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關鍵點糖尿病人春節也能暢快吃

把握關鍵點糖尿病人春節也能暢快吃

  把握關鍵點

  糖尿病人春節也能暢快吃

  盼了一年的新春佳節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大部分糖尿病人來說,這是最糾結的時候:不吃吧,體會不了過節的歡愉;吃吧,又擔心血糖難以控制。怎麼辦?專家表示,「過年了,好好吃一次吧」、「反正有降糖葯,多吃點不怕」的想法不可取。一次較高的血糖,產生的影響可能是幾天,甚至幾周;一次較高的血糖,可能會誘發更低的血糖,甚至昏迷。即使節日,糖尿病友也應按照平時的食量進餐,按時規律進食,切忌暴飲暴食。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朱素穎

  關鍵3

  進餐——規律進餐,

  零食不零「吃」

  春節期間生活規律易被打破,吃飯的時間與飯量更容易改變,這必然會影響人體「生物鐘」的規律。只按時吃藥而未按時吃飯,對糖尿病人來說也是禁忌,可引起低血糖。

  節日期間應該堅持正確的飲食治療原則,避免血糖反彈,功虧一簣。即使外出就餐也應注意均衡飲食,同時把握好以下幾點要求:

  一、點菜

  根據自己的飲食計劃,選擇糖尿病人適宜的食物,避免高油、高糖、高鹽食物,儘可能接近平日的飲食習慣;選擇蒸、煮、燜、烘、烤的食物,多點蔬菜類菜肴;對不熟悉的菜肴,應事先了解其內容、材料和做法;如需要低膽固醇飲食,就不要點內臟(肝、腎、腸、腦)、螃蟹、墨魚等;可選清湯、淡茶、不加糖的咖啡,避免甜點、酒和飲料。

  二、就餐順序

  先吃青菜、豆類、魚類比先吃飯的餐後血糖可升得慢一些。

  三、進食量

  按照平時規定的量進食主食,多選擇粗雜糧。許多人餐桌上只吃肉和菜,不吃飯或增加點心,這樣營養不均衡,還可能由於脂肪過量而引發意外。

  四、快餐食物

  選擇中式快餐為宜,盡量避免洋快餐。選擇中式快餐時要品種多樣,多選青菜和帶青菜的肉類,副食以豆類、魚類較好,避免油膩食物;選擇洋快餐時盡量選擇煮、烤的食物,如快餐麵條、漢堡、豆類、低脂牛奶、蔬菜沙拉等,以鮮果汁或蔬菜湯作飲料,避免油炸食物、蘋果派、可樂等甜品。

  五、零食

  一般兩餐時間間隔超過4小時需要增加餐次,少食多餐有利於血糖平穩,但要有計劃加餐。

  零食可選擇奶類、水果或堅果:奶類包括鮮牛奶、純牛奶、酸奶、奶粉等,奶類既能補充維生素A、B2、鈣、鐵、鋅等營養,又能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人飲用;果糖對血糖的影響比葡萄糖和蔗糖小,需要胰島素也少,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又選擇性地吃水果,如櫻桃、柚子、蘋果等血糖指數都低於40。

  堅果包括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鉀、鈣、鎂、鋅、硒等礦物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有幫助;另外這些堅果糖分含量低、血糖指數低,對餐後血糖影響不大。但堅果普遍含脂肪和熱量高,有的糖分也高,接近米飯的糖分含量,如白果、蓮子、板栗。因此堅果少吃有利,多吃有害。一般每日進食不帶殼的堅果15-20克為宜。

  關鍵1

  主食——主食不可少,

  但不可「精」過頭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過節,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繽紛,卻難覓主食的身影。從糖尿病的飲食要求來說,這種飲食結構是不合理的。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的袁智敏醫生指出,主食指糧食,包括米飯、麵條、饅頭、麵包等穀類食品,因富含澱粉而被認為是控制血糖的剋星。在營養門診,經常聽到「糖尿病人要少吃飯」的說法。但其實不然。的確,進食過多米飯為代表的主食比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更容易使血糖升高,因為澱粉屬於多糖,在體內會轉化成葡萄糖(單糖)被吸收。但研究表明,適量增加複合碳水化合物(如澱粉)可改善糖耐量,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而主食不足,機體會發生物質代謝紊亂,糖異生加劇,產生大量酮體,嚴重者發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從長遠看,以穀類為主的中國傳統膳食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利。因此應進食適量穀類。

  為防止血糖快速、過度升高,首先要根據身高、體重及活動強度確定主食量。其次選擇合適的主食,增加粗雜糧如小米、燕麥片、黑米、紅米、玉米、蕎麥、全麥麵條、通心粉、通心麵等。粗雜糧不僅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1等白米、白面中缺乏的營養素,而且與精製穀物相比,血糖生成指數(簡稱「血糖指數」)較低,進食後在胃腸道停留時間長,消化、吸收緩慢,既可穩定餐後血糖,改善胰島功能,又能防止低血糖發生,對血脂異常、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等防治有利。「黑米、黑蕎麥等更是冬季的滋補佳品。」袁智敏稱。

  不過,春卷、奶黃包、蛋黃酥、蛋撻、奶油蛋糕、油條等含精製糖分(白砂糖等)較多、血糖指數較高,容易升高血糖;或脂肪含量、熱量較高,多吃容易發胖,增加血脂紊亂等心血管疾病風險。節日飲食中,菜肴已經非常豐盛,蛋白質不會缺乏,此時需要以澱粉為主的米、麵食品,而非製作精細、油膩多糖的點心。

  「糖友」過年

  吃水果、控血糖

  可兩全其美

  要想既能吃上美味的水果,又不導致血糖升高,是有辦法的。袁智敏認為,廣大「糖友」過年吃水果要符合四要素。

  要素一:時機

  水果含一定量葡萄糖,對血糖控制不穩定者不合適。是否能吃水果,沒有嚴格規定。一般而言,空腹血糖小於6mmol/L、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8mmol/L、糖基化血紅蛋白小於7.0%可嘗試水果。若血糖不理想,可先用番茄、黃瓜當水果。

  要素二:時間

  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時或下午3時)或睡前1小時左右吃,不提倡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以免血糖過度增高。

  要素三:種類

  常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血糖指數低的水果,如柚子、櫻桃、桃、檸檬、李、梨、蘋果、橘、橙等,盡量少吃大棗、甘蔗、荔枝、龍眼、提子、榴槤、西瓜等。

  要素四:數量

  每天可吃水果150-200克,相當於中等大小的蘋果一個。無論什麼時候進食水果,都應列入飲食計劃。

  Tips

  廖木興/圖

  關鍵2

  肉類——大魚大肉要適量,謹防「葷」過頭

  糖尿病、冠心病等「富貴病」越來越多,與過多進食肉類及煎炸、熏烤和咸腌食品不無關係。

  袁智敏介紹,肉類雖然碳水化合物含量甚微,但過多攝入同樣導致血糖升高。一方面,肉食過多,主食就可能大大減少,碳水化合物不足引發體內物質代謝紊亂,對控制血糖不利;另一方面,肉食過多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即使瘦肉也含有脂肪,如100克瘦豬肉含脂肪6.2克。畜禽肉類脂肪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可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即胰島素降血糖的能力下降。最新研究表明,熏烤等加工肉類含較多高級糖基化終產物,與糖尿病密切相關。大量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還會誘發急性胃腸炎、膽囊炎、急性胰腺炎和痛風發作。蛋白質過多會增加肝、腎負擔。因此要攝入適量的肉類。一般一天3-4兩瘦肉類,具體吃多少量,要因人而異,可諮詢醫生。

  另外要選擇合適的肉類。袁智敏指出,此處的肉類指魚類、蛋、禽類和畜肉等一大類食物,它們的蛋白質含量和組成相差不大,但脂肪結構卻相差甚遠。對合併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的糖尿病友來說,畜肉類、禽類的皮和動物內臟不是理想食品。而魚類尤其海產魚以n-3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具有抗炎、調節血脂、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是相對健康的脂肪,宜多選擇。對於血尿酸高或痛風的人,首選蛋類、奶類、動物血和海參補充蛋白質,用水煮過的肉類也能減少嘌呤含量,盡量避免動物肉類(包括海產魚、畜、禽肉類)的湯汁和內臟。

  肉類宜在正餐與穀類、蔬菜等搭配進食。因為如果碳水化合物不足,肉中的蛋白質分解釋放熱量會影響氨基酸的吸收;而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減少肉類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吸收。若將一餐食物分類放置於餐盤中,肉類、米飯、蔬菜的體積比應為2:1:1。


推薦閱讀:

基因-糖尿病:中國人特有的糖尿病基因
到底是蜂膠還是王漿對糖尿病人好
抗糖化是什麼!糖異常人群有哪些?
注射針頭那些事,別怪我沒告訴你!
治癒嚴重糖尿病的新手段——胰島細胞移植

TAG:春節 | 糖尿病 | 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