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下嫁之謎,別當做瓊瑤戲,大玉兒真的嫁過多爾袞嗎?
清初,滿清王朝從東北而來,帶著不同的文化,帶著不同的理念,滿滿的都是神秘色彩,最為隱秘。清初有三大迷案,一是順治出家之謎;二是雍正即位之謎;第三就是咱們今天要說的太后下嫁之謎。
野史認為,清初的時候,三十一歲手無權利的孝庄太后和少不經事的順治皇帝要掌握朝臣,一統天下,必須有多爾袞的支持。為了獲得多爾袞的效忠和臣服,孝庄太后和多爾袞不僅勾搭在一起,還在後宮辦了婚禮,昭告過天下。只不過後來清朝皇室逐漸漢化,儒家禮教思想深入,通過文字獄、禁書等方式消除了證據。孝庄太后後來沒與皇太極葬在一起也是個證明,說她並沒有臉面去見他的前任丈夫。
但是經過史學界的努力,正面太后確實沒有下嫁。雖然咱們現代人並不為意,甚至期待瓊瑤阿姨式的好戲上演,但是歷史並不如電視劇那樣演出的。
第一,野史中津津樂道大玉兒與多爾袞「青梅竹馬」,從小情投意合,為以後的婚配打下感情基礎。但這個並不存在。孝庄太后是蒙古人,生活在蒙古科爾沁部(今內蒙古通遼市),而多爾袞是滿人,生活在遼東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撫順市),兩地相距三四百公里。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是沒有辦法從小情投意合的。而大玉兒13歲就嫁給皇太極做老婆,根本沒有機會再和小叔子情投意合了,青梅竹馬了。
第二,支持太后下嫁者認為多爾袞的稱號由「皇叔父攝政王」改為「皇父攝政王」稱號就是由於孝庄下嫁了,多爾袞當上了順治皇帝的繼父的緣故。但是清史稿· 多爾袞傳記載: 「(順治)五年十一月, 南郊禮成,赦詔曰:『叔父攝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勛勞,宜加殊禮,以崇功德,尊為皇父攝政王。凡詔疏皆書之。』」 這段話明確指出,多爾袞是因為統一中國、治理天下功勛卓著才被尊稱為「皇父攝政王」 的。歷史上周武王稱姜尚為尚父、齊桓公稱管仲為仲父、項羽尊范增為「亞父」、劉禪對待諸葛亮「以父侍之」等等還是不新鮮的,只不過為了籠絡權臣的手段而已。
第三,支持論者最大一個證據是明末清初抗清將領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中寫道,「上壽稱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但是這位張煌言是抗清烈士,又在南方,千里之外的事情,怎麼他能知道?又怎麼單單他一個人知道?「慈寧宮裡爛盈門」一句,是說喜事在慈寧宮裡辦的。但是,根據歷史檔案記載,慈寧宮在李自成臨撤出皇宮時被焚毀,順治十年修葺,皇太后才搬居慈寧宮,多爾袞則死於順治七年,他與皇太后怎能在此舉行結婚典禮呢?
第四,支持論者認為當時順治帝發過詔書,但是在清朝被消滅證據了。如果發布詔書,是一定會送給當時的藩屬國的,但是在朝鮮和越南的相關文獻中都找不到證據。
第五,蔣良騏寫了一部書叫做《東華錄》,裡面有一句話,就是多爾袞有時候到皇宮內院。這個也不能成為證據,他因公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好,找太后商量事情,進皇宮內院,也不能說明皇太后嫁給他了,嫁給他,他就用不著進皇宮內院了,他住一家了,還用到皇宮內院了,反倒證明沒嫁給他。
第六,孝庄太后沒有和皇太極埋在一起。按照當時的風俗,帝後確實是要埋一起的,但是如果兩個去世時間相隔太長,也會單獨立陵。比如乾隆的母親崇慶皇太后就沒和雍正合葬。孝庄事先說過。她說皇太極已經故去很多年了,如果重新把他墳啟開的話,就驚動了亡靈,她很長時間和她兒子順治,孫子康熙生活在一起,這樣她最後選擇和兒子、孫子墓葬在一起。
推薦閱讀:
※皇太極暴死後,多爾袞無奈之餘擁立侄子福臨為帝
※此女是多爾袞的侄媳,丈夫死後,以有孕之身被多爾袞納為王妃!
※看似無情最多情,孝庄與多爾袞的難解之謎
※他使得明王朝錯殺了大將,他力保多爾袞,他誓要滅亡大明
※孝庄皇后為什麼會嫁給多爾袞?皇嫂嫁弟於理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