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著名的幾大菩薩的來歷
地藏王菩薩,有一世是一個小國王,他和鄰國的國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共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一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久遠劫來地藏王菩薩不辭勞苦化身千萬億到千萬億世界中用各種方便去度眾生。從以往地藏菩薩前世為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救母,為我們展現了偉大的「大孝」。
觀世音菩薩,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以無盡悲心愍念眾生,所以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輔助阿彌陀佛專門接引專修凈土法門的人命終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入於涅槃,觀世音菩薩紹繼佛位,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觀世音菩薩充滿大慈大悲,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久了可以去除淫慾之心,凡稱念菩薩聖號之人,其功德不但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法王子相等,且與稱念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數如來功德相等。稱念福報之多不可言說。
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共同輔佐阿彌陀佛。《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上講,「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所以大勢至菩薩使我們念佛得榜樣,他也是念佛得往生凈土的。其中說了念佛時比較重點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印光大師:如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切願,(即願)專持佛號。(即行,信願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註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這樣往生凈土就比較有把握了。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文殊菩薩,過去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在《華嚴經》則說,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從釋迦牟尼佛往前賢劫四尊佛加上過去劫的三尊佛,共有七尊佛都曾在娑婆世界成佛,文殊菩薩都曾做過他們的老師使他們成佛,故稱:「七佛之師」。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普賢菩薩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南無普賢十大願王:」第一、禮敬諸佛 第二、稱讚如來第三、廣修供養 第四、懺悔業障 第五、隨喜功德 第六、請轉法輪 第七、請佛住世 第八、常隨佛學 第九、恆順眾生 第十、普皆迴向。
虛空藏菩薩,據《虛空藏菩薩經》,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為「一切香集」佛國的大菩薩,已從釋尊 那裡聽聞受持無上甚深妙法,據經文記載:這一佛國在我們太陽系西方離我們地球有八十恆河沙世界之遙的地方,那個佛國的佛名叫勝花敷藏如來。釋尊釋迦牟尼佛對虛空藏菩薩極為讚歎,用很多譬喻來描述這位大菩薩的功德:「是菩薩具諸三昧猶如大海;住菩薩戒如須彌山;忍辱之心猶如金剛;精進勇猛猶如疾風;智如虛空;慧如恆沙;諸菩薩中如大勝幢;向般涅槃之大導師.......;一切眾生無上福田;三世諸佛第一輔臣;能護法城;已具莊嚴十八不共諸佛秘藏;滿足成就佛之智慧;一切人天所應供養;唯除如來余無及者。」
維摩詰居士,據《維摩詰經》講,維摩詰是古印度毗舍離地方的一個富翁,家有萬貫,奴婢成群。但是,他勤於攻讀,虔誠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境,得聖果成就,被稱為菩薩。維摩詰為諸大菩薩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親證平等實相;見得一切眾生心源,具足恆沙煩惱,無量功德。故起方便教化,使一切眾生,除心源上之煩惱,顯心源上之功德。然其為模範與標準者,須依已除已顯之佛。起廣大心,證如實相,則能依佛功德為功德也。很多菩薩曾問過維摩詰:『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維摩詰回答:『我母為智慧,我父度眾生,我妻是從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就連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也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頂禮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虛空藏菩薩、南無維摩詰居士!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比較盤相位筆記(水星相位)
※《占驗憶譚》部分佔例與古課之比較--陳劍
※看過這麼多古言,有沒有哪句或者哪段虐心古言比較虐心?
※比較盤分析
※愛人,只能去愛,不要拿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