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的雙向影響

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的雙向影響

在初步瀏覽了《譯龍風雲》與其他相關資料之後,終於對翻譯與跨文化傳播之間的關係有個更深的理解。站在整個人類的宏觀角度看問題,翻譯不再僅是一門技術,它的背後站著文化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而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也只有藉以更好的翻譯,才得以更順暢的流通。

首先,什麼是跨文化傳播?跨文化傳播,既是處於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與信息傳播活動,也涉及到各種文化要素在全球社會中遷移、擴散、變動的過程,及其對不同群體、文化、國家乃至人類共同體的影響。[1]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想要跨文化傳播,首先要跨的就是語言關,這就需要談到另一個名詞——翻譯。翻譯說到底是一種轉換,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從而讓更多人了解其他語言的含義。[2]定義簡單但實踐起來難:如何讓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讀懂一部全英文小說?怎樣讓熱情外向的歐美領略到中式禮節內斂謙遜的美?這些都對翻譯提出了考驗。

在文化差異不可忽視的今天,我認為翻譯的質量決定了跨文化交流的質量。如果把不同的文化比作從未溝通過的兩塊土地,那麼翻譯就是跨文化傳播的橋樑。橋的寬闊程度與平坦程度決定了兩岸通過橋的人流的多少——而橋的容納量與流通量正由翻譯所能傳達到的意思決定。只有更準確嚴謹、更立足於兩岸文化的翻譯,才能讓參與者更廣泛更熱情,從而使文化更順暢的傳播。

那麼怎樣才能使翻譯更好的承擔起傳播文化的責任呢?我認為,在「信達雅」的基礎上,應關注並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歧義。什麼是歧義?這裡謹以譯龍[3]為例:如果我現在問dragon是什麼,大多數國人肯定會回答龍,並配上炎黃子孫特有的自豪笑容——我們是龍的傳人嘛。但我們眼中象徵福瑞祥和的dragon,在西方人眼中可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它是邪惡、貪婪的代表——與上帝作對的惡魔撒旦(Satan)就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之所以會產生認知差異,說到底就是文化的不同。因此在文化差異存在而且不可更改的大環境下,一個好的翻譯,不應只是滯於表面的字詞翻譯,而更應該具有put himself into other』s shoes的能力,也即雙文化能力——能夠成為文化交流的使者,幫助來自不同文化的交流雙方克服文化差距。

第二,也是我更深入的學習思考加上恰好生活中有所啟發後的感悟——翻譯不僅是文化傳播的樞紐,也是一個國家政治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趨勢的體現。翻譯無小事,由小見大,可見一般。在最近的英語閱讀課上,我發現很多西式菜品都以音譯(直譯)的方式進入了中國,如聖代(sundae)、披薩(pizza)、切達乳酪(Cheddar)、凱撒沙拉(Caesar salad))等,覺得有些奇怪,在傳統的中國語言系統中毫無妥協地加入截然不同的外來語音,且能如此廣泛而普遍的被群眾接受,這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查詢相關資料後發現,西餐是在鴉片戰爭時期由西方傳教士或侵略者帶入中國——那麼是不是可以解釋為,當時的中國國力衰微,處於弱勢,文化系統自然也抵擋不住的接受了強勢的西方文化,且傾向於西方化的全權翻譯了過來,這才導致了現在直接音譯的局面。同樣的,如今日語中含有的大量英語發音的辭彙(如籃球直接讀為basket、牛奶讀為milk等),是明治維新後時期日本向西方世界學習的產物,也體現出當時日本弱於西方的世界局勢。

常用的社會詞語的翻譯可以體現一定時期的社會背景,地名和國名的翻譯,則是一個國家政治主張的體現。正如我們不會把「釣魚島」譯為日本人所稱的「尖閣諸島」,而日本人也不會把他們的「竹島」譯為韓國人口中的「獨島」;「前蘇聯」和「俄羅斯」代表兩種完全不同的政體,美國選擇「Taiwan」還是「Chinese Taiwan」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譯名的不同實則是政治主張的不同,對翻譯的選擇更是看不見的政治抉擇、文化傾向——文化政治深深影響著翻譯,不同的翻譯背後有著文化政治的決定。

總而言之,翻譯與跨文化傳播是相互反映、相互影響的,在認識到這一點的基礎上,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更要加倍認真,加倍揣摩,選擇能夠最精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辭彙與句子,讓文化傳播中少一些歧義,多一份理解。

PS: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提問,多多交流哦

[1]百度百科跨文化傳播網址baike.baidu.com/item/%E

[2]百度百科翻譯網址baike.baidu.com/item/%E

[3] 黃佶 著《譯龍風雲——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爭議及研究》

推薦閱讀:

一個不懂茶的人 為何親臨緬甸 尋找果敢古樹茶
印度高官稱穿牛仔褲的女人不敢娶,你怎麼看?
《半棠少女》種族設定之河蟹一族
關於中國死亡教育的非必要性
論東西方哲學的區別(以中國為例)

TAG:跨文化傳播 | 文化差異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