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推手的發放技巧

 

推手中若想做到發放致遠,應注意下列幾方面練習:

  一、合拍——對方向我發手時,我應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原則順應其勢,不丟不頂,接住彼手,引進使其落空,待其力盡,必有回意,我即可順勢而發。《打手歌》中說「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合」字應該是指對方力盡我即發出的轉化時刻,即合拍時刻。《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收即是放」也就是收到最後就是放,轉化並不明顯,但是要掌握這一時刻,才能順勢發出:

  二、牽動——引進對方來手時如對方來手停止不前,對方重心穩定,我若發勁必然效果不佳,難將對方發出,我應牽動對方來手,使其重心前傾,對方必急回撤,我即順勢而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驟發——對方一有回意,我即以爆發力驟然發勁,如迅雷閃電,疾風驟雨,引發之間,合而為一,使對方在毫無思想準備下驟然被發出,不及走化。已故太極拳家顧留馨老師曾稱讚揚澄甫先師推手是「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凡身受之者未覺其動而已騰空跌出」。故牽動手法更能得到順勢借力的效果。

  四、寸勁——向對方發動時,應以在極短之時間發出的最大之勁發之才能將對方發之致遠,即所謂「寸勁」。這樣就會使對方猝不及避,不易走化。

  五、勁整——上述所發之寸勁亦應集周身之勁,所謂「周身一家」。《拳論》中也指出「發動須沉著松凈,專註一方」;「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運勁如百鍊綱,何堅不摧」。故如欲使發放效果最大,必須勁整。

  六、螺旋——在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單手或雙手均應畫或大或小之圈,含有螺旋之意,以使對方不知我勁之所向,陳式太極拳中曾強調纏絲勁,楊式大極拳亦然,發動時畫極小之圈,而後適時發出,所謂「意在驚彈走螺旋」,「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發之致遠。

  七、略偏——在向對方發勁時,一般是向對方之正面方向發動,對方之抵抗方向也多在正方,故雙方之勁可能抵消一部或全部,如我發動時方向略偏,不論上下左右,隨機應變,必然能出其不意,其抵抗力必小,使我之發動效果更大。

  八、發點——向對方發勁時,無論用擠或按,用單手或雙手,勁力均應集中在一點,意    在對方中樞。《拳論》中說「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力點集中在箭的尖端,才能有穿透力。如力量不集中,發放不能致遠。已故太極拳汪永泉老師總結為一句話「要點不要面,要面兩不便」。意思是說發勁一定發點,否則發得不遠會造成雙方糾纏在一起進退維谷的局面。

  九、跟步——向對方發勁時必須有步法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力由脊發,步隨身換。」即步須根據發勁的需要而轉換,如發勁時後腿跟上半步,前腿亦隨之前進半步,使我之步伐前移,發乎範圍加大,將對方發之更遠。即所謂「進之則愈長」。進退步伐大小,均應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十、挫意——我發勁時應含有挫意,《拳論》中說:「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此處挫力應為發手時先下後上走曲線的發力。應使對方在著力時有騰空而起似斷線風箏般的被發出的感覺。

  以上所談為推手時對於如何發放致遠的點滴膚淺體會,而如何用於實踐並做到恰到好處,仍需不斷反覆練習。即所謂「工彌久,技彌精」,「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推薦閱讀:

書架-----神州太極 > 《楊公五經與地理書》
走進太極 | 馬成起:練出平常心 練出內氣
月夜歸航05-【太極】太極樁功
太極雜說 109
傳統楊式太極拳正弓步實腿屈膝程度的探討

TAG:技巧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