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是以立春日的時辰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子時作為一年的開始。例如,2009年歲次是己丑年,以六十甲子紀年,己丑年是從2009年立春日的立春時辰開始起,至2010年立春日的立春時辰止,即2009年2月4日0時52分起—2010年2月4日6時42分止(不包括42分,即:<42分≠42分)。
紀月來源 大撓「占斗機所建,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地則用月。」 古代最初只有地支紀月法,規定每年各月固定用十二地支紀月,即把冬至所在的月(即夏曆十一月)為「子月」,下一個月即為「丑月」,依此類推(閏月視為上一月的重複,無地支)。例如:古六歷中的夏曆以寅月為正月,殷歷則以丑月(夏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則以子月(夏曆十一月)為正月。(這種制度被稱為「月建」,上述情況分別稱建寅、建丑、建子)。據記載,我國至遲在漢代開始使用這種紀月方法。 後來由地支紀月發展為配以天干組成六十甲子同時紀月的方法,即為干支紀月法,此法以五年為一周,周而復始(閏月同樣無干支)。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