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卦名由來

  乾:

  達於上者謂之乾。凡上達者莫若氣,天為積氣,故乾為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坤:

  《說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從土從申,土位在申。」坤為地(《說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屯:

  屯,難也。《說文解字》:「屯,難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震為足(《說卦》《剝·初六》),坎為險(《坎·九二》《彖》),步入險境,其行難也,故曰「屯」。

  蒙:

  馬王堆漢墓帛書《繆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矇昧無知。坎為知(《臨·六五》),艮為棄(《離·九四》),棄知,故曰「蒙」。

  需:

  需,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襦」,均應讀作「濡」。濡,濕也。乾為天(《乾·九五》)、坎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傳本《歸藏》作「溽」,濡與溽同義。

  訟:

  《周易音義》:「訟,才用反。爭也,言之於公也。鄭云:辯財曰訟。」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蒙·上九》)、乾為金(《說卦》《鼎·六五》),盜金,必致訟,故曰「訟」。

  師:

  《彖》曰:「師,眾也。」《周易本義》:「師,兵眾也。」《呂氏春秋·論威》:「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坤為眾(《說卦》《晉·六三》)、坎為寇(《蒙·上九》《需·九三》),眾寇,故曰「師」。師,兵眾也。

  比:

  《彖》曰:「比,輔也,下順從也。」朱熹《周易本義》:「比,親輔也。」《周易尚氏學》:「比,親也,輔也。」

  小畜:

  小,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當以「少」為正文。《周易音義》:「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積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為散(《渙》《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參見《家人·六二》《大畜》)

  履:

  《史記·殷本紀》:「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兌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為君(《說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湯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於武王商湯之名!

  泰:

  泰、否二卦說的正是君民之間的關係:乾為君、坤為眾(《說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君謙居民下,以民為上則「泰」;人君驕居民上,以民為下,則「否」。

  否:

     《說文解字》:「否,不也,從口從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書·周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其口詛祝。」

  否、泰二卦卦名與卦辭均可對讀: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載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貞;愛人,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小往大來。

  同人:

  《說文解字》:「同,合會也。」同人:會同眾人。《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此處當專指商郊牧野。會同眾人,陳師牧野,此之謂「同人於野」。「同人」應當與「於野」連讀,該卦唯命曰「同人於野」才能盡顯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當為簡稱。

  大有:

  《周易本義》:「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義》:「大有,包容豐富之象。」乾為金、為玉、為木果(《說卦》),離為大車(《大有·九二》《睽·六三》),載之以大車,故曰「大有」。

  謙:

  朱熹《周易本義》:「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內而順乎外,謙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於其下,謙之象也。

  坤為地(《說卦》)、艮為山(《說卦》《隨·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謙」 。

  豫:

  《周易本義》:「豫,和樂也。」《序卦》:「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序卦》以「喜」說豫。豫,喜也,樂也。

  隨:

  《周易本義》:「隨,從也。」 《禮記·郊特牲》:「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蠱:

  蠱:敗壞。巽為信(《中孚》)、艮為棄(《離·九四》),棄信,其德敗壞,故曰「蠱」。

  臨:

  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林(臨)之卦,自唯不無瞿(懼)。」《易之義》以「懼」說「臨」。兌為惕(《乾·九三》《夬·九二》)、兌為憂(《臨·六三》)、坤為眾(《說卦》《晉·六三》),畏於民眾,故曰「臨」。臨者,懍也,懍於民眾也。此乃治民之道。

  觀:

  《說文解字》:「觀,諦視也。」《尚書·商書·咸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書經集傳》:「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七廟親盡則遷,必有德之主,則不祧毀,故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天子居萬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後萬民悅服,故曰『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坤為眾(《說卦》)、巽為信(《中孚》),眾信,能獲眾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觀,故曰「觀」。

  噬嗑: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義》:「噬,嚙也;嗑,合也。物有間者,嚙而合之也。為卦上下兩陽而中虛,頤口之象,九四一陽間於其中,必嚙之而後合,故曰噬嗑。」非也。震為鼓(《離·九三》)、離為大腹(《說卦》),鼓其腹,飽食之象,故曰「噬嗑」。噬:嚙。嗑:咬。

  賁:

  賁,文飾也。《周易音義》:「賁,傅氏云:賁,古斑字,文章貌。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云:有文飾,黃白色。」

  剝:

  剝,阜陽漢簡《周易》作「仆」,傳本《歸藏》亦作「仆」,當以「仆」為正文。坤為臣僕(《損·上九》《遯·九三》)、艮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中臣僕,故曰「仆」。

  復:

  復:返,歸。震為林(《屯·六三》),震為莽(《同人·九三》),坤為地(《說卦》)。木,生則冒地而出,死則返歸於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復」。

  無妄:

  無妄,阜陽漢簡《周易》作「無亡」,王家台秦墓竹簡《歸藏》作「毋亡」並有「安處」「安藏」之辭。《說文解字》:「亡,逃也。」震為足(《說卦》《剝·初六》),乾為牢(《大畜·六四》),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無亡」。「亡」與震象足動之義合,故當以「亡」為正字。「無」「毋」同義通用。

  大畜:

  乾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損·上九》),家中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頤:

  《爾雅·釋詁》:「頤,養也。」《釋名·釋形體》:「頤,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嚼物以養人也。」鄭玄說:「頤,口車輔之名也。震動於下,艮止於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

  大過: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巽為信(《中孚》)、兌為毀折(《說卦》),毀信,大錯,故曰「大過」。過,錯也。

  坎:

  習: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習坎」。《彖》曰:「習坎,重險也。」

  離:

  離,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羅」,王家台秦墓竹簡《歸藏》作「麗」,均應讀作「儷」。儷,偶也。離主婚媾(《賁·六四》)。《說卦》:「相見乎離。」萬物至此相儷成偶,繁衍生息,故離為娠(《震·上六》)、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

  咸:

  咸,通「禁」。臨卦初九之辭和九二之辭「咸臨」,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見「咸」與「禁」通假。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艮為止(《說卦》),依法禁止,故曰禁。咸,亦可讀作「緘」。緘:封,閉。

  恆:

  《說文解字》:「恆,常也。」震為動(《說卦》)、巽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為有常,故曰「恆」。

  遯:

  《周易音義》:「遯,徒巽反。字又作□,又作遁。同。隱退也,匿跡避時奉身退隱之謂也。鄭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義》:「遯,退避也。」

  大壯: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震為雷(《說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壯」。王家台秦墓竹簡《歸藏·大壯》卦辭中有「豐隆」一語,顯然取意于震雷之聲。

  晉:

  晉,進也。離為日、坤為地,日出地上,故曰「晉」。

  明夷:

  夷,傷也。坤為地,離為日(《說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

  家人一卦,王家台秦簡《歸藏》名「散」,傳本《歸藏》名「散家人」。家人,當讀作「嫁人」。離為女、巽為散(《說卦》《渙》《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睽:

  睽卦,王家台秦墓竹簡《歸藏》卦名字從目從瞿,即「瞿」。《說文解字》:「瞿,鷹隼之視也。」《禮記·玉藻》:「視容瞿瞿。」《禮記集說》:「瞿瞿,驚遽之貌。」《說文解字》:「睽,目不相聽也。」聽,從也。目不相聽,當為受驚時兩眼發獃之貌。睽,當為視容驚懼之貌。

  蹇:

  《彖》曰:「蹇,難也。」坎為禍(《隨·九四》)、坎為患(《比·初六》《大過·九四》《中孚·初九》)、艮為門(《同人·初九》《隨·初九》),禍患臨門,故曰「蹇」。

  解:

  解:解脫。坎為險(《坎·九二》)、震為足(《剝·初六》)、震為出(《隨·初九》),足出險外,故曰「解」。

  損:

  損,減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易緯·通卦驗》:兌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故曰「損」。兌為成(《豫·六五》校)、艮為敗(《復·上六》),成而敗,故曰「損」。

  益:

  益,增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益之為卦也,春以授夏之時也,萬物之所出也,長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損者,秋以授冬之時也,萬物之所老衰也,長夕之所至也,故曰產道窮焉而損道生焉。《易緯·通卦驗》: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萬物生長增益之時,故曰「益」。

  夬:

  夬,快也。快,銳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銳利之義。

  姤:

  姤,馬王堆漢墓帛書《易之義》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作「敂」,當以「敂」為正。《說文解字》:「敂,擊也。從攴,句聲,讀若扣。」乾為金(《說卦》《鼎·六五》《姤·初六》),巽為木(《說卦》《大過》),金克木,故曰「敂」。敂,擊也。(參見《姤·初六》)

  萃:

  萃,聚也(《彖》《序卦》《雜卦》)。坤為川、坤為河(《泰·九二》),兌為淵(《乾·九四》)、兌為澤(《說卦》),川入淵澤,故曰「萃」。坤為眾(《晉·六三》),兌為歸(《歸妹》),眾歸,故曰「萃」。

  升:

  《周易本義》:「升,進而上也。」升,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登」。《說文解字》:「登,上車也。」升與登同義。

  困:

  兌為法(《蒙·初六》《豐·六二》)、兌為律(《師·初六》)、坎為盜寇(《說卦》《需·九三》《屯·六二》),兌上坎下,盜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井:

  巽為木(《說卦》《困·初六》《大過》),坎中有木,故曰「井」。古代以木構架支護井壁,故「坎中有木」為井之象。

  革:

  革,改也。兌為毀折(《說卦》《大過》《離·上九》)、離為戈兵(《說卦》《噬嗑·初九》),毀之以戈兵,故曰「革」。

  鼎:

  《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離為缶(《坎·六四》),離為瓮(《井·九二》)。離為容器、離為三(《晉》《訟·上九》《明夷·初九》)、巽為股(《說卦》《咸·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

  震,動也。震主春分(《易緯·通卦驗》)。春分之時,萬物萌動,故震卦的基本含義為動。

  艮:

  艮,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根」。《廣雅·釋詁》:「根,始也。」《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生芸芸,各復歸其根。」根為始,根為終。《說卦》:「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辭描述的正是其終萬物始萬物的特性。

  漸:

  漸,序也。艮為鳥(《小過》)、巽為信(《中孚》),鳥有信,候鳥也,故爻辭取象為「鴻」;鴻,飛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漸」。《艮·六五》艮之漸曰「有序」,亦取義於此。

  歸妹:

  兌為歸、震為女(《隨》《震·上六》),故曰「歸妹」。歸妹:意思是把媳婦娶回家。兌與震為夫婦(《隨》),兌男娶震女,故曰「歸妹」。

  豐:

  豐:大鼓。殷墟卜辭反映出豐和庸關係密切,「可以斷定『豐』本是一種鼓的名稱」。即「庸是大鐘,豐是大鼓,所以它們才會時常並提」。(裘錫圭:《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載《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年版。)震為鼓(《離·九三》《中孚·上九》)、離為大腹(《說卦》《明夷·六四》),大腹之鼓,故曰「豐」。由豐卦卦象也可以反證「豐」本是一種大鼓。

  旅:

  旅:羈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離為火、艮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無所容,故曰「旅」。

  巽:

  巽,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筭」。《說文解字》:「巽,具也。」「筭,長六寸,計曆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算,數也,從竹從具,讀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為算之器,算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義別。算從竹者,謂必用筭以計也。從具者,具數也。」桂馥曰:「從具者,本書『十,數之具也。』《三蒼》:『算,選也。』選當為巽。本書『巽,具也。』」

  兌:

  兌,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奪」。《篇海類編·通用類·大部》:「奪,強取也。」《廣韻》:「敚,強取也。古奪字。」兌當為敚字之省。

  渙:

  渙,散也。《說文解字》:「渙,流散也。」坎為鬼(《睽·上九》《既濟·九三》《未濟·九四》)、巽為散(《說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渙」。

  節:

  《說文解字》:「節,竹約也。」《孟子·離婁》:「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朱熹《集注》云:「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也。」

  中孚:

  孚,信也。《說文解字》:「孚,卵孚也。從爪從子。一曰信也。徐鍇曰:鳥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雜卦》:「中孚,信也。」 兌為節(《節》)、巽為信,節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過:

  小過,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作「少過」,當以「少過」為正文。艮為止、震為足(《說卦》),止步不出,故曰「少過」。過:出訪,探望。

  既濟:

  既,已也,盡也。濟,止也。《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萬竅虛。」註:「濟,止也。」離為火,坎為水,火遇水,故曰「既濟」。既濟:已止。

  未濟:

  《爾雅·釋言》:「濟,渡也。」《史記·宋微子世家》:「襄公與楚成王戰於泓。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已濟未陳,又曰:『可擊。』公曰:『待其已陳。』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未濟:未渡。

  坎為水,離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濟」。


推薦閱讀:

聽老涮講易經2.5後天八卦方位
周易日課的運用
《易經研究系列著作集》◆周易梅花類
分析和預測:張靚穎被爆離婚事件情況和未來(梅花)丨案例117河西雜談17
《周易.繫辭》白話譯註

TAG: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