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文化源流
七夕文化源流 |
|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歲時節日 2011年6月30日 |
七夕文化源流考論 劉學智、李路兵 內容提要 織女、牽牛兩星的稱謂,最早見於《詩經》。西漢初的長安,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開始生成,長安斗門今存西漢牛女二石像,這是牛女星宿最早的人形化。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神話的人物和情節已經定型,唐宋以後在民間口傳中又進一步演進。七夕節俗也起源於長安。西漢初長安已有 關鍵詞 七夕文化;七夕節俗;牛女神話;牛女石像 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是古代人民根據星象創造的,織女、牽牛星分處銀河兩岸,因而被看作隔河相望的男女,發生戀情並成為夫婦。這一美麗動人的愛情神話,向
一、牛女神話生成在西漢時代
茅盾在《讀<中國的水神>》中說,研究古代神話有兩條路,要「從秦漢以前的舊籍中搜剔中國神話的『原形』」[1]170,還要「從秦漢以後的書籍乃至現在的民間文學中考究中國神話的演變」[1]171。所謂「原形」,就是「中國民族原始的宇宙觀、宗教思想、倫理觀念、民族歷史最初期的遺形,對於自然界之認識等等」[1]171。「為什麼神話會『演化』呢?『文雅』的後代人不能滿意於祖先的原始思想而又熱愛此等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因而依著他們當時的流行信仰,剝落了原始的獷野的面目,給披上了綺麗的衣裳。」[2]270茅盾關於古代神話研究方法與演變原因的理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就牛女神話而言,《詩經·小雅·大東》已提供了神話的「原形」,但這一愛情神話在西漢初才開始生成;此後在詩賦或筆記中多有吟詠與記載,「把一件歷史事實作為底本或骨架,然後披上了想像的衣服,吹入了熱烈的情緒」[1]154,牛女愛情神話因而定型;唐宋以後,在民間口傳中有所演進。據此,我們把牛女神話劃為孕育、生成、定型、演進四個階段。 先秦時期是牛女愛情神話的孕育期。牽牛、織女兩星的稱謂,最早見載於《詩經·小雅·大東》。其詩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3]148朱熹注曰:「漢,天河也。……織女,星名,在漢旁。……維天之有漢,則庶乎其有以監我;而織女之七襄,則庶乎其能成文章以報我矣。……牽牛,星名。服,駕也。箱,車箱也。……言彼織女而不能成報我之章,牽牛不可以服我之箱,而啟明、長庚、天畢者,亦無實用,但施之行列而已。」[3]148這首詩並舉織女、牽牛、天畢、南箕、北斗等星名,責怪天上星宿空有名號卻不切實用,名為織女而不能織成錦緞,名為牽牛而不能用來駕車,名為畢星而不能用來掩兔,名為箕星而不能用來簸糠,名為斗星而不能用來挹酒。此詩作於幽王之世,《毛序》曰:「刺亂也。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譚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鄭玄箋云:「譚國在東,故其大夫尤苦征役之事也。魯庄公十年,齊師滅譚。」[4]727陳奐曰:「幽王之世,東國傷困,則西周之政亂也。譚國大夫作詩告病,本刺周亂,編諸小雅。」[5]可見,產生在周城鎬京的織女、牽牛等星宿命名,已隨著周代文化的傳播而被當時的東國人民所接受了。鎬京,即今之豐鎬遺址,在長安。這一神話在孕育期就與長安關係密切。 在《詩經·小雅·大東》里,「織女」、「牽牛」只是兩個星宿的名稱。先民為何要把銀河兩岸的兩顆大星分別命名為「牽牛」、「織女」呢?茅盾在《楚辭與中國神話》中說:「原始人民……以自己的生活狀況、宇宙觀、倫理思想、宗教思想等等,作為骨架,而以豐富的想像為衣,就創造了他們的神話和傳說。」[1]158遠古時代,日月星辰的運行引發先民的想像,他們把原始的農耕信仰投射在星象上,根據人間的生活來命名和識別星宿,賦予星宿神格和人格。毛氏傳曰:「襄,反也。」鄭玄箋曰:「從旦至莫(暮)七辰,辰一移,因謂之七襄。」[6]679織女之星象同於人間織作的女子,故而被喚作織女星。「牽牛」,是駕車之牛的形象。張衡《思玄賦》「服箱」句章懷注曰:「服,駕也。箱,車也。」[6]680又古詩「牽牛不負軛」,亦本此詩為說。[6]680可見,牽牛、織女兩星宿,正是先民勞動生活在天上星象的投射。織女、牽牛與天漢,是構成牛女神話的三個基本要素。(註:撰者按:杜漢華在《牛郎織女流變考》中說,目前有河北鹿泉、江蘇太倉、山東沂源等地為開發地方旅遊資源,自鳴是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地。杜氏摒除眾多怪談,卻提出「漢水襄陽、南陽說」這一新的假說。楊洪林在《漢水、天漢文化考》誤以漢水為銀漢,高唱漢水流域是「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文化土壤」。 兩漢時代是牛女愛情神話的生成期。漢初,天人相類、天人感應的宇宙天象觀與讖緯之說對牛女神話的生成有很大的影響。織女、牽牛二星被奉為星神。《史記·天官書》曰:「織女,天女孫也。」[7]1311司馬貞《索引》云:「織女,天孫也。」[7]1311織女獲得在天界諸神中的地位和身份。《春秋元命苞》曰:「織女之為言,神女也。」[8]卷7 《春秋運斗樞》曰:「牽牛神,名略。」[8]卷9則在緯書中也有此二星神。織女、牽牛二星還具備了人的形體。元狩三年(120),漢武帝在長安西南開鑿昆明池,模仿牛女二宿隔著天河遙遙相望的情景,在昆明池的兩側各立一座牽牛、織女石像(註:撰者按:牛女石雕在兩宋方誌中仍有著錄,北宋宋敏求《長安志》卷12:「今石人宛在,疑後人名石父石婆雲」。南宋程大昌《雍錄》卷9露台:「昆明池旁有石婆廟,蓋牽牛訛為石翁,織女訛為石婆也。」(此兩條文獻引自李道和《歲時民俗與古小說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7-198頁)牛女石雕,今在長安斗門,即北常家莊村西石婆廟的「石婆」和斗門鎮上的「石爺」兩石雕像。據湯池考證,這兩尊石像具備了人間男女的性別與職業特徵。(見湯池《西漢石雕牽牛織女辨》,載《文物》1979年第2期,第87-88頁)長安斗門的牛女二石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刻,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牽牛、織女二星開始具備人的形體。牛郎、織女石像成為昆明池的勝景,東漢班固、張衡均有吟詠,魏晉時猶存著錄。《關輔古語》曰:「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牽牛、織女於池之東西,以象天河。」[9]95《文選》卷10潘岳《西征賦》云:「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儀景星於天漢,列牛女以雙峙。」李善注引《宮閣疏》曰:「昆明池有二石,牽牛、織女象也。」[10]160牛女二石像,還被想像成隔河相望的戀人或夫婦。宋嚴有翼云:「漢武帝於昆明湖中作二石人,為牽牛織女象。蓋欲神異其水,比方河漢。班固《賦》云:『左牽牛兮右織女,似天漢之無涯。』雖不雲 鵲橋相會說,是牛女神話生成於西漢初的又一重要佐證。在《詩經》里,牽牛、織女為天河阻隔,西漢初《淮南子》卻有鵲橋相會的傳說。《白孔六帖》卷9「烏鵲」注引《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12]156茅盾說:「白居易《六帖》引烏鵲填河事,雲出《淮南子》(今本無之),則在漢初此故事已經完備了。」[1]84《淮南子》的這條佚文是鵲橋相會說的最早記載。至東漢鵲橋相會說廣為流傳。唐韓鄂《歲華紀麗》卷3「鵲橋已成」注引東漢應劭《風俗通》云:「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以梁渡織女故也。」[13]顯然,從天河阻隔到役鵲為橋、鵲橋相會,這一愛情神話更加完美動人。 綜上,牽牛、織女的愛情神話在西漢初開始生成。織女從人格化的星神,成為具有了人形化的普通勞動者;這一神話的結局從天河阻隔轉為鵲橋相會。誠如茅盾所言,「在漢初此故事已經完備了」[1]84。 魏晉六朝時代是牛女愛情神話的定型期。由於神仙思想的盛行和神仙傳說的推動,在文人詩賦和筆記小說中,牛女神話表現出更多的世俗化和情慾化傾向。首先,人物關係更加親密,牛郎與織女從相戀到婚姻,由戀人而夫婦。《文選》卷19《洛神賦》「詠牽牛之獨處」李善注引曹植《九詠》注云:「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 隋唐以後是牛女愛情神話的演進期。牛女神話仍然通過文人創作與民間口傳兩個途徑進行傳播。白居易、杜牧至秦觀都沿用西漢以來的神話傳說,寫出了美麗動人的詩篇。白居易《長恨歌》寫明皇與貴妃在七夕守夜暢想鵲橋相會的神話,喊出「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生死相隨的愛的誓言。北宋秦觀《鵲橋仙》:「織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借牛女神話來謳歌堅貞不渝的愛的信念。不過,這些詩篇對牛女神話的人物性格與故事情節上並無發展。民間口傳的牛女愛情則形態各異。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牛郎織女」條里採集了一則普遍流傳的牛女傳說,其情節是:「織女為天帝孫女,王母娘娘外孫女,於織紝之暇,常與諸仙女於銀河澡浴。牛郎則下方一貧苦孤兒也,常受兄嫂虐待,分與一老牛,令其自立門戶。其時天地相去未遠,銀河與凡間相連。牛郎遵老牛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為牛郎妻。經數年,產兒女各一,男耕女織,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織女。王母娘娘慮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織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與兒女仰天大哭。時老牛垂死,囑牛郎於其死後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兒女上天。差已追及織女,王母娘娘忽拔頭上金簪,憑空劃之,頓成波濤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無由得過,只有悲泣。後終感動天帝,許其一年一度於 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長安西南昆明池畔開始修建牛郎、織女廟,設案供奉牛女二石像。北宋宋敏求《長安志》卷12縣二長安:「唐貞元十四年置石父廟。」「石婆神廟並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昆明池右。」「今石人宛在,後人名石父石婆雲。」[16]這是史載最早的牛郎、織女廟。「石父」、「石婆」是長安鄉民對西漢牛郎、織女石像的俗稱。此後,有許多地方也修建祠廟,祭祀牛女二星神。 綜上,牛女愛情神話在周代的鎬京孕育,在西漢初的長安生成,經過魏晉南北朝文士的修飾與定型,隋唐後在民間廣為流傳。無庸贅言,長安正是牛女傳說的故鄉。
二、七夕節俗起源於西京長安
《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秋之交,正是曝晒舊衣和製作新衣的時節。宋卜子《楊園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閣,常至 從西漢初年開始,牽牛、織女的愛情神話逐漸滲透在 守夜乞願之俗的最早記載,提及西漢文帝竇後。《初學記》卷7「 穿針乞巧之俗也起源於西漢初的長安。《西京雜記》曰:「漢彩女以 綜上,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以及七夕節俗最早產生在西漢初的長安,其後廣泛流傳。牛女神話和七夕節俗在長安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與廣泛的群眾基礎。長安既是牛女神話的起源地,又是七夕文化的發祥地,而長安斗門附近的牛女二石雕以及石婆廟,不僅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而且也是今天弘揚七夕文化的寶貴資源。
[參考文獻] [1]茅盾.茅盾說神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茅盾.茅盾評論文集:下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3]朱熹.詩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7. [5]陳奐.詩毛氏傳疏:中冊[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4. [6]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中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9. [7]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8]孫谷.古微書[M]∥錢熙祚.守山閣叢書存經部.上海:博古齋,1922. [9]陳直.三輔黃圖校證[M].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蕭統,李善.文選: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1]嚴有翼.藝苑雌黃[M]∥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 [12]白居易.白孔六帖[M]∥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891-89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13]韓鄂.歲華紀麗[M].影印津逮秘書.上海:博古齋. [14]馮應京.月令廣義[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64冊.山東:齊魯書社.1997. [15]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 [16]宋敏求.長安志[M].靈岩山館,乾隆甲辰年. [17]李,等.太平御覽[M]∥四部叢刊本.上海:上海書店,1985. [18]徐堅,等.初學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9]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0]葛洪.西京雜記[M].西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1]王仁裕,等.開元天寶遺事十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2]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鄧之誠,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 (原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
推薦閱讀:
※來自2017年9月的報告
※七夕節,女孩給了上聯,急求下聯?
※林黛玉賈寶玉:哪來那麼多的一見鍾情,愛情不都是互相虐么?
※七夕了,單身人士還有一個城市生存問題依然無解
※七夕,能虐到你的其實不是情人和禮物,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