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詩歌的現狀與前景,作品

    網路詩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的,廣義的網路詩歌是從傳播媒介角度來說的,一切通過網路傳播的詩作都叫網路詩歌,它既包括文本詩歌的網路化,即把已寫好的詩作張貼在電子布告欄上,也包括直接臨屏進行的詩歌寫作。狹義的網路詩歌則著眼於製作方式,指的是利用電腦的多媒體技術所創作的數字式文本。這種文本使用了網路語言,可以整合文字、圖像、聲音,兼具聲、光、色之美,也被稱為超文本詩歌。之所以這樣界定,是因為它比較符合目前網路詩歌的實際。作為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學樣式,廣義的網路詩歌已經被廣大詩歌愛好者和讀者接受;狹義的詩歌作為超文本詩歌樣式,是詩歌發展的方向,儘管目前還不是很多很普遍,但它代表了詩歌的未來。 

 

    一、網路拯救了詩歌。 

 

    大家都知道,詩歌這些年一直不景氣,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詩歌集賣不出去,寫詩歌不能掙錢。而網路詩歌的興起,使詩歌獲得了新生,改變了這些年來詩歌的衰落局面,挽救了詩歌這一古老的文學樣式。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詩歌的幸運,也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必然。

  1、詩歌衰敗的原因。 

    中國詩歌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路程。從郭沫若到郭小川,從臧克家、賀敬之到艾青,乃至後來的北島、顧城和舒婷,一代一代中國詩人都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創造了眾多的詩歌流派,寫出了可以傳世的美妙詩篇。但隨著社會的轉型,時代的變遷,詩歌這一古老的藝術慢慢衰落。讀者越來越少,出詩集越來越難。詩歌的衰落是從朦朧詩開始的。一些詩歌由於過分追求現代主義,追求所謂的「先鋒」,而忘記了詩歌與讀者的聯繫,脫離了同人類情感和思想的聯繫,失去了藝術最本質的東西。再加上大量偽劣作品的出現,造成了詩歌創作的混亂,人們看了後摸不著頭腦,失去了一部分讀者。 

   朦朧詩的出現,作為詩歌的一個流派沒有什麼不對,但是,由此而來的詩風卻把它推向極端:寫詩以讀者看不懂為榮,以違背語言邏輯為驕傲。反正是我自己明白就可以。朦朧詩的晦澀難懂,使讀者倒了胃口。這是詩歌內部的原因,不是群眾不願意讀詩歌,是詩歌脫離了群眾。詩歌作者忘記了詩歌的教化功能,老百姓不懂你的詩歌,又怎麼能夠從中受到教育呢?    客觀原因是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1992年之後,中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進入了一個經濟繁榮、全面發展的時期。由於經濟改革、社會節奏加快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發生了變化,社會壓力加大了,越短小的東西、越輕鬆好讀的東西,可能更是人們所需要的,比如茶餘飯後,等飛機、等車的時候,人們會很隨意、很輕鬆地讀一篇散文、幾頁小說,因為它們是在講故事。而詩歌需要靜下心來,進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不是非常匆忙的人能夠進入的。  

    主觀原因是詩歌不在正確地反映社會生活,缺少穿透力。一些詩歌作者,由於他們生活環境的局限,使他們特別注重於個人內心的感受,或者是小圈子、小集體的體驗。寫出的內容就比較晦澀。別人不了解他的生活,也就無法體會他詩里的內涵。詩人不去關心社會,也不關心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失去了詩歌的本質和精神,從此也就丟掉了市場。於是,出現了詩歌賣不出去,出版詩集要個人掏腰包的局面。一些詩人不能適應劇烈的社會變化,就悲觀失望,有的如海子、顧城等自殺。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詩歌的悲哀。  

    中國詩歌這門古老的藝術,面臨著生存危機。正當山窮水盡疑無路時,網路的興起給中國詩歌帶來運氣和機遇,使中國詩歌出現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2、網路詩歌和網路詩人的出現  

     1993年3月,詩陽首次使用電腦創作詩歌並通過互聯網大量發表,網路詩歌誕生。詩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網路詩人。第二年詩陽的網路詩歌創作達到高峰,幾乎以每天一首的速度發表了數百首詩歌,在網路上和各大中文網刊上均出現他發表的作品。詩陽詩歌的大量發表和傳播,極大地推動了早期的網路詩歌運動的發展,促使更多的優秀網路詩人不斷地出現。

   1995年詩陽、JH、魯鳴、丁泓、非楊、亦布、天天、建雲、夢冉、西嶺、秋之客等詩人創辦了首份中文網路詩刊《橄欖樹》,詩陽擔任主編,後有馬蘭、祥子、梁元、張耳、京不特、桑克等加盟。《橄欖樹》的出現,形成了以網路詩刊為核心的網路詩人群。  

     在此之後短短几年裡,網路詩人群不斷壯大,國內的文學網站陸續出現,為網路詩歌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1999年李元勝等創辦《界限》,2000年萊耳、桑克的《詩生活》和南人的《詩江湖》等成立,2001年於懷玉成立了《詩歌報》,網路詩歌成為詩歌創作的主流之一。  網路詩歌的繁榮更表現在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網路詩人。有的人不承認網路詩歌的存在,也不承認網路詩人的存在,認為只能算是詩歌愛好者。但是,不管承認不承認,作為與傳統詩人相對立的一個概念,網路詩人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有這樣三個主要特徵:一是他的詩歌作品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靠網路而不是傳統的詩歌刊物;二是他們直接從網路上起步開始詩歌寫作,而不是其他的方式;三是他們主要是在網路上得到承認與推崇。這些人與傳統詩人相區別,是專門在網上寫詩的群體,也是非功利寫詩的一群。  

    據詩歌報組織編寫的《中國網路詩人100家》,他們選登的比較著名的網路詩人有:阿固、匪君子、艾若、冰馬、冰雪蓮子、重慶夢喬、陳忠村、沉香木、朵朵、老槍、瀟湘妃子、紫衣俠、阿嚏、利子、燕南飛、冰黛兒等網路詩人。他們大都是站長或版主,有多數出版過詩集。千千社區搞的網路寫手1000人的排名前十位主要是:血嘯、石破天、火柴、蕭蕭楓子、易涵、陳天遠、雲抱、思維與若思、山耳和醉鬼、橡樹和煙斗雅皮。筆者在紅袖添香遇到的水叮噹、青荷、綠結,還有天涯社區的匪君子、老刀等都在其列。  

    有許多老詩人們現在也開始受到影響,也在網上任駐站詩人、版主、主持等管理職務,如伊沙、劉春、沈浩波、趙麗華、何小竹、楊黎、馬鈴薯兄弟、韓東、譙達摩、龐清明、林童、朵漁、安琪等。新人和舊人,新面孔和老面孔,都在一條河裡游泳,發表自己的作品,聆聽各種各樣的評論。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有時也爭辯得熱火朝天。「網路詩人」作為一個嶄新的群體,他們帶給詩歌界更多更及時的、隨意化的、性格化的詩歌作品,在網路上他們凸現了作為網路詩人的不同特點,有許多作品的主題與用詞習慣帶有明顯的網路烙印,老詩人或者一度停筆的詩人們走上網路,開始與那些從網路上起家的新詩人交上了朋友,與他們稱兄道弟,互相學習。更多的詩歌刊物開始關注網路詩人,正在習慣從網路上約稿、選詩、通過網路來推薦和營銷刊物。  

    3、網路詩歌園地越來越多。  

    國內第一家網上詩刊,是1999年1月出現在「重慶文學」站上的《界限》。它力推重慶及海外漢語詩歌精品,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01年以後,網路詩歌論壇便如雨後春筍一般大量湧現,紛紛佔據了互聯網的虛擬空間,給中國新詩界帶來了許多新的氣象。到目前為止,國內詩歌網站已有500多家。  

    椐統計,2002年全球詩歌網站有26.5萬個,其中中文簡體站點12.7萬個,而2000年,中文簡體站點不過1萬個。另據一位網友2004年8月的調查數據,可實名搜索的獨立、專業漢語詩歌網站共503個,其中大陸475個,港澳台15個,國外漢語詩歌網站5個,外國詩介紹網站8個。顯然,與大陸目前公開發行的10家左右的詩歌報刊相比,詩歌網站的數量及其吸納的寫作者、閱讀者的人數是驚人的。可以說,在新世紀中國新詩的發展中,網路詩歌的影響力和支配力,遠遠超過了紙介詩歌。  

    《界限》是一個大型的私人詩歌網站,他們還辦有《界限》網刊;《詩生活》是由萊耳、桑克等一群愛好詩歌的人主辦的一個大型詩歌門戶網站,在詩歌界的地位是其他網站所不可代替的,這個網站的編輯隊伍強大,評論家雲集,翻譯詩歌、詩人專欄、理論家專欄等特色欄目吸引了眾多的詩歌愛好者。江蘇韓東、烏青與四川何小竹、楊黎的《橡皮》頗具規模;《揚子鱷》是由桂林詩人劉春主持的老牌詩歌網站,論壇帖子滾動速度奇快,經常有大牌詩人出現;廣東凡斯的《原創性寫作》、河南森子的《陣地》、廣東茂名曉音的《女子詩報》、貴州夢亦菲的《零點》更是熱鬧;北京靈石的《靈石島》由博士詩人靈石主辦的詩歌資料庫,資料多而全;福建康城的《甜卡車》、四川野川的《三台文學網》、四川綿陽范培的《終點》、湖南呂葉的《鋒刃》等。其中,《中國詩人》《詩生活》《詩江湖》《唐》《詩歌報》被稱為五大詩歌群體。而各個詩歌網站所推出的網刊正在逐漸取代過去自費印刷的紙刊,成為民間刊物的新的表現形式。  

    21世紀初出現的詩歌網站還有:丑石(謝宜興、劉偉雄)、輕詩歌網(劉湛秋)、詩選刊、同志詩歌網(墓草)、新詩代(海嘯)、揚子鱷(劉春)、第三條道路(林童)、或者(小引,朵朵)、荒誕詩工廠(祈國)、一行(嚴力)、女子詩報(曉音)、今天(北島)、時代(九歌)、網路詩人(克萊兒)、翼(周瓚)、新詩歌網(張祈)、蒲公英、獨立詩歌網、樂趣園詩歌社區以及其他的詩歌網站。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網路詩人以詩歌論壇和博客網路日記的方式發表原創作品,從此中國的網路詩歌進入多元化發展的時代。  

    令人可喜的是,官方刊物特別是一些大型公開刊物,也開始對網路的指導性參與,甚至於自己也辦起了網站。例如,中國詩歌學會辦的《中國詩歌論壇》,詩歌報辦的《詩歌報網站》,《星星》這樣的老牌詩歌刊物也走上網來,關注這個最大最直接的詩歌傳播渠道,創辦了《星星》下半月網路詩歌,《詩選刊》選稿論壇開張了、《詩歌月刊》網站出現了、《揚子江》詩刊的BBS開門迎客了。中國青年詩歌網也開通了。中國官方詩歌刊物對網路詩歌的指導性參與,直接為網路詩歌推波助瀾,為低迷的詩歌打了一劑有效的強心針。從網上發現、挑選一些優秀詩歌作品在紙張刊物上發表,正好與網路的屏幕閱讀形成互補。 

 

    4、網路詩歌的繁榮還表現在眾多詩歌流派的誕生。  

    網路也是各種民間詩歌團體、詩歌流派的集散地,甚至可以說,有多少詩歌網站就有多少網路詩歌流派。千千社區擬推出網路詩歌流派100家,網路寫手1000名排行榜。其中比較著名的流派有:決堤派詩歌、夢幻現實主義、乙乙聯盟、七月詩會、七風詩社、行意流詩歌、實驗詩歌、通靈詩歌、生活流詩歌、第三代、民間寫作、下半身、民民寫作、垃圾派、先鋒派、第三條道路、知識分子、非非主義、靈性詩歌、無限制、荒誕主義、丑石、新江西詩派、回歸寫作、中國智性詩寫作、紅色寫作等等。這些流派對網路詩歌的繁榮,促進詩歌風格的異彩紛呈,從而推動網路詩歌進步,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構成對傳統紙刊詩歌的衝擊。形成中國詩歌新的格局。  

     5、網路創作的繁榮,也帶動了詩歌理論的繁榮。  

     理論和批評一向是中國詩歌的薄弱環節。網路也給詩人們提供了一個探討和交流詩歌理論的良好空間,新的詩歌理論和創作理念不斷湧現,如同不息的海潮,不斷衝擊著以往的詩理論的礁石,使詩美學得到很大的發展和提升。同時,也湧現出李霞、龐華、李原、十品、趙思運、胡亮、汪峰、老刀、丁成、傷痕等有實力的詩評家,這必將進一步推進中國詩學理論的發展。  

    二、網路詩歌存在的問題。  

    網路詩歌在興起和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或引不起網路詩人的注意,肯定會影響網路詩歌的健康發展。當然,任何新生事物,在它開始的時候,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走了彎路,都是在所難免的。網路詩歌亦如此,當前存在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是通過廣大作者努力可以克服的問題。因此,把握網路詩歌發展的正確方向,引導網路詩歌沿著正確健康的軌道發展,是當前網路詩歌界需要認真對待的大問題。縱觀網路詩歌宏觀的現狀,以及各網站的反映,提出以下幾個突出問題,以期得到廣大網路詩歌同仁的注意。  

    1、網路詩歌的質量不容樂觀。  

    質量問題,是詩歌的生命問題。中國詩歌史上的那些名篇佳作,都是經過數百年、數千年的篩選和群眾的檢驗得來的,如《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所以,一首詩歌能否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是作者不能不考慮的問題。作品的著作權屬於作者自己,但是作品的欣賞權屬於讀者。讀者是檢驗作品質量的裁判員,一首詩歌好不好,作者說了不算,必須要經過群眾與歷史的檢驗。談質量問題,不能不涉及網路的特點。網路自由、恣意、迅速,快捷、隱蔽等特點,決定了網路詩歌隨意、即時、口水等問題的存在。  

    不可否認,紙面詩歌傳媒也存在質量問題,也曾受到群眾的批評。不然,就不會有詩歌走向危機的擔憂。紙面詩歌刊物的質量問題,是詩歌內容和詩歌風格出了問題,不是語言文字的問題,是表情達意受不受群眾歡迎的問題。  

     但是,紙面刊物所發表的詩歌,有幾個關口,可以確保詩歌的質量。一是作者嘔心瀝血,長期積累,精雕細刻的結果。雖然是偶然靈感來臨,卻與詩人的修養分不開。二是公開刊物的三審制,使那些達不到公開發表水平的詩歌或半成品詩歌,退稿或返回去修改。這是確保質量的重要一環。公開刊物退稿是比較多的,這是制度規定了的。大部分愛好詩歌寫作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編輯通過了,到編輯室主任那裡不行;有時候編輯室主任通過了,到總編輯那裡又卡了殼。在公開刊物登一首詩,真是比蜀道還難。三是讀者的評判和檢驗,並不是說你的詩歌發表了,質量就沒問題了。最後還有讀者這一關。比如評獎,編輯每年度的詩歌選本出版,都還要經過篩選。而網路詩歌就不象公開刊物那樣審查嚴格,往往是貼上就有人去讀去跟貼。自由、隨意、即時是它的特點。不否認有好作品存在,特別是那些寫了很多詩歌,在公開刊物很少發表的作者,由於網路的隨意性,就可以明目張胆地貼上來。但是,大量的是即時創作,臨頻跟貼,又缺少三審制度,這就難以保證質量。一些網站的詩歌編輯,只要求數量,不看詩歌質量;一些網站根本沒有編輯,誰都可以往上貼;即便有的網站實行了審查制度,比起公開刊物,要求也不是那麼嚴格。往往是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無礙大局就放行。在這一點上,各詩歌網站應該向《紅袖添香》學習。《紅袖添香》就比較負責,一首詩詞貼上來,不夠水平就退稿;稍有缺點就退回去修改,有的為了一個字的平仄退多次,直到完善為止。可是象《紅袖添香》這樣的網站又有幾個呢?  

     網路詩歌的質量問題不解決,很可能會使網路詩歌中途夭折。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是詩歌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網路改變了詩歌的書寫和傳播方式,但無法改變詩歌創作規律。真正的藝術作品,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必須經過「十年磨一劍」的艱辛和勞動。古人有「為求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的說法,也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寫作真經。藝術創作的規律,並不會因為網路的自由發表和快捷傳播而改變。打開詩歌網站,充斥版面的是那些淺白的,極為簡單的口水詩;還有一些平庸的,沒有任何發現的作品;一些不受歡迎的,故作姿態的朦朧詩,無病呻吟的抒情詩、玩世不恭的垃圾詩;一些荒唐的,只是想通過性或所謂新奇取勝的作品;一些無病呻吟,與個人生命體驗毫不相干的作品;一些擺空架子,大而不當的作品;更有一些陳舊的,或抄來抄去的,沒有絲毫創意的作品。這些只能敗壞網路詩歌的名譽。詩歌創作本來是非常嚴謹的工作,現在卻被隨意和浮淺所代替。我們不能給讀者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卻浪費讀者寶貴時間,無疑於謀財害命。對青少年讀者來說,是誤人子弟。 

    網路詩歌的質量問題說到底是作者的素養問題。作者的素質直接決定了作品的生命力。真正的作家詩人實際上是一種具備職業寫作素養、有從事創作能力的人。成為職業作家和詩人,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生活積累,還需要有高層次的文化、思想素養,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寫作技巧。在古代,詩人是無比神聖的,李白被稱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走到哪裡都高接遠迎,盛情款待。杜甫有所謂「破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夠做詩人。「五四」運動之後,寫詩的人多了,也並非是誰都可以冠以詩人。  

    有的人認為,網路詩歌是快餐文化的一部分,不需要太高的文化,也不需要陽春白雪,讀者喜歡下里巴人。這實際上是降低了讀者的欣賞水平。有人批評說,目前的網民在文學整體素質上參差不齊,這就決定了現在的大多數網路文學充其量是通俗文學,當然不排除有精品存在。這是一針見血的批評。甚至還有人說,網路文學是「30%的思維流動(天馬行空式的構思)+30%的排泄快感(無所顧忌的文字表達)+30%的時尚題材(虛擬的文字表述),剩下的10%才算得上文學意義的價值。」「因為網路文學的出現,使得文學經典的出現被推遲200年。」此話雖然刺耳,但是符合實際情況。 

 

     2、詩歌網站的無限制擴張與重複性建設。  

    首先,由於網路文學剛剛興起,國家對網路的管理也剛剛提上日程。所以,目前網站的審批極其簡單,只要合法公民拿著身份證和一份報告就可去申請。公安部門或信息管理部門當時就辦理。  

     各網站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很不規範的地方。有的是個體戶,有的是公司,還有的是機關幹部或教師當第二職業來辦。有的有站長和編輯,有的只有一兩個編輯,或聘請幾個業餘的版竹。管理的鬆懈導致了質量的無保證。而且,大部分網站都是由個人出資建設,投資比較大。如果不能贏利,就難以維持現狀。因而網站建立或倒閉都很隨意,亂鬨哄你方唱罷我出場。  

     詩歌網站出現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資金短缺而今日辦、明日亡的情況比比皆是。好多網站也是舉步維艱,慘淡經營,人氣不旺。反正詩歌資源就那麼些,你爭我奪的結果,造成資源的浪費。比如,網路詩歌界著名的三駕馬車之一「中國詩人網」,就是由廈門市禾山中學教師李可可個人出資主辦的。由於註冊人數和發帖數量的不斷增多,該站已經幾易伺服器;因資金短缺,本來已擺上日程的出網刊計劃也不得不無限期推遲。由靈石(李永毅)出資辦理的「靈石島」詩歌網站,收錄了數量極大的古代詩歌以及當代詩歌資料,為網民提供了很大方面,但由於資金短缺,不得不取消論壇以節約網站存儲空間。因此說,目前的詩歌網站大都是民間私人行為,不是國家行為。自生自滅,市場調節。  

    其次,詩歌網站的重複性建設是一個問題。筆者發現,詩歌網站多如牛毛,各大型社區和網路都有自己的詩歌欄目;各文學網站也都有詩歌欄目;以詩歌為主業的網站大約也有近300個;還不算那些著名網路的論壇欄目。重複建設不但是經濟建設的一大公害,也是詩歌網路建設的一大公害。特別是一部分新製作(或曰克隆)出來的某些少數詩歌網站,在內容和創意上,真正自己獨特東西的並不多。由於詩歌資源就那麼多,各網站只好互相拉人,發現有好作者,幾個網站都來搶。在《天涯社區》有個現象,一個有才華的詩人,剛發表了一些詩作,就有網特來交朋友,答應一些條件(諸如做版主、當簽名作家等)就把人拉走。去了之後,發現沒幾個作者,只好應付了事。  

     再次,詩歌網路也存在一個持久性的問題。有的是因為上面提到的資金問題,有的是因為團結問題,比如,天涯社區因文人相輕而口水不斷,直接影響了作者隊伍的穩定;還有的是因為政治問題,發表了輿論導向錯誤或違法亂紀的貼子,被國家安全部門強行關閉;還有的是因為事先沒有註冊,公安部門找上門來,不註冊就關停;也有的是因為一時興趣,過把癮就死,如某些站長興緻勃勃地開站大吉,過了一把老大癮之後,後面的工作就沒有激情和精力再做下去了。就像剛剛開業的酒館飯店,劈劈啪啪放一陣鞭炮,由於顧客稀少,紅火幾天就難以支撐,只好關門大吉。以上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詩歌的創作環境和質量提高。

  

    3、炒作與反炒作以及炒作手段的花樣翻新。  

    有些網站不是真正做學問,搞創作,而是為了招人氣,圖熱鬧,花樣翻新地搞炒作。今天搞詩歌巡迴展,明天搞名人點評,再過幾天又請來了一些名作家詩人駐站坐台評詩。當今網路時代的炒作,可謂花樣翻新,眼花繚亂。炒作出來的詩人,又有多少真才實學呢?有的人剛發了幾篇小詩篇,就被吹捧為大有作為的詩人,中國的普希金或裴多芬。有的網站負責人答應出詩集,結果由於資金不落實,出版社不給出版,編輯好的詩歌選集也就泡了湯。有的網站為了拉人,把自己的網站炒成一朵花,把別的網站說成豆腐渣。  

     有人說:在網路詩歌的時代,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是未知。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傢伙,利用網路詩歌來搞他的政治不同意見,這種人不是真正的詩歌愛好者,而是一些不得志的政客,早晚會給一些詩歌論壇帶來滅頂之災。詩壇是一塊凈土,是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的園地,容不得那些心懷叵測或心靈不純凈的名利之徒來搗亂。  

     詩歌是一門高雅的藝術,那些商業化或低級趣味的炒作,只能敗壞詩歌的名聲。由於炒作的存在,一個善於跟網站、跟版竹們搞好關係的詩人,往往在論壇里較有人氣,寫首劣等的詩,也能有大量的帶有褒獎語句的回帖,甚至於可以當版主。因而出現了人比詩出名,「名詩人」的詩水平低下的現象。而一個不太注意搞關係,一個默默思考,安靜寫作的詩人,在論壇里自然少有人氣,詩寫得再好,也很少有人回帖。這往往導致網站、詩人包括編輯判斷的誤差,有些編輯會不自覺地先看回帖的多少,再來評判一首詩作的好壞,採用相對較差的詩歌,而放棄了真正的佳作。許多網路論壇甚至不僅是對詩作、詩人發表議論,而舉凡個人隱私、打情罵俏、相互調侃、攻扦或相互致意、撫摩、擁抱、對答等等,乃至與詩無關的多種話題並存,「論壇「變成了個大眾聊天室,天上地下、天南地北無所不包。這就嚴重地背離了詩歌的本質與使命。各種詩歌流派本來是研究探討詩歌理論問題的工具,現在卻變成拉幫結夥,互相攻擊的武器。  

     筆者在天涯社區曾發現,網路里同樣的人事關係複雜,一首詩歌發表後,跟貼評判的標準不是質量,而是質量以外的東西。不同流派之間的爭論,不是純學術之爭,而是人氣之爭、義氣之爭。網路上的不友好交流,甚至漫罵、人身攻擊、化名詆毀,網路論壇上大規模的罵戰時有發生。好多作者看不下去,或者走人,或者只發貼,不參與爭吵。那些發完稿件就走的人,論壇還批評人家不跟貼,如果是正常的學術討論能不跟貼嗎?所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不影響創作的環境和作品質量。  

    4、寫作態度和詩風不夠端正。 

   在網路上走一走,你就會發現:一方面晦色難懂的現代派先鋒派或朦朧詩佔據網路,一方面是順口溜和口水詩的嚴重泛濫。這兩種傾向都是要不得的!朦朧詩之所以敗壞了詩歌的聲譽,就因為它脫離群眾,走向晦澀難懂的尷尬境地,使詩歌丟掉了讀者。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臧克家先生前些年發出的「寫了幾十年詩歌,倒讀不懂現在的詩歌了」的感嘆。  

     現在更令人稱奇的是,一個寫了數十多年詩歌或者從事了數十年詩歌批評的評論家,卻無法理解青年詩人的作品。曾經作為「朦朧詩」的理論旗手的謝冕先生就是如此,他被批評為沒有能力對「第三代詩」及以後80年以後的詩歌寫作發言。這不能不讓人心酸!詩歌界是「老鼠下仔,一窩不如一窩」。

    詩歌就這樣走下去,勢必自己毀了自己,變成逐漸消亡的藝術種類。與晦澀難懂的詩歌相反的是那些大白話似的口水詩或順口溜。其實,那不叫詩,是口水垃圾。有的讀者批評說:詩歌不能脫離中國多數人,口語之類絕不是群眾關注的最主要東西。主要東西是內容。詩歌不能太脫離現實,對現實真善美的歌頌,對假惡丑的揭露,是詩歌的本色。詩歌不關注時代,不關心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只寫一些小我或小集團的生活,是不會有出路的。

     好的詩歌是為民眾提供精神食糧,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思想性與藝術性都比較高的。如果群眾看不懂,不知你在說什麼,那這樣的詩歌就不能算是好詩歌,其質量也就可想而知。歷來的詩人,凡是能夠站得住腳的,都是時代和人民的代言人,杜甫如此,白居易更如此。因為杜甫是為人民鼓與呼的,白居易寫好詩先讓老太婆聽一下,看聽得懂還是聽不懂。老百姓聽不懂的詩,當然不能算是好詩。歷史上的詩歌載體不先進,與現在的互聯網沒法相比。那麼為什麼好的詩歌還是不徑而傳呢?主要的還是個詩歌寫作態度和詩風問題。為誰寫?寫什麼?怎麼樣寫?在任何時候都是詩人首先要考慮的大問題。 

 

     5、提高詩歌作者的素質刻不容緩。  

    之所以出現上述兩種不良傾向,主要原因還在於詩歌作者的素質。前面已經談到這個問題,有必要再重申一下。現在上網搞詩歌的人大體上有三種:一是從紙質媒體走向網路的已有一定實力的詩人;二是一些真正的詩歌愛好者或詩人,他們熱愛詩歌,嚴肅認真,是虔誠的繆斯信徒;三是部分「混」在網上的分行文字製造者,把網路當作感情、私慾的傾訴場。第一種有可能產生大詩人;第二種經過培養鍛煉,有可能出現一批詩人;後一種或那些偽詩歌愛好者,卻是網路詩歌的隱患。

    因此,從網路詩人自身的素質、創作的態度與作品的水平來看,可謂「良莠不齊」,「魚目混珠」,更有濫竽充數的混子。從作品來看,其中既有詩歌精品,也不乏文字垃圾。很多「詩人」原來都不太接觸文學,只是因為詩歌形式上比較簡單,比較適合作發泄情緒的方式,才混跡於各詩歌論壇。這些人的作品大都不懂哲學,缺乏思想深度,在寫作態度上也顯得隨便,甚至喜歡用罵人以顯示自己的狂放不羈。還有的作品粗糙,屬於毛坯或半成品,讀之乏味,令人倒胃口。近年來流行的非非主義玄之又玄的詩風,嚴重脫離國情和群眾的欣賞習慣。這說明,提高作者的文化品位和文學素養,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問題。沒有高素質的詩人隊伍,怎麼會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 

    過去培養一個詩人,大約需要八至十年的時間。現在網路的興起,幾個月或幾天就會產生一個所謂的「詩人」。有些人把順口溜也搬上網路,如果寫詩這麼容易,那詩人也太好做了。帶上詩人的貴冠,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但是,藝術來不得半點虛偽和矯情,也不能粗製濫造,詩歌遵循藝術創作規律比什麼都重要。更可怕的是有一些半拉子詩人,把別人的詩歌改頭換面甚至於直接掛上自己的名發表。這就不是素質問題,而是品質問題。  以上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網路詩歌的健康發展。必須引起網路詩壇和詩歌群體的注意。

  

     二、網路詩歌的發展前景。  

    網路詩歌的未來,無疑是光明燦爛的。詩歌不會死,也不能死。

  

    網路詩歌的興起,一是改變了詩歌的載體,由在紙面上書寫,轉到在網路上臨頻創作,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這個進步是飛躍性的,它使詩歌獲得了生機,在某種意義上應該說是中國詩歌的復興。這個復興不是說又回到《詩經》《離騷》或唐詩宋詞的老路上去,而是繼承了中國古代詩歌傳統又借用信息時代的先進傳播工具,合乎邏輯的發展。它比古代詩歌數量更大,質量更高,它的意義不亞於從竹簡刻詩到東漢以後紙面的書寫。  

    二是使詩歌恢復了它的平民色彩,催生了數以萬計的詩人。唐宋時期的輝煌,造就了上千著名詩人。而網路以它特有的傳播手段迅捷地將詩歌普及到千家萬戶,給詩歌插上了翅膀。不但使詩歌獲得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還將造就燦若繁星般的詩人群體。網路使詩歌成為大眾的藝術,使詩歌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青春,網路也為詩歌創作隊伍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未來的詩歌大家一定會是在網路產生。  

    三是網路詩歌改變了詩歌的特質,使詩歌形式與表現手段更加多樣化,將逐漸滿足群眾的多樣化欣賞需求。網路上的詩歌將音樂、繪畫、影視等多媒體演繹的藝術形式融入到語言主體之中,使語言的暗示能釋放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從而構成「網路體詩歌」。這種「網路體詩歌」代表了中國新詩特別是網路詩歌的獨特形式,是新詩未來的發展方向。網路詩歌在改變了詩歌創作方式的同時,也改變著詩人書寫與思維的方式,並直接與間接地改變著當代詩歌的形態。  

    未來的詩歌狀態,是可以預料的。傳統的以紙面為主的載體將逐漸被網路所代替,各大詩歌報刊雜誌將逐步走上網路,以網路為主要載體,充分利用網路傳播迅速這個優勢,使中國詩歌走上世界。但是,作為文化積累和儲藏,網路詩歌最終將以紙面和光碟等載體出版和保存。  為了使網路詩歌這一新生事物健康發展,詩歌領導部門和各詩歌網站,必須發揚優勢,克服不足,採取有力措施引導網路詩歌朝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一是國家文化部門應介入網路詩歌的創作和管理,規範網路詩歌的創作與發表,嚴格執法,以維護作者的知識產權和著作權。同時,組織力量到網路里去採風,收集整理思想性與藝術性都比較好的詩歌。就象西周時派樂官到民間去採風一樣,去做詩歌的整理保存和推廣工作。當然這個工作是艱難而又繁重的,因為網路詩歌作品太多,太龐雜,需要閱讀和挑選,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析辨良莠,精選出象《詩經》那樣風格多樣,經久不衰的高質量作品。公開報刊雜誌要從現在的到網上徵稿,發展到辦網刊,出網報。使正規詩歌刊物引領網路詩歌潮流,佔據主導地位。私人或個體辦的詩歌網路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或上升為合乎規範的有一定規模的大型媒體,或自然淘汰出網路。這是歷史的規律。  

     二是加強理論研究和引導,促進網路詩歌向更高層次發展。網路詩歌急需文學理論的指導,文學理論工作者也要主動到網路上參與創作和研究,概括歸納大量的網路詩歌現象,總結出網路詩歌創作的一般規律,形成一批有價值的成果,用來指導網路詩歌的創作與發展。1997年7月在福建武夷山舉行的「國際現代漢詩研討會」上,美國加州大學學者杜國清提交的《網路詩學:21世紀漢詩展望》是最早涉及中文網路詩歌的學術論文。近年,中文網路詩歌研究不斷取得進步,但基本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和起步階段,不僅不能與傳統詩歌研究相比,而且不能與網路小說等其他網路文學研究相比,網路詩歌理論研究的滯後現象非常嚴重。歐陽友權等人的專著《網路文學論綱》是目前網路文學研究的重要成果,但其主要的言說對象顯然是小說,對網路詩歌則很少涉及。因此,必須加強對包括網路詩歌(尤其是超文本詩歌)的美學標準、創作機制、鑒賞心理等問題在內的網路詩學的重大命題的深入研究,這對促進網路詩歌向更高層次發展至關重要。  

     三是強化文體意識和詩教觀念,使網路詩歌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現在網路上的詩歌五彩繽紛、五花八門,有些已經脫離了詩歌的文體規範。特別是一些口水詩,不倫不類,敗壞了中國詩歌的美學傳統。中國詩歌自《詩經》以來,形成了很好的詩學傳統,也是美學傳統,即興觀群怨。「詩可以興」,就是通過詩教,鼓舞人心,激勵奮發向上;「詩可以觀」就是詩歌的意境是美的。可以給人們以巨大的精神享受,在詩歌的感召下凈化心靈;「詩可以群」,就是通過詩教,獨善兼濟,協調個人與集體,民眾與國家的關係。古代詩歌講究「溫柔敦厚」、「繪事後素」,是說詩歌的著眼點主要在協調人自身的心志德行,從而有利於人際、人天(也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西周以來形成的采詩以觀民風的傳統,如果得以普及詩教,使公僕們有興趣、有能力從詩歌中了解民心民情,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就網路詩歌本身來說,如果沒有美學的引導,缺少詩教傳統,也將行之不遠,更難以贏得未來。散文作家趙麗宏說:「只要人性沒有變,只要人類對美、對愛、對理想和幸福的追求沒有改變,那麼,文學的本質就不會改變。不管科技如何革命,不管書寫的工具和傳媒如何花樣翻新,文學仍將沿著自身的規律走向未來。」因此,網路只是改變了書寫工具,卻永遠無法改變詩歌的本質,詩歌只能沿著自身的規律走向未來,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在文學的「教化、娛樂和審美」三大功能中,詩歌的審美功能最突出,因為詩學就是美學。有人預見:詩歌在未來的發展中,會更傾向於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進而發展成人們普遍能接受的心靈的音樂。一些不受歡迎的,故作姿態的朦朧詩,無病呻吟的抒情詩、玩世不恭的垃圾詩將會逐漸失去市場,退出歷史的舞台,而直指心靈的、富有美學神採的詩作,必將會成為主流。如前所述,那些新出現的帶有網路詩歌特點的集詩歌、音樂、圖畫等先進手段為一體的新文體詩歌,將是未來網路詩歌的發展方向。

  

     四、古典詩詞藉助網路而復興。  

    關於詩詞的概念,是與五四以來形成的新詩相對的概念。有的叫古體詩詞,有的叫舊體詩詞,還有的叫中華詩詞。我這裡還是以古典詩詞概覽之。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詞是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瑰寶,也可以稱之為中華民族之魂。自《詩經》《楚辭》以來,中華詩詞作品源源不斷,蘊為大觀。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積累,到唐宋時期遂形成兩大高峰,即唐詩、宋詞。唐詩宋詞不僅是中國的文明成果,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成果。它為世界各國人民所鍾愛,有些明篇佳作被翻譯為多國文字,廣為流傳,有的甚至於改編為歌劇。前幾年,法國總統希拉克來訪,第一站就到成都看杜甫草堂。回國後又寫來答謝信,感謝中國人民和成都市杜甫草堂接待處對他的盛情接待,讓他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唐代這位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杜甫。  

     古典詩詞既古老,又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從《詩經》的四言句,到樂府五言及後來的七言句式,它隨著語言文字的發展而發展。唐詩是五七言今體詩的高峰。這座高峰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與唐代經濟文化的繁榮是分不開的。《全唐詩》十五冊,共收錄唐代詩家2200多人,詩作48900多首,還不包括後來在甘肅敦煌發現的唐代民間《敦煌曲子詞》100多首。《全宋詞》五卷,共收錄宋代詞家1330餘人,詞作19900餘首。到了清代,古典詩詞又有過一段中興時期。據統計,清代有名的詩詞作者就有10000多人,詩詞作品有二十萬首。但《全清詩》和《全清詞》只收錄了一部分,我們現在見到的《全清詞》是順治和康熙年間的詞作,計五萬餘首。  

    近代以來,由於朝代更替和連年戰爭,古典詩詞有所中斷。即便這樣,散落在民間和海外的詩人和作品也不少。陳衍編輯的《近代詩鈔》,就錄有咸豐以來的詩人370多家。徐世昌編輯的《詩匯》屬於近代的就有兩千多家。也出過象丘逢甲、黃尊憲等這樣的大詩家。海外的詩人我比較欣賞顧毓琇的作品,他的《蕉舍詩歌》收詩詞1000多首。近代幾位革命家的詩詞也不錯,如康有為、梁啟超、秋謹等人的作品。  

    改革開放以來,古典詩詞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和復興,令人感到振奮。1987年,中華詩詞學會成立,與中國詩歌學會並立為中國作協領導下的群眾創作團體。《詩刊》隸屬於中國作家協會,每期都有固定的舊詩詞欄目可發表古體詩詞。《中華詩詞》隸屬於中華詩詞學會,是會刊,專門登載古體詩詞及其理論評論。另外還有中國音樂家學會辦的《詞刊》,每期都有一個「古調新彈」欄目,可發表古典詩詞。這三種刊物,過去我一直訂閱。可以了解到很多詩詞界的信息。  

    中華詩詞學會近幾年連續有大動作。2003年制定了《21世紀初期中華詩詞發展綱要》;2003年9底又在湖南省瀏陽市召開了工作會議,中華詩詞學會的會長孫軼青作了報告。提出「深化改革,與時俱進,開創社會主義時代詩詞新紀元」的口號。並且提出了總的創作原則:「適應時代,深入生活,走向大眾」。2004年,《中華詩詞》第六期隆重推出《中華新韻》,共十四韻,即把過去的《平水韻》等詩韻適當合併,凡是韻母相同的字都歸為一種韻。不象過去分得那麼細。如寒、翰、刪、諫、霰等都歸為寒韻,列第八韻。當然在《新詩韻》沒全部推廣應用之前,舊韻還是照常用。不過在發表時,必需註明是用新韻,還是舊韻。我發現我們東籬下大都用舊韻,即《平水韻》。新韻可能還不了解,或不習慣。但是,新韻用熟了,還是比較好用的,因為它的韻腳比較寬泛。中華詩詞學會還組織了全國各省市的詩詞學會,光團體會員就200多個,聯繫的會員有十萬名會員。其數量之巨大,是任何一個朝代也難以趕上的。我國現在甚至於有些縣都有詩片語織。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是愛好詩詞的,都在學習或創作作品。就連江澤民、朱熔基、李鑾清等退下來的中央領導都在寫詩呢!前幾天看到一則消息,李鑾清有詩詞還獲得臧克家文學獎呢!據統計,目前全國離退休的老幹部有幾十萬人,愛好詩詞並進老年大學學習創作詩詞的也有好幾萬人。這是一支龐大的詩詞創作隊伍,是詩詞振興的有生力量。  

    更讓人感到振奮的是,近年來,網路詩壇的興起,使一大批無法投稿的詩詞愛好者,也都加入到詩詞的創作和研究中來。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可喜的現象。這說明我們中華詩詞的復興已經條件成熟了。我在各大網站經常流覽,它們大都有自己的詩詞欄目。如天涯社區就有「詩詞比興」欄目,蓉樹下,紅袖添香等都有相應的欄目。網路造就了一大批原來名不見經傳的詩人。有的網路一天發稿件的量就上百首甚至上千首,比正規刊物一年的發稿量都多呢!。有些質量並不比正規刊物差。現在有好多公開刊物都到網上來徵稿件。  

     詩詞學會要組織專人對網上詩詞創作進行指導或整理。現在是一沒有去指導,二沒人去整理。網路詩詞處於自發自流狀態。其實,現在網上的確有好作品,有大詩人。周代時還派官員去採風,現在閑人那麼多,卻沒有人從事這項極有價值的工作。每年有那麼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國家花錢招聘一批人專干這事,不是很好嗎?如果把網路詩詞整理開發出來,我相信是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大工程,大手筆!也是一筆巨大的社會精神財富。可以編多少《全唐詩》,《全宋詞》也未可知!  

     網路詩人的歷史使命:歌頌真善美,批判假醜惡;弘揚主旋律,倡導正能量。這就是我對網路詩歌的希望和祝願。衷心希望在座的詩人們,拿起手中的筆和鍵盤,寫出和敲出時代的最強音,為人民歌與呼,寫出更高質量,更能傳世的詩歌作品。

推薦閱讀:

Tibor Nagy 風景油畫作品
烏克蘭藝術家Denis.Sarazhin繪畫作品
藝術家油畫繪畫作品《賞花女》
【嶺南詩社】 嶺南詩歌 | 第269期作品選登(二)
藝術家Sarah Dennis的創意紙雕作品

TAG:詩歌 | 作品 | 現狀 | 前景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