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松胯「三部曲」,你掌握對了嗎?

胯關節(髖骨)在各項運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太極拳對胯的訓練運用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太極拳的松胯「三部曲」。

正雷太極書院陳斌老師

收胯

先將兩胯根後收,不讓胯前頂或外凸。要解決兩胯前頂和外凸,首先要在靜態下找到解決的方法,找到胯不外頂的感覺和狀態,然後再應用到拳架練習中。

首先採用無極樁的姿勢,用兩手的拇指將胯根同時往後按壓,促使兩胯根向後內收,外形和感覺好象是兩胯內合。

正雷太極書院陳斌老師授課中

掌握無極樁「收胯」的方法後,再練習虛實樁:兩腳左右平開步,分清虛實,兩腳尖自然朝前,膝蓋內扣。同樣先用拇指將實腿胯根向里按壓,將腹股溝合住;然後再按壓虛腿的胯根,使其落胯下沉,身體的方向會自然調正。如果出現翹臀的連帶現象,用「松腰坐臀」進行調整。

2

松胯

胯根的放鬆與內收里合。「收胯」可採用人為強制的辦法,使胯不前頂外凸,而「松胯」則要用意識引導放鬆胯根,將胯根「內收里合」。

在練習拳架時,身體任何的一舉一動都是先要松胯下沉,兩胯無論是虛是實,一側胯根一松,身體上肢就會隨之發生偏沉,松左向左偏沉,松右向右偏沉,偏沉幅度大小可以人為控制,但最大不超過45度。松是因,偏沉是果,一松一沉,奧妙無窮。

正雷太極書院陳斌老師

實腿一側的胯只松沉而身體上肢不發生偏轉,在重心移動時表現為「胯走下弧」,胯松之後身體上肢發生偏轉和下沉,表現為「胯走後下弧」。

練拳時身法低,「胯走下弧」用的多,身法高「胯走後下弧」用的多;前後的重心移動,「胯走下弧」用的多,左右的重心移動「胯走後下弧」用的多。不必過分在意胯走的是下弧還是後下弧,關鍵是胯根的一松一沉。

逐步掌握實腿一側的「松胯下沉」或「旋轉下沉」尤其重要,身體重心的移動都是通過實腿一側的松胯下沉實現的。

3

活胯

靈活轉動,活似車輪。太極拳的圓活和韻味是由兩胯靈活交替旋轉出來的,並非兩手自發比劃,也不是搖臀或擰腰。

周身放鬆兩胯是關鍵,胯不松則周身不松,腳下無根;不會松胯則不會移動重心,身手分家,上下不隨,練出拳來既不連貫也不圓活。

「松胯」是習練太極拳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多下功夫,任何人都能邁過這道坎,先掌握「收胯」,繼而學會「松胯」,經過日久練習,胯自然松活自如。多在胯上做文章下功夫,比整天想「氣」更有用。


推薦閱讀:

二十四式太極拳----李德印、李春蓮
太極拳的起源與演變
三教居士的【中華太極拳劍】2
太極拳是容易練成?還是難以練成呢?
傅清泉老師表演的28式太極拳,有大師風範!

TAG:太極拳 | 三部曲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