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內民宿經營的三大痛點

國內民宿經營的三大痛點

相比生意紅火的歐美民宿、日本民宿,當前國內民宿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依然停留在賣住宿而不是賣生活態度的階段,經營慘淡。這與多種因素相關。

1、缺乏民宿平台的運營及推動。

國內民宿的前身是客棧,主要集中在麗江大理等熱門旅遊區,近年來在文化底蘊濃厚的江浙一帶興起。與民宿興起相對的是,作為一種販賣文化生活的特色產品,民宿沒有專業的平台進行運營、推廣,遊客缺乏了解和尋找民宿的渠道。

2、經營過於理想。

做民宿的人都有一種田園情結,他們總希望能回歸田園,做個自由創業者,在青山綠水中享受健康的生活;在自家的小店裡,結識各種有趣的人和事。

然而現實很骨感。據統計,國內民宿(含客棧)的經營周期多是8個月左右。不說從販賣高雅的生活方式,很多民宿連住宿都難以販賣,轉為販賣土特產等旅遊產品為生。

為什麼會這樣?這很大程度上與民宿主人的定位有關。想裝逼還是想掙錢?

很多民宿主人認為,我有好的設計、好的品味、好的硬體,我就可以樂得清閑,客人就應該趨之若鶩、樂於其中。但現實是,在民宿的運營中,各種各樣的客人會讓你煩不甚煩:燈壞了,洗手間堵了,門打不開了,找不到電器開關等,都是常見的情況。作為民宿主人,必須是萬能的,樂於分享、充滿熱情;如果只是厭倦城市想回歸山林,那未免把民宿經營想得太簡單了,這些俗事是民宿主人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經營民宿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因此,開店之前就要想好了,到底是為了回歸還是為了掙錢?掙錢就要放得下架子,要回歸就要準備好不掙錢。

3、文化及社區環境不成熟,尚不能成行成市。

國內民宿的一個常見現象是,認為找到一處好的風景就可以修個房子經營民宿留住客人。但現實是,很多民宿的周邊環境不成熟,晚上一片漆黑,沒有地方可供休閑娛樂,留不住客人,自然民宿也就無法經營;其二是,多數民宿與所處社區、村鎮尚不能和諧共生,在實際考察過程中,我們就遇到過民宿主人被村裡停水、斷電、被鄰居報警等情況,給民宿經營造成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三是國內經濟文化環境還不成熟,民宿尚不能成為多數人出行的首選。

解決之道

1、開放的心態,善於分享與利他,營造成行成市的經營氛圍。

國內民宿經營得不錯的區域,除了大理、麗江等知名旅遊區,還包括杭州滿覺隴、四眼井區域,深圳校場口區域等。一個特點是成行成市,民宿間的客人不是爭奪,而是分享。很常見的是,這些區域都有自己的微信群,誰家客滿了或者不符合客人要求的,主人會主動推薦到另外一家。

彼此的分享及連接帶來更大的價值,這是民宿主人在考慮經營民宿時應具備的心態;同時,在民宿地點的選擇上,也應注意與周邊環境結合起來,選擇一個成熟的民宿環境和社區,會解決除了客源之外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供水供電等,經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文化創意與跨界經營。

跳出民宿看民宿,能給民宿注入更多的生命力。民宿不能單獨看成住宿,而應該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保留當地特色生活。如果只是住宿,很難競爭過酒店,給客人留下的理由。

此外遊客住民宿是為了旅行休閑,感受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民宿要借用環境、人文等要素,注意設計感與賣點,把餐飲、客房、人、物產等結合起來,民宿經營會看到另一片新天地。

3、社群商業與自媒體傳播。

當前的民宿做廣告的平台多是旅遊平台,販賣住宿,對於大酒店適用;而民宿是小而美的個體,屬於場景範疇,其內核是社群商業。

社群商業的要義便是去中介化,充分運用場景營銷。因此,民宿經營者要學會使用自媒體工具,包括微信、微博等媒介,做足經營特色與調性,找准自己的客戶群,做到精準營銷。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推薦閱讀:

斐文禪意.上客堂
這個地方沒做好,你的民宿可能要重開了
山之歌|陶醉無數文人墨客的田野牧歌與世外桃源
華人在海外做民宿究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兒童經濟民宿業能否分一杯羹?畢竟短租主力8090已初為父母

TAG:民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