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的行為主義與完形主義

聲樂教學中的行為主義與完形主義

在心理學上有兩大代表流派——行為主義和完形主義。

.

其實對應聲樂教學法即為機理流派和完形流派。

.

機理流派強調聲樂學習者不光要學會怎麼唱,更要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唱、這麼唱的理論意義、生理基礎何在?目前筆者以「機理流派」的主張和觀點寫了兩篇文章:《有關Adam Lambert技術特點的研究報告》和《從《歌手》迪瑪希的首場競演談聲帶的發聲機制》,還是不明白何謂「機理流派」的讀者可以參看這兩篇文章。

而完形流派則較注重在聲樂學習、實際歌唱中的感覺。常強調以直觀經驗和主觀感受直接進行教學、歌唱。也喜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諸如「聞花一樣」、「腦後摘星」、「像大煙囪一樣」、「高音要吸著唱」之類的比喻強調正確發聲中歌者應有的「感覺」。對發聲原理性的生理知識卻鮮少涉及。

.

聽了以上的描述,還是覺得抽象?舉個例子,同樣是對「氣泡音」的描述:

機理流派稱之為——由聲帶邊緣輕微摩擦振動發出的聲音,不具備完整的發聲周期。

完形流派稱之為——猶如氣泡般均勻吐出、富有顆粒感的聲音。

現在大致明白了吧?

.

正如威廉·文納在其著作《歌唱-機理與技巧》中說的一樣,機理主義與完形主義是聲樂教學法中的「兩極」。

.

在筆者看來,機理流派過於強調科學發聲的生理性、聲學性知識,易陷入缺少「人情味」的弊病。當然,完形主義過於注重歌者的直觀經驗和所謂的「感覺」易缺少對人體發聲的「科學性」的認知,同時以完形主義陳述觀點理論較機理主義而言缺乏「說服力」(例如你能證明所有人「聞花一樣」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嗎?)。

.

因而理想的聲樂教學法應是機理主義與完形主義的有機結合、互為輔佐的。

.

截圖文獻摘自《歌唱-機理與技巧》(威廉·文納.著,李維渤譯)


推薦閱讀:

【音準不好你屬於哪一種?然後幫你解決!】
怎麼聽出來演唱者是否在用心唱歌呢?
參加歌唱選秀比賽,如何選歌?
男生如何唱好楊宗緯翻唱的《空白格》?
開車時能練習什麼有意思的技能?

TAG:唱歌 | 唱歌技巧 | 聲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