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心所欲的刀客

隨心所欲的刀客:

 

練好太極拳,6,9,8,背,圓。後面還有兩個魚眼我就不說了,和起來就是太極圖。

 

何為太極呢?

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在陰陽分而未分之中討消息。求的是欲動之機,輕靈玄妙,對拉拔長,勁形逆從,舒適得力,深悟騰挪二字!

何為拳呢?

一陰一陽謂之拳,制人禦侮之術。

何為太極拳呢?

在太極的狀態下,達到一種制人之法,看其有形,摸其無形,百變無敵,制人而不傷人。

怎樣能練出太極的機靈勁呢?

即在動態之中,隨時保持一觸即發之勢,就好象魚在水裡邊似動非動的那種動,動中顯靜。再受到外界干擾,倏!不見了。又好比老鼠夾一樣,看其靜止,動在瞬間,這就是剛柔,柔長剛短。

我師爺當年曾講:練太極的,不明白十指連,背絲扣,還練什麼太極拳?

拳家者,身力最為難借,地力難得,知彼更為不易。這裡邊都是有竅門的!

交手的經典名言:閃戰空費拔山力,騰挪乘虛任意入,貴在空與反空中見奇!

外家拳法,就好比雞蛋,殼子硬,打進去全是稀水!

人身有好多誤區,前手不實,後手無力,骨節不正,寸勁不生!

太極拳高明在那裡呢?它就是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

練好太極拳,6,9,8背圓,止填扎,這和起來就是一個太極圖,包含太極拳的一切奧妙!

6,9,是兩個陰陽魚

8背為陰陽魚中間的s路線,及其反轉所形成的變化,

止填扎就是陰陽魚的兩個眼睛,即是打法!

---------------------------

絕對和社會上的太極是兩碼事.-

我追求的是簡單,高效制人之術.更喜歡以小吃大,體現師門的經典名言"勁大咋啦,絆的聲大,砸的坑大.

:不清不重,不要你命,交手要給你留點記性.讓你今生都記得我: -

在網路上,我相信我說的別人沒有.也只有在網路上我才能講. -

武之道:

必須要深藏不露,這樣你才能安寧的生活.-

-----------------

久練必精, 熟能生巧, 巧中之巧, 巧中帶竅, 拿起碾盤子,捂不住個鳥. 不叫功夫.

"一個手提褲, 打你娃沒數. 隨你娃的便" 等經典名言留在世上, 問幾人能做到?

先賢有雲: " 出手有美女採花之妙,書生紋筆之巧, 諸葛亮搖羽扇之瀟洒, 蘇雅士寬頻之大方."

   

傳說一位老太婆養了一隻小牛犢, 每天要把牛抱過河到對面去吃草. 吃飽後晚上又抱回來. 如此往複幾年, 牛已長大,老太婆依然如就的能把牛抱起. 後人評價說這就叫功夫!

我說這難道就叫功夫嗎? 那麼就拜牛為師的了.

又找人為師幹嗎? 功夫二字豈是那麼簡單!

逮一隻雞方且不易, 更何況具有高智慧的人?

後人不可不查!

根頭翻的好就叫功夫嗎?  

筋拉的長就叫功夫嗎?  

旋子打的漂亮就叫功夫嗎?  

一拳能打死牛就叫功夫 ?

頭能開磚叫功夫嗎?

高手相爭,喊一聲刀下留人!

刀刃只挨其毛皮,刃不見紅.

不到這種境界不要談功夫!

太極毫無硬功可言,其妙在因敵變化.

百變者無敵!

求變求新求快乃太極本意.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能打過人的拳才是好拳!

-------------

話說練太極,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我有時也想和他們好好溝通.聊一聊無所謂的. 本著有好東西一起分享. 就圖個高興. 但是他們覺的我好象欠他的, 我這東西多放幾天又不會長毛, 夜裡不怕賊來偷,白天不怕誰來搶. 張口就有, 閉口就無. 著急幹啥? 有緣分就多說兩句, 沒緣分去球吧!

現在人以為當個徒弟就那麼簡單嗎?

過年給師傅提兩封點心就是徒弟,哈哈!

也太小看師傅了吧!

拜師二字不可不察?

-------------------------------

太極拳的沾,粘,連,隨是很低的檔次,

練太極不是耍猴,不能說誰手拍的多就是好,所謂拳打人不知,高手練拳外人是看不明白的。

推手不是鬥牛。

要想學大力,就拜個牛做師傅得了。

武術不是那麼簡單的。

他是定人陰陽之術,不可不查。

----------------

尋找古老陳應德門下四大金剛及其傳人   

尋找古老陳應德忽靈架一派,四大金剛極其人,留下聯繫方式,他日相聚共研忽靈奧妙,不亦樂乎!

---------------

何為形?   

何為法?   

何為招?   

何為果?   

本門的暗語?   

你從那裡來?   

到那裡去?   

我又不是賣不過了,只是拋磚引

----------

太極拳真的那麼難練嗎?   

先賢有雲:其拳一大套,其竅一點點,拳隔一張紙,迷人幾千年.  

古人練武術,不見得有多深的文化,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武術奇才.現在人抱著拳經練,一個比一個臭.其實太極拳並不複雜,硬被所謂的名人搞的亂七八糟,把人越教越糊塗.經不起實戰的考驗.真正的技擊高人還在民間.我今天道破其中秘.  

第一,必須從硬打到軟,一開始就軟練是不行的.  

第二,他不是內功更不是外功,追求的是靈敏度和驚炸勁.  

第三,再好的把式和人犯頂就把你仍在拳外邊,必須一順隨為法.  

第四,太極不到忽靈勁是敵不過外家拳的.  

.還有些話我不方便說,現在的真太極九牛一毛,哎``````   

-------------------------

辦的文武貨,賣給帝王家,帝王家不受,賣給識家,識家不受,持身養自家.

  

我又不是賣不過了,只是拋磚引玉吧了,尋找性情中人.有緣著得之

----------------

寧教一手,不教一口.

學武就學的是高效率的練功辦法.武術心法.

不是這一招破那一招,師傅是什麼,就是讓你能醍醐貫頂的那個人.

不是神秘,本來就是這樣.

都要是能悟通,要師傅幹什麼?拳經只能把人越看越糊塗.

--------------------

一出手,外帶13訣,內帶13訣,專和人犯頂過不去!

不到此境,不要談乎靈!

----------------

我說的乎靈太極,沒有一個人和我能談的來,能說的出.我想不會失傳吧!

應該有人懂的.  

可是我們的和王學福,王晉讓,以及揚虎後人的截然不同.他們的架形沒有太極暗  

藏的九滾十八跌,我們的就有.當年師傅說這東西失傳了,我不大相信,也許慢  

慢的我就信了吧!  

---------------

宋清河拳師 男1904年生於河南懷慶府沁陽縣崇義鎮金冢村。幼年秉承宋學,後拜師於忽雷架第三代宗師陳應德先賢門下研習太極忽雷架,由於宋師修練精勤,悟性極高,深得陳應德先賢拳法精髓,在當地享有盛益,為陳應德先賢弟子四大金剛之一。宋師於1940年左右落戶於陝西戶縣秦渡鎮。   

宋師為人耿直,尊師愛徒,其師陳應德於45年到戶縣秦渡鎮其徒宋師處居住四年,凡四年間宋師對其師敬若父母,並深得其師忽雷架真妙之傳,由此技藝大長,實堪為天下之高手上乘,此名不虛也!   

宋師重武德、精拳藝。為宏揚太極獻出畢生精力。在授徒時必考察其道德品質,凡二三年之久方才收於門下。尤其宋師愛徒甚於已出,極重視對徒弟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弟子體格的不同創出「抖架」、「坤架」、「柔架」、「綜合架」等各式架套,授於弟子們操練,並監督弟子們長年練習,使其各有所成。在戶縣地面授徒不下百餘名。門人婦孺老幼皆有,凡歸於宋師門下者皆大受益,名噪戶縣以至中國西北地區。凡西北地區武林界同仁慕名而來,探討拳藝之各門派及太極同行皆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宋師不愧為太極忽雷架的一代宗師。

-------------------------

說實在的,我看不起現在的徒弟.吃不了苦,問這問那,理論太多,華而不實,畢竟社會變了,看不慣的也就多了.

覺得教徒弟還不如自己練開心.

武術的傳承是靠緣分的.

有時就想把東西全部教給人算了,可惜沒有人能夠那走!

現在的徒弟不用心,素質還是太差!

太極一代不如一代,這是個事實!

急功近利東問西問是學拳的大病  

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挨得住悶頭練得苦  

這是大實話!  

師傅最忌諱的就是這個!

----------------

222.83.156.*:所說的在理、有理,也是那麼回事。六坤斷、九曲珠、八方線、龜背、圓撐、陰陽亦即虛實,應該也是有其特定練習階段的。摟主透露出了練習的目標達到神明階段才算是太極拳,這時與對手較量才有本錢。現在練太極拳的可能多數只是到氣力這一階段吧?也許是目標在這一階段上,所以結果也只能到這一層;或許是慧根和緣份的關係也只能到這一層了。

------------------------

隨心所欲的刀客: qq1257732391 ,15229029993,117.22.45.*, 211.137.119.*, 58.19.252.*, 姓王,家住西安市長安區

---------------------------------

怎樣和人交手呢?

那就是殘字當頭,.一技必殺.不留遺憾

要讓對手處在一個想不通,或者沒有準備好的處境.

出手如閃電不是空談.

----------------

太極拳不是想像的那麼慢.

他是至緩至快的修鍊.

他不是太極操.

而是武術.

-------------------

練太極拳的不懂微集微沉怎麼行呢?

--------------------

練太極拳必須改變思維,不能讓師傅牽著鼻子走.

凡是多問為什麼?

太極不過是個代名詞而已.

拳術練到高級境界都是一樣的.

所謂萬法歸宗.

------------------------

實戰自己要能識稱.

什麼人可以交手,什麼人不可以交手.

要從他的言談舉止,走路,神氣,要能判別出來.

如果發現滿身橫肉,拔腿走路,趾高氣揚,手上起繭,喜歡扎式,走路氣喘,那麼你儘管下手,沒事.

如果發現身體皮膚細嫩光滑,走路貓腰縮桿,如若貓行,說話嫩聲嫩氣,那你就要格外小心了.

不洞察這些,

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切記,

高手殺人,

當時你沒有什麼反應,慢慢的你就上路了.

這就是師門留下的

四不高手的原則.

----------------------

太極拳應該有一套完整的理論,讓人們儘快走出誤區,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1高級理論

2高質量架子,技擊架.

3實戰功夫,不是推手,要經得起任何挑戰.

太極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挖掘老一輩的高級練法,高級心法,怎樣上功夫快,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傳統的太極練法很獨特,出功夫極快.

太極拳不是十年不出門,而是一兩年的事情.

這的確是真的.

關中刀客

--------------------

練太極拳只要身法到位,其他事情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太極拳的傳統練法非常難練.

當年我練的時候,師傅冬天讓我在冰上練,在沙子窩裡練,蹲上練,還有負重練.

就地劃個蒲藍大的圈,練拳不能出圈等等等等................

唉,不容易那.

之所以現在這麼喜歡太極拳,那是因為在這裡邊我花了太多的精力,更與太極結下了深深的感情.

練太極要提高的快,那就是多多和人交手.

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提高.

一代登峰造極的武術高手,那是用人堆積起來的.聽起來好像不好聽,但這是事實.

----------------------------

練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

究竟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沒有誰能說的清.道的明.

我也是今日之我與昨日之我戰.

心裡有多少個反反覆復,複復返返,就這麼一直走過來.

我也只能說掌握了練太極的一些辦法,但練的時間太少.

無奈啊.

人就是要生活的.

這又不能當飯吃.

----------------------------------

自古道:文長武短.

學武術,不容易,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真傳一句話.時間耽誤不起.

為什麼說門裡出身,自強三分,哪是一步到位,沒有逗圈子.

其實太極不複雜,就是讓人給搞複雜了.

----------------------

宋門乎靈架 簡介

也叫無形架,也可稱作一勁趕三架乎靈小架,外界稱作忽雷架,其實不然,忽雷是一種功夫.此架是一代宗師宋清和老前輩的畢生心血,想當年,陳應得前輩老年之時到其愛徒宋清和處(西安市戶縣秦渡鎮)傳下了真東西.宋乃陳應德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

宋老前輩,江湖人稱草上飛,黑虎星,武學世家,通各家功夫,又得世外高人指點學習道家七十二式,少林氣功等等,他的功夫以巧竅為主,尤擅十指連,背絲殼.可稱一代武學大家.

此套拳架功法,經宋老前輩加工提練,變得極為複雜難練,技擊性極強.他曾留言,我百年之後,可叫作宋門太極.因為我們的東西和其它太極不同.

此套乎靈架,保留了太極拳的原汁原味,未經後人改變,上功極快,實為拳中精品.

宋門乎靈架的特點:

動作流利巧竅,腳下嚓嚓寸勁,身形吞吐避讓,貓腰縮桿,刁鑽古怪,前手如刀,後手似刁,乎靈玄妙,輕是落葉,重似鐵,慢如抽絲,快是閃電,穩是旋鷹,有無孔不入之氣勢,平地無故起旋風,哼哈勁出,人稱快太極.

---

我拜過四.五個師傅(齊百勝,張雲德,弋番獻),都是難得的高手,但各俱特點,張師傅主張實戰,以巧竅見長,四兩拔千斤,和各種拳法試手.都能載謄而歸:

齊師傅的乎靈架在當今太極拳界少有人比,與眾不同,冷快絕倫.

卓師傅的推手,混圓勁功夫,毫不誇張的講,在西安這塊地方,排在前幾位是沒有問題的.他的勁路與眾不同,練的趙堡和式,德高望眾.

弋師傅的太極理論,修內,養生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功夫純厚,也是我門太極的領軍人物之一

-------------------

練太極就要相信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否則哪還練什麼太極?

要能明白慢練可以對付快打的道理.

要能理解放鬆,不用力卻練出了催枯拉朽的勁道.

對付各種拳法,都能用太極拳作出相應的對策,這麼練,哪就快多了.

----------------

欲動之機

對拉拔長

舒服得力

勁形逆從

---------------

教徒如訓虎.

師傅有話:不可多傳,不可失傳,教一兩個,留在世上就行了.

失傳事小,傷己事大,擦亮眼睛,把人認清.不留遺憾.

--------------------

練架子時,必須放鬆,氣貫梢節,尤其肩膀,體會梢節領,中節隨,根節催.這樣才能練出丹田勁,打人有金屬感.

-----------------------------

這樣說吧,腳心含空,腳指扣地,有植入地下之意,氣要鼓盪,腰有搖呼啦圈之意,把勁走圓,目地是活胯,頭有吊起之意,旋而未斷,胸有海納百川之勢,胸才能松,氣才能沉.如果感覺手熱指尖有氣感即對.就說到這裡.

----------------------

太極的剛是什麼,就是冷顫而已,哪些抖勁,崩勁,看其好看,在實戰中並不好用,而且傷已,震腳不能恨,震地帶響,小心把你的腳震殘廢.勁必須起於無形,無意,無念之中,用到人身上才算是.

------------------

練太極我總結了幾句話:預動之機,對拉拔長,勁形逆從,舒服得力.

腳要蹬,肩要松,心要空,頂要懸,梢要鎖,落要鑽,就說到這吧.

(所謂鎖梢練氣入骨.落點必有穿透旋轉之意.)

---------------------------------

113.4.25.*:足足看了一下午,從頭看到尾,太極拳是真的不簡單啊!想請教一下刀客師傅,我練太極拳的時間不長,最近幾個月一伸手打拳就覺得十個手指尖發脹,從前文看,這是好現象,可是為什麼我經常覺得舌根往裡縮呢?就是打打拳好像舌根抽到嗓子眼裡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隨心所欲的刀客:舌為心之苗,舌根吸而渾身無不吸,證明你的拳架收的有點過了,而發不足,發時舌抵牙根,催動內四梢.這樣就好多了.

-----------------

陰陽初分曰太極,隨陰隨陽謂之拳,求變,求新,求快乃太極本意.

-----------------

發勁掌心微相前送,人自身被兩力相拉,一力由肩及頂項向上,一力向地下微踩,瞬間己身被內氣填充,即丹田氣炸向四肢周身,瞬間腳踩大地,故如大地打人.......普通人是十二經脈通,而奇經八脈只每兩時辰與十二經脈通一穴,小滴涓流之通,而內家修者可將八脈氣足通關而逐漸趨向全通,成洞庭湖(八脈),可傾刻間調節長江水(十二經脈),故一但發勁,豐盈之氣由丹田炸向四肢及周身,故周身澎湃之氣,可傷人可發人,高手在對手拳腳攻己身時,吐氣開聲,身顫微擰,則對手自傷或跌。內家高手感覺兩臂是插在丹田,不在肩膀。純厚者既輕靈又猛烈,輕輕用內勁一拍,挨者即如同挨猛擊,驚慌不及人已跌出。

    勝敵無絕招,見敵打來,心念一動,隨式打去,即可成功,乃無意中抖擻之神威。功夫上了後背才能真發力,有人來襲,狗熊蹭痒痒般渾身一顫,對手就出去了(震倒了)。發勁其實就是一顫或說是一抖,而前提是松,如果鬆了,勁仍難發出,要在腰上找毛病,勁要練到背上,試勁的方法:浴後不要擦,用抖勁儘力一抖,看背後的水珠能抖去多少,看那些水珠彈出的力量有多大。整勁試法,身子直立,平伸雙臂與身體成十字型,反臂手心向下,然後坐腕,極力向外撐。然後,可請人猛擊你手掌,你身子飛出,而拳架都不會散。驚抖力又叫抖翎勁,發出來是抖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背勁,背上的出勁,蓄髮在於背,要抖背。近身之後,蓄髮變動全部由背上完成,手頭自不必有什麼抽撤蓄力,而只管一直壓制著他,而他再怎麼控制擠壓你的雙手也沒關係,你自管背上一抖,連續打擊。翻浪勁表現在後背和肩上,驚抖勁表現在腰上,想一下貓、狗下水洗澡上來後抖掉身上水的動作,試著做一下,兩手臂平伸如抱圓柱狀,兩手掌朝前,用腰部急速抖動,體會一下是什麼感覺。

    練拳一驚一乍的不行,動手得一驚一乍。動手時講究驚乍打人,一是靠對手驚起自身,打出本能反應,二是出手冷脆驚起對手,一打就是一個空白,就是說打了他,他也不知道怎麼打的。練習吐內勁打沙包使沙包不動只震動懸掛之繩。

                                   

    勝人一靠身步靈活,使彼不能沾已,故能得勢得機。二靠內勁精粹,出手無式無拘,故能因敵制敵。內家勝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勝人,便是功夫不濟。每遇勁敵,一沾即發,其勁直透彼之內臟,無論彼是化是打,皆受內傷,稱為內家絕手。內勁者,不用意而神自明,不運氣而氣自周,不加力而力自彰,所謂應物自然,感而遂通。用力淺緩,其應之亦柔,發力深重,其應之亦猛,此為內勁之性也。實戰打法,一接手,勁就要入到他體內,使他回不得手。把人向遠處發,不過是玩勁兒而已,能有多少勁兒滲進去。

    打拳即是練功力,能短勁才能制外家高手。化者須練到沾觸即化打看不到化,圈小至無圈,實戰中才能發揮內家之能。內家無論截(形意撞抖震顫搓)順(太極履發)閃(八卦閃抹)三法都不離一沾,只越高者沾之無形,彷佛閃過卻攻者已飛跌。形意抖震勁、烈勁、炸勁,初功者身首皆顫,此勁直接施於人身即可殺人。尹氏八卦稱乾冷勁,太極稱冽勁,鶴拳稱駿身震身縱身宗勁,心意稱戰勁顫勁。無非沾控間一滑顫即拉回,彷佛無動,以極高速之能為,故初者顫腳,二者顫腦,三者顫脊椎,四者顫人神氣氣血。

    剛分整拙,柔分真偽。拙剛易出,練力便可得之。形意初成於剛,剛至貫通則達柔,真柔者乃是轉運剛整之勁於周身,求其貫通而不發也,欲發則隨時隨處皆可,故真柔是以剛整為基。剛柔互濟可生奇勁。如震抖之勁,即順、截二勁合一所生。震頭即頭昏眼黑。震胸即心顫血亂。震周身即四肢欲散。欲得此勁,第一自身整勁出得要快。第二對彼之勁聽得要靈。第三認彼骨縫認得要切。用時先順摧彼勁,即刻以整勁截之。前後只是一瞬,兩手一抖而己。欲震其頭,先要順摧其重心,繼而以截勁向其頸椎骨縫處走。欲震其胸,截勁要走彼腰椎骨縫處。勁打不到彼脊椎骨縫處,震勁不生。順不離其重心,截不離其椎縫。上下一線貫穿,如抖繩子一般。然震勁傷人深矣,可使脊椎骨節錯位,乃至傷中樞神經,彼即廢矣。

---------------------

                                  

    高手用勁,不見其形,疾如閃電,一發即收,一出手必如雷動電發,使敵不得盡其守御之。蓄而後發,如閃電一發即收,一擊即中,中之之頃,疾如掣電。勁之應敵如矢之離弦,其著於身如蜻蜓點水,一著即止。若猝不及防而勁至,則應以警勁,斂氣竦神,緊以當之,震以殺之,行所無事矣。發勁時外示柔軟,內涵堅剛,足腿用勁,由脊發出,當機立斷,應發即發,不可遲疑。用勁最難,雖勁大於敵,用而不當為敵用,用之過早,則勁已出而敵未著,過遲則敵已入而肘不得伸,勁因不得達,皆授人以隙。敵無論以何手來,吾均宜及身而緊,一緊即發,必使敵手不得抽,而吾手已壓敵境。倘沉之過下,或起之過昂,敵人蹈隙最易。手足吞吐之勁必同等,如以五十磅之勁打出,亦以五十磅之勁收回,吞吐勁不相等,病在遲緩,故敵人得接其手而還擊之。快由於有勁,無勁必不能快,吞吐之勁相等,則無留頓不收之弊,敵非但不能接,且受傷尚不知手之來路,故臨敵萬不可接人手。

    放鬆是發勁的前提,極柔軟後能極堅剛,只有做到充分的放鬆,去掉全身之僵勁,才能夠發出完整一氣的彈抖勁。全身骨節鬆開肌肉鬆弛,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於在中途被對抗肌的緊張用力而消耗減弱,使周身之力能夠在一瞬間達到著力點,也就是集全身之力於一個力點上。肌肉緊張用力的時間要短,要在發力到落點的一瞬間高度緊張,而後再迅速放鬆,發勁時肌肉緊張的時間越短,力到落點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越大。要想打好彈抖力,關鍵是腰襠勁的配合,發勁時要轉腰扣襠,腰部旋轉,襠勁扣住,可使動作快猛迅疾,力達梢節。練習螺旋勁,要以身體中心為軸,在發勁時身體迅速向一側轉動,產生離心力。對稱發力,不至於出現發力落空而失重的現象,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個拳手發勁的質量,勁要從足下發出,勁不生於根就好象是無源之水,沒有叫的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也不會發出威力強大的整體勁;有腰襠的彈抖旋轉力,在放鬆的基礎上,快速的轉腰扣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有落點勁將周身之力集中發出於一個著力點,如只是周身彈抖而勁無落點,沒有穿透力,就等於華而不實,看似很厲害卻沒有殺傷力。

                                   

    用勁總以中線重心不失,周身光線不斷為樞紐。出手恍如蛇吸食,打人猶如震地雷。求勁之法,慢優於快,緩勝於急,而尤以不用拙力為最妙,蓋運動之時,須使全體之關節任其自然,不稍有淤滯之處,骨須靈活,筋須伸展,內須舒放。平時練習,三尺以外七尺以內,如臨大敵之象,交手時有人若無人之境。頸要豎起,自頭至足一氣相貫。拳由心窩去,發向鼻尖前。鼻為中央之土,萬物產生之源,沖開中央全體皆糜。

    發勁時必須放鬆,注意力要集中,精神要振作,要把發勁意念集中在目標後方。勁發自於軀體,不要有預兆,要提高軀體的鼓盪頻率、振幅。必須學會利用自身重力、物體慣性提高動作速度。學會擰腰轉胯打出全身之力,擊中目標前一瞬迅速翻擰,打出脆勁,擊中目標時全身肌肉突然緊張打出撞勁。既要練習發短勁打出震撞之力,又要學會髮長勁,發出長勁後,立即順勢帶動身形步法作適當調整,使發勁自始至終保持平衡。不要在疲勞的時候練習發勁,要切記有勁、練勁、長勁,在保證動作速度的情況下進行力量練習,並確保動作的末速度最快。連續發勁時,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使發勁具有一定的節奏。要重視反應速度、發招速度的練習。重視身體的柔韌性練習。

---------------------

    對於初學者練習發力,最先不可能通過放鬆來明白髮力,而是要用全副力氣來發力,要有每發一拳既把人體打穿的強烈意識,因發力配合開合呼吸所以不會傷身,只有把力量打出來了,才談得上放鬆發力,之後才談得上摸索誘發點。只管放力去打。輕輕鬆鬆的把最大的力量釋放出來,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拙力盡去後,不用力還要把拳打出去,打法盡在一個賴字,就是整體賴在別人身上,注意此時身上的筋骨必須已經完全舒展開了,把這股賴勁練成自然,練出速度,到這步支頂力和撐抱力可說已有小成,隨隨便便放在人身上就是一個整體,你要用拳打,一拳就可以把人放翻,一個趟步就可以把人趟起來,因為對方要用局部受你的整體力。拳的根本是「舌頂上鄂,提肛,氣降丹田」,沒有這個,練拳等於瞎跑趟,較上丹田有立竿見影之效,動手能增兩百斤力氣,不較丹田,比武要尋思怎麼動勁,而較上丹田,不知不覺就動上了勁。

                                     

    人的先天之力有大有小,力氣大的打力氣小的是自然規律。但武術修鍊的是力的質量。如果一拳可以打出周身的力量,那麼這是整體力。力氣越大的人整體力肯定大。但是練到了周身一體,身體一顫即可傷人,這種力方可稱為內勁,練到了這個層次,力氣大和小已經無所謂了,因為這麼高頻的力打在誰身上都受不了,內勁表現並不光就體現在殺傷力上。內家拳練的是全面的功夫,空有一擊必殺的能力,打不到人家身上也是白搭,所以練拳要練身步法,不但要練快,也要練准,進步和落步都要又快又准,才能奪對方的機勢,高手相爭,勝負立判,靠的就是身步法的極其靈巧和一觸即發的勁力。

    形意拳發勁稱之謂抖絕勁,務要全身放鬆,身體高度的協調統一,全身的勁力集中一處的整撼力,也稱暴發力,參考觀察騾馬乾完活打滾後混身一抖的勁力。形意發力時,肌肉是由松到緊的,好似全身的散勁頃刻間聚於一點,這一點可以是拳,也可以是全身的任何部位。開始時勁是聚不起來的,隨著練習的過程,勁會逐漸好起來,松為了速度,緊為了整勁。先松後緊,運動過程中松,發力瞬間是緊,隨之而松。一張一弛。

    將丹田的鼓盪之力,腰胯的抖擻之力,和肩背的翻浪之力合而為一,形成冷、彈、脆、快的抖炸之力,沿自身骨架勁路滲入對方體內。動作幅度很小,外形上只是機靈一顫。將這種零距離發勁做到隨心所欲,才能談到在實戰中自由運用粘、連、綿、隨、牽、捺、逼、吸等內家勁訣。在吸氣、呼氣、閉氣三種狀態下皆可發勁,所發之勁才是五臟之力。形意發力勁長,平時練拳就要將勁往遠放。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不管單崩或雙崩都如坦克車撞人,故形意之拳極實非抽擊,快如冬天打冷戰(抖顫),能整能沉打人非抽彈擊而是捅、崩、撞、打,打人成飛。發勁是利用呼吸,然後用神、用意、用氣將勁打出去,可使對方如觸電樣跳出。這種勁打出去,會使人嚇一跳,而有驚心動魄之感。

                                      

    力源於脊骨之內,正直不偏,而中正安舒,如脊骨不能中定垂直,勁發時不能由內及外。一隻猴子豎蹲不動時其形較短小,但身一縱幾乎長大了一倍。戴氏拳以「蹲候樁」作為入門,其形簡意深已顯而易見。蛇之折、魚之游、獸之搏、禽之撲、百獸萬物之運動、力量均源於脊骨之開合。如在水中抓住魚,剛離水面它便會猛然扭動背脊,脫手而去。一個壯漢不一定能抓牢一條魚。魚也是脊骨發力。魚被釣上來的時候那驚恐與疼痛時所翻滾的動作就是進身時的身法。當達到八十公里時速一個緊急剎車,那就是進身發勁的感覺了。舍卻丹田而主動去鍛煉脊骨、腰椎,腰椎一動丹田自然會內動潛轉。脊骨、腰椎提放卷縱扭轉開合;以五節腰椎內部的驚炸彈攔勁彈抖起四梢之力;以腰椎提起的重力砸向對方的重心實點,輕易的將對方擊出,真功夫在能否以脊骨的提縱展落去撞擊對方整體重心。如對方對你面部突然擊出一拳,你隨意探手一接,對方能否旋轉著栽出去,如果不能就證明你對脊椎的內轉發力還沒有真正掌握,不能有效的利用脊骨旋轉起落之內勁去切削對方的重心。任何動物發力時,都是在腰。如貓捕鼠、虎發威,都是將腰後坐而弓,借彈勁猛力而出。脊骨與後腿成一直線,發之才能有力。膝不能超腳尖,鼻尖不能超膝尖,超此三尖即失重心,便受人制。

----------------------

    拳起的時候,身體要落,你拳落的時候,身體要起,這個是起落,這樣的起落是無窮盡的,而拳起身起,表面上看,是把腳上的勁蹬到手上了,但是你這個力發的過火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發力,然後蓄力,再發力的過程,而拳起身落,拳落身起的起落,實際上你發力的同時,就蓄了力,可以發力發力再發力,是真正的炸力無斷續。內家最講究的就是吐納,寸勁,出處輕靈,出擊精準,要打準點用長勁不太容易做到,長勁猛但鹵鈍,要打一個面可以,要打一個定點比較難控制。而寸勁講究一個松字,在到達目標點前一瞬間才緊繃筋骨,打完又立刻將筋肉鬆弛,以待機再度張弓疾射。一般習內家拳者,以肚皮的縮鼓為鼓盪,為丹田力,其實正犯了努力努氣之病,以腹部肌肉的局部用力推動全身撞人掄人而已,看似威猛,但必須距離才能發揮,一旦被對方頂死,必須調整才能二次發勁。

    真正的松沉是一搭手就有一種直入骨髓的感覺,在松沉狀態下發出的力,是相當厲害,把人打飛輕而易舉。打拳要鬆柔和,心態也要柔和,慢慢的就可以把拳打得勁連。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自然,內家拳是相當自然的,這樣練的拳才對,而且用時不思而然。力往身回縮,手腳上感覺輕靈, 並不是求松, 自然的放鬆。行拳由身體蠕動, 這種蠕動需用意去領。行拳感覺自己像練瑜珈,手腳雖然輕靈,但所用的是根節力,別人感吃不消,只是輕輕的動,發勁只是一爆,消解別人的力,不需用招式,只用身體的開合(陰陽互換)。

                                   

    內家工夫不到家即是形打,重外勁重體能重技法,全身伸縮束展以助勁力,借身體全勢之縮伸,摧進內臟神經結實摧打傷人,此是形之勁打,河南心意之外形是典型內家形打,氣力身形並摧,外形極猛烈驚人。功夫上身後一點濁力都不須使,也無須再考慮攻防招式,自然會恰到好處,自然控之勝之。自由進退中,只要如小兒女人怕人打到頭臉般的遮一下,沾粘控已可自然完成,敵已落於掌控中,或跌或倒地或扭曲如包粽。沾一聽二順勢擊發是三,高者一二三合一,如龍捲入,如水注入,顧打合一。沾粘控之利害在周身能以寸勁擊人。

    拳勁之發放,在貼身靠打,節節貫穿,如長江之浪,一波而三疊。即以手粘住沾實發力,意念深透,勁力不絕。招法練時要開闊博大,方有氣象萬千之象;用之時則短馬貼身,在實戰中捶練;而勁力的運用和完整的勁道,則在單操空試中求得。下功夫練好拳架樁功,使內勁和動作融合起來,氣力合一,這樣練下去,定能不期然而然。

    太極走粘勁,松胸腹以吞吐;形意走推勁,合手足以截撞;通背走鞭勁,順腰臂以摔拍;攔手走炸勁,抽肩胯以穿彈。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中軸堅固如山,又遊動如莽時,那便是刀背勁。與人對敵,若發現對手沉拔自如,拎稱洒脫,吞吐無常,那便是劍指勁。以徒手扶劍的意識行功走架,便會練就飄逸的「劍指勁」。習拳者,只有領悟了拳中的刀劍棍棒味後,才稱得上「懂勁」。練了劍架以後,發勁成一線直透對方臟腑。

-----------------

凡事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孤陽不生,孤陰不長,是人都有弱點,有盲區,牛勁大給它鼻子拴條繩子,它會乖乖地跟你走,人呢?他身上有許多致命的弱點.一但你找到入手的辦法,你會發現人太脆弱了.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矛,也沒有絕對的盾,只有一個,哪就是變化.哪些說,我打不過你,挨幾下還能挨得起的觀點是錯誤的,有些地方不要說打,摸都不敢摸.武術必須以順隨為法,才是大法.

------------------

正宗的外家拳,和太極拳是一個理法,都是遇力不頂,順隨為法。

-----------------

舍己隨人,終是由己,是一種外表形式。為什麼就不能讓對方隨咱呢?

-------------------

太極拳道所言之空,是分陽空和陰空的。陽空之實質是把有形之體,實而虛之,虛而空之;陰空之實質是把無形之象,空而虛之,虛而實之。太極拳言之陰空又分為身內陰空和身外陰空。身外之陰空因其與己身的關係更加模糊,更加抽象,而往往被修拳者忽視。可是,身外之陰空在太極拳修鍊中卻有著極為重要的位置。

何謂身外之陰空呢?如師曰:天地之間也。究其實質,身外之陰空即人之身外空間。太極拳對於身外之陰空的修為,就是要能做到正確而自如地掌控並調整自己與所處之身外空間的內在關係。好像在海中游泳,無垠的大海即身外之空間。能否在波濤洶湧的海中隨波逐浪,除自身的條件外,還必須具有根據海水的溫度、海浪的大小與風向的變化等身外空間的具體情況,隨時改變和調整自身的動作、節奏與方向,才能與大海融合為一體,乘風破浪,隨意暢遊。這就是能在池中游泳卻不一定能在海中游泳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們知道,太極拳是內外兼修的。所言之內與外,除指自身的神意氣與筋骨皮,更重要的是指自身與身外之空間。人如同宇宙萬物一樣,都是在天地空間中孕育而生。離開身外空間,人將無法生存。因此,能做到調控自己,使之與身外之空間相合相融,掌握了自我利用空間與駕馭空間的能力,是太極拳修為的重要內容。《拳論》曰:「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更為不妥。」此論一語道破太極拳修鍊身外之陰空的奧秘。太極拳之真功,既在身內又不在身內,既在身外也不在身外,而是在己身與身外之間矣。

我們知道,身外空間似乎觸不到、摸不著,空而無物。而太極拳對身外陰空的修為,恰恰要觸得到、摸得著,空而有物,從而真正做到虛而實之,空而不空。如師所云:「身外有物,手手不空。」太極拳前輩明家,在談及操拳之感悟時,無不形象地把之稱作「好似水中蕩舟,」比做「猶如空氣中游泳」。前輩先賢用蕩舟與游泳來闡明身內與身外空間的內在關係,清楚地告訴我們,在走拳盤架時,一舉手即要與空間空氣相鼓盪。如此才能感悟到「處處堋勁」之真義。一投足就要有如立於水中之舟板,似起隨浮。這樣才能體會到拳中「行舟勁」的滋味。

「身外有物,手手不空」的關鍵是如師所云:「身外須有意」。《拳論》曰:「全憑心意用功夫。」我們知道太極拳內功的核心是神意氣的中和,而意是神意氣之樞紐。這個意上能通神,下能運氣,因此說太極拳內功是「用意不用力」的功夫。身外有物如莊子云:「在己無居,形物自著。」物即指身外空間之萬事萬物。我們要與身外之事物接觸而產生關係,就要應物自然,就要用自己的意念去感悟外界的變化,與之相合而共鳴。當我們通過太極拳修為能做到把身內之意與身外之物相合一體時,即能進入:明心見性,以物觀物,兩倆不相傷;如鏡映物,瞭然盡見,物我兩忘,渾然一體。人和心盡見,天與意相連。這樣在與人打手時,自己與對手相融相和於同一空間,渾然一體,無我無彼,隨心所欲,運化自如,以至應物自然。

世間萬物,形隨不同,道理如一。美國NBA籃球名將喬丹在談及在籃球場上內心的體會時,他是這樣說的:「當進入狀態時,我感到整個球場是空的,沒有了對手,也聽不到觀眾的吶喊,一片空寂無聲,只有我和手中的籃球。此時,我可以享受般地隨意把球裝入筐中。」喬丹在籃球場上的這些感悟,真可謂是暗合道妙!當我們邁入拳場時,如能做到身內身外,意物合一,不空而空,唯我獨行,對手深陷於吾身外意的層層包圍之中,以意治之,何須用力,其焉有不敗之理

------------------------

預動之機是氣勢,舒服得力不用力,對拉拔長用意會,勁形逆從內勁出.

---------------------

拳法何以得竅?在於會意用力.拳法何以得精?在少不在多.

--------------------

練過太極拳套路的朋友都知道,在行拳走架的過程中,兩手的手指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展開著,手成掌形;只有在六分之一的架子中,手是曲指成拳形;而且,這些手握拳形的式子的名稱又大凡不是拳,而是捶,即:搬攔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襠捶和栽捶(合稱:太極五行捶)。綜觀太極拳各式拳架,從起式至收式,無一式稱之為拳。因此,就會有朋友發問:太極拳不是稱為太極掌或者太極捶更貼切些嗎?為什麼要稱為太極拳呢?師云:此中確有深意!

    萬物分陰陽,拳也不例外。兩手相握而成拳,這個拳稱之為顯拳或陽拳;同時,還有一種看不見的拳,這個拳稱之為隱拳或陰拳。而這陰拳才是太極拳道中要闡述的拳。這個拳是什麼呢?師云:拳者,權也!在古代漢語中,「權」字做名詞用時有「秤錘」義,如《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權」字做動詞用時有「稱量」義,如《孟子●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師云:「練拳其實就是要把自己練成一桿秤;練拳實是練權!」

    自己通過幾十年太極拳的修鍊,越來越體會到這「練權」的深刻含義。秤有秤盤、秤桿,秤桿上有定盤星,還有秤砣(秤錘)。秤盤不加重物時秤砣放在定盤星的位置上,提起秤桿,秤是平衡狀態。如果秤盤放上重物,並不需要增加秤砣的重量,只需要移動秤砣的位置即可達到新的平衡,也就稱出了重物的重量。這也就是俗語所說:秤砣雖小壓千斤。秤平衡後,如撥動秤砣向外稍一移動,秤盤連同重物就會被向上舉起;反之撥動秤砣向里稍一偏移,則秤盤連同重物頃刻向下沉墜。這正是《太極拳論》中所說的:「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以太極拳在技擊方面的應用而言,敵我雙方一經接手,即可審敵聽勁。「動之則分」,接敵之處為秤盤,百會至會陰之中線是秤桿,自身之單重是隨時可調的秤砣;秤盤、秤桿、秤砣悉數分清,各司其職;且「無過無不及、隨曲就伸」,「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在動中調整秤砣找到平衡點,即:「靜之則合」。這種平衡狀態達到了「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平衡的瞬間,即「合即出」,應機貴神速、毫不遲疑,向右或向左稍撥秤砣,重物即被拋起或墜地。敵必敗無疑。李亦畲大師在《五字訣》中說:「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這是非常精闢地闡明秤之原理即拳之理,故拳者權也。

    如果有朋友非要執著地問:拳在何處?我的回答是:拳在拳里,更在拳外!拳在心中修拳里之功,拳在拳外得拳外之妙!太極拳的修鍊,除了每日的盤拳走架、揉手找勁的行功練拳之外,更是要把拳的修為生活化;行住坐卧無時不拳、無處不拳。只有這樣才能「妙手一揮一太極」而「道法自然」。當你在車站等車時,是否能雙足平松落地而與大地相融一體?當你登上汽車有座位而不坐,此時能否內外松沉而與汽車相合而行?當你清晨手握牙刷刷牙時,是否能有牙刷雖小重千斤的舉輕若重之感?……許許多多平日生活中看似與拳無關的大事和小事,只要心中有拳,都可融化於拳中,做到處處有拳、時時修鍊。拳只有回歸自然而生活化,才能用時做到:敵我雙方未觸之時,不知何者為用;已決之後,亦不知用者為何。正所謂有觸即發、有感即應;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這時便真正進入了拳的「應物自然」之奇妙境界。

    然而,至今拳界仍有人沉浸在大架與小架、新架與老架、練架與用架等等形式的爭高低、論勝負之中。殊不知:拳是先天自然而生,架是後天人為而造。盤架只是練拳的方法之一。太極拳修鍊的絕非是有形有象之拳式,而是無形無相、全體透空之神明;修鍊太極拳是以有形之手求無形之拳;「有形有象皆為假,拳到無時始見奇」。太極拳無拳其實才是太極拳修為的真義!正是因為無拳,才能觸處皆拳;才能「發人不見其形」,「挨著何處何處發」。此時方能見拳之奇、方能感拳之妙。

    況且,無論何種拳架,失掉拳之意、離開拳之魂,均是無用之架;如非要冠以太極之名,充其量也只能稱之為太極操。只有遵道修為、由拳入道,「至虛極、守靜篤」而階及神明,才會諸形皆無、渾然一炁。到達此時,何有你我?何有大小?何有快慢?何有拳式?何有太極?……這才是無意之意是真意,無法之法是真法,無拳之拳是真拳!

    也許有朋友會問:這無拳之拳的意境確實高遠,但這或許是練拳幾十年以後才能達到的境界,初學者是難以企及的;初學的人是否還是要從老老實實地盤練有形之架做起呢?答曰:初學者不僅可以盤練有形之架,其實盤架之前還有很多有形之功法要刻苦修鍊。但是,初學之人如果不能領授拳無拳之理,只是一味地強化有形之功,那就只能是在背離拳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恐怕日後就再也無緣去體味階及神明的意境了。因此,步入太極拳道的第一課就應該是悟這個無拳之拳的大道;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

早上宜練招法與發勁,晚上宜松靜緩慢,午後不練功。

---------------------

行功走架,不宜大汗淋漓,感覺微微發汗即收功,稍候再練,拳要會練,更要會養.是人練拳,不能讓拳把人給練了.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回:是一種修內之法.冬天用內氣打開毛孔,使身體微微發熱,夏天用腎水灌頂,如洗涼水澡一樣.使身體起雞皮疙瘩.不是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的蠻練,有很完整的一套練法.還有如何把住陰陽二關,不吃不喝不拉不撒,武戰照常,先輩們了不起呀.

-----------------

行功走架,以身晃顛,身法不必拘束,體會內氣如水一樣在體內鼓盪翻騰,頂勁頂起,三尖用力,怎麼得勁怎麼打,能得勁身體才能協調,能協調才能勁整.此是催僵化軟的必經之路.整天空哪,松哪,不敢發勁怎麼能行?

-----------------

以前前輩誇哪個徒弟練的好,就說你看,某某某練拳開始晃悠開了.這說明是練對了.身體要有俯有仰,忽高忽低,腰要能練成一張弓一樣的彎度與彈性.腰像棍是不行的.

-----------------------

想當年臨出門的時候,師傅給我破了最後一個口訣,他老人講:拳家者,說白了,就是反應,感覺,高超的洞察力.;今後你每天踩三次狗尾巴,看它咬你的速度快,還是你的反應快,我現在才明白,明處的狗咬我可以躲,暗處的狗怎麼辦?師傅沒教我,難過啊....

-----------------------

話說三國曹丕劍術高超,但從不佩劍,帳下的一位將軍很不服氣,要與曹比試.再三婉言謝絕,將軍仍不答應,一劍刺來,劍鋒未到,只見曹丕的摺扇已到將軍咽喉.將軍大驚失色.乃心服口服,問其因,丕曰,修性悟道,劍在心中,居安思危,化於無形.乃至大成.

----------------------

掩手肱拳----所謂見手不打人,有解腕拿法,有轆轆錘,有肱骨打,有整勁用法--------見碰就變,切勿捨近求遠。

---------------

內家拳有好多種,而太極稱為母拳,拳宜松靜功宜純,招法自然氣宜沉.太極拳是道家文化的產物,講的是空靈玄妙.武術文練,力量和竅門形同水火,互不相融,練的拳種越多,太極離你卻越遠.

---------------------

一個師傅,一張太極圖,師傅因材示教,看木頭下線,這才形成今天各門各派的局面,適合於當事人,再往下傳,卻不見得適合於徒弟,只有師傅揭開太極拳的本質,徒弟學其精神綱要,而法自修,哪分這家哪家,問題是,太極的綱要為何?它的主導思想是什麼?

------------------

拳中的每招每勢的用法要從多方面去考慮,

1;上中下三盤怎麼用

2,偏門,中堂,外盤,死門怎麼進?

3,拿,跌。、發、打的考慮。

4,渾身各個部位,發力點怎麼用?

5,近遠中距離的考慮

6,有打勁路,有打氣,有打血,有打穴,有打勢,有打招,有打止,有打田。。。。

等等。。。。。。。。。

如果能一中有三,三三見九,九九八十一,乃自無窮無盡,

拳也就不叫拳了。

---------------------

鷹立如睡,病行似虎;走若綉女,坐如病郎;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一切都在隱蔽中發生。如貓伏、蛇行,善於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相機而行,伺機而動。「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後,遇敵好似火燒身。」輸贏就在電光之一瞬。

-----------------------

人類在受到極度刺激的情況下,神經反應不經過大腦反應而是通過脊髓神經直接刺激身體進行相應的反應,這是反應速度是通過大腦時候的幾倍到幾十倍。這是人類保護自身的一種本能。火燒身情況下人的反應就是這種,這句話說的就是那種不經思考瞬間而發的反應動作。

------------------

其實武術就是一點敲門而已,說穿了就是一張紙!

只要你找對了門路,你不打人都不由你!

今天練個這,明天練個那,越練越糊塗!

本來都快摸到門路了,不相信,又走了,三晃蕩兩晃蕩,頭髮就白了!

悟道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必須反其道而行之!

----------------

用指尖領勁,氣貫四梢力無窮!這裡有內四和外四之說!

-----------------

手好比靈蛇之頭,指尖領,肘節隨,肩節催!

身部,頭部虛領,腰間隨,根部催!

好比一條大蟒蛇,渾身一動無有不動,但又機靈無比!

-------------------------------------

昨天有時間看了祝大彤的太極視頻,感想很多!

也看出來了一點門道,祝大彤之所以那麼多人追隨,也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是離武術卻越來越遠了。

1:他的表演搭檔不是徒弟就是欣賞他的人。沒有人胡來,或者說沒有人偷襲他!

2:他給你胳膊讓你按,讓你使勁按住,事實上那不是便宜,你已經處於劣勢,他讓你上當!你按的越很,越吃虧大!

3:他玩的是氣過則泄,氣鼓則補之術。

4:他在精神誘導你上當,嘴上說話,讓你按,使勁按,他在說話間,你已經漏洞百出,你看他的另一隻手始終沒有閑著,一直在分你的神經,他被按的那隻手,你只是按住了他的表皮,沒有得勁。

5:老祝他的感應很好,他反擊你的時候,恰是你吸氣的時候!

6:他這東西就好比耍魔術一樣,配合的天衣無縫,無懈可擊,人們不能理解,就成了神學!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他的弱點在哪裡呢?聽我慢慢講來:

-----------------------

我小時候學太極(齊百勝,張雲德,弋番獻),我齊師傅給我講:只管練,不要問用法,架子往低,蹲上走架,要練的筋骨齊鳴,身是一盤機器,撲地錦能撲多高就撲多高,能撲多遠就撲多遠,身似活龍,腰似彎弓,鷂子翻身要翻起雙腳離地,如封似閉要擦地而起....唉!練拳簡直是騰人的皮啊!

後來跟張師傅學太極,他說:瓜娃,練太極咋舒服咋來,這都是竅門活,不在拳里,而在拳外,你看,有人打個噴嚏把褲帶都掙斷了,你把褲帶取下來,讓他雙手使勁扯,不見得能扯斷,為什似呢?人是有靈魂的動物,比猴還精,你多動腦子少出力!

後來又跟卓師傅學趙堡架,他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記住,放鬆練,不會走怨路,催出丹田勁,盤手四千下,打人有金屬感,伸手不見肘,伸掌不見掌,領起吊空,站在對手的肩膀上,他是一種全新的教法,真是歷害,高探馬一掛腿,上百斤的體重就己坐在他腿上。

後來跟弋師傅學忽雷架,他說:百會海底必須一條線,就好比電池的正負極,放鬆拔長,身子自然就會抖動起來,練出生物電,練出潛能,鎖梢練氣入骨,等等....你別說,還真管用,唉.....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好東西學不盡啊!

----------------------

我的第五位師傅是我張師叔,他說,打太極就和玩一樣,越自然越好,要像猿猴一樣輕靈,打拿不如懶打,好多式只走半圈,他說這樣簡單,快捷,好用,他百十斤的體重,卻把一百七八體重的人,放一個四蹄朝天.從不服老,見誰都想弄兩下,哈哈...有意思.

-------------------------

不要讓松把自己搞的很難受,放開來練,就好比寫字,開始硬胳膊硬腿,把自己寫的也不舒服,字看起來也沒勁,慢慢的,你隨便些,都蒼勁有力,到行書,到草書,到是相非相,能從虛處能烘托出實的東西,這也就到了虛無的境界了!

開始就虛啊空啊,那是欺騙自己!

必須把自己的硬勁打碎,又從新調和,才能柔到鋼來!

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

--------------------------

太極拳何以由慢變成至快,是個大問題,好漢難敵四手,如果渾身無處不手,來回不空,自然勝人一籌.

--------------------

沒有至極至快的訓練,實戰中何以勝敵!我師弟將一套八十一式的拳架用一分鐘練完,面不改色,氣不喘,哪不是吹牛的.因為裡面藏的小式暗招加起來一共三百多招,你還以為慢若抽絲,大松大軟,架子不能忽高忽低,就能羸人,笑話.

-----------------------

練拳時,身體稍有發熱,汗毛孔張開,即可收功,稍後再練,人的體液沒有多餘的,要讓身體處於一種養練之中,不能消耗,師門有話:練拳是把無病練成有病,再把有病練成無病,以後再慢慢解釋這句話吧!

------------------

當個練家容易,當個教師卻不容易.

教師必備四個條件:

一要能寫,能留傳後世,

二要能說,用樸素的語言,解讀武術,開啟學者心靈.

三要能練好拳架,是交流的窗口,是門面,是入門的必經之路.

四要能實戰,勝過千言萬語,實力代表一切.

------------------

世間練武術者不在少數,然而練多,養拳者少,有些人天生力大,身體素質好,那是胎裡帶來的,有些人屬於先天不足,生來就身體較弱,可以通過鍛煉,合理的飲食,修養,以補先天的不足,從而使自身的機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轉換,無病不災,健康愉快的生活。

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就那麼一點元氣,不能無限制的消耗,就好比汽車電瓶一樣,不能再虧電的情況下運行,比個例子吧:人的元氣就好比電池,你把它放到電警棒里,你把開關閃幾下,可能就沒電了,但你把它放在鐘錶里,它回許能用一年或者幾年,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電子錶里,它回許能用幾輩子!所以練武就要讓人體處在一種充電之中,用的時候就輕輕閃兩下就行了,這就是古人談到哼哈人落地,一二三完事,說什麼交手大戰三百回合的說法是有水分的,練武不用,練武何用?練武損人陽壽,練她又有何用?君不見競技擂台上,有多少運動員身體超長透支,累倒在擂台上,你說那比賽對人體健康有何好處?練拳不能過狠過頻的發力,有意即可,更不能無敵放失,所以我宋門太極提出:千份柔,一份鋼,柔多鋼少多用鋼,用鋼時候不顯鋼,柔長鋼短,鋼就是一個冷顫而已。

-------------

其實太極拳拳中每個招式,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總結,就像宋門太極的起式懷中抱月,就是用農民用篩子旋麥子的縮影,會旋麥子就會懷中抱月,渾圓一體,形象生動,單鞭式就理解成像挑擔子一樣,前後手攬住扁擔的吊繩,s勁自然就練出來了。。。。。。。。。。。

------------------------

想當年,我學武術的時候,總希望師傅給我多教些招法,多會些套路,以為招法越多,在實站中勝算的機率就越高,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君不見,1,2,3,4,5,6,7,8,9,0十個阿拉伯數字,組合起來,溝通了世界所有電話,這十個數字,是我們走進了信息時代,,這十個數字,重新打亂,又重新組合,,可以奇妙無比,形態萬千,無所不能,不可想像!!

拳法也一樣,就是將這並不多見的招數,從新排列,又從新組合,能達到你不可想像的實戰效果,

說一千,道一萬,非變不能,要想變化,非靈不可!

看一套拳架的質量高低,不是看他勁力發放的有多厲害,震腳能震碎幾塊磚,而是看他是否打在靈字上!

說實話,拳在心中,外行又能看出什麼呢?

所以我老講,練太極著,求新,求變,求快,乃是太極本意。

前輩們也經常嘮叨,太極拳毫無硬功可言,其妙在因敵變化!

吃透一句話,你就是聖人。

學功夫,往往不在拳里,而在拳外。多動腦子少出力!

----------------------------

談武術的四大禁忌

一:禁忌凶勇鬥狠!

二:禁忌骨努筋張!

三:禁忌扎式犯破!

四:禁忌頂撞接架!

這四句話,包含了武術的練法,打法,養法,理法於一體,是武術前輩們的智慧凝結!

先說說禁忌凶勇鬥狠吧,就打法而已,凶勇鬥狠容易使人氣上浮,易為人所乘,有的人跟人還沒有交手,氣先喘起來了,三圈走空,自己先把自己打敗了,有的高手利用你的這個弱點,先用語言挑逗你,就是讓你吃虧上當,

有的人,跟人還沒有交手,先在牆上把自己的拳頭嘭嘭搞幾下,以示自己強大,但是你在鬥狠得同時,也暴露了目標,當你的優點集中在身體一個特定的地方時,比如拳頭上,對方也就對症下藥,避實擊虛,你的虧就吃大了。有的人還未上戰場,就臉紅耳赤,脖子筋鼓得高高的,這樣和人交手,對付一兩個還可以,人多了還不累死?凶勇鬥狠對養生不好,鬥狠就是消耗。

在大街上,電視上可以看見,有睡釘板,槍扎咽喉,胸口上石板掄大鎚,這些表演看起來都很美,然從武術的角度來講,絲毫沒有用處,那些槍扎咽喉的都是配合,什麼把槍桿都扎彎了,人都沒事,實戰中,隨便叫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用紅纓槍都可以捅死人的,實戰中,誰給你運氣的機會,實戰中,你又怎麼知道對方往哪裡扎,你的氣往哪裡運?一輩子如果學了這種藝門,走到哪裡表演,走到哪裡讓人扎,還得帶上一個好配合的,不然就要出事的,在實戰中又派不上用場,你說,這是武術嗎?什麼胸口上掄大鎚,讓一個小孩用小榔頭隨便在他的胸口上整一下,都夠他吃半年葯!這些都是走江湖賣藝的東西,於武術無關,切記苦習蠻練,凶勇鬥狠,傷己害己。

所謂鷹立如睡,病行似虎;走若綉女,坐如病郎;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一切都在隱蔽中發生。如貓伏、蛇行,善於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相機而行,伺機而動。「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後,遇敵好似火燒身。」輸贏就在電光之一瞬。先賢有雲:出手有美女採花之妙,書生紋筆之巧, 諸葛亮搖羽扇之瀟洒,蘇雅士寬頻之大方."

拳在心中,讓人看見就知道害怕拳法,哪誰還上當?但是碰見真正的高手,那就完了!

怎樣和人交手呢?

那就是殘字當頭,.一技必殺.不留遺憾

要讓對手處在一個想不通,或者沒有準備好的處境.出手如閃電不是空談!

太極拳不是想像的那麼慢.他是至緩至快的修鍊.他不是太極操.而是武術!

宗門裡有個話叫「啐啄同時」,學生好比雞蛋里要孵出來的小雞,老師好比母雞,小雞要從蛋殼裡出來了,在裡面啄,母雞呢,在外面啄。這裡母雞那一啄很關鍵,啄早了不行,小雞還沒有成熟;啄遲了也不行,小雞出來不了就會悶死在蛋殼裡,所以必須「啐啄同時」。

悟拳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有好多徒弟想儘快得到師傅的點化,給自己過針腳,以縮短悟拳的時間,早出師門,成就一點事情。實際上,師傅說那招怎麼用,那招破那招,實戰中你牽強附會的用這招,很可能會害了你,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性,適合師傅不見得適合你自己,這就是傳理不傳法,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一套拳架子,就好像十八般兵器,你找一件自己認為得心應手的傢伙,加以錘鍊,可能就是你自己的絕活!

在實戰中,你和人比較,最先反應的是什麼路數,那麼這個路數回許就是你的必殺之技!

心中有拳才有拳,學生好比雞蛋里要孵出來的小雞,靠師傅在外面啄破,成活率太低了,必須「啐啄同時」,點化而已,說多了,並不是個好事情!

武道者,一步到來一步迷。

也就是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戰!

突破自己心靈的絆馬索!

拳在心中!

--------------------------

宋清和傳下的四不高手原則!

第一,腳手打人不是高手!

第二,打的紅腫高大,頭破血流,骨折筋斷者不是高手!

第三,卸下按不上,打爛箍不渾不是高手!

第四,打死不能救活不是高手!

----------------------

武術的三層境界:

1:未經明師指點,出手如鐵,不分剛柔,易犯凶勇鬥狠,骨努筋張,扎式犯破,頂撞接架之病,逢高手必敗!

2:雖經明師指點,學業未成,出手雖有剛有柔,毫無章法,三招過後,方寸大亂。3:經明師指點,學業已成,出手如棉,一沾即有章法,一招出,百招相隨,立於不敗之地!

--------------------------

拳法外形源於自然,內氣來自精神,

又云:拳宜松靜功宜純,招法自然氣宜沉。

所謂自然,有輕靈活波似少年之說,有的源於風雨雷電,山川河流,百鳥走獸,小草柳枝,風擺荷葉,有動物的12大形,更有動物的12小形·······

學者能會意用力,以順隨為大法,以精神為突破口,找人體薄弱所在,暗合孫子兵法,讓中不讓,意在人先,加以時日,乃至大成!

練拳就是享受,不是受罪!

-------------------------

太極拳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包含了物理學,生物學,經絡學,神經學,心理學,周易八卦,孫子兵法等等,幾個儀器就能解讀了太極拳嗎?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源於一個靈字,神經反應,不是對手無力,而是對手發不出力,這就是氣鼓則補,氣過則泄。中間更有讓中不讓,虛驚實作之法!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也就是一個倒勁的過程,細線掉大魚的過程!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也就是閃戰空費拔山力,騰挪乘虛任意入,更是一個閃驚巧取的過程!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更是一個戰術戰略的過程,聲東擊西,指南打北,圍點打援,以正合,以奇勝的過程!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也就是一個神經反應的過程,一個條件反射的過程!

太極拳之所以能四兩撥千斤,也就是一個巧竅的過程,走偏門,闖中堂,佔地心,借力打力,分筋錯骨,點穴閉產,一個小指,能插進對手的鼻子里,不四兩撥千斤才怪呢?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64_離開貪慾,福德就自在,就能隨心所欲。
教你如何隨心所欲的控制情感
懂得欣賞自己的生活,才能讓自己活得隨心所欲
隨心所欲游世界[亞洲7]---阿曼

TAG:隨心所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