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對傳統美學的影響

 

 

您現在的位置: 教客網 >> 論文 >> 哲學論文 >> 美學論文 >> 文章正文

 

從「言不盡意」到「無言之美」——論析《周易》對中國傳統美學的影響

   -

 

論文關鍵詞:用易;審美;言;象;意 

  論文摘要:中國美學講究深刺地體味事物內在意蘊和作者內心情意,強調「意」,與西方古典美學中的模仿說根本不同。中國美學的這一審美觀念早在《周易》中就已萌芽。本文從歷時的角度,於「言不盡意」、「言有盡而意無窮」、「無言之美」三方面論述了這一美學觀念的產生廈發展演變,探討了其基本內涵廈對後世藝術作品審美追求的影響。      與西方上古時期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如哲學、史學、科學、文學、美學等就已界限分明不同,我國上古時期由於民族思維習慣和思維模式不同,各種社會意識形態卻往往混雜交織在一起,很難「徑渭分明」,《周易》可謂一個典型。《周易》初系卜盆之書,但後人多「取其義不取其占」,把它作為一部哲學著作,而「《周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周易·繫辭》),同時又包含了其他諸多學科的內容。朱熹曾非常感嘆地說:「至哉,易乎!其道之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周易本義·序》)《易》無所不包,當然也包含著文學、藝術、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活動。魯迅先生就曾指出倘要弄中國上古文學史,還得看《易經》。郭沫若也提倡「從《易經》中尋出當時的藝術。」(《中國古代社會))由此看來,《周易》包含著豐富的審美意識,並揭示出不少審美規律。因限於篇幅,我們只能「弱水三千,取一飄飲」而已。 

    一、官不盡意 

    中國美學講究深刻地體味事物內在意蘊和作者內心的情感,強調「意」,與西方古典美學中的模仿說根本不同。中國古典美學的這一審美觀念,早在《周易》中就已萌芽。《周易·繫辭》說:「書不言盡,言不盡意。」這一命題的提出,說明我們的先人已經開始正視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態勢的矛盾。《論語》中孔子幾次提到「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其言也切」。這一方面的確說明「言意」矛盾的事實,承認有些內心體驗、奧妙的感悟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但另一方面也是孔子為避免馗尬而採取的一種應對技巧。在先秦諸子中,真正提出「言意」問題,並對「意」與「言」的內涵與作用深人闡釋的是莊子。《莊子·秋水》說:「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似乎道中了「言不盡意」的實質,但郭象注日:「唯無而已,何精粗之有哉。」由此觀之,莊子辨言、意,最後歸結為虛無。《周易》則持兩可之說,《周易·繫辭》說:「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日:『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孔穎達《正義》雲:「雖書不盡言,繫辭可以盡其言也。」照孔穎達的解釋,首先承認「言不盡意」,但認為卦、艾辭例外,可以「立象以盡意。」同樣,作為哲學家與美學家的莊子對於「言不盡意」還有更精闢的論述,在《外物》篇結尾寫道:「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繼承莊子這種觀點並加以發揮的是三國時代一位傑出的哲學家王弼,他竭力論證「言不盡意」而「象」能盡意,提出了著名的「得意忘象」說。他在《周易略例·明象》章中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出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已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並沒有從「象可言意」本身出發來證明「象」能舉「理之微」,而是另闢蹊徑,調換一個方位(這也是《周易》變通精神的體現),從接收的方向,強調接收者的主觀能動性。只要接收者善於「尋言」而後「忘言」(不受語言所限),「尋象」而後「忘象」(不受具象或意象所限),「象外之意」就不會蘊而不出,就可以心領神會。為什麼要強調兩個「忘」呢?原來是立「象」立「言」者只是將「象」與「言」當作兩個載體,「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則所存者乃非其言也。」(同上書)也就是說聖人的本意就在言外、象外,「象」只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言」只是構建「象」的部件。因此,當你要得「象」而悟得形象意象之妙時,不能將注意力留連於言辭之文采及字面意義,不然就可能忽視「象」的代指或象徵意義的完整性,只有在不自覺的狀態中忘記了「言」的存在(是一種無意識的否定),才得以感受到「象」的完整組合和映現。進而要得「意」而悟得「象外」之意時,注意力必須又一次轉移,不因「象」的外觀之狀而忘卻了探獲、了悟「象內」、「象外」所蘊含的精旨妙義,忽略了「象」所舉的「理之微」,只有再一次在不自覺的狀態中忘記了一象」的存在(又是無意識的否定),才能獲得整體的意蘊。這樣,就以「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而正確理解和把握了「聖人立象以盡意」。 

    如果從哲學立場來看,王弼的兩「忘」說只能使哲理的表述更為含糊乃至多義化。但是,我們如果調換一下方向,從哲學轉向文學、美學,就會驚奇地發現其特有的價值。「言」、「象」、「意」,對於文學創作來說,三者不可缺一。就內容與形式分,「言」是「象」存在的形式,「象」既作為「言」的內容,又作為文學家用以傳導「意」的更為直接地進行審美把握的形式。就文學創作的程序而言,「意」在筆先,「意」是作家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發生聯繫之後產生的思想感情,於是就有「象生於意」;該用怎樣的言辭將「象」描繪出來,於是又有「言生於象」,也就是從內容生出形式,從不同層次的內容生出不同層次的形式。就審美鑒賞而言,則是一個逆向運動,「尋言以觀象」而後「尋象以觀意」,從形式而及內容,從不同層次的形式而及不同層次的內容。 

    文學的表現與哲學論述不同,文學家的「意」,情感性內涵愈豐富、愈熱烈,欲藉助形象來表現的慾望就愈強烈。當一個作家「神思方遠,萬塗競蔭」(《文心雕龍·神思》)時,即創造性思維勃發之時,他往往會感到情意無限而言辭笨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實而難巧」(同上文)。至此,兮言不盡意」移居文學領域而成為一種審美追求。而我們在欣賞文學作品時往往從「不盡意」之「言」人手,追求其「象外之意」,從而獲得一種審美享受。 

  二、言有盡而意無窮 

    在《周易》的啟迪下,中國歷史上對藝術作品(當然包括文學作品)的品評,都強調其妙處盡在不言中,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對作品的要求講求含蓄。劉怒說:「深文隱蔚,餘味曲包。辭生互體,有似艾變。言之秀矣,萬慮一交。動心驚耳,逸響笙飽o"(《文心雕龍·隱秀》)「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文心雕龍·神思》)這是說在對事物極深研幾的基礎上,要做到意在言外,理寓其中,從而感人肺腑。「善刪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意顯。」((文心雕龍·熔裁》)「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隱以復意為工。……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秘象旁通,伏采潛發,譬交象之變互體,川讀之蘊珠玉也。」(《文心雕龍·隱秀》)此處的「意」,完全成了作家審美處理的對象,已再不是「言」可盡或不可盡的一個客觀存在。作家可以用字操縱它或顯或隱,或明朗或含蓄,「字去意留」、「復意為工」、「義生文外」,是對「言不盡意」的發揮和超越,「意」成了作家可以主觀把握和調度的對象。徹底地完成「意」在文學領域的轉化並促成其飛躍的,應推鍾嶸。他在《詩品》中論及詩的審美本質「吟詠情性」及詩的思想內容時,提出「文已盡而意有餘」的美學命題。這便成為鍾嶸《詩品》品評漢魏以來五言詩最高的審美標準,與「滋味說」相互為用,評《古詩》是「文溫以麗,意悲而遠」;評阮籍《詠懷詩》是「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方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等等。「意」的審美狀態有「遠」、「清」、「放」、「深」等。「文已盡而意有餘」,比建安七子中劉禎所說作詩文「使其辭已盡而勢有餘」,比劉招所說的「復意」和「義生文外」等更為明白。將它與《周易》「言不盡意」相比較,便能徹然穎悟:「言不盡意」說的是有限之言難以盡傳無限之意,言者有一種陷於被動境地、欲言而難言的局促;「文已盡而意有餘」(後人或雲「言有盡而意無窮」),卻說的是「言」者「意」不盡言,主動把握能言、該言的限度而給讀者留下自由想像、自由發揮的空間(後人所謂「用意十分,下.語三分」是也),言者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審美的局促轉為審美的自由,從「言」所盡處拓展出情意悠悠之廣宇(即「情寄八方之表」)。後來的藝術家由此而啟發,努力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境界。姜夔說「語貴含蓄。東坡雲『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袁中道說「天下之文莫妙於言有盡而意無窮。歐陽修對此曾作了精闢的闡釋,他認為對這句話不能片面的理解,書不盡言,在於言簡意賅;言不盡意,在於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書不盡言之煩,而盡其要;言不盡意之委曲,而盡其理。」(《四部叢刊》本(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繫辭說))葉燮也說「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於默會意象之表,而理與事無不燦然於前者也。」(《原詩))這是要求由表及裡,對於那不容易說清楚的道理,不容易表述的事物,要蘊含在作品之中,從藝術作品中深刻地領會它的內涵。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文心雕龍·物色》),「思理為妙,神與物游」(《文心雕龍·神思))這是說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必須把主觀情感和客觀事物敲為一體,由事物感動、激發人的情感。所謂物色動而心亦搖,主觀心態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情以物遷」,體現了《易》「以類萬物之情」的精神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因此中國的藝術創作非常強調一個「情」字,通過詩詞、歌賦、繪畫、戲曲,以至於書法等形式表達作者的主觀審美感受。並且強調作者的「情」貴隱而不貴好,所以魏泰說:「詩者述事以寄情,事貴祥,情貴隱;及乎感會於心,則見於詞,此所以人人深也」,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感動人心,與作者產生共鳴。在繪畫藝術方面要求「寫其形,必傳其神;傳其神,必寫其心」(陳郁《藏一話腆))這是說藝術不僅僅是追求形似,藝術不是鏡子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外貌,而是要求其深刻的內涵(即「意」)。藝術創作要通過「形」(「象」)來寫「神」(「意」),乃至忘卻「形」(即不受「形」的局束),只有這樣才能得其「神」(「意」)。形神兼備,自然得體即是有意境(或稱境界)。對此,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精闢的論述。他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即是要求作品自然得體,深人描寫對象的內涵,由此而感動讀者。如何達到意境?他指出「詩人對於宇宙人生,須人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人乎其內,則把對象描繪得自然而有生氣;出乎其外,即以審美主體的情感來裁剪客觀對象而觸人作者的主觀精神。因此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所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言近旨遠,言有盡而意無窮就成為品評藝術作品的一個根本原則,也是藝術家所追求的一種審美境界。    三、無言之美 

    明確提出「無言之美」這一美學命題的是我國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他在1924年發表的《無言之美》中說:「無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言,所以有許多意,盡在不言中。文學之所以美,不僅在有盡之言,而尤在無窮之意。」他提出「無言之美」,用以表述「意」在文學藝術領域裡所能出現的最高層次的審美形態與審美境界。在先秦諸子中,孔子、老子、莊子都已有「不言」、「無言」之說,但多是因「言不盡意」而實行的一種策略。但《莊子·知北游》中有幾句話,與「美」聯繫起來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這即是說,世界上有「無言」之「大美」存在。莊子這一美學觀經過魏晉玄學家的演繹,最後被文學家們完整的接收過來。由南朝而唐宋,由於詩人和詩論家,受鍾嶸「文已盡而意有餘」之啟迪,加之已有禪宗哲學、美學思想的輸人發展,更渲染了「無言」之美的魅力,使之成為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追求。例如: 

        但見情性,不睹文字,蓋詣道之極也。(唐·皎然《詩式》) 

        詩者,其文章之效那?義得而言喪,故微而難能;境生於象外,故精而寡和。(唐·劉禹錫《釜氏武陵集紀》)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苦不堪憂。(唐·司空圖(詩品·含蓄》) 

        詩者,吟泳情性也,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過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言有盡而意無窮。(宋·嚴羽《淪浪詩話》) 

        人情物態不可言者最多,必盡言之則侄矣。……詩不患無言,而患言之盡。(明·陸時雍《詩鏡總論》)言有盡而意無窮,則神臾飛動,手舞足蹈而不自覺,此詩之所以貴情思而輕事實也。(明·李東明《麓堂詩話》) 

文學本是語言的藝術,詩又是語言藝術的最高樣式,為什麼其最高的美學境界又在於「無言」呢?這是中國古代一個具有辯證意識的美學命題。 

    任何一首詩,詩人的情意是作品的精神主體,語言文字是物質載體,沒有載體,情意就不能輸出,從這個意義上講,「有言」是絕對的。至於「無言」,至少應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有的「意」不可用「言」盡行表達出來(詩人亦有意識的不盡行表達),只能讓讀者超越已有的文字去體味、探索而心領神會,文字之外的意蘊就在「無言」中獲得。另一方面是詩人運用語言的技巧和功夫,他的語言最精練,表現能力最強,能用「三分之語」去創造了一個「用意十分」的情深意遠的境界,其餘「七分」被他省略了,寓「七分」於「無言」之中,這就是語言藝術功夫的高超顯示。 

    「無言」相對於「有言」,進一步說,「不言」有賴於「善言」,老子早有「善言無瑕滴」(《老子·二十七章》)。文學家也有「善言」說,明代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善言情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便覺此衷無限。善道景者絕去形容,略加點綴,即真象顯然,生韻流動矣。」詩人「善言」的表現,那就是善於做到「言外之旨」、「韻外之致」、「象外之意」,通向「無言之美」的幽徑皆在於此。陸時雍首先還是強調詩人必須精心酌選富於暗示性和啟示性的語言,才能做到「欲露還藏」不現形跡;對物象的描寫必須運用富有色彩的、動態感和表現力強的語言,才能做到「略加點綴」而一「真象顯然」。由此可斷:「有言」的表現力越高,成了真正的善言,「無言之美」才能愈高的顯現。「有言」的表現力愈差,「無言之美」就會遭到窒息。「無言」以「有言」為依據而得以超越空間與時間;「有言」憑「無言」的拓展而得以顯示自身的魅力和能量。 

    從鑒賞美學的方向考察,「無言之美」在鑒賞者的審美過程中,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心理辯證過程。上文言及王弼的兩「忘」之論,「存言者非得象者也」,要得「象」必須否定「言」的存在;「存象者,非得意也」,要得「意」必須忘記或否定「象」的存在。這兩次否定,完全適應於文學藝術作品的審美鑒賞。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一個人要證明自己有鑒賞力,「關鍵是繫於我自己心裡從這一表象看出什麼來,而不是繫於這事物的存在。……人必須完全不對事物的存在有偏愛,而是在這方面純然淡漠,以便欣賞中能夠做個評判者。」(英·鮑桑葵《美學史》第十章)我們在鑒賞實踐中所獲得的審美經驗確亦如此,當你審視一件作品時,如果將審美注意集中於言辭之美,就有可能忽略「象內」「象外」的精旨妙義『忽略深邃廣遠的意境之美,就會犯「買犢還珠」的錯誤。故而,在審美鑒賞時,必須否定美賴以傳導表現的美的符號,才能無牽無掛、不受任何外在之物干擾而獲取美的內涵,否定愈徹底,獲取的實現愈充分。一個鑒賞者在一系列的審美活動中最後獲取了「無言之美」,他也隨之進人了心靈自由、審美自由的無限愉悅的境界。 

    唐宋及其以後眾多的詩人、詩論家之所以都以不同的表達方式祟尚「無言之美」,是因為他們已經具有了徹底回到詩的「吟詠情性」的本位上的創作意識,較為徹底的排除了任何理念對於詩的有形的干擾,摒棄「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非詩傾向。「不睹文字」是求情性自然的流露,「不落言荃」是否定詩中說理和議論文字。誠如黑格爾所說「藝術在一切方面都要把我們帶到一個不同於日常生活、宗教觀念和行動乃至科學思考的嶄新領域,所以詩不僅一方面要防止表現方式降落到平凡狠瑣的散文領域,另一方面要避免可以破壞形象鮮明的、憑知解力的生硬割裂和聯繫,以及下判斷作結論之類的哲學形式,因為這類形式會立即把我們從想像的領域搬到另一領域去。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善於將自己在客觀事物面前所穎悟的「理」,融於客觀事物所激發的「情」,即理念的物化、情感化,這樣,理念的消融反而會加深情感的意蘊。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代的詩論家發明了許多屬於「無言之美」的美學觀念,如司空圖的「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與李生論詩書》)、「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與極浦書》)、「神而不知,知而難狀」(《詩賦贊》)等。在《詩品》中更有不少關於「有言」與「無言」辨證關係的妙解。如果說,司空圖是含蓄而委婉的排除了「理過其辭」對詩的干擾,那麼,嚴羽則是真率而激烈的反對宋人「尚理而病於意興」的非詩化傾向,揭露「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至「多務使事,不問興緻,用字必有來歷,押韻必有出處」等種種創作劣跡,那不但是「有言」而且言之累贅而成災,興味索然。嚴羽要求詩「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做到「辭理意興無跡可求」,以「透徹玲瓏,不可湊泊」的意象,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審美境界。《周易》是中國古典美學思維的基石,後世許多美學思想都可以從中找到淵源;它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特點和藝術創作的中國特色,對《周易》美學思想的探索研究,對於繼承發揚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和藝術風格、審美思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美學論文相關文章↓  

美的王國——談古希臘人體雕塑

意識形態、文化批判與人的解放(上)——論析西方馬克思…

淺論構建、消解、解蔽——現代西方哲學對傳統美學的詰…

簡析渡邊淳一說創作的美學關照

「身份」問題的介入——簡析「主體身份」視角對美學研…

試論中國傳挽美學的獨特品格眾其當代價值

從方法論角度簡析中國美學的研究現狀

淺談對傳統美學的修正、整合與超越——評郭昭第《審美…

淺談關於美的本質命題的合理性問題

簡論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在包裝設計上的運用

簡論農村會計職業化管理

試論中國傳統美學的思想精粹

論析徐復觀美學思想中「第二自然」概念的理論源流及其…

淺談荒誕:美學向弱者的敞開

淺談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兩種美感——「錯采鏤金」之美與…

  

 
推薦閱讀:

「儒」與「法」: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與枷鎖
當我們談起德國服飾——從傳統到現代
試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對法治國家建設的影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母親最應具有的文化基因
傳統八字關於十二運(十二長生)的爭議

TAG:美學 | 傳統 | 周易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