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學家PK西方古代天文學家:數星星達人們的那些歷史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昨天盤點了下地球人對太陽系行星們的偷拍史,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代與西方古代那些看星星做研究的人吧。

公元前

中國

上古

巫咸,上古名醫、輔佐商王戊,長於占星。不過,這個只是傳說,並沒有記載。

戰國時期

甘德:著有《天文星占》8卷、《歲星經》。後人把他與石申各自寫出的天文學著作結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同時,也是木衛二的最早發現者。

其中,甘德用肉眼看到了1610年伽利略用望遠鏡才發現的木衛二在現代觀點來說,確實是非常不可思議。在《漢書天文志》曾提到:「古歷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星)經,以熒惑(火星)太白(金星)為有逆行。」

甘德進行天文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占星,占星術在中國古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部分的王朝都設有占星的大臣。比起國外宗教對天文學的束縛,中國古代那些看星星做研究的人還是相對幸福很多。

石申:著有《天文》八卷(西漢以後此書被尊為《石氏星經》)、《渾天圖》,月球背面的環形山有一座就是石申。為什麼是石申,最重要的原因是石申制定了星表,28星宿以及121顆恆星(6顆在後世的記錄中丟失)。

據《晉書天文志》載:「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擺灶,宋有子韋,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皆掌著天文。」可見當時搞天文的有多少。

西漢:

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渾天說創始人之一。曾製造觀測星象的渾天儀,創製「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小夥伴們所知道的二十四節氣就是由《太初曆》而來。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天文史上最燦爛的星座。國際永久編號為16757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落下閎星。

當然落下閔能夠發揮才能的主要緣由也是與漢武帝時期曾經搜羅天文占星家有關。

西方

泰勒斯,約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古希臘人,希臘七賢之首,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

他曾利用日影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並準確地預測了公元前585年發生的日蝕。確認了小熊座,同時將將一年的長度修定為365日,並且大致估量了太陽及月球的大小。因為泰勒斯在數學,天文都有成就,也是西方的科學之父。提出的水為萬物之源的說法至今仍被世界公認。

喜帕恰斯,(也稱希巴恰斯、希巴克斯、依巴谷、伊巴谷)

公元前200年左右,編製了1022顆恆星的位置一覽表,首次以「星等」來區分星星。發現了歲差現象,是方位天文學的創始人。

阿里斯提留斯和提莫恰里斯,公元前100多年,做了歲差研究。

阿利斯

公元前315年--公元前230年,《論日月大小和距離》一書流傳至今,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日心說的人。

公元1年到公元1000年

中國

賈逵

東漢,確定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又四分之一。為後來歲差(冬至點逐漸西移)的發現做了準備。首次提出用黃道坐標測算日月運行軌道,提出了月球運行速度不等。

張衡

東漢,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張衡創造的瑞輪莢是一種自動日曆,它模仿神話中奇樹蓂莢的特徵,靠流水作用,從每月初一開始,一天出現一片葉子,到滿月出齊15片,然後每天再收起一片,到月末為止,循環開合。他發明的是漏水轉渾天儀,並不是純粹的渾天儀。其實是把渾天儀與他創造的瑞輪莢合併一起製作出來更漂亮的渾天儀。用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

其實,除了天文觀測用,這機器在漢代是表演機器。另外,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與指南車對中國地理研究也具有推動作用。

劉洪

東漢超級算數家,編寫《乾象曆》,我國第一部把日月食回歸年的長度定為365.2462日,並首次給出白道和黃道約成古度6°1′的交角。測出的近點月的長度為27.55476日,和現在的測值27.55455日相差甚微。

另外,班氏兄妹編撰了《天文志》。

何承天

南朝(370-447),訂正舊曆所訂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在位置,宣揚無神論。

祖沖之

南朝,大家都知道祖沖之是數學家,但卻不知道他寫了天文曆法著作《大明曆》,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張子信

北朝,積類三十多年的天文觀測,發現了太陽與五星視運動不均勻性現象。

一行(和尚)

唐朝。組織北到北緯51 度左右的鐵勒回紇部(今蒙古烏蘭巴托西南),南到約北緯18 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處,超出了現在中國南北的陸地疆界,測子午線長度。

國外最早的子午線實測是在公元814 年,由天文學家阿爾·花剌子米(約783—850)參與組織,在幼發拉底河平原進行了一次大地測量,測算結果得出子午線一度長為111.815 公里(現代理論值為110.6 公里)。

梁令瓚

唐朝。製造黃道游儀,在和一行製造渾天儀的同時,發明了自動報時裝置,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機械鐘。

中國這段時間的天文主要以配合各個王朝的曆法,比起漢代來說,各個數星星的專家不僅是朝廷命官,也多數在數學上有所成就,可見當初的數學天文在中國已經緊密相連。

西方

克羅狄斯·托勒密

公元約90年—168年,又譯托勒玫或多祿某,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學家和光學家。其中《天文學大成》(13卷),是根據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寫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學百科全書,主要論述宇宙的地心體系,認為地球居於中心,日、月、行星和恆星圍繞著它運行。托勒密也是亞里士多德地心學說的集大成者。

亞洲

天竺國

《七曜禳災訣》,日(太陽)、月(太陰)與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填星、鎮星)五大行星的一種總稱,源於漢族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目前日本仍然使用該類曆法。

由於中國可參考相關資料較少,所以羅列較少,但是從隋唐時期中國部分天文學家中出現西方以及印度天文資料來看,已經與中國建立了聯繫的西方在天文上的成就定然也不少,

公元1001年—公元1900年

中國

蘇頌

宋朝,領導製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台」,編寫《新儀象法要》。

(圖為水運儀象台,近代天文館中星空演示儀器前身)

楊忠輔

宋朝,算出最精確的回歸年長度365.2425日,400年後(1582)歐洲格里曆---也就是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公曆中所採用的回歸年數值。

郭守敬,王恂

元朝,郭守敬製造了簡儀、高表、候極儀、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等儀器,同時,著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書籍。王恂參與編撰。

明清之後,雖然我國也有很多天文學家,但主要以當時傳入中國的西方學說與舊時中國天文曆法學說做總結歸納為主。(天主教慢慢在明朝時期湧入,西方的天文著作也被傳教士帶入中國翻譯成中文。)中國數星星的專家著作越來越少。

總體說來,明清時期,中國的天文學發展放緩,整體而言,水平已經低於國際發展水平。

西方

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年)

波蘭人。非職業天文學家,外號「神醫",他是一名傳教士,而且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的學說其實並沒有被教皇否認,只是他擔憂被教會批鬥,所以《天體運行論》直到他去世前才發表。其中日心說,改變了大家的宇宙觀。

當然,哥白尼的學說也幫助了當時所有以」淘寶「為生的航海家們實現夢想,也為資本主義外擴領土提供了天文地理上的科學支持。

伽利略·伽利雷(1564-02-15-1642-01-08)

義大利人,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到天體周相等現象,反駁了托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與哥白尼一樣,伽利略也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教會判他咋別人家,家裡蹲,由他的學生和故友A.皮柯羅米尼大主教在錫耶納的私宅中看管他,規定禁止會客,寫的東西都要上繳。被告發後又被轉到自己大女兒家,但是,總體看來,教會對他的破害程度已經沒有先前對其他人那麼強。

伽利略創製了天文望遠鏡,第一個用望遠鏡觀察到土星光環、太陽黑子、月球山嶺、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象、木星的衛星和金星的周相等現象。著有《星際使者》(1610)和《關於太陽黑子的書信》(1613),《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荷蘭人,發明了「空中望遠鏡」(無管、長焦距、可消色差)、展示星空的行星機器。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1630)

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著下《新天文學》,因為他自幼眼睛不好,所以創造瞭望遠鏡。不過開普勒一生坎坷,雖很有成就,卻被宮廷欠了二十多年的薪水,最後在討薪路上染病去世。

第谷·布拉赫(1546-1601),

丹麥人,受到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在汶島建造天堡觀象台,1600年第谷與開普勒相遇,邀請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去世後開普勒於1627年出版的《魯道夫天文表》(Rudolphine Tables),成為當時最精確的天文表。

埃德蒙多·哈雷(1656-1742)

英國人,發現了一顆彗星,出版了《彗星天文學論說》,就是大家偶知道的哈雷彗星。與牛頓關係很好。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英國人,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1672年創製了反射望遠鏡。

拉普拉斯(1749-1827)

法國人,寫下了《天體力學》,《宇宙系統論》,不過在政治上絕對牆頭草,拿破崙曾開過玩笑他是把無窮小量精神帶到內閣。

拉格朗日(1736~1813)

法國人,拉格朗日在天體力學的五個奠基者中,所做的歷史性貢獻僅次於拉普拉斯。

查爾斯·梅西耶(1730—1817)

法國人,他給星雲、星團和星系編上了號碼,並製作了著名的「梅西耶星團星雲列表」。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1738年11月15日—1822年8月25日),

英國人,恆星天文學之父,用自主設計的大型反射望遠鏡發現天王星及其兩顆衛星、土星的兩顆衛星、太陽的空間運動、太陽光中的紅外輻射;編製成第一個雙星和聚星表,出版星團和星雲表;並究了銀河繫結構。

可以看出,在1600到1900年間,飛速發展,尤其是數學,物理上的成就幫助了西方在天文學上的發展。

近現代天文學家名錄中,勒梅特(比利時天文學家),亞瑟·斯坦利·愛丁頓(英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美國天文學家),央斯基(美國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荷蘭籍美國天文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印度籍美國天文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美國),一大半都是美國天文學家,這也是美國對於天文學投入的結果。在現代科學發展迅速的今天,星際開拓是人類文明推向外太空的重要途徑。

加油吧,中國!

喜歡逗比魚的,記得關注我噢。原創娛樂,歷史,文化的自媒體帳號。


推薦閱讀:

中國殲
中國古代算命術 四柱預測學入門全解
春來了,我在3月中國最美的踏青地等你。
中國功夫之武當派07:武當秘傳精簡太極拳(下)[42P] | 中國功夫
「理想圖景」、「世界結構」與「定義中國」

TAG:中國 | 天文學 | 歷史 | 文學 | 古代 | 西方 | 天文學家 | 文學家 | 星星 | 古代天文 | 達人 | 天文 | 今日頭條 |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