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信都被它們吃了:打敗自信的6個天敵 - 壹心理
文:Dalles Chen 丨 壹心理專欄作家·Dalles@BC
原題:原來自信都被它們吃了——打敗自信的6個天敵
我的身體是一個牢籠 它阻止我跟我的愛人起舞 不過 我的頭腦掌控著鑰匙 我站在恐懼和自我懷疑舞台上 這是一個空洞的演出 但他們仍舊會鼓掌 我的身體是一個牢籠 它阻止我跟我的愛人起舞 不過 我的頭腦掌控著鑰匙 (開啟牢籠)-Arcade Fire
我們都會在某些時候感覺自己能力不足,但長久的缺乏自信心卻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它像一個牢籠限制著我們的行為,阻止我們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牢籠上的鎖各種各樣,這裡陳列了最常見的六種,以及打開他們的鑰匙——我們的頭腦。
·內疚
內疚有可能已經尾隨你很久了,從童年開始。「把你的飯全吃了,多少農村的孩子想吃還吃不上呢」;或者「我天天上班忙前忙後的為了誰?你有什麼資格不好好學習?」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自然沒有能力質疑大人的這些「道理」。由此,我們將錯誤全部歸到自己身上,並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好。
內疚有時也是有實際意義的——它防止你傷害他人。但更多時候,內疚使我們不斷傷害自己,並把快樂慢慢從生活中擠掉。你甚至沒有能力欣賞自己努力的結果。你或許覺得「我沒有盡全力幫助他,即使我已經做了很多」,或者「我竟然嫉妒自己最好的朋友結婚,不可以有這樣的想法」,或者「我升職了,意味著有人被降職」。
有沒有發現,你珍視每一個人,除了你自己。對於你來說,你好像不存在一樣,想法、態度、願望統統可以被忽略。你和他人有什麼不同,沒有權利平等的接受人生中的喜怒哀樂么?拿出為朋友高興的勁兒為自己喝彩吧,因為你們之間沒什麼不同。
· 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我們很多人把失敗做成了眼鏡,並透過這個眼鏡去看自己的成功,成功也變得黯然失色了。失敗者的心態對我們的影響還遠遠不止如此。它讓我們在新挑戰面前畏首畏尾,不斷提醒著自己能力不足,並擋住自己前進的道路。這使得我們成功的經驗變得越來越少,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失敗者的形象。同時,低估自己的能力使得我們很可能隨便找個工作了事,變得心不在焉,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
我們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敵人是自己的壞處就是它隱藏的很深,不容易被發現;而好處就是如果我們學會轉變思想,敵人就會變成隊友。轉變思想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任何改變都不容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失敗者心態已經向前邁了很大一步。之後,學會慢慢相信沒有什麼信念(尤其是錯誤信念)是我們一定要秉持的,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你也一樣。
· 完美主義者
也許我們才是對自己最嚴厲的人,無論做什麼都達不到自己的標準。當我們必須去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完美主義會是我們的幫手——我們拚死也要做好一件事並得到他人的讚賞。但現實是,很多時候沒有人逼我們完成什麼事情,我們自己決定畢業論文的內容,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學車,自己選擇自己的工作。「要不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這種想法可能使得我們永遠認為自己準備不足,無法做到最好,由此拖延下去,最後實現了前半句話,什麼也沒做。
完美主義者像一個糖衣炮彈,因為它看上去並不像是一件壞事或缺點。但它的確可以傷害我們——它讓我們只喜歡優秀的自己。但現實是,沒人能夠一直優秀。嘗試和失敗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但它卻是從0到100的必經之路。獎勵自己的每次嘗試,將失敗放到從0到100的全景圖中,並記住這不是終點。
· 生活在懊悔中
犯錯誤後,有時我們將原因歸結為外部環境(如沒有足夠的時間),而另一些時候我們認為錯誤完全在自己(如自己能力不足),並開始對自己失望,悔不該當初。
如果我們真的有第二次機會改變事態的話,懊悔或許是可以產生積極影響的情緒,即使它本身很痛苦。它的痛苦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事態,做出正確的選擇,尋找新的途徑。例如,你為戒酒失敗而懊悔,懊悔反而可以成為你戒酒的新動力,不斷地推動你前進,最後成功戒酒,健康生活。
但更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那麼好運能夠擁有第二次重新選擇的機會。這時懊悔就更像一個害蟲,蛀蝕著你所有的積極信念。懊悔的情緒使得你不停回顧你所犯下的錯誤,促使你分泌與壓力有關的化學激素,對生理健康同樣產生危害。最重要的是,即使有這樣的「代價」,你依然無法改變現狀。
事實是,我們回不到過去,去不了未來,我們擁有的只是此時此刻。運用一些技巧(如冥想),使自己活在當下。同時記住,那些錯誤只是你犯下的錯誤,並不是你。
· 消極的將自己同他人比較
「比較是快樂的殺手。」
-西奧多.羅斯福(第26屆美國總統)
我們在社會中各自奮鬥,通過同他人比較來判斷自己的表現和位置。我們會和比自己好的人進行上行比較,也會和不如自己的人進行下行比較,而標準通常是社會上普遍推崇的價值,如金錢、成就、相貌等等。上行比較通常使我們困擾,下行比較會讓我們變得高興和滿足。
我們不會傻到將自己和英國女王進行比較,並對我們和她之間的巨大差距而產生困擾,因為在我們眼中,她的存在太奇怪了,絕對不是社會的主流情況。我們更多的是將自己同身邊的朋友、同學、親戚對比,因為我們通常認為自己和他們之間本質上沒有什麼差別——(曾經)擁有相似的環境,在同一空間中發展。這樣的對比產生的不同差異才會使我們或沾沾自喜或耿耿於懷。
但問題是,我們真的像了解自己的情況一樣了解他人的情況么? 當我們沒刷牙沒洗臉在床上窩了一天後看到朋友圈裡A剛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朋友喝了下午茶,又看到B在圖書館和論文奮戰了一整天連飯都沒吃的時候,我們自然會產生焦慮和羞愧。自身的頹廢和他人的鮮亮不再暫時的狀態,而是全部生活的縮影。
但其實,他人(大多時候)不會將受挫的經歷公之於眾,我們看到的都是他人生命中光鮮的一面。這樣的比較我們如何獲勝?最多只能平手。
可見,和他人比較沒有客觀性可言,它或許能夠反映你潛意識裡想要的結果。例如,自卑的人一定要在對比中戰敗才肯罷手,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他們為自己寫的劇本。
想要客觀?那就和自己比較吧。這不是很好的控制變數么?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之間的差異才是你自身情況和能力的體現,而和他人比較不會讓我們的實際能力有任何改變。
· 取悅他人
我們是否都有過這種時候:想要所有人喜歡你,過分重視他人的意見,並以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自尊為代價。現在看來這可能是個壞習慣,但它可能曾經是我們的幫手和法寶。
不是每個人的童年縮影都是陽光下奔跑的快樂場景。實際上,不幸福的童年經歷也很普遍,有時候弱小的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個可以真正依靠的照看者。失敗的父母形象多種多樣。隨意打罵孩子或過度關注自己的父母使得孩子必須學會取悅他們的技巧,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使自己減輕傷害,發展成人。抑鬱或有成癮現象(如酗酒)的父母連自己的都照顧不了,於是孩子過早的承擔了照顧他人的責任,並發現只有滿足父母的需要時自己才會得到關注。我們由此變得不停付出。
只要付出都會期待回報,但現實卻是有可能我們不斷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由此變得消極,認為需要付出更多才行。取悅他人是「共情」的錯誤表達方式。我們理解他人的感受並不代表我們有義務犧牲自己來讓他人變好。 我們有多種選擇,並不只有一種。慢慢放棄「我應該」的想法,練習設定一些「界限」來保護自己,並在別人試圖打破界限時說「不」。不要再被樂於在別人的世界裡橫衝直撞的人綁架了,從他們身邊跑開吧。
沒有誰能讓全世界人都喜歡,你也同樣沒有義務去完成這項任務。說「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的敵人並不是我們說「不」的對象,而是我們不斷取悅他人的自身的源動力。在改變的過程中,不適、尷尬、羞愧、內疚等情緒可能都會跑出來保護我們想要取悅他人的想法。學會慢慢接受短暫的不適,然後享受之後壓力減輕的幸福感覺。
啊,這次的付出釀造出了甘甜的味道。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
※一封壹心理寫給你的信
※心理學家談「虛偽」:讓座的人道德感一定比較高嗎?
※如何追到心理學專業的女生? | 套路與反套路指南
※不情緒化,你最終才能贏
※為什麼明明就很脆弱,卻要在他人面前顯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