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房價的「罪狀」

分析:高房價的「罪狀」

大 中 小 默認 BWCHINESE中文網 作者:劉植榮 2012-04-12 星期四


收藏 列印 投稿 評論 ( 共0條 ) 新浪微博搜狐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

作者劉植榮撰文,近年來,過高的房價已經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隱患,遏制房價過快增長,讓房價回歸到合理價位。而過高的房價存在哪些危害?其罪狀又有哪些呢?


近年來,過高的房價已經成為經濟運行中的一大隱患,遏制房價過快增長,讓房價回歸到合理價位,對於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無疑十分重要,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過高的房價存在哪些危害?其罪狀又有哪些呢?

高房價吞噬公民一生的勞動

且不說溫州、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房價最高的十幾個城市的例子,僅天津的房價進行分析說明。(註:為了便於和國際房價對比,「和國際接歸,採取國際通行的做法」,房子價格和個人收入進行比較,不和家庭收入進行比較,因為西方一些國家到了婚齡不結婚的人佔三分之一多。)

2009年12月1日,天津(包括各郊區縣)成交新建商品房580套,面積60056.5平方米,平均每套面積104平方米,平均每套房價901680元,平均每平方米的價格為8670元。

根據天津市統計局發布的《2008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農村居民全年人均純收入9670元,城市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3元。這裡以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計算。城市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7.3%,假如可支配收入都用於買房等消費,食品支出為7245元。

假如一個年輕人在教育、健康、文化、交通、社會交往等方面的消費為零,除了為生存必須購買食品外,省下的19432-7245=12187元都用於購房,他多少年可以買一套房呢?901680÷12187≈74年。而中國男人的平均壽命是71歲,假如他從23歲開始工作,那他工作時領取工資和退休後領取退休金的年限總合為48年。

這就是中國房價的現狀:買套房子要74年的收入,一個人連工作帶退休的所有收入除維持生命的食品支出外,還買不到一套房子的三分之二。而聯合國提出的一個和諧社會的合理房價應為收入的3—6年。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報告,2008年中國人均GDP為5970美元,世界排名第100位。取聯合國提出的合理房價的平均值(3+6)÷2=4.5年,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中國合理房價是收入的4.5倍,在天津就是19423×4.5=87404元,而現在天津每套房子的平均價格是901680元,是聯合國合理房價的10多倍!

如果是雙職工家庭,是兩個人37年的收入,即使不生孩子、不用水電、不看病、不外出使用交通等,兩個人要工作37年才能買套房子,假設兩個人從25歲開始工作,那要到62歲才買得起套房子。根據2005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結果,中國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1.03%,加上60歲以下的高收入或獲贈遺產的年輕人,中國能買得起房子的家庭也就是15%左右

居民住房的設計壽命一般是50年,很少有達到70年土地使用年限的,因為設計壽命提高20年,建築材料的標號就要提高,出房率就要下降,施工工藝就會複雜,這必然會增加房地產開發商的成本。所以,目前商品房的設計壽命一般都是50年。

如果小夥子在結婚時買的是新房,假如他25結婚,妻子23歲,妻子的預期壽命是74歲(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男性為71歲),到他妻子的壽終是74-23=51年,也就是說,他買的這套房子遺妻還活著的時候就倒塌了或成了危房不能居住了,還怎麼作為遺產留給後代?所以說,對於年輕人來說,住房根本就沒有作為遺產留給後代的可能性,除非發生意外事故,夫妻都過早身亡。

實際上,設計壽命50年還要打個折扣,因為施工中存在層層分包的現象,偷工減料不可避免。這也是國家規定居民住房用地使用期限為70年原因,因為民用房的設計壽命不會超過70年。

擁有一套住房的費用該是多少呢?2009年12月1日花901680萬買的房子,每年要折舊901680×2%=18034元,還有物業管理費,這是必須交的,按每平方米1.2元計算,這套房每年要交物業管理費104×1.2×12=1498元。買了這套房子即使不用電、不用水、不用暖氣,一年的費用也要18034+1498=19532元,即一個收入19423元的人不吃不喝也要借債住房。

所以,高房價像「黑洞」一樣,吞噬了百姓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所有勞動所得。

高房價損害公民的身體健康

正因為高房價,百姓勞動所得除了吃飯維持生命外,就是繼續為房地產開發商或投機者創造剩餘價值外,不但一無所獲,還要負債纍纍。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曾表示,200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總額在5.7萬億到6萬億元。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司長王炳南預計200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總額為12萬億元左右。從以上兩個官方數據看,全國人民在2009年購買各種商品支出中,一半的錢都花在房子上,這還不包括房子的裝修費用,因為統計的是商品房過戶時的費用。

高房價降低中華民族的整體競爭力

由於百姓把勞動所得幾乎都投入到房價上,教育、文化等投資勢必減少或被忽略。教育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教育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生產力。

如今,房地產炮沫看上去色彩斑斕,但它是空虛的,它折射出來的繁榮是虛假的,是經不住風吹雨打的。

高房價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一些所謂的「專家」「教授」提出的「高房價就是高效率」這個偽命題。效率不是貨幣數字的變大,而是體現在社會財富增加上。高房價絕對不會增加社會財富,一套房子不管價格怎麼變化,還是一套房子,不會因為價格高了,就會有另一套房子。

在經濟學上,反映投資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增量資本產出率(ICOR),即年度投資總量與年度GDP增量的比率,簡單地說,就是每賺一元錢需要投入的資金。ICOR係數越大投資效率越低、質量越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中國2009年的投資效率不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

貨幣數字的增加可能給某個人帶來財富,如房地產開發商和投機者,他可以用攫取的暴利購買其他奢侈品,自己家的財富增加了,但社會財富不會增加。高房價不會帶來持久的繁榮,因為貨幣增加可以造成貨幣貶值,帶來通貨膨脹,這最終會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高房價將導致經濟崩潰,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證實。房地產市場必須遵循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房地產也是商品,政府的作用就是通過貨幣政策、稅收等調節手段,使房地產市場基本上符合價值規律。

如果在商品交換中背離價值規律太大或時間太長,房地產開發商和投機者總在攫取暴利,房奴總在用一兩代人的勞動換取一套房子,那這種交換就是超級不公平,是不能持續長久的。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和當前的迪拜危機都是因為房地產的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導致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一年裡房地產價格下跌了50%以上,包括銀行在內的好多企業破產,使平民和房地產開發商都深陷危機的泥潭,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打擊。

高房價助長腐敗賄賂等犯罪

近幾年查辦的腐敗大案看,幾乎所有大貪官都與房地產有關。因為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已形成利益集團,他們可以買斷媒體,劫持政府,影響司法公正。

前幾年落馬的公安部部長助理、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鄭少東就是一例,他為了保護向其行賄的黃光裕等企業主的利益,指使公安機關對企業高管「慎用拘留」。2008年12月23日,鄭少東在全國公安機關經偵系統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指示說:「對涉嫌犯罪企業的正常經營賬戶、資金,要慎用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對負責企業正常經營的高管人員也要慎用拘留、逮捕措施。要從辦案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出發,根據必要與可行的原則,正確適用強制措施。」

曾有人跳出來呼籲要「提高貪污賄賂罪的起刑點」,建議不應把貪污受賄5000元認定是犯罪,認為「貪污受賄5000元就立案對貪官不公平」, 「貪污受賄數額幾百萬元的數目並不算大」。

這就是利益集團劫持政府的典型例子,一些貪官充當了他們的代言人、保護傘。

高房價造成多種資源浪費

由於投資(投機)房地產市場存在暴利,使大量資源被吸引到房地產業。當前,房子成了股票,一些人利用房價的不斷上漲在房產市場進行投機,通過房屋買賣攫取暴利,這些房產投機商又推動著房價的上漲。正由於這些投機行為,導致大量商品房閑置,完全失去了房子的居住價值,成了某種形式的「股票」,浪費了大量土地、勞動和資本等資源。

有媒體曾報道稱,中國房屋建築壽命較短,北京尤其明顯,平均下來還不到30年,僅為設計壽命(50年到70年)的一半。中國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副主任童悅仲曾表示,我國城市住宅壽命低於50年的情況相當普遍。

由於政府疏於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暴利驅使房地產開發商把建設沒多少年的低層住宅推倒蓋高層,通過在單位面積土地上增加建築面積謀取利益。

效率體現在物盡其用上,房子蓋了沒幾年就推倒重蓋,這是對社會財富的無情毀滅,是對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高房價破壞環境影響減排

由於超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大量土地(包括耕地)被轉化為民房建設用地,一些地區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再者,由於房屋建設要用大量的電力和水泥、鋼材、塑料、鋁合金等材料,而生產這些材料的過程都伴隨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這就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溫室效應。

推薦閱讀

  • 中國高房價態勢依然會持續
  • 調侃:周立波10大房價語錄
  • 提高收入跨房價「鴻溝」,現實嗎?
  • 房地產稅在房價中的重要作用
  • 2013年中國高房價或將大崩潰
  • 任志強和馬化騰,誰該為高房價負責?
  • 開發商降房價等於「自殺」?
  • 房價回歸切勿操之過急
  • 中國房價調控「屢調屢敗」根源何在?
  • 「大城市房價一定要降」預示什麼?
  • 何謂「跟居民收入相適應」的房價?

中國政府曾稱,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房地產市場的無序畸形發展,勢必給實現這個目標帶來困難。

高房價誘發貪婪的慾望

現在,中國的房產市場成了股市,不少人捲入房屋買賣投機活動,這不但助長了房價的飆升,也誘發了人們貪婪的慾望,認為勞動不如炒房,炒房更容易致富。而「炒房發財」這種賭博投機思想在公民中蔓延,尤其是年輕一代,他們不願努力工作,而是天天琢磨倒買倒賣房屋,從中牟利。一旦這種不勞而獲、少勞多獲、投機取巧、懶惰貪婪的價值觀成了主流,這對中華民族的未來是長期的、致命的威脅。

高房價讓政府失信於民

房子不是奢侈商品,而是生活必須品,不管房價高低人們都需住房。現在中國的房價與公民的收入相比,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相對公民收入來說,新加坡、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房價都大大低於我國,如法國巴黎的房地產(包括地產,中國不包括地產)每平方米的最低價格是最低保障工資的0.43倍,最高價格是最低保障工資的3.68倍。

人民對中央政府抱很大希望,希望在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上有所作為,中央政府多次在會議上提出要下決心解決人民群眾的「安居」問題,如果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節節攀升,老百姓一輩子的勞動所得買不起一套房子,那政府勢必會失信於民。

總之,住房問題不只是個安居問題,而是關係到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不能允許房子像「黑洞」一樣吞噬人民一生勞動的現象繼續下去了。

劉植榮,獨立學者、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Rita Wang


推薦閱讀:

重磅!溫州炒房團如何炒高房價?秘籍全曝光!
蕭三刀:通貨膨脹和高房價,也談地王和銀行10萬億
業內人高房價秘密大揭底

TAG:房價 | 高房價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