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往日如風,去日無痕,你有沒有覺得從小到大時間越跑越快,好像根本就停不下來?

 

小時候時間是以天為單位的,上學後轉眼間就是一星期沒了,中學那會,時間只有等到月考的時候才會被清晰地感知,而到了大學,時間竟然快到了我們必須得用學期或者學年來計算。

如果你去問問你的父母長輩們,你會發現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十年十年過的,你小時候剛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和你大學畢業的那一刻,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前天和昨天一樣接近。

 

不是雞湯,不說玄學,我們來認真嘮嘮,時間到底在弄啥嘞。其實大家都知道,時間的行走速度是恆定的(這裡我們不討論相對論的情況),我們所說的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只是人的一種主觀心理活動。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來思考問題: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會產生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感覺?

 一、大腦生物機理

你一定經常會聽到老人們說,「這一眨眼,XX都這麼大啦!」,你是不是以為他們只是在誇張或者隨口說說,其實還真不一定是。

在他們看來,二十載時光真的是一瞬間的流逝,而我們卻從小到大活活經歷了二十年,好不容易熬過了高考,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克服了牛頓定律,髮際線還勉強說得過去。

 

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大街上挑選兩個年齡組的行人,一個是二十幾歲的年輕組,另一個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組,讓他們閉上眼睛,等他們覺得一分鐘到了時,再睜開眼睛。

 

年輕組的人大多等五十幾秒到六十幾秒後睜開眼睛,說:「一分鐘到了」,對時間的感覺與時間實際的長度很接近。老年組的人卻常常等八十到九十秒鐘才睜開眼睛,對時間的感覺比實際時間長度慢。

 

這個實驗表明了一種客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時鐘會變慢,當人的大腦時鐘放慢,對時間估計變慢時,就覺得實際時間過得變快了,就如實驗的那樣,實際已經過了90秒,而在老年組的人感受起來只有60秒,時間快了二分之一(如果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那就停下來想想)。

 

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就需要了解更多一些。首先我們得來知道一下大腦的記憶機理。科學家發現,我們對於時間的回顧性記憶是基於這段時間中有多少新的記憶被編碼進了大腦的記憶中心。

在我們腦內有一個突起,稱為「海馬」區,「海馬」會對進入人腦的信息進行篩選,決定是否要記憶。研究表明「海馬」更傾向於選擇它自己喜歡的必要信息讓其進入大腦皮層。

 

而「海馬」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信息呢?西方的一些腦神經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我們的「海馬」更喜歡激動人心的,新奇的,未知的信息,簡單來說就是喜歡「第一次」。比如一個女孩子長大後的初吻,第一次出國旅遊,或者看一本新書等等。

一件事情的新增加信息越多,「海馬」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就越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反之則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換句話說,一個充滿了新鮮經歷的周末短途旅行在回憶中的時間長度,一定比一個吃吃睡睡啥也沒幹的周末感覺長得多。這一現象,被心理學家Claudia Hammond 稱作假日悖論(holiday paradox)。 

這就從大腦生物機理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年紀越大,回想起的時間過得越快:對於年輕的你,每天都會有非常多的新鮮經歷,需要學習數不清的新技能,幾乎每一刻都是新奇的,令人激動的。

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看到動畫片,第一次學習數學,第一次去商場,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交到交心小夥伴。這些里程碑式的記憶在你隨後的歲月中,會感覺起來「佔據了」更長的時間。

而成年之後,生活漸漸變得一成不變,也越來越少有機會體驗不熟悉的事。於是,充滿新鮮的童年在我們的記憶中總是過得很長很慢,而乏善可陳的成年期則滿是飛馳而過的憂傷。

  

二、比例感知

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感知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我們處理信息的時候,「比例」比「絕對值」更加重要。

舉個例子,假如你去野生動物園看獅子,在你選擇動物園的時候,A動物園有一頭獅子,B動物園有兩頭獅子,毫無疑問你肯定會去B動物園。而如果A動物園是100頭獅子,B動物園是101頭獅子,那麼去哪個動物園就沒什麼差別了。

回想你生活中的場景,如果你在學校門口花12塊錢給自己的手機貼完膜,回到宿舍舍友告訴你在你貼膜左拐50米那邊的攤子上,一模一樣的貼膜只要10塊錢,你會感覺像是被搶劫了一樣,哪怕其實只是差了兩塊錢。

而如果當你買房子的時候,花500萬買一套房和505萬買一套房根本感覺不到太強烈的差別。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都是這個道理。

 

回到我們的本文主題來,作為人體感知的一種,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同樣更傾向於比例感知。

對於一個1歲的嬰兒來說,一年相當於TA人生的百分百長度,相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過了一年,在TA的生命中相當於增加了20%,而對於一個50歲的中年人來說,一年的時間只是50年中很小的2%。

而正如上面所講的,人類的感知是一種比例感知,隨著年齡的增加,時間不斷增加的比例會越來越低,也就從感官上面造成一種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的錯覺。

 

三、主觀情緒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很享受在某件事情的時候,會發現時間過得飛快(想想第一次約會,第一次牽女孩子的手)。

而當你處於一種消極情緒,或者急切想知道某件事情或者得到某個東西的時候,卻又度日如年(想想高考完等成績的那幾天,想想第一次女朋友生氣不告訴你原因,不接你電話一整天)。

就像有句話說得好,「當你在等你心愛的女孩子約會的時候,五分鐘就好像一個小時;當你和她約會的時候,你又會覺得,一小時彷彿就像五分鐘。」

 

除了以上的「大腦生理機制」和「比例感知」之外,我們的心理活動情況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時間的感覺誤差。時間心理學認為,影響人對時間感覺的主觀因素有三個。

 

第一,內在的心理預期是什麼。如有急切盼望的事情,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也就是說,你越希望時間變快,它就越是慢,比如我們以前的學生年代,高考完之後到你知道高考成績的那段時間,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那可真是度日如年。

 

第二,人當下的心理狀態是什麼。一般來說,樂觀積極的狀態下會感覺時間過得快,生活中,人們常感嘆,開心時感到時光飛逝,聚會時間太短,假期總是一眨眼就溜走,都是這個道理。而痛苦時則會感覺時間像是罷工了一樣停滯不前。

 

第三,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高度集中時,會覺得時間過得快,漫無目的、無所事事時,則感到時間漫長。投入地去研究一項工作,或是看場好電影,會覺得時間轉瞬即逝,意猶未盡。

 

當你還是一個孩子,在12月會掰著手指頭數日子,日夜盼望聖誕節那天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看著電視劇裡面大人可以想吃泡麵就吃泡麵的畫面,就巴不得自己趕緊長大,也就是說你希望時間可以過得快一點的。

而就像前面我們說的,你越期待一件事的時候,恰恰是你這種期待的心理狀態,才讓你產生時間過得比較慢的錯覺。

當你長大後,心思更多地會用在關注工作、生活開銷、家庭關係、旅遊計劃、節日購物等這些煩心事事情上,沒留意時間悄悄流逝——驀然回首,你突然覺得去年的聖誕節彷彿是上星期的事情。

每篇文章,我們總該有一個積極的結論:如何延長生命長度。

通過本文,我們知道關於時間越過越快的說法其實只是我們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錯覺,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提升思維高度的一種實踐),既然這只是一種心理錯覺,那麼當然,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採取行動「延長「生命。

 

只要你願意,可以讓中年過得像青春般絢麗多彩,要做的只是打破常規,建立新體驗。工作中,可以嘗試學習新技能,大量閱讀,從新視角解決問題,提出想法,甚至可以嘗試開發新的工作就餐地點。

節假日,嘗試結交新的朋友,體驗新的價值觀世界觀,和重要的人去新的地方旅行。讓大腦變得活躍的新鮮經歷,可以讓成年的時間,再度變回又長又慢的少年之旅。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可以比別人的更長,更美好。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推薦閱讀:

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剛舉辦完登基儀式就被殺了
精確到出生時間的生肖查詢表.
時間的準確——手錶的定義!!!
杜君立:時間簡史
出生在這幾個時間的孩子命最好,最有福,旺父旺母,富貴無窮

TAG:年齡 | 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