓教生種種解也。所謂上根上智之人直感本地法身之說。三賢十地之人感受用身之說。三乘五乘之族感變化身之說。六道含識之類感等流身之說也。以如此義故釋四種法身之說。雖然正言今經教主四種法身中何說之時本地法身也可答申也(此處有別紙)此上猶然此自證三菩提等解釋。難消者哉。此文意見正住自證時者不能說法利生故。住自在神力加持三昧說三密之法教。何寄事於自受法樂假名於一大圓教之條。甚以不得心事也。彼時何定說時說所分能化所化。只是指法然常恆阿字不生之妙體。且云爾計也。正以本地法身為今經主證據出在何處。然者如何。答曰。道理大旨如先。但至地論文者。就他受用以下說法利益如此說也。但夫不違本地身說法之義歟。所以然者。自受法樂故。雖各說三密。皆住歡喜悅樂。是非得益乎。故不可違論文。次然此自證三菩提等會通大概如先。此難又非珍義其故總為顯自證之體雲出過一切心地心行亦寂等。是即唯大智門之方也。雖然大悲門故即說之。所以然者。大智大悲無時暫離。譬如兩輪猶如兩翼。故出過一切心地等者大智門之方也。是故云現覺諸法本初不生乃至況餘生死中人。說法之方大悲門也。故云爾時世尊往昔大悲願故。乃至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是以下品金剛手領解當品說相雲。希有世尊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不思議法界超越心地(云云)同疏承此文雲。即金剛手承佛神力領解上文。由具大方便故乃能說此諸佛自證三菩提(云云)同疏十六雲。釋等至三昧畢。佛入此三昧者。佛住畢竟無相寂滅之法。以大悲故住於三昧。令一切大會及無量眾得見此大悲胎藏曼荼羅莊嚴大會微妙之法。即是於無相中而現有相。雖復有相。而從因緣生即不生。義同於性凈之法(云云)秘密曼荼羅品疏雲。今者所願滿足。由大悲故奮迅示現而度眾生(云云)是即本地法身大智大悲二德也。然則悲智共本有常住。不動本有常住悲智。於周遍法界施普現色身妙體者也。是三乘五乘之根機者當分當分領之為我家教主。或謂常住身。或謂無常身。雖雲常住猶不知曼荼之常住故。常無常共不當。然今宗意非啻本地法身謂常住。普現色身之體亦同常住也。所謂心王心數四重法界本有曼荼羅故也。故云然此應化非從毗盧遮那佛身或語或意生於一切時處起滅邊際俱不可得也。如此得心者。說不說共本地身之能也。故取本有大智門之邊不可難本有大悲門之方也。次至無文證雲難者。更不可求余處之文證。當所經疏之文也。所謂經舉教主成就言薄伽梵(云云)疏承之牒雲。薄伽梵梵即毗盧遮那本地法身(云云)既指一時住之薄伽梵雲本地法身。是豈非今經教主乎。若雲不然者。此外何處說教主之體。又顯密一切諸經中一時佛住之佛為其經之教主不乎。若雲非教主者此義不可。然若言教主者。今經教主亦可准知之。既指一時住之佛雲本地法身。故知無異論今經教主本地法身也。疏十四雲。但以一阿字門具一切義於無不周圓故。名為說。非同說法之說(云云)此正明法身說法之說也(深旨在口傳更問)

  六從一切下。明妙眷屬中。自分為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次明下。明隨釋中。亦分為二。初結前生後。二明釋金剛。

  初中。次明妙眷屬者。此集會無德不滿無智不成。與心王同等遍而無所不至。與心王同等悟無法不覺。故云妙眷屬。故妙樂釋雲。分別王數是教相者。心既是妙王數亦妙。妙而分別。故屬教相(云云)如來者指上本地法身。此宮者指上受用身。是即能住之人。所住宮也。然上來雖說能住之體所住之宮。未知此宮中有眷屬不。故云為獨處耶有眷屬耶。已上結前句也。此中乃有無邊眷屬等者。此中者指上受用智身。所謂中者非對邊際謂中。是無中之中也。乃有無邊眷屬者。本有常住眷屬。遍滿法界如胡麻故云乃有無邊眷屬常所集會。如此眷屬相互心王心數涉入無礙無有動轉離散之義。故云爾也。所謂執金剛等者。所言等者。非啻執金剛眷屬。復有佛部蓮華部無量眷屬。故云爾也。已上生後句也。

  二從梵雲伐折下。明釋金剛義中。自分為五。一舉梵漢二音。二明辨新舊不同。三明引應佛為例。四明今宗密意。五明釋所由。

  初文自可見

  二從故舊下。明辨新舊不同中。執金剛者。金剛名義如先釋。執者唯局手取不通心持故淺也。持者。如十地論第四說持成就雲。論曰。持成就者有十種陀羅尼。一義陀羅尼。如經得眾義陀羅尼故。二聞法陀羅尼。如經得眾法陀羅尼故。三智陀羅尼。如經起智陀羅尼故。四放光陀羅尼。如經光明陀羅尼故。五降伏陀羅尼。如經善意陀羅尼故。六供養如來布施授取貧窮眾生陀羅尼。如經得眾財陀羅尼故。七於大乘中狹劣眾生示教利益陀羅尼。如經威德陀羅尼故。八不斷辯才陀羅尼。如經得無障礙門陀羅尼故。九無盡樂說陀羅尼。如經得無量陀羅尼故。十種種義樂說陀羅尼。如經得種種義陀羅尼故(云云)此中於三業有持義故。持金剛者兼手心持故深也。仍為顯持金剛勝故。雲兼得淺深二釋於義為勝也。雖然隨文便依言便。或雲執金剛或雲持金剛無咎故。雲隨文便互為其辭也(云云)

  三從若世下。明引應佛為例中。若世諦常途者。指今日忍界應同化儀也。所表者所示現也。生身佛者。王宮誕生伽耶始成故云爾也。常有五百執金剛神者。手持獨古三古等諸器杖。故云執金剛也。大論七十三雲。須菩提阿毗跋致菩薩。執金剛神王常隨逐作是願。是菩薩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常隨逐。乃至五百執金剛神常隨守護。以是故若天若魔若梵若余世間者。不能破壞(云云)又雲。問曰。若為金剛神王所守護者。菩薩自無有力。答曰。菩薩亦自有力。復以菩薩功德故。能使金剛神所守護故。雖未得法身。而功德增益。又使天神見金剛神待衛故益加敬畏(云云)依此等文故。雲常有五百執金剛神翊從待衛也。

  四從然此宗下。明今宗密意中。是如來金剛智印者。是即明如來無量無邊差別智印故。雲其數無量。所持智印無量故隨又能持之人無邊。故云能持此者亦復無邊也。

  五從所以然下。明釋所由中。心王所住之處者。如上釋。必有塵沙心數以為眷屬者。此心王所住之智所成自本有剎塵之眷屬不變常住也。今者心王成自然覺者。本地法身一念住智所成時。塵數心數同入此宮顯差別智印。依之百光遍照王中央字無點時等二十五字無點也。之時字也。字時等也。之時等也。能能可思之(更問)如是智印者指上無邊智印。唯佛與佛乃能持之者。心王住周遍法界大智印。心數亦住周遍法界大智印。故心王心數其覺平等而無有勝劣。雖然為顯如來無邊之萬德故。成無數差別智印者也。故指心王心數雲唯佛與佛也。約菩提義有無量無邊金剛印者。所言菩提者智也覺也。謂覺知六大法界之智體也。金剛印三昧耶身也。約佛陀義即有無量無邊持金剛者者。所言佛陀者現覺六大法界如實知諸法實相故云佛陀也。如大般若三百六十五雲。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佛陀。佛陀以何義故名為佛陀。佛言。善現。隨覺實義故名佛陀。複次善現現覺實法故名佛陀。複次善現通達實義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一切法如實現覺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有相無相。自然開覺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三世法及無為法一切種相。無障智轉故名佛陀。複次善現。如實開覺一切有情。令離顛倒惡業眾苦故名佛陀。複次善現。能如實覺一切法相。所謂無相。故名佛陀(云云)次以如此等義故名佛陀也。是即色心不二妙體。所謂尊形也。持金剛者。非啻金剛部之聖眾。又佛蓮聖眾同名持金剛者也。如此三部聖眾周遍法界。其數無量。故云即有無量無邊也。由此眾德悉皆一相一味等者。言如此無量聖眾萬德等同無有差別。故云悉皆一相一味到於實際也。既無一法闕減。是即集會義。故云若少分未等一法未滿。即不名一切集會也。然以自在神力等者。如此無量無邊聖眾者依心王如來自在加持故成執金剛身充滿法界。故云然以自在神力乃至顯發如來威猛大勢也。此心王毗盧遮那者指無相法身。現加持尊特身者相好莊嚴之身。即本地法身之加持身也。非出無相法身。而現加持尊特之身。不動無相法身之位而現加持尊特之身。故華嚴經第二十四雲。能以一身結跏趺坐。充滿十方世界而不回進(云云)又雲。無動如須彌。不亂如大海(云云)又大論第二十五雲。佛於一切智處中智滿故無亂。如瓶水。充滿則無聲無動(云云)故知不動本地難思之境界而亦普現色身於三世者也。努努不可作各別之想。無量法門眷屬等者。上所言心數諸尊也。顯發如來威猛大勢者。譬如國王出御之時。百官萬乘圍繞渴仰顯國王威勢。如來心王亦復如是。故云爾也。譬如帝釋手執金剛者。大論第二十一雲。如人以金剛為牢固。帝釋手執。如人杸杖不以為堅固(云云)各從一門者。塵數聖眾皆持如來之一德。各破壞一切眾生煩惱之怨仇。故云爾也。所言大空之戰具者。指六大法界雲大空之戰具。故經雲降伏四魔解脫六趣(云云)能壞眾生無相之煩惱者。或本雲無明之煩惱。但無相之煩惱者諸顯教住無相之極理。還翳本心迷曼荼羅具體故。指彼無相雲煩惱。故禪要雲。汝初學人多懼起心動念。罷息進求而專守無念以為究竟者。即覓增長不可得也(云云)上來既明通序五成就畢。

  第二從如來信解下。明別序中。自分為六。一明樓閣所座。二明同聞眾。三明群機嘉會時法。四明感動大眾。五明轉釋莊嚴藏。六明廣前相(矣)

  初中。又分為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云云)

  二從大眾已下。明隨釋中。分為二。一明樓閣。二明師子座。

  初中。又分為七。初明結前生後。二明信解兩言。三明遊戲二字。四明樓閣體。五明高無中邊。六明樓閣莊嚴。七明三密化用。

  初結前生後。自可見。

  二從信解下。明釋信解兩言中。始從真正發心等者。夫於發心有二種。所謂於地前凡夫地。發如實菩提。名為發心。亦諸法明道位名為發心。故大論四十五雲。初發意菩薩者。有人言。初發意者得無生法忍。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發心。是名初發意。名真發心。了了知諸法實相。及知心相故破諸煩惱。不顛倒故。此心名為初發心(云云私雲已上指初地發心)有人言。諸凡夫人。雖住諸結使。聞佛功德發大悲心憐愍眾生。我當作佛。此心雖在煩惱中。心尊貴故天人所敬。如轉輪聖王太子。初受胎時勝於諸子。諸天鬼神皆共尊貴。菩薩亦如是。雖在結使中勝諸天神通聖人(私雲已上凡夫地發心)今所言發心者。正指諸法明道位。傍指地前。所以然者既雲真正。又至結雲通名信解故知初地發心也。乃至者指二地已去十地已前也。成佛者指第十一地佛果。於是中間從初地至十一地。皆悉名信解地。故云乃至成佛於是中間通名信解地也。以如此等義故云正指法明道位。又於地前凡夫地最初發心之時。如實知見自心。名為信解也。故奧捲雲。有大信解者。謂明見此理心無疑慮。如鑒井已漸至泥。雖未見水。必知在近。故名信解也(云云)故知信解之言通地前也。從知識經卷聞如實大菩提心即生智此智名為信。故云大論七十二雲。複次是般若波羅蜜中佛能知。眾生聞所說而信者。此中不名為信。智慧知己名為信(云云)然而此信必依聽法。聽法亦依有信心故涅槃經第二十六雲。善男子。信心者因於聽法。聽法者因於信心(云云)所言解者依信心故生微細大智。所謂諸法明道大智圓明也。故大論七十二雲。此中說微妙寂滅智者。能知智者。必有信先信後知(云云)故知於十地中一一地。皆有信解。所謂於地地中有入住出。此入心者信也。住出心者智也。故大論第一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又雲若有信者得歡喜。初地名歡喜可思之。複次為初地地前之信智者信也。入住心智也。出心者為二地信也。如是次第相續升進故云於是中間通名信解也(云云)

  三從梵雲下。釋遊戲二字中。梵雲微吃里抳多者。校牒應雲遊戲者梵雲(云云)然今疏常習如此釋給也。故學者值如此文之時得釋意可校牒也。言遊戲之梵語者微吃里抳多也。於此梵語有踴躍義遊戲義神變義。為顯有如是多含義而出梵語也(云云)所謂踴躍者心動喜名踴身動喜為躍。所言遊戲者。大論第九十四雲。問曰。菩薩神通力有所作。何以名遊戲。答曰。戲名如幻師種種現變。菩薩神通種種現化。名之為戲(云云)從初發心以來者。指最初凡夫地發心。從此發心已來。以三密方便勤修無量願行。故云深種善根起種種願行。如此種種願行雖多。不出自證化他。故云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如此自證化他願行。次第倍增無暫息。故云恆殊勝進不休息故也。即是超升騰躍義者。非啻自超升。又令一切眾生超越九種住心升騰秘密莊嚴。故云爾也。自余文可見(云云)

  四從如是下。明樓閣體中。自分為五。初明結前生後。二明如來本住三昧。三明得智寶所成樓觀。四明於一切最第一。五明結歸。

  初中。如是遊戲即是菩薩自在神通者。結前生後句也(云云)

  二從言毗盧下。明如來本住三昧中。本行菩薩道者。有淺深兩種義。可思之。一體速疾力三昧者。夫諸佛說法之儀式必從三昧起說之。為說法華經佛入無量義處。為說華嚴佛入海印三昧。今亦復如是。為說此經如來入一體速疾力三昧也。此一體速疾力三昧者。所謂六大法界無礙三昧也。指六大法界雲一體速疾力事者。三種世間性相皆悉六大一實故云一體。生如此大智非次第梯登。一念之頃此智能遍滿法界。故云速疾力也。複次此六大法界大菩提心者。不著一異相不動不退。故大論九十五雲。不動者分別諸法時。不著一異相(云云)又十地論第四雲。一體不動者。入大乘眾數。入大乘眾數者名不破壞義。此有九種。一智不壞。二說不壞。三解脫不壞。四佛國清凈不壞。五入大乘不壞。六神通不壞。七能解釋不壞。八坐道場不壞。九正覺不壞(云云)此文意指大菩提心體雲一體不動。今指六大法界雲一體義亦如是(云云)供養無量善知識者。於供養有事理內外供養。至下可釋之。以如此等事理內外供養。遍於一念之頃。供養普門法界自他四種法身之境。故云供養無量乃至自利利他法皆具足也(云云)

  三從能得下。明得智寶所成樓觀中。能得如是如來智寶之所集成者。指自受用智體。所言得者非始得。是即本有之得也。秘密者。如先釋之。莊嚴者萬德圓滿故。法界樓觀者。於三種世間觀解明朗。故云爾(云云)

  四從於一下。明於一切最為第一中。於一切實報所生最為第一者。人中天上乃至極樂世界宮殿等。皆是實報所生也。所以然者修因感果之分故。如此實報所生之中。今此秘密樓閣最為第一故也。猶如真陀摩尼為諸寶之王者。此如意寶珠無德不具。故以喻彼大功德聚也。如意寶珠功德。在後可釋(云云)

  五從故曰下明結歸。文自可見(矣)

  五從其高下。明高無中邊義中。其高無窮者。豎無限量故。廣亦無際者。橫無邊際故。橫豎之量不可思議。故中分亦無。故云以邊不可得故亦復無中。此是者指此廣大樓閣。遍一切處身之所住處者。指無相法身。能住身既周遍法界。所住樓閣豈狹少。故云當知如是樓觀亦遍一切處也(云云)

  六從次明樓下。明樓觀莊嚴中。猶如有人以種種雜色金剛者。五色交色成無盡雜色。故以此雜色金剛亦莊嚴金剛寶王故。能嚴所嚴同雖金剛。而成無盡差別。雜色種種錯色不可思議也。故云然其體性無有差別。今亦如是者合譬也。所莊嚴樓閣寶王者自受用智身。是即本有常住之智體。能莊嚴種種功德寶王者。是亦如來萬德。即本有常住曼荼羅之聖眾也。其體性平等同一而無有差別。同共備六大四曼三密體相用。平等平等而遍法界。以相似之被雜色嚴飾純一金剛。故以為喻也。所以者何。無有令金剛出如是金剛性故。又無有如來種種功德寶王出如是樓閣寶王性。故云何以故更無有法出如是寶性故。但此文者影略互顯之意也。應雲更無有法出如是法性故。此即指心王心數法體爾雲也。又應雲更無有寶出如是寶性故。是即指能嚴所嚴樓閣爾雲也。何以如此得心者。如大論三十七雲。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出法性者。如是習。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已上經文)釋曰。無明等諸煩惱。入一切法中故失諸法自性。自性失故皆邪曲不正。聖人除卻無明等。諸法實性還得明顯。譬如陰雲覆虛空清凈性。除陰雲則虛空清凈性現。若有法無明不入者。是則出於法性。但是事不然。無有法出無明者。是故菩薩不見是法出法性者。譬如眾流皆歸於海。如粟散小王皆屬轉輪聖王。如眾小明皆屬於日(云云)今文亦復如是故。影略互顯法與法性。寶與寶性可得心合也(云云)

  七從然此下。明三密化用中。然此第一寂滅之相者。指上樓閣寶王之法性也。次如來加持神力者。心王如來以自在神力加持三昧令一切眾生見聞觸知三密化用也。故云令應度者乃至而入法界也。如善財童子入彌勒宮殿等者。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始從值文殊師利。終至彌勒。總有五十二智識。然而於一知識所有一兩輩知識。故云一百一十諸善知識也。所謂華嚴經四十六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建立彼諸比丘菩提心已。與其眷屬漸游南方。至喜見城東。住莊嚴幢婆羅林中大塔廟處。過去諸佛所游止處(乃至)文殊師利即於此處說普照一切法界修多羅。有百萬億修多羅以為眷屬(乃至)復有五百童子。其名曰善財童子(乃至)以何因緣名曰善財。此童子者初更臨時。於其宅內有七寶藏。其藏普出七寶(乃至)五百寶器自然行列。又雨眾寶滿諸庫藏。以此故婆羅門中善明相師字曰善財。此童子者。已普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常樂清凈近善知識。身口意凈修菩薩道。求一切智修諸佛法。心凈如空具菩薩行也。爾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聞佛如是諸妙德。專求菩提隨從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具足菩提願。積集功德藏。饒益一切眾大師願度我(私雲以二十四偈請之)爾時文殊師如象王回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發阿耨菩提心。求善知識。親近善知識。問菩薩行求菩薩道。善男子。是為菩薩第一之藏(乃至)爾時文殊師利為善財童子。以偈頌曰。

  善哉功德藏能來諸我所發廣大悲心專求無上道(私雲以十個偈頌勸誘之)已下出諸知識名字。要攬之人披經見之。第二名功德雲比丘。得普門光明觀察正念諸佛三昧。第三名海雲比丘住觀察大海三昧。第四名善住比丘。住菩薩無礙法門。第五名彌加良醫。得菩薩所言不虛法門。第六名解脫長者。得如來無莊嚴法門。第七名海幢比丘。住清凈光明三昧法明。第八名休舍優婆夷。得優憂安穩幢法門。第九名毗目多羅仙人。得無壞幢智慧法門。第十名苦行婆羅門。得無盡法門明凈法王。第十一名彌多羅尼女。住般若波羅蜜普莊嚴法門。第十二名善現比丘。住隨順菩薩燈明法門。第十三名釋天主童子。住巧術智慧法門。第十四名自在優婆夷。住無盡功德莊嚴法門。第十五名甘露長者。住如意功德寶藏法門。第十六名法寶周羅長者。住滿足大願法門。第十七名普眼長者。住念一切眾生歡喜普門法門。第十八名滿足王。住幻化法門。第十九名大光王。住大慈幢行三昧。第二十名不動優婆夷。住無壞法門。第二十一名隨順一切眾生。住主一切處行法門。第二十二名青蓮華香長者。住善知一切諸香法門。第二十三名自在海師。住大悲幢深行法門。第二十四名無上勝長者。住主一切趣菩薩凈行莊嚴法門。第二十五名師子奮迅比丘尼。住菩薩一切智底法門。第二十六名婆須密多女人。住離欲實際清凈法門。第二十七名安住長者。住不滅度際菩薩法門。第二十八名觀離世間。住大悲光明法門。第二十九名正趣菩薩。住菩薩普門速行法門。第三十名火天。得菩薩雲細法門。第三十一名安住地神。住不可壞藏法門。第三十二名婆婆陀夜天。住光明普照諸壞散眾生愚痴法門。第三十三名甚離垢光明夜天。住寂滅示精進法門。第三十四名喜目觀察眾生夜天。住次第觀見一切佛剎法門。第三十五名妙德救護眾生夜天。住教化眾生菩薩法門。第三十六名寂靜音夜天。住無量歡喜莊嚴法門。第三十七名妙德守護夜天。住甚深妙德自在音聲法門。第三十八名開敷樹花夜天。住無量歡喜知足光明法門。第三十九名願勇光明守護眾生夜天。住隨應化覺悟眾生長養善根法門。第四十名妙德圓滿天。住無量境界自在法門。第四十一名瞿夷女。住分別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法門。第四十二名摩夜夫人。住大願智幻法門。第四十三名天王光女天。住無礙念清凈莊嚴法門。第四十四名遍支所。住法門不說。第四十五名善知眾藝童子。住善知眾藝法門。第四十六名賢勝優婆夷。住無依處道場法門。第四十七名堅固解脫長者。住無念著清凈莊嚴。第四十八名妙月長者。住凈智光明法門。第四十九名無眼軍長者。住無盡相法門。第五十名最寂靜婆羅門。住誠願語法門。第五十一名德生童子有德童子。住幻住法門(乃至)我等二人但能知此幻住解脫(乃至)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海澗。彼有園林。名大莊嚴藏。於彼林中有大樓觀閣名嚴凈藏(乃至)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汝詣彼問雲。第五十二彌勒菩薩也。經第五十雲。爾時善財敬禮彼嚴凈藏高大樓觀。作如是念。此是諸佛菩薩諸善知識。是諸佛塔。是如來像。諸佛菩薩法寶住處。是聲聞緣覺。亦是其塔。此是眾聖。亦是父母。亦是福田。此是一切法界境界。作是念已。又復等觀猶如虛空。等觀如法界。無有障礙等觀如實際。至一切處。等觀如如來際。諸虛妄無所染著。等觀如影如夢。如電如響。悉從緣起。非有非無。深心信解。隨諸業因而受果報。如是信心成等正覺(云云已上贊樓觀功德)又雲。深達緣起入諸法界。見有為法猶如鏡像。離有無見不生不滅。滅邪惑(乃至)悉知一切從因緣生。如因印故而生印像。如鏡中像。如電如夢。如響如幻。各隨因。有一切諸法亦復如是。隨業受報以善方便潤澤諸法爾時善財記未起間。知法如是。得不思議善神柔軟身心。稽首禮畢。敬繞十匝。合掌諦觀。復作是念。此是解空無相願者之所住處。離虛妄者之所住處(乃至)以一劫為一切劫。以一切劫為一劫者。以一切剎為一剎。以一剎為一切剎。而亦不壞諸剎相者。以一法為一切法。以一切法為一切。而亦不壞諸法相者。以一眾生為一切眾生。以一切眾生為一眾生。而解眾生差別者。以一佛為一切佛。以一切佛為一佛。而亦解諸佛無有二者。以三世為一念。以一念為三世者。於一念中詣一切剎者。普照饒益一切眾生得一切入者(乃至)自身容受一切世界而不壞法性者。盡未來劫修諸願行而不取劫長短相者。不離一毛端處而現一切世界。普為眾生說正法者。如此樓觀住一切功德者之所住所(已上贊能住之人功德並明見樓閣之得益)又雲。爾時善財讚歎樓觀諸菩薩已。合掌恭敬於門下立。欲見彌勒菩薩。爾時遙見彌勒菩薩。與大眾圍繞。爾時彌勒觀察大眾。指善財言。汝等見是童子問菩薩行具足一切功德者不。此童子者昔於頻陀伽羅城受文殊師利教。求善智識展轉逕由百一十諸善知識問菩薩行心無疲倦。次來我所。如是童子學大悲者甚為希有。成滿大願。能辨大事具大莊嚴。常以大慈救護眾生。如是之人難得聞見親近共住同行亦難(乃至)善財汝今得最大利。於無量劫難聞見者汝悉聞見知彼功德所謂得見文殊師利積無量德。遠離一切險難惡道安住正法(乃至)善財汝今獲大善利。次第觀見諸佛真子。隨彼自說願行所得。從聞已皆悉具得。如是行者於無量劫之所難辨(乃至)善財汝應大歡喜。不久當得大果報故。無量菩薩於無數劫修菩薩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皆由直心精進力故。其欲得如是法者。當如善財之所修學。便得究竟諸菩薩行。滿一切願達一切法(云云)又雲。彌勒菩薩告善財言。汝可往詣文殊師利問諸法門。智慧境界普賢所行。彼當為汝分別演說。爾時善財聞此說已悲泣流淚。文殊師利即時申臂遙授善財花寶瓔珞。善財得已歡喜供散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即以右手摩善財頂。贊言。善財善財佛子。汝亦不久當知我等(云云)汝得善利。人身壽命遇諸佛。得見文殊師利大善知識。汝為法器。善神潤澤諸佛護念。何以故菩提心者即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即為良由。長養眾生白凈法故。菩提心者即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凈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私雲。始從種子喻至於無上塔喻。以一百一十四喻顯菩提心之功德。已上說彌勒讚歎善財值一百一十善知識成就無量功德以父母所生肉身一生可成正覺。並廣說菩提心功德也(云云)又雲。爾時善財於寶鏡中。見如來與其眷屬諸大菩薩聲聞緣覺凈世界(乃至)爾時彌勒菩薩告善財言。善財童子。汝見樓觀諸大菩薩不可思議自在力不。唯然已見。譬如有人夢中睹見山林河池大海須彌諸天宮殿四天下中一切像。見如是已歡喜無量。爾時善財亦復如是。譬如有人入於龍宮。七日半月一歲百歲。謂為須臾。善財童子亦復如是。入彌勒菩薩神力寶殿。於百千劫謂如須臾。爾時善財白言。大聖此何法門。答言。入三世智正思惟莊嚴藏法門。善男子一生菩薩得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法(云云)已上說善財於樓閣內所見不可思議功德(云云)又雲。善男子汝令得詣文殊師利。問云何菩薩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具足成就普賢所行。彼當為汝分別演說。何以故。文殊師利滿足無量億那由他菩薩願行。常為無量億那由他諸佛之母。又為無量億那由他諸菩薩師(乃至)文殊師利是汝善知識。能念汝得生如來家。是故汝應一心尊重恭敬往詣其所。何以故。汝先所見諸善知識修菩薩行滿足大願得清凈門。皆由文殊師利威神力故(云云)又雲。時善財童子逕百一十城到普門國一心專求文殊師利。爾時善財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善知識(乃至)見普賢菩薩一一毛孔放一切世界微塵等光明。普照一切虛空法界(乃至)爾時善財見如是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爾時善財見如是等不可思議自在神力歡喜踴躍即得十不可壞智慧法門。所謂於念念中。能以一身遍一切剎。於一念中詣一切佛所。於念念中恭敬供養一切諸佛。於念念中得一切佛所聞持正法。得一切佛法輪智波羅蜜門。得不思議佛自在智波羅蜜門。得無盡菩薩智慧波羅蜜門。得般若波羅蜜觀諦法門。得一切法界海大方便波羅蜜門。得知一切眾生欲性智慧波羅蜜門。得普賢所行智慧波羅蜜門(云云)又雲。爾時普賢菩薩即申右手摩善財頂。摩已善財復得一切世界微塵等諸三昧門。一一三昧門各有一切世界微塵數三昧以為眷屬。一一三昧中見一切世界微塵等諸如來海(乃至)如此娑婆世界盧舍那佛所。普賢菩薩摩善財頂。令得具足一切世界微塵等三昧門諸妙功德。普賢菩薩在於十方一切世界諸如來所。摩善財頂。得功德亦復如是(云云)又雲。爾時善財於普賢菩薩相好支節諸毛孔中。見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海諸佛充滿。一切如來以不可說不可說大菩薩眾以為眷屬。見彼一一如來剎海。所依不同形色各異(云云)又雲。爾時善財童子逕由親近一佛世界微塵等諸善知識所得功德。於見普賢菩薩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於念念中入不可說不可說佛世界海。得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等諸功德藏(云云)又雲。爾時善財童子能自究竟普賢所行諸大願海。不久當與一切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身等。正覺等自在等。轉法輪等。諸辯才智妙音聲等。方便等無礙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思議法門自在等。已上說還依文殊教值普賢所得無量得益也。從彼經第四十六卷。至於經終。專說善財童子值善知識所得功德法門。也。就中入彌勒宮殿見此已得無量勝利故。彼樓觀功德法門此中委悉說之。仍雲如善財童子入彌勒宮殿因緣此中廣明也(云云)

  二從菩薩下。明師子座中。為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

  初文。自可見。

  二從上說下。明隨釋中。自為五。一明結前同今。二明正釋座。三明引證。四明此宗釋義。五明依淺作釋。

  初中。上說金剛法界宮等者。指上受用身。是則本地法身之所居也。次雲大樓閣寶王者。是則指說法處。先雲廣大金剛智體。復雲種種間飾故。上當屬自證。下復約化他(更問)共同雲如來身(更問)

  二明正釋座中。今雲獅子座當知亦爾者。今獅子座亦云如來也(更問)本行菩薩道時等者。淺深二義可思之。

  三明引證中。釋論雲譬如師子等者。以佛無量自在神力喻師子王故。彼所住之處皆名獅子座也。

  四明依今此宗明釋中。勇健菩提心者指如實大菩提心。此菩提心者。一得永不失故無退崛之心。而摧破無明煩惱。故云無有怯弱。猶如師子等者。獅子從岩崛出欲取禽獸之時。前後左右不改其身自在無礙取之。涅槃經第二十五文可引之。今如來心王亦復如是。乘一體速疾力三昧而出普門法界窟。不動身心。一念施無邊化用自在度物也。故云即是無空之義也。

  五明依淺釋義中。言諸菩薩者指顯密一切菩薩。深心敬法者。貴從佛所聞之法故。敬能說之佛以身續佛足。是禮之中最上也。故菩薩敬法故捨身為佛所座也(云云)

  妙印鈔卷第六

  妙印鈔卷第七

  沙門阿寂紀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第一疏第一)

  二從其金下。明同聞眾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次明下。明隨釋中。亦分為四。一明竅定同聞眾。二明問答決疑三明釋十九執金剛。四明釋四大菩薩。初文。自可見。

  二從問曰下。明問答決疑中。問意可見。答中制斷刑賞者。制非斷理刑罪賞功。故云爾也。自余文可見。

  三從虛空下。明釋十九執金剛中。自分為二十。初明釋虛空無垢。二明釋虛空游步。三明釋虛空生執。四明釋被雜色衣。五明釋善行步。六明釋住平等。七明釋哀愍眾生。八明釋那羅延力。九明釋大那羅延力。十明釋妙執金剛。十一明勝迅執金剛。十二明釋無垢執。十三明釋刃迅執。十四釋如來甲。十五明釋如來句生。十六明釋住無戲論。十七明釋如來十力。十八明釋無垢眼。十九明釋秘密主。二十明舉上首結釋(矣)

  初中。即是菩提心體者。直指本性清凈凈菩提心。所謂字本不生之妙體也。猶如虛空離一切執諍戲論清凈無垢而無分別。今此菩提心亦爾也。故以為名也(云云)

  二從複次下。明釋虛空游步中。自分為二。一正明釋游步義。二明生起因緣。初中。游步是不住義等者。第一無垢大菩提心開發。故發大悲萬行普游步法界。廣度眾生界無時暫息。故云不住。自利利他彌增故云勝進。三密化用絕常情之分。故云神變。以凈菩提心者指第一無垢大菩提心。於一切都無所住者轉釋不住義。而常進修萬行者轉釋勝進義。起大神通者轉釋神變義也。

  二從複次下。明生起因緣中。複次虛空無垢等者智證里書爛脫(云云)今有二會通。一為明生起因緣也(云云)二上智正覺世間一徹。從複次下約非情世間明沙羅樹王之根牙生起因緣。故置複次之言也。若爛脫者複次之言無用也。

  三從第三下。明釋虛空生執金剛中。如萌牙已生者明結前生後也。四大時節者明五大為增上緣此牙莖滋長。所謂大空生者指曼荼羅之生。所謂大菩提之生也。

  四從第四下。明釋被雜色衣中。又二。一約沙羅樹王明義。二約智正覺世間明義(上發行金剛之段准之可知)

  初中。如萌牙增長者結前生後句也。莖葉花實漸次滋繁者。果實既成就已。故云萬德開敷也。

  二從複次下約智正覺明義中。以種種法界色者。諸色雖多不出五色。法界雖廣不出五大。故以五大色采色虛空無垢大菩提心之體。成無量無邊之色。所謂大悲曼荼羅是也。故云成大悲曼荼羅(云云)

  五從第五下。明釋善行步中。自二。一舉梵語成兩義。二釋善行步之義。

  初中。譬如已得果實等者。是結前生後句也。言前被雜色衣執金剛之時四轉功德圓滿畢竟。從此自證圓滿位。復還成眾生得度之種子。故云復還為種子也。

  二從善下。正釋善行步中。即是諸佛威儀者。所謂大悲利物方便威儀也。善知時宜可度不可度等者。如大論第二十七雲。以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觀應度者說法開化。譬如金翅鳥王。普觀諸龍命應盡者。以翅搏海令水兩辟。取而食之。佛亦如是。以佛眼觀十方世界五道眾生誰應得度。初現神通次為示其心趣。以此二事。除三障礙而為說法(云云)又花嚴第三十七雲。佛子云何菩薩知見如來行(乃至)譬如金翅鳥王。飛行虛空安住虛空。以清凈眼觀察大海龍王宮殿。奮勇猛力。以左右翅搏開海水悉令兩辟。知龍男女有命盡者。而撮取之。如來金翅鳥王如是。安住無礙虛空之中。以清凈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十力。止觀兩翅搏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云云)種種通塞者。或有眾生雖貪慾增多而瞋痴煩惱少。或有眾生雖瞋恚增多而貪痴煩惱少。或有眾生雖愚痴增多而貪瞋煩惱少。或雖空病重而有病輕。或雖有病重而空病輕。如是等種種性慾如來明知見。平等使通塞而開發。普逗機根不失規矩。終悉令成佛道。故云種種通塞。乃至故以為名也(云云)

  六從第六下。明釋住一切法平等執金剛中。自二。一正釋住平等。二明結上來六句。

  初中。謂住一切佛平等性者。所謂六大法界體性也。因果者。四菩薩因也四佛果也。是即非因之因非果之果也(云云)如此因果於一眾生而炳然也。如一眾生者一切眾生亦爾也。如眾生非情世間智正覺世間亦爾也。如此因果無量無邊不可勝計。自他者。法身自受用為自。他受用以下為他。複次本有為自。緣起為他。複次行者為自。眾生為他。如此等相對皆可有無量無邊之自他也。有為者指九界。無為者指佛界。如此等一切諸法平等一味。所謂字不生醍醐甘露一味也。故云究竟平等同一實際也。

  二從然上下。明結上來六句中。然上來五句者。第五第六合為一句故云爾也。所以然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是如次因行證入四轉。四字也。故如次東南西北四佛也。第五第六是中台眾點具足也。然於中台有悲智二門故。第五明彼大悲門之德。第六明彼大智門之德。故云然上來五句也。然如此五句者是如來本來功德故。因非因之因。行不行之行。證不證之證。入不入之入也。故因無不滿之疵。果無滿足之德約豎則雖似有因行證入之次第淺深。約橫則因果共同一實際。故云皆是如來真實功德無淺深之殊也。是則橫即豎豎即橫。橫不可得豎亦不可得。故橫豎不可思議也。雖法在一心。說必次第故作次第說也。故云為欲分別令易解故作次第說耳(云云)

  七從第七下。明釋哀愍眾生界中。此哀愍亦名救度等者。所言哀愍者哀傷悲愍苦海眾生故。所言救度者。救濟度脫苦海眾生故。哀愍有內心救度有外儀。已住平等法性者。指第六住一切法平等三昧。成此等正覺故。於無餘眾生界發同體大悲。是即自證極滿之上無方化用也。

  八從第八下。明那羅延力中。以發哀愍之心者結前也。若具大勢者生後句也。經中校量等者。彼本經未檢得。末後那羅延力最勝者。世間人中天上力士中最勝也。故云爾也。佛生身者指應化身釋迦。如此世間最頂大力那羅延力喻金剛智力那羅延力也。故云故以喻法界身那羅延力也。

  九從第九下。明釋大那羅延力中。謂持秘密神通力者。彼大那羅延力三業速疾難可了知。故云持秘密神通力。今如來智印大那羅延亦如是。三密速疾。而一念之頃於普門法界度脫難化之重苦。故云如一闡提(乃至)心不怯弱也。此中一闡提者。涅槃經第五雲。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一念之善(云云)又雲。閻浮提內眾生有二種。一者有信。二者無信。是故我說治閻浮提諸眾生已。無信之人名一闡提。一闡提者名不可治(云云)又同經第九雲。複次善男子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芽若生者無有是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終不能發菩提心芽。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根芽(云云)

  問。一闡提者。梵漢二音中何耶。答梵語也問。然者其翻名如何。答。涅槃經第二十四雲。一闡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闡提(文)又雲。一闡名善方便。提名不具。故名一闡提(文)故知梵語非漢語也。

  問。於闡提有幾數耶。答。且有二種。一者大悲闡提。二者斷善闡提。度生願深故無成佛之期。名為大悲闡提。斷善不信故無得脫之期。名為斷善闡提也。問。何名趣向闡提者耶。答。涅槃經第十雲。純陀復問。一闡提者其義云何。佛言。純陀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發粗惡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永不改悔。心無慚愧。如是等人。名為趣向一闡提道。若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同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無怖畏慚愧。不妄發露。於彼正法永無獲惜建立心。毀呰輕賤言多過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若復說言無佛法眾。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云云)凡一闡提事彼經始終悉說。恐繁不書。嗚呼悲哉恥哉。如當世我等。如此等重罪無一不作。可慚愧可懺悔。非如來大那羅延力醫王之力者依何治此必死之重病耶。此中必死之病者。彼經第九雲。若聞有是經典名字。聞已敬信所有一切煩惱重病皆悉除滅。唯不能令一闡提輩住阿耨○菩提。如彼妙藥雖能療愈種種重病。而不能治必死之人(云云)二乘實際作證已死之人者。如彼定性二乘者。灰斷之毒氣深熏。佛種之命根既盡。爰以台上之醫王捶手亡治法。般若之妙藥唯能療輕病。雖然此摩訶那羅延力執金剛。以佛性常住必定師子吼之知見故。療以字大悲火氣。含以字大悲之甘水。息以字大悲之地大。起以字大悲風大。通以字大悲空大。活以字大智之識大。然則以此六大無礙之良藥。療彼敗種灰斷之白骨。依之常住之命根即活無盡之寶藏還豐。今此大醫王療大旨如斯。故云諸佛醫王明見如是性故。則能必定師子吼於救療因緣心不怯弱(云云)問曰。若然者。法花涅槃等大乘猶能治二乘闡提等。即如雲闡提有心猶可作佛。二乘滅智心不可生。法花能治復稱為妙。如何答。法花涅槃分雖療之。唯是治外境未療本藏。才遮毒氣未複本心。今不共大醫王能療之獨令得安穩。故云復明不共一切摩訶那羅延力也(云云)

  十從第十下。明釋妙執金剛中。妙名更無等比等者。天台釋雲。妙名不思議也(云云)褒美之中最上。微妙之中最極。言語不及心行亦寂故云不思議。今言更無等比更無過上者亦如是。無量萬德皆圓滿。無上妙果速成就更無所增。故云妙名更無等乃至無間無雜也。

  十一從第十一下。明釋勝迅執金剛中。勝謂大空者。指六大法界大菩提心雲大空。此大菩提心無所不至無物不遍故云即是遍一切處。而此六大法界名為一體速疾力三昧故云能起速疾神通也。住此乘者等者。三世十方諸佛皆住此無住無相六大法界大菩提心速疾大乘故云住此乘者。由乘此速疾大乘故。一念之頃即成正覺。然此正覺者非本無今有。本來成就之覺知也。故花嚴雲舊來如此法如是故。然不行而行不到而到之正覺故云不動生死而至涅槃(云云)

  十二從第十二下。明釋無垢執金剛中。即是離一切障菩提心者。前勝迅金剛之時成大覺已故。是即修得圓滿大菩提故。離一切障。譬如者。舉譬顯此義。其文可見。則初質尚與微垢共住者。指第一虛空無垢大菩提心故。彼第一虛空無垢。如實之了知雖極。而未顯修生顯德之外用。故與第一異也(云云)

  十三明刃迅執金剛中。言來意者既離一切障自證極滿。故還亦為斷他無明煩惱怨敵故持大智忿怒利刀也。一切難斷處者名斷心內煩惱。難滅處者名斷心外罪障於十界各有難斷滅處。所謂地獄難斷難滅者五無間業等難斷也。猛火利□等難滅也。乃至佛果亦有難斷難滅。所謂元品無明是也。中間例可知(云云)就中難斷之中難斷者定性二乘。難滅之中難滅者一闡提人也。如此難斷難滅者悉能斷滅。故云一切難斷處悉斷難滅處悉滅也(云云)

  十四明如來甲執金剛中。如來者從如如道來既成如如正覺已又趣化他故云如來。甲者。譬如彼世間勇士趣軍之時被甲。或為國王大臣或同類同仆捨命無顧前後。決勝負於一時揚名顯德。今此刃迅金剛亦如是。成就勇健大菩提心之勢力。著大慈大悲金剛不壞之甲胃。趣六道生死之陣。斷滅一切眾生四魔三障之怨仇。開示密嚴花藏門戶施作三世常恆之佛事。故云大慈由此嚴身故攝護眾生施作佛事。被大力金剛甲胃故四魔三障不能壞之。故云不為一切煩惱所傷無能降伏俎壞之者也(云云)

  十五明如來句生執金剛中。加如來之句義如上。句者住所即大空者。所謂指六大法界大菩提心為句。是即諸法之住處故云爾也。如此加持受用身者必從自證圓滿功德而生不離本源。故云諸佛自證功德乃至以不離阿字門也(云云)

  十六明住無戲論中。住大空惠者如實之覺知也。言觀達緣起諸法即本地甚深之妙體故。一切法無生無滅而離去來一異。諸二法分別之戲論悉盡故云觀緣起實相乃至諸戲論息也。法如涅槃者。不壞諸法當體而不生不滅也。故云爾也(云云)

  十七明如來十力生執金剛中。謂佛方便智者。言自證極滿上還生權方便之智。指此權智雲佛方便智也。如此權方便皆從如來內證十智力生也。所謂十力者如常(云云)複次十智力者知十界平等之智力也。複次依十地論者以十種法智教法成就眾生。所謂一不退轉心故。二於三寶中決定恭敬畢竟盡故。三分別觀生滅行故。四分別觀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別觀世間成就故。六分別觀業有生故。七分別觀世間涅槃故。八分別觀眾生世界業差別故。九分別觀前際後際差別故。十分別觀無所有盡故。有如此眾多十智力。今既雲佛方便智。故知當所說十種法智也(云云)

  十八明無垢眼執金剛中。即如來五眼者。一者肉眼。二者天眼。三惠眼。四法眼。五佛眼也。問曰。何名肉眼耶。答不緣被障細遠之境。名為肉眼。問。凡夫肉眼與佛菩薩肉眼。其差別如何。答有差別。凡夫肉眼者唯緣眼前之色塵。不能緣竹膜之隔何況於深遠境耶。次菩薩肉眼者緣無障礙可見之色塵。而隨位淺深有所見寬狹。如大品雲。佛告舍利弗。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有見二百由旬。有見一閻浮提。有見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有見小千世界。有見中千世界。有見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弗是為菩薩肉眼凈(云云)大論第三十九雲。最大菩薩肉眼最勝見三千大千世界(云云)又同捲雲。問曰。若三。大千世界中。百億須彌山諸山鐵圍樹木等是事障礙。云何復遍見。若能得見何用天眼。若不能見。此中云何說見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礙得見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無異(云云)次佛肉眼者。論同卷。問曰。佛為世尊力皆周遍。何以但見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見多。答曰。若肉眼能過三千大千世界復有所見者。何用天眼。以肉眼不能及故。修學天眼(云云)已上凡夫佛菩薩肉眼之相。大旨如是。

  問曰。論雲。菩薩小者見百由旬(云云)若然者凡夫猶見日月宿。勝菩薩所見。如何。即如論問曰。日月在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人皆能見。何以不能見百由旬。見百由旬何足稱。答曰。日月雖遠。自有光明還照其形。人得見之。余色不然。又日月遠故。雖見而顛倒。所以者何。日月方圓五十由旬。而今所見不過如扇大。而見小。顛倒非實。菩薩肉眼則不然(文)

  問。何名惠眼耶。答。知諸法皆空之眼名為惠眼也。聲聞緣覺分雖得惠眼。不能畢竟清凈也。故大論三十九雲。阿羅漢辟支佛惠。不能畢竟清凈。故不能無法不見(云云私雲明菩薩能見也。)

  問。何名法眼耶。答。菩薩以法眼故能知一切眾生種種性慾種種行業。種種利鈍差別種種得脫因緣。一切眾生出離得脫本末因緣。名之為法眼也。故大品經雲。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斷三結。有眾見疑齊戒取。是人名為須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恚痴當得斯陀含。增進思惟道斷淫恚得阿那含。增進思惟道斷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得阿羅漢。是人行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作辟支佛。是為菩薩法眼凈(云云)今此文說知二乘始終本末因緣。次經有二複次。一複次說知菩薩自初發心已來化他始終本末因緣。次複次說知菩薩自證修行始終本末因緣。恐繁不抄(云云)如此知一切眾生得解本末因緣教化開道令入佛道名為法眼也。故大論雲。如是等一切聲聞辟支佛菩薩種種方便門。令眾生入道。是名法眼凈(云云)

  問曰。何名佛眼耶。答。大品經雲。有菩薩摩訶薩。入如金剛三昧得一切種智。爾時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用一切種。一切法中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是名菩薩得阿耨菩提時佛眼凈(文)論第四十雲。釋曰。菩薩住十地中。具足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入如金剛三昧破諸煩惱習。即時得諸佛無礙解脫。即生佛眼。所謂一切種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礙智。乃至大慈大悲等諸功德。是名佛眼(云云)又同八十五雲。以佛眼觀一切十方世界中一切物。尚不見無法。何況有法。畢竟空能破顛倒。令菩薩成佛是事尚不可得。何況凡夫顛倒有法(云云)又或雲。佛眼種智真空冥寂。四眼二智萬像森然(云云)

  問。佛所具肉眼與凡夫所得肉眼。有何差別耶。答。凡夫肉眼所見不廣遠。佛所具肉眼廣大無邊也。又凡夫隨其用。佛不隨其用。故大論第三十九雲。問曰。佛現得果報肉眼見色。是事云何。答曰。肉眼雖生眼識。而佛不隨其用。不以為實(云云)

  問以佛眼一切諸法皆悉見聞覺知。若然者何故用四眼。有何詮耶。答。四眼因分也。佛眼果分。因果不相離故悉皆具足。複次依修證次第生起故必有四眼。大論第四十雲。菩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界眾生受諸苦患。心生慈悲。學諸禪定修得五通。以天眼遍見六道中眾生受種種身心苦。益加憐愍故。求惠眼以救濟之。得是惠眼已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導眾生令入法中故名法眼(云云)如此菩薩次第修證之後得佛眼故雖成四眼獨佛眼不成也(云云)

  問曰。論釋惠眼雲。諸佛惠眼照諸法實性盡其邊底。以是故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云云)若然者與佛眼所照有何不同耶。答。菩薩成佛之時惠眼轉得佛眼名。得此佛眼時無法不見聞覺知。然惠眼中無法不見聞覺知者因中說果之意。功必歸佛眼。故大論第三十九雲。問曰。佛用佛眼無法不知。非是惠眼。今云何言惠眼無法不知。答曰。惠眼成佛時變名佛眼。無法不見聞知識。以是故肉眼天眼惠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何以故。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虛誑不實。唯佛眼無誑法。天眼亦從禪定因緣和合生故。虛誑不能如實見事。惠眼法眼煩惱習未盡故不畢竟清凈故。於佛眼中無有謬錯。盡其邊極(云云)故知四眼成佛之時失本名但名佛眼。此佛眼無法不見聞知識也(云云)

  問今宗意以此五眼配當何等法耶。答。配當五智五佛也。問曰。若然者云何配當耶答。肉眼成所作智。天眼妙觀察智。慧眼平等性智。法眼大圓鏡智。佛眼法界體性智也。其義自可知(云云)

  問。若然者。今無垢眼執金剛者。是唯應局佛眼。以何故。前四眼煩惱未盡故不可雲無垢眼。然何故疏家釋即如來五眼耶。答今宗意者四智即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即四智。四智外無大日。大日外無四智。故秘經雲。金剛即寶光。蓮華即羯磨。如之同一體。即此身五佛(云云)以是義故四眼即佛眼。佛眼即四眼。四眼外無佛眼。佛眼外無四眼。故大論雲肉眼天眼惠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云云)為顯如此義。爾釋給也。但至四眼煩惱未盡雲難者。是即顯教一途義門也。今即不爾。五眼共本有故。合四眼為佛眼。分離佛眼為四眼。是即自性天然五眼。離諸因緣功成義。雖然痴惑所覆故五眼不清凈。以是義故論第三十九雲。問曰。佛何以不說行般若波羅蜜生五眼。而說凈五眼。答曰。菩薩先有肉眼。亦有四眼分。以諸罪結使覆故不清凈。如鏡性有明照垢故不見。若除垢則明如本(云云)故知五眼是本有常住法也。以上依大論等大概抄之。五眼義於今宗尤旨要。雖然恐繁不委悉用攬之人披論見之耳(云云)

  以一切種智乃至無所掛礙等者。是說佛眼功能以省被四眼也。故大論釋佛眼雲。用一切種。一切法中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文)又雲。得諸佛無礙解脫即生佛眼(云云)故云。今文雲了了見聞覺知無所掛礙也(云云)

  十九明金剛手中。自二。一明表。二明隨釋。初表可見。。

  二從梵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約淺略釋。二明約深秘釋。

  初中。梵雲播尼者舉手之梵語也。掌持金剛者顯兼色心之持。手執義同者。顯局色法持也。其義如上釋之(云云)經中二名互出者。言如此二義令識知上者隨言便持與執之兩言互今經出之故云二名互出也。西方謂夜叉等者。釋秘密主義。此中夜叉者。鬼神中三業捷疾而勢力強盛者也。又此夜叉食啖一切有情時。不殘皮骨隨值皆悉食啖。今此秘密主夜叉王亦如是。三密速疾而威勢熾盛。普啖食一切眾生無明三毒之骨髓故以為名也。

  二從然是下。明約深秘釋中。言夜叉者即如來身語意密者。夜叉者乘不可得義。盡不可得義也。言乘秘密不思議之神通盡法界眾生無明煩惱之源底故云夜叉。此即本有常住金剛部之主也。身語意者指三部之妙體。如此三密之聖眾同遍法界。無所不遍無所不至不動堅密。故云密。複次如此三密者非外道二乘凡夫所知之境界。故云密也。唯是諸佛所知之境界。故云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也。乃至彌勒等者。此菩薩實於如此境界雖通達。今日為釋尊跡化之弟子以示對治之道故暫致乃不識一人之唱。實謂不通達如此之境界者無有是處。秘中最秘者。秘密甚深之知見無過此尊者故云爾也。既為今經發問對合眾。實有由哉。心密之主者。三部之中是金剛部尊也。金剛部者是意密之聖眾也。此意密之聖眾中以此尊為部主。故云秘密主也(云云)

  二十從如下。明舉上首結釋中。自三。一明牒經。二明梵本具有。三明釋所由。初牒經可見。

  二從若具下。明梵本具有中。若具存梵本者指十萬頌大經。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者。於如上之一一執金剛之下。皆有等之言。故云爾也。

  三從所以下。明釋所由中。此等上首執金剛等者。言於一一執金剛各有十佛剎微塵數眷屬。故云爾也。雖然舉上首攝伴。故云然綩其綱要乃至不足為闕也。且以如來十種智力者。實如來智無量。雖然約滿數雲十種智力。是即如華嚴十十無盡(云云)

  問。大本當具存耳(云云)然者三品中指何經耶答指十萬頌大本也。問曰。若然者今所言心王心數無量無邊剎塵非譬。十萬頌大本猶有限數。何如此諸尊一一各各無量眷屬部類當具存耶。是故大師御釋雲。理理無數智智無邊。恆沙非喻剎塵猶小。地墨四身山毫三密。本自圓滿凝然不變(文)然者剎塵之墨山嶽之筆難盡其名數。何十萬頌經可盡之耶。答實如所難。但至今文者。今經最略故。十萬頌猶明舉其上首攝剎海之眷屬也(云云)

  問曰。此義不然。既雲此尊上首執金剛一一皆有無量眷屬部類。聞雲主伴具存。何指上首許雲大本當具存可得心耶。答文前後能能可斷簡也。經結雲如是上首十佛剎微塵數等。疏釋之雲若具存梵本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應雲虛空無垢等者。言經舉上首雲十佛剎微塵數等。此十佛剎微塵數眷屬各領十佛剎微數眷屬也。然今略經只舉十九執金剛攝盡如是上首一佛剎微塵數眷屬等也。欲顯此義。疏家釋若具存梵本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等也。其梵本者指十萬頌也。然此梵本猶具不盡舉微塵數眷屬等。故云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應雲虛空無垢等。故知梵本大本猶舉上首許。具不舉眷屬也。若然者大本當具存者。上所言云若具存梵本經也。然具存者猶指上首得心有何不可耶。然者不可違宗意並祖師御釋(云云)所云十佛剎微塵數者。今且應佛統領一佛土者一大三千世界也。然者十佛剎者指十三千大千世界。如來差別智印其數無量者。且付一佛差別智印作一往之釋。以可察無量無邊心王心數互為主伴因陀羅無礙之義。若依金剛界者。且於一佛具五智三十七尊。一一三十七尊亦具三十七尊。如是展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思議展轉不可說展轉。設塵諦之諸佛於不可思議劫。雖說此一佛所具之三十七尊名數更不盡百千萬分之一。何況於一一三十七尊三摩地法門耶。譬如方石從大至少終不離方形。今此三十七尊亦如此。心王心數雖無量無數。終不出五智三十七尊。故云心數心王過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如此三十七尊非因緣酬答之功德所成。非諸佛如來之造作流轉。只是本地常心之所具。自然自覺之漫荼也。故云法然具足薩般若。如此諸尊主伴具足。一一色身周遍法界。互融無礙如因陀羅網也。於如此無量無數之三十七尊心上滿月輪之上。各有八葉九尊。從此中台藏流出第二重諸尊。從第二重流出第三重。從第三重流出第四重。如此四重法界十三大院塵數諸尊。各捧智印。於一一三十七尊心上森然而常住。無礙自在遍滿遍滿。雖然不舍一一表示。不亂一一三味。一而多。多而一。一非一呼無數為一。多非多呼同一為多。一多自在平等無礙。譬如因陀羅網。猶似十燈涉入互照無障。如此名金剛界曼荼羅。若依胎藏界。於一佛之身中。具如上八葉九尊十三大院之諸尊。於彼彼諸尊。亦各具十三大院塵剎聖眾。如此重重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展轉之十三大院心王心數互具圓滿無礙無障。故云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於如是重重無盡四重法界諸尊心中。又有五智三十七尊。重重無盡而不可勝計。如此兩部曼荼羅諸尊。彼此涉入自他融通。猶越於帝網勝於錠光。色心不二理智不離。故云理處必有智智處必有理。全此謂也。所言一佛者全體眾生一念之心也。佛與眾生無二無別。而如此萬德無一法不具。平等平等三世常恆入我我入不可思議也。如一念者一塵亦爾也。於一微塵之中。雖攝在如此兩部曼荼不可思議諸尊。更不迫迮。萬德圓滿無一德不滿。佛眾生器界平等平等無二無別。故經雲心虛空菩提三種無二。留心可思之。一佛一生一塵所具萬德。如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展轉。非算數譬喻所知。況十佛十生十塵境界哉。何況於盡空遍法界一切聖眾一切眾生數一切剎塵之境界哉。虛空為紙剎塵為墨剎海為水。有神智不可思議人。以速疾之手。於不可思議劫。雖記敢不可盡百千萬分之一。故云如來差別智印乃至表眾會之數。如來差別智印等者。如來之義如上釋。智印者四種法身之總稱也。梵雲岐若勿他羅(岐若八智也。決斷分明。謂為智。勿他羅印也。印持決定。名曰印也)委悉在秘記(云云)十種智力者。如大論第二十四雲。問曰。佛有無量力。何以故但說十力。答。諸佛雖有無量力。度人因緣故。說十力足成辨其事。以是處不是處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是可度是不可度。以業報智力。分別籌量是人業障是人報障是人無障。以禪定解脫三昧智力。分別籌量是人著味是人不著味。以上下根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智力多少。以種種欲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所樂。以種種性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深心所趣。以一切至處道智力。分別籌量眾生解脫門。以宿命智力分別眾生先所從來。以生死智力。分別眾生生處好醜。以漏盡智力。分別籌量眾生得涅槃。佛用是十種力度脫眾生。審諦不錯皆得具足。以是故佛雖有無量力。但說此十力(云云)各對一佛剎微塵等者。所言一佛剎者。且有二義大小別故。若依小乘等所談者。常應佛所生之土者一大三千世界是也。若依大乘意者。以如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所謂大論第三十八雲。佛國者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云云)同論第九十二雲。佛土者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王等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名為一佛土(文)又華嚴經第五說相亦如是。故知今所言一佛剎者。非小乘所談一佛土。大乘所談一佛剎也。故直指大論也。然者實此一佛剎土者盡空法界。豈其中微塵數算數譬喻所量之境界耶(云云)然此毗盧遮那內說之德者。指如來內證之四種法身之境界。若非加持力出現無由。故云以加持故從一一智印各現執金剛身(云云)形色性類者。形者方圓好醜等。色者青黃赤白等也。性類者。或有智增為性。或有悲增為性。或有悲智齊等為性。如此有無量之性類表像。故云形色性類皆表像也(云云)各隨本緣性慾者。各明隨眾生本緣性慾引攝成就也。若諸行人殷勤修習等者。明行者得益之相。行者等者。總指真言行人。殷勤修習者。如即身義等所說。晝夜四時精進修行等也。能令三業同於本尊者。明三密平等之妙行。所謂結觀音印誦觀音真言住觀音本誓之時。行者所具本來常住自性清凈妙蓮不染觀自在尊。即由此加持故速疾顯現。已成觀音三密周遍法界。自成觀音三密周遍法界。又一切眾生本來觀音三密周遍法界。已成如今成。今成如當成。當成亦如今成。今成亦如已成。平等平等互相涉入。入我我入不可思議。譬如帝網。如此住不思議加持之時。一成一切成一覺一切覺。故即從此一門通入普門法界。故云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門也。今且付觀音一尊略作此釋。兩部曼荼羅一一諸尊引攝成就。類例可知耳。三平等之義具如下記之(云云)

  妙印鈔卷第七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十日加點畢

  沙門阿寂(六十一)

  建武四年(丁丑)三月十八日 明金之

  妙印鈔卷第八

  沙門阿寂紀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第一疏第一)

  四從次列下。明釋菩薩眾中。自有六。一明別表。二明結前生後。三明例同。四明有內大眷屬。五明釋四大菩薩。六明釋諸大菩薩義(矣)

  初中。四聖者普彌文除四也。此四大菩薩。十地究竟非三賢之分。主掌佛身四德。為大悲萬德之上分。故云而為上首耳。

  二從前明下。明結前生後中。前明諸執者指十九執金剛等。一向是如來智印者。智慧為表面現金剛忿怒相。故且云爾也。今此菩薩義兼定惠者。如此諸菩薩內智。如執金剛。外儀示慈悲。故云義兼定惠也。前名執金剛。今曰菩薩。故云別受名也。

  問。十九執金剛中已有大智大悲。何故今雲一向是如來智印耶。答。彼執金剛雖有悲智。是即大智之家大悲故。從勝。且云爾也。非再往分別耳。問曰。有何故兼定惠耶。答。定名能滅寂靜。惠名正見正知。如涅槃第二十八雲。毗婆舍那。名為正見名了見。名能見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惠。奢摩陀者。為能滅曰能調。曰寂靜曰遠離。曰能清。是名為定。故知非惠者正見正知諸法無由。非定者斷滅煩惱安住寂靜無由。是故定惠具足自利利他圓滿。同第二十九廣說。要覽人見之(云云)又兼慈悲者。如此四菩薩是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也。今舉二攝二也。然於一菩薩又有具四無量心。故云兼慈悲也(云云)問曰何名慈悲耶。答。地論第二雲。慈者同與喜樂因果故。悲者同拔憂苦因果故(云云)私雲。同者。於違愛怨親之境平等故云同。故論第十一雲。慈心者。於怨眾生中起慈心說法故(云云)今此菩薩等。以如此大慈大悲利益眾生。不如執金剛。故云故別受名也。

  三從亦下。明例同中。亦是毗盧遮那者。前雲十九執金剛等內證故。此四大菩薩等可謂非內證功德歟。故例同前執金剛作此釋也。其義自可見現為一善知識身者。如此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展轉佛剎微塵數諸尊聖眾。皆是一一為眾生一善知識身也。無一尊非法界通入之導師。故云現為一善知識身也。

  問曰。云何名為善知識耶。答。於善知識可有無量差別。或有以十善戒行等事善。而知識於眾生出三惡道等。或有以四諦十二因緣法。知識於眾生出三界六道。或有以唯識唯心之教法。知識於眾生令證人法二空。或有振八不之絕□令游澄湛之海上。或有開一實之花台示境智之果。或有懸海印之實鏡顯舊來之正覺。如是重重無盡不可勝計。雖然此等猶對治心外之客塵。未示室內之寶玉。今所言善知識者。是即直知識一切從生本來常住功德之寶處。令開示無盡莊嚴之萬德也。凡始從種毫末之少善。終至十一地之佛果。諮詢其根源莫非善知識之恩力。是故善識求南摧身骨。終於彌勒寶鏡樓閣。拜微塵數等善知識。常啼訪東捨命根。當於曇無莊嚴宮殿。得畢竟獨空善知識。故法花經雲。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云云)

  問善知識可爾。何名惡知識耶。答。邪見為正見不善為善等是也。夫惡知識。今所教雖□所樂易信行。終墮黑暗受難忍之劇苦。譬如毒氣之咁味。善知識今所教雖違所樂難信行。終證明朗受無上之法樂。譬如藥草之苦辛。故阿含經雲。值善知識者如初日之月。值惡知識者如十六之月(云云取意)又涅槃經雲。如空中月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令初學人漸遠惡法增長善法(云云)

  問曰。若然者如此惡知識。當世有之耶。答諸國七道充滿。不可勝計也。

  問曰。若然者何輩是耶。答監真言之反成就。謗天台之法花宗。亂宗門之暗證人。假念佛之一向眾等。是也。如此之輩自損損他。現前之果報沇滅。來世劇苦無極耳。

  四從又般下。明內大眷屬中。般若釋論者。彼論第三十三引本經雲。欲給侍諸佛欲為諸佛內眷屬。欲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凈報大施。當學般若波羅蜜(云云已上經文)同卷釋雲。欲為諸佛給侍者。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優陀耶戲笑。瞿毗耶輸陀等諸婇女為內眷屬。出家六年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剎多羅阿難密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大眷屬者。舍利弗目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阿泥盧豆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師利魃陀婆羅。諸阿毗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文)阿毗跋致者梵語也。此雲不退也。問曰。於何位得此阿毗跋致之位耶。答於不退有大小乘不同。經經異說不可定列歟。瓔珞經雲。修行十信得入十住。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云云)此聞七住已前退位七住已上不退也。又同經雲。始入空界住空性位(云云)仁王經雲。入理般若名為住(云云)此等聞自初住得不退也。法花疏雲。十住是證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向是行不退。十地念不退(文)已上大乘經所說如此。小乘所談非今所要耳。

  問。若然者不退菩薩行類相貌如何。答曰。大論七十三引大品雲。須菩提言世尊。復以何行類相貌故知是阿鞞跋致菩薩摩訶薩。佛告須菩提。若一切法無行無類無相貌。當知是阿毗跋致菩薩摩訶薩(文)又雲。複次菩薩初發心來所行因緣所得果報。是阿毗跋致受記必當作佛。如人受職已得印信心無復疑(文)又雲。複次須菩提。常人身中有八萬戶蟲侵食其身。是阿毗跋致菩薩身無是蟲(文)又雲。複次須菩提。惡魔於阿毗跋致菩薩所化作八大地獄。一一地獄中有千億萬菩薩。皆被燒煮受諸辛酸苦毒。語菩薩言。是諸菩薩皆是阿鞞跋致。佛所授記墮大地獄中。汝若為佛授阿毗跋致記者。當入是大地獄中。佛為授汝地獄記。汝不如還舍菩薩心。可得不墮地獄得生天上。須菩提是菩薩見此事聞此事。心不動不疑不驚。作是念。阿鞞跋致菩薩若墮地獄畜生餓鬼中終無是處。須菩提。以是行類相貌。當知是名阿鞞跋致菩薩(云云)故知有如此相貌名曰阿毗跋致。是即三賢十地共名為阿毗跋致也。一生補處者。十地滿足。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圓滿備足。故為諸佛所授記生都率天上。從此天下可受下地之一生。故云一生補處。又雲三生菩薩。謂今現在受記生。天上生。下地生。此雲三生也。故大論第三十八雲。問曰。三生菩薩何以不廣度眾生。要生佛前。答曰。是菩薩所度已多。今垂欲成佛應在佛前。所以者何非但度眾生得成佛。諸佛深法應當聽聞故(文)

  問。何故補處菩薩必生兜率天上耶。答。有種種所由故。必生彼天也。故大論第三十八雲。問曰。三生菩薩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余處。答曰。若在他方世界來者。諸長壽天龍鬼神。求其來處不能知。則生疑心謂為幻化。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後作佛者。人起輕慢天則不信。法應天來化人。不應人化天也。是故天上來生。則是從天為人。人則敬信。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不在中生。色界中雖有色身可為說法。而深著禪味不能大利益眾生故。是故不在中生。下三欲天深厚結使粗心錯亂。上二天結使既厚心濡不利。兜率天上結使薄心濡利。常是菩薩住處。譬如太子將登王位。先於靜室七日齊潔。然後登正殿受王位。補處菩薩亦如是。兜率天上如齊處。於彼末後受天樂。壽終來下末後受人樂。便成阿毗三佛。無量百千萬億諸天圍繞來生是間。以菩薩先常於無始生死中往反天上人間。是末後天身不復更來生天。是故咸皆侍送。菩薩於彼壽盡當下作佛。諸天壽有盡者不盡者。不盡者作願下生為菩薩檀越。複次諸天下者欲常侍衛菩薩。以有百億怨恐來惱亂菩薩故。此菩薩生人中厭老病死。出家得阿耨菩提(文)佛加持身者。佛者指本地法身。加持身者此佛加持住處也。所謂受用智身也。持如來密印者。秘密金剛之智名雲密印。是印持決定不可改轉義也。故法華玄一雲。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云云)故云爾也。名內眷屬者。心內所證萬德故云內眷屬也。大悲方便等者。現普門隨類之形。以普門隨類之音說普門隨類之法。開普門隨類之悟。普攝受盡空法界無量眾生。故云大悲方便普門攝受無量眾生也。輔謂助也。佐猶資也。助資如來法王。譬如世間月卿雲客資助君王務普治天下。故云輔佐法王行如來事也。是即法譬交舉也。故大品雲者。如釋論三十三引之。然今除前後二句引之(云云)

  五從普下。明釋四大菩薩中。自五。一釋普賢。二明慈氏。三釋妙吉祥。四釋除蓋障。五明總結(矣)

  初中。普是遍一切者是即五大也。賢是最妙善義者即是五智也。謂菩薩心者。此五智五大不二平等大菩提心。所謂六大法界也。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者。轉釋上普之義也。純一妙善等者轉釋上賢之義。是即一切眾生色心實相普賢大菩提。名之曰普賢菩薩也。論勝義(賢)行願(普)三摩地(菩薩)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云云)大師釋雲。六大無礙常瑜伽等(云云)爰以此菩薩得灌頂持五古。可思之(云云)

  二從慈下。明釋慈氏中。佛四無量心者。所謂慈悲喜舍也。一切眾生皆悉具足如來藏。是故欲以我修三密功德力故。使一切有情等同普賢菩薩。此曰慈無量心。如涅槃經第三十雲。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畢定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大喜大舍名為佛性(云云)今以慈為稱首者。四無量心中以慈無量心為初。故云爾也。是即自中台如來藏性中生。以此慈普開示於一切眾生。不令斷絕毗盧遮那大慈之氏。故云能令一切乃至故曰慈氏也。是故彌勒受當作佛記為補處菩薩。持大悲五輪之妙塔。可思之。

  三從妙下。明釋妙吉祥中。妙謂佛無上惠等者。如天台者。於本跡二門各立十妙。所謂跡門十妙者境智行位三因果國感神也。本門十妙者境智行位三說眷涅壽利也。今準例彼釋於兩部立十妙可釋之。所謂以彼跡門十妙為胎藏界之義。以彼本門十妙為金剛界之義。所以者何。彼經是今經之淺略分也。所謂境妙者本有常住五輪法界。是即妙住之境妙極之理也。故云境妙也。次智妙者是即般若菩薩之智體也。此菩薩是大日如來正法輪身。如中台萬德之境函蓋相稱之智體也。是故所照之境既妙故。能照之智亦妙也。故云智妙。次行妙者是即心具萬行之行故。本極圓滿三密妙行是也。次位妙者所謂四重法界曼荼本來圓滿階級。心王心數互為主伴之妙位。故云位妙。次三寶妙者。以四重曼荼之羯磨身為佛寶。以四重法界法門身為法寶。以六大和合為僧寶。如此三寶本來成就本極本妙也。故云三寶妙也。次因妙者是即非因之因也。非彼始得修生之因。本來常住妙因隅角四菩薩是也。故云因妙也。次果妙者是即非果之果也。非彼修生顯得之果。本極本滿之妙果。所謂正方四佛是也。故云果妙。次國土妙者非彼四種佛土之境界。是即一切眾生自性清凈之妙蓮。本來常住花藏世界海是也。故云國土妙。次感應妙者。本尊妙應之天月明。行者妙感之池水澄。是故妙感妙應而成不思議之用。是即月不降降。本尊不來來。水不升升。行者不行行。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而本來無作之妙用。故云感應妙。所言本尊者更非他佛。是即行者自性清凈本佛是也。故秘記雲。我本來自性清凈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云云)次神通妙者非無而忽有之神通。又是即今宗所言遊戲神變是也。所謂以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故。於普門法界現種種隨類之形。說種種所宜聞之法。開種種觀照之門。凈佛國土成就眾生。無時暫息常住不變之神通。故云神通妙也(云云)已上約胎藏界略釋十妙畢。次約金剛界釋十妙者。境智二妙大旨如前。次行妙者。是即五相成身妙觀。此又本來成就妙行也。次位妙者。九會曼荼階級。三十七尊次位是也。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故。是即本來圓滿佛德也。何作淺深差別之思哉。三寶妙亦如前釋。次說法妙者自受法樂各說三密之說法故。不說而說說而不說。非彼對機說法之說。所有言語便成真言故。一切音聲莫非說法也。次眷屬妙者。四佛以下三十六尊是本來成就自眷屬。是又各具五智無際智故。主伴互融本有常住。故云眷屬妙也。涅槃妙者。是即諸尊所具大寂涅槃。所謂字門妙德也。字者遠離不可得義。言遠離苦樂。其苦樂者。六道苦也四聖樂也。今遠離六道四聖苦樂迷悟。住本有常住大樂涅槃。故涅槃經第二十一雲。善男子。有大樂故名大涅槃。乃至不斷者則名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以斷苦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涅槃之性(云云)但非如彼顯家寂靜涅槃。是即人法宛然本來常住也。故云涅槃妙也。次壽量妙者。是即諸尊所具妙觀察智無量壽之德也。三世常住離去來今。故云壽量妙也。次利益妙者。如金剛經雲。三世常恆不壞化身利益有情無時暫息者。即此義也。故云利益妙也(云云)已上約金剛界略釋之。總約兩部各以十妙釋成畢。於如此等法。一一窮其源底。故云猶如醍醐等也。已上約此菩薩大智門釋妙義畢。室利翻為吉祥等者。是約此菩薩大悲門釋義也。其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除一下。釋除蓋障中。若以無分別法者指文殊之智德。滅諸戲論者指除蓋障之斷德也。如來諸有所作等者。如來住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於普門法界施三密之化用。窮源尋終。莫非為除眾生種種心垢而開明如來凈眼。故云如來諸有乃至一事因緣也。複次行人等者。是即明智行相備到法性之源底也。故天台釋雲。智目行足到清涼池(云云)

  五從此四下。明總結中。佛身四德等者。今此四菩薩者是中台隅角四葉。若一德闕。八葉之功德難成。若八葉偏闕越八葉不可有到中台無上菩提。故云此四菩薩乃至無上菩提等也。<, BR,>  六從諸下。明諸大菩薩義中。自二。一依釋論明義。二舉師承明義。

  初中。摩訶菩提薩埵者。摩訶大義。菩提覺知義。薩埵雲心。亦云眾生。故大論第四十五雲。摩訶者秦雲大。薩埵秦言心。或言眾生。是眾生。於世間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以大心知一切法欲度一切眾生。是故為大(云云)是人盡欲得等者。大論同卷引本經雲。菩薩於必定眾中為上首。是故名摩訶薩。必定眾者。性地八人。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毗跋致。是為必定眾。於是中心不可壞。如金剛(云云)又雲。我應當了達乃至無量相智門。是名菩薩摩訶薩。生大心不可壞如金剛。故云是人乃至如金剛山是名薩埵也。起大慈悲者四無量心也。大邪見者見惑也。大愛者思惑也。大我者無明惑也。如此三惑此約彼宗明義也。

  二從阿闍下。明師承義中。阿闍梨者指無畏也。具據正義者。指梵本多含云爾也。不知實諦因果者。謂四真諦之理也。因果者苦集滅道也。言苦集世間因果。道滅出世因果故也。若深秘釋之者。第一義諦所謂本不生際也。即是中台毗盧遮那三摩地也。因果者四智四行即八葉也。此自心八葉花台如實不知故修習苦因沈輪三界也。心行邪道等者修行義也。戀著三界者忍樂義也。自可見(云云)有識薩埵者。才識知六識之粗分故云爾也。於如來功德等者。更無凈佛國土成就眾生之願樂故云爾也。本性不思議心也者。是即指六大法界云爾也。於如是人中等者。一切菩薩皆求無上菩提忍樂修行堅持不舍也。然於如是等菩薩中。功德行業最大最勝。而能以大慈大悲轉授一切眾生。故云爾也。

  三從此下。明嘉會時法中。自五。一明結前生後。二明總決成時法。三明世間時分。四明佛眠所照時分。五明三平等義(矣)

  初中。此等大眾者指內大眷屬等也。前後圍繞者。且約東曼荼羅明義者。以無量壽佛持明院虛空藏院水天等為前。以寶幢佛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帝釋天等為後也。今舉前後攝左右。若約左右明義者。天鼓音觀音院地藏院毗沙門天等為右。以花開敷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炎魔天等為左也。如此等四重法界十三大院諸尊聖眾。各引率法界塵數眷屬前後左右圍繞大日如來。故云此等大眾乃至世尊也。供養恭敬者。大論第三十雲。善身口意業。是名供養(文)恭敬者。同論雲。謙遜畏難故言恭。推其智德故言敬(云云)如此等大眾以無量三密互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三平等名法門也。故云以無量乃至所同聞法也。

  二從即經下。明決成時法中。自三。一明結時。二明結法。三釋所由。

  初中。越三時者。超越三世而常住不變。故過去際不可得。現在際不可得。未來際不可得。三世不可得故猶無一念住時。何況三世時分立耶。故大論第三十二雲。過去世無始。未來世無後。現在世無住。以是故三世平等。名為如。行是如已。入無量法性中(文)大師釋雲。人法法爾興廢何時。機興絕絕正像何分(云云)唯於三世常恆之佛日。以虛妄分別之因緣故。立去來今之名。是則有名字。全無實體無自性也。爰以如來世尊通達常住不變時分故。延剎那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剎那。延促自在也。

  二從身下。明結法中。身語意平等名法門者。今經卷七軸。品數三十一。尋佛意訪宗義。一一文一一句。莫非三平等之意。是故次下文雲。平等法門則此經之大意也(云云)是故結說時者三世平等之佛日。結說法者三密平等之法門也。時法本來常住不出本不生。本不生者即字門也。字門者即行者自心也。

  三從然此下。釋所由中。略有十萬偈者。要略法界塵數恆說之大日經才成十萬頌。故云爾也。若十佛剎等者。實法界之海渧法界之塵數非譬。雖然且約滿數據表示。故云十佛剎微塵大眾也。如此等法界塵數大眾身口意平等法門。豈可有限量。若無限量。此說法時分當云何名。是故結集者取意詮義言越三時如來之日加持故也。故云各各廣演乃至而演說法者也(云云)

  問曰。然此經流布閻浮提略有十萬偈(云云)然者四洲中何故殊局此州而此經流布耶。

  答。四州中此州勇健聰利梵行相應。故殊此州流布也。如大集月藏經雲。大德婆伽梵。此四天下南閻浮提最為殊勝。何以故。閻浮提人勇健聰利梵行相應。佛於中出世。是故四大天王於此倍增護持養育此閻浮提(文)

  問曰。有何所以。殊於此南閻提梵行相應。佛出世四王守護耶。答。此南州是諸佛興處。而有諸所住塔廟故。殊於此州梵行相應四王護持也。如月藏經雲。爾時佛告火花毗樓勒叉天王言。妙丈夫。此四天下閻浮提界南方第四分汝應護持。何以故。此閻浮提諸佛興處。是故汝應最上護持。乃至南方有塔名善安住。過去諸佛諸仙賢聖於彼住見四聖諦(文)

  問。今所言善安住塔者。何等塔耶。答愚推雲。今宗所言南天鐵塔可此也。何以故得知者。既言過去諸佛諸仙賢聖於彼住。爰知是四重法界曼荼羅聖眾所住也。所謂諸佛者四方四佛等是也。賢聖者隅角四葉並第二院第三院諸菩薩等也。諸仙者外部天等。韋陀梵士事火婆羅門等是也。既四重圓壇聖眾悉有此塔內。豈所住塔婆非南天鐵塔耶。

  問。何故佛殊毗樓勒叉天王守護此洲耶答四天王各護持一州。故月藏經雲。大德婆伽婆毗沙門天王共無量百千諸夜叉眾護持養育北郁單越。提頭賴吒天王共無量百千乾闥婆眾護持養育東弗婆提。毗樓勒叉天王共無量百千鳩槃荼眾護持養育南閻浮提。毗樓博叉天王共無量百千龍眾護持養育西瞿陀尼(云云)故殊告毗樓勒叉天王也(云云)彼鐵塔開發時諸神者此毗樓勒叉天王眷屬歟(云云)

  三從如世下。明世間時分中。則有過去等者。大論第三十六雲。有人說三世諸法皆有。未來法轉為現在。現在轉為過去。如泥團現在。瓶為未來。土為過去。若成瓶時。瓶為現在。泥團為過去。瓶破為未來(文)長短劫量等者。如俱舍等所判。晝夜各有初中後等者。日藏經第十星宿品雲。白月滿九月晝十四時夜十六時。白月滿十月晝十三時夜十七時。白月滿十一月晝十二時夜十八時。白月滿十二月晝十三時夜十七時。白月滿正月晝十四時夜十六時。白月滿二月晝十五時夜十五時。白月滿三月晝十六時夜十四時。白月滿四月晝十七時夜十三時。白月滿五月晝十八時夜十二時。白月滿六月晝十七時夜十三時。白月滿七月晝十六時夜十四時。白月滿八月晝十五時夜十五時(云云)又此經中如此十二月分為六時也。同經雲。佉盧虱吒於大眾前合掌言。如是安置日月年時大小星宿。何者名為有六時也。正月二月名^7□^7□時。三月四月為種作時。五月六月求降雨時。七月八月物慾熟時。九月十月寒深之時。十一月十二月大雪之時。是十二月分為六時(云云)各有初中後分者。於晝分有晨朝日中日沒。於夜分有初夜中夜後夜。故云爾也。乃至三十時者。日藏經第十雲。我今復說剎那之數(私雲我者佉盧虱吒仙人也)一千六百剎那名一迦羅。六十迦羅名摸呼律多。三十摸呼決多為一日一夜(云云)依此經說者。以一千六百剎那為迦羅。六十迦羅為一摸呼律多。此一摸呼律多當九十六萬剎那。此摸呼律多三十為一日一夜。此一日夜當二百八十億剎那也。以此日夜三十為一月。以此十二月為六時。以此六時為一年也(云云)如此剎那迦羅摸呼律哆日月時年等。前後相推須臾不住。生滅去來輪轉無窮。故云剎那不住代謝相推也(云云)又依小乘。如頌疏第十二雲(云云)唯是以虛妄分別故。如此有名字。無有實體(云云)

  四從以凈下。明佛日中。以凈眼觀之等者以佛知見觀三世之際。現在一剎那猶不住也。況立三世之際耶。故大論第五十一雲。須菩提。汝所言是摩訶衍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衍名三世等。何以故過去世過去世空。未來世未來世空。現在世現在世空。三世等(云云)故云以凈眼乃至無去無來也。即此實相之日者。三世不可得平等平等離去來始終。是即日之實相也。此實相之日圓滿明朗。超億千日月輪。故云圓明。離代謝相推始終去來。故云常住。湛寂無動作。故云湛若虛空。離如上日夜長短時分等。故云無有時分修短之異也。然以佛神力等者。延促劫智故悉適群機無定相也。此事次上記之。

  五從如此下。明三平等句中。為三。一正明三平等。二明句義。三明結歸大意。

  初中。如此時中者指佛日。佛者指大日。余文可見。如上記(云云)

  二從句者下。明句義中。又三。一舉梵顯漢。二明舉聲論義。三明依宗釋義。 

  初中。句者梵等者。大論第四十四雲。天竺言波陀。秦言句(云云)缽曇與波陀。體字是一也。然依點轉聲也。然者梵語無相違。正翻為足者。是滿足義。故同論雲。問云何等菩薩句。答曰。天竺語法。眾字和合成語。眾語和合成句。如菩為一字提為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和合名為菩提。秦言無上智慧。薩埵或名眾生。或是大心。為無上智惠故出大心。名為菩提薩埵願欲令眾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云云)釋意。雲菩雲提各一字而不成句。菩提二字和合為句。此菩提一句凈佛國土成就眾生之眾德悉圓滿。故云滿足也。複次足跡義也。

  二從聲下。舉聲論義中。言辭句等者。人舉足下足之跡雲句者。兩足調故云句。若闕一足句義不成。言辭句逗如此。若偈頌者四含五含七含等。若闕一字者句義不成。若和歌者五七五為一句。七七為一句。若闕一字二字又句義不成也。故大論雲。眾語和合成句。如菩為一字提為一字。是二不合即無語(云云)複次句者字本不生義。言今此三平等至到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者。更非別處。則自心本不生際也。故大論引本經雲。佛告須菩提。無句義是菩薩句義。何以故。阿耨菩提中無有義處。亦無我。以是故。無句義是菩薩句義。譬如鳥飛空無有跡。菩薩句義無所有又如是(云云)

  三從今就下。明依宗釋義中。今就此宗者指此大日宗。修如是道跡者是先佛詣跡。所謂三平等道跡也。次第進修者。從如實知自心乃至到第十一地極位。故云次第乃至故名為句也。

  三從即以下。明結歸大意中。自五。一明三密為門。二明轉釋三密。三明行到自爾。四明能所絕離。五明正結歸大意。初二。自可見。

  三從是故下。明行到自爾中。住此宗者等者指神通乘。以不行而行者。本有平等之行故。三世常恆之行而不行而行也。是則即心具萬行之行也。以不到而到者。本有平等之到故。三世常恆之到而不到。不到而到。是則見心正等覺之到也。言行者身口意佛身口意眾生身口意。平等平等。從本際已來周遍法界。一微塵許無間隙之處。若有間隙之處可有能行能到。既無間隔之處。豈有能行能到耶。無有能行能到故。所行所到亦無也。以是義行者勵勇猛精進之心。晝夜十二時雖修三密之妙行。適無有所行。是故云舉手動足皆成密印。所有言語皆成真言。所有心念自成定惠等。即此心也。得除蓋障三昧雖登法明道位。適無有所到。唯是住無住之位本來正覺也(云云)大論九十五雲。複次平等無能行無能到。於是須菩提驚問。佛亦不能行不能到。佛答。從須陀洹乃至佛。皆無能行無能到。佛意三世十方佛不能行不能到。何況一佛平等性自爾故。須菩提復問。佛於一切法中行力自在。佛無礙智惠無處不到。云何言不能行不能到。佛答。若佛與平等異應有是難。何以不能行不能到。今凡夫平等須陀洹平等佛平等。皆一平等無二無別。是凡夫乃至佛。自性不能自性中行。不能自性中到。自性應他性中行。是故佛說若佛與平等異。佛應行平等。但佛即是平等故不行不到(文)同九十六雲。又經將訖佛說深空。凡夫聖人所不能行所不能到。是故須菩提。知一切法平等相定空(云云)

  四從一切下。明能所絕離中。皆入其中者指此三平等句源底。所謂自性本不生際之妙智之境也。此處絕離能入所入。不可得亦不可得。不可思議亦不可思議也。故云而實無乃至故名平等也。

  五從平等法下。明結歸大意中。此經之大意者。此經七軸三十一品中。文文句句莫非顯示平等句法門也。所謂兩部平等。境智平等。迷悟平等。邪正平等。生佛平等。善惡平等。修生平等。三世平等。三部平等。三密平等等也。如此等百千無量平等法門於此經說盡。故云平等法門乃至大意也。

  四從時彼下。明感動大眾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可見。

  二從謂將下。明隨釋中。三。一明奮迅示現藏二明轉釋莊嚴藏。三明廣前相(矣) 

  初中又五。一明示現所由。二明久已通達人。三明奮迅示現。四明引密惠經證。五明結釋。

  初中又二。一正明所由。二明例證。

  初中。謂將說此平等者指上之三平等法門也。感動大眾者。彼十九執金剛四大菩薩等。各引率十佛剎微塵數眷屬而集會。故云大眾。此等大眾睹見如來身口意秘密加持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而作未曾有之想。故云感有何不思議而示現此瑞各含疑動。故云動也。如此現瑞故感動。依感動故致疑問。依疑問故演說法。依演說故聞者信樂倍增也。所言信樂者。於自心自覺萬德。依聞法之功德倍增其智用。故云信樂倍增也。深入語義者。深入自心本來語義之妙極。故云深入語義。所言義者覺了義滿足義。常住義。光明義。以此等德故云義也。故涅槃經第六雲義者名覺了。名不羸劣。名滿足。名如來常住不變。又雲。義名質直。質直者名曰光明(云云)故知。今語義亦如此。覺了本來語密。於大菩提心勇健故云不羸劣等也(云云)複次此三部妙用也。聞者身密即佛部也。信樂倍增者意密即金剛部也。深入語義者口密即蓮華也(云云)

  二從如法下。明例證中。如法華等者。於彼經。大分為本跡二門。自序品至安樂行品十四品為跡門。從踴出品至勸發品十四品為本門。於此本跡二門各有序分。所謂序品為跡門之序分。從地踴出品為本門之序分。故今舉本跡二門序分為例證。故云法華乃至因緣也。彼序品現雨華動地之瑞放眉間白毫之光。依之人天大會皆悉住疑。彌勒觀知大會之疑心。以而問文殊。文殊引燈明佛而答雲。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云云)依之如來說開三顯一之妙法蓮華經也。此為序品因緣。次從地湧出品因緣者。彼踴出品時。無量無邊大菩薩從地踴出。即如雲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云云)依之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疑雲。我從昔已來不見不聞。皆成未曾有之想。時彌勒知眾會之疑而問佛言。我於此眾中乃至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云云)時答曰。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云云)依之彌勒並大眾皆悉生疑惑。即彌勒欲決大會疑惑並我疑心故問如來言。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云云)依之。如來說開近顯遠妙法蓮華經也。此為從地踴出品因緣也。如此序品依現瑞彌勒與文殊問答決疑。從地湧出品依地踴彌勒與如來問答決疑。然後演諸佛出世之本懷。說如來秘密之神通。今經亦如是。依如來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大眾致疑。依之金剛手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應供正遍知得一切智智。為無量眾生廣演分布。隨種種趣種種性慾。種種方便道演說一切智智(云云)依之如來今說此經也。

  問曰。於諸大乘說時各有現瑞。然者何故殊引法華為例耶。答。彼經是此經淺略分故。殊引之也。即如雲妙法蓮華最深秘處者即此經本地身也(云云)

  二從複次下。明久已通達人中。於如是境界者指彼三平等妙極之境也。久已通達者。如此等上首諸尊與心王毗盧遮那同共久已通達。故云爾也。

  三從然此下。明奮迅示現中。又二。一明所由。二明法譬合。

  初中。然此諸解脫門等者指四重法界聖眾也。各引無量當機眾者。上自八葉下至遮文荼等。各引接成就當分當分無量當機眾。故云爾也。同入法界等者。從此一門得入法界之意也。此初入法門等者。是初入真言修三密之妙行故。雲初入法門實行諸菩薩也。非謂如彼顯乘實修實行是即指不行而行之如實行也。彼實修實行不如實行故。對之云爾也。

  二從故如下。明法譬合中。法說可見。如師子王等者。夫師子一切禽獸之王。故不依少物動其身。適出深窟欲搏禽獸之時。必先奮迅其身。然後發聲震吼。於八方自在取之無有漏失。故云如師子王乃至發聲也。必定師子吼者。夫如來世尊不以小因緣故示大神通力。必以大事因緣故示現之。所謂二乘作證已死之人。斷善闡提必死之病。於如此等難化之眾生。令視有常住佛性將欲必定宣說一切智智。令開發如來之凈知見。而令得八自在大我。故先奮迅示現無盡莊嚴藏。然後說三千等句法門。故大論第三十四雲。大人相者身心專一。是故若有所觀身心俱回。譬如師子有所搏撮。不以小物故而改其將勢。佛亦如是。若有所觀若有所說。身與心俱常不散(云云)故云如來亦爾乃至莊嚴藏也。普現一切威儀者。就佛威儀有生身法身不同。如大論雲。問曰。何等諸佛威儀。答曰。威儀名身四動止。譬如象王。回身而觀。行時足離地四指。雖不蹈地而輪跡現。不遲不疾身不傾動。常舉右手安慰眾生。結跏趺坐其身正直。常偃右脅累膝而卧。所敷草蓐齊整不亂。食不著味美惡等一。若受人請默然無言。言辭柔軟方便利益不失時節(云云)已上說生身佛威儀。次說法身佛威儀雲。複次法身佛威儀者。過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以為一步。梵音說法亦復如是(云云)今所言威儀者。法佛自內證威儀如彼法身佛威儀。但淺深有殊。可思之。無非密印者舉手動足皆成密印之意也。無非真言者所有言語便成真言之謂也。無非三昧者所有心念自成定惠之義也。一一三業等者。夫於一尊之處具足八葉九尊乃至十三大院之諸尊。十三大院聖眾者。是則一尊所具身口意三業。佛金蓮三部聖眾也。彼一一聖者各有十佛剎微塵數之眷屬而圍繞渴仰。此一一眷屬亦具足八葉九尊乃至十三大院佛金蓮三部聖眾。此一一三部聖眾亦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如此重重無盡不可說不可思議。然彼此攝持主伴互融無礙無障。共同周遍法界無所不至。一尊所具三密不可思議如此。況八葉九尊十三大院一一諸尊三密差別別相耶。何況彼十三大院各所具十佛剎微塵數聖眾各具十三大院。此十三大院諸尊亦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如此等一一諸尊三業差別別相。於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劫。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佛以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言說雖說之應無有邊際。故云然此一一乃至莊嚴藏也。是故華嚴經第十雲。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於一毛孔中。普見十方剎。彼剎妙莊嚴。諸佛菩薩會。一一如來所。無量眾圍繞同第三雲。一毛孔中無量佛剎莊嚴清凈曠然定住(云云)於一毛孔既如此。況於一眾生身中。故同第二十二雲。於一眾生身中現一切佛剎。一切如來成最正覺(云云)此事至要。學者能能留心可思案也。若不達此義者。於一微塵中何知有法界曼荼羅。若達此義者。一身即法界之義宛然不疑(云云)

  四從如來下。明引秘密惠經證中。即是無邊際義者。除蓋障及目連盡神通勢力。雖欲測佛身併除疑天女所入定。既不能測量。是即無有法界際限故佛身量無有邊際。天女所入三昧亦不可測量也。故住心抄雲。意是無邊際義也。意佛身者是智身也。除疑天女者理身也。是明從理髮智。故云我未發菩提心時是女去佛不遠入三昧等(云云)

  五從如是下。明結釋中。如是毗盧遮那等者。且付如來加持身作一往釋。若付一一諸尊作細往釋不可有邊際。如各具五智無際智可思之。如胡麻中者。譬如胡麻殼中油遍無空隙處。如此等諸尊各遍法界無空隙之處也。故云如是毗盧遮那乃至無空隙處也。如來若舍加持等者。譬如幻師若息咒術。所現幻事隨滅。如來金剛幻亦如是。佛若舍加持即不能現前。如是境界非自心推求推度而所應得。故云非其自心限量之所能及也。行者內等者。此雲常行三昧是指三平等妙行雲般舟三昧也。以行者三平等妙行為內因。以諸佛護持為外緣。以此因緣諦見曼荼本佛。而聽聞三世常恆自受法樂之法音。故云如行者乃至了了無礙也。然此境界等者。如此行者見聞不思議境界時。四句推見或以幻夢等十喻諦觀察。都無從來無所去。隱顯不思議。畢竟平等平等而不出字門。故云然此境界乃至不可得也。非從毗盧遮那等者。為遮迷者伏疑故。今所現相似始生故。毗盧遮那本來三部聖眾。而非今始出生。故云爾也。

  妙印鈔卷第八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

  建武四年(丁丑)三月二十六日

  金剛佛子明金之

  妙印鈔卷第九

  沙門阿寂紀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二從而毗下。明轉釋莊嚴藏中。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此轉下。明隨釋中。此轉釋等者。本經文而轉釋次上無盡莊嚴藏故云爾也。所以無盡等者。次上言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故云爾也。以不異如來等者。如此等所現三部聖眾各身口意遍法界無所不至。雖離起滅。而利益眾生令入曼荼故云以不異遍一切處乃至令至佛道也。

  三從經雲下。明廣前相中。自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又廣下。明隨釋中。自為十。一明正廣前相。二明三聖為上。三明開凈知見。四明顯成不。五明密頓成。六明次第滿足。七明緣業生。八明難思瑞相。九明舉例同今。十明問起緣由。

  初中。又廣前相者。明次上所說三部聖眾一一三密遍滿十方一切世界。枝條花果交雜遍滿。故云又廣前相乃至亦復遍一切處也。且如十佛剎等者。如毗盧遮那世尊十佛剎微塵數差別不同。所現三部聖眾亦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各充滿十方法界。如大日世尊心王心數互融無礙不可思議也。故云且如十佛剎乃至互不相妨也。

  二從今略下。明三聖為首中。執金剛對等者。謂指如來大智門云爾也。降伏方便者。降無明妄想煩惱令除去。即是金剛部也。普賢對如如者。金剛部之大智如蓮華部大悲。蓮華部之大悲如金剛部大智。故云如如法身也。寂災方便等者。以金剛不生大智降煩惱戲論。故云寂靜安樂也。此名為寂災方便。是即佛部也。觀音對等者指如來大悲門也。增益方便者。依大悲門功德利益故。損煩惱之生。增益佛地之功德故。是即蓮華部也。

  問。金剛部為前。蓮華部為後。有其意耶。答。任同聞眾列次第。所謂十九執金剛為前。四大菩薩為後故。複次如如法身列中央。金剛部為前。蓮華部為後者。為表金蓮不二。是即前後圍繞意也。

  問。舉此三點則無量不思議妙用皆已攝在其中(云云)然者攝在何等妙用耶。答。一切妙用不出三部五部。然今舉三部攝在五部妙用。故云爾也。

  問。若然。云何攝在五部耶。答。佛部攝羯磨部。蓮華部攝寶部也。

  問。若然者。何故具不說五部耶。答。胎藏界立三部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妙用。金剛界立五部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妙用。是則開合異。故三部外又不說五部也。所云等者乃等者。今所言普賢金剛手等三密遍法界如大日如來無異。如之者二重三重亦爾也。故云乃至也。第四重諸尊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一一三密周遍法界。施三密妙用如大日世尊。故云所云等者乃至秘密加持也。

  三從各下。明開凈知見中。各能開示等者。各者指如上重重無盡四重法界曼荼羅聖眾。故云各也。如來凈知見者。心王毗盧遮那入金剛界成自然覺時。心數諸尊同入金剛界成自然覺。故云各能開示如來清凈知見也。若離如是實相印者。所言實相印者如實凈菩提心也。是即印持決定義故云印也。除此凈菩提心之外。皆是斷常一異等攝。而天魔外道伴類。故云余皆愛見乃至清凈句義耶也。

  四從如下。明顯成不中。如余乘者指顯乘也。或有成佛等者。彼宗談五性各別旨。所謂決定性二乘(二)不定性(一)無佛性(一)菩薩種性(一)此雲五性。此中不定性菩薩種性二成佛。餘三不成佛故。或有成佛者不定性與菩薩種性也。或有不成佛者決定性二乘並無佛性者也。

  五從今下。明密頓成中。若能不虧法則者兩部儀軌法則等也。任此法則以三密方便如教修行者。以父母所生肉身入法明道位。非但初地現前。若論超升者可同大日如來也。故云今此真言菩薩乃至亦可致也。

  六從複次下。明次第滿足中。行者初發心時者。指地前凡夫地最初發心。所言發心者六大法界如實知自心大菩提心也。得入阿字門者。以如實大菩提心住本不生際故也。從如來金剛等者。入字門是受毗盧遮那種性故。即入佛三昧耶位也。從大日如來法界胎藏。初出生大悲為根之牙。故云即是從如來金剛性生牙也。此大悲之根牙。以菩提心勢力故。一生無間斷。任運增進至初地凈菩提心位。故云當知此牙乃至此生滿足也。

  問。以何得知。今所云初發心時者指地前發心雲事。既雲得入字門。是即可指法明道位。乃至成菩提者可雲指第十一地妙果耶。答。今地前地上相望而作三句。所謂值知識經卷所發最初如實菩提心為菩提為因句。從此發心已去。修三密妙行發起大悲利益為大悲為根句。證諸法明道位為方便為究竟句也。故疏第二卷結極無自性心雲。此心望前二劫猶如蓮華盛敷。若望後二心即是果復成種。故曰如是初心佛說成佛因(云云)況當所文明細釋。謂初發心欲入菩薩位故。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云云)明文在之致疑耶。

  問更無退義(文)然者地前未證凡夫之位何故云更無退義耶。答。依彼如實菩提心之勢力故。雖地前。任運無退義也。故論雲。常在人天憶持不忘受勝快樂(云云)又疏第二雲。爾時心滯無為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非願(云云)故云更無退義也。欲入菩薩位者。指初地也。於此真言法要者。依三密平等法門身密印口真言心觀念相應。方便修行至初地。故云於真言法要乃至得至初地也。唯以一行一道者。唯以三平等一行真言乘一道。初自凡夫地發心。終至十一地最正覺位。不交雜余行余道。故云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覺也。已上從最初於真言門發菩提心唯真言門菩薩也。若於異方便門者。若直以真言門難化導故。如來以隨他意大悲方便門說諸顯教。暫時雖令示教利喜。終方便引攝令開顯密意。故論雲眾生愚曚不可強度。真言行者方便引進(云云)亦皆不離等者。如此雖於異方便門。更不離金剛乘教。故云不離如是寶乘也。

  七從緣以下。明緣業生中。所言緣者妄想因緣。所謂無明也。業者依妄想所作業因也。所謂十惡五逆等也。生者作此業因所感六道四生等也。如次緣業生者煩惱業苦三道也。複次緣者所謂四緣也。如大論第三十二雲。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云云)痴愛因緣等者。痴者所謂無明也。依無明發貪慾故云愛。依此貪慾發違愛之心。違故發嗔恚故。三毒宛然。自此三毒枝條充滿成八萬四千煩惱塵勞也。故云謂為有情乃至受諸苦也。今修平等三業等者。言今修三密平等行時。彼賴耶藏所薰修無始已來身口意差別妄想顛倒種子。皆悉為此平等慧火所焚滅。至無垢大菩提心位。故云今修平等乃至大菩提心也。一切如來者。即阿字門無相大菩提心是也。從悲藏中等者。初地為虛空無垢大菩提心為種子心。即是菩提為因句也。第二地已去九地配當牙□等九心。即如第二捲雲。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三地為□。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勝開出之耳(云云)今亦如是。以沙羅樹王種子乃至殊勝決定等十心為十地始終也(云云)故云一切如來乃至菩提樹王也。然以四不生等者。為遣著慢故。用四不生觀也。

  八從複次下。明難思瑞相。自可見(云云)

  凡從如文下。明舉例同今。亦自可見(云云)

  十從故下。明所同緣由中。下文所問者。謂金剛手九問。依此現瑞感動而起故。雲乘此而生也(云云)

  已上序分畢。

  第三從爾時下。明正宗中。大分為四。一明金薩問起。二明如來許說。三明薩埵九問四明如來答問(矣)

  初中自三。一明問得一切智智。二明發起五字門。三明發起三句法。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來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正致疑問。

  初中又五。一明正結前。二明法說。三明譬說。四明合譬。五明生後(矣)

  初中。如來自證之智等者。今奮迅示現藏是本有曼荼羅之影像故。雲外用之跡也。

  二從智者下。明法說中。智者等者指真言行者也。見其條末者指奮迅示現藏。則喻其宗本者指本有曼荼羅也。

  三從如觀下。明譬說中。譬如一切等者。涅槃經第二雲。譬如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云云)以是義故云超絕眾群也。同第二十二雲。如諸跡中象跡為上(文)余文可見。問。何故用二喻耶。答。為喻如來悲智二德也。所謂象喻本有五大。即大悲也。龍喻本有五智。即大智也。

  四從今諸下。明合譬中。今諸大眾等者指內大眷屬等也。照俗之權等者。今此奮迅示現藏是本有大悲方便之用。此照俗之用尚爾。何況於彼本源內證真實之境界耶。譬如見河大小知山遠近。睹煙大小識火勢力。故云照俗之權乃至可尋也。

  五從我已下。明生後句中。我已盡睹等者。我者指金剛手也。盡睹者指奮迅境界不知者彼法從來也。

  二從云何下。明正致疑問起中。又二。一明發問句。二明隨釋。初可見。

  二從梵本下。明隨釋中。亦五。一釋如來義。二釋應供義。三明正遍知義。四釋一切智智。五釋問意(矣)

  初中。如諸佛乘等者。大論第二十四雲。如實道來故名如來(文)同五十五雲。如來不可得者。或以佛名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字名為如來。如先生來後世乃至亦名如去。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殊亦如是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云云)所謂如來如去如法知解如法為說四義如大論文。故云釋論具含四義(云云)阿闍梨意存等者。涅槃經第十六雲。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說所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云云)此經文符合阿闍梨如去如說義也。若此義者可言如去如說。雖然順古今亦言如來也。故云阿闍梨乃至古題也(云云)

  二從梵本下。釋應供義中。釋論謂之殺賊者。於阿羅漢有因三名果三名。因三名者怖魔乞食破煩惱是也。果三名者殺賊不生應供是也。故今舉果三攝因三也。所謂謂之殺賊乃至故以為名等者釋殺賊義。又阿名為乃至殼皮脫故者釋不生義。複次阿羅乃至名也者釋應供義。佛心種子者字本不生體也。後世田中者。不生於生死之田中故云爾也。

  三從梵本下。釋正遍知中。以佛得正遍智慧等者。大論第二十四雲。人成就不顛倒智慧故名正遍知(云云)是開敷義者寄於譬而轉釋覺義也。涅槃經雲。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乃至復正者名世間中。遍知者畢竟定知修集中道得阿耨菩提(文)此文者初義相同大論義。複次義相同此宗所解也(云云)

  四從梵雲下。釋一切智智中。一切謂名等者。言名者一切諸法名字皆悉攝盡。言色者一切諸法色相皆悉攝盡。乃至言一者一切一法攝盡。乃至十百千萬億等法門亦爾也。故云一切謂乃至攝一切法也。是一切中一相等者。大品經雲。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也。異相者各各諸法差別相也。漏相者有為無常等是即有漏也。非漏相者無為常住等即非漏相也。作相者有為造作之相也。非作相者無為法性等也。如此一切諸法性相體力作因果等一切悉知解也。故云一切謂乃至是名薩婆若也。於此薩婆若有種種名字。如大論七十三雲。薩婆若有種種名字。或說一切智。或說一切種智。或說無上道心。或說無量諸佛法。或說菩提。皆是薩婆若名字。此中說薩婆若。當知是阿耨菩提(云云)已上依論明義畢。今謂一切智智等者。此中重言智智者。知緣起知本有故重雲智智也。此智智是出心量境界。離四智心地。故云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種等者。大論八十四雲。須菩提言。云何為一切種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複次諸法行類相貌名字顯示說。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云云)今言。非但以如此智慧知一切諸法性相體名字等。此一一諸法皆悉知解至究竟常住之實際。故云非但以一切種乃至可轉授他人也(云云)

  五從問意下。釋問意中。自二。一正釋問意。二明複次義(矣)

  初中又四。一總表問意。二釋種種趣。三釋性慾。四明種種道。

  初中。云何令我等者。我者指金剛手。言等者指三部聖眾也。自覺之慧者即一切智智也。而此一切智道者。所言道者能通義也謂通達通攝上求下化之一切法。皆悉一味平等也。所謂字本不生究竟醍醐味也。此名為如來解脫味。離四味轉粗。純凈無比無上。故云而此一切乃至解脫味也。此妙方便等者。具緣品已下所說三密方便等。故具緣品疏雲。上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諸器物方便贊搖。以從緣起故。當知不異十緣生句也(云云)

  二從此中下。釋種種趣中。毗婆沙說有五道等者。如俱舍婆沙等者。修羅不別立。修羅攝天或攝鬼畜。故云說有五道。大乘別立修羅。即如法華經雲。見六道眾生(云云)

  三從性下。釋性慾中。性慾者欲名信喜好樂等者。謂依內成性。外生信喜好樂欲成此事。故云欲名信喜好樂也。大論八十八雲。欲名嗜好。嗜好罪事生惡業故(云云)性名積習者。使令積習貪慾而成貪慾性。因此性其相外顯可分別言相。故云性名積習相從性生也複次現行薰種子故性名積習。種子生現行故云相從性生也。欲隨性作行者。內以成欲性故。外作欲之行。故云欲隨性作行也。或時從欲為性者。謂久以習修欲行故還成欲性也。故云或時乃至習欲成性也。性名染心等者。大論八十八雲。問曰。眾生何因緣故有利鈍。答曰。以有種種欲力故。惡欲眾生常入惡故鈍。欲名嗜好。嗜好罪事生惡業故鈍。善欲者樂道修助道法故利(云云)又問曰。眾生何以不皆作善。答曰。是故佛說種種性惡性善性。惡性者惡欲。惡欲故根鈍。如火熱性水濕性。不應責其所以(云云)已上論文如此。以是義故云性名染心染心為事乃至釋論中具明也(云云)

  又私問曰。性與欲。何為先何為後耶。答性先欲後也。論八十八雲。性先有。欲得因緣而生。譬如先有瘡。得觸因緣則血出(云云)又私問曰。於欲與性。論內外輕重難易淺深受報不受報等如何。答同捲雲。性有內欲在外。性重欲輕。性難除欲易舍。性深欲淺。用性作業必當受報。用欲作業不必受報。有如是等差別(云云)如此大論中委細釋成性慾。故云是事釋論中具明也。

  四從種種下。釋種種道中。種種方便道者龍樹雲者。大論一百雲。般若中雖有方便。方便雖有般若。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少異故別說。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云云)能以遍一切處真金智體者。指如實大菩提一切智智也。造種種乘者。指三乘五通智乃至人非人等種種方便道也。

  二從復下。明複次義中。發起大悲等者。今所問之所密標。則為欲發起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故云即是乃至曼荼羅也。於薩婆若者指上一切智智。即是出過一切心地故云平等心地也。所謂中台毗盧遮那普門萬德總體也。畫作諸佛菩薩者指四智四行。乃至者指遍知院觀音院金剛手院持明院釋迦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院雲乃至也。二乘八部等者。指釋迦院眷屬並外部天等院也。所謂宣說等者指五佛並遍知釋迦等佛也。或大乘道或菩薩者。四行並觀音院金剛手院持明院文殊院除蓋障院地藏院虛空藏院等菩薩明王等是也。或聲聞乘者第三重釋迦眷屬也。或五通智道等者第四重外部天等院是也。是故今此發問發起下品所說曼荼羅也。故云於薩婆若乃至差別乘也。且如有人等者。若具一一細釋者。依諸佛菩薩明王等之法各得入普門可說之。雖然舉最下韋陀梵志之更轉方便即成大日義。應例知第二第三院等上位佛菩薩更轉方便。故云且如也。是即從此一門得入法界義。故云志求五通乃至毗盧遮那身等也。隨類形聲者。如上示現四重法界形聲。如此色形皆是密印也。如此音聲皆是真言也。涅槃經第八雲。善男子所有種種異論咒術言語皆是佛說。非外道說(云云)無非毒鼓因緣者。涅槃經第九雲。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令發聲。雖無心欲聞。聞已皆死唯除不橫死者。是大乘大涅槃經亦復如是。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此經已亦作無上菩提因緣。除不橫死一闡提輩(云云)今亦如是。聞真言不思議毒鼓之聲者。遠近淺深雖有殊異。終損緣業之生。無不至本不生際。故云如是或現佛身乃至如來解脫味也。一切眾生等者。色者有顯形二色。顯者青黃赤白黑也。形色者方圓三角半月團形也。複色有三種。大論第三十六引經雲。如經說。色有三種。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是故當知非但眼見故是色內外十處(五根五境)能起五識者皆名色(云云)又雲。復有一種色。所謂壞惱相。眾生身色名壞惱相。非眾生色亦名為惱壞相。惱相因緣故亦名惱。譬如有身則有饑渴寒熱老病刀杖等苦(云云)又雲。復二種。所謂四大四大造色。內色外色。乃至可見色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色無漏(云云)又雲。復有三種色。善色不善色無記色。乃至欲界系色色界系色不系(云云)又雲。復有四種色(乃至)受色(受戒時得律儀)止色(惡不善業止也)用色(如眾僧受用檀越所施之物也)不用色(余無用色也云云)又雲。復有五色。身作無作色口作無作及非業色。五情五塵(云云)又雲。粗色動色影色像色誑色。粗色者可見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如土石等。動色者有二種。一者眾生動作。二者非眾生動作。誑色者如炎如幻如化如乾闥婆等。遠誑人眼近無所有。如是等種種無量色。總名色眾(云云)已上恐繁大概略抄之。心者心地觀經雲。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云云)解雲。心為諸法依地。故云為地也。故華嚴經雲。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云云)又以義分故有心意識不同。如秘記雲。曼荼羅聖眾集起曰心。思量名意。了別為識(云云)故五教章雲。義分心意識(云云)如此色心是一切眾生本來成就六大法界也。所謂色者五大也。所覺理境大悲也胎藏也。心者五智也。能覺智體大智也金剛界也。是故五大與五智和融雲實相。複次所覺理境能覺智體不二雲實相。複次大悲與大智平等雲實相。複次胎藏界十三大院與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互相涉入無礙自在雲實相也。如此色心實相是生佛等有。平等平等無有勝劣。故云一切眾生乃至平等智身也。從本際已來具足圓滿故。離斷迷開悟之分域故。雲非是得乃至成法界也。妙感妙應等者。眾生本來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體具微妙本來常住離去來故云妙感。佛本來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體具微妙本來常住離往來故云妙應。諸佛不來來。眾生不往往。而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故云皆不出阿字門也。感應因緣者。以行者平等心為因。以諸佛平等大悲為緣。故云感應因緣。所生方便者。依感應因緣所生曼荼羅聖眾也。如此感應因緣所生方便皆同一法界。不離字本不生。故云當知感應因緣乃至不出阿字門也。湛湛大海同一鹹味喻心王毗盧遮那之心海。雖波濤相激。只是海水之波濤也。故以此喻妙感妙應。大波小濤相打互雖為能所。能所共海水之上能所也。故以此喻所生方便重重無盡互為能所也(云云)

  二從複次下。明發起五字門中。自二。一明總標密意二明次第相釋。

  初中。複次者。上金剛手探如來密意。說致發問其意已。次此復明說五種譬喻之意。故云複次也。承佛神力者。今此五字門是今經宗體。如來秘密奧源。故非佛力者輒爾難說。故云承佛神力也。為欲發起等者。下品佛所說大悲胎藏秘密曼荼羅。以此五字門為具體法身。故云為欲乃至五種譬喻也。

  二從初句下。明次第相釋中。自六。一釋空大。二明地大。三明火大。四釋風大。五釋水大。六明正發起五字門(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中雖有多句。對自餘四大故。總合空大中諸句為一句。故云初句也。自余可准知之。譬如虛空等者。可有當體譬喻二意。當體義是上根上智所用也。為被中下機。舉譬喻之義攝當體之義也。複次毗盧遮那大空之體難解難入故。假譬以況彼大空也。故云以世間易解空譬難解空也。

  二從如此下。明隨釋中。如此即是毗者。言虛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故無德無失。是小乘意。故云如此即是乃至無過無德也。今如來智身等者。言今毗盧遮那一切智智大空。雖離一切妄想戲論。而無量無邊萬德自本已來成就圓滿。不如彼世間空無過無德。故云今如來乃至以況大空耳也所以重言者。言住一切分別者有也。離一切分別者空也。於此空而亦作無分別想故。為遮此無分別想故云爾也。離一切分別乃至是分別上更生分別義例如尋伺等者。住分別想如尋。住無分別想如伺。又住分別想如眼識生時。住無分別想如意識生也。故云例如乃至是細分別也。自余可見(云云)舊譯或雲者指大論等也。大論三十八雲。劫跛。秦言分別時節(云云)所言分別者妄執義也故云爾也。

  二從第二下。釋地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世間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說。二明合譬。

  初中。如世間等者是即大地所生之草木等也。以之為一切眾生之依處。故云如世間乃至作依止處也。

  二從一切下。明合譬中。一切智智等者。此一切智為大悲普門曼荼羅之依地。故云一切智地也。大悲曼荼羅者。以阿字為一切種子。一切諸字皆是阿字所流所因。故云大悲乃至所出生也。四重法界諸尊以阿字本不生際為所依止處。故云即此諸乘乃至所依止處也。起是字起。滅是字滅。故雖生無利譽稱樂之悅。雖死無衰毀憂苦之悲。故云生死涅槃乃至故以為喻也(云云)

  三從第三下。釋火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可見。

  二從譬下。明隨釋中。三。一明譬說。二明合譬。三明複次義。初中。皆如須彌山者。且約一四州中最大物。故云如須彌山。再往論者。設雖如無量須彌山。更可無怯弱也。

  二從如來下。明合譬中。如來智火者。謂以字智火。剎那焚滅無始已來賴耶所薰一切妄想煩惱之薪。妄執煩惱薪盡滅故能燒智火隨不生。是即字實相也。故云如來智火乃至亦無所依也。

  三從複次下。明複次義中。複次如者。譬如世間火上下貴賤同用。於黑闇夜中而得正路。字智火亦如此。四重法界上中下聖者異生平等平等有之。於無始生死無明煩惱黑闇夜中。知見如實道。入初地乃至第十一地。一切佛法皆悉證知。故云複次如世間乃至故以為喻也。

  四從第四下。釋風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大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二明合譬。初中。三辰炳現者日月星是也。蔚蒸者蒸粟貌也。熱惱之^7□也。於風大有多種之德。令得清涼之義。開榮增長之義。摧壞物類之義。自在旋轉之義也。

  二從如下。明合譬中。滌除一切等者。令得清涼義也。是即寶幢佛三摩地凈菩提心顯現時。開發心內三點令炳現三部佛德。而除眾生煩惱令得清涼之益。故云滌除一切乃至清涼法性也。又復能令等者。花開敷佛三摩地也。故云開榮增長。又雲善法增長也。摧壞無明等者。無量壽佛三摩地轉法輪智之德也。而此無障礙等者。天鼓雷音佛三摩地。其義可見。故云自在旋轉。又雲無所依故也。

  問。何故於風大德有如此義耶。答。余大亦如此。尋文可見。是即明五大互具五大互融無礙也(云云)

  五從第五下。釋水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說。二明合譬初中。如水大者。上火大毗盧遮那大智門德也。今此水大如來大悲門德也。其義自可見。

  二明合譬中。如來智水者。指自性清凈真如法界。是即中台也。流趣世間者東方。潤諸等持者南方。成大果實者西方。利益群生者北方也。體無煩惱以下轉釋上諸句也。所謂體無煩惱乃至無濁者轉釋中台。此中有三句。體無煩惱故清潔者指佛部德。能離諸惑故無垢者指金剛部德。一相非異者指蓮華部德也。諸有得者轉釋東方。獲清涼定者釋南方。湛寂難思者轉釋西方。證平等性者轉釋北方也。

  問。何故於水大句具如此之德耶。答。是即毗盧那字智水具足五智故也。

  六從複次下。明發起五字門中。自四。一明別標。二明法說。三明譬說。四明合譬。

  初中。下文者指秘密曼荼羅品悉地出現品等也(更問)

  二從阿字下。明法說。自可見(云云)

  三從如世下。明譬說中。又如世間等者。所言世間總有三種。然今世間者。舉器世間攝有情世間也。地水火風者。大論三十二雲。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複次一切有為法亦名因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為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故生是名緣緣。諸法生時不相障礙。是為無障緣(云云私雲亦名增上緣也)問。若然者。今釋云何可得心合耶。答。世間種子為因緣。此種子從地生。水所潤火所暖風所長次第無間相續。故為次第緣。此種子緣地水火風生故為緣緣。如此五大與力不障故令生長故云增上緣也。此等諸緣若闕一緣。一切有為法無生長。故云隨闕一緣終不增長也。六因四緣事。大論第十七三十二等委悉也。恐繁不抄之要攬人開之。

  四從一切下。明合譬中。一切智性者直指一切眾生自性清凈如來藏也。即用一切者。言此自性清凈種子從字本不生大悲地大生。故本來不生不滅而常住不變也。為字言說不可得之大悲水大所潤故。為邪見放逸煩惱重障之熱惱不所枯乾。為字塵垢不可得之大悲火大所暖故。為一切愛見煩惱重障寒冰不所傷害。為字因業不可得之大悲風大所增長故。為四重五逆等惡業煩惱系縛不所結縛。為字等空不可得之大悲空大所蘊持故。為執著戲論妄想分別不所障礙。以如是等五義自為眾緣故。自心發菩提心。自心具足大願行。自心知見等正覺。自心證無等涅槃。自心嚴凈佛國土。自心作利物結緣。從非因之因至非果之果。而成不可思議不生不滅因緣也。故云一切智乃至不滅之因緣也。

  三從金剛下。明發起三句法中。自四。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所同體。三明例證。四明譬喻。

  初中。觀知如來者指前奮迅示現藏也。無與等故云獨一。非一門二門之加持故云法界也。加持之相者。如上釋。心所惟忖等者。內心思惟觀察也。必知將說等者。佛左所說五字門並三句三密等法門也。先喻其功德者嘆喻五字門功德也。發起大會者。如上釋之(云云)

  二從然後下。明所問體中。然後者。如此觀知加持之相嘆其功德發起生解之機已而問。故云然後問佛。如是者上所釋一切智智是也。從此已後等者。依如此奮迅現瑞致動執生疑。因茲薩埵發問。故此後如來以一切智智印。即印持決定其心而廣說。故云從此已後乃至廣分別說也。

  三從例如下。明例證中。例如彌勒等者如上釋之。憤憤悲悲者。有心雲憤憤。在口雲悲悲。所謂心起口浮未演其所疑。故云即時憤憤乃至所疑也。為說是道場者。即一乘法是也。付之若依香象意者。有二。一別教一乘。華嚴之體是也。二圓教一乘。指法花會三歸一。故五教章雲。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圓教(云云)若依天台意者。無別教圓教不同。只是以開權顯實妙體名為一乘。故經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云云)香象天台所釋雖似別。義致無相違。所以然者。天台建立宗日。始自華嚴終至般若雖多不同。但為次第三諦所攝。今經會實方曰圓融(云云)此釋雖判華嚴法華勝劣。探佛意時如雲初後佛惠圓頓義齊。又香象分相門方雖釋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乘。統攝門意曰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悉是彼一乘法。爰以香象雲。如思禪師智者禪師。神異感通跡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此等諸德豈夫好異(云云)故知立宗雖別。圓極是齊也(云云)以此一乘圓極。為道場所得法。故經雲。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云云)為授菩提記者。爾前所記非劫國名號之記□。是故號不畢定記。法華所記授劫國名號之記□。是故曰畢定記。故大論第九十三畢定品雲。如法華經中說畢定。余教說有退有不退(云云)自余如上釋(云云)

  四從譬如下。明譬喻中。譬如春陽之始等者。喻文自可見。若無機之人等者。於大悲發生春陽之始。上上信根之族秘密真言之機。菩提種子忽自萌動。無明殼皮頓自甲裂。是故奮迅示現之雷風響機興即生之大空。無盡莊嚴之螺鼓動大悲嘉會之樓閣。於三世常恆之一時。降平等一味之大雨。依之如實不知之莩殼速脫離。無上菩提之善苗疾出生。是則自非上根上智之人大度勇銳者。無蒙如此之深益。至如彼兩種二乘兩種外道者。適雖遇奮迅示現莊嚴之際會。如聾如盲。何得視聽見聞如此境界。何況發起甚深秘密利益耶。爰以大師言。摩尼奇珠待大龍而雨寶。輪王妙藥對鄙人以為毒。何況真言秘藏起三自以難聞。金剛佛戒過十地而叵得。自非輪王種姓大機菩薩。誰能開五智於一心得三密於凡身(云云)雖為一道極無十地證得菩薩全非其境界。何況二乘凡夫所測量耶。設雖有無間鐵城中。若為秘藏真言之機者。今依此奮迅示現加持三昧無不發深益也。第五陀羅尼藏之機可思之。是故諸道升沉依戒持毀。見佛不見佛任乘緩急。故今所言無間中真言機者。即是戒緩故一且雖墮地獄。以乘急故速知見自心佛也。又涅槃經第九雲。善男子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芽若生者無有是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終不能發菩提心芽。若能發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芽(云云)彼經以一闡提為無機之人。今此經以顯網封執為無機之人也。如此顯教封執之輩。雖遇無盡莊嚴之際會。不能蒙甚深秘密之妙益。故云若無機之乃至發起深益也。

  二從毗盧下。明如來許說中。自五。一明如來讚歎。二明總標三句。三明開示寶所。四明菩提不可得。五明問答決疑(矣)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初總牒自可見。

  二從以執下。明隨釋中。自四。一明贊測深意。二明贊不生機會。三明贊難問能問。四明如來誡聽。初中。預測如來者。上來所言五字門並三句法體。是今經之深旨如來之秘藏也。然金剛手能測彼深奧令發起。故云側如來加持深意也。

  二從又能下。明贊不失機會中。發起時眾者。今大悲胎藏曼荼羅法界應度大眾也。作生解因緣者。令彼法界應度之眾生而生大菩提心之解了故云爾也。仰測聖心者。仰能測如來說法時至而不失應度機根嘉會時分。故云仰測聖心不失機會也。

  三從我觀下。明難問能問中。又二。一明讚歎意。二明功德倍增。初中。我者大日之自稱也。乃至淺行諸菩薩者。指初心始行諸菩薩也。以此三句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教甚深教義。皆悉莫非為此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故云以此乃至甚深之事也。

  二從以如下。明功德倍增中。倍增者復明於上首仁者中。金剛手雖無比類。對如來世尊故猶論明昧不同。故云無量功德乃至終無漏失也。

  問曰。何故如來如此殷勤讚歎金剛手。有何等深意耶。答曰。如大論五十五雲。問曰。佛何故贊須菩提。答曰。示師不自高。弟子承順師法故。有人師所說弟子不受。弟子所說師不聽。如凡夫人處眾說法時。破一切語不受。以佛無吾我心故贊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云云)今亦如此。故贊金剛手也。

  四從次即下。明如來誡聽中。又二。一明誡聽意。二明引論釋。初中。極善作意者。舉意密而攝身口也。亦為未來弟子等者。言非啻誡勸金剛手。亦兼為欲使未來真言行者直心聽法故云爾也。

  二從故釋下。明引釋論中。若人心善直信等者。若為聽法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是即心善直信之相。故法華經雲。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舍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告舍利弗。我說是相。如是等人則能信解(云云)又大論九十六雲。佛言。薩陀波侖菩薩求般若時。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於空閑林中聞空中聲言。汝善男子從是東行。莫念疲極莫念睡眠。莫念服食莫念晝夜。莫念寒熱莫念內外。善男子行時莫觀右右。莫懷身相莫懷色相。莫懷受想行識相。何以故若懷是諸相。於佛法有礙。若於佛法有礙。便往來五道生死中。亦不能得般若波羅蜜(云云)以是等義故云若人心善乃至則不能解也。聽者端身者。端直身威儀不顧身勞。猶如渴水而欲飲之。故云爾也。一心入於語義中者。專心不異緣。於所說中之義理敢不誤失也。以下二句可見。此偈中有專三業之義。所謂端身者專身業。如渴飲者專口業。一心者專心業也。故大論一百雲。以善其身口意業供給師(云云)及無盡意經等者。未檢得之。要攬人披經可見之。

  妙印鈔卷第九

  (御本雲)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

  建武四年(丁丑)卯月十日

  金剛佛子明金之

  妙印鈔卷第十

  沙門阿寂紀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二從經雲下。明總標說三句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猶如下。明隨釋中。自四。一釋菩提為因。二釋大悲為根。三釋方便為究竟。四明約地上轉釋三句。

  初中又雲。一明總三句次第生起。二明中智觀。三明心實相。四明相望成因果。五明譬說。六明引論證信心。

  初中。世間種子者菩提為因句也。籍四大眾緣者大悲為根句也。如是次第等者方便為究竟句也。是即為釋菩提為因句。先總釋三句次第生起而成因果也。

  二從然以下。明中智觀中。然以中智者。非彼顯教所談之中智。是非中之中也。所謂字不生不滅之德名為中智。言以字不生義故離常見。以字不滅之義故離斷見。如此以無自性故因不守自性故還成果。果亦不守自性故還成因也。故云觀之畢竟乃至因果義成也。若法不然等者。若不能如斯觀達。即墮斷常二見之中故不成因果也。所謂墮斷無之見故更不見因果。墮常見之中故亦不成因果之義。所以然者。計因定因果定果故不知從緣生之因果。故云若法不然乃至因果義不成也。

  三從今行下。明觀心實相中。今行者等者。指三密修行行者。觀心實相者。指六大法界一大圓明蓮華三昧之體亦復如是者。離如上生滅斷常等諸戲論。故云亦復如是乃至凈虛空也。於內證所行等者。離如此斷常一異雖不生不滅。而於內證圓明之萬德。更不疑滯。一切智智大菩提心堅固不動。故金剛頂雲等同於大空堅住金剛性全成金剛體(云云)故云於內證乃至堅固不動也。離業受生等者。如此住堅固大菩提心故。永離無始生死業受之生。而成虛空無垢大菩提之生。故云離業受生等也。萬行功德等者。普門法界大悲萬行。依此大菩提心而增長。故云萬行功德乃至菩提心為因也。

  四從此菩下。明相望成因果中。此菩提者指上如實大菩提心也。為後二句因者。為大悲究竟二句而成因故云爾也。若望生死中者。於生死流轉中對所積集大小權實善根故。此如實大菩提心初心即極發心即到故被雲果故。雲若望生死中乃至名為果也。以睹佛法前相者。指地前五種三昧道也。故禪要雲。初觀之時如似於圓。遍周之後無復方圓。作是觀已即便證得解脫一切障三昧。得此三昧者名為地前三賢(云云)又雲。今於此心中。復有五種心義。行者當知。一者剎那心。謂初心見道一念相應。速還妄失。如夜電光暫現即滅。故云剎那。二者流注心。既見道已念念加功相續不絕。如流奔注。故云流澍。三者甜美心。謂積功不已乃得靈然朗徹。身心輕泰玩味於道。故云甜美。四者摧散心。為卒起精勤或復休廢。二俱違。故云摧散也。五者明鏡心。既離散亂之患。鑒達圓明一切無著。故云明鏡。若了達五心。於此自驗三乘凡夫聖位。可自分別矣(云云)故知以睹佛法前相故者。指地前所證三昧道也。佛法者初地法明道位也。故彼五種三昧道是為初地佛法前相故也。

  五從解如下。明解說中。聞善知識者。指世間如實之善知識也。余文可見。漸見前相者。指地前三昧道。如上(云云)爾時於寶藏等者。既見寶之前相故。於寶藏所含種種功能更不疑。彌發起加行。速望得無盡寶藏之真體也。故云爾時於寶乃至信心義也。若合譬者。有人者初心始行真言行人也。善知識者。真言上乘之大阿闍梨也。汝今宅中者。指行者自身雲今宅中。是即周遍法界之塔婆故。自有無盡寶者。指自心八葉無盡莊嚴藏。應自勤修者。令教修行三密方便。而開發自心萬德故。周給一國者。開發已於周遍法界華藏世界海中。自他受用無有盡期故。彼人聞已即生諦信者。行者聞如上之殊勝教導已。即諦信住如實知自心之大菩提心故。如說而行等者。住大菩提故如阿闍梨教導正行三密妙行也。漸見前相者。證得地前三昧道味。爾時於寶藏等者。既見佛法前相故。離疑惑之心。彌發起加行望證法明道故也(云云)

  六從釋論下。明引論證信心中。釋論雲者。彼論第一卷釋如是下文也。此偈中者。論家御語也。余文自可見。

  二從經中下。釋大悲為根中。自五。一明表大悲。二明根義。三明悲義。四明根悲交釋。五約供養行明悲義。初中。經中次說者。指經大悲為根本五言也。是即菩提心為因之句次故云次說也。

  二從根是下。明根義中。根是能執持義者。言大悲能執持諸佛大菩提功德萬行不令拔除。故云爾也。

  三從梵下。明悲義中。迦是苦義者。即是大悲拔苦之義也(云云)

  四從慈如廣下。明根悲交釋中。慈如廣者。慈是與樂義。是即菩提心所具無上法樂也。此菩提心名為嘉苗。是菩提心為因句也。為令增長此菩提心之嘉苗故。用拔苦之大悲。是即大悲為根句也。故云慈如廣乃至除草穢也。此中雲悲者。說能助之大悲。所助之大慈自顯。故云爾也。

  五從且如下。約供養行明悲義中。行者等者指真言行者。修供養時者。於供養有內外事理供養。如下卷說。時者依軌儀法則行三密之妙行時也。此時亦有初中後晨朝日沒等之時。隨四種之法分別故云爾也。若奉一花等者。付之有淺略深秘。其淺略者。隨其時世間所有種種妙花妙香等是也。若深秘。花者以行者周遍法界忍辱之心。兩手合掌。向周遍法界過剎塵曼荼羅聖眾演供養時。於剎那頃興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說供養雲海。供養已成法界不可說不可說展轉曼荼羅聖眾。並自法界他法界不可說不可說展轉曼荼羅聖眾之時。須臾成就花三昧圓滿忍辱波羅蜜。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大願皆悉成就。故云若奉一花乃至皆悉生根也。複次花者自心八葉心蓮華。是即佛界心界眾生界同一平等大菩提心之妙體。以此大菩提妙花。供養盡空法界佛界心界眾生界帝網重重不可說不可說曼荼羅聖眾故。自利利他行願皆悉圓滿生大悲根。故云若奉一花乃至皆悉生根也(云云)如花者阿伽香飲食燈明等亦復如此(云云)隨行者以等者。住字本不生實際。而修無盡萬行。故云隨行者乃至萬行也。即由大悲地界等者。譬如大地為一切眾生依。大悲亦復如是故。水火風空亦如此可得心也。余文可見(云云)

  三從方便下。釋方便究竟中。即醍醐妙果等者。大悲萬行皆悉成就十一地妙果圓滿。譬如醍醐無可復增其精涼也(云云)三密之源者。此妙果是三部三身之奧源故云爾也。

  四從又凈下。約地上釋三句義中。自二。一明舉譬顯三句始終。二明引般若結釋。

  初中猶如真金等者。初地所發如實大菩提心也。大悲如習學等者。初地所發大悲行願也。方便如巧藝等者。初地所證妙果也。複次初地為菩提心為因。從二地至八地已來為大悲為根。八地以上為方便究竟也(云云)

  二從如摩下。明引般若結釋中。梵音鄔波那等者。因之梵語也。此梵語有發起義。是即從因生果果還復生因義也。故云梵音乃至故以為名也。

  三從經雲下。明開示寶所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三。一明開示寶所。二明自心為寶所。三明問答決疑。

  初中。即是者。直指如來直說故云即是也。開示如來者。上所言如實大菩提心是也。

  問曰。如來何故自問自答。而言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耶。答。今此自證大菩提者金剛手猶不能問。何況有餘人能問能答人耶。故如來自問自答也。

  二從如人下。明自心為寶所中。如人雖聞等者。譬意可見。復指言如上者。指上之菩提為因之解釋也。此法從何處者。指第一甚深微妙之法。所謂如實大菩提心是也。即是行者自心耳者。指自心八葉干栗多心也。若能如實等者。言如實觀察此八葉心蓮功德。了了分明證知無疑滯。名為如實知自心。故云若能如實乃至名成菩提也。其實不由他悟等者。心自證心心自覺心之意也。

  三從問曰下。明問答決疑中。問曰若即者。問之意謂。佛自問云何菩提。如來自答如實知自心故。即乘取答之語問即心是道者也。言即心者自心故也。故問但如實知即心名為成菩提者。何故一切眾生自不成佛也。即如大圓覺雲。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乃至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舍無遮大悲。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云云)今問意亦復如是。佛既說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故。乘取此經文即問曰。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迴生死不得成佛也。答曰以不如實知故者。答之意謂。雖自心元佛。不如實知自心之體故云不成佛也。所謂愚童凡夫者。釋其所由也。若聞是法者。就斯有多種斷簡。謂於愚童凡夫有種種不同。所謂或有未生一毫修善之愚童凡夫。此人雖聞是法。不可有信知之義故。如次下卷釋愚童凡夫雲。若是未生種子無機之人。雖種種為說。終不能信解(云云)或有行齊施等之愚童凡夫。是則聞是法有少分信解之義。以是義故。今文雲。若聞是法少有能信也。識性二乘等者。才觀人無我。雖斷離人執。猶未離實有之法執。何況如實觀自心即法界之實體耶。故云識性二乘乃至未如實知也。已上出如實不知之人也。若知實自知等者。是即如實自證自覺者。初發心之時。即覺知本來成佛亦無餘答也。譬如長者等者。舉譬顯此義。自可見(云云)

  問。若爾者先所舉圓覺經中。金剛藏問云何如來答之耶。答。同經。如來答雲。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悟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私謂動目轉火雲駛舟行也)彼物先住尚不可得(私曰。湛水定眠月運岸移。此四先住不可得故)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私謂。三惑者指金剛藏問之中三疑惑也)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花。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翳(私謂已上如來答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雲問也)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私謂已上如來答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雲問也)善男子。如銷金□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私謂如來答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雲問也)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私雲決第一問)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私雲決第二問)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私雲決第三問)善男子。但諸聲聞所聞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未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云云私謂根本淫慾是也下然見云云)今案此經如來所答之旨。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涅槃。又無成佛及不成佛。又無輪迴及不輪迴。只以妄見故見種種不實。今亦如是。六大法界一大圓明之心鏡。離去來動靜生滅一異能所得失等之相故。無煩惱菩提生死涅槃。亦無成佛不成佛。無輪迴不輪迴。唯以不如實知如是之自心體性故。生種種妄見。輪迴生死往來五道。若如此自心實相如實開覺。即時歸本覺。畢竟如而菩提相也。故經雲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也。此事至要也。能能可思察可思察。

  四從經復下·明菩提不可得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亦三。一明離菩提無一法。二明不可得所由。三明轉釋無相義。初中。無上正遍知等者。指上正遍知等釋。故云前已說之也。此中者指別牒句中也。即是七微合成者。俱舍論頌疏第十二雲。極微為初指節為後。應知皆七倍增。七極微為一微量。積微至七為一金塵。積七金塵為一水塵。積七水塵為一兔毛塵

  (云云)又雲。極微者是色極少也。剎那者是時極少也。一字者是名極少也(云云)又雲。微是細義。非極微也。色聚極細立微聚名。為顯更無細極此者。此在欲界無聲(云云)然今七微合成者。彼微聚七合成名為七微合成。此七微合成名為微少。故云梵雲阿耨乃至故以為喻也。言彼法者等者。指無相大菩提心而雲彼法也。言彼六大法界虛空無垢菩提心之外。更此七微合成微少之色塵許無有可得之法。故云言彼法者乃至更無一法也(云云)

  二從經中下。明不可得所由中。自六。一明別標。二明牒經。三舉分譬。四明分譬不及。五明勸誘。六明心自證覺。

  初中。次說因緣者。是即少分不可得因緣也。

  二從何以下牒經。可見。

  三從譬如下。舉分譬解釋中。譬如虛空等者。且以具少分六相似故。即以為譬也。所謂一畢竟凈。二離一切相。三無動。四無分別。五不可變易。六不可破壞也。以如此等六義少分相似故為譬也。故云以如是等乃至無相菩提心也。

  四從然是下。明分譬不及中。然是中等者。雖世間虛空有如上之六義少分相似。於是無相大菩提心中。復有不可說不可說秘密甚奧之事。以虛空不可譬大菩提也。遍喻者。如上引涅槃經釋之(云云)

  五從翼諸下。明勸誘中。諸學者等者指真言學者。得意忘筌等者。言得此恆沙萬德之義魚。忘彼畢竟無相之文筌也(云云)

  六從又如下。明心自證覺中。又如虛空等者。如世間虛空者無知解者無開曉者。甚深無相大菩提心亦復如是。故云又如乃至當知亦爾也。心自證心者。上之心者智也識也。下之心者境也五大也。是則直指行者本有境智不二也。言能證心者本有智也。所證心者本有境也。所謂以本有五大為境。以本有識大為智也。是則為顯境智和融本來無二無別也。境智名異全收一體也。然此境智圓明之外。全以無知解之法。無知解之者。無開曉之法。無開曉之者。我心自證我心(云云)自覺我心。故大圓覺經雲。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住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云云)禪要雲。唯有明朗。不見心之與身(云云)故云又如虛空乃至開曉之者也。若分別少分者。言於此無所得大菩提中。若分別微塵許之能所。隨法非法之相。不離我人壽者等之見。若不離我人眾生之見者。取去來生滅一異能所等。往來五道生死。何名不壞常住金剛智慧耶。故華嚴經第六雲。如來深境界。其量齊虛空。一切眾生入。真實無所入(云云)

  三從複次下。明轉釋無相義中。自四。一明別標。二明牒經。三明引論證。四明舉凈心合。初二。自可見。

  三從如釋下。明引論證中。佛智慧清凈故等者。出過諸心地不作諸觀故云清凈也。不觀諸法等者。是即出不觀之法相也。其文自可見。

  四從以如下。明舉凈心合中。以如是凈者。指如實大菩提心。出過諸觀等者。四智心地猶不出心量之分。何況於自余耶。今此凈菩提心者。出過諸心地於法自在也。故云以如是凈乃至得無掛礙也。雖無相甚深不可思議。而此菩提心含甚深不可思議微妙清凈功德兩部曼荼之萬德。莫依之不出生。故悉地出現品雲。虛空無垢無自性。能授種種諸巧智。由本自性常空故。緣起甚深難可觀(云云)又供養次第雲。凈菩提心如意寶。滿世出世勝希願。自利利他因是生。除疑究竟獲三昧(云云)又菩提心論雲。能含無量種種珍寶三摩地(云云)故云譬如虛空乃至謂虛空相也(云云)

  五從爾時下。明問答決疑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時執下。明隨釋中。亦二。一釋薩埵疑問意。二釋如來答。

  初中。亦二。一釋所問來意。二明所問體。

  初中。時執金剛者。聞佛說如上之無上菩提少分不可得之相。雖自身無疑。為斷未來眾生疑惑故。而致此問。故云聞佛所說乃至而佛言也。

  二從菩提下。明所問體中。菩提心名等者。菩提心即一切智智也。若一切智智者。離此菩提心之外無少分能所者。誰為能求所求。誰為可覺可覺者耶。又離菩提心之外都以無一法者。誰能發菩提心。令至此無相本菩提妙果耶。又若雖無能發所發之因緣而成菩提者眾生雖不發心修行。自然可成佛耶問也。故云菩提心名乃至自然成也。

  二從故佛下。明如來答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明隨釋中。亦三。一明自心尋求。二明示其著所。三明法明道位。

  初中。亦二。一明自心即是旨。二明不知故見苦樂。

  初中。雖眾生者。夫以一切眾生色心實相直爾是菩提故。雖有佛出世而不增明。雖無佛出世而不缺減。性相常住常自莊嚴。故云雖眾生乃至自嚴凈也。

  二從然不下。明不知故見苦樂中。自二。一明正不知因緣。二明譬。

  初中。然不知實者。言眾生自心即雖佛。不如實自知自心實相。即是無明也。然無明有厚薄。所謂大論九十七雲。無明有二種。一者厚二者薄。薄者名無明。厚者為黑暗(云云)釋論雲無明煩惱厚薄別故(云云)

  問。自心即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凈者。有何等因緣無明起耶答。法華經雲忽然火起(云云說元品無明也)金峰經雲。爾時會中忽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來。亦不從地出生。忽然而現。時薄伽梵告金剛手言。此障從何而來。從一切眾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無初際。本有俱本輪。時障者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云云已上自宗所談佛果一障是也)此等意無明煩惱發起忽然而無所從來。是則一切眾生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無覺中來本來不可得也。彼顯教所說元品無明障言語道斷心行所滅絕離絕離境故。不談無明形體。今宗障體即德故。雲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也。是即不住自心內證之妙智。而緣心外之法故。此無明忽然現起。故經雲。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為便。能奪真言師所修功德業(云云)問。若爾者住何等觀智。令除滅此無明煩惱障耶答。住如實之智不見心外之法故。此無明不除而除不滅而滅。來時無所從來。無始無初際故。去時亦無所去。無終無終際(云云)

  二從如蠶下。明譬中。亦三。一明厚喻。二明薄喻。三明見心實相。

  二從如蠶出絲等者。譬無明深厚者。從苦趣苦。都無出離之期。是則大論所說無明厚者為黑暗。是也。又法華經雲。毒氣深入失本心故。為毒所中心皆顛倒(云云)

  初中譬如下。明薄喻中。譬如人間凈水者。譬無明輕薄者。隨所緣雖異解。心外不見法。是則大論所說薄者名無明。是也。又法華雲。不失心者即便服之病盡除愈(云云)於一水四見不同也。所謂人間見水。天見琉璃。餓鬼見火。魚見宮殿。故云如人間乃至或以為火也。於自心六大法界一水。自見十界之差別。自見種種無量之苦樂。故云自心自見無有一法等也。

  三從若瑜下。明見心實相中。若瑜伽行人等者指真言行者。正觀三法者。就內六根而觀達。就外六塵而觀達。及兩中間而觀達。修心不可得。不可得者即是字之實相也。字實相者即是心實相。心實相者無相大菩提。無相大菩提者即是一切智智。故云正觀三法乃至得成就也(云云)

  二從複次下。明示其著處中。自七一約一切法明心實相。二約真我明心實相。三約六根明心實相。四明心無相所由。五明結歸三句大宗。六明知識其心。七明頓覺成佛(云云)

  初中。又五。一明著所因緣。二明引經。三明大品。四明觀內外中間。五明譬合。

  初中。複次世尊者。佛先直答金剛手言。秘密主自心尋求菩提及一切智。何以故本性清凈故(云云)此本性清凈心。依內外中間等著所。而不得本凈真心故。次說內六根外六塵其兩中間之著所。故云複次世尊等也。余文可見。

  二從經言下。明引經中。心者行者自心。即本性清凈妙蓮不染真心是也。

  三從如摩下。明大品中。如摩訶般若等者。指大品般若也。以無量門等者。初自五蘊三科之法。終至種智菩提。約一切諸法門。說畢竟獨空之旨。今實相者無相也。故大品雲。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云云)

  四從今欲下。明觀內外中間中。今言疏主之言也。遠指佛之現在也。宗要者所謂本性清凈自心也。欲顯此本性清凈之心實相。雖多有情所著法。不過內外十二所故。於此十二所而觀達。速至心本不生際。故云欲舉其乃至一切法也。行者指真言行者。於內法者六根也。一一諦觀者。約眼根諦觀而心不可得。乃至約意根諦觀而不可得也。故云一一諦觀也。或在外耶者六境也。猶恐錯誤者。約內觀心不可得。又約外觀心不可得。於內外不見心之所住。誤於內外之中間謂有心之所住。故為遣此執著復作此觀。於內六根心不可得。於外六境心亦不可得。於內外心已不可得。況於兩中間而有心所住。故於兩中間亦心不可得。此時於內外中間之三所不見心之所住故。自心本來無生無滅而離去來。故云猶恐錯誤乃至戲論雲披也。

  五從譬如下。明譬合中。珠力故水清者。妄想濁亂心水中。自本有自性清凈如意珠。以此自性清凈凈菩提心如意寶珠力故。妄想顛倒濁水即清。濁水清故即寶珠還顯現。故經雲。凈菩提心如意寶。滿世出世勝希願。知利利他因是生。除疑究竟獲三昧(云云)故異生羝羊適一念發心修微薄濟施。皆是依此凈菩提心如意寶珠內薰密益之力。自其以來念念資長而到初法明道位。證除蓋障三昧時。自然此凈菩提心如意珠顯現增明也。雖然水初濁時濁自余所不來。清亦於余處不去。水初清時。清自余處不來。濁亦於余處不去。水清濁只依風緣。珠隱顯亦任清濁。可思之。

  二從經雲下。約真我明心實相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前約下。明隨釋中。亦二。一約諸色明觀。二明約三界觀。

  初中又四。一明結前生後。二明內心大我。三約顯色觀。四約形色觀。初自可見。

  二從此宗下。明內心大我中。此宗者指真言宗。即以等者。如余宗為正因佛性。今宗不爾。直指一切眾生之心為如來應正等覺。是本來成正覺如來故也。所謂內心之大我者。指一切眾生本心妙法芬陀利花。是即花台八葉九尊本來大我自稱也(更問)

  三從如有下。明約顯色觀中。如有一類外道等者。所謂或一類外道。我觀真我其色正青。或一類外道我觀我其色正黃等計也。封執一色不許余色。故云如有一類乃至或言鮮白等也。胭脂色者。自胭州出油色其色似紅紫。故以義雲紅紫也。

  四從或言下。約形色觀中。又二。一明舉見簡非。二明舉證非計。

  初中。或言我見者。所謂或一類外道。我見真我極長。或一類外道我見真我極短等計也。各各謂我所執真實而餘人所見皆不實也。故云或言乃至余皆妄語也。青相畢竟者。破彼常見也。青實相不壞等者。破彼斷見也。所謂青實相者。五色皆有實相。是即五佛色故也(云云更問)

  二從如有下。明舉證非計中。如有外道等者。明依一師迷妄之僻見諸弟各妄計不同也。余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雲下。明約三界觀中。亦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又三。一舉僻見不同。二明彼非。三明開示曼荼。

  初中。亦是對妄者。上約一切法並真我。呵責彼宗計畢。今然約三界等簡之故。雲亦是對乃至三界同性也。毗紐天者。疏第五雲。又次置微瑟紐。舊譯謂之毗紐。此是那羅延天也。

  二從然此下。明彼非中。三。一明約所居簡。二明約能居簡非。三舉譬呵非。

  初中。然此三界等者。三界有為諸法皆從緣生。從緣生法悉無自性。何心性同彼三界耶呵破也。

  二從次廣下。明約能居簡非中。次廣分別等者。釋經之非天龍等文也。

  三從譬如下。明舉譬呵非中。譬如虛空者。是即喻忘本源而起種種妄見。所以然者。隨所受器舍本味。暫成辛酸溫濁。故云譬如虛空乃至未曾變異也。又如真陀者。是即喻一心隨類應現。所以然者。一相摩尼隨緣雖變色。珠體無動轉。主亦如是。隨緣雖作種種色形。心體無動轉而不生不滅也。故云又如真陀乃至亦應生滅也。

  三從複次下。明開示曼荼中。複次世尊等者。今佛說心性非顯形眾色三界六趣等者。開示下品所說曼荼羅。為除未悟者戲論分別也。所以然者。曼荼羅中有顯形眾色天龍八部等故。真言行人見彼不了知自心因緣生故。生戲論分別起常見等故。先開示心實相門。說非青非黃乃至不與三界六趣同性也。

  三從又經下。約六根明心實相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亦四。一明結前生後。二明約十八界觀。三破邊見。四破見現。

  初中前說不在者。六根六境兩中間。此雲三處也。

  二從為未下。明約十八界觀中。為心不與者。言次上說心不與三界六趣同性故。猶恐未悟者心住十八界等中耶可推求推度故。廣歷十八界示心無所住也。

  三從複次下。破邊見聲聞中。自四。一明結前生後。二破犢子部計。三破有部。四明並破二部。初結前生後。可見。

  二從犢子下。明破犢子部計中。犢子者。三論玄雲。阿毗曇者名無比法。無漏惠根會理隔凡。其功冠絕。故云無比。犢子者。三論雲。薩婆多傳有異世五師。同世五師。異世五師者。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四舍那婆斯。五優婆堀多。此五人持佛法藏。各得二十餘年更相付屬名異世也。同世五師者。於優波堀多。即分成五部一時並起。名同世五師。一曇無德。二摩訶僧祇。三彌沙塞。四迦葉維。五犢子部(云云)今犢子者此同世五師隨一也。是二十部中其一也。

  問。何等名二十部耶。答。三論玄雲。如來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諸弟子四月十五日於王舍城祇闍堀山結集三藏。爾時即有二部名字。一上座部。謂迦葉為上座。二大眾部。即界外大眾。乃有萬數。婆師羅漢為主。此雲淚出。常悲苦眾生而淚墮也。又雲。從上座師都合有十一部。大眾部有七部。合成十八部。足根本二部為二十部。譬如四大和合等者。三論玄雲。問。毗曇但明人空。成實具明二空。云何兩論無有優劣。答。於小乘內自分三品。一者俱不得二空。如犢子部雲。四大和合有於眼法。五陰和合別有人法。此下根人也。二者薩衛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為次根人也。三者譬喻訶利之流。具得二空。為上根人也。約空義淺深。則毗曇為小乘之劣。成實為小內之勝也(云云)大論第六雲。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無所失。是則為常(云云)同論雲。如毗波沙中說。微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云云)

  三從說一下。明有部中。說一切有道人者。三論玄所言薩衛之流。但得人空不得法空是也。如□角龜毛等者。喻外道妄見虛誑不實。余所書之。

  四從以如下。明並破二部中。以如是戲論法者。指二部空計。而雲以如是戲論法也。故不識其心者。彼等不識心無性故。妄作如是三世實有等戲論也。

  四從非見下。明破見現中。又四。一併表二計。二舉非見計。三舉非現計。四並破二計初可見。

  二從如有下。舉非見計中。如有人言者。有大乘師教弟子云。一切眾生本有佛知見性。但無明翳膜除時自能見理(云云)弟子聞之作僻見謂。依無明膜不見佛性。我言療治此膜。招請醫師種種療眼。是即師任法理雖教導。而弟子惡得心致如此僻見耳。

  三從或有下。舉非現計中。或有人言者。亦有一師雲。常住妙理非造作之法。纏蓋除時日輪自現(云云)弟子聞之惡得心作僻見。雲霧叆叇時我等常住妙理不現。雲霧除去日輪現時常理顯現。仍待朝日。朝日出時見彼。稱雲我見常理(云云)此等皆師以譬喻教佛性常住之法。而弟子不知喻所詮故。一向執世諦作如是見計。故云皆以世諦言之耳也。

  四從若凈下。並破二計中。若凈菩提者。問雲。為破師。為破弟子耶。答。師弟共破之。

  問。師無僻見。何破之耶答。雖無僻見。猶作見現之思破之也。破文自可見(云云)

  四從又經下。明心無相所由中三。一表經文。二明譬說。三明合譬。

  初中。又經中等者指今經。自說因緣者。上約諸妄執雖說心無相。未顯說其無相所由故。佛自說心無相無住無性之因緣。故云自說因緣也。

  二從猶如下。明譬說。自可見(云云)

  三從心性下。明合譬。又自可見(云云)

  五從經雲所下。明結歸三句大宗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上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結前句。二明生後。三明難思三諦。

  初中。如上種種者。次上約一切法。或約真我。或約十八界等。一一觀達入自性清凈門。明自心自發自心尋求菩提畢。故云如上種種乃至求菩提義也。

  二從今復下。明生後句中。今復結言等者。謂上所言自性清凈心虛空菩提三種全體遍收一體無二。雖一體無二。而心虛空菩提三種名字宛然也。是即一而多也多而一也。一多自在不可思議也。故云虛空無垢乃至而有三名耳也。所謂心者眾生世間。虛空者器世間。菩提者智正覺世間也。如此三種世間性相本來一相一味。所謂六大法界字本不生也(云云)

  三從即此下。明難思三諦中。即此一法界心者。指六大法界雲一法界心也。此一法界心即勝義行願三摩地三種菩提心也。其勝義故畢竟不生也。行願故畢竟不壞也。三摩地故二而不二也。即是三部妙體也。畢竟不生者金剛部也。不壞因緣者蓮華部也。不二平等中道即是佛部也(云云)

  六從經雲下。明知識其心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佛已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結前句。二明正知識其心。三明究竟同歸。

  初中佛已開示等者。始從題目終至囑累。一部始終唯明此三句大宗。所謂如說如實大菩提心者菩提為因句也。始從一毫之善種。終至十地究竟功德善根。皆悉為大悲為根。第十一地為方便為究竟(云云)複次於一位中有因根究竟三句。複次於三句中各有三句。複次於一念一時等各有三句。以如此等義故云佛已開示乃至大宗竟也。

  二從即統下。明正知識其心中。即統論等者。統論此經一部始終。以種種無量善巧方便。而說如實菩提心。令知識眾生本心。所謂依如來之奮迅示現無盡莊嚴故金剛手發問。依薩埵發問故說如實大菩提心並三句法門。為令此凈菩提開明故。約內外等一切法以示其著處。或說百六十心三劫六無畏等種種心相。或說擇地造壇等眾多支分等。或說諸尊密印真言三摩地等。或說秘密曼荼內證真實境界等。或說兩部灌頂印明並秘密第五三昧耶等。如此等無量秘密方便。尋始窮終莫非為知識其心。所言知識其心者。即六大法界全體是也。所謂知識者。五智雲知。即在果位。五識雲識。即在因位。是即為顯果即因因即果。因果共不思議。故云知識也。其心者本有境即五大也。所謂六大無礙。六大無礙者即境智不二。境智不二名為成等正覺。故此經始終只為此一大事因緣也。故云即統論一部乃至知識其心也。維摩經上雲。直心是菩薩凈土(云云)

  三從如此下。明究竟同歸中。如此經者等者。非啻此經作此說。釋迦如來所說一切契經亦如是。故云如此經者乃至皆同在此也。又非啻釋迦如來同作是說。十方三世諸佛皆以一同無有異路。故云如釋迦如來乃至知識其心也(云云)

  七從經雲下。明說頓覺成佛中。自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世尊下。明隨釋中。自四。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決了佛法。三明諸法實相。四明觀我相。

  初中。說此頓覺成佛等者。即如經雲。不舍於此身。逮得神境通。游步大空位。而成身秘密(云云)又論雲。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是即不經劫生直證佛位。譬如神通乘人發意之頃能到所詣。故云說此頓覺成佛入心實相門也。

  二從亦為下。明決了佛法中。亦為決了等者。決了十方三世諸佛說教。莫非為斷我性而開自心實相之門。故云亦為決了十方三世乃至漸次開實相門也。此中如一切經中者。指諸顯經等也。

  三從彼言下。明諸法實相中。彼言諸法實相等者。指彼法華經所說十如實相。故奧捲雲。妙法蓮華最深秘處者。即此經本地身也(更問)以是義故云即是此經心之實相也。心實相者即是菩提心。更無別理也。但為薄福眾生等者。即如法華經雲。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薄德少福人眾苦所逼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故云但為薄福眾生乃至甚為難得也。故世尊等者。以薄福因緣故不能自信作佛。故如來說四味調養之方便。令凈諸惑障。漸說時將至說一大事因緣。故法華經雲。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云云)故云故世尊且令乃至為說即心之印(云云)今經則不如是等者。今經不用調熟方便。直約諸法令識六大法界凈菩提心。故云今經則不如是直約諸法令識其心也。所以為秘要之藏等者。指一塵法相為法界曼荼羅全體。故云所以為秘要之藏也(云云)

  妙印抄卷第十

  建武四年(丁丑)卯月十六日

  金剛佛子明金之


推薦閱讀:

大日經疏妙印鈔卷三十一至卷四十(大正藏2213部)
大日經疏妙印鈔卷五十一至卷六十(大正藏2213部)

TAG:印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