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十一集)

蔡禮旭老師 2011/6/3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2-01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群書治要360》,我們這幾堂課都是談「君道?修身」的部分。上一次談到的是在「修身」的「遷善」的部分,我們講到了《論語》當中孔老夫子的教誨,說到:

【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些教誨,事實上對於我們的進德修業,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學一句,假如能夠真正去落實一句,一定會有喜悅、會有法喜。為什麼?就像這一句,我們真的處事待人接物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效法、學習,那必然,我們是「德日進,過日少」。每天都有提升,這是人生最歡喜的事情,所以每一天就都沒有白過了。那我們現在學,很難有法喜的原因,還在於沒有真正去做,去體會,去效法。

所以,我們很冷靜看我們在學習經句的時候的落實程度。之前跟大家講到,我們思考自己生命當中五個最佩服的人,他們的優點我們看到多少?看到還不夠,『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個「從」是遵從、效法。當我們真正冷靜下來思考,很可能連優點都看得不清楚,假如連看都看不清楚,那要學就很困難。所以這一句也是提醒我們,要珍惜人生難得的因緣,來親近我們身邊有德行的人,向他效法。要惜緣才能有所收穫。

很多朋友會寫到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對我們恩德最大,跟我們相處的時間也最久。而寫到父母的時候,雖然我們寫出來了,但是事實上父母身上的優點,可能我們也效法得很有限。所以,父母的優點都不效法,其實我們內心的恭敬心不足,誠敬心就不足。為什麼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我們對父母都沒有真誠恭敬,進而效法他們的德行,那就很難能夠去效法他人,效法有德行的人。所以這一句話,「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是非常有深義的。所以人的愛心、恭敬心,都是從對父母當中流露出來的,再延伸到對一切的長者、一切的親朋好友。

所以我們這樣去思考了,才能察自己的不足。察到不足了,決定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自我否定,這個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看到不善了,最重要的,把它改過來就對了,「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人自信心不夠,發現自己的缺點,反而愈來愈沒信心。所以一定要認識一個真相:「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有本善,我們有明德,所以決定不能否定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所有那些不好的習染,那是「苟不教,性乃遷」,後天染污了。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要有信心;染污的那些習性,那不是真實的,決定可以去掉、可以放得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聖與賢,可馴致」。所以『其不善者』,我們趕緊反思自己來改正。

而我們現在其實很多經句為什麼不能落實,還是心上的功夫有問題。我們身邊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很不容易看到,因為傲慢心太重,覺得自己比他好。有時候覺得,「我學歷比他高」,傲慢心就起來了。「我長得比他帥」,「我哪些外在條件比他好」,傲慢心上來了,就不可能向人家學習他的優點。

我們看聖人是什麼心態。聖、凡差別在心態上。我們記得第二節課我們就有講到,大禹教誨他的後代,「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大家都念得出來,挺好的,這個叫溫故而知新。這一段文當中大禹講到,「予視愚夫愚婦,皆勝於予」,他看一般的老百姓,男男女女,每一個人都超過自己,謙卑到極處!見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人家的優點,然後進而效法他。聖人的心境!覺得只有自己是學生,都學別人的優點,這個太可貴了。

所以不能學人家優點,還是我們心上有病,病在哪?傲慢。還有,遇到真正德行高我們很多的,我們還是不學,為什麼?嫉妒心太強。這個嫉妒心一起作用了,「有什麼了不起,我哪裡也不錯。」這個心就很難學到別人的德行跟他的長處。所以經典跟我們的心不能相應,決定要在這個心上的毛病下手,放下這些習染,這樣「見善」了就可以去「從」。

而見人家不善,我們不止沒有說反省自己,見人家不善,變成跟人家對立,對人有成見,那這個心上都是這些不好的心態了。幹嘛對人家有成見?「人之初,性本善」嘛。真正相信人都有本善、都有明德,見人家不善,是憐憫他,是幫助他改過。甚至內心裡比他還著急:「啊呀,你有明德啊!決定不要被習氣所染污、障礙了。」是疼惜別人的心,怎麼可能會對人有成見呢?

所以,心地上都能洞察到內心的傲慢、嫉妒、成見、懷疑他人,把這些錯誤的心態放下了,這一句教誨就能夠受持了。

而受持教誨,它還有深度,還有廣度。從廣度來講,對人要「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對一切萬物呢?也有這樣學習的態度。你看從經典當中都提到,要向水學習,「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包含要向天地、向日月學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一顆謙卑的心,處處都有悟處啊!這是廣度,你學習從對人,到對一切萬物、現象,都有好學的心。我們很熟悉的一段經文也提到:「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你看那個忍辱跟包容的心像大地;「清淨如水,洗諸塵垢」。有德行的人,他們恭敬、好學的心處處都保持。這是廣度。

深度呢?這個效法的心可不能做樣子。我們看,做樣子,其實是好一個名。像春秋時候衛靈公,天下都傳他尊賢,結果孔子去到衛國,事實上他也沒有實質重用孔子,因為他還是好一個美名而已,不是真正尊賢、愛賢。

在貞觀時期,剛好有一天,唐太宗跟大臣們有宴會,旁邊坐著黃門侍郎王珪。結果正在宴會的過程當中,有一個美女在旁伺候。這個女子本來是廬江王瑗之姬也,就是他的太太,廬江王李瑗。當時候李瑗犯錯了,他的妻子就被收入宮裡面去了。結果太宗就對著王珪講到,說,廬江王不守道德,殺害了這個女子的丈夫,又把她娶做太太,暴虐到了這種程度,哪有說不滅亡的道理?結果王珪一聽完,就站起來,然後對著唐太宗講到:「陛下,你覺得廬江王殺人家的丈夫,然後奪取人家的妻子,這是對還是不對?」

唐太宗一聽很驚訝,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問我。太宗說:「哪有說殺人又娶他的妻子,你卻問我對還是不對?這什麼道理,我難道連這個都分不出來嗎?」

結果王珪對著說了:「我曾經看《管子》這本書說到,說齊桓公經過郭國的時候,因為郭國已經滅亡了,他就問當地的老百姓,有一個父老,一個老先生,他說這個郭國為什麼會滅亡?老人家回答:喜歡善行,討厭惡行。齊桓公一聽很驚訝:這個好的態度,喜歡善行,討厭惡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假如是這樣的話,那他應該是賢君,怎麼會滅亡?接著父老講到:但是話不是這麼說,不是只有看表面,郭國的國君『善善而不能用,惡惡而不能去』,所以才會亡。他雖然喜歡善行,但是是做表面,贏得別人的稱讚,事實上並沒有用有德行的人。沒有用,其實他自己奪個美名,卻輕慢了賢者,日子久了人家感覺不受尊重,他就走了。有德行的人他是要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的,他又不求什麼,所以你不尊重他、不重用他,他一定會離開的。所以不能用,反而賢者不留了,賢者有怨了。『惡惡而不能去』,討厭惡行,但是卻不能把這些沒有德行的人,把他罷黜掉,讓他離開身邊,並沒有這麼去做。這樣子的話,這些惡人知道不會被重用,但是並沒有被罷黜,他們會想:國君終究還是不會用的,他會心存仇恨。所以怨、恨,賢者有怨,無德者有恨,那這個國家鐵定會危險。所以這個善善惡惡,其實就落在一個做表面工夫而已了。

現在這個婦人,還在陛下您的身邊,所以臣子私下心裡想,您是覺得留這個女子是對的,不然您怎麼把她留在身邊。假如陛下覺得廬江王當時候搶人家的太太是不對的,您覺得是不對的,可是您現在卻還把她留在身邊的話,那您是知道是不對的,卻沒有趕緊去處理,那這個也是『惡惡而不能去』,那跟郭國的國君不就是同樣的問題了。」明明知道是錯的,不改,錯的,不修正、不處理,那坦白講,這個不處理,更多人知道了,人家都說,你看,陛下把那個女子留在身邊。那愈多人知道,太宗皇帝的威信就愈差了。

太宗一聽很高興。這個也難得,馬上臣子勸的對,他反而很感激,「稱為至善」,覺得他說得很好,然後馬上就把這個美女還給她的族人。所以太宗皇帝還是非常奉行「其不善者而改之」,明白這個是不善,趕緊修正,決定不恆順自己的錯誤,不恆順自己的慾望。

我們接下來這一句,也是講到改過,「見賢思齊」是遷善,「見不賢內自省」是改過。而這一句是在二百二十六頁,第二冊,經文說到的是: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俗話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還沒契入聖賢境界,不可能沒有過失;而可貴的是有過失了,能夠馬上愛惜自己,然後去把它改正。所以自愛決定是從改正過失開始,不改過那就談不上自愛,不懂得自愛,那就更談不上去愛人。所以父母為了成就孩子,要給孩子做好榜樣,所以他改正自己,處處給孩子好的影響,那個就是出於他對孩子的真愛。所以要愛人,欲愛人者,要先自愛。

這一句經文講到的,『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一個人有過而不去改正,這就叫真正嚴重的過失了。《弟子規》當中告訴我們:「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改過來了,這個過失就沒有了;甚至於改過以後,還給別人很好的榜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假如有過了還掩飾,那就錯上加錯,「增一辜」,增加了更多的錯誤。

而且一掩過,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肯承認。好面子就是貪名,這些貪著、慾望,這些慾望都會遮住自己的明德、良知。良心透不出來、真誠透不出來,都是被這個掩過飾非給障礙住了。所以老天要開發一個人的智慧,所謂天助,必須是這個人要自助,一個人能夠不自欺、不飾非,能夠懺悔、振奮,老天爺幫他才幫得上忙。所以改過對人生的進德修業,提升自己的道德,是重點;對於改變命運也是重點。改過了,行善了,一個人才有福德。改過了,格物了,一個人才有智慧。修福、修慧都要從改過下手。

我們冷靜反思,我們每一天能不能見到自己的過?不能見過,那就不知從何改起了。所以常常要能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才能察覺偏頗在哪裡。而孔子曾經講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感嘆,這個「已矣乎」就是嘆息,唉呀,真不容易,真難!我未見過能見到自己的過,而且還能自我反省的人,就不多了。

這是孔子那個時代,孔子就有這個感嘆。孔老夫子那個時代的人,德行、心性遠遠在我們之上,都有這樣的感嘆,所以我們冷靜體會這一句,察自己的過失都不容易。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整個思想價值觀比較混亂,似是而非的說法很多。

比方,什麼叫成功?可能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樣。現在普遍的一個看法,有錢就叫成功。那有錢的人他覺得很驕傲、很傲慢,他能不能看到他的問題?他可能還覺得,那個傲慢讓他覺得他人生很了不起,向人家炫耀的時候,讓對方都覺得無地自容,他還覺得很得意。他自己都覺得得意了,他怎麼可能會見到他的傲慢?

包含現在都功利主義,好像只要是為了賺錢,任何親朋好友都要給他方便。我們為了賺錢,根本幾個月都不回去看父母,還覺得是正常的。甚至於覺得自己拿的錢供養父母比其他兄弟姐妹都多,家人聚會的時候,那個氣勢都比較高傲,我拿一千,我那些兄弟姐妹才拿三百。甚至於對父母自己都沒有察覺傲慢,覺得自己做得很孝了,我拿的錢比人家多了。你看,見過不容易。尤其是心上的貪瞋痴慢起作用的時候,都會給人很難堪的。

有一個老闆,他在他們當地事業也是做得很大,學了之後才知道以前是錯得離譜,沒學以前都覺得別人錯了。包含有一次,好像花了一萬塊錢辦了一桌酒席,請他兄弟一起來吃年夜飯。花一萬塊錢,也不少了,一萬塊人民幣。結果兄弟都不來,他才察覺到他的傲慢、狂妄給兄弟多難堪,驚醒夢中人。結果後來他真的承認錯了,悔自己的過了,進一步去改他的過。他回到家裡端了盆熱水,幫他母親洗腳。結果她母親嚇得把腳趕緊縮起來,說了一句話:「哎呀,我不敢給董事長洗腳!」你看他媽這個話當中,她看到她這個兒子,不是看到兒子,看到什麼?看到董事長。所以他回到家裡,那個董事長的氣勢,一點都沒有減少,作威作福,連自己的母親都感覺到有壓力。

我們剛剛的句子說,「見不賢而內自省」,聽到這裡說,「我又沒當董事長,應該我不會這樣。」其實,這個傲慢是隨時都容易起來的,只要一不謹慎。比方說我們在家裡面先學《弟子規》,先學傳統文化,心裡面馬上覺得:我爸爸媽媽不懂,家裡人不懂,我懂。這個時候就察覺不到自己傲慢在增長。然後回到家裡數落這個不對,數落那個不是,學到最後變成判官,變成警察。家裡的人一看到我們,我們坐下來他們就站起來,「我先去喝杯水,你慢慢坐。」很怕跟我們講話,我們一開口就是要好為人師了。所以這一些都是沒見自己過。

而剛剛我們強調的,現在似是而非的道理太多,「認非為是」都有。比方說,逃稅。這是錯誤的,可是很多人覺得他有本事,人家想不到,他想得到。現在變成什麼?耍小聰明覺得是本事,認非為是;反而老實,依照倫理道德,被人家笑笨,覺得傻,認是為非!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風氣,真正能夠屹立不搖,遵守道德,這樣的人必有後福,必有大福!老天爺決定會照顧他,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面對任何人生的境界,決定不違背道德、不違背良心。

我們認識一個長者,他們兄弟姐妹都發展得非常好,而他的父親特別老實,是當官的。幾十年前孩子都還小,家裡也困苦,剛好有一筆錢,大家都貪污了,而他父親堅持決定不能拿公家的錢,其他人都拿了,就只有他沒有拿。後來回來,他跟他太太講,講到這個情況,他太太馬上認同她的丈夫,「這個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我們決定不取一分一毫,再辛苦,我們理得心安。」人生的這些境界考驗能夠如如不動,必有後福。後來他三個孩子都是不同行業的頂尖。而我們這個長者,他是後來才知道父親這一段故事,他就突然體會,他們有今天好的發展,都是因為父親當時候的清廉庇蔭他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這個時代,我們不隨波逐流,是非還是看得清楚,因為是非決定不會因時空而改變,都是符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才是真正的「是」,違背了就是「非」,決定不是有模糊地帶。

所以要見過,首先是非要判斷得很清楚,而縱使能判斷是非了,也知道自己這一件事錯了,但不一定能深刻反省。也承認錯,但反省不深刻。為什麼?因循的態度太強。得過且過,沒下定決心去反思、去改,所以這個因循也是大病。甚至於自暴自棄,明明知道不對,「我也沒辦法」;「我能力有限」;「我改不了」。這個就很難深刻反省。還有一種,有口無心。口頭上,「好好,謝謝謝謝,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是還是不夠深刻去反省,進而就不可能去改了。

這個反省,有的還反省過頭,反省到最後信心全失,提不起勁,「過猶不及」。所以能自我反省這是可貴的,能知過、能認過,接著不是在那裡懊惱、沮喪,更重要的,後不再做,改過。懺悔就是後不再造,這個才是真正正確的心態,積極的來面對錯誤,改正它。

而要見過、要悔過、要改過,還是要回到心地上的功夫,所以病都病在這個心上。首先,要格物。人不願意放下這些慾望,每天就是被這個物慾牽著鼻子走,怎麼改?每一天看到這些誘惑就忍不住,那就做不了主了,首先要能格物。窒慾,慾望要懂得節制,慢慢才能把錯誤改正。

再來,自己的習氣不能做主,要隨順經典,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氣煩惱。比方,自己傲慢了,你不能隨順;自己情緒化,不能隨順。我們常常,「我這個人個性就是這樣。」那也改不了,都給自己台階下,給自己一大堆理由。所以慾望是障礙,習氣是障礙。修行之人哪有什麼性格?性格都是藉口。修行人,仁慈博愛,念念為人著想,還有一大堆性格、藉口,都是障礙改正過失。所以對自己的習氣要趕盡殺絕,要有這樣的態度;對別人要厚道三分。

再來還有一種,就是我們在社會的風俗、習俗當中陷進去了,分不出對錯、是非,最後沒有辦法自拔。比方,為人處事最重要的是道義,「禮義」是行為的準則、準繩。但現在的整個風氣是唯利是圖、功利主義,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個想法:大家都這樣。大家都這樣,後面就加一句:這樣也很正常。無形當中這個認知就會障礙自己勇於改過,勇於隨順經典的教誨,這個勇氣就提不起來了。見義,要勇為啊!今天我們都看著金錢,都看不到父母的需要了,看不到親戚朋友的急難了,我們心裡還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全部都是被世俗的風氣所染污了。

我們曾經也跟很多朋友一起觀看演白方禮老先生的電影。您看老人家這麼困難,一生五千塊錢積蓄全部拿來建學校。他不隨順功利,他覺得一生坦蕩,一生最痛快的就是該做的事盡心盡力去做。這個是不被世俗所染污,不隨波逐流,才能知過、悔過,進而去改過。這個是談到改過。

而能知過,首先他對於是非、邪正、善惡、好壞,這些都要能判斷清楚。這一點還得要透過多學習經典,《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是非善惡不是學歷高就懂,學歷高是學的那些專業、知識比較豐富,真正的是非善惡在亙古不變的經典當中。

我們最近看到很多年輕人犯下的錯誤,傷害父母,甚至殺害的都有。我們聽到這些情況也是非常震驚,也是很憂心,進一步趕緊教孩子倫理道德。一個日本留學的人,留學五年,有一次媽媽給他寄錢,在日本留學那個生活費都很高,母親是非常的不容易,省吃儉用,就這樣一段時間就給他匯錢過去。那一次覺得匯的太少,回到國內,一下飛機,還在機場,一見到母親,第一句話憤怒的說:「妳上一次怎麼給我寄少了?」母親才稍微解釋一下那個情況,他馬上拿刀就連續刺了他母親好幾刀,身邊的人都不敢去管。他母親後來倒下來了,還是一個美國人把他母親送到醫院去。

留學日本,那個在一般的認知裡面,都是學業當中的佼佼者,可是卻面對母親還這麼樣的狠心,他心中有是非嗎?有善惡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以至於所有政府、教育部門的省思嗎?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學歷很高,卻做出這樣慘絕人寰的事情,那我們家庭還有希望嗎?整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所以最嚴重的問題:重視了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忽略了道德,忽略了根本。本末倒置,怎麼可能會教出好的孩子呢?所以《大學》裡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我們現在都只看到才能,看到學歷,看到知識、成績,卻嚴重忽略了德行的教育。

所以現在這一些現象出來,它不是偶爾,它可能會愈來愈多,因為忽略的是好幾十年的教育。趕緊亡羊補牢啊!趕緊全民一起學習老祖宗的經典,他才懂得判斷。而且讀一遍、讀兩遍還不夠,要長期薰習。你遍數不夠,遇到境界提不起來。不要說一般的人,我們一天不讀,那個觀照能力都不夠,錯了還不知道。所以持續不斷的用功薰習,才能觀照到過失,進一步去改。不然每一天習氣做主,渾然不知,就很難提升了。

每一天早晚一定都要有固定的讀經功課,不能斷,「工夫到,滯塞通」,你不能讀一天休兩天,鐵定退步。所以,以前讀書人給我們提醒,「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那我們用科學來分析,我們現在多久不讀書面目可憎?坦白講,我們現在每天讀還面目可憎。為什麼?習染太嚴重。甚至邊讀還懷疑:做人一定要做得這麼辛苦嗎?還自己在那裡懷疑這個、揀擇那個,揀到最後都不是跟聖賢人學,都跟自己學了,隨順自己好惡在領受經典了。

人,自知者才叫明白人。沒錯,每天讀還面目可憎,為什麼?因為每天只讀半個小時,不夠。怎麼辦?寧為成功找方法,讀一個小時,讀兩個小時,薰到什麼程度呢?不讀經的時候,一遇到事情,經句可以冒起來,那就隨時隨地都在薰習了,都在提醒自己了。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人一不保持正念,就胡思亂想了。所以精進不懈,一有時間趕緊聽經讀經;一有事情來了,真誠、盡心盡力,一心恭敬、謹慎去處理事情,處理的過程又時時對照經典的教誨,那這樣用功就不間斷了,不間斷了才能提升。

所以經典當中有比喻,一個人修行就像鑽木取火,你得鑽到火出來啊!你鑽一下,「哎呀,手好酸」,停一下,前面鑽的不是白鑽?所以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才行,功夫不可以間斷。大家不相信的話,比方,我們用功了一兩個禮拜,只要跑去看一場打打殺殺的電影,馬上兩個禮拜的功夫全部都完了。當然你不一定要去試,我是比喻一下。我們以前都有這個經驗:用功了一段時間,接觸那些染污,一下子心邪念、惡念就出來了。

決定要保護好自己啊!要有自知之明,功夫還沒到的時候,要懂得進退。還抵擋不了這些染污,趕緊以退為進;真正有定力了,那可以。還沒有這個定力以前,要懂得避免染污。

我們看,顏回的功夫算很好了,可是孔子教導他下手處在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看、所聽,只要會影響清淨心、恭敬心,決定要避免。這個叫護念自己的修行。顏回都要這樣用功夫了,更何況是我們。所以《弟子規》告訴我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所以要改過,首先要先能夠避開這些染污。自己有了定力、有了智慧了,真的人家有需要了,你又不被污染,這個才談得上去幫助別人。不然我們好心,最後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就麻煩了。

我們長期的薰修有了,這樣遇到一些境緣能夠起觀照,發覺問題,進一步反省,然後具體去改正,改過。所以改過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蹴可幾。理有頓悟,事要漸修,要一點一滴下功夫去對治習氣。

比方,我們都知道貪瞋痴不好,這個瞋恨,尤其傷害自己的身心,然後也讓人很痛苦。但是我們懂了這個道理了,我們把情緒放下了嗎?瞋恨心放下了嗎?理是頓悟了,事情還要一點一滴下功夫啊。好,要下功夫了,我們有具體怎麼來對治這個壞脾氣呢?假如我們知道壞脾氣不好,然後都沒有具體去改正,那這個也是「惡惡而不能去」啊!知道錯了還是不趕緊把這個習氣去掉,還是讓它每天在染污自己。

那比方,我們怎麼具體去掉壞脾氣?首先,每天讀經。「言語忍,忿自泯」,「將加人,先問己」,愈明理,愈能夠發覺過失。再來,人一急躁就容易發脾氣,所以平常一言一行要放緩,一急,有時候就容易上火了。或者具體來講,任何事情一發生,一有不愉快,先提醒自己:我錯在哪裡?一反省了,那個火氣就會下來。人火氣下不來,就是盡盯著別人不對。別人對不對,首先我先不要去想,先想我有什麼不對。養成遇事情先反省自己了,也是對治瞋恨心。像《朱子治家格言》講的,「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各自責,天清地寧」。這個都是提醒我們:任何事情,冷靜,先反省。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只要會衝突了,其實是半斤八兩。一反省了,火氣就降下了。除了自身的覺照,以真誠的心啟請身邊的人提醒自己,「你假如看我的火氣有點上來的話,踩一下我的腳。」是吧,有點默契。一被提醒,「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個也很重要。

我們上次聽劉芳總裁,她就有提到,每次她在她先生旁邊,她先生可能有點動氣了,她趕緊在桌子底下,把她的手伸過去,按著她先生的手。她先生本來要爆發了,太太一提醒,趕緊降下來。「忿思難」,憤怒之後很難收拾。當然這個太太也是很有智慧,提醒先生,要給他留面子。很多太太不懂這個道理,沒有體恤人情,先生有不對了,馬上當著眾人面:「哎呀,你脾氣這麼大幹什麼?」看起來妳在勸他,但是,反效果。我們現在很可能去勸別人,「奇怪了,怎麼愈勸好像問題愈嚴重?」這個都是沒有顧及到人情。所謂「調劑人情」,他心裡能接受了,才能「發明事理」。因為你調劑人情,他心裡好受了,他感覺到你是為他好。所以我們勸人一定要讓對方感覺你是處處為他,他才容易接受。假如我們給對方的感覺就是,「你就是看我不順眼」,「你就是盡看我的不好」,他也很難接受我們的勸。

有一個同仁,那一天我跟她在交流的時候,她就說,她的先生有不對了,然後她馬上給他規勸。然後她說:「我先生都不能接受。最後我說算了,就不勸了。」您看,她這個話後面就,「算了,不勸了」,這是她的結論。

好,諸位學長,這個「四書」,經典裡面有沒有這一句「算了,不勸了」?沒有。經典裡面說,「忠焉,能勿誨乎?」你要對一個人忠心,怎麼可以不提醒他、不教誨他呢?「教人以善,謂之忠」啊!孟子講的,你要盡這一份力量才是忠心。包含《孝經》裡面講,「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不管是夫妻、不管是父子、不管是君臣,五倫當中都有勸對方、護念對方的本分。怎麼可以說算了,不勸了,那個叫什麼?那個叫沒耐性、沒善巧;那個叫脾氣當道,內心生氣了,不理你了。

所以我們看起來在跟古聖先賢學習,事實上一不注意就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了。所以《孝經》裡面講得好,「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整個這些生活的態度都要跟聖賢人的精神相應;「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所講的都是跟經典相應,習慣成自然,最後怎麼講都是經典的教誨,「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所以一定要養成隨順聖賢教誨,才能不造業。每天順著習氣講話、做事,又造罪業了。當然這有過程,進進退退也是正常的,但是要百折不撓,愈挫愈勇。

這一個同仁她剛好也看了胡小林老師在今年元旦,在新加坡講的課程。她聽到人家胡小林老師做到讓父母很歡喜,他的母親還說,最尊重的就是師長老人家。為什麼?因為老人家教育了他的孩子,把他教成孝子。而我們這個同事看到這裡就很難過:「你看人家胡董做得這麼好,我怎麼這麼差勁。」

您看,她又落在那裡沮喪,然後自責。經典又沒有教我們沮喪,又沒有教我們自責,怎麼我們落進去的都是自己的慣性裡面呢?這「過而不改」,這個得要有高度觀照能力才有辦法。我們太多的時間跟精力都是耗在這些習氣上面。當下想到,「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個很有意思的,明明胡老師在那個片子裡面,這句話就是一再強調,結果我們這一句沒印進去,還是落到自己的沮喪裡面去了。所以懺悔,叫後不再造。明理了,趕緊去效法就對了,不要摻雜一大堆自己的負面情緒。

所以剛剛我們提到的是,我們既知我們有瞋恨心,怎麼樣用方法去對治。從這一點,從脾氣,我們舉一反三。比方我們發覺自己沒有恆心,怎麼辦?比方,從早晚課,決定不間斷,養成恆心。比方,從每天堅持鍛鍊身體半個小時以上,養成習慣,就練自己的恆心。都要從具體的事項當中,真正把這個恆心保持。像我們同仁一起讀經典,這個都是培養恆心。包含每一天可以睡覺前或者傍晚,每天,「日行一善」,看你自己有沒有每天行善。包含每天看到人家的優點,不止自己要行善,還能時時「見人善,即思齊」,誰的優點、誰對我的好,把它寫下來。再來,「日省一過」,養成習慣,我今天哪個念頭不對了,哪一句話說錯,寫下來,印象很深,就不容易再犯。每天不這樣沉澱下來,心浮氣躁,很容易隨順習氣做錯事,然後惡性循環。所以人一定要有冷靜反省的功夫,而功夫都來自於持之以恆的恆心,才提升得了。所以「滴水穿石」重要。這是從恆心。

甚至於我們不落實《弟子規》的每一句經典,自己就很難改過。因為每一句經典都在養成好的習慣,去掉壞的習慣。比方,「凡出言,信為先」,這很重要的習慣,這也是對人的恭敬,我們失信於人,給人家添麻煩了。但我們有時候會隨順自己的方便,自己會馬虎掉,會忘掉,這樣的情況一次、二次、三次出現了,我們有沒有想具體的方法克服?從這裡我們就看到我們對學問恭不恭敬,我們對他人恭不恭敬。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樣的錯,還不去改正,這個態度就很不妥當了。一發覺自己一次二次都犯同樣的一個經句的過失,趕緊,「我應該隨身拿個紙條,或者拿個小本子,人家一交代了,趕緊寫下來」,這都是具體改過的方法。這個叫負責任的態度。以至於每天傍晚也好、晚上也好,看一看,今天本來要做的事,有沒有全部做了?沒有,漏掉了,趕緊處理。

所以子路有一個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子路是「無宿諾」,諾言一承諾了,決定做到,決定沒有今天答應明天才做到。這個「宿」就是沒有過夜。說到,當天就去做到。所以我們也養成一個習慣,叫「今日事,今日畢」,不然一堆,愈堆愈多,最後很可能處理不好,又失信於人了。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這個也是在第二冊《論語》當中提到的。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貢說到了,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跟月食。日食的時候,是月亮擋住陽光了;月食,那是剛好地球在中間擋住陽光了。而這個是譬喻,君子有過失的時候,就像日食月食,每個人都看到了。所以犯了過錯,每個人都見到。

尤其,假如我們是為人父母,我們是教學的老師,我們是一個團體的領導者,所謂「君親師」,這傳統文化的三寶啊!為什麼?它的影響大。父母影響下一代;老師影響廣大的學生;領導者影響他整個團體的人心。因為上行下效。而且君親師這些角色,因為孩子、學生、下屬,每天都看著君親師,因為他們內心也很尊重。所以很關注,我們假如做錯了,他們馬上看到了。你看孩子這麼尊重父母,父母每天隨順習氣,其實孩子是最難過的。他相信父母那顆心,是天性,自然的,可是父母一直習氣做主,甚至有時候發脾氣亂打孩子,慢慢孩子那個信任就不見了,最後變成懷疑父母了。所以孩子不能信任父母,我們不能一味怪孩子,還得要反思我們沒有做出有德行的行為,保護好孩子那個天性啊!

我們男孩子從小最佩服父親,我現在快四十歲了,我也是最佩服父親,很歡喜效法父親。包含老師,我們在學校教書,那個小孩很尊重我們,當他覺得老師很多行為都不對的,他的內心在掙扎、在扭曲啊,我們怎麼忍心這樣去障礙孩子、傷害孩子呢。

我自己在學校教書的時候,我看到這一句話,就很有感觸了。有時候習氣做主,自己明明處理錯誤,還在那裡「倘揜飾」,在找藉口。孩子心地很清淨,老師一找藉口,他們的心地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聽我在那裡解釋,他們就愈聽臉色愈來愈難看,聽不下去。他不會刻意裝給你看,他沒有任何的所求,他就很直心表達出來,老師怎麼在找藉口,臉色很難看。我一看他們的表情,愈講愈講不下去了。這個還知道迷途知返,馬上轉個念頭:要承認過失才好。當下就給學生講:「這是老師不對,老師哪裡錯了,給你們道歉。」我給他們鞠一個躬。當我再把頭抬起來的時候,他們的臉全變了,變成放光,眼睛瞪得大大的,反而佩服老師勇於認錯。

所以『過也,人皆見之』,都看到了,但是當場肯認錯、改過了,『更也,人皆仰之』,反而贏得學生的信任、佩服。父母老師如此,一個團體的領導者也是要有這樣的態度,這樣才能凝聚人心。不肯承認錯誤,人家對我們的信心就喪失了。

唐太宗是一個明君,在這一點他是非常可貴的,處處在整個《貞觀政要》,在唐朝歷史當中,都看到唐太宗勇於承認過失的可貴。

有一次,他最心愛的馬被養死了,結果他很生氣,就要殺這個人。他的太太很柔和的講了個故事給他聽,說,當時候齊景公,春秋時代的齊景公也很喜歡一匹馬,被底下的人給養死了,當下就要處死他。結果晏嬰很善巧,馬上說:君王,這個人太該死了,我來處理他,他死以前要讓他死得明白,他錯在哪裡。他犯了三個嚴重過失:第一,把君王最心愛的馬養死了,這個罪當死;第二個,會讓國人都知道,齊景公為了一匹馬殺了底下的人,讓全國人民都瞧不起齊景公,這是他第二個罪,當死;第三個罪,就是讓所有的國家瞧不起我們齊國,為什麼?國君為了一匹馬殺底下人,三條大罪。講完,齊景公就說,好了,放了他,放了他。

這個故事講完,唐太宗也聽明白了。可貴在哪?只要人家講的在道裡當中,他馬上能息怒。後面還有幾個例子,我們再來講。聽完以後,唐太宗跟旁邊的大臣講:「我真幸運,身邊有這麼好的太太,每一次太太講的,對我的啟發都非常大。」他不止接受,生起感恩心,珍惜太太的幫助。

其實當唐太宗馬上能放下自己的錯誤,「更也,人皆仰之」,反而天下的人、身邊的人,愈景仰他。一個人勇於改過了,才能真正贏得身邊人的尊重。一個修行人,不勇於改過,甚至連最親的另一半,都不會尊重我們。人家不尊重我們,不能怪別人,怪自己「德未修,感未至」。這個是改過的第二句。

我們再看改過第三句,在第三冊四百一十一頁。我們一起來讀一下。

【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這一段其實就是我們的道統,古聖先王的風範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下來。所以一開始講到的『古者聖王』,就是從前這些古聖先王,他們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在他們的態度上,以至於具體的一些措施上,都是希望能夠聽到自己的過失。比方堯舜,在自己朝廷辦公的門口都有放著鼓、放著鑼,人民有什麼冤屈了,或者君王有什麼不對了,老百姓可以去指出他的過失。甚至於我們現在看那個指路牌,那個都跟堯舜他們的德行有關,他們以前就是用指路牌,老百姓有什麼意見,可以寫在指路牌上。他們時時怕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所以這些聖王的德行,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

這裡具體講到的,這些天子、君王,怎麼看自己的過呢?身邊時時有史官,「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他們一言一行都要記在歷史當中,他怎麼敢不誠惶誠恐、戰戰兢兢呢。所以『史在前書過失』,史官在前面、在左右記載他的過失。『工誦箴諫』,這個「工」是指樂工。樂工寫一些曲子,說一些話,勸諫他,有時候是暗喻。一些歌曲,他一聽,反省,反觀自省,改正自己。比如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就提醒在位者要重視德行,不能重視外表美色。選擇妻子如此,選擇臣子亦如是。你不要選那些看起來很好,特別會講好聽話的,還是要重德,不能重色,不能重欲。

『庶人謗於道』,一般的老百姓在路上談論的這些話、反映的這些情況,他們都非常慎重的去了解。其實這個都是念念想著利益人民的慈悲心,深怕自己有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可貴心境。『商旅議於市』,這些商人、行旅,在市場當中議論,他都去了解情況,然後這個國君就常常能明白、聽聞到自己的過失。

這一節課我們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蒼燃九宮盲派命理學習之回復精編(4)
如何從0開始掌握英語這項技能?
又讀書又練琴又學水彩又減脂增肌,行動力不足怎麼辦?
學習逍遙老師對句(一)
易經學習教程——第三章 六十四別卦

TAG:學習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