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中醫講堂》第八講 易龍圖
06-02
《龍圖中醫講堂》第八講 易龍圖
發布: 2010-2-22 12:23 | 作者: 吳見非 | 來源: 《龍圖論醫》
龍圖三變,一為先天八卦圖,一為河圖,一為洛書。這三個圖是世界的公理,也是中醫點睛的龍珠。如圖:
先天八卦圖是未成天地先有此象,代表著道。先天八卦圖在中醫有什麼意義?先天八卦說明了三陰三陽和六氣。天地定位,乾坤居於上下,從一陽而至三陽左列,從一陰而至三陰右列。故天地為萬物之上下,水火為陰陽之徵兆,左右為陰陽之道路。從圖中可見西北山高而天氣不足,東南海傾而地氣不滿。在人則左耳目陽多而靈便,右手足陰多而靈便。太陽為乾,少陰為坎,太陰為艮、坤,陽明為兌、離,少陽為震兼離,厥陰為巽兼坎,這就是三陰三陽的卦象。在天地之間,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周流,應六子卦。風寒濕為陰,火熱燥為陽,巽為風、坎為寒、艮為濕、震為相火、離為熱、兌為燥。天地之間有春夏秋冬晝夜的三陰三陽之象,又有風寒暑濕燥火的氣化,全見於先天八卦圖。河圖是五行之部署,代表著地德。三八木在東應春,二七火在南應夏,四九金在西應秋,一六水在北應冬,五十土在中央應四季。不足以生數,有餘以成數,土恆以生數。
洛書、後天八卦圖是九野八紀之分布,是既成天地之後的法則,代表著天政。「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悅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天帝在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個節候的移宮,推動著八卦綱紀的興替。在人則是神的巡轉。「回則不轉,乃失其機」,如果神不能順轉,就失去了主治於形的機樞,形就要出現變故、衰敗。神執著於某一卦象而不移,或者神不能轉物而為物轉致使其行退屈,那就要引發五臟之德的盛衰變亂。每一個卦象都對應著一個數,成數使之有餘,生數使之不足。王者之法盡在於斯。 言乎道,則先天八卦圖所示之陰陽,是生成天地的法則。言乎地,則河圖所示之五行。言乎天,則洛書所示之八卦。人法地,人氣應五行之主。地法天,五行之數應八卦之紀。天法道,八卦之紀應陰陽之理。道法自然,先天八卦圖是太極圖在三才的推演。太極圖一分為二,二者相對立相依存,自然而然。在人而言,人的身形氣血都響應於五臟;五臟精華的盛衰又響應於神運;神運又響應於陰陽之周旋。故違陰陽之道則神運有變,而致失德,於是病亂衍生。如一個人熬夜,神作強而不隱蟄,則留駐於乾卦,乾六當機則兌七受制、巽四弱,如此則震三得勢,肝變弱而火興。拿一個國家來說,如果人君不合於道,就會有所偏執,於是政偏而致教壞,國家就會生病。一個朝代、一個人,如果氣數到了,精神就會不周,根本就會衰敗,變亂就不可挽救。這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道理是世間的鐵律。一個人生病與向愈是精神的消長,人的精神是自己最大的醫師,我們只是輔相。一個人只有天真契道,心能轉物而不心為物役,才能長生久視。雷公問黃帝,希望理別陰陽。黃帝說這不是你當問的,若知此,則「世主之學盡矣」,不然恐怕會以訛傳訛,惑亂師教的傳承。潛心陰陽是最精微的事情,搞不好就會「腎且絕,惋惋日暮,從容不出,人事不殷」,一副暮氣沉沉的老夫子樣,蔽卻本來之明。所以,微細分別陰陽的奧妙是極難的,黃帝只教以大略,比類從容而已。 談起陰陽,誰都有恍惚之感。內經實質上是偏重於從形體角度而立論的,五行之道為主。若要從神用角度而立論,則備於易經。易以道陰陽。易學在黃帝之後經歷了很多聖賢的努力,闡幽發微,已經變為人們能借用的利器。地道方也,有五行之定則,人法地,故立醫道偏重於地。天道圓也,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故難倚恃。然而不明陰陽,終難會通。故孫真人言:「不知易,不足為太醫」。 三陰三陽與十二地支相應,在人則十二經。三陰三陽以陰陽多少而分別。內經有太陽、太陰,又有至陽、至陰,皆為三陽、三陰而殊名。可見太陽、太陰中應該蘊含至陽、至陰,又有陰陽之糅雜,故異名。三陰三陽實際上就是先天八卦圖。先天八卦圖,分陰陽而布體,為太極圖之具體表現。其所表現者,即陰陽多少之分別。一陽震兼離,二陽兌、離,三陽乾,一陰巽兼坎,二陰坎,三陰艮、坤。知道了陰陽與先天八卦的對應,知道了其載入的六氣,也就知道了三陰三陽如何因應洛書之後天八卦。
為何洛書各象對應河圖各數?因為各象正是各數性情的體現。一為有而無象,故為坎卦陷隱之象;二為虛,故為坤卦含載之象;三為實,故為震卦能動之象;四為實余,故為巽卦散溢之象;六為界上無象,故為乾卦天象;七為界上有虛,故為兌卦澤象;八為界上有實,故為艮卦山象;九為界上實余,故為離卦明象。
洛書之數的分布能給我們什麼啟示?水木為少陰少陽,故水數在北、木數在東,助其柔弱而不變其位;火金為太陽太陰,故火數在西、金數在南,制其剛強而交相制衡。當北水旺,而以不足之一減之;當東木旺,而以不足之三減之;當南火旺,而以有餘之金敵之;當西金旺,而以有餘之火制之。洛書制亢扶弱,使五行期於中和。 河圖的數和洛書之象是什麼關係?首先,五行之數與八卦之象是一種在地之形與在天之象息息相應的關係。有一定的五行虛實,則必然出現相應的現象,表現在精神狀態、性格、變動上。其次,八卦之象與五行之數還是一種政與德的影響關係,地法天,德當應政而有興衰。因此一定的情志、氣象還會導致五髒的虛實趨勢。知道了這二者的關係,就能推演五髒的各種現象。如腎有乾、坎,戰而遇險,故志為恐;肝有艮、震,止而動決,故志為怒;心有坤、兌,得眾而悅言,故志為喜;肺有巽、離,進退不安而寄望,故志為憂。因有八紀,故腎實則恐,健而險變;肝實則怒,止而動變;心實則喜,兌遇乾,言而履;肺實則悲,離遇坤,明夷。腎虛則坎多而乾不足故無精打采,肝虛則震多而艮不足故善驚恐,心虛則坤多而兌不足故沉默自卑,肺虛則巽多而離不足故喪氣落魄。五行虛實而致八卦現象逆時停駐,就是心為物役;八卦變動不居而調治五行,就是神機轉化。心當轉物而不當為物所役,故心神為人身第一調治。 八卦和五行之間如同主觀與客觀的相互影響,客觀決定主觀,主觀對客觀有反作用。五行有盛衰,而有十天干之精,數為一至十,河圖說之。神運有九宮八卦,洛書說之。人之神應中宮之五,因八紀、八風而成心意。十天干各以不同之數當機,則五臟有虛實之應,其臟氣是否得神五之贊,即定虛實。生數和成數是一個五的得失,得神則昌,失神則衰。故不足以生數,有餘以成數,土恆用生數。河圖洛書是終極的學問,在五行和陰陽之間架設了對應。一定之紀、一定的陰陽之象,將對應著一定的五行生數與成數。例如震怒傷肝、坤以減火等。洛書所立,是終極之因果,是對五德施治之宗旨。
先天八卦圖和後天八卦圖有何關係?先天八卦未成天地之前先有此象,是道所生;後天八卦則是天地既成之政,天帝為之綱紀。帝之巡紀使陰陽的法則繼續在天地之間周旋不息。先天八卦如同父母賦予形象,後天八卦如同成人之後聽命於自心。故先天八卦言其體,後天八卦言其用。河圖如五方佛與天地俱生,生成軀體之精神,不僅因自然四象演變而有代謝,並且響應加持於天之八紀。故在世間聖教與王法並立而化萬類。 先天八卦言其陰陽部署,後天八卦言其變化運用。怎麼知道三才化合的後天八卦,是秉承陰陽周旋的法則呢?在天地之間,陽浮而為天,陰沉而為地,處三才中為陽升陰降之主者,日月也。故後天離坎居於上下、南北應先天乾坤之位,陽氣浮張而包乎地,地氣沉凝而藏於天。坎為幽泉,離為光明,故天地間上明下晦。四象中重陽純虛為天氣、重陰純實為地氣,震為重陰之下陽物也,故為龍,是地之陽用事於重陰,故主地氣之升,應先天離位。兌為天之陰用事於重陽,故為天氣之降,應先天坎位。此四卦應先天圖之四正位。四隅在先天則山澤通氣、雷風相薄。先天澤山為形屬地損益,故後天應以巽乾,為地之陰陽從奉於重陽天氣,地之陰,實也,地之陽,實中之虛、熱,地之陰升上則地氣損,地之陽升上則地氣益;先天雷風為氣屬天出入,故後天應以艮坤,為天之陽陰繫纍於重陰地氣,天之陽,虛也,天之陰,虛中之實、寒,天之陽降下則天氣出,天之陰降下則天氣入。由此可知,後天八卦之政取法於先天陰陽之道,是陰陽法則在既成天地之後的延續和運用。 雖然後天八卦取法先天之道,由於道生成天地陰陽而不為主,故後天八卦為政令,先天八卦三陰三陽之氣為政令之使節。如同君主因民心而產生,反過來又為民做主持。後天八卦和三陰三陽配屬的先天八卦通過卦象相呼應。正因為有先天八卦配屬三陰三陽,三陰三陽又載入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有標有本,才能充當天之八政和地之五德的中樞。木一弱,風就停了相火就興了,少陽王,故震當機;金一弱,木就強了,風興,厥陰王,故巽當機;水一強,寒氣興,太陽王,故乾當機;水一弱,寒氣滅熱氣興,少陰王,故坎當機;火一弱,地就濕了,太陰王,故坤當機;木一強,濕氣就上升了,太陰王,故艮當機;金一強,燥氣就浮現,陽明王,故離當機;火一強,澤就乾燥,陽明王,故兌當機。這是從德之變而有政應。反推過來,從當令之政也可推出德之變。例如,病人但欲寐是坎卦之象,坎卦在先天八卦配為少陰,表示熱氣當機而為腎水不足。三陰三陽以其先天標象應後天之八卦,以其本氣應地之五行。後天八卦對五行的神治要依賴於三陰三陽的使令。 洛書每一條線的和都是十五,這代表一個現象的生滅按時間律分為三段,下一個卦將會產生而轉化現在的卦象。相對位置的和都是十,這代表兩者是相互枯榮的關係。前者例如:濕則火生,雷則風生,大熱則生神閉,自卑則生狂躁。後者例如: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濕則困脾,健脾化濕,振作毀於慾望,慾望息于振作,剛健毀於躁進,發展毀於戰爭。故軍隊經商則不武、有龍興則不幹燥。洛書說明了世界的轉化規律,是王者之道,知此則為大智之人。如大禹治水,決瀆為主,土功其次,就是寫照。以震之決瀆而治艮濕,以坤之培土而制濕。再如去年地震,可以從旱震關係而知之,兌卦在形為澤,在氣分為乾旱,若旱久將作震卦。四川營造大澤,故出現罕見之旱,長江水枯,後來又出現罕見雷暴天氣,這就是震的預警。 病或體有損而妨於用,或用有弊而害於體,輾轉相因。治病不是治症,是解癥結。國家有什麼樣的病態,不是為之去應付,要思病態之本,不然可能焦頭爛額越治越壞。社會往往根源於德化的弊病不是治標所能解決的。人或失德或失於綱紀則邪淫能客。有從經絡而犯臟腑,六淫是也;有從臟腑而波及經絡,七情是也。診病就是要知病在人體存在的機理和其派生擾亂的情狀。任何現象都是因緣而存在的。有其現象就有對應的因緣,所以治病要去變動根本的病機,解散其因緣,否則不足以治。 癥狀包括精神方面的和形氣方面的。人之病,精神先見其兆,而後形氣變。精神八紀之變,究本於五臟所藏精神志意魂魄之動靜,這個變化會體現在精神情志和明堂五色上。形氣之變,見於六經標本的得失偏頗。或者由於陰陽不調,或者是因為六淫之邪客而干政,或者是五臟根本有變。辨脈能識陰陽,能知政令得失之所在,又能候五臟之變。色脈是大明之法,合參之確實可以萬舉萬當,可是人們卻以明為晦。 五臟與陰陽是根本與枝葉,互相推盪變動。診病治病以五臟為主,是病之本;以陰陽為變,是病之標。本標各有所先。診病要察陰陽,又要察五行,二者匯通於一則診符。人法地,臟象為根本,臟象大變,虛實之生,則陰陽必有見,根本與枝葉。陰陽有變,枝葉之變,臟腑將從之,德若能持之,未必為虛實之改易。陰陽過變,則不得不改。病之淺,先見於陰陽,見於經脈,深則入臟,故有修德禳災。 因此治病有三種法則:一是人之道,治其陰陽之經氣,除去邪淫扶助經脈標本,使政通和。二是地之道,以五臟生克乘侮為制衡,導其德歸於中和,例如肝虛以酸補之,助以焦苦,益用甘味之葯以調之。三是天之道,以洛書為本,德政相參,變通於神機以去故就新。法天則地,不離於人,是治之極致。一切治病,皆在此範圍中,只是各有所先而已。合而參之,則為輔周。例如肝虛有脾濕來侮而化虛火之症,肝虛則震當機,又當治於艮濕,故肝之相火應之而興。不能靠瀉少陽經虛火而治之,因為那會連肝木之生數震三一併瀉除,肝愈虛,而應調以厥陰。肝虛當補以酸、助以焦苦、益以甘味之葯以調之。又脾濕之邪淫可以風勝之,又當通過健脾燥濕滲濕而去之。震當機則當巽以代之,兌以安之,艮以匹之。故以柴胡為君,柴胡巽也,既調和少陽厥陰、去火疏震,又風以祛濕,並達木郁。臣以炒芍藥之酸、焦苦、性寒,則補肝虛又匹火,當艮之德。佐以當歸之甘、辛、溫而補血行血,當歸有恩夫之意,意為妻盼動出之夫歸家,最能安震。這是由於當歸補厥陰血而統之,又補心血而有兌妾恩澤之意。辛溫兼能活血,故又祛血中濕邪。再以白朮、茯苓去濕邪,甘草健脾緩急以調肝。這樣既得神勢,又和五臟,調陰陽去邪淫,自然病去,不愧為千古名方。 先天八卦圖即太極圖之具體。太極圖、河圖洛書出,醫之宗旨悉可見矣。推薦閱讀:
※百病起於「積」!5種人體「垃圾」中醫教你一鍵清除
※中醫能治什麼病之七:癌症
※老中醫:每天3分鐘按這穴位 勝吃老母雞
※當代名老中醫經驗方400首(四)
※最可貴的精神是持之以恆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