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路感悟(一)
來自專欄方圓間
紋秤交錯十九路,黑白爭先方圓間。
先手與後手
無論水平高低,黑白雙方落到棋盤上的每一顆子都有它的價值。每一手棋都可以分為先手和後手,下面簡單的歸納一下。
應該走的先手:這手棋本身所獲目數可能不多,但是對方有極大的威脅性,潛在損失很大,所以逼迫對手應對,這樣又可以佔據下一個要點。舉例:打吃棋筋、刺破眼位。
應該走的後手:雖然會把主動權交給對方,但是這手棋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補住自己的弱點,或是佔據很大的目數,以逸待勞,不懼怕對方的進攻。舉例:補活或者連接,佔據大場,走大官子。
不該走的先手:雖然看到了對方的弱點所在,但是忽視自身的薄弱之處,並且對自己被攻擊所造成的後果並沒有清晰的估計。此時如果對方也未看到自己弱點,或者不知如何有效攻擊時,這步先手可能起到作用;但是如果被對方抓住機會,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追悔莫及,此時就應該補好自己的缺陷,等待時機。
不該走的後手:走了一步後手,但是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對手搶佔了要點,局面陷入被動。舉例:中盤走了一步後手官子(經常犯o(╥﹏╥)o)
進攻和防守
除了先手後手,還有對進攻和防守的尺度把握問題。
進攻:進攻是開闢新的革命根據地,將空白地盤或者對方地盤掌控過來。
防守:防守是加強已有的革命根據地,減少被對方攻擊的可能。
那麼問題來了,進攻和防守的尺度該如何把握?好吧,其實我也沒有搞清楚,但是舉出兩種明顯的問題,加以改正就算進步了吧。
問題一:攻擊太過激進,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導致後院起火,然後就崩盤了。其實在關鍵的部位進行防守,同樣可以給對方壓力,打鐵還需自身硬。
問題二:攻擊過緩,沒有找到攻擊要點,或者把自己補的太厚,以至於對方壓力不大,然後主動權就到對方手裡了。
由於水平問題,不可能把棋走的那麼恰如其分,總在這兩者之間徘徊。當自己算不清的時候(讀秒了),感覺還是按保守的方式去走比較穩妥,原因很簡單:可以接受由於效率過緩導致目數不夠而輸,對方意識和算路比你強,輸了沒什麼;但是絕不能接受由於自己犯低級錯誤導致棋型崩潰而輸,這不是輸給對方而是輸給自己o(╥﹏╥)o
棄子、借用和轉換
菜鳥下棋總喜歡吃對方棋子,覺得很有成就感,同時對自己將被吃的子耿耿於懷,想方設法救出來。其實整個棋盤那麼大,死幾個子又算什麼,只要它不是關鍵的棋子(棋筋),並且被榨乾剩餘價值就可以死得其所了。
棄子:當一塊棋處於明顯不利的位置,但是對方還沒有完全吃掉的時候,可以考慮棄子。對方想吃掉必然要花費手數,這時候我方可以在其他地方行棋獲得補償。
借用:利用對方想吃自己棄子,或者不得不吃的時候,在外部進行滾打,獲得強大外勢。這個一般得有子力配合的時候用,因為對方吃完棄子實地肯定是領先的。
轉換:捨棄本來一塊棋的利益,在另一處獲得補償。棄子、借用就屬轉換的一種,當局部局勢不利時,轉換往往能收穫奇效,對手的大局觀稍微落後一點,就會被轉蒙圈。
纏繞攻擊和含蓄攻擊
纏繞攻擊:黑白雙方在局部進行戰鬥的時候,如果算路差不多,其中一方很難佔據較大優勢,因為都可以集中精力控制一塊棋。但是如果其中一方有兩塊相鄰的孤棋,那麼對手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提高子力,同時對兩塊棋造成壓力,讓對方顧此失彼,從而獲得主動權。
含蓄攻擊:攻擊對方的時候不一定要十分直接,而是先在遠處落子,營造氛圍,創造條件。對方要麼沒有發覺,要麼發覺了但是這顆子有其他用處,只能在別處防一手。這樣就提高了棋的效率。
厚與薄
待完善。
厚:棋型完整不容易受攻擊,但是撈的目數一般相對落後。這相當於投資,積蓄實力,隱忍不發,等合適的時機連本帶利賺回來。
薄:非常貪心,撈了很多虛的目數,但是存在弱點,經常顧此失彼,最終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在充滿套路的現在,難得看看這種棋也挺好(上)
※原幸子談依田紀基:現代圍棋界的豪放派棋手
※谷口徹——職業生涯100勝,讓他轉變心態的春天
※圍棋入門知識——圍棋術語:渡
※圍棋死活基本圖形
TAG:圍棋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