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這個器官被稱為 「第二大腦」,快來檢測它是否健康!

人的這個器官被稱為 「第二大腦」,快來檢測它是否健康!

來自專欄野獸生活

猜猜看,2017年-2018年,最受歡迎的科學研究主題是什麼?

是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糖尿病相關研究?

如何減壓的研究?

還是已有5000萬人罹患的自身免疫疾病?

Hmmm,可以說都是,也可以說都不是。

這兩年最受歡迎的科學研究,就是腸道研究

而腸道研究,已經被證實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壓力自身免疫疾病相關。也就是說,搞定腸道,就搞定了一大半的疾病。(可以拉到下方檢測自我腸道健康情形。)

#1

掌控你的除了大腦外,還有腸道

人的全身,生物最多的地方集中在腸道,大多數人的腸道菌群總量可達到100萬億個。

而這100萬億個細菌,跟我們的免疫力、胖瘦和行為舉止,都有關。因為細菌能夠通過迷走神經,直接連接到大腦,也能與免疫系統、荷爾蒙進行交流通訊。

因此腸道也經常被稱為「第二大腦」。

|腸道菌群,與社交有關

科學研究發現,腸道細菌(尤其是乳酸菌和雙歧桿菌)會影響社交行為,給緊張狀態下的老鼠增補乳酸菌,老鼠的社交行為會增加,沒得到乳酸菌的老鼠,則缺乏群體行為。

老鼠:我不想理你們!

愛爾蘭考克大學精神病學系教授泰迪.黛安(Ted Dinan)的研究也發現,腸道菌群比較的人,更容易罹患抑鬱症(抑鬱症的其中一個癥狀是不願社交)。

|腸道細菌,與肥胖相關

為什麼日本的肥胖率這麼低?研究針對日本人的腸道菌群進行DNA分析,發現他們的腸道菌群很不一樣。

日本人的腸道內有相當多的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而這種細菌已經被證實能幫助人體減少吸收脂肪,調整人的新陳代謝。

|腸道細菌,與帕金森症相關

醫療微生物學家麥茲馬尼亞教授發現,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腸道菌落,跟健康人有「顯著差別」。

把正常的人和帕金森患者的腸道菌群,分別移植到有帕金森症基因的動物體內,結果後者(帕金森患者的菌群)的癥狀比前者嚴重,說明微生物會激活「帕金森症基因」,引發疾病。相似的情形也出現在阿爾茲海默症上。

|腸道細菌,與關節炎相關

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關節炎不是肥胖導致,腸道里的壞菌才是造成關節炎的元兇。

研究人員發現,小老鼠經歷不良飲食後,腸道會被促炎細菌支配,產生髮炎情形,12周後軟骨消失。對軟骨消失的肥胖小鼠補充腸道益生菌後,軟骨便不再消失。

|腸道菌群,與高血壓有關

一直以來,高血壓都與高鹽飲食關聯,但最新研究發現,在高鹽飲食下,只要補充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就能減少引發高血壓的發炎細胞Th-17的數量。

|腸道細菌,與自身免疫疾病相關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小腸細菌腸球菌可以在不同器官間遊走,形成免疫系統反應。研究還發現,只要做出該細菌的抗生素或疫苗,就能改善自身免疫系統的反應。

這說明了,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橋本甲狀腺炎,在未來說不定都能靠施打疫苗或抗生素來治療

#2

我們的腸道,沒想像中那麼健康

上面列舉的疾病與問題,也許沒有一個發生在你身上,但是這也不代表你的腸道足夠健康。

比如,你是否覺得不管吃進多少維生素B,精神狀態依舊低落?

是否每周有一次以上脹氣、拉肚子、便秘的經驗?

是否總是剋制不了吃甜食、麵條的慾望?

如果你有這些情況,請不要把腸道的呼救信息,當作只是身體的小毛病犯了,因為這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將日積月累的傷害你的腸道,最後發展成疾病。

#3

為什麼我們的腸道不再健康?

腸道菌群至關重要,但現代人的腸道卻沒有遠古人來得健康。我們常碰到的拉肚子、脹氣、自身免疫疾病等,其實是因為身體出現了腸漏(Leaky Gut)反應:

造成現代大多數人腸道不健康的原因主要有4個:

1.攝入過量加工食物:

高糖飲食,會讓我們腸道里的酵母菌增生過度,進而擠壓其他細菌生存空間,改變腸道菌態。

另外,大量食用小麥製品,會讓麩蛋白這種比較小的物質穿透腸壁,引起脹氣、頭暈、疲勞等不良反應。

2.生活過於便利-由於全球化和保鮮技術的突破,我們越來越容易吃到世界各地的食物,但這種便利卻讓我們缺少了接觸細菌的機會,我們不再吃來自本地,充滿微生物的蔬菜,反而追求異國卻噴洒過保鮮劑大量農藥的食物,而這些食物不僅缺乏營養,還缺乏微生物。

3.生活壓力巨大-當我們腸道微生物不足時,腸道無法分泌緩和焦慮的5-羥色胺,這會讓我們感到高度壓力,而這種壓力又會造成腎上腺疲勞,進一步刺激胃黏膜,引起腸漏。

4.追求極致乾淨-抗菌洗手液、洗衣液把我們身邊可能接觸到的任何「細菌」都趕盡殺絕,由於在過度乾淨的環境里生長,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此外,濫用抗生素也讓我們的腸道缺乏足夠微生物群。

#4

27道題,診斷自己的腸道是否健康

腸道的健康很重要,但引起腸道不健康的原因卻不太一樣。

奇怪的是,當我們腸胃不舒服的時候去看醫生,醫生通常會給我們類似的處方

比如胃痛,最常拿到的就是制酸劑

也就是醫生其實根本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胃痛、腸子痛,醫生開的葯,是解決肚子痛這個「現象」,而不是解決肚子痛的真正原因!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腸道醫學重磅級專家喬西阿克斯(Josh Axe)醫生,之前在我們的公眾號也介紹過。

阿克斯醫生的網站,每個月有超過 1500萬次的瀏覽量,臉書上有274萬個粉絲,並幫助超過2000個不明病因的患者重返健康。

更厲害的是,他還曾經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擔任美國隊的隨行醫生,並為全世界最會游泳的男人——「飛魚」菲爾普斯制定運動員飲食方案!

阿克斯醫生將他10年來的治療經驗,整理成一份27道題的 腸道健康自我檢測表,讓每個人都能根據自身狀況,判斷自己的腸道病因:

如果你屬於念珠菌型腸漏症患者,你可能吃太多糖、精緻穀物,導致酵母菌增生;

壓力型腸漏症,因為長期壓力造成腎上腺、甲狀腺分泌紊亂,進而引起腸胃毛病;

免疫型腸漏症,過去服用過多抗生素與藥物,導致免疫力低、對食物過敏;

胃病型腸漏症,慢性消化不良、脹氣,讓腸道的消化壓力過高,進而發展成疾病;

毒素型腸漏症,長期吃不健康的脂肪(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與高糖導致肝膽負擔重。

#5

如何維護我們的腸道健康?

日益遽增的生活壓力,接觸不到新鮮食物,被各種抗菌消毒產品圍繞,這些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正一步步摧毀我們的腸道。

但要讓腸道重返健康,其實方法很簡單。

阿克斯醫生認為,想要挽救腸胃不舒服、抑鬱、頭痛等問題,首先要改善腸道情況。而改善腸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吃土。

沒錯,吃土,沒錢的時候吃,有錢的時候也要吃。

吃土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50萬年前的巧人(Homo habilis),另外中國東漢的《神農本草經》、到明代的《本草綱目》等藥典中,也記載著土壤可以入葯

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黏土被認為可以防治霍亂和細菌感染;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古埃及靠吃土治療腸道疾病

即使到了現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尤其是孕婦會特別進食土壤,因為土壤里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鐵和硫,為了哺育孩子,孕婦所需的礦物質遠大於一般人所需。

所以吃土,本身就是一種補充營養並改善腸道的行為。當然,阿克斯醫生不會真的叫你完全吃土(畢竟他也不是土壤專賣店店長),他的吃土方案,其實更偏向於——

通過適量接觸微生物,

增加腸道菌群的豐富性。

比如:

-攝取營養豐富的骨頭湯-

骨頭旁的韌帶和軟骨,富含膠原蛋白、脯胺酸、甘氨酸和谷氨醯胺等具有癒合作用的化合物。研究發現,脯氨酸多肽能恢復動物的腸道黏膜。

-多吃發酵食物-

過程不僅會讓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含量提高,而泡菜的維生素C甚至是新鮮蔬菜的20倍。另外發酵食物還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常見的發酵食物包括酸奶、泡菜、納豆等。

-提醒自己減壓-

經常按摩、運動、閱讀文章、使用精油、聽音樂都能降低皮質醇水平,減少焦慮感,服用鎂補劑可以舒緩緊張的肌肉。

這些10多年來的治療經驗,都整合在阿克斯醫生的最新著作《吃土》一書里。這本書一上線,就馬上登上美國亞馬遜疾病類圖書榜首,並被翻譯成11國語言: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腸道保健方法外,書里更有針對念珠菌型、壓力型、免疫型、胃病型、毒素型 5種腸漏症 的解決方案。

此外,還有16自製清潔劑及保養品配方,以及 75喚醒腸胃道食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購買。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看看我們之前寫的科普乾貨

斷食 | 低碳水 | 營養 | 減脂 | 三餐

訓練 | 痘痘 | 糖癮 | 大姨媽 | 健康 | 網紅

脂肪肝 | 高血壓 | 糖尿病 | 痛風

漢堡 | 果汁 | 肥肉 | 食用油 | 麵食

橋本甲狀腺炎|類風濕關節炎

如何關注?

野獸生活研究所,回復「吃」看健康的低碳水,應該怎麼吃!

參考資料

【1】news.ltn.com.tw/news/wo

【2】technews.tw/2018/05/15/

【3】mohw.gov.tw/fp-3539-368

【4】news.yale.edu/2018/03/0

【5】《吃土》,強健腸道、提升免疫的整體健康革命


推薦閱讀:

創造力,從何而來?
分類,是讓別人更好接收和記憶你的表達的關鍵技能
改善腦力的120種方法!
變態殺人犯的大腦
人的大腦開發到百分之百可能出現超體中的情況嗎?

TAG:腸胃 | 大腦 | 腸道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