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春已逝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來自專欄安迪讀書說
私人微信andylee2017,歡迎神交???
回望自己快奔四的年齡,我在想:時間真如白駒過隙。列舉幾件生命里的小事來回味吧……
01 青春已逝,有些許遺憾
1、35歲前後是健康的分水嶺。大學時有次我在打籃球,一個來校參加培訓的叔叔加入。我們一邊打一邊聊天,他突然對我說:「男人,三十歲前和三十歲後身體狀態是不一樣的,這是分水嶺。」
那時候我對這句話雖然印象深刻,但是毫無感受可言,直到自己步入三十五歲,逐漸發現體能和健康的異樣,終於明白這句話有多重要。
2、新成代謝的變慢是青春逝去的標誌。我原本很不理解為什麼許多長輩喜歡飯後散步。尋思他們是不是沒事可做才這樣。大學剛畢業的次年,我到一位長輩家做客,他留我吃飯。飯後他說一起走走吧,結果那晚我第一次陪他走了兩個小時的路。快到家時,長輩說,年紀大了,要靠多走路消化食物。
30歲後,我發現體內的脂肪容易淤積在腹部,2011年我的體重和腰圍嚴重超標。也正是那一年,機緣巧合我被派駐外地工作數月,生活的簡單讓我開始體育鍛煉,跑步、跳繩、器械……整整瘦了三十斤,肚子也隨之小下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也從此愛上跑步,並注意保持身材。
3、有些疾病會不期而遇。三年前,我在例行體檢中查出有一粒腎結石,且尺寸較大,無法排出。醫生給我的建議是暫時不要動它。要不是那次體檢查出問題,我一直覺得自己除了偶爾的牙痛,身體狀況良好。疾病就是這樣,總是在不期而遇中到來,我們能活著,健康最重要。
4、沒有誰能做到長生不老,容顏不會騙人。我從沒覺得自己在相貌上已經發生較大變化,畢竟天天照鏡子看到自己,而且對自己的相貌也一直很自信。
清明小長假,我去電影院看《頭號玩家》。由於到得早,我先在星巴克喝咖啡,身旁的一位年輕女孩突然跟我說:「叔叔,請問這個座位上有人嗎?」第一次被人叫「叔叔」讓我震驚。但隨後又坦然了,畢竟我確實不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沒有誰能做到長生不老。好在我是一個油性皮膚的人,所以至今沒有長皺紋,很多人初識我都覺得比實際年齡小几歲。
5、年輕時會做事會義無反顧,但又沒有頭腦。我大學比較內向和靦腆,沒有談過戀愛。曾經很喜歡一個女同學,又不知道如何表達。於是偷偷寫了三首歌,用吉他自彈自唱錄成磁帶送給對方,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感天動地,但結果被拒絕。
被嚴重打擊,心裡難受,不勝酒力的我硬是買了兩瓶啤酒,喝完醉倒在操場上,半夜被凍醒才回到宿舍,那是我第一次在戶外過夜。
6、年輕預示著沒有錢、沒有地位。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家裡從小教育厲行節約,也培養了自己成年後靠自己,不伸手向家裡要錢的態度,但沒有錢的的確確會限制很多思維的展開。
我在上海買房這件事上因為沒錢耽誤了不少時機。因為沒錢,我捨不得買車甚至坐車出門看房,把購房的範圍局限在當時自己租住房屋的周圍。甚至因為當時穿著簡陋,去售樓中心看房時被售樓員很鄙視地直接回應說沒有房源。
7、年輕有大把的時間,但利用效率並不高。現在想想沒有結婚的時候時間真的有很多,看似工作忙碌,還得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知識本領,和現在比起來並沒有太大變化。
而不再年輕後的時間基本被家庭特別是小孩割成一個個碎片。我反倒懂得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把早起和晚上家人都休息的時間段充分運用。
8、年輕容易交到真心朋友,沒有成年社會的籌碼交換。因為都是苦逼的年輕人,在同樣的起跑線上,交往起來沒有距離感,但差距會隨著青春的流逝慢慢拉開距離。而能從年輕時代開始保持朋友關係至今的人都是共過患難的。
那時候有個朋友搬家,捨不得花錢請搬家公司,我主動出馬,和他兩個人大夏天光著膀子,用最原始的螞蟻搬家的方式把東西一點點挪到新住處。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的生活條件都得到很大改善,幾乎每次坐在一起吃飯還是會聊到這件值得回味的苦逼往事。
三十多歲的年齡,能新建立良好朋友關係很難,因為大家在接觸交往時就像男女二人談戀愛,要看是否門當戶對,是否產生共同利益,否則這種友誼不會長久。
02 青春的逝去,老天爺也給我很多驚喜
1、首當其衝,自然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有錢了,買房了,過上想要的富足生活。作為一名從外地來滬的窮小子,買房安居後終於可以展開拳腳做自己想要的事,而且思路越來越打開。
2、年輕時是火爆脾氣,敢跟老闆拍桌子,現在懶得這麼做。告別青春,自己的思維也越來越成熟,有時候看到別人的莽撞行為,彷彿看到從前那個很傻逼的自己。人生苦短,生啥氣呀,生氣就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現在更喜歡面不改色,然後轉身無數只「草泥馬」從心中跑過。
3、從事心理學講課、諮詢快10年,副業慢慢變成主業。別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神態、語言,大抵能猜出來是否撒謊,或者深層層意思是什麼。
有時候接受別人的微信語音諮詢,即使無法看到對方,也能從語氣、背景音和文字中讀懂來訪者大致是什麼樣性格的人,知道自己該如何幫到對方。
曾有想法在將來開設一門類似《微表情》的「讀心術(read mind)」課程。如今市面上的人際溝通或社交課程側重情商教育,但情商要「痛過」才能漲姿勢,靠幾篇公眾號文章或網路課要形成熟練的人際交往能力只會誤人子弟。
同時,自我覺察能力越來越強。人無完人,即使我在和別人說話時仍有些瑕疵,但能快速反應出來問題在哪裡,然後迅速採取措施彌補。
4、既然體能不佔優勢,那就多用頭腦和方法來輔助管理自己。現在體力的恢復沒有以前好。年輕時只要睡一覺,整個人就滿血復活。而現在做事更多拼的不是體力,是頭腦,用大腦來協調自己的精力管理。雖然很多時間和力氣被工作、家庭、孩子、生活等干擾耗盡,但我逐步摸索出如何用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和更好的專註力等來應對。
5、終於明白自己未來的方向(或者叫歸途)在哪裡。年輕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沒有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知心朋友。雖然青春不再,但慢慢悟到自己的下半輩子(如果能活到80歲的話)該如何生與活。
前二十年的生命來自父母,受父母庇護養育不知為何而活;步入青年的二十年,起初的彷徨和沒有方向,終於在二十年快結束的時候逐漸明白,正所謂四十不惑;而下一個二十年,我想為自己而生活。
當然,這種目標還要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請注意,我講的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不是有「很好的」經濟基礎。很多人天天想著發大財,有用不完的錢,像別人的朋友圈那樣天天到處吃喝玩樂買。這並不是好的長久的生活。
曾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不趁著年富力強多做點,這樣可以多賺錢。我的回答是:我還要享受人生,不希望所有的生活都被賺錢所代替,錢夠用就好。
如果在富可敵國和自由之間選擇,我樂於選擇自由。自由不是要什麼有什麼,而是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敢於說不。這也是我提出「想在30歲前自由嗎?」這句口號的初衷,但別把它簡單理解成「財富自由」。
6、能流利使用英語,認識更加廣闊的世界。年輕的時候學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也沒覺得英語有多麼重要。但工作的壓力和自我要求的雙重作用下,英語越來越好。這種好,並不是遣詞造句如何地道,發音如何標準,而是我能以一個三十多歲的人對世界的認識,跟老外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並且得到對方的認可。
比如近期我在和一位美國工程師聊天時,突然明白了一個工程上的概念——頂層設計對人生方向的作用。經過交流後,這位朋友非常讚賞我的觀點。這也促使我在把這個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
7、不再年輕後的地位越來越高,但山外有山,樓外有樓,結識人的層次也有高有低。逐漸懂得以一種平常人的心態來面對他人。
高官富賈有他們的煩惱,貧下中農也有其哲學智慧。我永遠忘不掉少年時,有一次面對乞討者故意將一次性筷子扔進他的討飯碗後被父親訓斥的場景。
人人生而平等,也許先天的命運和後天的努力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但人都是一樣的,再漂亮帥氣的明星也得打嗝放屁、脫褲子拉屎,會盡自己的能力去愛這個世界,幫助他人,是我未來路上會儘力做的事情。
當然,作為被幫助者,也不能做無限制索取,要懂得回報。give and take,美劇《紙牌屋》開頭的這句台詞經常在與人交往中提醒我自己。
03 總結
快四十歲,青春不再的時候,我越來越感到人生的短暫和不容易。每一個路口走叉一步(不是走錯),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不會為青春已逝而遺憾,而會留出腦細胞來觀察、思考和探尋老年人的生活狀態,並且找機會詢問他們對「中年已逝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但願從他們身上,我能提早發現需要調整之處。
青年到中年,更多靠運氣。
中年到老年,更多靠思考。
希望我能像霍金一樣靠頭腦生活,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會記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何方……
推薦閱讀:
※七夕和女(男)朋友怎麼過最浪漫?
※異地戀修成正果是怎樣一種體驗?
※純澱粉時代的感情
※隨筆一則:有關孤獨。
※那些年你被爹媽坑的經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