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一萬個修行人當中能找到一個人不動搖,那就不錯了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10-30 13:59:26關鍵字:不動搖,如如不動,糟粕,競爭,執持名號,凈宗,戒律,接的功德,法門,學佛 |
【 點擊數:36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123集 2014年10月27日 講於香港 一萬個修行人當中能找到一個人不動搖,那就不錯了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對這個佛號能深信不疑,真信真願,這一生決定往生。這是什麼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在這一生當中,得無量諸佛如來的加持,你才能信,你才能發願,不是凡人。凡人哪有不動搖的?! 所以修這個法門,見到別的法門就動搖,一點都不稀奇,一萬個人當中能找到一個人不動搖,那就不錯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碰到這個情形都會動搖。 這個「根」我們要注意,現在最困難的是「根」沒有了。如何扎這個「根」?「根」一定要從《弟子規》紮起。我們小時候沒扎,現在學來得及,補習,把這個「根」補出來,把我們這個基地、基礎。像蓋房子一樣這個是地基,不夠堅固,我們來加固用行,把它補足,往後就一帆風順;不補足,遇到境界現前會動搖。 要記住佛所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那個法門不如我這個,沒這個道理,絕對是平等。問題?你能夠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就成功了。 無論哪個法門,你不要動搖。 我修地藏法門行不行?行,你只要一門深入。 我學基督教行不行?行,你能「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會得定,你會開悟,你把你修學的,迴向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你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真相是什麼?惠能大師說過了,「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基督教是在萬法裡頭,還是在萬法之外?不離自性,這個要懂得。 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全是一家。你學通了完全明白了,沒有通達的時候就有隔礙,就有分別,就有執著,自己給自己帶來麻煩,完全搞清楚了,分別執著全消了。 開悟的人說得多好,釋迦開悟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心想,不是別人。所以佛看一切眾生,無論學哪個法門都好,這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最初創始的那個人都是諸佛如來,那在我們眼睛裡面看的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世間都是極樂世界,只要你能夠把「清凈、平等、覺」找回來,你就真的看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在眼前,沒離開我一步。《華嚴經》上說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那個「一」是任一,不是專一。不是說只有阿彌陀佛這個「一」,不是的,任一。任何一個法門,「一」就代表一切。「一切」就歸到一,你能掌握這個「一」,你一生成就。 根性劣的,佛教給我們,這個「一」用阿彌陀佛最好,為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真如本性叫什麼?真如本性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一切眾生的真如本性,不是哪一個。一切法都是從真如本性發生出來的,真如本性就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想它這個字的意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翻成中國的意思,阿彌陀佛什麼意思?無量覺。無量覺是什麼?無量覺是自性,只有自性稱無量覺。所以這是把總的綱領找到了、總源頭找到了,枝枝葉葉行嗎?行。任何一片葉,任何一個枝,你慢慢去找,最後找到阿彌陀佛,找到根就找到阿彌陀佛,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每一片葉,每一個小枝條,跟這個根都是一體。 …… 沒到極樂世界之前要一定要執著阿彌陀佛聖號【解】如來身者,出過世間。何以故?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故。 這個「如來身」是如來法身,法身就是自性。「出」是超出,「過」也是超出的意思,超過。所以「出過」就是超過世間。這個世間是十法界,超越十法界了。「何以故?不為世法之所染污故」,世間一切法不能再染污他了。為什麼?他不會把它放在心上。 佛法呢?佛法一半是世間法,一半是出世間法,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非法」是世間法,「法」是佛法。 佛法能不能執著?不能執著。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不能執著?沒到極樂世界之前要執著,到達極樂世界之後不執著了,是這麼個標準。為什麼?自性清凈心一法不立,哪來的阿彌陀佛這句佛號?!這個相沒有了,不執著了。理吶,理是圓滿的,理就是阿彌陀佛,無量覺,無量覺不是物質,無量覺也不是精神,痕迹都不沾。 戒律要執著,為什麼要執著?沒有離開六道輪迴要執著,離開六道輪迴就不能執著了。六道輪迴裡頭有善惡,斷惡修善生三善道,不墮三惡道。持戒生三善道;破戒,三惡道,這標準在這裡。這句阿彌陀佛的標準是成佛,你沒有到極樂世界要執著,它保證你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之後,自然就不執著,就放下了。我已經到了,目標到了,不一樣。 戒有戒的功德,定有定的功德,慧有慧的功德。阿彌陀佛是屬於慧,你對他相信是大智慧,不是大智慧你怎麼會相信?!大智慧不動搖,沒有大智慧的會動搖。 …… 【解】乃至如來身者,如凈鏡中微妙之像,如凈水中明滿之月。 這古人說的比喻,很乾凈的鏡子裡面,鏡子照到外面的境界相,這個意思代表就是沒有污染。沒有污染,我們把它說清楚、說明白,就是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污染了,不放在心上就沒有污染,就清凈的。 世間法放在心上你就有執著;出世間佛法放在心上叫法執,還是執著。有執著是六道凡夫;沒有執著的,阿羅漢、辟支佛;沒有分別的是菩薩;沒有起心動念的是佛。大乘教裡頭告訴我們這個標準,我們要常常記住,要常常應用在見色聞聲上,那是什麼?那真修行,所以放在心上,壞了。 凈宗法門之微妙、成就快速,它的方法就是叫你執持名號凈宗法門之微妙、凈宗法門成就那麼快速,等於說它保證你成佛,它的方法就是叫你執持名號。眾生喜歡執著,世出世法全放下,你就執持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與世出世間法都不相應,它只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相應。你念它,等於說直接跟阿彌陀佛建立關係,妙在此地。所以你真明白了,那我們就可以肯定承認諸佛說的,不是我們自己編的。 大乘佛法當中,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所修、所證、所傳之法,第一法就是「信、願、持名」往生不退成佛,深契娑婆世界眾生的根基,沒有一個不成就。不成就的,是他善根、福德有問題,為什麼?他不相信、他懷疑、他不能放下。 這個法門,第一等善根的——海賢法師、海慶法師、海賢法師的母親(在家居士),再往前看,諦閑法師那個鍋漏匠的徒弟,都是這個法門第一當機者。 …… 【解】綜上引證。 用了許多經、論來解釋「色身諸根,悅豫清凈」。 【解】經文釋為:當時世尊,眼等五根,同現喜容。 佛講這個經多自在、多快樂啊!為什麼?無量眾生因這個法門得度。講其他一切法門,度眾生不多;講這個法門,普度一切眾生。十法界上面是佛菩薩,下面是地獄眾生,統統得度,一個都不漏,佛歡喜! 現在帶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對這個世間絲毫貪戀都沒有,我早到極樂世界早成佛,再回來教化眾生,身份不同,那是菩薩是再來人。所以住在這世間為什麼?還有人想聽經,那就有緣,這個世間都不想聽經就沒有緣,那我就早早走了。 我們講經用網路用電視,講經在攝影棚裡頭,攝影棚經常沒人來聽,我自己對著畫面,自己講給自己聽,快樂無比!有人收看,那是有緣人,他每天到時間他會按下它的按鈕,打開電視,那是有緣人。到底多少人收看?我不知道,我也從來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我只知道有人看,有人看我就講。 …… 世尊說這部經等於替阿彌陀佛招生,他在娑婆世界這個地區招生,保送大家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迎接,這些人往生證得阿惟越致,一生成就究竟果位,佛弘法利生第一歡喜的大事,這是緣成熟。 【解】「光顏巍巍」。「光」者光明,「顏」者容顏,《無量壽經箋注》曰:「佛之顏有光,故云光顏。」 《無量壽經箋注》是丁福保,民國初年佛門的大德。丁福保居士他作的,他所依的本子是前清彭紹升居士他的《無量壽經》節本,他用這個本子,這個書早年我讀過,線裝本,可能這個書在澳洲,很久我們沒去翻動它了。這丁福保居士註解的。 【解】「巍巍」者,高大尊勝之貌。 極力在讚歎阿彌陀佛。 【解】《嘉祥疏》曰:「巍巍言德盛高顯也。」總表佛之德容,顯曜光明,超於一切。 這是世尊當時升座講經讓大眾看到佛陀的儀錶,顯示出真實的智慧。光明是智慧,巍巍是德容。老人家的道德,道德高廣,對於佛陀恭敬之心油然而生,這就能聽法了。 佛講經之前放光現端,為什麼?不是炫耀自己,是把聽眾的真誠心恭敬心引發出來。學生沒有恭敬心,沒有真誠心,老師是佛跟他講經說法他也得不到利益,他得的是皮毛;甚至於他還有相反的意見,他把世俗東西拿來跟佛來比較,這就錯了。現在的這個時代真有,古時候從小教,有道德的根,所以對於有道德的人,都還有尊重的心,縱然他有一些小的毛病也不至於批評他,為什麼?要讓聽眾對他生歡喜心、生恭敬心,你要是一說,當中善根薄的人,他一聽有道理,對於講的人恭敬心減少了。換句話說,他也許在這一座經里會開悟,因為這個緣故開悟機會沒有了,這就是壞人的法身慧命,要背因果責任。 古人的東西能帶來安定和諧;今人的自由開放是競爭、鬥爭、戰爭現在人不相信因果,這就是沒法子了。這是今天這個社會弘揚聖教最困難的一樁事情,就是恭敬心生不起來,這個不但是對佛法,對聖賢教育。 聖賢教育包括所有宗教的經典,還包括我們世間法,中國有世間聖人、有世間賢人。世間聖賢有沒有開悟?有。有大悟、有小悟,徹悟沒有。如果是徹悟他就成佛了,徹悟是明心見性。他們確實有很高明的見解,看的很深,體會的很深,很廣,我們一般人沒有見到的,他見到了,這樣的人世世代代都有,對我們後學有大利益。 我們必須要知道,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東西跟性德相應,盡善盡美,全是菁華,沒有糟粕,糟粕這五千年早就淘汰光了,還等到現在?糟粕不能傳五千年,它是菁華它不是糟粕。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哪有糟粕能流傳五千年的道理?五千年當中都沒有有智慧、有遠見的人把它看穿?那不可能!可能有一點,就是古人所說的東西跟現在科學有相抵觸的,古時候人叫謹嚴,現在人開放;現在人講求自由,中國古來的教誨對自己約束,那是真的。兩個比較哪個好?還是古人那個好,它不出事情,它真正能守住自己,能夠對社會帶來安定和諧。自由開放帶來是什麼?競爭、鬥爭、戰爭,從這上面來看,你就會體會到古人東西好,有道理,能夠避免這個災難,減少天災人禍,這才叫高、這才叫大、這才叫尊才叫聖。 我們能理解,心浮氣躁,他只看到表面,沒有看到深度,我能守一點規矩,我能犧牲一點點利益,帶給社會的安定,帶給國家的和諧,帶給世界大同,有價值、有意義,值得! 佛陀在世,縱然遇到別人侵略國家民族,他也不用武力對抗,也不用報復,這裡的意思深,為什麼不報復?有因果關係在裡面。他知道琉璃王滅釋迦族,前因後果都知道,他看到前面因,那今天的果報一定要承受,不受怎麼樣?來生更嚴重,還是要受,冤家宜解不宜結,受了之後再開導,慢慢就覺悟明白了,雙方都懺悔了,恢復到和諧,恢復到互助合作,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不是一世,生生世世,這個生生世世現在人不相信,現在人只相信這一世,不相信有來世,麻煩了。 如何叫現在人真正知道有來世?古人都相信,在中國六經裡頭都有記載。你問我相不相信有來世?我相信,我真相信,我一絲毫都不懷疑。所以道家對這個事情講得多,比佛教講得多,比佛教講的還要清楚、還要透徹。佛也講了,散在一切經裡頭,我們曾經費了一點時間查《大藏經》講地獄果報的事情,把《大藏經》裡頭有關於這些文字全部抄下來,編成一本書《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把它結集起來編這麼一本書,講得好!道家講的「果」講的多,有一些「因」沒有說清楚;佛講「因」講的清楚,合起來看,跟《道藏》合起來看,就相信了。理搞明白了一定有事,理跟事分不開,有理必有事,有事一定要理,所以末後這一句。 【解】表佛之德容,顯曜光明,超於一切。 大家,這聽眾對佛的信心圓滿具足,說經的機緣成熟了,佛歡歡喜喜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部大經。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印光法師文鈔選讀新昌大佛寺修築放生池募緣序儒者以忠恕胞與為懷,必須推己及人,以至於物,方有實際。釋氏以慈悲濟度為事,是故憫諸物類,皆具佛性,欲行救援。無奈世人殺生食肉,相習成風,不知其非。致使生生世世,展轉互殺,了無已時,可不哀哉。須知人與物類,同此血肉之軀,同此靈知之性,同生於天地之間。但以彼此宿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質靈蠢①各異。以我之強,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快心樂意,謂為福報。而不知其福力一盡,業報現前。墮彼異類,受人殺戮時。則身不能敵,口不能言。中心憂懼痛楚,方知食肉之事,為大罪過。食肉之人,為真羅剎。雖欲不令人殺而食之,不可得也。故楞嚴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②。惡業俱生,窮未來際。又況多劫以來,更互相生。既無道力以行救濟,忍使彼受刀砧極苦,我享口舌滋味乎。入楞伽經,世尊種種呵斥食肉。有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靡③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云何於中取之而食。凡諸殺生食肉之人,若念及此,當即怵然驚,憬然悟。寧可自殺,不能殺一切物矣。新昌有山,名曰石城,即山鑿龕,及彌勒百尺大像。乃齊僧護,僧淑,梁僧佑,三師所造者。相好莊嚴,妙無倫媲。其寺為天台西門,智者大師入滅於此。蓋欲表前繼靈山,後輔龍華也。大師一生,隨機說法,尤加意於放生。以台民多業漁捕,乃以襯施,買漁簄④一所,為放生池。兼為彼講金光明經。漁者聞法,皆好生去殺。遂各舍江溪簄梁,六十三所,周三百餘里,俱作放生法池。有偷捕者,則立即得禍,至唐時尚然。而世遠人亡,法殘禁弛。遂致大佛寺外之池,亦為漁捕之所矣。馬契慈居士,景仰僧護,僧淑,僧佑,智者之懿德殊勛。欲使同人,以及水陸空行一切物類,各得同盡天年,同生極樂,將來同預龍華三會。特呈憲嚴禁,勒其示文,冀⑤垂永久。然池久未浚,淤泥充滿。兼須外築圍牆,以防盜捕。又須造橋修閘,建亭鋪路。豈特徒壯觀瞻,實欲來禮佛者,觸境舒懷,上契佛心。庶可消除天災人禍,於不知不覺中。但以工程浩大,不得不募諸十方官紳士商,以及一切善信也。懇祈各發生佛同體,物我不二之心。共出凈資,俾⑥觀厥⑦成。則其功德,當與十方虛空同一壽量矣。(選自《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 序) 註解: ①蠢(chǔn):愚蠢;笨拙。 ②啖(dàn):吃或給人吃;拿利益引誘人。 ③靡(mí):無;沒有。 ④簄(hù ):在江海中捕魚的竹器。 ⑤冀(jì):希望。 ⑥俾(bǐ):使。 ⑦厥(jué):代詞。其;它的;它們的;他的;他們的;她的;她們的。如「厥後」。 ------------------------------------------------------------------------------------------------------- 凈土釋疑網(www.foxdw.com)微信號: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輸入「amtbedu」點擊「查找」,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平台所有文章,請打開「凈土釋疑網」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台所有的文章。本微信內容是凈空老法師每天最新講經菁華、學佛答問以及印光大師文鈔(生僻字加註音、註解)、選網友們的學佛體會等文章,分享給大家。 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是幫助初入佛門的網友確立正確的學佛方法,介紹如何學佛和學佛次第,參與本網學佛,保准你學佛不走彎路。本網【網上共修註冊】,願與志同道合、正知正見的同修一塊共修! 凈土釋疑網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有疑問,可發郵箱:foxdw_01@163.com. |
推薦閱讀:
※頂果欽哲法王《覺醒的勇氣》——阿底峽尊者修行七要
※「止觀」 中的 「觀」 到底是怎麼修的?
※浮生千變,你終是我不變的修行
※不渡眾生是否也能成佛?破六道跟渡眾生有沒有必然關係?
※皈依三寶,是我們修行路上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