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世界,列儂荒謬地像一枝塑料花
3月27日,上海譯文出版社為最新出版的《約翰·列儂書信集》舉辦的音樂+閱讀分享會,如約在上海大悅城西西弗書店舉辦。
本次活動嘉賓:(左起)資深樂評人、影評人,藝術策劃人孫孟晉老師,獨立音樂人張瑋瑋老師,譯文社的編輯、《約翰·列儂書信集》責編宋玲。
錯過了現場的讀者們不用感到遺憾,微信君為大家整理了本次分享會的幾個亮點,一起來一睹為快。
約翰·列儂(John Lennon,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英國歌手、音樂家、創作者、作家、積極的和平運動家,作為披頭士樂隊的創始成員聞名全球。
▼
看了這本書以後,對傳奇人物
約翰·列儂有什麼新的認識?
孫孟晉:我發現了列儂的另一面
我收集了所有的我能買到的這些關於披頭士約翰·列儂的書的中文版、英文版,其中大多書作品還是把約翰·列儂放在神壇的位置上。看了這本書以後,我對列儂有了更立體的看法:他還有有趣的一面。
他經常會給女樂迷、家人、朋友非常認真地寫信。有時候還會惡作劇,他故意把所有的文字,差不多相近的字寫成另外一個。他還喜歡畫畫,給人寫信的時候畫畫,好多畫特別有趣可愛。這本書讓我感覺到列儂這個人在那樣的特定的環境裡面,非常真實的一種人生,特別有意思。我最近幾年看這本書是收穫最大的。
給露絲的信,1963年6月 親愛的露絲,謝謝來信 我只有六根頭髮,已經答應都給我父親了, 抱歉,很高興你喜歡我們的節目。 回頭見。 愛你的,約翰·列儂×××× 抱歉,沒紙了。 |
張瑋瑋:他是一個認真的嬉皮士
這本書我從西藏開始看,這本書從上海寄到大理,又背到西藏。相對於以前那個神話般的列儂來說,看完這本書覺得他要真實、搞笑,也很屌絲,但是也特別有才華。因為主要是比我想像的要認真。
在那個嬉皮士大家都發瘋的,他晚期也是處於烏托邦發瘋的狀態,但是好像比我想像的要認真一些,要清醒一些。
披頭士在1967年8月24日在倫敦的希爾頓酒店第一次見到印度教的宗教教師、精神領袖瑪哈里希大師,而各種各樣的報紙上已經出現了披頭士熱衷於瑪哈里希和超驗冥想的消息。 |
▼
約翰·列儂那點的「黑歷史」
一封通篇都是「我愛你」的情書
給第一任妻子辛西婭的聖誕卡,1958年聖誕 辛西婭,聖誕快樂。 我們的第一個聖誕 …… 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來自 約翰,聖誕快樂××我愛你到極點,辛西婭 …… |
孫孟晉:我覺得列儂非常早熟,給女孩子寫信。我去過漢堡一條街,一個酒吧一個紅燈區,一個酒吧一個妓院,就是那樣的環境。小弄堂裡面有一個打拳擊的,拳擊比賽中間有休息,換他們上來演出,他要演很長時間,非常辛苦。當時他非常的孤單,在漢堡給他女朋友寫信,像你在歌詞裡面寫的情書那樣的。
張瑋瑋:通篇就是我愛你,真的比我想的要直接得多。因為我們小時候寫情書多少要注意一點,兩情若是久長時,豈在朝朝暮暮。
主持人:列儂在利物浦讀書,第一次寫情書是給辛西婭,他是個學渣,在聖誕卡上畫了畫。他寫的文字是相當質樸的,這是一種真的感情。
孫孟晉:那個時候荷爾蒙特彆強的,念給大家聽「親愛的辛西婭,我愛你……」這個絕對是荷爾蒙吧。
給第一任妻子辛西婭的情書 親愛的辛西婭, 我對聖誕全部的渴望就是你,早點出發吧,我愛你,你也愛我我太高興了,不然我會發瘋的,我已經瘋了,哎呀呀!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來自約翰,聖誕快樂××我愛你到極點,辛西婭 我愛你,別離開我,我愛你,別離開我,別離開我,我愛你辛西婭,我愛你,請別走開,別走開,因為我愛你,親愛的辛西婭,我愛你,我愛你,約翰。 |
主持人:那個時候年輕。
張瑋瑋:想起一件事,93年我在西安給我當時的女朋友寫了封信,寫完之後給我媽寫了封信,兩封信裝反了方向,我媽收到了類似這個的,但是我肯定沒有他這麼強烈的,他在書信裡面流露情感是特別直接的,反而不像我們寫信。
兩位嘉賓現場朗讀了列儂書信中的精彩段落
▼
與披頭士另一成員保羅的「相愛相殺」
「洞穴」俱樂部宣傳明信片—約翰、喬治、保羅和彼得·貝斯特,1962年 |
孫孟晉:我從書信裡面看到一些故事,有一封信告訴歌迷他們成員的秘密。
張瑋瑋:他們製作人喬治形容他們是相互嫉妒的。列儂被保羅的吉他征服了,想了一晚上最後決定邀請他,保羅帶來了喬治,列儂寫了一首好歌,保羅立刻要寫一首好歌,寫完之後又要再寫一首。
列儂人生的關係有兩個人是挺想不明白的,一個是保羅,一個是小野洋子。現在我看完之後,他跟保羅的關係很好,是互相羨慕嫉妒,互相仇恨又互相愛。就像剛才說罵保羅那封信,他罵還是愛。相對搖滾樂隊表面客套的。
孫孟晉:一轉身又開始罵對方了。
張瑋瑋:當面不說,那邊和貝斯手罵吉他手。
給琳達和保羅的信,1971年(以下譯文有刪節) 親愛的琳達和保羅,我在讀你的信的時候,心裡在想,這是哪一個中年神經病披頭士樂迷寫的信?我忍住沒有直接到最後一頁去看寫信人的名字。我一直在想會是誰呢?女王?斯圖爾特的媽媽?克萊夫·艾博斯坦的妻子?艾倫·威廉姆斯?什麼—是琳達! 你真的覺得媒體比你我之流低一等嗎?你的確這麼想嗎?你認為我們是什麼人?你說的「任性的傢伙——不知道自己正在傷害他人」這些話——我希望你意識到,自從我和洋子在一起後,你和其他那些我的「友善無私」的朋友們對我們說了多少壞話。有時候你們說得含蓄一些,或者說「中產階級」一些——但大多數時候毫不掩蓋。有好幾次,我和洋子「高姿態」——原諒了你們倆——所以,你們這些有面子的人,琳達——至少應該做到——如果你不在乎我說什麼——那就閉嘴吧!——讓保羅來寫信,或怎麼樣。 …… 最後,關於我對自己離開披頭士的事情守口如瓶——保羅和克萊恩花了一天時間,說服我不要對外公布這個消息,因為這會「傷害到披頭士」——讓事情「慢慢過去」——記得嗎?所以,麥卡特尼太太,把這點信息裝進你可憐的變態的小腦袋瓜吧——是這些屌人們不讓我說的。當然,金錢也是個重要因素——對我們所有人都是——特別是從你和岳父母家庭出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以後——上帝保佑你吧,保羅——兩年後見——我猜你會在的—— 儘管如此, 愛你們倆, 來自我們倆 又及:信是只寫給我的—但是……!! |
主持人:跟保羅的矛盾,在書中這封信展現的非常清楚,也是非常震驚的。對於披頭士研究者這封信是非常有價值的,當時他們決裂正式從這封信開始。
約翰·列儂還有一樣讓我非常震驚的篇幅,繪畫才能,在很多信上,包括明信片上自己會塗鴉一下,畫的人物形象非常傳神,妙趣橫生,這個是我在別的音樂人生中並不是很多見。
列儂在寫給格羅里亞和比爾的信背後的自畫像 |
▼
小野洋子引發的樂隊內部矛盾
約翰·列儂與小野洋子在藝術展上 |
主持人:裡面也提到一件事情,披頭士當時他們也有個約定,錄播的時候不把自己的女朋友帶過去,但是列儂偏偏把小野洋子帶過去,這件事情導致另外三位對小野洋子非常不滿。
孫孟晉:好像看到他跟小野洋子親熱,當時還沒離婚。
張瑋瑋:主要是當時跟他們關係特別好,而且是小青年那種,又是一個小團體,都來自一個地方,其他三個人有對辛西婭抱不平的感覺。
孫孟晉:在中國很多關係好的樂隊,他們泡妞也是要謹慎的。
張瑋瑋:約翰·列儂這個事很過分,我反正是干不出來,我認識的任何一個人都做不出來這種事。尤其是錄音,而且小野洋子那樣的女孩。你看小野洋子看所有人的眼神,她是女藝術家,她是把自己放在流行歌手之上的,那個是很過分的事情,尤其是錄音那種。一個人在錄音棚的時候,等於是自己被剝光了一樣,你是給在場的這些錄音師、朋友。所以為什麼我們監都要選一個特別德高望重的。你在錄音的時候基本上是完全脫光裸奔的狀態,你所有性格中的漏洞都是暴露出來的。
給友人莫里斯的圖畫和題詞,1968年10月,畫的是列儂和洋子的裸體像 為《國際名人錄》填寫的表格中,列儂的生平寫得非常簡短。最為突出的重點在於,他和洋子的關係在一份比較正式的公開文件上出現了: 「1940年生,活著,遇到洋子,和她了婚。」 |
孫孟晉:保羅說,我看到玻璃外面這麼丑的女人,我就唱不了歌了,大概兩三個小時都進入不了狀態,內心生出恨這種。
張瑋瑋:像我們樂隊排練,不要說女孩,創作階段已經過了,在鞏固,階段那種還可以。在創作階段不要說女孩,有時候跟只貓都覺得挺彆扭的。那會那四個人是要吵架的,完全不是台上那種,特別變態的那些場景。
給山姆的「和平與愛」畫像,1969年 |
▼
互動交流環節
讀者:披頭士在60年代成名,在那樣的一個傳奇性的年代裡,兩位老師認為是這樣的年代造就了約翰·列儂披頭士,還是說列儂和披頭士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60年代?
張瑋瑋:五六十年代美國、英國是物質最豐富的年代。前年美國有一個調查,調查現在的美國人他們更願意回到美國的哪個時代,他們普遍選擇了上世紀50年代。那是一個物質非常豐富的年代,一個樂隊和一個人不可能造就一個時代,只不過是通過這個樂隊和這些人他們那種活生生的東西,體現了那個時代,我覺得還是時代造就了人。
孫孟晉:60年代大家都知道,在西方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時代,比如說有68年的風潮,像捷克,像法國對體制的思潮衝擊,像美國學生思潮,整個反戰的情緒。二戰對整個西方社會的影響全部在那時候爆發出來了,一部分是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一種追求,另外一部分人們可能對這種戰爭創傷的重新認識,對文明的修補。
剛剛瑋瑋說時代讓披頭士出現了,就像我們現在面對我們這個時代一樣的,我們可能就出不了名或者是大師,但未來是一個未知數,正好我們也是處在一個非常動蕩的時代。披頭士是處在一個動蕩的時代,他的出現正好是在60年代頭和60年代尾,這個正好是一個分界線。嬉皮士出現,對整個60年代到了一個狂熱燦爛的涅槃以後一種憂傷,整個時代的逝去。他們正好反映那個時代的節目,也反映了那個時代西方的各種各樣思潮。可以說是時代塑造了他們,但他們又為這個時代留下了他們的影子。
我特別想說一下寫的譯者的後記,遇晨可能對搖滾樂不是特別熟悉,但是她寫的特別好。她更了解藝術家內心的邊緣化,列儂雖然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內心可能是一個邊緣:
「理性是無能的,面對世界他荒謬地像一枝塑料花,理性需要被表達,被傳播。」
「約翰的書信中充滿對語言的不敬,他寫了大量有意無意的錯別字,在人的心中有無法用語言照亮的黑暗,無法用邏輯解釋的痛苦,約翰把邏輯當做泥巴玩耍。」
還是很準確的。要感謝我們共同的朋友遇晨,花這麼多時間,將《約翰·列儂書信集》呈現給我們。
張瑋瑋現場獻唱了一首披頭士的成名曲《and I love her》及他個人的代表作《米店》
(完)
本文文字、圖片整合自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約翰·列儂書信集》
感謝文案整理 實習生朱念伊
推薦閱讀:
※知乎上的答案值得信任么?完全正確么?
※如果這個世界只是一段代碼,迄今為止你發現了哪些bug?
※世界單極化與多極化及其相互關係
※唐宋詩詞中的月光世界
※如何看待益普索IPSOS發布的「無知指數」報告中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