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106-110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106-110集)
第106集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一面。
一七四、釋一即非一
經【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這一段經文是解釋「一即非一」,意思、含義也很深,諸位請看註解。前面一段講到世界微塵,重點在碎合,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分裂與組合,重點是說這個。「一合」,合就是組合。我們現代人可以說都有這個觀念,確確實實小而微塵,大而世界,都是這個基本物質所組合而成的。真正通達明了這個事實真相,才能體會到佛法所講的清凈、平等。佛心清凈,佛心平等,我們學佛為什麽清凈心、平等心不能現前?換句話說,對於佛所講的這個,我們依然沒有透徹的認識;如果真的透徹明白了,心決定是清凈的,決定是平等的。所謂清凈,就沒有煩惱,貪瞋痴慢是染污,決定離開了。平等就是一切再不分別了。離開了分別執著,就得清凈、平等。清凈平等是真心、是自性,不僅僅是禪宗修學最後的目的是明心見性,其他無論是哪一個宗派,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只可以說他在方法、手段上不一樣,而所求的目的、方向決定是相同的,那就是明心見性。佛這一段經文裡面,都是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了,就是看破了;看破之後,自然就很容易放下。實在說,佛法真正是知難行易。我們放不下,就是因為沒有透徹的了解事實真相。這是麻煩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目的就是幫助我們看破。
【1、『一合』,合而為一之謂。雖聞界可碎塵,然其未碎時,其合而為一之相,明明有也。長老為遮此執,所以徹底破之。】
「一合,合而為一之謂。雖聞界可碎塵」,界是世界,佛舉這個比喻,世界是物體裡面最大的,可以把它分裂為微塵,碎就是分裂的意思。「然其未碎時,合而為一之相,明明有也。長老為遮此執,所以徹底破之。」長老是說須菩提,須菩提尊者在這個地方為我們解釋一即非一,他的目的是唯恐凡夫執著「一」這個相狀。「若世界實有」,「若」是假設,假設世界實有,那就是「一合相」。說一合相,這個意思就是說明,這個一就不是一。為什麽?合是組合的,根本就沒有事實存在,所謂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既然是緣生之法,它就沒有自體,所謂「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才是事實真相。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確實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這個意思,在前面一段我們已經說得很清楚、很透徹。
無論是分裂為微塵,現代科學裡面講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這都是分裂所看到的相狀。組合起來,大的是世界,小的森羅萬象,我們這個身體也是這個東西組合的。它存不存在?它確實不存在。怎麽知道它不存在?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現相,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不是實在的。怎麽知道它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是說明這個生滅相。如果我們對於這個概念,一下體會不過來,現在還有一個方法,能夠讓我們從觀察當中去領悟。現在的噴射機飛得很快,一個小時就飛一千多哩。現在照相機也非常進步,假如我們用千分之一秒的快門,或者是兩千分之一秒的快門,拍攝在空中飛的飛機,你拍的照片它是靜止的。如果你連續拍幾張,你在那個照片上看,張張它的位置都不一樣,它在那裡移動。你從底片上看,看到它的真相,它有沒有動?沒有動。佛經上給我們講的「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你從這裡去體會。飛機為什麽從這邊到那邊?是連續相,相續相,這才是千分之一秒,兩千分之一秒。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那個速度多快?一彈指有六十乘九百個生滅,,一彈指不需要一秒鐘,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也就是一秒鐘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生滅,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相續相。而實際上,決定不止這個數字。佛不再多講,多講恐怕把我們嚇住,這是佛的方便說,方便接近事實。雖不是事實真相,但是非常接近。由此可知,《楞嚴經》上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種句子我們稍稍能體會到一點。這些現相,《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點都不假!這個現相是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續相,要懂這個道理。因為它是剎那生滅,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佛教給我們無住,無住就是決定不要執著,不要分別,不要去執著,假的!決定得不到,「無智亦無得」,決定得不到。
這個相雖然生滅很快,了不可得,它相續。說實在話,相不會滅,但是相會變。像我們剛才舉的例子,我們用快門照飛行當中的飛機,在底片上看,它位置在移動,它會變。因為它會變,所以佛教給我們而生其心,這是《金剛經》上說的。為什麽應無所住,後面又要而生其心?這個生心就是說明,相為什麽會變,隨著心的念頭在變。《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麽來的?「唯心所現」,心能現相;「唯識所變」。那個相會變,什麽力量在那裡叫它變的?識,識就是念頭,就是分別、執著,所謂是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我們的心想統統息掉了,一個妄念都沒有了,《華嚴經》上這兩句話,只有上一句,沒有下一句;唯心所現,因為它識沒有了,那就不變了,這個現相就叫做一真法界。如果你有識,就是你有情識,你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會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從哪裡來的?是我們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是這麽回事情。有分別,就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有執著就有六凡法界,執著是煩惱,就有六道,就有輪迴。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般若經》的好處,就是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了,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然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體會,念念體會,務必要覺察事實的真相,我們就不迷了;不迷就是菩薩,迷了就是凡夫。佛菩薩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果然覺察到,你就曉得一切法本來不生,哪裡有滅?自然就得解脫,自然就得自在。
凡夫的情執很重,世尊講《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用這麽長的時間去講,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覺悟了?不見得。真正覺悟到,真正能體察到的,還是少數人。尊者在這個大會當中,真是大慈大悲,跟釋迦牟尼佛這一問一答,就像演雙簧一樣,唱戲,其目的是希望我們在旁邊聽了能開悟,目的在此地。註解裡面說「長老為遮此執」,遮就是遮止。希望一切眾生聽佛說法,不要依著佛的言說又生分別、又起執著,那就錯了。這一段話裡面,為我們說明一合相,是徹底破除我們對於一切法實有的執著。我們都認為一切法真有,真的存在,不曉得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確確實實不存在。我們以為是存在,這是誤會,這是看錯了。
【2、不但因其可碎,知非實有。即其未碎,亦非實有。則非、是名,言其不過假名,本來無實也。意明必須實有,方是一合相。今一合相,既無一定。則世界之為當體即空,彰彰明甚。】
「不但因其可碎,知非實有。」這是把它分解開、分裂,曉得世界是假的,是微塵聚合的。「即其未碎,亦非實有」,最要緊的是這一句。不必等它分裂,就知道這個現相是假的,不是真有。無論是碎合,都要體察這個現相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
經文當中,「則非、是名」這種句子在《金剛經》前後,我們讀到很多,一定要了解句子的含義。「言其不過假名,本來無實也。」本經凡是說「則非」,都是從體性上說的,在真心本性裡面,一法不立,一法不存。《壇經》裡面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從體性上說的。又說「是名」,是從現相上講的;體雖然是空寂的,但是空寂之體它能現萬相。我們說萬相,就是說明這個相會變化,千變萬化,因此相不是一定的相;既然不是一定,相就不是真實的,剎那在變。說剎那,那個時間已經很長很長了。我們現在曉得,那是剎那的萬分之一、億萬分之一,是這麽個現相。佛這種說法,實在講都被現代科學家所證實。可惜現代科學家很少讀佛經的,如果要讀到佛經,對釋迦牟尼佛都不能不佩服。我們現代所看到這些物理現象,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經典上就說得這麽詳細,這確實是不平常的智慧。是名就是說它的假有,「言其不過假名,本來無實也」。
「意明必須實有,方是一合相。今一合相,既無一定。則世界之為當體即空,彰彰明甚。」「彰」就是非常明顯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合相也是有名無實,也不是真有。念佛堂裡面,堂主和尚常常掛在口頭上,提醒大眾「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為什麽叫你放下?身心世界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稍有分別執著就錯了,這個話說得有道理。如果身心世界是真的,叫我們放下,那沒有道理。身心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放下就對了,就沒錯了。
一七五、示本離言說
經【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相』,為什麽『不可說』?不可說的意思,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不可思議。「思」,用現在的話說,我們去研究研究;「議」是議論,就是說明。不可以思,也不可以議。為什麽不可思議?因為它是虛妄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你可以去研究它,你可以去解說它;假的,不是真的!這一段註解很長,由此可知,這一段的意思非常精深。
【1、『一合相』者,一不定一,合不定合。故曰『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若說世界真是一合,豈非微塵亦真是一合。而世界非世界,乃微塵也。微塵非微塵,乃本空也。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複本空。豈非一即非一,合即非合耶。】
「一合相者,一不定一,合不定合。故曰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這個現象是屬於物理現象,現代人都有這個常識,一決不是定一,合也不是定合,實在講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它變化速度之快,變化的複雜,根本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也不是我們肉眼能夠觀察得到。今天世界上,做這種工作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他們藉著高度精密的儀器,每天在觀察,看出這個現象。這是說明為什麽不可說。
「若說世界真是一合,豈非微塵亦真是一合。」世界是微塵組合的,你承認世界是一合相;換句話說,你必須承認微塵是一合相。「微塵」,近代的科學家已經了解,逐漸看出它的真相,在他們精密觀察之下,已經肯定沒有物質的存在。在從前以為物質不滅,物質是存在的;現在這個話講不通,沒有物質的存在。現在物質的現象是什麽?是波動的現象,這個說法跟佛法講的愈來愈接近。而佛法講的,這個物質的現象確實是波動的現象。從哪裡動?大乘經上說,特別是相宗經論上所講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一個動相,就是波動。什麽波?心的波,是真如本性上起的波動的現象。為什麽會有波動?不覺,就有波動現象;覺了,就不動。所以諸位要曉得,覺心是清凈的,覺心是定的。心只要動,那就不是真心,真心是不動的,動就迷了,動就失去了真相。心的作用叫智照,本具般若智慧的觀照。心一動,觀照的能力就失掉,所以它就起了變化。這個變化,相宗給我們講的,變出三細相。三細相裡面,雖然講三個、講次第,但是那個次第速度太快了,我們決定無法想像。大概現在最精密的儀器,恐怕也看不出它有次第。好像這三個現象同時發生的,其實它是有次第,就是太快了。我們今天講光電的速度,跟它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不能比,不成比例。
第一個是「業相」。諸位要看佛教的名詞,業是造業。什麽是業?波動就是業。不覺是迷惑,是惑、是迷,迷了它就動。因為有業,所以才叫你「而生其心」,這個生心重要了。有業,業是因,這個因立刻就轉成果的相。「轉相」,也叫做見分。因為有轉相,它就會變成「境界相」,境界相也叫做相分。我們現在科學裡面所分的精神、物質,轉相見分就是精神的現象,相分境界相就是物質的部分。豈不是業因果報的相續相?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三細相,佛給我們講八地菩薩才見到。七地以前,聽佛說有這麽一樁事情,他自己沒有證得,沒有證實,也就是他沒有覺察到。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識裡面的三細相,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你沒有見,你怎麽轉?你必須見到,你才有能力轉。由此可知,七地以前,他能夠體會六粗相,「境界為緣長六粗」,是六粗相,不是三細相。這是說明根本沒有物質存在,微塵都即非微塵了,世界哪裡還有世界?可是今天明明這個世界擺在我們眼前,這是一回什麽事情?《金剛經》末後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個話說得很有味道。我們今天這是什麽現象?夢幻泡影。夢有沒有?做過夢的人都有這個經驗,真有,晚上睡覺會作夢。我們現前這個境界相是夢中的現相,跟我們作夢的現相沒有兩樣。你要能在這句話裡面醒過來了,夢中如果知道是在作夢,你在夢中一定是不予不取,知道一切是假的。決定沒有得失的念頭,決定沒有取捨的念頭,你知道那是假的。如果知道我們眼前這個境界也是夢幻泡影,你在這個境界裡面沒有得失,沒有取捨,你過的日子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把佛講的這些話歸納為四句,於一切法中,無論是人事,無論是物質,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世間,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用心不一樣。他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決定不會起心動念,樣樣清楚,樣樣明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叫佛法。我們把這個意思說出來,底下這幾句文就好懂,念念就明了。
「若說世界真是一合,豈非微塵亦真是一合。而世界非世界,乃微塵也。」微塵組合的。「微塵非微塵,乃本空也。」這句話非常重要。「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複本空。豈非一即非一,合即非合耶。」這才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說明白了。我們要怎樣修學?也就是怎麽學般若?必須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時時刻刻提得起這個念頭,這就叫觀照。念念之中,曉得所有一切現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曉得所有一切現相,無非是業因果報剎那相續而已,不是事實。我們講業因果報剎那相續,就是說阿賴耶的三細相,這是宇宙的真相。念念作如是觀,這就是覺而不迷。雖然曉得一切現相了不可得,在這裡面還能夠生大慈悲心,普度眾生,這就是《金剛經》上講的「而生其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無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佛法,這就是如來的事業。在我們凡夫眼睛裡面看,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不疲不厭,不辭辛勞,正是佛門裡面常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一個人想覺悟,一個人想學,佛菩薩也不捨棄,也為他講經說法,這叫做大慈大悲。諸位要知道,大慈大悲也是假名而已。這就是正而不邪,凈而不染。《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清凈是凈而不染,平等是正而不邪,覺是覺而不迷。由此可知,這二十二年的般若,《無量壽經》上這五個字都包括盡了。有人說念佛不求智慧,這是他誤解了,他沒有能了解。「清凈、平等、覺」,就是世尊所說的二十二年的般若法門。
【2、約清凈性言,則都無此事。『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其事』,泛指一切事相。言凡情非正知也。因其向外馳求,故於事相,起貪戀而生執著。】
「約清凈性言,則都無此事。」從自性上觀察,從清凈心上觀察,沒有這些事情。「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其事,泛指一切事相。」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凡夫貪著這個相。凡夫修行成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他成佛了;換句話說,他沒有離開十法界。為什麽出不了十法界?貪著其事,這就出不了十法界。如何能出離十法界?古德註解《金剛經》常說,《金剛經》要求我們的,要離四相,要離四見。果然離四相,離四見,修因證果這些事情,事上他真做,一點都不懈怠,表現出來的是勇猛精進,他那個心上若無其事,所謂三輪體空,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樣修行就超越了十法界。超越十法界,才是佛教給我們的真正目的。超越十法界之後,世尊不得已又給我們起了個假名,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裡面。
佛為我們說法,古時候天台智者大師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判為藏、通、別、圓四教。圓教初住以上,這已經入一真法界了,他的標準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宗門裡面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成的佛是真佛;《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就是指的這樁事情。那個諸佛不是講眾多之佛,不是這個意思,是從圓教初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叫諸佛,這個在《華嚴》上叫做法身大士,本經裡面稱的諸佛。天台家說這些人叫分證佛,他是真的不是假的。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的佛不是真的,天台大師說,叫「相似即佛」。很像,不是真的,叫相似。
天台講佛,六種佛。第一個是「理即佛」,一切眾生都是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是有佛性的都是佛,這叫生佛平等,從理上講,統統都是佛。可是從事上講,凡夫現在迷了,迷了是凡夫,不能稱佛。從理上講,從自性上講,都是佛。一切植物、礦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所以這一切物質也是佛。我們講到此地,這個意思就能體會到深一層了。這些物質怎麽能成佛?諸位曉得,這些物質也是基本粒子組合的,我們用現代的名詞來講,佛法講微塵組合的,這個微塵也組合我們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散的時候也能組成物質,那這個物質跟我們的身體有什麽兩樣?沒有兩樣!我們這個身能成佛,它怎麽不能成佛?《華嚴》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逐漸逐漸才懂得佛在經上講的那個話的意思。這些話實在講,很不好講,很不好體會。逐漸才明朗,曉得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
天台家講覺悟,像我們現在學佛了,開始學佛,一般社會有許多人還不曉得學佛。我們開始學佛的這些人,叫「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我們在名字位中。真正用功,功夫得力,叫「觀行即佛」。什麽叫功夫得力?在一切時、一切處,念念當中,你都能夠知道,你六根所接觸的,眼所見的,耳所聽的,這一切萬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都是剎那業因果報的相續幻相。你時時刻刻把這個放在心裡,這叫觀行即佛。你真用功,這個用功是向覺的路上走,你不迷了,這是真功夫,這用的是般若,這叫修般若法門。這個功夫用得力了,就叫金剛三昧。觀行功夫得力,再向上提升一步,就是相似,我們一般人講證果了,證阿羅漢,證菩薩果位,證佛的果位,「相似即佛」。天台家講藏教的佛,相似位;通教的佛,也是相似位;藏教佛、通教佛是十法界的佛,沒有離開十法界。別教的佛超越十法界,在一真法界,不是究竟位。圓教的佛在一真法界,才叫「究竟即佛」。
在清凈性中,都無此事。清凈性就是法身大士沒這些事情,心裏面再也不會執著,再也不會起心動念。十法界裡面都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不過愈是往高位次走,他分別、執著很淡薄,但是他有,不是沒有。跟我們相比,那他的心清凈,好像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了;他要跟一真法界的那些法身大士比,他還很明顯的有這些事情在,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言凡情非正知也。因其向外馳求,故於事相,起貪戀而生執著。」想作菩薩,想證得佛的果位,這都是凡情,這都是貪戀。縱然是非常微薄的貪戀,他還是貪戀,還不是到真正的清凈。真正清凈一定要開智慧,開智慧一定要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3、欲不貪著,須凈凡情。欲凈凡情,須開正知。當知一合相,當離名字言說。當於不可說處領會。不可『貪著其事』。如此,方為能解如來所說義。得以隨順契入。】
「欲不貪著,須凈凡情。欲凈凡情,須開正知。」可見得智跟斷,是相輔相成的。沒有智慧,煩惱斷不了;不斷煩惱,智慧不能現前,是相輔相成的。從哪裡做起?從智跟從斷都可以。你從斷煩惱下手也行,從開智慧下手也行,兩種同時下手也行。要緊的是你真的肯干,真的去做。煩惱斷一品,智慧一定增長一分;智慧長一分,煩惱一定又會斷一品,這是一定的道理,一定要認真去做。從哪裡開始?最好是從不貪著,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貪,不執著。可是這個境界現前,念頭起來了,這個貪、執著的念頭起來了,古德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念一定會起來,為什麽?無始劫來的習氣,哪有不起來的道理?一定會起來。什麽叫做覺?立刻就曉得萬法皆空。像《金剛經》上這幾句經文,你立刻提起來,就能夠把妄想執著伏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能夠了解一切法是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又知道眼前的現相是剎那業因果報的相續相,根本不是真實的,你這個貪著的念頭就淡了。這叫觀,智慧觀照,你要提不起來,你那個貪著會愈來愈嚴重,會繼續不斷的去發展,那個麻煩就大了。
所以,念頭起來的時候,要提得起觀照的功夫。認識事實的真相,這個念頭就息掉,妄想分別執著就息掉了。這是般若上教給我們,「云何降伏其心」,用這個方法,其心就是念頭、妄念,煩惱習氣用這種方法來消除。觀照功夫提起要快,愈快愈好。煩惱念頭,第一個念頭起來,第二個念頭就覺照,就能把它伏住,這是好功夫。伏久就得定,煩惱就不起來了。但是要知道,煩惱習氣那個根並沒有斷,是你觀照功夫得力,它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就叫得金剛三昧。煩惱如果斷了,那個現象不一樣,斷了是智慧開了,所謂是轉煩惱成菩提。那個煩惱、習氣並不是真的沒有了、斷了,而是變了。這個觀照功夫深,愈來愈深,深到最後,會把煩惱習氣轉變成無量的智慧,它會變;煩惱沒有了,統統變成智慧了。所以現在大家煩惱多,不要緊,會變成智慧,不要怕,這都是事實。
不會用這個功夫的,這個功夫確確實實,如果是事理不透徹的話,真的很難用得上。可是你事理透徹,真正會用了,那個效果非常顯著。不會用這個功夫,就勸他念一句阿彌陀佛。分別執著念頭起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它壓住,也行!這樣的功夫得力,叫得念佛三昧。用念佛的功夫,把妄想控制住,把妄想伏住。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亂,這個功夫同樣一個道理,用久了也能把煩惱轉成智慧。這一轉成智慧,就叫理一心不亂。一定要功夫深!不貪著,貪著念頭起來了,你要有能力對付它,有能力去轉變它。「須凈凡情」,凡情就是妄想,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從斷煩惱下手的。底下一句,是從求智慧下手的。「欲凈凡情,須開正知。」這兩種方法,我們要以般若跟凈土來說,就非常明顯。「從不貪著,須凈凡情」,老實念佛就能做到。「欲凈凡情,須開正知。」《金剛般若》就非常好。依照《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來修學,智慧開了,凡情當然就淡薄了,這是一定的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
「當知一合相,當離名字言說。」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教給我們入門的要領,他說了三句:「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是說法、聽法,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說的人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經說法,用的名相術語很多,有言說、有名字。雖有言說,不執著言說;雖有名字,不執著名字,這叫做離名字言說,不是名字言說都不要了。名字言說都不要了,佛怎麽講經?佛怎麽教人?名字言說要,但是決不能執著。這個離是離執著名字,離執著言說,離執著心緣,是這個意思。這個心緣,心聽佛講經說法所領悟的,你領悟了,你明白了;雖領悟,雖明白,還是不能執著。如果你一執著,「我懂了,我覺悟了」,諸位想想看,你就落在四相裡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不是統統都有了嗎?他真的領悟了,真的明白了,但是他沒有這個四相。這個功夫很深,很難做。我們老毛病、習氣很重,一起心動念,「我」,就著了四相。著了四相,縱然修成菩薩、修成佛,是十法界的,不是一真法界的,是相似菩薩,相似的佛位,不是真實的。聽的人也是如此,聽的人也不能執著,名字、言說要曉得統統是假設的。我們要體會所講的意思,這樣說聽叫正說、正聽。會這麽聽的人,就很容易開悟,所以開悟是領悟佛說經的旨趣。
「當於不可說處領會」,佛法本來沒有言說,本來沒有名字,本來就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分別執著。佛教給我們,菩薩教給我們,要在佛一切名字、言說當中,去體會到不可言說的事實真相,你才叫真的會聽經。一般人聽經為什麽不開悟?他就執著名相,執著言說,聽了之後還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心緣相,所以他不開悟。離言說、名字、心緣相,聽了就會開悟。為什麽?他能夠聽到不可說處的地方,他體會到。不可說處的地方,那才是真的。由此可知,佛種種言說、名字都是誘導,禪宗裡面講的指月。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是指頭,指的是月亮,叫你看月亮,不是看指頭。這一切凡夫聽佛講經,都執著在指頭上,月亮在哪裡不曉得,以為指頭就是月亮,毛病出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一定要能體會到。離開這個指頭,你就見到月亮,這就是此地所說的「離名字言說」,你在不可說處的地方領會到了。這個不可說處,給諸位說,宇宙人生森羅萬象,一切現象的本體、現相、作用,都不可說,在佛法用四個字:不可思議!你要能體會到、領會到這個不可思議,你就真的明白了。宗門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正見到性體、現相、作用,他真正明白了。
「不可貪著其事」,稍稍有一點貪著,你就見不到性;換句話說,你所聽的是佛的言說,你不懂得佛所講的真實義。真實義在言說之外,在名相之外。但是言說名相不是沒有作用的,像指路牌一樣,他指示著你一個方向,你必須擺脫這個,往那個方向去,你才能真正把你的目的找到。這是佛法難懂的地方,佛法難說的地方,佛法難聞的地方,我們應當要知道。
「如此,方為能解如來所說義。得以隨順契入。」這種聽法,才是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綱要、綱領。自性本具的般若在哪裡?如果你執著這個《金剛經》裡面,《金剛經》裡面沒有般若,可是般若也沒有離開《金剛經》。《金剛經》好比是「指」,循著這個方向、目標,脫離這個指,金剛般若你就得到了。「得以隨順契入」,隨順兩個字用得好,隨順是一絲毫勉強都沒有;稍稍有一點意思在裡面,就不是隨順。隨順就是自自然然,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面,這樣你就證得了。隨順佛的言說,隨順佛講的名字,自自然然契入。
【4、塵界如此,色身亦然。凡夫所以貪著色身為我者,由於不知是五蘊假合耳。若知除五蘊外無此色身,便不致於貪著矣。】
「塵界如此,色身亦然。」微塵、世界,如前面所說的,一非定一,合非定合。懂得這個大前提,可以把這個前提應用在一切法上。我們這個身體也是法相之一,跟前面說的原理原則沒有兩樣。這個身也是微塵聚合的,這個微塵也是一即非一,合即非合,不是一定的。這個現象,現代的物理、化學,可以說為我們解釋得很詳細、很明白了。問題是在我們太健忘了,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所以我們在一切環境裡面,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還是照迷不誤,從來沒有清醒過來。如果曉得這個身體是假的,他就覺悟了,他就不迷。這就是老毛病、老習氣,實在講是太深、太嚴重了。觀照提不起來,雖然是學佛,得不到佛法的受用,佛法的功德利益,我們的確沒有享受到。如果能提得起來,這個受用的確是無量無邊。
「凡夫所以貪著色身為我者,由於不知是五蘊假合耳。若知除五蘊外無此色身,便不致於貪著矣。」這個經文我們天天念,學佛的同修們大多數對於《心經》都能背誦,《心經》一開端就講得很清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我們這個文會念,什麽意思不曉得。頭一個觀就叫我們觀照,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提得起功夫來。你這一觀,你就自在了。你把觀照失掉,那你這個生活很苦惱,你就不自在了。「觀」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深的時候,就把這個事情觀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事實真相是五蘊皆空。一切有情的眾生,我們今天講動物,動物是色心二法組合的。色法是物質的身體,這個物質身體是色,色身,色是代表物質;受想行識是心法。「受」是感受,也是我們常講的享受,這是心法。除了受之外,他會「想」。「行」就是相續不斷的意思,它是相續的,它不能止在那個地方;行也就是動的,實在講就是說明相續的現相。它不是一個定法,它不可能止住在那個地方。「識」是講能變的;前面「色受想行」是所變,所變的現相;識是能變,唯識所變。把這個東西搞清楚了。我們的身心,你所受的,現在有很多人生活很苦,跑來給我訴苦,他沒有般若觀照,他若有般若觀照,那苦是假的,不是真的。清凈心中哪有此事?沒有!你說樂,樂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苦樂憂喜舍都是假的,也是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不是真的。苦樂憂喜舍都是假的,所以它不叫正受。正受就是三昧,正受裡面沒有苦樂憂喜舍,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苦樂憂喜舍是不正常的,凡夫之人才有不正常的享受。但是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就有正受,像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得清凈心,他苦樂憂喜舍沒有了,所以得正受。要曉得我們的身心是五蘊假合的,五蘊皆空。這個皆空不必細說了,前面說了微塵,說了世界,你就曉得確確實實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若知除五蘊外無此色身,便不致於貪著」,對於自己這個身體就不貪著了。現在有很多人,可以說一切凡夫,沒有一個不愛惜自己身體的,沒有一個不關心自己生命的。什麽都可以舍,到最後這個命要緊,身要緊,不肯舍;不曉得這是假的,這是空的。也許有同修要問:知道這個東西是空的、是假的,有什麽好處?有些人聽到這個說法,反而恐怖了,身是假的,我在哪裡?什麽是我?這些問題,佛在大乘經上都說過,可見得不是現代人有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聽眾當中就提出這些問題來。有一些人驚慌失措,他不知道。了解事實真相,這個身就回歸到自然。回歸到自然,這個身才叫做最健康的身體。自然裡面沒有病,自然裡面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的身體就健康,你也不會衰老了。老、病、死、輪迴從哪裡來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恢復自然,老、病、死、輪迴統統沒有了,這就說出學佛的好處。你要不學佛,不了解事實真相;換句話說,你的妄想、煩惱、憂慮、牽掛斷不了。這些東西是你身心裏面的毒素,貪瞋痴叫三毒。你的心、生理,有這樣的毒素在裡面,你怎麽會不生病?衰老,老化是病,所以你一定會生病,一定會死亡,一定會輪迴。不明了事實真相,就產生這種現象。了解事實真相,你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知道是假的、空的,不值得放在心上。
佛教給我們,最究竟、最徹底的修學方法,讓我們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這一招太高明了。依照般若法門修學,縱然證得金剛般若三昧,你也不過是圓教初住、二住菩薩而已。要想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經上講還得修行三大阿僧只劫。諸位要曉得,三大阿僧只劫,是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從那一天算起;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不算。第一個阿僧只劫,證的是三賢果位:十住、十行、十迴向。第二個阿僧只劫,是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只劫,是八地、九地、十地。你才曉得,三大阿僧只劫從哪一天算起?從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就是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從這一天算起。我們怎麽曉得,我們證到這個果位?《金剛經》就是最好的標準。標準在哪裡?離四相、四見。果然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從這一天算起;如果你還有人我是非,不算,怎麽修都不算,你就是修一萬個阿僧只劫也不算。三大阿僧只劫是從這一天算起的。《金剛經》是個很好的標準,看看我們自己能不能做到。無論你是做到也好,做不到也好,你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對了,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利益好處就不可思議!
《無量壽經》上講得那麽清楚,四十八願裡面說的,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宣講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凈宗法門的阿惟越致,跟一般大乘的阿惟越致不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一般大乘裡面講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以上;換句話說,三大阿僧只劫,他已經修滿兩個阿僧只劫,到七地。八、九、十地,那就是第三個阿僧只劫。修滿兩個阿僧只劫,我們省掉兩個阿僧只劫的時間,這個利益太大了,那是照一般大乘講法。在凈宗講法,阿惟越致菩薩是等覺菩薩的地位;換句話說,三大阿僧只劫修滿了。怎麽知道他是修滿?《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裡面講得很清楚,往生到西方世界的人,身體、容貌(相好)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智慧、神通、道力、受用也相同,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諸位想想,如果不是等覺菩薩的地位,你怎麽能跟佛相同?七地、八地菩薩跟佛的色相相差很遠,不一樣。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
江味農居士,寫《金剛經講義》的人,他在這部《金剛經》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專攻《金剛般若》,可以說他是《金剛經》的專家。他的註解,這個講義,是集《金剛經》古今註解之大成,實在是不容易!他有智慧,他不迷惑,他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這就是真正有智慧,所以他當年在世標榜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念阿彌陀佛往生的。這就對了,完全正確了。
【5、說非一非多,即是說不增不減。他如不生不滅等句,皆同此意。總之,明得界非界、塵非塵之義,便恍然於世間,所有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凈穢等等對待之名相,莫非虛幻,當體是空。】
「說非一非多,即是說不增不減,他如不生不滅等句,皆同此意。」《中觀論》裡面講的八不,雖然說了八個,實際上你只要懂得一條,其餘的意思自然就貫通。像此地所說,說了一個「非一非異」,一不定一,是非一;合不定合,是非多。八不裡面講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都是這個意思。
「總之,明得界非界、塵非塵之義,便恍然於世間,所有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凈穢等等對待之名相,莫非虛幻,當體是空。」而世間人貪著其事。他為什麽貪著其事?不知道事實真相;知道事實真相,決定不再貪著其事。佛說法,我們也能體會到他的善巧方便。他給我們說了一個大,說了一個小。大講到世界,我們今天講的星球、星系;小講到微塵,當中的全都不必說了,都包含在其中。只要把這個意思搞清楚,沒有一樣不清楚。所以要懂得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大小俱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恍然是覺悟的意思,形容恍然大悟。世間所有一切法,無有一法不如是。這真的清楚,真的明白了。
下面舉出這些,全是相對的。凡夫迷惑,迷惑在相對的世間里,把這些虛妄不實的現象,執著以為真有,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這個虧就吃大了。無始劫來生死輪迴,什麽原因造成的?就是這些事情,這些相對之法。經文上講:「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此地所舉的,把那個事都落實了。哪些事?「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凈穢」,這也是舉幾個例子,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這些瑣碎的現象裡面。我們要從這一段的經義,仔細的觀察,省察事實真相,確確實實是虛幻的,如夢幻泡影,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般若心經》到最後,為我們做出結論,那是世尊二十二年般若的總結:「無智亦無得」。如果你把這句話參透,徹底明白,你就見性成佛。你知道無所得,你的煩惱障斷掉了。無量無邊的煩惱從哪裡來的?從得來的,得失來的;你曉得無智,你的所知障斷掉了,你也不再去求智了。世間人拚命求學,學佛的人拚命鑽研經典,干什麽?求智、求智慧。求得的是什麽?不是智慧;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註解裡面說得很好,他所求得的是邪知邪見,不是真智慧。為什麽在佛法裡面研究探求也變成邪知邪見?問題是他心邪了,所有知見都邪。心怎麽邪?他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只要有四相,他的知見就不正,就是清涼大師講的增長邪見。
所以四弘誓願,那個順序非常要緊!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那是發菩提心。《金剛經》上一開端,「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四弘誓願第一句。發了心之後,從哪裡做起?「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了之後,你所學的法門是智慧。煩惱沒有斷,你所學的一切法門都是邪知邪見,清涼大師所說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他老人家說的話,意思很深很廣。只在文字經典上用功夫,不認真修行,不認真斷煩惱,他增長邪見。另外一種,拚命自己用功,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不重視求解的,也不行,也錯了!他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祖師跟佛說的話,沒有兩樣,意思都是教給我們解行相應,解行並重。世尊當年在世,天天講經說法,研究討論,是求解;可是每一個學生都知道自己用功夫,那是行。解行真的相應,所以他能夠契入,能夠證果。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中國古代的道場,無論道場大小,也都是解行並重。每一個道場,沒有一天不講經的,沒有一天不在一起研究討論的,跟學校一樣上課;早晚功課,是修行。所以他是解行相應,真正做功夫。
做功夫,功夫的總名稱就是觀照,也叫做觀行。在凈土宗裡面,我們常聽到的老實念佛。老實念佛是不是觀照?也是觀照。宗門裡面所謂提起正念,念佛人提起這一句佛號,就是正念。時時刻刻能提得起來,那就是觀照功夫,它真管用。特別是在起心動念之時,不管你這個念頭是善、是惡,不可以說惡念,我要用佛號把它止住;善念就不必要了,那你就錯了;都是妄念,惡念變三惡道,善念變三善道,都在搞六道輪迴。所以不論念頭的善惡,都要把它變成「阿彌陀佛」。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阿彌陀佛,就變極樂世界,這個道理要清楚、要明白。我們何必去變六道輪迴?為什麽不變極樂世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一念之間,為什麽不變最好的?這就是佛教給我們「而生其心」,生念佛的心,生往生的心,生度一切眾生之心,這樣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
第107集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三面。
【6、若明得諸法本空,便會歸於性,而諸法一如矣,是法平等矣。此為諸法空相之要義,解得此義,便可事事作如是觀,觀照功醇,便可證無生忍,而泯相入體矣。】
這個地方所講的,對於我們平常用功,可以說指出一個重要的修學綱領。由此可知,《金剛經》後半部所講的義理非常重要。後半部我們可以把它歸結為兩句:第一個就是講「三心不可得」,第二個就是講「諸法空相」。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一切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永無出期,就是對於這個事理迷惑而不能夠明了,造成一切的妄想執著。能執著的是三心,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能執著的是空的、假的,三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執著的是空的。所執著這一切現象,這一切現象都是緣生之法,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換句話說,能執、所執都是空的。這個理我們明白,事也搞清楚,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自然然就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明心見性,就不再是凡夫,不再有輪迴。這是《金剛經》後半部的精華、要義。所以說明了,「明得」就是真正明了,真正體會得「諸法本空」。本來空,現在還是空。本來空,空義就是真如本性,真性是空寂的,所以一切法的體性就是真如本性,明了空寂就「會歸於性」;這是從理上說。底下一句是從相上說,知道一切法體性空寂,這一切法平等了,「諸法一如,是法平等」。
這部經上給我們解釋如來的意思,「如來者,諸法如義。」成佛,證得究竟的果位,通常都有十個名號,十個名號第一個就是如來。如來的意思就是諸法如義,也就是此地講的諸法一如、諸法平等。可見得我們如果能在一切法裡面,見到它的空相,不必分析之後才曉得是空,就在相上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知道一切法平等、一如,這個看法就叫見性。禪宗裡面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怎麽回事,怎麽叫明心,怎麽叫見性?我們讀《金剛經》,讀到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一些,這就是明心見性。這是《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把般若重要的義理都說出來了。
我們怎樣才真正做到明心見性?下面幾句就是教給我們。「解得此義」,你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都明白、都理解了,要緊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都要「作如是觀」,這是教我們怎麽做。果然都能作如是觀,這就是做明心見性的功夫,這才叫真正的學佛,學作佛。功夫做久了,功夫得力,叫「觀照功醇」,醇熟了。醇熟了,在佛法裡面就叫「照住」。觀照,觀照是我們現在開始做,做到功夫得力,照住了。什麽照住?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不再現行,也就是說不再起作用。妄想分別執著沒斷,但是它不起作用,這也就是說你的功夫真正得力了,能夠伏住煩惱。《金剛經》一開端,「云何降伏其心」,這是把你這個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些念頭,把它降伏住,雖沒有斷,它不起作用,這是第一個功夫。這個功夫,我們通常講得定了。禪宗裡面講得定,就是指這樣的功夫。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叫事一心不亂,也就是指這樣的功夫。這個功夫再要提升,也就是說你這個觀照繼續不斷去用,用到更醇更深的時候就「證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就是《心經》上講的「照見」,見是見性,見到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一切法不生很難懂,很不好講。大乘經上我們常常讀,念佛人每天念迴向偈,也念「花開見佛悟無生」,什麽叫無生?雖然天天念,不曉得無生是什麽意思,無生是什麽樣的現象,是什麽樣的境界?都不知道。這一次我們《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講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我想大家多少都能夠體會一些。雖不能全懂,總少分能夠體會到,一切法確確實實不生。前面講的,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一不定一,合不定合,這裡面就顯示出一切法不生的意思。你把這個體會到,你就能夠想到一切法不生。然後再觀察,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觀察我們生活的環境,環境裡面有人事的環境,有物質的環境。先觀察環境,環境裡面觀察到一切法皆如,一切法平等,一切法不生,然後再回過頭來,觀察自己身心。為什麽要這樣觀察?我們觀察外面比較容易,一開端要觀察自己的身、自己的心比較難。看外面,外面看清楚了,回來一觀察自己,自己身心跟外境沒有兩樣,這就很容易理解。這是觀察事實真相,真相就是真如本性。
過去,歐陽竟無居士說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哲學。不是宗教,意思很明顯。佛法何以不是哲學?他解釋得很有道理。哲學裡面有能、有所,無論是一元論、多元論,不能離開能所。佛法裡面沒有能所,佛法裡面為了說法的方便,也說能所。譬如我們講能現、所現,能現的是真如本性,所現的是依正莊嚴。能變、所變,能變的是念頭,是第六識、第七識,就是分別、執著;所變的是十法界;我們也說能、也說所。可是諸位要曉得,佛經裡面所講的能所,跟哲學裡面講的能所意思不一樣。哲學裡面講的能所,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所是對立的。佛法裡面講的能所是一樁事情,能跟所是一不是二。因此哲學裡面講的一元、多元,在佛法里統統用不上。一非定一,多非定多,我們要體會到這個意思,這才是事實真相;換句話說,哲學沒有見到事實真相,可以說接近它的邊緣,但是不是事實真相。這是佛法為什麽不是哲學,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然後我們才知道怎麽用功法,功夫如何能夠得力。
明了一切法不生,這就是「證無生忍」,無生是說一切法不生。忍就當作「證」字來講,忍有承認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佛說一切法不生,我承認,我同意,這個忍是這個意思。你怎麽承認?怎麽同意?因為你見到了。佛說得沒錯,佛所講的,我們自己親自證得了,這才同意,才承認。這不是講的聖言量,「佛是聖人,佛說的話大概不騙人」,不是這個,那你自己沒有見到。必須自己親自見到,所以才叫做忍。這個時候,「泯相入體」,相是一切現相,一切現相就是性體,性體就是一切現相,無二無別,這才叫泯相入體。並不是把一切現相消滅,顯示出本體,不是的。我們常講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就是泯相入體的意思,泯相入體的境界。由此可知,這一段是修行用功重要的綱領。
【7、正報、依報,為眾生所不能須臾離者,尚且虛幻無實。則一切盛衰、苦樂、稱譏、毀譽、種種對待之事相,其更為虛幻非實可知,何足貪戀執著哉。】
「正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我們的心。現在所講的心,都是指能夠思惟、能夠想像的,佛法裡面稱之為識心,就是意識,第六意識、第七識。識心,它的作用就是分別、執著,有這種功能,能夠思惟想像。它的作用非常廣大,可以講虛空法界都能夠緣得到,都能夠想得到,它的作用很大。雖然能夠緣慮到虛空法界,它沒有辦法緣慮到自體,就是真心本性緣不到。它這個功能很大,緣不到自性。因此這個心,佛叫它做妄心。妄心的能力很大,如果在法相宗來講,八識都是它所緣的境界,它緣不到自性。正因為如此,佛告訴我們,一個修行人如果要是用八識心來修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我們用思惟想像這個心來修行,可以證阿羅漢果,可以證辟支佛,可以證權教菩薩位,可以成十法界裡面的佛,因為它的能力可以緣十法界。但是諸位要曉得,一真法界它緣不到。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境界,它緣不到,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大乘經上,世尊常常責備修行人,錯用了心,怎麽用錯?用八識心就是用錯了。用這個心用錯了,用這個心不能成佛,也就是說用這個心不能明心見性。如果要想明心見性,必須把這個心舍掉,不用這個心。不用這個心,用什麽?用真心。我們今天能夠思惟想像的是妄心,妄心要舍掉。
明朝時候,交光法師註解《楞嚴經》,叫《楞嚴經正脈》。交光大師也很了不起,他在序文裡面寫著,他說他念佛求往生凈土,在生病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那個時候想起來,《楞嚴經》自古以來有不少人的註解,但是都沒有把經義講清楚、講明白,所以他就向阿彌陀佛請假,他說:「我可不可以暫時不去,我把《楞嚴經》做一部註解以後再往生?」阿彌陀佛也就同意了,佛就走了,他的病就好了。好了以後,就寫這一部註解,叫《楞嚴經正脈》。在《楞嚴經》許許多多註解當中,古德認為這個註解叫新注,就把所有的註解分為新舊兩派。從他這個本子開始,凡是依照他這裡面的,就叫做新注。
《楞嚴》的確是一部非常好的經典。過去中國到印度去取經的這些法師,用現代的話說,到印度去留學的這些法師,在印度沒有見到這部經典。印度到中國來的許多高僧大德,到中國來傳法的,也沒有把這個經帶到中國來。到以後我們才了解,原來印度人吝法,認為這是佛法最重要的珍寶,不傳外國。所以外國留學生到那裡去,這一部經見不到的,他不讓你看到。法師到中國來,這個經是禁止,決定不能出口。印度今天人愚痴,得這個果報,吝法的果報。
而這部經典,中國人怎麽知道的?是天台智者大師,隋末唐初之人,他是天台宗第三代的祖師。而實際上天台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是在他手上完成的。他依據《法華經》等,立一個修行的方法叫「三止三觀」。三止三觀裡面,在實際上用功的時候,有一心三觀、次第三觀。這是天台宗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指導原則。當時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國來弘法的,到天台山拜訪智者大師,看到智者大師指導大眾修行的綱領原則,他們非常讚歎!就說出來,大師這個三止三觀跟《楞嚴經》上所講的非常接近。我們才曉得,印度還有這部經典,但是沒人見過。
那個時候從中國到印度相當不容易,而智者大師非常難得,他在天台山築了一個拜經台,每天向印度這個方向禮拜,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的精神、毅力,值得我們後人佩服。他拜了十八年,求這部經到中國,直至圓寂終未得見。唐朝武則天執政時代,印度有一位法師般剌蜜帝把這部經傳到中國來。這是違禁品不可以出國的,用偷渡的方法。第一次偷渡,在海關被查出來,畢竟他是出家人,也沒有受什麽樣的處分,就算了。第二次他再偷渡,他就想到了,偷渡很困難,他把這部經用很小的字寫出來,這個相當不容易。寫出來之後,把自己膀臂割破,經藏在裡面,再縫起來,讓它長好,這樣偷渡出來,海關沒有辦法,檢查不到。到中國來,再把膀臂剖開,經再取出來,用這個方法。經送到中國來之後,法師譯完經趕緊回國。回國,告訴國家這部經我已經偷到,送到中國了,願意承當懲罰。不像一般人到中國,就不再回去了,那沒事情了。他還要回去接受國家法律制裁,這是佛弟子。所以這部經是這樣傳到中國來的。
因此古人註解《楞嚴經》,就用天台大師「三止三觀」這個理念來解釋這個經,這叫舊派。交光大師認為這個解釋不恰當,雖然它很接近,不是《楞嚴經》的意思。道理在哪裡?天台的三止三觀是用意識心,就是用第六意識、第七識,用的還是我們思惟想像這個心。可是《楞嚴經》裡面講的不是用這個心,《楞嚴》用的是真心。所以它跟古注最大不同的一個理念,他提倡的是「舍識用根」,不用心意識,用六根根性,六根的根性是真心,這是跟古注不同的地方。
眼見性,我們用見性見色,而不是用眼識去分別色相。用意識見色,它在色相里分別、執著。分別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起作用,執著是第七識起作用,你用的是識心、妄心。如果用真心,真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分別、不執著。我們眼睛看這個花,不分別、不執著,是不是也看清楚,也看明白了?不能說我不分別、不執著,我就看不清楚,沒有這個道理!離分別,就是離第六識;離執著,就是離第七識。見色聞聲,心地清凈,一塵不染,就是不用第八識。所以他教人「舍識用根」,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用六根的根性,你見用見性見,聽用聞性聽,不要用心意識。《楞嚴經》新派註疏這個理念跟過去不一樣,這的確是《楞嚴經》佛所講的意思。
離心意識就見性,這《金剛經》上講的,心意識那就是四相,離心意識就離四相、就離四見,這樣才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因此我們明了,離心意識不僅僅是禪宗的事。禪宗參禪,怎麽參?離心意識參。假如不離心意識,你那個禪是世間禪定,不管用。功夫再高,一般人只看到表面功夫,什麽叫表面功夫?這一盤腿,一入定,能夠七天不出定,一個月不出定,三個月不出定,出定的時候精神飽滿。凡夫看的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不希奇,世間禪定也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直到四空定,四禪八定這是世間禪定。世間禪定用什麽修的?沒有離開心意識,他用這個修的。出世間禪定,大菩薩們所修的,他不用心意識,離心意識。中國禪宗,標榜的是離心意識參;也就是說,用功夫的時候,決定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這個高明。宗門如此,教下也不例外。《楞嚴經》教給我們,研究教也要離心意識,舍識用根就是離心意識。舍識就是舍心意識,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末那識,識就是第六識;他不用阿賴耶識,不用末那識,不用第六識。
我們在此地說說而已,實在講我們不會用,我們起心動念還都落在心意識裡面。他們有這個能力離心意識。《楞嚴經》是教,教下也要離心意識;離心意識,在教下就能夠大開圓解。教下的「大開圓解」,跟宗門的「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說的名詞、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可見得諸法一如。並不是說禪宗比教下高,他高在哪裡?平等。是法平等,沒有高下。我們凈土宗這個名詞又不一樣,凈土宗叫理一心不亂。所以理一心不亂,就是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用的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為什麽名稱不一樣?因為方法不一樣,它的方向相同、目的相同,可是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我們凈宗用持名念佛的方法。這個功夫也是三等,宗門觀照、照住、照見,這是三個層次;念佛裡面也是三個層次: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境界完全相同。
這是說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樣用功夫,怎樣能夠契入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我們說「境界」,也許有許多人還不能有很清楚的認識,我們再換一個名詞來說,那大家就清楚了。「如何能夠進入佛菩薩的生活狀況」,這大家好懂;換句話說,怎樣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家講修行證果,就是說這個事情。我們把我們凡夫日常這個苦難,辛苦的生活,如何把它轉變成佛菩薩快樂的生活,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佛希望我們能夠達到的。
「正報、依報」,我們的身心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是依報,這是每一個眾生沒有辦法離開的,「不可須臾離者」,剎那也不能離開。雖不能離開,它剎那剎那在變。我們曉得它會變,怎樣把六道輪迴的生活變成諸佛與大菩薩的生活,能變就行了,這就是《金剛經》上教給我們「而生其心」,要會變。依正都是虛妄的,因為是虛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決定不要去執著它;換句話說,你可以享受,你不能夠執著。執著錯了,決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心是空寂的。如果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我們今天講你有牽掛,你有憂慮,你的心就錯了。無有牽掛、無有憂慮的是真心,本來無一物是真心。心裏面有了一點點東西,這個心就變成妄心,就變成阿賴耶識,真心就變成妄心,真如就變成八識。所以不能有一點點東西存在,心要清凈。這是說明事實的真相,身心萬物都是虛幻無實。
從這些虛幻不實的現象裡面,產生了不少的副作用,像底下舉的幾個例子,如盛衰。實在講底下這些例子,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果報。依報正報是果,附帶的盛衰、苦樂,那叫報。諸位要曉得,果跟報不一樣。譬如我們現在都得人身,都住在美國現在這個環境裡面,這是果。過去生中,我們修行五戒十善這個因,所以得這個果,依正是果。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富有,有些人清貧。我們舉這個例子,貧富狀況不一樣,這是什麽?這是報。所以果跟報要分開來看,你就搞清楚了。為什麽有苦樂不一樣?也是過去生中造的因不一樣。
這個報,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以財富來說,財富這個報從哪裡來的?也是過去生中種的因不一樣,佛講這個因是布施。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報。他為什麽有這麽多財富?過去生中財布施的多,他這一生就得多財,是這麽一個原因。財富有些人得來很輕鬆,有些人是很辛苦的經營才得到,這個與布施修因有關係。有些人布施很痛快、很歡喜,他得報就很自在,就不費力氣。有些人布施很困難,看到人布施,好像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很勉強的拿出去,布施之後又後悔,他將來得的這個報,財富他能得到,他要很辛苦的去經營,很不容易才得到,因緣果報絲毫不爽。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聰明智慧是報,他的業因是法布施。健康長壽是報,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由此可知,這三種布施是因,得三種不同之報。世間人都羨慕,都希望得到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但是他不知道修因,哪裡能得到!佛在經上把這些事理、因果,給我們講得很透徹。
「盛」是興旺,一個人他的事業,或者是家庭,在一生當中達到最興盛的階段,這是盛的意思。「衰」是衰敗。如何能把盛保持,這是學問。為什麽有盛衰?因為修因不一樣。我們以財布施這個例子來說,一時高與很認真在那裡做布施,做一段時期興趣就沒有了,熱度就沒有,就降溫了,將來在果報裡面,盛之後他就衰了。只要看到果報,你就曉得必有前因。什麽人能夠把這個熱心永遠保持,可以說古今歷史上,我們一個例子都沒有看到。只可以說,他這個興趣,他做這個事情,熱心的程度,熱心的時間長短,不可能永遠保持同一個狀況。因此在果報裡面,顯示出來的就不一樣,盛衰就非常的明顯。因此,世出世間的聖賢人,他們知道,他們明了,所以教導一切眾生,在你興旺的時候,我們一般世間人講,在你走好運的時候,你要懂得惜福,要懂得修福,你的福報能夠延續下去。如果你要是不懂,只是貪圖享受,貢高我慢,福報修積很難,很長的時間,不是短時間。
世間我們看到做大官的,一般講做部長以上的,發大財的這些大企業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積,在一般經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積,才能得這樣的果報,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可是他享受真的很快,如果不懂得惜福積德的話,幾年就享光了。你說做大官,一任就可以享光。實在講這樁事情並不難懂,我們用平常儲蓄這個例子想一想,你就明白了。我們在銀行存錢儲蓄,儲蓄十萬、百萬要很長的時間,要好多年才能儲蓄一筆錢。拿出來之後,如果花天酒地,兩、三天就花光,假如去賭博,可能幾分鐘就光了。你才曉得修積不容易,享受很快就享完。事實真相是這個樣子,所以佛教導我們要惜福。釋迦牟尼佛那是無量劫的修福,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給我們看的,佛修福、惜福、積福。我們明白了,看到了,應當要學習,知道凡事都有因果,離不開因果。修因的時候,我們能夠想像到將來的果報;受果報的時候,一定知道過去的業因。這樣你就不怨天不尤人,縱然處逆境也很快樂,逆來順受。在逆境裡面能夠忍辱,依舊能夠修福,能夠把惡的運轉成好的運,這也就是而生其心的意思。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苦樂」,生活環境當中,受苦、享樂的。「稱譏」,稱是得到社會大眾的表揚、讚歎;譏是諷刺、譏笑。「毀譽」,毀是毀謗,譽是榮譽。這個地方八個字,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八風吹不動」,八風就是這八個字。順逆境界裡面,你真的不動心了,這就叫八風吹不動,這個人修行功夫就得力了。順境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沒有瞋恚心,不怨天不尤人。心在這個境界裡面永遠保持平靜,這就叫八風吹不動。八風吹不動,在佛法裡面是功夫剛剛得力,沒有什麽驕傲的,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在修學其他法門裡面,只是剛剛得力,談不上成就。沒有得定,這個不是定功,這是剛剛起了一點作用,伏煩惱,能夠把煩惱伏住。可是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這個功夫就能往生,這個功夫在佛門裡面叫「功夫成片」。什麽叫成片?在一切環境裡面,這裡講的八種境界裡面,他心是平等的,不會受境界的影響,他就成一片了,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所以在凈土宗就管用。在其他法門裡頭還不管用,那他這個功夫太薄弱。所以凈宗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道理就在此地。只要這麽小小一點功夫就行,它就起作用。
「種種對待之事相」,前面舉了八個例子,全都是相對的境界。我們曉得,這些境界豈不是更虛妄!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日常瑣碎事情這是小事情,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更是虛妄,何必認真,何必去計較!沒有認真計較的必要,也沒有把它放在心上的必要。「何足貪戀執著」,你把貪戀執著放下、捨棄,你的心清凈,心平等了,那是功夫真正的成就。
【8、其他一異、聖凡、生滅、垢凈、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果能如是一眼覷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則胸襟當下開豁,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當下遠離。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當,可稱善用功人。】
「其他一異、聖凡、生滅、垢凈、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這是從身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這些狀況,推展到整個佛法。佛在大乘經上講的「一異」,是大乘經的總持法門,是大乘經的總綱領,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一不異。《金剛經》上許多句子說「則非是名」,說則非就是不異的意思,說是名就是不一的意思。是名是從假相上講,假相森羅萬象不一樣;則非是從體性上說的,體性是什麽?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沒有兩樣。凡是佛所說的,總是把則非是名合起來講,讓你體會到事實真相「不一不異」,這是大乘法的總綱領。
「聖凡」,什麽是聖,什麽是凡?聖凡的界限在哪裡?沒有,哪有界限!心裏面一個妄念沒有,就叫聖;心裏面起了妄念,就叫凡。哪有界限?沒有界限的。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你有了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做凡;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叫做聖。可見得聖凡也是假設的一個名詞,實際上沒有這回事情。「生滅」,這個地方講得很多,大家能夠體會到一些。「垢凈」,這在佛經上也常講,西方極樂世界是凈土,我們娑婆世界是穢土。其實穢凈也是假名,哪裡來的凈穢?心清凈的時候,叫凈;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就叫穢。而清凈心中,本來沒有妄想執著,所以那個想叫妄想,妄,不是真的。在名字上,就已經把這個事情說得清楚,說得明白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那沒有辦法了。你要是執著這個名詞,你不懂名詞的真實義,你執著它,就錯會意思了。明明給你說,這個想是妄想,這不就沒事了!「人我、彼此等相」,《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莫不如是」,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要套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上那個說法的方式,都是則非是名。我們用《金剛經》的語法,隨便拈一句,「凡聖者,即非凡聖,是名凡聖。」套《金剛經》的句子,你全都清楚了。「人我者,即非人我,是名人我。」你把這個句子一套,甚至於整個在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事,你用《金剛經》這三句話一念,你心裡就很清楚,就很明白了。
「果能如是一眼覷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這是禪宗常常運用的方法,所謂是直指向上,直捷了當。直指向上這句話,我們聽得很多,我們在《禪宗語錄》看得很多,可是意思不懂。怎樣才叫直指?怎麽是向上?於是聽到這句話,看到這四個字,都在打妄想。這裡給我們說明了,一眼看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生就是真心本性。如果這個理要是不明白,事實真相不能相當透徹的理解,這個功夫你用不上。這個功夫就是觀照的功夫,一定要很清楚、很透徹。我們在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起心動念就想到佛跟我們講的,一切萬事萬物的道理、真相,念念之中,事事物物都能跟這個道理相應,這叫做觀照,這就是宗門裡面講的直指向上,說的是這一回事情。能用這個功夫,這是上乘的功夫。禪宗裡面講上上根人,這就是上上根人。
他所得的受用,「則胸襟當下開豁,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當下遠離。」這是立刻得到的效果。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當下就沒有了。怎麽沒有?曉得一切皆空,了不可得,你還有什麽放不下的!再想想那個放不下的,放不下是空的,放不下是不可得的,放不下的根本是妄想,根本沒這回事情,你不就放下了嗎?沒事了。哪裡還會有小心量!這個時候心量多大?盡虛空遍法界。佛在經上常講的,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只要用這個功夫,這個功夫稍稍得力,這個境界就現前,你的心量就大了,沒有一樣不能包容的。什麽過不去的事,什麽過不去的人,全是一場空,夢幻泡影!還會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嗎?你心量就拓開了,心量開了,這個人很舒服、很自在。小心量的人可憐,小小的事情斤斤計較,堅固執著,那個好可憐,生活得很苦、很可憐。他為什麽這麽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真的可憐憫。他活得這麽苦,誰給他的?自作自受,作繭自縛,沒有人給他,他還怪這個人,怪那個人。其實誰給他?沒有一個人給他。過失都在自己觀念錯誤了,思想上錯誤,見解上錯誤,都錯在這個地方。所以會用功的人快樂,佛法真的能教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煩惱當下消除。「顛倒夢想」就是所有一切的幻想、妄想,統統遠離了,也統統放下了。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當」。佛門裡面也聽得很多,常常說直下承當,我們自己有的時候也說「我要直下承當!」你承當了什麽?你承當的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不是佛的意思。在這個地方,我們把佛的意思多少透露了一點,希望你能夠直下承當;能用這個方法去生活,能用這個方法去工作,去待人接物。「可稱善用功人」,善用功是會用功、會修行、會學,這樣才會。
諸位如果把這一段經文,能稍稍明白了幾分。現在我們每一次講席都有錄音帶、錄影帶,回去總要多聽幾遍,這是我們現在人的福報比從前人大。從前人聽經,只能聽一遍,法師不可能跟你講第二遍。一遍聽了就能記住,就能得受用,那不容易。所以真的要利根上智之人才能得佛法受用,中下根人太困難了。現在利用科學的技術,下下根人得上上根的利益,真可以做到。古人常講:「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十遍才行,我十遍就趕上他一遍。人一遍能之,我要一百遍才能,我能有機會聽一百遍,我也趕上他了。現在我利用錄音帶,可以聽個一百遍、二百遍、三百遍,不但趕上他,超過他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今天的下下根人,能夠超過古時候上上根人,現在有這個科學技術,有這個方法,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用功?你肯不肯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聽一百遍,聽兩百遍?果然肯用功,一門深入,當然超過從前上上根人。直指向上這種方式,從前上上根人能用得上,能夠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今天不是上上根人,我們聽一遍用不上,聽十遍還用不上,聽個一百遍、兩百遍、三百遍,就用上了。不必故意去用,自自然然就用上了。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自然就是這個樣子;換句話說,自自然然看一切現相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看一切現相皆是剎那相續相。所以你心裏面乾凈,絲毫不沾染,為什麽?理跟事透徹,太清楚、太明白了,決定沒有疑惑了。這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我們要會用。不會用它,我們還是下下根人,沒有辦法把我們從下下根變成上上根,還超過上上根,利用科學的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做得到。底下這一段引用《圓覺經》上的一段經文,可以用它註解《金剛經》上這一段。
【9、《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此段經文正是此經註腳。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也。】
《圓覺經》在大乘經典裡面,也是很重要的一部經典。它的內容、宗旨、義趣,可以說跟《楞嚴經》非常接近,但是分量比《楞嚴經》少了很多,也就是文字上少很多。《圓覺經》只有兩卷,《楞嚴》有十卷,換句話說,《圓覺經》的文字大概只有《楞嚴經》的七分之一,所以就少了好多。可是內容是同樣的豐富,可以說跟《楞嚴》無二無別。古大德學佛跟現代人不一樣,古人老實忠厚,選擇經論法門非常小心謹慎,不肯浪費時間精力。唐朝初年,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也就是清涼大師的學生,清涼是第四代,五代是宗密。宗密大師在那個時候選擇法門,自己不曉得應當選擇哪一個法門好,於是他就求三寶加持。古人常有的,有用拈鬮的方法,古來祖師不少用這個方法。他用的方法,在藏經樓裡面抽取經本,連續抽三次他都抽到《圓覺經》。於是知道《圓覺經》跟自己有緣,他學的是《華嚴》,專攻《圓覺》,專弘《圓覺》。他的《圓覺經》註解,一直到今天都是第一權威,一千多年的人給《圓覺經》做的註解都不能超過他。他做了三個註解,《圓覺經大疏》,《圓覺經略疏》。這是在《大藏經》裡面能看到,他的著作很完整的保存下來。
這是說明古人都是一門深入。一生時間很有限,不要認為我們一生的時間很長,你要這樣想法,你想錯了。人一生當中,諸位想想,前二十年,懵懵懂懂過去。四十歲以後,體力精神衰了,想用功很困難了。真正用功得力是二十歲到四十歲這個年齡。這一段時間當中,仔細去想一想,也非常短暫。每天睡眠去掉八個小時,去掉三分之一,在日常生活當中,瑣碎的事情至少也要佔掉三分之一,剩下來這個時光真的是不多。如果不能充分把握住,這個時間很容易浪費掉,那叫真可惜!古德修行實在講,他有方向、有目標。不像我們今天人,今天人學佛,茫然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為什麽學佛?沒事情干,無聊!這樣來學佛的,他怎麽會有成就?古人學佛,為了生死,為脫離六道輪迴,他有目標,他有方向。所以往往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他就達到他的目標。過去,一般來說,真的是可以稱得上太平盛世,而我們今天處的這個環境是世界大亂。亂世,那個光陰特別寶貴,一個動亂,你再想用功,機會沒有了。所以我們能夠有一天的安定,這一天的光陰就比什麽都寶貴。如果不把時間精力用在正法上,你說那多可惜!古人明了,古人珍惜,古人善用功,這是我們要明白的,要學習的。
《圓覺經》上這幾句話說得好,「知幻即離」。什麽時候離?知的時候就離了。不是知了以後再離,沒有那回事情,沒有先後的。這是大乘法裡面所說的菩薩三慧,跟小乘法裡面講的三學不一樣。「三學」戒定慧,有次第;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有次第。菩薩「三慧」是聞思修,聞思修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次第。如果有次第,怎麽能比聲聞、緣覺高明?他高明在哪裡?高明在聞思修是一次完成的。聞思修這三個字,都是表法的意思。「聞」的意思是接觸,不是說我們耳朵聽那叫聞,不是的。眼見也叫聞,耳聽、鼻嗅、舌嘗,接觸用「聞」這個字做代表,接觸叫聞。「思」是表明了。我們通常對一樁事情要搞清楚,要想一想,思惟思惟,才能夠明了,所以思代表明了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的去想;你真的去想,那叫胡思亂想,你怎麽會明了!這一接觸,用聞表接觸;接觸就明了,明了用一個思做代表;明了當然就不迷惑,用「修」做代表。修是把錯誤修正,什麽錯誤?迷惑是錯誤。所以諸位要曉得,菩薩三慧是一。這一樁事情,從這三個角度來解釋,你才搞清楚,它是一而三,三而一,這個高明。
從這個地方看,這是菩薩三慧。菩薩三慧,那個慧就是戒定慧的慧。你要沒有高度的智慧,你不可能一接觸就明了。你如果真正得到金剛般若,菩薩三慧你就有了。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一接觸就曉得,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想想,你這個見解,你這個看法,菩薩聞思修三慧具足。你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剎那業因果報的相續現象,絕非事實,這是智慧的觀照,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接觸叫聞慧,明了是思慧,不迷是修慧。你的生活是生活在三慧之中,你過的是菩薩生活,如來的生活,你不是凡夫。《圓覺經》上這幾句話,就是這個境界。
「知幻即離」,這一個知字,三慧裡面聞思在這裡面,即離是修慧,你這一接觸,你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是無知無見,你們想想這個話的意思,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裏面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就叫正知正見。假如你認為,「你們的看法錯了,我這個才是正知正見」,你又迷惑了,又糊塗了,又墮無明了。《楞嚴經》富樓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這一切凡夫無明從哪裡來的?佛就跟他講:「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的根本什麽?自己認為我的見解正確,我的看法正確,這就是無明,起了無明。諸位要曉得,正知正見裡面,是無知無見。般若無知,般若是最究竟圓滿的智慧,般若是無知,有知就錯了。《心經》到最後的結論,那是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講般若的總結論,最後是五個字:「無智亦無得」。這五個字很難懂!我們今天《金剛經》講到這個地方,無智亦無得的意思,我們能領略少分,要不講到這個地方,這五個字可以說根本就不懂。《金剛經》講「三心不可得」、「萬法因緣生」,這就是無智亦無得的說明,無智亦無得的註解。這個地方,《圓覺經》上這幾句話,真的就是宗門的直指向上,直捷了當,不作方便。不作方便就是說明直捷了當。知幻就離了,什麽是幻?身心世界、一切萬法,《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離是什麽?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離了,那個心馬上就清凈了。其他大乘法門裡面,還要用種種方便法,教你持戒,教你修定,教你怎樣作觀,種種方便;這個,直捷了當,統統用不上,這就是直指向上,絲毫委曲宛轉都沒有了。
「離幻即覺」,這個覺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大徹大悟。《金剛經》末後這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到後面我們再詳細的說明。這部經古人就說,江味農居士講義裡面就說了好幾次,《金剛經》難講。難講的,是在它最精要的意思都在後面,講前半部時不能不委曲宛轉,如果把後面的意思在前面都說完了,到後頭就沒得講,這是它難的地方。可是全經自始至終,不但義理是一貫的,而且是前後互相照應的。經義是圓滿的、是完整的,這是自古以來講《金剛經》的人都有這個感觸,不好講。你在此地把後頭意思拿來講,叫犯下,你到下面怎麽辦?怎麽講法?可是後頭意思要不稍稍提一點,這裡講不清楚、講不明白。就是又要引用,又不能完全引用,這是講者的難處。
「離幻即覺」,這個覺跟《無量壽經》經題「清凈平等覺」那個覺是一個意思。宗門裡面說,大徹大悟,這個覺就是大徹大悟。「亦無漸次」,一悟就一切悟,沒有次第。積小悟就成大悟,再累積大悟就變成大徹大悟,這是有次第的。這個地方給你說,沒有次第。沒有次第,是上上根人。中下根人有次第,你要是常常聽經,常常讀經,每天有一點悟處,積小悟變成大悟,要累積多少年才大徹大悟,那就是有漸次的。上上根人,直指向上,直下承當,沒有次第的。它的前提是理論事實真相徹底明了,而且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都能夠相應,都能夠對照得上,這樣才行。不是徹底明了、徹底通達,做不到。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一切菩薩是指世尊講經說法當時的一切菩薩們,末世眾生就是把我們包括在裡面。我們是不是這經上講末世眾生之一?那就得看你自己。我剛才說了,在錄音機沒有發明之前,那個末世眾生我們未必有分。你聽一遍就聽懂,就記住,就能在生活上用上,這個末世眾生你就有分。我們想一想,沒分,我們聽是聽了,好像是懂了,走出講堂又迷惑了,又老樣子了,那就不是這個地方末世眾生的一分子。可是從錄音機發明之後,我們就明了,下下根人可以轉變成上上根人。什麽方法?多聽,薰習,用這個方法來彌補我們,把我們的根性向上提升。可是你要記住,一門深入,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你同時聽個十部經,二十部經,你這一生還不是這個眾生裡面一分子,不可能。一部經,無論哪一部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隨便哪一部經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歡的。你選一部,功夫、精神、時間都投注在一門上,心是定的,定了就開慧。如果你不定,你的心是散亂的,就困難,縱然這一生能有成就,要拖很久的時間,不是在短時間能成就的。短時間能成就,唯一的方法是一門深入。
念佛,佛在《無量壽經》上講,三輩往生都是一個方式、一個方法,「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這才能成就。最怕的是分心,分心就是夾雜,不可以夾雜。所以古大德當中,有很多一生就是受持一部經。受持的意思,《金剛經》上講得很多。佛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句子說得很多。「受持」是要把經裡面所講的理論、方法、教訓,在我們生活當中,一樣一樣都做到,那叫受持。做不到,不叫受持。受持,不是每天把經念一遍叫受持,那個不是的,做到就受持。所以這個說法就是,大徹大悟也沒有次第。
我們今天利用科技的方法,可以把我們自己根性提升。不但提升到上上根,一定要痛下決心超過上上根。這個話實在講並不是我們自負,我們在《無量壽經》有例可緣。《無量壽經》上「行超普賢」,這還得了!普賢菩薩是行門裡面至高無上的,我們還要超過他。阿彌陀佛帶頭,帶著我們就是走這個超越的路子。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他要作佛,要超過一切諸佛,他帶著我們超越。我們今天借重科學的技術,真的能夠把自己提升,做到了超越,我們就有分了。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依照《圓覺經》上講的這個綱領來修行。《圓覺經》上說的這個綱領,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金剛經》說得更簡單、更扼要,因為《金剛經》跟《圓覺經》比起來,文字少得太多了。《金剛經》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八百多個字,《圓覺經》接近兩萬字。這一段經文,「正是此經註腳」。
「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佛法的修學,貴精、貴一,一就超了,專一就超了。最怕的是夾雜,你搞二門、三門,超越就難,決定是一門。「直入圓頓要門」,《華嚴》、《法華》、《圓覺》,在祖師判教,這都是圓教的經典。圓是圓滿,無論從理上講、從事上講,性相因果都是圓滿的,沒有絲毫欠缺。「頓」是頓超,快速,它不是漸次的。「要門」,最精要、最重要的法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在一切法門裡面,沒有比這個更方便了。這些我們必須要曉得,是真正通達理論,明達宇宙萬有的事實真相,所謂上根利智才能用得上功夫,就是功夫能用得上力。中下根性讀這些經典,聽這些經典,所謂種一點善根而已,用不上力。有沒有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下下根人也用得上,用功也能得力?有,凈土三經就是的,凈土三經也是一超直入圓頓的大法。下下根人都行,只要你肯老實念,事理不明了不清楚沒關係,一句佛號念熟了,把妄想分別執著能夠壓下去,就能帶業往生。帶的是什麽業?宇宙人生的道理事實真相不懂,就是帶的這個去。不懂也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懂得,自然就明白了,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讚歎的法門,道理就在此地。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108集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四面。
【10、佛說一句法,包含無量義。可作種種解,故謂之圓音。又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所以大乘經中教導學人,以親近善知識為要圖,以開正知見為根本也。】
我們取這一段,做為經文的結論。《金剛經》說到末後,是愈來愈重要,愈來愈精采,義理很深,也很難體會。但是它確確實實是大乘佛法、所有行門修行的指導綱領。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如果能夠掌握到這個原理原則,可以說都會有成就的,都能夠開悟,都能夠證果。經義無限的深廣,我們這一次雖然用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實際上所能夠說得出來的,的確是大海之一滴而已。雖然是大海一滴,如果我們真的體會到了,可以講在一生當中受用無窮。這一段末後的結論,「佛說一句法,包含無量義。」不僅是在《金剛經》,所有一切經論字字句句都是含無量義。這個講法是真實的嗎?我們能相信、能接受嗎?如果對於佛理稍稍通達一點,就不會懷疑了。什麽原因?因為佛所說的字字句句,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心本性是沒有邊際的,所以從這個地方流露出來的,這個意思就無有窮盡。我們世間人所說的、所寫的,那個意思有盡,為什麽是有盡?世間人的言語文字是從意識心裏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意識就是分別執著。從想像思惟、分別執著裡面流露出來的,它有界限。思惟有界限,言說有界限,分別執著更有界限。有界限,它意思有盡。真心本性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它沒有界限,所以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就沒有界限,就無有窮盡了。
心性,大乘經上講得很多,古人的註疏裡面也說得很多。像《壇經》裡面所講的「本來無一物」,心性本來無一物。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文字當然也無一物,這是一定的道理。既無一物,自然就沒有意思。像《般若經》上佛講的「般若無知」,這是真的;但是它起作用,那就「無所不知」。般若無知,是講的根本智,是心性;無所不知,是講它的作用。無所不知就是無量義。因為它無意,所以就變成無量義,就可以作種種解。如果說有意,那意思就死了,就一個意思,不能做第二種解釋。這是我們應當把這些原理原則搞清楚。所以佛經沒有意思,在應用的時候,意思就無窮無盡,可作種種解,這種說法就稱之為「圓音」,圓是圓滿,沒有絲毫缺陷。
正因為是這麽一個事實,我們以《金剛經》做例子,這部經我們現在採取這個本子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羅什大師到中國來,那個時代跟我們凈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同時代,東晉時候到中國來的。那個時代出了不少的人物,佛門裡面還有一位大德道安法師也是那個時代的人。在歷史上,很富盛名的陶淵明、謝靈運都是同時代的人。距離我們現代,大概有一千七百年的樣子。這麽長久的時間裡面,為《金剛經》做註解的人,有幾百家之多。我們通常聽講,《金剛經》五百家的註解,實際上是超過這個數量。每一個人注的都不一樣,如果我注的跟別人注的一樣,就沒有價值流通,也就毫無意義。每一個人注的不一樣,就是每一個人講的不一樣,可見得它確實可作種種解。雖然這幾百家註解都不一樣,都沒有注錯,所講的都有道理,都沒有講錯,這就是顯示出經典的無量義。
佛法修學的困難也在此地。無量義我們要取哪一義?這是對初學的人來說。佛法講求的,是契機契理。理是無意、無知;機,一切眾生的根機無量無邊,所以這個教義就無量無邊。我們自己是什麽根機?我們自己在這個經裡面要取哪一種教義,才能夠得真實的利益,修學成敗關鍵就在此地。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所謂是自知之明,這是很重要的。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是什麽樣的根性,什麽樣的程度,現在我的生活方式、我的生活環境,都要考慮在其中。選擇經典,選擇法門,選擇註解,一定要與自己根性、生活習慣、程度要相應。這樣學起來,就很自在,就很快樂,才能夠得受用。
我們從古大德種種不同註解當中,要是細心去觀察,能夠看到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性。否則的話,哪有那麽多註解?哪有那麽多講法?最明顯的看出大的時代裡面顯著的變化。譬如在東晉那個時代,跟隋唐時代的這些人,他們的想法、看法,我們今天講的意識形態不相同,生活的方式也不相同。我們看到東晉南北朝那個時候的註解,跟隋唐的註解,意思就不一樣。古大德們講經,是講給當時人聽的,是教給當時人如何來修學的,怎樣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這才叫利益眾生,自行化他。因此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講法,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理解,修學所得的受用,種種不相同。佛所講的,可以說字字句句是原理原則,這個原理原則的確是超越時空、超越時間。三千年前讀這個經,聽《金剛經》得利益,能夠開悟,能夠證果。三千年後今天,我們讀這個經,也得利益,也能夠開悟,也能夠證果。這是不假,諸位從前面一直聽下來,我講這個話,你們會點頭,會有信心。我們今天為什麽不開悟,為什麽不證果?過失在自己這一邊,這個經典裡面沒有過失。我們沒有透徹的理解,沒有依教奉行。如果真的透徹理解,依教奉行,哪有不開悟的道理?《金剛經》所講的果報,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果位。離四相、離四見,就是法身菩薩。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就是這個位次。這叫做圓音,圓滿之音。
「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個在佛門當中,可以說許多同修都聽說過,都聽到這個說法。圓教根性的菩薩,圓教根性的大德,我們稱他作圓人,圓教根性之人。他圓在什麽地方?我們為什麽不圓?這個問題,如果是在平常提出來,確實很難體會;在《金剛經》這一段經文提出來,就不難理解了。這個意思,前面講過太多了。這個人於一切世出世間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他就圓,他的見解、知見就圓。不但見解知見圓了,他的生活習慣也圓了,沒有一樣不圓滿,這叫圓人。我們為什麽不圓?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所以就不圓;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圓。唯有圓人,對於這些甚深大乘的經義,他才能夠通達明了。因為佛是圓音說法,他能夠通達明了。假如還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這種圓教經論裡面的真實義他就沒有辦法體會。佛法不僅是講弘揚,講經說法乃至於修行,這都是關鍵。
因此,佛菩薩教導我們,佛法的修學要從哪裡開始?要從斷煩惱開始,四弘誓願就給我們指出一條明路。首先勸你發心,《金剛經》上也離不開這個原則。諸位要是細細去觀察,所有一切大乘經教都在它這個架構之中,決定沒有違背。《金剛經》一開端就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頭一個教你發心!這是什麽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心是發了,發了大菩提心,要普度一切眾生,從哪裡做起?從破四相做起。破四相是什麽?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什麽要斷煩惱、要破四相?成就你圓頓的根性。四相一破,你的知見就圓,佛所說的一乘深教,你才能夠體會,才能夠領略。發心好像是容易,斷煩惱可就難了,妄想分別執著知道是應當要放下,偏偏就放不下。可是要曉得,放不下,不但在行門上有障礙,解門上都有障礙。經教的意思你看不到,古人講解得再透徹,再明白,你也聽不懂,你也一樣不得受用。原因在哪裡?煩惱沒斷,你沒有真正能放下,關鍵在此地。四相、四見破了,再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擺在第三個階段。我們現在所犯的毛病,煩惱不斷就學法門,結果是:「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什麽叫邪人?煩惱沒斷的人就是邪人,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我們現在妄想、分別、執著很多,我們是什麽人?我們是邪人。開經偈上說「願解如來真實義」,誰能解如來真實義?圓人;邪人是不會解如來真實義的。這個很要緊!
《金剛經》我們這一次研究討論,是採取江味農居士的《講義》,我們這個本子是《講義》的節錄,沒有完全照《講義》來講;完全照《講義》來講,時間太長。我們過去曾經在台北,這很多年前了,採取江老居士的《講義》講過一次,講了四年,才講一半。他的《講義》一共五卷,講到第三卷,就是《金剛經》的上半部,後半部就沒講了。再要講下去,至少還要四年,時間太長。所以這一次我們採取他的精華,節錄《講義》不到十分之一。我們這一次講下來,差不多也用了五個月的時間。這是一次兩個小時,好像已經一百多次了。經不能不細講,不細講,我們很難體會,細講才能得受用。可是一定要曉得斷煩惱的重要,真實的功夫在此地。前面,特別是最近這幾次所說的中心,不外乎看破、放下。
「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我們可以以清涼大師兩句話來說明。清涼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題,有兩句話。他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行是什麽?行是斷煩惱。煩惱沒有斷,就學法門,那個結果是增長邪見,豈不是正法亦成邪嗎?另外一句跟這個相反的,「有行無解」,但是諸位要記住,這個行是一般大小乘的法門,不是凈土法門。凈土法門另外的,不能算在這裡面,那是個特別法門。「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就是說明,佛法的修學必須要解行相應,行門與解門相輔相成才能夠得利益。要說到有行無解能成就的,除了凈宗念佛這個法門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法門。所以凈土宗稱為特別法門,你不解也沒有關係,就是老實念,成敗的關鍵在老實。
「所以大乘經中教導學人,以親近善知識為要圖。」要圖,用現在的話說,最重要的條件。一定要親近善知識,換句話說,一定要親近有修有證之人。在現在末法時期,證果的人已經見不到了。不得已而求其次,一定要找真正有修行的人,跟著他修學這才不會錯。善知識的標準,我們末後這一句,可以做為一個準則,那就是開正知見。什麽叫善知識?他的知見純正,也能幫助我們開正知正見。這樣的標準,才可以稱為善知識。正知見,正的標準,一定要與經典相應,經典是最重要的一個依據;如果他所說的,他所教的,與經典上的理論、方法相違背,我們就不能夠接受,就不能夠跟他學,這是其一。其二,他雖然所依據的,確確實實是佛法的經典,《大藏經》上有的;他的解釋與經義有偏差,不相應,我們也不能跟他學。那就是前面講,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這不是善知識。其三,他所依據的是正法,是佛的經典,講得也沒錯,與我們自己根性不相應,我們也不能學他的。那個經沒錯,意思也沒錯,方法、理論都正確,我做不到。想想這一生當中,修學那個法門沒指望,這也不能跟他學。所以親近一個善知識,這相當不容易!
古人常講,這個事情可遇不可求。但是佛、祖師大德都是這麽教導我們,必須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又可遇不可求,怎麽辦法?我們還有什麽指望?在這種狀況之下,可以說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狀況,我們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找古人。今人善知識我們找不到,找古人。找古人為善知識,為指導的老師,過去的例子很多。在我們中國,第一個以古人為善知識的是孟子,這是儒家的。孟子找誰做老師?找孔老夫子。但是孔老夫子那個時候過世了,不在世了,夫子的著作還流傳在世間,他就專門讀孔老夫子的書。讀不懂,有疑問,請教孔子的學生,請教他的弟子,專學孔子,他學成了,比孔老夫子的弟子成就還要高。我們問:為什麽他有成就?為什麽夫子親自指導的學生不如孟子?這個道理很簡單,孟夫子真做,孔子教他怎麽做,他真做。孔老夫子的學生,雖然經過親自指導的,他不做,他不肯認真學習,這就不如孟子。真做!
你學《金剛經》,我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不但我們要趕上古人,我們應當要超過古大德,你得有這個志氣。怎樣才能超過?真干就超過。以《金剛經》上講的理論、方法,認真去做,這叫修行證果。修行證果,就在這一生當中圓滿。修行證果就在我們自己日常生活之中,《金剛經》上所講的不是別的,就是日常生活。釋迦牟尼佛一開端所表演的,入舍衛大城,著衣持缽去乞食,這是日常生活。整個《金剛經》上所說的,就是如來果地上的生活。你要是學會,你就成佛了。你過的是什麽生活?釋迦牟尼佛的生活,一切諸佛如來的生活,這叫證果。我們每天穿衣,佛也穿衣;我們每天吃飯,佛也吃飯,最平常的日常生活,佛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我們具足四相四見,佛是沒有四相四見,不一樣就在此地。離開四相四見,宇宙人生真相大白,你完全明了,一點都不迷惑了,這種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充滿真善美慧,他的生活真的是美好,跟西方極樂世界所講的極樂無二無別。所以佛菩薩過的是極樂的生活,我們過的是極苦的生活,一樣的生活,我們不會轉變。這部經上就是把這個道理、方法教給我們,怎樣去轉變。生活一轉變,境界就轉變,從凡夫轉變成佛菩薩。佛菩薩是人做的,不是天生的。這是講親近善知識非常重要。
在我們佛門裡面,以古德做老師的,成就最顯著的是蕅益大師,這是我們凈土宗的祖師,我們都很熟悉。《彌陀經要解》就是他寫的。蕅益大師學佛,也是找不到善知識,最後他找蓮池大師。蓮池大師那個時候已經往生,可是大師的著作在世。現在蓮池大師的全集,我們也很容易找到。專讀蓮池大師的書,依照大師教訓去做,真做,認真去做,所以他成功了。他能成為凈宗一代祖師,有這樣殊勝的成就,親近一個老師,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廣學多聞,這個話沒錯,絕對不是對初學人說的,初學的人要是走這個路子就壞了。所以清涼大師講「增長邪見」,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初學的人沒有定功,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聽一個人說法,他走一條路子;聽兩個人說法,他就亂了,他就兩個想法;聽三個人說法,他就三個想法;再聽多了,他那個腦子裡亂七八糟,一團漿糊,那沒救了,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今天這個世間道場多,修學的人多,為什麽一個成就的都看不到?錯就錯在這裡。所以現在道場跟中國古時候道場不一樣,如果諸位細細去考察一下,中國古代的道場,它有道風,它有學風。一個道場無論修學的人多少,多也好,少也好,決定是一個法門,決定是依據一個理論,所以它有宗派。賢首宗的決定是依《華嚴經》,不會去依其他的經典,決定是修法界觀,所以他所學所修的,是一門深入,他能成就。喜歡學《華嚴》的,到他家去,《華嚴》是專科大學。喜歡修《法華》的,你不能來,他會介紹你到天台山去,那個地方是法華宗。我們在古德《語錄》裡面可以看到,祖師接觸學人,談話之後就指點他,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到某個地方去,給他介紹去。他去果然三年五載就成就,這個我們在《語錄》裡面看得很多。原因在哪裡?你的興趣,你的愛好,跟我這一門不相應。我知道哪些法師修學這個法門,給你介紹過去,所以有成就。今天我們不能成就,就是道場裡面都是大雜燴,端出來的菜是大拼盤,什麽都不是,他怎麽會有成就!我們的虧吃在這個地方。
晚近,我們在台灣看到的,只有台中蓮社,李老師主持這個道場,凈土法門,一門深入。全世界任何地方,高僧大德到台中去,李老師招待請他吃飯,絕不請他講開示,講經當然更不必談了。為什麽?怕你所學的法門不一樣,你在這裡一講,把我這裡聽眾,學的幾十年凈宗的信心破壞了,那還得了!保護我們大眾,老師有責任。所以可以跟大家見面,大家給你頂禮、供養,絕不請你講開示。我們在晚近這麽多的地方,就看到這麽一個道場,愛護聽眾,保護信徒,這是真正善知識。如果聽說你是凈宗的大德,你一生自己念佛,弘揚凈宗,李老師會請你講開示。為什麽?來給同修們做證明,這個路子沒錯。古時候的大德都明白這個道理,都懂得教學的重要性。禮貌上的往來,知道謙虛自己,讚歎別人。這個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里看到的,這是佛門往來的禮貌。
我過去在香港講經,大嶼山的聖一法師來聽過幾次,這是一位善知識。我那一年去講《楞嚴經》,《楞嚴經》的教義,禪宗涉獵很多。聖一法師是參禪的,他那個道場是禪宗道場,真修!一般禪宗道場,看到寺廟招牌是禪寺,那裡面沒有人參禪。他那個裡面,每天有四十多人在禪堂里坐香,非常難得,是一個真正的好法師,好道場。他聽我講《楞嚴》,聽了幾次,勸導他的信徒,當然都是香港的一些在家信徒,勸他們聽我講經。我講經這麽多年來,法師勸他的信徒來聽我講經,只有這麽一次,只有這麽一個人。其他的法師聽到,都勸他的信徒不要去:「凈空法師講經,也不是講得怎麽好,也是胡說八道,不要去!」聖一法師勸他的信徒來聽我講經,他的信徒來告訴我,他師父介紹的,來聽我講經。很難得!我對於聖一法師非常尊重。
有一次他邀請我到大嶼山去參觀,去看看他那個道場。他招待我之後,請我到禪堂裡面講開示。我不能講念佛法門,人家參禪幾十年了,我說參禪有什麽毛病,念佛好,那不是把人家都破壞了嗎?我到禪堂裡面,選擇《六祖壇經》裡面一段,跟他們講開示。讚歎聖一法師,讚歎道場,讚歎他們的同修,讚歎他們的法門,這就對了。必須要把自己所修所學的統統擺在一邊,成就他的道場,為他們的老師做證明,你們走的這個路子好。他那邊的同修私下來問我:「法師!禪既然這麽好,你為什麽不參禪,跑去念佛?」我就告訴他:「我的根機不如你們,你們是上上根,我是下下根。」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法師與法師,道場與道場,禮貌!這個要懂。所謂是「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人家已經修行那麽多年,值得讚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一門深入,都有成就,這要懂禮貌。
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跟我很熟,有一次也是邀請我到他的道場,要我給他的信徒講開示。演培法師是近代修學法相唯識很有心得的人,他修的是彌勒凈土,將來希望生兜率內院的。他請我去講開示,我只好選擇《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善財參訪彌勒菩薩那一段,來讚歎他。鼓勵他們道場的信徒,要遵守演培法師的教導,一門深入,這才能有成就。我決定不能讚歎彌陀凈土好,那成什麽話!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佛門的禮節,過去李老師傳授給我、教導給我的,到哪個道場,人家修的是什麽法門,決定要讚歎,決定要成就。使他們的信徒同修對於自己的師父格外有信心,別人都讚歎我們的師父,都讚歎我們修學的法門,增長他的信心,增長他的願心,這是不違背佛法,決定不可以自己讚歎自己,去貶低別人,那就錯誤了。那個就叫做什麽?那就是破和合僧,破壞佛法,這是錯誤的。
所以古時候的道場,每一個道場都有他的學風、道風。這個道場跟那個道場的學風、道風決定不一樣。譬如兩個都是念佛道場,都是依據《阿彌陀經》,兩個地方念佛決定不相同。這個道場依據《阿彌陀經》,依據蓮池大師《疏鈔》的;那個道場是依據《阿彌陀經》,蕅益大師《要解》的,兩個講解的就有出入,大同小異,不完全一樣。兩個道場念佛可能也不一樣,這個地方念佛的速度可能比較慢一點,那裡可以念得快一點,那不一樣!兩邊合不起來;合起來,念習慣的人,念得慢的人,突然念快了,他不習慣,他起煩惱。念得快的人,你叫他念慢一點,他也不習慣。所以每一個道場道風跟學風都不一樣,那叫做道場。但是現在我們見不到了,只好各人學各人的。所以要想成就,一門深入,除一門深入,沒有第二個方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同一個原理,同一個原則,就是一門深入,這個就是正知正見。《金剛經》上說的話非常好,一不定一,多不定多,正不定正,邪也不定邪,無有定法可說,但是決定要契機契理,就會有成就,所以法門無量無邊。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經義愈來愈深了。
一七六、約我見明離亦離問答明義
經【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金剛經》上,文字看起來都不難,沒有什麽生字,都認識。可是它的意思不好懂,往往我們看到這個經文,佛跟須菩提尊者一問一答,不曉得他們說的是什麽意思,莫知所云,意思的確是很深。讀了這些註解,稍稍能夠體會到一些。你愈往裡面去想,愈發現它的深廣不可思議。
【1、此節經義極深。當知開經以來,屢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說,遂執為我見等真實是有。此見橫梗於心,正是我見。豈非反加其縛耶。】
經義的深,深在什麽地方?我們看不出來,我們也無法體會。江居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佛在這部經上講四見、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說相是講現相,如果我們用唯識學這個說法,大家就很容易明了。四相講的是相分,四見講的是見分。相從哪裡來的?相從見分變現出來的。四相把所有一切現相都包括在裡面。世出世間,出世間我們講一真法界,世間法裡面講十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和一真法界都離不開四相。可見四相範圍非常的深廣,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相是幻相,決定不是事實,《金剛經》前面講得太多太多了。而四見也是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不是正知正見。佛屢次提出一切眾生病根的所在,這真正是病根。佛說的次數多了,唯恐凡夫不能明了佛說法的真實義;錯會了,以為真的有四見、有四相,那就更錯了。你以為真有這個事情,你不但四相四見不能破,反而增長,成為一種堅固的執著。這樣學佛,反被佛法害了;佛法沒能幫助你,反而害了你。其實不是佛法害了你,是你自己不善於修學,被佛法害了。由此可知,佛法的修學不容易,這就是前面講,為什麽要親近善知識,道理在此地。怕的是在經教裡面產生誤會,錯解了佛的意思。
四相、四見,佛說得再多,但是要曉得,那只是幻相而已,決定不是事實。不但是清凈心中、真心本性裡面沒有,即使是現前的境界也沒有。要是說自性當中無有此物,我們聽到了也許還點頭,可能是沒有。要是說眼前這個境界都沒有,我們就大惑而不解了。明明擺在眼前,怎麽說沒有?經文前面講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說三心不可得,就是講四見不可得。四見是心裏面產生的見解,三心不可得,你就要知道四見是假的,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存在,而是你以為它存在。四見是能生,四相是所生,而這些現相怎麽說呢?諸法空相。這些法相,十法界依正莊嚴,它的真相是什麽?真相是剎那業果相續之相。我們所能夠感受的這個相,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現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相,也了不可得。《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金剛經》到最後給我們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一切有為法,前面講過。《講義》二百四十面,一切有為法,就是這個表解裡面所列的一切法。哪些是有為?法相宗把一切法分為五大類,前面四類是有為法。第一類心法,我們講八識,這是有為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總共有九十四類,都是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說明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心法、色法都是假的。《金剛經》講「如露亦如電」,那是比喻它存在時間短暫;換句話說,根本就不是真的存在。那個閃電之光,一剎那就完了。前面我們曾經報告過,它存在之短,不是像閃電那麽長的時間,沒有那麽長的時間。佛在《仁王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這個已經是很短很短了,我們已經無法想像。而實際上,佛這個說法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一剎那不止九百生滅,億萬生滅,那是真相。我們看到的是億萬生滅的相續相,一剎那當中所看到的是相續相。所以,四見跟四相都不存在;佛為什麽要說?前面經文說「凡夫之人貪著其事」,那佛就不能不說了。因為你貪著其事,佛才說;佛雖說,你要曉得,佛所說的全是虛妄不實的,決定不要把它坐實了。這個地方這一段意思,就怕凡夫把佛所講的坐實了,這就變成我見;本來沒有我見的,現在是增長我見。這就是錯解如來所說義,不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反而被佛法束縛了。
【2、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以明相有性空之義。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也。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悟知我見等,亦復相有性空也。】
「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即非、是名,在《金剛經》上我們看到太多太多了。「以明相有性空之義」,這個相有,是幻有,不是真有。「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也。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悟知我見等,亦復相有性空。」經上佛這個說法,這種方式,我們一般人講,這是經上說的,善巧方便,佛的言語善巧方便。實在說,佛這種說法就是圓音說法的方式,他一句話裡面,性相、理事、因果都圓滿包括在其中。譬如我們講四見,「我見者,即非我見,是名我見。」這個說法就是善巧,這個說法就是圓滿。你要真懂得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可以用這個句子去念,你一念就覺悟了,就不迷了。為什麽不迷?這個句子一念就曉得,相有是假有,性空是真空,假有也叫妙有,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這就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明了這個事實真相,就叫開悟。明了事實真相,你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你會過得很自在、很幸福、很美滿,馬上就得受用。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你的生活充滿了真善美慧、智慧。無論你現在的生活是富有,或者是清寒,都是真善美慧。為什麽?相是假有,你不會在意,你不會去分別執著,你不會去計較,所以你的生活永遠是知足的,永遠是常樂的。
在我們中國古代,我們在書裡面讀到,孔夫子的學生顏回非常的清寒,物質生活很缺乏。吃飯連個飯碗都沒有,喝水連個杯子都沒有。孔老夫子對他的讚歎,「回也不改其樂」,他的生活非常快樂,沒有人能跟他相比。他樂的是什麽?宇宙人生真相真的覺悟了,真的明了了。所以他富貴,他能夠安樂在富貴裡面;貧賤,他安樂在貧賤裡面,貧富對他已經沒有影響了,那個樂叫真樂,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過的是智慧的生活。我們今天沒有智慧,過的是煩惱的生活。不但貧賤你煩惱,富貴也煩惱,你說這個冤枉不冤枉!衣食住行樣樣都不缺乏,一天到晚生煩惱,這就是過的六道凡夫的生活,人家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
佛說這些話,真正是大慈大悲,慈悲到了極處。字字句句提醒我們,字字句句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回頭。所以他說話的用意,就叫我們「觀照本空」。不但性體本空,所有一切現相也是本空。入這個境界,你就得解脫了。現在人念解脫也行,解什麽?把那個結解開。過去我看到台灣電影的招牌,有個電影叫「心有千千結」。解什麽?你把那個結解開了,這個對煩惱講的。你的煩惱,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解是解這個。脫是脫什麽?脫生死輪迴之苦。你的憂慮苦惱統統沒有了,這叫解脫。這樣的生活,就是佛與大菩薩的生活。無論你現在是什麽身分,你現在過的是什麽日子,統統解脫了,都能夠回歸到諸佛如來的生活。《金剛經》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方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給諸位說,就是《華嚴經》上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他們給我們表演,示現給我們看的,就是現前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沒有改變他們的身分,沒有改變他們的行業,做工的一樣還作工,上班的一樣天天上班,做生意的天天還做他的生意,他們都過的解脫的生活,都是法身大士,都是諸佛如來。佛教導我們的,就是把我們從凡夫生活如何改變成諸佛如來的生活,這是佛法。所以《金剛經》講完之後,有很多人問我,還講什麽經?最理想的是講五十三參。也就是說,怎樣把《金剛經》的理論,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讓我們真正得到受用,五十三參是表演,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有理論、有方法,還帶表演,讓我們在這裡面學習,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也就是轉凡成聖,轉煩惱成菩提,這個不是一句口號,是事實。「頓得解脫」,頓是快,馬上就得到了。
「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我們佛門常講,「一聞千悟」。「悟知我見等,亦復相有性空。」不僅是前面四相,四相是講所有一切現相,現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四見,見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四見也是相有性空。四見之相,跟四相的相不一樣。四相的相,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四見之相,是我們六根接觸不到的,在佛法裡面講,這個色叫「無表色」,表是表示,它沒有表示的,可是它還是有個相。
【3、今曰『佛說我見等』。其偏執於有相邊,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為本空。故曰『不解如來所說義』也。】
我們從這一句裡面,去體會到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的真實義沒有別的,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有一切現象,都不是實在的;既不是實在的,你又何必去執著?你又何必去分別?分別跟執著都是妄想,都是錯誤的,大錯特錯!如果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現前的生活,無論是什麽樣方式的生活,都是一真法界,都是大圓滿,都是真實的解脫。如果有分別執著,也是頓得,這個時間太快了,不只一剎那,剛才講了,一剎那的億萬分之一,它就轉變了,變成十法界。十法界從哪兒來的?從分別來的,稍稍有一念分別,就把一真變成十法界;稍稍有一點執著,又把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執著來的;離開執著,六道輪迴沒有了;離開分別,十法界沒有了。這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有分別,就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有執著,就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你為什麽會有這種現象?不了解事實真相,不了解一切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真正了解,真正明白,馬上放下了。這一放下,就入一真法界,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所以《金剛經》實在是好,它的確是整個佛法在理論修學上,重要的綱領、重要的原則,任何一個法門,任何一個宗派,在理論方法上決定不能夠違背《金剛經》。我們念佛也是如此,念佛法門如果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你念佛是理念,你得的是理一心不亂,你將來往生是實報莊嚴土,那個成就實在是不可思議!
這一段經文,「佛說我見等」,就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上有些句子,是如來說的,這個地方是佛說的。佛說跟如來說意思不一樣,如來說,是從體性上講的;佛說,是偏重在現相上。這樣的說法,都是圓音說法,都是善巧方便。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才知道《金剛經》裡面說話,不是一會兒說佛,一會兒說如來。若人言,「佛說我見等」,這種講法是「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為本空」。這個意思比前半部的意思深;前半部是講四相,四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意思比這個地方要淺。在唯識講,四相是相分,相分是見分變現的。唯識家他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相是假的,見是真的,「唯識」,唯獨是識,識是能變。識就是見分,就是此地所講的四見,能變,相是所變,所變是假的,能變是真的。《金剛經》這個話,對他們講就最好了,「你認為能變的是真的。能變還是假的!識還是假的,還不是真的。」這個意思就說到這個地方。所以後半部唯深無淺,它這個教義深。
見也是空的。以相宗的講法,宇宙人生的現象是「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無明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了,也就是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不覺心動」。在這裡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覺心是不動的;心動了,就不覺。不覺心動,那就叫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心動了,就是無明。可見得,明是不動的,心是清凈的。佛經上常用水來做比喻,水在不動的時候是平的,水平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外面東西照得很清楚,那叫明。可是水一動,動就起波浪,起波浪照外面東西就不明,就照不清楚。所以心動了就是無明,明就失掉了,失掉之後,境界就起了變化。在明的時候,那個境界叫一真。我們用水做比喻,大家好懂。水在水平的時候、很乾凈的時候,像一面鏡子照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可是水一動,也能照,把那個境界破壞了,它有波浪,於是真正的相貌見不到,你所見的是斷斷續續的,不是真實的相狀,這就是起了變化,這變化叫三細相。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第二個是轉相,第三個是境界相。轉相也叫做見分,境界相也叫做相分。
現在科學講的,把一切現相分成兩大類:一個物質,一個精神;在佛法裡面也分為兩大類:一個是色,一個是心。色法就是現代人講的物質,心法就是現代人講的精神。這兩大類從哪裡來的?都是從無明來的,都是從業相來的。「無明不覺生三細」,業相,業就是動,業是造作,是個動相,從業相裡面變現出來的精神,這是見分。八識,心法、心所法為什麽列在有為法?有為就是動的,就是業相變現出來的。從見分,就是從精神變現出物質。物從哪裡來的?物從精神上變出來的。因此心跟物,佛法裡面講色跟心,同一個根源,不是兩個根源,都是從自證分生出來的。物質跟精神是同一個根源,因此色跟心可以轉變;換句話說,精神能變成物質,物質可以變成精神,兩個可以互相轉變。現代科學家還沒有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現代科學的轉變,是物跟能的轉變,物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可以變成物質。能量能變成物質,現在在理論上沒有問題了,怎麽個變法不曉得,還不會變。如果能量有辦法變成物質,我們在物質生活上一切的困難都解決了。
西方極樂世界會變,他們想吃東西,東西馬上就變在面前,那是能量變的。能量變成物質,你就受用;我不要了,再化成能量,就全部都沒有了,也不要去收拾。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家裡面乾乾凈凈的,什麽家事都沒有。需要的時候,一切都變現出來,你就受用了;不需要的時候,全部就沒有了。他們那個世界的科學,比我們進步。我們現在只知道物質可以變成能量,原子彈的禍害就是這個變出來的,把物質變成能量,但是不曉得如何能把能量再變成物質。西方極樂世界有,我們經典上看到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把它恢復到心的能量,就是精神跟物質的轉變,那就變成佛與大菩薩的境界,這就是更進一步,更提升一層。此地說的是,凡夫之人不曉得「見也是空的」,實在講這是相當高明,連唯識學家都不知道,還堅固執著識是真的,是能變,相是所變,不曉得能所皆空。在《金剛經》上,三心就是能變,萬法是所變,三心不可得,萬法也不可得。萬法不可得是空相,三心不可得也是空相,都恢復到性空。
【4、古德有請師解縛者。師曰:誰縛汝?此節經文,正明斯義。性體空寂,本無有縛。今橫一我人等見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說,豈非作繭自縛乎。】
「古德有請師解縛者」,這是我們在《禪宗語錄》裡面看到的公案。「縛」就是煩惱,煩惱像繩索一樣,把這個人綑到動彈不得,這很苦惱。請師父替他解煩惱,解束縛。「師曰:誰縛汝?」反過來問他一句,叫他在這裡面去反省、去觀照。果然他明白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們讀到這個地方,就想到禪宗二祖慧可,慧可當時就遭遇到這個麻煩。他出家修行,成天心不安,心裏面有疑惑、有憂慮。聽說達摩是從印度來的高僧,在少林寺每天在那裡面壁打坐,他去找他,找到達摩祖師。那個時候是冬天下雪,他在門口站著,那個雪淹到膝蓋,你就曉得他站多久。達摩祖師理都不理會他,到最後他看到達摩還是不理,他自己拿刀把自己手臂割斷一隻,用這隻手臂去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才開口講話,你何苦來?你到底為什麽?這是看到他是真誠心來求教。就問他,你到底為了什麽?他就說「我心不安」,求達摩大師給他安心。達摩祖師伸手,他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我們現在看到有很多達摩的塑像,一隻手伸出,就是這個意思。那就是對慧可的,「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慧可也實實在在了不起,從他這一句話的指引,迴光返照。許久之後,他說了一句話:「我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心在哪裡。」比《楞嚴經》上阿難尊者高明多了。《楞嚴經》上,釋迦牟尼佛講:「心在哪裡?你找出來。」他到處亂找,找不到,找了七處,也算很聰明。我們要是找,找不到七處,他還找到七處。慧可比阿難高明多了,所以阿難在楞嚴會上沒有開悟。慧可在達摩祖師這一句話底下明白了,「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第二句話就說:「我與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就恍然大悟。他悟的是什麽?心境都了不可得,就是《金剛經》上說的;什麽問題都沒有了,當下就解脫,當下就自在。達摩到中國來就度了這麽一個人,這禪宗第二代的祖師。祖師是怎麽傳的?就是真正明了身心世界了不可得,全是假的,不會再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再放在心上,你又迷了,就又退回到凡夫位上。所以這部經確確實實是幫助你徹悟的圓頓大法。《金剛經》薄薄的一小本,五千八百多個字,很小的一份東西,真的是一切諸佛傳法的精要。此地引用這個,跟慧可這個意思非常接近。「此節經文,正明斯義。」這一段的經文,意思也是如此。
「性體空寂,本無有縛。」本來沒有煩惱、沒有分別、沒有知見,有知有見就錯了,本無知見。我們想到世尊在《楞嚴經》上,給富樓那尊者所說的,富樓那尊者提了個問題,也是我們大家的問題:「無明從哪裡來的?為什麽會有無明?」佛給他講了兩句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就說明,自性清凈心裏面沒有知見。「般若無知」,什麽是般若?般若是無知。你有知,你有見,那就是無明,這就是無明的根本。我們現在天天求知,糟糕不糟糕?本來無知,還得去求知,這就壞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給你講的什麽?無知。《金剛經》是般若的綱要,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更扼要的《心經》。可以說《金剛經》是《心經》的註解,六百卷《大般若經》是《金剛經》的註解。最精彩、最簡單的是《心經》,《心經》到最後的結論是「無智亦無得」。你要真正體會到無智無得,你就是法身大士,你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諸佛如來所證得的是什麽?無智亦無得。無智就是無四見;無得是無四相,這才是事實真相。法身大士不礙世間一切法,《華嚴經》上五十三參,那五十三位善知識表演的,就是我們現實的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們生活、他們工作都很認真,都很努力,並沒有把世間事情破壞了。可是他們的心情,都是無智亦無得。他們是以無智無得的心生活,無智無得的心工作,所以只有真善美慧,決定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確實得大自在,得的是大圓滿。這是佛菩薩的生活,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要曉得,本來空,見相都空。現在是不是有?沒有。本來是空,現在還是空。如果是有,是你自以為有,你看錯了,你解錯了,是你以為有,不是真有。事實的真相,因為本來空,所以佛教給我們「應無所住」。住是什麽?住是把它放在心上,就是分別執著。不可以住,見相都是空的,你怎麽可以執著?你怎麽可以把它放在心上?所以你的心要清凈,心沒有一物,本來無一物。但是業果不空,因果不空,所以教你「而生其心」。佛菩薩跟我們在一塊,還是一樣要穿衣,一樣要吃飯,一樣要工作,因果不空,所以要生心。生心無住、無住生心,這就是法身大士,這就是諸佛如來,我們學佛就是學這個。
我們念佛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在心上,「應無所住」;一句阿彌陀佛常常存在心裡,「而生其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佛教給我們轉變,這是說明了,相不會滅,相決定沒有斷滅的,相會轉變,那麽你生心就重要了。我們念佛,這個心是最殊勝的心。相宗告訴我們:這一切現相,「唯心所現」,心是體,有體一定有相,一定有作用,心能現相;「唯識所變」,現的相會變化,為什麽會變化?識變的,識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唯識所變。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從心想生就是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想,心想就是識的作用。我們想佛就變佛,這把道理說清楚了,想菩薩就變菩薩,想什麽就變什麽。變得很快,一剎那當中億萬分之一,那個速度快得不得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想佛,變成佛了,可惜變的時間太短了,第二念又回來了,不能保持著常常想佛,常常想佛,那佛境界就現前了。我們一念佛的時候,佛境界其實是現前了,時間太短,我們還沒有覺察到,第二念就又回來了。事實真相如此,我們要明白。你把這個理搞通了,方法明白了,境界也清楚了,你才曉得念佛的功德第一殊勝。
西方極樂世界,剛才一個同修來問我,「自性彌陀」怎麽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都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不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變現的,一真法界也是自性變現的。彌陀是自性,試問問,哪一法不是自性?這個花瓶插的花,自性花瓶,無有一樣不是自性。你懂得自性,就覺悟了,知道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跟法是一不是二,你對於往生凈土就不會懷疑了。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知道我決定得生,為什麽我決定得生?都是自性變現的。理上明了通達了,所有一切疑惑都沒有了;事上要叫它變現出來,那就看我們自己念佛的功夫。我們那個念是能變,境界是所變。可是你念佛想變佛境界,就要把其他九法界的那個念頭斷掉,這個佛境界才很快現前。又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要貪圖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那就不行了。因為你變得太複雜,變得太亂,所以變出來那個境界,什麽都不是。毛病發生在此地,這是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的。所以錯誤的見解決定不能有,末後這個總結,意思就在此地。「且曰佛亦如是說,豈非作繭自縛。」如果說佛也是這樣說,你是斷章取義,並沒有把佛講的話真正明了,你沒有真搞清楚。佛在《金剛經》上也講四見,也講四相,你就以為四相四見是真實的,這個錯了。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109第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五頁。
一七七、釋成其故
經【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這一段經文是須菩提說的,解釋前面所講所以然的道理。經文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很容易懂,而實際上他的含義很深、很廣。
【1、『是名』,約相,約緣起說。『即非』,約性,約性空義說。我人等見,皆為緣起之幻相。此佛說我見之真實義。『我見』是無明本(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為成凡之由。破我見是智慧光,乃成聖之路。此中所說,正是的示修功。】
「是名,約相,約緣起說。即非,約性,約性空義說」。「約」,古人用這個字,就像現在我們所講的「就是」。是名,就是從相上講,就是從緣起上講。但是「約」比我們講「就是」,那個意思還深、還圓滿。相是現相,現相不是實在的,但是不能說它沒有,它有;有,不是實在的有,也就是不是存在的有,佛法叫做假有、妙有、幻有。有這麽多名詞,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佛法說真、說妄、說有、說無,它有一個界定,就是有個定義。凡是會變的,凡是會動的,都是假的,都是虛而不實的。凡是永恆不變的,那是真的,那個才叫有。本性空寂,它永遠不變,雖然現相,體性還是不變,佛法稱它為真實的,稱它為有。現相是剎那生滅相續的現相,所以它不是真有。這是說明「是名、即非」。
「我人等見,皆為緣起之幻相。」說一切現相,這些物質的現象,是生滅相續的相,我們能夠體會得到。這地方講更深一層的意思,這是講到心理的現象,不是外面物質現象。經上講的四相,是物質的現象,物理的現象。四見是心理的現象;換句話說,這是心理的作用。作用它現相,它不是沒有相,確確實實它也現相,這個相也不是真的。如果我們用相宗的講法,這就很容易懂。法相唯識宗跟我們講八識五十一心所,這都是講的心理。八識,阿賴耶識是心之本體,是心之體,前七識跟五十一心所,用現代的話說是心理作用,心的起用。經上告訴我們,心心所都有四分,四分就是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阿賴耶識也有這四分。我們明白這個四分,就曉得心理起作用有相,它有見分,它有相分,它有相,所以它還是緣起的。
怎麽緣起的?要講最初的因緣,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一念不覺,就是緣起。所以阿賴耶也是緣起。因此,法相宗將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放在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滅;換句話說,有為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心法、心所法、色法;色法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金剛經》上講的四相,這是物質;不相應行法,這個也確實有這些事情,當然也是假的。「不相應行法」,我們現代的名詞,叫做抽象的概念,確實有這個事情,它既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它是從心法跟色法裡面變現出來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譬如二十四個不相應里,第一個是「得」,得失。單單講得失,它不是心法,心裏面沒有得失,也不是色法,色裡面也沒有得失。得失是什麽?妄想、妄念。譬如我今天得到錢了,單單講得,「我得到了」,這是心法,我以為得到了;錢是所得的,是色法。這個能得、所得離開,單單講「得」,這個得是既非色法亦非心法,所以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講時間、講空間,時間、空間也是個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實,它既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所以這一類的東西,叫做不相應行法,也是緣生的,都是假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凡是假的,就要從心裏面把它舍掉,怎麽叫從心裡舍掉?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不要去計較,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假的!你把這些東西執著以為是實有,那就苦了,你就會生煩惱。所以應該要舍的,要放下的,一定要舍,一定要放下,道理在此地。
哪些是真實的?真實的我們才要。真如本性是真實的。佛法的修學,特別是在大乘法里;小乘法是一個階段,沒有達到目的;大乘法無論哪一個宗派,無論哪一個法門,最後的目標都是明心見性。每一個宗派裡面,所說的名詞術語不相同,但是它的境界、目標完全是相同的,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學佛求的是什麽?求的就是明心見性。心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所有一切萬事萬法、虛空法界,都是心性緣起變現出來的,那個才叫真正的能變,根本的能變,要找到這個。找到這個之後,我們就得大自在了。十法界依正莊嚴,想怎麽變就怎麽變,你說這個多自在!這才叫真正解決問題。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那才是自己的本人。學佛沒有別的,是把真正的自己找到,找到這個,在佛法裡面就叫做成佛,就叫做證得無上菩提,就這麽一回事情。這是說明「見、相」都是緣起的幻相,都不是真實的。「此佛說我見之真實義」,佛在這部經上,屢次的講到四相、四見,真正的意思在此地。所以我們不能夠誤會,不能夠錯解,執著真的有四見,那就錯了。
「我見是無明本」。底下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句話是出在《楞嚴經》。「為成凡之由」,六道凡夫,凡夫是迷惑顛倒,造業受難,這是凡夫。為什麽會變成凡夫?就是凡夫執著有我見。諸位要曉得,只要執著有我見,四見就全了;與我見相對的,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就是說明,只要有我見,他就有無量無邊的妄想,妄想從這兒生的。既有妄想,必定就有分別、執著,從分別、執著裡面就變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就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這麽來的,它的根本就是從我見來的。佛在此地說了這麽多,真正的用意告訴我們:我見是假的,我見根本不存在,是這麽個意思。緣起性空,不但自性裡面沒有這個東西,實實在在說,自性所現的現相,相分裡面也確確實實沒有這些。雖有相,相剎那生滅,真的是了不可得。千萬不能把這個相續相看作是真常的,這是很大的誤會。由此可知,佛為我們說明這些事實真相,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幫助我們了生死、出輪迴,用意在這個地方。
「破我見是智慧光」,智慧在哪裡?不是我見以外有個智慧,那就錯了,這是佛法非常困難的一個地方。自古以來,學佛的人有多少?幾個人開悟?幾個人證果?為什麽學佛的人那麽多,成就的人那麽少?如果我們要追究它的根本原因,可以用一句話包括:錯解了佛的意思。佛說的話沒說錯,我們聽錯了,聽的時候把意思會錯了。譬如我們聽「破我見是智慧光」,一定要用智慧來破執著,智慧跟迷執好像是對立的兩樁事,這就錯了,不曉得智慧跟我見是一樁事。六祖在《壇經》說得很好,我們也念得很熟,甚至於也能說得出來,可是它就不能兌現,那就不起作用。我們在《壇經》看到,當年六祖跟印宗法師見面,印宗是嶺南的大善知識,講經說法的法師。就是現在廣州光孝寺這個道場,他講《涅盤經》,風動幡動那個旗杆現在還在。印宗知道惠能大師是從黃梅得法,就是五祖的傳人,對他非常尊重。向他請教,五祖平常說法,對於禪定、解脫怎麽講法?六祖回答他,回答的就非常高明,並沒有說五祖禪定怎麽說法,解脫怎麽說法,他沒有說這個。他回答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同樣這個道理,智慧、我見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你如果懂得不二法,這問題解決了。你要認為這是二法,你永遠不得其門而入,這是佛法的難處。所以學佛的人很多,悟入的人很少,原因在哪裡?都落在二法裡面。
明了我見是緣起的,明了我見是是名,即非是名,這就是智慧。我見還有沒有?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你說有,他事實真相徹底了解,他確實沒有這個念頭。你說它沒有,他跟大家講經說法,那個我見不知道講多少句?釋迦牟尼佛不是在《金剛經》上講了很多嗎?所以有跟無是一不是二。有我見、無我見,那就變成二法了。諸位要能明白這個道理,細心向這個體會,你才懂得如來所說的真實義。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才會真正明了。落在二裡面,永遠沒有辦法。所以我們想想,印宗法師那樣的大善知識,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那個原因就是不知道是一法。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一,那你就真正入了法界。凡是不能入法界的,都落二、三。
凈土宗的修行,大家念佛念得很久,往生有沒有把握?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消息?沒有!為什麽沒有?依舊是落在二、三。這經上教給你,一向專念、一心不亂,你果然是一,那跟西方世界就聯絡上了。關鍵都在一,這是真正的門徑,真實不可思議。希望同修向這個地方去體會,你的修學境界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殊勝,一月比一月進步。這是佛在此地所說的這一句的深義,這個經文裡面,我們所念的,「世尊說我見,即非我見,是名我見」,下面我們省略了,用意在此地,這就是破我見之智慧光。
「乃成聖之路」,超凡成聖。我們現在是六道凡夫,過的是凡夫的苦日子。假如能夠在這一句句下,「佛說我見,即非我見,是名我見」,你恍然大悟了,真的明白佛說的意思,你從現在凡夫地就成佛了。這當中沒有次第、沒有階級,從凡夫地一下就成佛了。這個事情,我們不必從經典上去看,就以六祖惠能的例子來看。當年他在黃梅,五祖跟他講《金剛經》,不像我們這樣細講。五祖跟他講《金剛經》的時間,我們的判斷沒有超過兩個小時。他在半夜跟他講,大家沒有人見到。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明白了,後頭就不要講了。不但是《金剛經》不要講了,一切經都不要講了。他悟到什麽?他就悟到個「一」。《維摩經》上講的「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一是真心,一是本性。你真正把這個根源找到,那些枝枝葉葉,所有的問題全部解決了。這叫上上根人,這是聰明人。中下根性的人,不曉得從根本修,從枝枝葉葉。像一棵樹一樣,你所見的是一片葉子,那個範圍就太小;你能夠懂得樹枝,那你就高明太多了,這就好比你深入多了;你要是能把樹的根本找到,那就全部都解決了。
六祖惠能大師展現給我們看的,他在根本上找到了,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通達,我們就在《壇經》短短的資料裡面所看到的。他聽經的時間太短,我們判斷他一生聽經大概只聽兩個鐘點。人家會聽,這個高明!我們聽兩千個鐘點,都沒聽懂,人家兩個小時就把問題徹底解決了。這就是宗門所講的話,「識得一,萬事畢」,你真正認識一,什麽事情都解決了。
我們再看其他一般這些法師大德,研經研教的,費了多少時間,多少辛苦,他能夠了解的是一個樹枝,沒找到根本。樹枝是我們今天講的教義,已經算很難得了;根本是教理。我過去在台中,李老師教給我修學的綱領,他說:你聽經要聽教理,教理要是真正懂得,就一切都貫通,一經通一切經通,你著眼要在這個地方。如果實在沒有這個能力,不得已而求其次,你要著重在教義上。教義像樹有幾個枝,你至少要了解一個枝。如果你是給你講一部經只懂一部經,換一部經你就不懂,那就是葉子。那個學法太苦,你要學到哪一年才成功?學一部,會一部,沒有學的都不會,這還得了!這個沒有法子。他教給我這個方法。通教義,至少你學一部經,能夠通十幾部、二十幾部,甚至於一、兩百部,能夠貫通,就是與這部經理論、方法相類似的都能貫通。世出世間法一樣的道理。這是說明古人他們修學的經歷,可以做我們的參考。然後你就體會到佛在經上講的這幾句話,那個意思多深多廣,才不會把這些經文句子隨口滑過,好像前面念得太多,怎麽又來了,而不曉得字字句句含義無量的深廣。
【2、佛說一切法,不外兩義。明性、明修是也。且一句法中,說性必兼有修,說修即攝有性。若不知如是領會,其於佛法終在門外。理性當於差別中見平等。修功當於平等中見差別。】
「佛說一切法,不外兩義。」這是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義理。「明性、明修是也。」兩個意思,一個是道理,一個是方法。明性,性是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明修,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怎樣能夠達到明心見性。方法很多,所謂法門無量,八萬四千法門,方法很多。只要學一個方法就夠了,不必學太多。方法,我們通常講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意思是一樣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雖然平等,這裡面最要緊的是契機;也就是說,適不適合我修行?這是一生當中,修學成敗關鍵之所在。如果適合自己的程度,適合自己的興趣,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我們修學起來就很快樂,覺得一點障礙都沒有,也不會困難。如果不適合程度,與自己生活環境都不相應,你修學就感覺到很困難,就感覺到很不容易。這是我們選擇法門必須要曉得的條件,選擇契合於自己根性的法門來修學,就很容易得利益。
一門通,的確一切經通。我們從《壇經》裡面看惠能的例子,可以增長我們的信心。惠能沒有聽過《涅盤經》,他遇到無盡藏比丘尼。無盡藏比丘尼就是讀《涅盤經》的,大概也念了不少年,不懂裡面的意思。遇到惠能大師,那個時候惠能大師二十四歲,是他逃難離開黃梅,路上碰到這個比丘尼,這個比丘尼對他很尊敬。他讓無盡藏比丘尼把《涅盤經》念給他聽,他不認識字。他聽了之後,就跟她講解,無盡藏比丘尼聽他講解就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能大師度眾生,第一個開悟的人。他一生,接受他教誨開悟的總共有四十三個人,這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一生當中,在他會下明心見性有這麽多的人,沒有見過。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只傳一個慧可,可見這個事情不容易。無盡藏比丘尼是第一個得度的,那個時候能大師二十四歲。
法達禪師讀《法華經》,讀了十年,也自以為了不起,貢高我慢,瞧不起人。去參訪六祖,禮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看到了。起來之後就責備他,你既然禮拜,頭沒有著地,貢高我慢,你一定自以為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你有什麽值得驕傲?」他就說了,他也很老實,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念得很熟。念三千部《法華經》值得驕傲,所以禮拜時頭沒有著地。六祖就考他,《法華經》講的是什麽?考他,問他意思,他答不上來。法達就請教六祖,六祖說《法華經》我沒有聽過,你念給我聽。讀三千遍,那是背得很熟了。他將《法華經》念給六祖聽,只念到第二品,《法華經》二十八品,第二品「方便品」。「方便品」念了之後,六祖說好了,可以不要念,我都知道了。這一講解,法達就開悟了。法達念三千遍都不能開悟,是什麽原因?落在二、三。六祖為什麽聽一點點就全部都明白,後頭都不要再聽?六祖懂得「一」,秘訣就在此地。
凈土宗的修行,關鍵就在一心。所以你用二心,那就沒有辦法。凈宗法門再廣大,你還是進不去,你用的是二心。凡是入門的人,入門就是明心見性的人,入一真法界的人,沒有別的本事,就是懂得一,萬法歸一。這部經前面經文讀過,「如來者,諸法如義。」如就是一,二就不如,一就如。所以入境界的人,就是入一真法界的人、明心見性的人,秘訣就在此地,這都是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的。讀《金剛經》的人很多,講《金剛經》的人很多,意思很明顯的擺在這個地方,就是因為心裏面沒有歸一,擺在面前也沒有看出來。《金剛經》「即非、是名」有多少句,句句都是這個意思。不能怪釋迦牟尼佛這個句子講得太多,講得這麽多,我們還是不懂,還是沒有搞清楚,這才曉得他說這麽多句是大慈大悲;前面沒有聽懂,希望後面你能聽懂。懂得之後受用無窮!不但一切佛法障礙沒有了,你完全通達了,跟大家說,世間法的障礙也沒有了。你在生活上沒有障礙,你工作上沒有障礙,事業上沒有障礙,所有一切障礙統統解除,解脫了,這才知道佛法真實的利益。沒有這個效果,沒有這個利益,我們學它干什麽?那個佛出現在世間也毫無意義了。他真的幫助我們大忙!性跟修,也就是理與事,這是佛說法的兩個中心。
「且一句法中,說性必兼有修,說修即攝有性。」可見得性修、理事,還是一不是二。不過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有所偏重,偏重的原因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有些人理迷得深,事迷得淺,佛一定是理講得多,理講得透徹,修行的方法略略提一提就可以。因為那種人是老實人,教他怎麽做,他就能夠老實去修,但是他對於這個道理不了解,這就是理說得詳細,事說得簡單。有些人理迷得比較淺,事迷得比較深,煩惱重,修行功夫不得力,理論他頭頭是道,佛對這種人講法,一定在方法上講得詳細,理論上是簡單扼要。這是佛應機說法。最明顯的例子,像佛法無論是大小乘,我們看到佛說法的綱領。譬如講五蘊,講事只講一條,色是事,色法。講到心性,講四個,受、想、行、識,這就是理說得多,事說得少。講十二處,十二處是講六根、六識。六根,眼、耳、鼻、舌、身,這五個都是屬於色法,都是事,講得很詳細,六根里意根是心法,也講得很詳細,六識是心法。這是兩樣都迷得深的,所以兩方面都要細說。
這是我們在這部經上,看到佛講經說法的方法,他的的確確是因人而異。什麽樣根性的人,他用什麽樣的方法來教導他,這是經上常說的,佛無有定法可說,完全隨著眾生的根性。但是他教導的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個說理論、一個說方法。說理,裡面一定有修行方法;說修行方法,一定有理論的依據,我們要懂得這個原則。譬如,《金剛經》講理講得多,《彌陀經》講的都是事。實在講,這兩部經要是講解的話,哪一種經好講?《金剛經》好講。為什麽?有理論,大家聽了都很歡喜,覺得很有道理。《彌陀經》難講,如果講不出一番道理的話,那是小說,那是童話故事,是很好聽,沒人相信。你才曉得,那個經真難講。還有《地藏菩薩本願經》難講,你要不說出一番大道理,人家都當作神話故事看待。
一般講經的人,理論的經好講,事的經很難講。可是你要懂得,事裡面要講理。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你一看到不能不佩服!才曉得《彌陀經》上字字句句,含有那麽深的道理在。這樣講法,人家才心服口服,才相信,很不容易!像理論上的這些經,縱然不相信,也不會有人反對,它講的是有道理。但是理一定要說事,說到事修,我們學到這個理才有用處,才不至於落空。
「若不知如是領會,其於佛法終在門外。」我們看到這一句,想想現在這個社會上學佛的人很多,真的都在門外。不但在家同修很多在門外,出家一輩子都在門外。這個門裡、門外,《金剛經》的門檻很高。門裡是什麽?門裡是一真法界;門外是十法界。如果不能明心見性,沒入門;也就是說,《金剛經》很簡單的標準,四相、四見沒有破,都在門外。我們想一想,學佛以來,見到那些出家的、在家的,幾個人破了我執?幾個人破了我見?如果我相、我見沒破,用《金剛經》的標準來一衡量,他在門外,他不在門內,這就很清楚了。我們要想入門,必定要破四相四見。破四相四見,要真正了解四相四見是怎麽一回事情,把真相搞清楚;真相搞清楚,就破了。實在講,哪有什麽破不破?你要有個破不破,你就破不了,你還在門外。明白之後,你的心恢復到清凈,清凈心裏面沒有這些東西,那就是門內。你的心裡還有一物,就在門外,那都不是真實的。
「理性當於差別中見平等」,這是理,理從哪裡看?從相上看,相是千差萬別。佛法裡面講開悟、講覺悟,悟在什麽地方悟?在種種不同差別現相裡面,見到平等的理,見到平等的事,理平等,事也平等,這就開悟了。理是自性,在有情眾生(動物)分上,稱作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無情眾生分上,我們今天講植物、礦物,無情分上叫做法性。雖然說佛性跟法性,但是要知道,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性。性是一個,平等的,差別相上見到性體,是平等的。為什麽說在事上也是平等的?事上平等,有很多方面可以見到,從業因果報剎那生滅,平等的。無論是什麽樣的差別相,都是剎那億萬生滅的相續相,這是從生滅現相上去看,它是平等的。從業果上看,也是平等的,就是現在講的物理,從物理上看是平等的。現相再多,我們用現代的話,佛法裡面講微塵,都是微塵組合的,不管什麽現相,分析到最後,基本的結構是相同的。我們今天世間人迷惑顛倒,一顆金剛鑽寶石,看得貴重得不得了,地上沙石沒人要,在化學裡面一分析,基本的粒子完全相同,只是它的排列組織結構不相同而已。你從它基本組織的物質上來看,是平等的。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我們就被它迷了,認為那是無價之寶。其實真正明白人,這麽大的一個金剛鑽,跟底下一塊石頭,我們看是平等的,沒有任何差別。迷的人,這個寶貴,那個賤,有貴賤;覺悟的人,是平等的。所以從業果上來講,一切現相也是平等的。
然後你才曉得,佛在經上講的生佛平等,眾生跟佛平等。眾生的範圍很大,地獄也是眾生,畜生也是眾生,餓鬼也是眾生,跟佛在一起平等的,無論在性上講是平等,相上講也平等。你才懂得平等的意思。佛的相,我們經上常念,「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餓鬼、地獄相跟佛相怎麽能比?那是組合排列上不一樣,但是從基本物質上完全相同。佛的相也是微塵組合的,地獄、餓鬼、畜生的相,還是微塵組合的。離了微塵,無有一法可得,也沒有一切現相可以成就的。佛在此經告訴我們:「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是真平等。從這個地方,你才能體會《金剛經》的味道,我們常講法味無窮,你才在裡面真正得法喜充滿。
「修功當於平等中見差別」,修功是在事上。事上,尤其是漸修,這裡面有差別的現相。像菩薩,初信位的菩薩,二信位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這是差別。就像我們在學校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差別,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差別,這個有差別現相。差別現相是從平等裡面現的差別。差別是怎麽來的?是從迷悟當中來的。迷得淺的人,他的地位就高一點;迷得深的人,地位就低一點,就如此而已。功夫裡面差別的現相,大分是聲聞、緣覺、菩薩;細分,聲聞裡面,像小乘阿羅漢有四果四向八個階級,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平等裡面見差別的現相。我們在修學,要把自己的境界一層一層向上提升,但是一定要知道,差別現相是建立在平等的體性當中。
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道理。在過去,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一定要消業才能往生。聽說還有很多人去查《大藏經》,都沒有查到帶業往生四個字。這個說法就是從美國加州出來的,說的人現在已經不在了。那個時候確確實實震動全世界,許多念佛人聽到這個說法都懷疑了。那一年也是正好我到洛杉磯,周宣德老居士,也許我們這裡有同修認識他,跟他見過面的。周老居士那個時候八十多歲,將近九十歲。他在洛杉磯的機場接我,我們下飛機,同坐一個車子到蒙特利市。他在車上告訴我:法師,現在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那我這一生不就完了?顯出來很恐怖,他說:怎麽辦」我就告訴他,我很輕鬆,我說:如果帶業不能往生,就不要去了!他聽不懂我的意思。他看著我,他說:這怎麽回事情?我說:如果帶業不能往生,西方世界有多少人,你曉不曉得?他還是沒聽懂。我跟你講,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你去干什麽?我這樣詳細跟他解釋,他意思還沒聽懂。然後我就老實告訴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這些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你承不承認?他說:承認,這是經上講的。我說:「那一品生相無明是不是帶業?」他聽到這裡,他懂得了,他笑起來了。等覺菩薩去往生,還帶一品生相無明,誰說不帶業?然後我再問他,我說:經上沒有說帶業往生,經上有沒有講四土三輩九品?這個有,這經上有。如果要是不帶業的話,哪裡來的四土三輩九品,四土三輩九品怎麽來的?帶業多少。帶得多的,品位就低;帶得少的,品位就高,這麽來的。如果都不帶業,哪裡來的四土三輩九品?這講不通,那是平等的。他這才恍然大悟。我說:安心老實念佛,決定帶業往生。
我到紐約遇到沈家楨居士,他也跟我提出這個問題,也感覺到這個問題嚴重。這叫執著在文字裡面,沒有看到佛講的這個事理的真相。佛說法四十九年時間還是短,言語文字上哪裡講得那麽周到?而且佛入滅之前,交代後世的弟子「四依法」。第一個就是「依法不依人」,不能聽人胡說八道。第二個就解決這個問題,「依義不依語」,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佛教給我們,要依他所講的道理,依他的理論,不要執著他的言語文字。你為什麽顛倒?依語不依義,你就搞錯了!佛沒有錯,錯在你自己,這一定要懂得。所以,平等理裡面要見差別相,差別相裡面要見平等理,理事是一,性相是一,這才能真正契入。
【3、佛之開示,往往約一事以明理。而其理實貫通於一切事。若聞法者,不知如是貫通,是只見差別而不見平等,豈能觀其理而會於性乎。】
「佛之開示,往往約一事以明理」,就一樁事情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其理實貫通於一切事」,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什麽道理?就是因為他的理貫通一切理,說老實話,事也貫通一切事。清涼大師在《華嚴經》上所講的「四無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叫真的得大自在,得大圓滿。哪裡會有障礙?所有一切障礙都是迷惑,迷了才有障,從迷惑裡面生起分別執著,障礙現前了。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哪有障礙?世出世間法是一法,哪裡還會有世間法跟出世間法,沒有這個界限,沒有這個差別。
「若聞法者,不知如是貫通,是只見差別而不見平等,豈能觀其理而會於性乎。」這就是做不到,不能見性,也不能真正明理。同樣一個道理,只見平等不見差別也不行,也有障礙。此地講的,見差別而不見平等,是六道凡夫。見平等而不見差別,是阿羅漢、辟支佛,他不起作用,所以阿羅漢、辟支佛不能見性,偏在一邊。
【4、本經說即非是名處甚多。聞者便當領會其中道理,原無二致。即非,約理體之性,以明本空。是名,約緣生之相,以明幻有。即非是名並說,明性相不一不異。法法皆然,即無論何法,皆應明了此理,兩邊不著,銷歸平等之性體是也。】
「本經說即非是名處甚多」,這個句子我們看到很多。「聞者便當領會其中道理,原無二致。」佛在這部經上重複這麽多遍,這是他的教學方法。一遍、兩遍,我們很容易疏忽。所以凡是極重要的開示,佛一定是不斷的重複,加深我們的印象。一部《金剛經》念下來,想想經上講的什麽?別的記不得,「即非、是名」這個會記得,遍數太多了。像我們讀《四十華嚴》,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確經文那麽長,一遍讀下來之後也不能記得。可是有三句話,那印象一定很深。善財參訪善知識,他開口所問的第一個話說:「我已經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未知如何修菩薩道,學菩薩行?」這三句話印象很深刻,為什麽?重複了六十多遍。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他要說一遍;其他的我不記得,這三句話一定很熟,能記得這三句話就不錯了。這三句話的意思,已經發了菩提心,就像這個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善財童子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我已經發了無上菩提心。
菩薩道是指的用心,我發心之後,我要用什麽心生活?用什麽心工作?用什麽心處事待人接物?道是講心,行是講事。我用什麽心?用什麽態度?用什麽方法?每遇一個善知識,都是這樣請教,而那個善知識就在他本身日常生活當中的行持告訴他。這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社會各行各業,這就說明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是菩薩行,都是菩薩道。但是從五十三種不同的行業上來看,這是差別。從他的菩薩道、菩薩行,你就能見到平等。所以《金剛經》上講的這些理論、方法,全部都在《華嚴經》上表現無遺,《華嚴經》上表演出來給我們看,這是非常的難得!
在早年,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佛教經典裡面《華嚴經》最好。他是一個哲學家,他把佛經看作哲學。特別是《華嚴經》,他認為這一本書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他認為這是佛家的哲學概論,全世界哲學之冠。這一本書裡面有圓滿的理論,有精細的方法,後面還帶表演,這是任何哲學書籍裡面所找不到的。他做出來給你看,把這些理論方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出來給你看。他在晚年學校退休之後,他還在學校裡面開課,擔任客座教授,專門講大乘佛法,講《華嚴經》,開「華嚴哲學」。很可惜!方先生還是執著哲學的觀點來看《華嚴經》,他講得頭頭是道,我們聽他上課,那不能不佩服!許許多多的法師比不上他,他非常用功。重要的那些經文句子他都能背誦,那麽大的年歲,我們實在不能不佩服。因為把佛經看作哲學,哲學所講的是二法,不是一法,有能有所,所以他老人家沒有入進去,非常可惜!他走的時候是七十九歲,實實在在講,如果他能再多活幾年,他的境界會變,他真的很可能契入;可惜正在這個時候,他的壽命到了。這個在佛法裡面也叫業障,這是魔障。四種魔裡面有死魔,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使他不能達到高層次的境界。這一段是讓我們從「即非、是名」這個句子裡面,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這個真實義,此地講的「原無二致」,這一句就是《維摩經》上所講的不二法門。
「即非,約理體之性,以明本空。」經上凡是這個句子,都是表這個意思。「是名,約緣生之相,以明幻有。」有,決定是虛幻的,本經到最後的結論:如夢幻泡影,這是說明它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正存在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存在的。「如露、如電」是講它剎那生滅時間的短暫,用閃電來做比喻;也正是佛在《楞嚴經》上所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講得好,講得非常透徹,的確是一切現相的事實真相。現在這個世間是亂世,大家都沒有安全感,都有憂慮,都有恐怖。這個道理你真正通達明了,所有一切恐怖都沒有了,你就真正得到安全感,沒有恐怖的事情。為什麽?沒有一樣事情是真的,都是夢幻泡影,都是幻相。再告訴諸位:有情眾生決定沒有生老病死,你怕什麽死?沒有生老病死。世界沒有成住壞空,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給你講真話。這一句話裡面的關鍵是一切法不生,本來不生;既然不生,哪有滅?不生為什麽會有這個現相?緣起的現相,緣起性空,緣起根本就是不生。你要是真正明了,真正肯定,那在佛教就給你取個假名,你叫無生忍菩薩。無生忍菩薩也是有名無實,「無生忍者,即非無生忍,是名無生忍。」所以,一切恐怖統統都息滅了,這是了解事實真相。不了解事實真相,他心不安,了解了沒事,天下再亂也沒事。
「即非是名並說」,這是世尊在《般若經》上,常常用這種方法。「明性相不一不異」,不一不異是《般若經》的精華,是世尊二十二年講《般若》的中心。性相不一不異,說「不一」是從現相上講的,從相上講的,相不一樣,不一;「不異」,不異是沒有兩樣,是從性體上講的。像這個句子里,所說的即非,所說的是名,是名就是不一,即非就是不異。佛以種種方式來說,希望我們體會這裡面的意思。「法法皆然」,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一法是例外的。諸位讀了《金剛經》,能夠把這四個字記住,就能提起觀照的功夫。在起心動念之處,你想到佛在經上講的即非是名,你把這個句子念一遍,你的心就平了,你就覺悟了,就不再迷惑顛倒,你了解即非是名裡面的意思。包含一切法。
「即無論何法」,小事情穿衣吃飯,日常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皆應明了此理,兩邊不著」,修行用功在哪裡用功?大家都以為,我要在念佛堂里用功,在禪堂里用功,大眾共修用功,早晚功課用功,全是假的沒有用處。所以你修行這麽多年來,一點效果都沒有。會用功的人在哪裡用功?在穿衣吃飯上用功,在日常點點滴滴瑣碎事情上用功,在處事待人接物上用功,那叫真會用功。在起心動念處用功,起心動念是什麽?是四見;穿衣吃飯、待人接物是四相。「我相者,即非我相,是名我相」,「人相者,即非人相,是名人相」,你在這上用功,這教給我們觀照的方法。讓我們在生活裡面、工作裡面,念念不迷。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念念不迷惑,念念是正覺,這叫修行。把從前一些老的習慣、老的習氣,所有一切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這是真正會用功。轉變我們的生活,把苦難的生活轉變成佛菩薩智慧的生活,把種種障礙的生活轉變成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生活,轉變凡夫的生活成為佛菩薩的生活。就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要會轉變。《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幫助我們轉變,真的是超凡入聖,就在一念之間。這裡要緊的一句是「兩邊不著」,這一句非常重要!兩邊不著就是銷歸自性,也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心性在哪裡?無有一法不是,法法都明心見性。在吃飯裡面明心見性,在穿衣裡面明心見性;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無有一法不見性,這叫真的明心見性。
【5、修行功夫,可概括為觀門(理觀)、行門(事修),細說則法門無量誓願學也。】
大乘佛法講到修學的綱領,多半都講觀行,觀行就是此地講的「觀門」與「行門」。觀門是理,通達道理;行門是事相,就是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這些事相。修學,觀跟行是一不是二,理跟事是一不是二。理事如果脫節變成兩樁事情,你的修行功夫決定不得力。無論你怎樣精進修,都沒有用處;也就是說,你轉不了境界。不能轉境界,就是功夫不得力。所以一定要曉得,觀行是一不是二,就是前面所講的,事裡面有理,理裡面有事。在種種不同事相當中,你見平等之理,你見不生滅之理。在理論當中,你又能夠見到種種差別的事相,知道這些差別事相怎麽來的?怎麽演變出來的?最後這些事相歸宿到什麽地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所謂是覺者的生活。
【6、理觀,依佛說可以貫通一切之理性,加以深切體認,嚴密覺照。用之於行門。理觀,必應兼事修。行事修,必應兼理觀。缺其一,便不足以言修功矣。】
「理觀,依佛說可以貫通一切之理性,加以深切體認,嚴密覺照,用之於行門。」這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第一個是「深切體認」,也就是說,佛所講的這些道理真正明了,真正通達了。特別是《金剛經》裡面所說的,《金剛經》所講的可以說是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中心、精華,這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法的大根大本。《金剛經》的道理能通一切法,所以六祖大師在《金剛經》上開悟,一切大乘經教他都通達了,是有道理的。他通一切法;既然通一切佛法,當然也通一切世間法,世出世間法都通達。
古時候聽經開悟,真的是上上根人。一遍聽了他就覺悟了,就是此地講的,深切體認了。中下根人只可以說是結個法緣,曾經聽過一遍經,聽了之後都忘掉了,也不曉得講些什麽,阿賴耶識裡面落下一個種子而已,這一生當中不得受用。可是現代人有福,現代中下根人可以跟過去上上根人平等,怎麽會平等?現在可以重複反覆去聽。古時候聽法師講經聽一遍,不會給你講第二遍。現在有錄音帶,一遍聽不懂,聽十遍;十遍聽不懂,聽一百遍;一百遍聽不懂,聽三百遍、五百遍,就聽懂了,就趕上那個上上根人,甚至於超過上上根人。現代人有福報,借重科學的工具,只要你有耐心,你真的肯干。
過去學講經,說老實話,你聽老師講經,從前教講經都是復講,講小座。頭一天聽老師講經,第二天你上台復講,你要沒有能力,就沒法子學。只聽一遍,你要有那個記憶力。老師講一個小時,你有能力復講五十分鐘才算及格,你可以學講經。古時候,講經的法師是這樣培養出來的。聽眾當中有這個能力的,老和尚把他挑選出來,讓他第二天復講,這樣訓練出來的,有這種能力的人不多。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辦大專佛學講座,前面十一屆我都參加,我跟他們同學們混在一起,看看他們的能力怎麽樣,結果非常失望。李老師那個時候講《佛學概要十四講》,老師講一個小時,下課之後,我就請這些同學們集合在一起,你們來複講,拿到老師的講稿來複講。聽了一個小時,照這個大綱來複講,表解的稿子,他們的能力幾乎百分之九十隻講五分鐘就完了。講得最好的大概七、八分鐘,我那個時候一看到這個樣子,搖頭!古人常講後生可畏,看這樣子並不可畏,才曉得這個難處。從前的標準是要講到百分之八十,你才有資格被選出來學講經。
現在錄音帶幫大忙了,可以反覆的聽。聽到錄音帶上講一個小時,你也能講一個小時,豈不就成功了嗎?要聽多少遍?總得聽幾十遍、百遍以上。洛杉磯趙立本居士,他就專門聽《六祖壇經》跟《金剛經》,就專門聽這兩樣東西。他告訴我,他說:「法師,我只學這兩樣,這兩樣我很有興趣。我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可不可以?」我說可以。他告訴我,他聽了二十六遍。我就勸他,你繼續聽,聽滿一百遍,你就會講了。他現在果然會講了,到處講,講得很不錯!你能夠把一部經從頭到尾反覆聽一百遍,行!所以現代中下根人可以跟過去上上根人相比,道理在此地。只要你肯下功夫,只要你不怕困難,你一遍一遍的聽,一遍一遍的學習,這就能成功。
講經確確實實不是一生的事情,生生世世的善根,決不是一生能夠成功的。今天用錄音帶這個工具,一生當中可以成功,這是很難得的,我們要會運用它。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我有能力,我聽老師講一個小時,第二天我把老師東西重複講一遍,我至少可以有把握,講到他百分之九十五,我有這個能力。我聽一遍,都能夠記得,而且我聽很專心,他這些理論東西,我都能聽懂。但是沒有這樣的能力,你就沒有辦法。因為那個時候沒有錄音帶,沒有這個工具,所以學東西學得很苦。有這個能力的人就太少太少了。所以說博聞強記,要有這個能力。這是深切體認,非常非常重要!
真正通達明了,還要會用,你要不會用,那也枉然。「嚴密覺照」就是用,要把這些理論、方法運用在生活上,這才能轉境界,改變我們的生活。生活改變了,當然第一個是你的想法、看法改變了,思想改變了,你的作法也改變了。譬如布施,沒有明白這些道理,我們對於布施很難,總覺得這個錢是很辛苦賺來的,很不容易。尤其我們那個時候是公務員,一個月薪水很微薄,在台灣早期待遇很薄。說到財布施,沒有人願意去做。可是這個道理明白之後,不但可以做,很歡喜去做。思想觀念改變了,作法就不一樣。境界轉,連帶的身體體質也轉了,體質上轉變的,是一般世間人所期求的健康長壽。如果你不能夠轉過來,你的一生是命運在安排。命運從哪裡來的?《了凡四訓》裡面講得很清楚。
我是前些年,也就在此地,在迪安那學院講《了凡四訓》,有二十五個錄音帶,講本文是十五個帶子,前面五個帶子是講印光大師的序文。有一些同修,從這個帶子把它整理出來,印成一本書,這是我刪定過的。這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人只要有我、有我執,有我有人,有是非人我,這個人就有命運,他就受命運的支配,就受命運的主宰。如果哪一天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你就超過命運,命運跟你不相干。命運不相干,再告訴你,風水也不相干。你有命運,就有風水。風水是什麽?受外面環境的影響,那叫風水。這些都是事實,但是你不要被人騙了,現在騙人的事情很多。風水跟每一個人根性、命運不相同。這個地方,我住在這裡好,你住在這裡未必好。風水並不是:「這好風水,每個人住都好!」不一樣,要跟你的命運相配合。所以看風水才有「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就這個道理。你沒有福報,什麽福地你住在那裡,麻煩就來了,一大堆的麻煩。什麽原因?那是福地,你沒有福,你的福跟那個地要能夠相應,那才住得好。好風水對那個人好,對我未必好;對我好,對他未必好,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與自己的命運要能夠相應,要能配合,這是世間意。
學佛的人要超越,這是佛法殊勝之處。如果學佛的人還墮落在命運裡面,還被環境所轉,這個佛學得就很冤枉,一絲毫的功德利益都沒有得到,那真的叫白學,冤枉學了。學佛最殊勝的利益,也就是最低限度的利益,這不能說最殊勝,最起碼的利益,改造命運,改造體質,身體健康長壽,容光煥發,這是最起碼的好處。這一點好處沒有得到的話,你佛不叫白學了?大的好處,經上給我們講的,都是真的事實,我們這一生可以做得到:了生死,出三界。這一生當中,從凡夫轉變成佛菩薩,超越十法界的佛菩薩,這是最殊勝的利益,真實的好處。我們人人都做得到,要緊的是要深切體認這個經典講的道理,要能把理論方法應用在自己生活上,那你就成功了。所以,用在行門。
「理觀,必應兼事修。」有理論一定要把它用在生活上,這個事修就是生活。學了佛法這些道理,與自己的生活要是脫節不相干,這是一點用都沒有。所以我常常講,佛法是非常現實的,決不是玄談,決不是空洞的,字字句句在生活上統統用得上,沒有一樣用不上,跟我們世間學校所學的東西的確不一樣。學校學的東西,好多都是沒用的東西。離開學校,有什麽用?我在學校念書,我念中學,年歲雖然不大,我就明了這個道理。所以我的老師對我的看法也很特別,我在學校是很有名的不用功的,我考試只要六十分,家裡要我年年升級,六十分就可以升級,就行了!不念書。老師問:「你可以念書,為什麽不念書?」我說:書念了沒用處。他想想也真有道理。我說:我離開學校,到社會上工作,這些東西都沒有用,我為什麽花那麽多時間在這上面?可是我喜歡念書,我到圖書館念書,我念的東西比我的同學多得太多了。我要念我用得上的東西,用不上的東西我不念,所以學校功課敷衍敷衍就算了。我有能力學敷衍,我的記憶力很好。平常不念書,考試之前十分鐘,書翻一翻,保證及格,這就行了!你說這個書還要念它干什麽?這不需要念了。我的老師對我都了解,你要做數學,數學有練習本,我數學練習本不交的,我跟老師商量好了,同學們做不出的習題,我到黑板上做給你看,我會做,何必要浪費我的時間?所以我在學校里念自己喜歡念的書,念自己覺得有用的書,沒有用的、不喜歡的,一概都不念。這是理跟事一定要相應。「缺其一,便不足以言修功矣。」你修行的功夫就沒有了。所以,理跟事一定要相應。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110集
請掀開經本二百五十七面。
【7、事修,如布施、持戒,乃至看經、念佛、一舉手、一低頭,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修法亦因之而有萬千差別。如各道場禮拜、唱念等法則,豈能一律耶。】
這是講修行功夫,不外乎觀門與行門。前面已經將理觀介紹過了,這一段講事修,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要怎樣去做。此地只能舉幾個例子,我們應當曉得在這個例子裡面,所謂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將所舉的例子這個原則,能夠應用在生活上、點點滴滴之處,才能有受用。如布施,布施包括了整個佛法,這個我們在本經裡面講得很多。而一般人看布施,只知道在佛門道場裡面捐一點錢這就算布施,這個範圍非常的狹小,沒有能盡布施的真正的意思。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的,佛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度」。這就說明六度是無量法門的總綱領,不是就六樁事情,每一條開出來都是無量無邊的。而六度還可以歸納,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
布施包括三個科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是屬於法布施。可見得說一個布施,都包括盡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明了的。這三大類的布施,哪一個人沒做?實在講他自己天天在做,他不知道。為什麽不知道?他沒有理觀,所以布施修得不圓滿,修得問題很多。以財布施來說,財有內財與外財,內財是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勞力,我們的才藝,這是屬於自己本身具足的;外財是指身外之物。
譬如一個家庭主婦,我們舉這一個例子來說。你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你忙忙碌碌的,也操心,也勞力,把這個家庭整理好,飲食起居照顧一家人,你這是屬於財布施,雖然你沒有去花錢,叫內財布施。你布施一家人,一家人接受你的布施,你怎麽說沒修布施?這個影響非常之大,在影響裡面就有法布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弟子、佛的學生,本身要做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金剛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給我們做示範。《金剛經》的發起,跟一般經典的發起不一樣。《無量壽經》的發起是世尊放光現瑞,有種種瑞相,阿難看到非常的驚訝。而《金剛經》的發起是在日常生活。佛當年的生活方式,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要到都市、村莊里去托缽,那是他的日常生活。所以一開端,著衣持缽。我們一般人在這個經文裡面看不出門道,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看出什麽?佛的一舉一動,一切言行,都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尊者看到這個。做一切眾生的榜樣是法布施,做出來給人看,讓大家跟著佛學習,佛怎麽存心,怎樣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佛穿衣,穿得整整齊齊、乾乾凈凈,做個穿衣的樣子。佛吃飯,這是去托缽。托來的食物不是一面走一面吃,那個就很難看了。這一缽飯托來之後,還要回到講堂、精舍大家在一起吃。施主供養什麽吃什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做樣子給大家看。眾生穿衣服也挑剔,吃東西也挑剔,起妄想分別執著,佛沒有。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隨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做出一個好樣子給我們看。
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真正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如果用從前的思想、觀念,跟現在人不能相處,那是那個世紀的人不是現代人。現代人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看法,我們要清楚、要明白。佛法在今天這個時代,要度現代人不是度過去人,不能把現代人看作過去人來度,那個佛法就行不通。這些事情,我們自己修學,幫助別人,這是大前提,一定要認識清楚。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佛法在世間要注重本土化與現代化。剛才我來的時候,同修問我:法師!你講經沒有穿袍搭衣。對!這是在美國,在此地。我在新加坡講經要穿袍搭衣。為什麽?他們那是另一個世紀的人,我在那個地方要過他們那個世紀的生活方式。這個地方跟那個地方人不一樣,到這個地方,我們要過美國人的方式,這哪有定法?沒有定法。所以,做出樣子給現代人做榜樣。
你的家庭很整齊、很清潔,佛法講很莊嚴。一家人和睦、歡喜,你的鄰居、親戚、朋友看到就很羨慕。你為什麽這樣幸福?我一家人學佛。自己一個人學佛,帶給一家人的幸福;一家人學佛,就帶給這一個地區的幸福;一個地區人學佛,就帶給這一個國家的幸福。這裡面,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圓滿了。
很可惜的,現在口頭上說學佛的人很多,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在學佛。每天念念經,念念佛號,這不算學佛。佛的存心、佛的為人都沒有學會,這怎麽能算學佛!佛的心是清凈心、平等心、覺心,《無量壽經》上講的「清凈平等覺」,我們有沒有學?我們心清不清凈?心裏面還有貪瞋痴慢就不清凈,必須把貪瞋痴慢淘汰盡,這叫學佛。心裏面還有是非人我,不平等,《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你沒有能把它放下,這哪裡叫學佛?依舊是迷而不覺。所以我們拿這個標準來觀察,我們沒學佛。表面上雖然講皈依多少年了,依舊在門外沒有進門,這是我們必須要檢點,要反省的。
「布施」是什麽?布施是放下。我們哪一點放下了?哪一樁事情放下了?放下不是什麽事都不做;放下之後,我們生活工作更積極,做得更圓滿。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所做的,不但是你在工作上所做的,自己日常生活就像世尊所示現的,我們為誰穿衣、為誰吃飯、為誰活在這個世間?為續佛慧命,為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不是說講經說法是弘法利生,不是的,你在社會上做一個好樣子就是弘法利生。你做一個好人,讓別人看到,效法你、學習你,你就是弘法利生,不必說一句話。你這一個家庭整整齊齊,是給一切家庭做榜樣,你這不是弘法利生是什麽?無論你從事哪一個行業,你經商開個店,你是所有開店的榜樣。無論是哪一行、無論是哪一種職業,都是世間的好樣子、好榜樣,這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廣義的,不局限在講經說法,這都在布施裡面。
「持戒」,持戒也是廣義的,意思就是守法。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按照規矩去做,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有條不紊。不局限在佛所講的戒條,那個戒條只講幾個原則而已。佛說不殺生,它的意思是不惱害一切眾生,它的範圍多廣!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
下面舉幾個例子,「乃至看經」。看經有看經的方法,有看經的規矩,方法很多,規矩就不一樣了。有人仔細看,有人只觀大意,那就不一樣了。念佛,也有許許多多的方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大的分別,像《觀經》上所說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這是大的差別。每一個小項又有許許多多的差別,那怎麽會一樣?都要如法,要懂得方法,要懂得規矩,我們才能夠收到念佛的效果,念佛的利益。讀經,一般講有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修定,這是我常常勸初學佛的同修,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從這裡下手。目的在哪裡?修定。所以不是求解,是教你天天念,你要懂得目標在哪裡。所以讀經不求解義,只是經本打開,從頭到尾好好的念就是了,不要念錯,不要念顛倒,不要念漏掉,目的剛才講了是修定。修定是什麽意思?把妄想打掉。不念經的時候,坐在那裡胡思亂想,妄想多;讀經,妄想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目的是在斷煩惱,這是第一種讀經的方法。第二種是求解,也就是目標在領悟佛在經典所說的理論與境界,那又不一樣了。古人所講的「隨文入觀」,這是求解。可是求解不能落在意識裡面,這是很難的事情。落在意識裡面你就胡思亂想,一面讀經一面打妄想,那怎麽能解如來真實義?前面講的理觀,那個沒有落在意識裡面,那能夠開悟,這又是一種讀法,讀法不一樣。第三種是印證。你已經證到一個境界了,但是這個境界確不確實、正不正確,要拿佛經來做印證。我所證得的,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那就正確,就對了,就沒有錯誤,所以經典是我們修行證果的證明。同樣是讀經,目的不相同,方法就不一樣。
「一舉手、一低頭」,這就是講的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一般人把這個看作小事,是微不足道,佛教學生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這個範圍就廣了。動作,一舉手、一低頭這是身的動作,包括口的言語、意的念頭,這都是行為。行是行動,為是作為。思想、見解就是意業的行為。三業行為裡面最容易犯過失的是口業,《無量壽經》佛對我們的教誡,三業裡面把口業擺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是因為口業最容易犯。
一般修行人也很用功,也很勤奮,我們常講發憤精進,努力不懈,但是他的功德沒有辦法保持,沒有辦法累積。經上講積功累德,你的功德沒有辦法累積,佛講你一面修一面漏掉了。有漏,從哪裡漏掉?大概百分之八十從口業上漏掉。這個漏掉你自己不知道,為什麽?講話太隨便了,不知不覺當中把話說錯了。古人說得好,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言語的造作,往往跟一切眾生結了很深的冤結,生生世世都不能夠化解,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所以這三業,佛把口業說在第一個很有道理。
真正修道人,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不見世間過」。他為什麽見不到?他自己要用功找自己的過失,改自己的毛病。他說:我找自己過失,改自己毛病,我這個功夫都不夠了,我哪有時間去看別人的過失?所以他眼睛裡看到別人都是聖人、都是賢人、都是佛菩薩。凡夫自己一個是凡夫,沒有看到別人過失。難道他對於世間這些人作善作惡完全不知道嗎?那不變成白痴了嗎?他知道,他清楚,他的眼目當中,作善作福的人都是佛菩薩。作善的是示現一個好樣子,叫我學習他;作惡的,是佛菩薩示現一個反面的榜樣,警告我不可以學他。所以善人、惡人、好事、壞事,統統是佛菩薩示現來教化我一個人的,所以他成佛了,他成菩薩了。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意思。佛以善財做為大乘修學的典型、榜樣,大乘修行的人只有一個,沒有同學。如果有一個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生不起來。所以菩薩道上只有一個人,除自己一個人之外,統統是諸佛,統統是菩薩。無論是善惡,他是表演的,他是大慈大悲來度我的。人家用的是什麽心?我們今天用什麽心?我們今天是這個世界唯我獨尊,別人都不如我,我自己一身想想沒有毛病,看到人家是毛病百出。這個修法,要到哪一劫你才能成就?佛在經上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講的這些義趣,你一點也沒有體會到,經白念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你就曉得應該怎麽修法;也就是說,怎樣學菩薩,怎樣學佛。特別是《華嚴經》的五十三參,那是做出榜樣給我們看,那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看看人家的用心,人家的處事待人接物。佛實在講,慈悲到了極處,經上講的理論,講得太多太多了。一部《華嚴經》我們展開來,差不多百分之七十講理論,講修行只有一品經;「離世間品」,在《華嚴經》里五卷。「入法界品」是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是慈悲到了極處,講理論,講方法,怕理論跟方法你不會用,在生活上怎樣去運用?怎麽個學法?後面表演給你看,做出一個樣子給你,這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所以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動作行為統統都是。
「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瑣碎的小事,要如法、要如理。理是什麽?清凈,清凈平等覺是理。「清凈平等覺」,我們說了三樁事情,諸位要知道,三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從三個角度來看。從不染,說它作清凈;從不迷,說它是正覺;從離一切分別,說它作平等,這是屬於理觀。理在哪裡?在事上。再小的事情都具足清凈平等覺。小到什麽程度?一舉手、一低頭,舉出這個例子,這裡面都是圓滿的清凈平等覺。所以這是過的佛菩薩的生活,過的是佛菩薩的日子。超凡入聖,在哪裡?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事跟理要能夠圓融,「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是一不是二」。本經前面才念過,「諸法一如」,不一就不如,一就如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一如。事相上千千萬萬的差別,差別裡面要見平等,差別裡面要見一如,這是真正修行,真正會用功。所以在相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事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後面又舉了一個佛門裡面的例子,「如各道場禮拜」,拜佛。這是我們學佛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天天要做的,早晚課誦總要拜佛。每一個道場規矩不一樣,儀規不一樣。雖然大同,同裡面有小異,有不同。唱念也是如此,每個道場念誦都不一樣,「豈能一律耶」。這是講的事,千差萬別事裡面舉出一個例子來說,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決定不可以到別人道場,人家這個道場儀規跟我們自己道場不一樣,執著我的是對的,你們怎麽都錯了。如果生這種心,說這些話,實在講是自己錯了,他沒有錯,我們錯了。我們入別人道場,要隨他的緣,要守他的規矩。如果連這個道理不懂,譬如我們從台灣來,美國有很多法律跟台灣不一樣,「美國你統統錯了,這個法律也錯了,那個也錯了」,那行嗎?他沒有錯,我們錯了。我們到此地來,就要把台灣那個法律舍掉,要守人家的法律,這就對了。每一個國家地區法律規矩都不一樣,到哪個地方,要守哪個地方的法律,守哪個地方的規矩,這就對了。同樣一個地方,三十年前的法律,跟三十年後今天的法律也不一樣,我們要守現代的法律,不能守三十年前的法律,那個法律人家已經作廢了。這就說明事有千差萬別,你要懂得。理沒有差別,理都是清凈平等覺;換句話說,理一定是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事隨緣,隨順,《普賢行願品》裡面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事上要這樣做法。他隨喜當中能成就功德,功德是從理上講的,「理事不二,理事一如」,那就是真實的功德。
這一段我們不能細講,細講兩個小時講不完。諸位要細心去體會,要往深處去觀、廣處去觀,然後你才曉得,這個世間因因果果太可怕了。積功累德往往是多少世的累積,如果自己稍稍迷惑,迷惑怎麽樣?他就享福。諸位要知道,這個世間的紅塵之福,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種享受,迷的人才幹,覺悟的人不享受。迷了才會享受,一念不覺起了無明,他就來享受五欲六塵之樂。為什麽說覺悟的人不享受,迷的人享受?覺悟的人他知道,享這種福是多少生多少世累劫的福報馬上就享完了。享福沒有不造作罪業,罪業會讓你墮在惡道裡面,不曉得要多少劫你才能出來,你說多可怕!
這個事理,大家要是一下子體會不過來,我們舉個淺顯的比喻給你說。譬如我們累積財富,儲蓄金錢,辛辛苦苦的一生勤勞攢積存了不少錢,在平常生活真是省吃儉用,循規蹈矩。這個錢財一多了,哪一天迷了,再有幾個惡友來牽引你,帶著你去玩,吃喝嫖賭,幾天就花光,多少年辛苦的累積幾天就花光了。花完之後,這裡面必定造罪業,後面就墮落,就吃苦頭了,就這個意思一樣。佛的福報太大,無量劫的累積,哪一尊佛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享福的?沒有一個。釋迦牟尼佛無量劫的修持,積功累德,他示現什麽?他沒有享福。
我們看看歷代出家修行的、在家修行的,在家修行這些大富大貴的人,他也不享福,他的生活還是非常節儉,他的福報跟一切眾生共享,這是學佛的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諸位就看到很多很多。為什麽?他不迷。出家人,看近代的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這是禪宗的。他們的信徒多,皈依弟子當中,大富大貴之人不曉得有多少?那個供養收入絕對不是一般世間人能夠跟他相比的。可是他自己還是吃粗茶淡飯,沒有改善伙食。到寺廟裡大眾吃什麽,他就跟著吃什麽,沒有開小伙。穿的衣服,一件衣服穿幾十年,沒有說做幾件新衣服來穿,沒有!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舊的寺廟年久失修,他遇到了,幫它修補。修建好了,請一個出家人去管理、去住持,他老人家離開了,以後再也不過問。沒有說是他自己的道場,沒有!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修道場,自己沒有一個道場。為佛法、為眾生,沒有為自己。印光大師一生也沒有道場,住的是別人的道場,所有一切供養都印送經書,這是在近代他老人家提倡的,完全拿這個財力做法布施。他在蘇州報國寺創建一個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印經流通全國、全世界。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給我們做樣子,布施、持戒,守法、守規矩、守本分。我們讀經,我們看到前人的樣子,這是真正學佛的人,出家、在家的榜樣。
在家居士,《金剛經講義》的著作人江味農居士,在家學佛的。我們自己親眼見到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台北念佛團創辦人李濟華居士,這是我們見到的,確確實實他們是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怎麽教,他就怎麽做,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不但活的時候做個樣子給我們看,往生也做個樣子給我們看。李濟華老居士往生,我們在講席裡面不止報告一遍。往生的那一天,現在在舊金山的甘老居士在場,親眼看到的。他預知時至,我聽人家講,他兩個月之前就曉得了。所以星期假日去看看這些老朋友,見最後一次面。他沒有說,他不說出來。看看、問候問候,見最後一次面。走的當天,還跟大家講一個半小時的經。言詞懇切,勸導大眾,講完之後跟大家告假,說我要回家去了。聽者不曉得他話的意思,以為他年歲大了,八十多歲,講一個半鐘點累了,以為他要回家休息了。哪裡曉得下了講台,講堂隔壁是一個客廳,在客廳沙發上一坐就往生了。沒有生病,講經的時候聲音宏亮,下台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都是做出樣子給我們看,這個不是假的,希望我們見到這個樣子要覺悟。人生一場空,這是《金剛經》上講的道理,三心不可得、諸法空相、能所皆空,唯有業果不空,這個業果就是因果。
【8、理通於事,故修理觀時,不但要依理性,觀其平等之理,且要依所修之事類,觀其差別之理。若但觀平等,不知差別,或但觀差別,不知平等,則亦等於盲修也。】
「理通於事,故修理觀時,不但要依理性,觀其平等之理,且要依所修之事類,觀其差別之理。」平等的理,我們常說的原理,這是總相,是一個理。可是一切事相,它也有理,這是差別之理。差別之理一定通原理,從原理上生的,我們都要明了,也就是這些差別現相,現相怎麽產生的,怎麽發生的,怎樣演變的,這是事之理,差別事之理。為什麽會有這些現相,為什麽會有這些演變,為什麽會有種種不同的結果?可是諸位要曉得,果不定果,這個果又變成底下一個因。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所以因不定因,果不定果。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沒完沒了。你要是迷在裡面,那就苦了,那太苦太苦了,要從這裡面覺悟,覺悟之後才解脫。
解脫有沒有離開事理因果?沒有。沒有,怎麽解脫了呢?古德講「不昧因果」,那就解脫了。世間人昧因果,昧是什麽?迷在裡面,迷執因果,那個太苦了,那裡面造業,沒完沒了,而且一世比一世嚴重。我們常講冤冤相報,這個怎麽得了!覺悟的人明白了,受報的時候沒有絲毫怨言,清楚!前面做這個因,現在應該得這個果,歡歡喜喜受報,不怨天不尤人,報完就沒有了,到這裡為止,這是覺悟的人。迷的人他不甘心,他不願意接受,在自己沒有力量抗衡的時候,底下就結的冤讎,冤讎又變成底下一個果報的因,業因果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到這裡就了(ㄌ一ㄠˇ),無論果報是善惡他都不在意,不再放在心上,一切就到此為止。所以這個叫解脫,解是對於妄想分別執著,脫是對於果報,這個果報沒有了。
「若但觀平等,不知差別,或但觀差別,不知平等,則亦等於盲修也。」這是古人常講的盲修瞎練。有理觀沒有事修,是盲修;有事修不懂理觀,也是盲修。我們想到清涼大師的兩句話,就懂得了。清涼大師說,「有解無行」,解是理觀,沒有事修,「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兩者都是盲修瞎練。所以佛法講求的是解行並進,解與行一定是相輔相成,理事、性相兩邊都顧到,不偏於一邊,這是大乘經當中常講的中道。
【9、當知性也、修也。修中之理也、事也。不能看成兩橛,不可混為一談。須體認其不一中之不異、不異中之不一,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方為真圓融,真不二,則無修而不成矣。】
這一段講得就更清楚、更透徹了。性是心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完全平等,這是性也,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所以佛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沒有絲毫差別,佛對於一切眾生尊敬,決不會對一個眾生怠慢。為什麽?他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華嚴經》上說了,《圓覺經》上也說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怎麽可以輕慢一個眾生?輕慢一個眾生,豈不就是輕慢自性?他事理性相清楚明了,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今天迷失了自性,所以在一切差別相裡面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病態,這不是正常的。迷,迷了什麽?迷了心性,迷了自性。迷了之後,如何再恢復自性?這要靠修德,這就講修。所以經上講性、講修,這個性跟修就是修行當中的理跟事。性是理、理體;修是在事相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上,對人、對事、對物上。修行的總綱領要知道,性修是一不是二,理事是一不是二,這是大前提,要是把大前提掌握住,就不會錯了,不會有偏差了。所以不能把它看成兩樁事情,看成兩樁事情就錯了。那正是六祖所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這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不要在《壇經》上看到,印宗法師問了一個禪定、解脫,禪定、解脫不過是舉兩樁事情而已。我們舉例子,我們不會舉這個例子,我們會舉得更親切:生佛,眾生跟佛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我跟人是一還是二?然後才曉得,我跟人也是不二。我要是輕慢人、損害人,那哪裡叫學佛?那不叫學佛。
大乘經上講得很明白、很清楚,菩薩要度一切眾生,佛教他接觸眾生的要領,「四悉檀」。檀,檀那是布施,檀就是布施,悉是中國字,悉檀兩個字是梵華合譯,檀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悉是中國字,悉是普遍的意思。悉檀是遍施,普遍的布施,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用清凈心、平等心布施,就叫做悉檀。佛教菩薩接引眾生要守住四個綱領,第一個叫「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什麽意思?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叫菩薩。這個眾生喜歡你,你可以親近給他說法;這個眾生討厭你,趕緊走開,讓他不要討厭你。菩薩做給我們看的,佛教導的。他的用心、他的用意、他的行為,無非是不叫一切眾生生煩惱,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喜歡佛法也好,不喜歡佛法也好;你行善也好,行惡也好,絕不叫你生煩惱。這是重要的綱領,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
性跟修就是修行當中的理跟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不能看成兩樁事情;但是也不能把它混為一談,混為一談也錯了。這就是《般若經》所講重要的原則「不一不異」,相上講不一,理上講不異,這個道理我們在這裡說得很多。事相千差萬別、無量無邊,這是不一;可是無量無邊的現相都是心性所現的,這是不異,這是從性上講,不異,前面說的平等之理。還有差別之理呢?這些現相是從因緣裡面產生的,因緣不同,所現的果相就不一樣,所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
十界莊嚴我們暫且不談,我們就談我們現前,我們這個講堂幾十個人坐在這裡。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果相同,這是我們過去生中做的因相同。是什麽因?五戒十善之因,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一生得人身,得果報,得這個果。雖然都是人,面貌都不一樣,享受不相同,這是報不一樣。所以果跟報要分開,得人身這是果,我們在一生當中所受的那是報。報為什麽不同?每個人過去造的業因不相同。譬如說你有財富,你的財富從哪兒來的?不是你賺來的,這個要知道。你說你有本事,你運氣好,這都是迷惑顛倒的話;是你前生所修的因,修的什麽因?財布施的因,這一生得財富。你修的因多,布施得多,你這一生得的財富就多;你修得少,你這一生得的就少,這是正理。差別之理,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不是你有本事賺來的,不是的。
說老實話,這個社會上比你本事大的人多,比你手段高明的人也多,為什麽他賺不到?偏偏你賺到?你得的財富,有很輕鬆得來的,有非常辛苦得來的,這什麽原因?你修因不同,布施的時候很歡喜、很慷慨、很大方,那你得果報就很自然,不費力就得來,就得財富了。你布施的時候很艱難,不是甘心情願,看到別人布施,不布施不好意思,布施之後又後悔多少天,心裡難過。將來你得到這個果報,就很辛苦才能得到。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你要明白差別之事理。我們懂得,怎樣去修?明白道理了,現在修,這一生還能得到受用。你知道這個道理了,曉得這個方法了!《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就拚命修,所以他的果報這一生就享受了。我們俗話講現世報,這一生,不是到來生,這一生他就得享受。為什麽?他修的那個心勇猛,做的這個事真誠,他的果報馬上就現前。修因得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法布施,得果報是聰明智慧。人為什麽會開悟?修法布施的果報。不肯修法布施,天天聽經,天天研究,能不能開悟?不能,他沒種那個因。聽經研教,給諸位說,那是緣;沒有因縱然有這個緣,還是沒有果,得不到果。因加上緣,才有果報。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無畏布施,不惱害一個眾生;不但不能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都是錯誤的。我為什麽煩惱多?過去我叫別人生煩惱,現在自己才生煩惱,果報就是這樣的。我不惱害眾生,一切眾生決定不會叫我生煩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事之理,你要懂得。
這裡教給我們,要體認、要體會、要認清「不一中之不異」,不一是講事相,不異是講理體,事裡面有理。不一當中的不異,你要是明白了,你自自然然就不會再分別,不會再執著,不會再計較了,佛講的「應無所住」,你真的就做到了。你再要懂得「不異中之不一」,那你就會生心了,「而生其心」。生什麽心?以清凈、平等、大慈大悲對待一切眾生,所現出來的境界就是自在美滿,這就是你現前的受用。大乘經上,理跟事都講得清楚、說得透徹,我們讀了、聽了,依舊不能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非常非常可惜!所以這兩句話,就是前面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應當生心,幫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最需要我們幫助的是什麽?破迷開悟,這是最需要的,其他的是次要,這是最重要的。
「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這兩句是講果,性修不二就自在,就是底下講的理事圓融,理跟事是一。「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方為真圓融。」行布是次第,我們今天講步驟、程序,按部就班來。雖然有次第,雖然有程序,每一個次第都是圓融的,《華嚴經》上顯示這個境界。初發心的菩薩,初信位的菩薩,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叫行布,它有次第。可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初信位的菩薩也修等覺菩薩的法門,等覺菩薩所修學的,他也修;等覺位上的菩薩,也修初發心菩薩的法門。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初發心的人就學六度,就學普賢十願,這是圓融。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在事上還是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他學的是初信位菩薩的法門。這就顯示出來,行布裡面有圓融,圓融裡面有行布,這叫真圓融。這一句話裡面,含義無限的深廣。諸位從這個例子去體會:一舉手、一低頭是事,穿衣吃飯是事,洒掃應對是事,六度、十大願王那是修,它是一不是二。穿衣裡面包含著六度,吃飯裡面也包含六度,一舉手、一低頭裡面都含著圓圓滿滿的六度、十大願王,這才叫真圓融。六度萬行、十大願王願願當中,圓圓滿滿包含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這叫「真圓融,真不二,則無修而不成」,這樣的修功才叫圓滿。大乘法裡面常說:「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即修」,都是講這樁事情,如果能向這個地方去體會,你就真正懂得修行,你就會修了,就不是盲修瞎練。可見得修行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不要說做不容易,真正把這兩個字怎麽個講法搞清楚了,也不是容易事情。底下這個好,這是愈來愈落實到生活上去了。
【10、修功於日常生活工作中,則須依照幻法,勤修不怠。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惟心中不存一能修所修而已。】
「修功於日常生活工作中」,無論我們過的是怎樣方式的生活,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的工作,都沒有妨礙,都在佛法之中。「則須依照幻法,勤修不怠。」一切差別的現相,差別的萬法,我們現在稍稍明白了一點,所有一切幻法真的是幻。為什麽?它不是事實。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夢幻泡影。怎麽會有這些現相?這是業因果報相續的現相。為什麽叫它做幻法?為什麽說它不是真的?因為它剎那生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它是幻相,它不是事實。你要是把它當作事實,你迷了,你錯了,所以這個錯誤不在別人。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絕對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你怨天尤人,你就把這個事情當真,你不知道這是假的,你才會怨天尤人。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人有沒有?沒有。事有沒有?也沒有。人跟事都沒有,自己有沒有?自己也沒有,三心不可得,你怨什麽?所以那個念頭,真的叫妄想。佛講妄想分別執著。其實妄想分別執著也沒有自性,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要以為妄想分別執著真有,錯了,沒有。所以那個想就叫妄想,這個法叫幻法。雖然是個幻法,還是勤修不怠。菩薩還是修六度、十大願王,落實在事相上,每天生活工作還是一樣認真努力,一點也沒有懈怠,這是什麽?而生其心,不住空;雖然認真努力去做,心裏面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不住有。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偏在一端,空有兩邊不住。
「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是舉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佛菩薩常常跟我們在一起,給我們做榜樣,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離苦得樂,這就是所謂的啟建道場。道場比喻作水月,水中的月亮,假的不是真的,不要以為道場是真的。現在的眾生迷的人太多,建道場麻煩甚多。我在初學佛,李老師很感慨的對我們講,道場在啟建的時候,同修們熱心出錢出力建道場,各個都是菩薩,值得人尊敬,道場建好之後,每個人在裡面爭名奪利,都變成羅剎。李老師這兩句話,不是他說出來的,古來祖師們所說的。為什麽會變成羅剎?迷了,五欲六塵最容易迷人。
《八大人覺經》上講,魔有四大類:第一類是「五陰魔」。這個說老實話,是俱生煩惱,與生俱來的,你生下來就有的。生下來怎麽有?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叫做俱生煩惱,這是第一類的魔障。第二類是「煩惱魔」。煩惱魔是什麽?這裡面有七情五欲,這是煩惱,佛法裡面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是第二類。也是本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起現行、起作用,這是屬於煩惱魔。第三類是「天魔」。用現代的話說,我們身體以外,所有一切的誘惑,就叫天魔。所以天魔不是一個魔鬼青面獠牙,不是那個,你那麽想就錯了。簡單的講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來誘惑你。外有誘惑,裡面煩惱起來,內外勾結,麻煩就來了,就造業受報。第四類是「死魔」,死魔對什麽人說的?對修行人說的。修行人很精進、很用功,但是道業還沒有成,壽命到了,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這一生的修行功夫就白費了。這是個大障礙。對於修行人來講,沒有開悟,道業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是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叫做魔。
因此,我們必須把事實真相認清楚,道場是空的,是假的,有什麽好執著的?有什麽好爭執的?為了爭奪廟產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古往今來這些事情很多,稍稍留意我們就能看見,這個不是好事情。出家人貪戀道場,爭奪道場,執為己有,麻煩就太大了。如果自己不是一個真正修行人,持戒精嚴之人,沒有不墮地獄的。縱然修行很好,戒律精嚴,也麻煩。為什麽?執著這個道場是自己的,不肯給別人,但是壽命到了,他不能不死,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死了以後還執著這個地方是他的,還不肯離開。不肯離開,這個道場裡面,男眾的道場,裡面沒有女眾,女眾道場沒有男眾,他要投胎得不到人身,沒有這個緣,到哪裡投胎?這道場裡面有老鼠、有蚊蟲、有螞蟻,他就投這個胎,你說可憐不可憐!一生捨不得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有這些畜生,他就落在這一道去。這是說造的罪業不甚重的,墮落在畜生道,很難出離。什麽時候他能把這個放下、舍掉,他才能離開。執為己有,不肯舍離,麻煩就大了。世尊當年在世教誡弟子,那個時候佛不建道場,佛一生沒有建過道場,住在哪裡?住在樹下。樹下還規定一宿,只可以住一晚上,第二天要找別的地方的樹下。為什麽?怕這個樹很大,樹蔭很涼,你喜歡這個地方,天天住在這個地方,執著這個地方,那又麻煩了。貪戀這一棵樹蔭,那將來投胎,這樹上可能有松鼠,可能有小鳥在作窩,你就變成這個畜生一類,你說這個多麻煩!所以佛教樹下住一宿,第二天不準住在這裡,使你對於一切場所決定沒有貪戀之心,叫你真正放下,絲毫貪婪的念頭都沒有。這才是真的無所住,應無所住才真做到。一絲毫的貪戀都招來說不盡的麻煩,這要沒有高度的智慧,他怎麽會知道?還得要有高度的警覺,才不會犯過失,不會再迷惑,這非常非常的要緊!
佛陀在世,有一些精舍、道場,都是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們提供的。道場的所有權是那些在家人,佛跟弟子沒有。這是我常講的,他們請來供養,佛與弟子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我們今天在這裡講經,這個地方兩個小時,我們有使用權,這個道場所有權是別人的,我們沒有所有權,所以對這個道場毫無留戀。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世間,這個地球上,所有一切我們所用的統統是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要培養這個觀念。今天你們自己有產業,買的有房子、有地,有公司、有行號,你要是一個佛弟子,你很清楚、很明白,統統都是暫時的、臨時的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這個心放下了,你就自在了。將來往生了,這個產業交給誰不要去想,我這個產業要交給哪個,你就去不了。你還有那麽多羅嗦事情沒有放下,那怎麽行!必須要清楚,與我毫不相關,你才能決定往生,沒有罣礙了。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不可以不知道。
「大作夢中佛事」,佛事就是指的講經說法,教導大眾修行,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些事都叫做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就是令一切眾生覺悟之事,這叫佛事。我們現在想想,現在這個社會,特別是我們佛門裡面所講的佛事,那個佛事是什麽意思?幫助人迷信的事情叫佛事;跟這個完全顛倒了,都是搞迷信,不是叫你搞覺悟。把迷信當作佛事,你說佛聽到了,怎麽不流眼淚!怎麽不嘆息!真的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
「惟心中不存一能修所修而已」,這一句非常重要。這一句決定不能少,如果少了這一句,恐怕你又迷了。自己修行不著相,修不修?真修。幫不幫助眾生?全心全力幫助眾生,也不著相。自行化他都不著相,不把它放在心上,雖然認真努力自己修行,在這裡幫助一切眾生,不管用什麽方式,那個方式是事上的事情,事有千差萬別。無論做什麽事情,為一切眾生做一個覺悟的樣子,就是佛事。吃飯,吃飯覺悟的樣子;穿衣,穿衣覺悟的樣子;工作,工作覺悟的樣子,那就是自行化他,就是佛事。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認真努力不懈的在做,心裏面若無其事,所謂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這就是這一段裡面所說的意思。我們要細心去體會,細心的去思惟,然後能把它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是真正在學佛,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佛法修學不在形式,要重實質,要真正用在日常生活點點滴滴之中,這樣才叫做真正學佛,真正是佛弟子。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般若講堂 -----昌臻法師:樹立正見 改變心念把握自己因果
※學佛是真實的人生,人生無常,不追不求,般若現前,心若有定好壞都一樣,心中有佛得失均無妨。
※佛經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夢似花落(五)
※体方法师: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