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是空中妙有拳

  余據四十餘年體會操存之經驗,倍感各項力量都由混元闊大、空洞無我中產生而來,然混元空洞亦都由細微稜角組成,漸漸體會方能有得,是以吾又感天地間一切學術無不是矛盾,同時亦感無一不是圓融,統一矛盾,始能貫通,方可利用其分工合作,否則不易明理,至於用力之法,渾噩之要,絕不在形式之好壞,尤不在姿勢之繁簡,要精神支配、意念引導與全體內外之工作如何,動作時在形式方面不論單出雙回、齊出獨進、橫走豎撞、正斜互爭,渾身之節、點、面、線,一切法則無不有先後輕重鬆緊之別,但須形不外露,力不出尖,亦無斷續,更不許有輕重方向之感,不論試力或發力,須保持身體松和,發力含蓄而有聽力,以待其觸,神宜內斂,骨宜藏棱,要在身外三尺以內,似有一層羅網保護,而網羅之內,盡如刀叉鉤錯,蓄有萬弓待發之勢,然都在毛髮筋肉伸縮撥轉,全身內外無微不有滾珠起棱之感,他如虛無假借種種無窮之力,言之太繁,故不具論,學者神而明之。以上各力果身得後,切莫以為習拳之道已畢於此,不過僅得些資本而已,而始有學拳之可能性,若動即能鬆緊緊松勿過正,實虛虛實得中平,樞中訣要,則又非久經大敵,實作通家不易得也,然則須絕頂天資,過人氣度,尤須功力篤純,方可逐漸不加思索,不煩擬意,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本能觸覺之活力也。身體極細微之力,亦須切忌無的放矢之動作,然又非做到全體無的放矢而不可,否則難能得其妙。

   太極拳是佛家拳,佛理即太極拳理,拳法即佛學之實修,是佛學,武學,功夫三者合一。

   太極拳是空中妙有拳,無極生太極,無極即空中,太極即妙有。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真意非真意乃名真意。一法不生,大智生。大智大意生萬法。

    太極拳亦名太難拳,正法難聞,明師難遇,妙境難證,必具善根,福德,因緣俱足始可得,能學好太極拳者,乃當今世間真英雄豪傑,大丈夫也。

   太極拳之性:空性,因緣生法,緣起性空

   太極拳之體:性體空寂,太極者,無極而之。相體流注,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太極拳之理: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中相濟含三為一,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中含三為一,一歸零,零即空,空中起妙有。

   太極拳之法:無為法,萬法歸-法,一法歸無法,無法乃真法,真法者,即非真法,是名真法,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為也。

   太極拳之相:動作姿勢為相,一切相皆流注相,相為虛幻,似行雲流水,似旋球,旋風,漩渦。圖象,河圖喻為水之漩渦,洛書喻水之螺旋放大縮小;太極圖喻陰陽中含三為一,變化萬千。

   太極拳之勢:太極拳就是八門五步合為十三總勢。八門是上下左右四正四隅,相互為勢;五步則是球體的放大縮小必經的五個步驟之勢;太極拳勢有風之勢,水之勢,空氣膨脹之勢綿綿不斷滔滔不絕之勢,颶風駭浪層層相迭之勢,翻動扶搖羊角之勢,閃戰騰挪忽聚忽散忽隱忽現之勢等等。

   太極拳之用,轉化,浮沉轉,左右轉,前後轉,大小轉,螺旋轉,明暗轉,識智轉,即大轉法輪,轉須由中轉,亦即用中轉,中為空中,空中為動靜之機,陰陽之母。太極拳以通為用,處處圓通,還要變通,圓通須球體,變通須流體。

太極拳的原則:流體,無力,無為,超立體。流體:似水似風似雲,似空氣的流動。無力:力由他借,借地心吸力,漂浮力,反作用力,空氣阻力,大氣壓力,摩擦力,不可用肌肉韌帶肌腱收縮力。無為:因緣生法,緣起性空,拳無拳,意無意,不費心機。超立體:三維空間加時間,加神意氣,合而為一。以上四原則是檢驗太極拳是否正確的唯-標準,不可須臾離也。

   太極拳的思維-無根之根,無力之力,無中之中,無向之向。無根之根:無根無所不根,無住無所不住,如流水,如行雲。無力之力:無力才能借力,沉浮力,作用及作用力,向心力,離心力皆為自然之力。

無中之中:無中即空中,空中才可流通無礙,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無向之向:超立體運動,支撐八面,無固定人為之方向,自由自在,活活潑潑。

   太極拳的內功修為-松空圓滿。松須空,空須圓,圓須滿,還要通通透透。松空圓滿通透合而為一。

   松為緊中松。真松還須真空,人空,法空,性空,小空,大空,小空逼塞滿虛空。圓是立體圓,大圓如球滾地,小圓如盤走珠,微細如流水,似水流。滿則氣勢飽滿,似雲似霧,似空氣,上下內外前後左右通通透透,靈通無礙。

   太極拳的修鍊模式-四大皆空模式,流體模式,旋風八門五步模式,駕虛,摩空,乘幽,控寂模式。

   四大皆空模式:地水火風由空而生並存在空中,此為四大皆空。無極即空,以地水火風在空的運動比喻太極拳運動:地水火風的升降開合出入聚散的運動,就是空中呈現的象的運動,即太極者無而生。地性堅喻身體和地心吸力;水性流行而潤下,喻流注相;火性暖,勢炎上,喻升騰;風性動喻無住。地因水濕潤而鬆軟,向下松沉:地水因火溫暖而升騰彌散,地水火因風而流動飄浮而無所住。水載形借火勢意升騰,再借風勢在天空中飄飄蕩蕩,似行雲般無住,無根,無量,無向。流體模式::如水流,似流水,像旋渦。離心運動即螺旋放大,向心運動即螺旋縮小。離心運動是點面體超立體流注放大。向心運動是體面天干地支.

 

出世間與上上智

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要有一定的智慧。但是到了我們太極里,它是另有一套智慧的。

你到了另一個境界,還用原有的智慧去解決和看待問題,那你肯定就覺得自己看不大明白了。過去的智慧變成了你現在的障礙。所以我們說,學習太極拳,你就要以太極的思維去看待一切。沒有的有了,有的沒有了,這就是我們太極拳的境界。

如果到了最後,你太極拳完全通了,拳非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我說真意即非真意,是名真意。到了這個時候呢,你出世間得上上智,坐在定義上不分別了,這才是出世間而得到了上上智。

他們說松,我說松和緊是連在一起的,不然松就沒有意義的,他們聽不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不能相離,所以我們認為,鬆緊和陰陽是一個道理,不可以有區分的。

「安住真如地」的功力

有的人說,老師講的話很難懂,不是難懂,是你們的思維養成習慣了。就像我們打拳,其他拳都是以力量和速度來決定勝負的,但是太極拳正好不是這樣的。

太極拳要求從人,那肯定就慢,但是把武術中的散手和太極拳中的散手放在一起比較的話,肯定是武術的散手輸,誰快誰輸,不用力的一定贏。

我說不用力,不是說不用力就沒有能量,它不是斷滅空,它的力量其實大的不得了,任何人為的力量都是不對的。太極拳的沉浮是互相變換的,沉也是浮,浮也是沉,你不能用一點人為的力,否則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壓制不了水,你就只能和它融為一體。你看見有浪,你想把它變小,但一用力它就開始翻湧,就能變得更大。這都是妄念。你說你不動妄念行不行?不行,因為我的力量在你身上,你總要回應的,那你一動,你就輸了,因為你有妄念。你沒有這妄念,你就有功力,也就能「安住真如地」了。你沒有這功力,對不起,你就輸了。輸了,馬上又生妄念,你能沒妄念你就成如來佛了。所以我們說意把你管住了。什麼是意?就是時間把你佔了,空間把你佔了。他們認為厲害,但那是靠快吃飯的——用力,而人的力是有限的,過度了,就不行了。什麼東西到了極限就不行了。

見相非相,但不能沒有相

我現在研究的是禪宗,但我從來不說禪宗。我說我研究佛學,我只尊崇真理。

「觀自在菩薩」,那你為什麼不能自在?文字相、語言相都要去掉。

我的「指月手」你可以不要——它只是起一個介紹人的作用,之後的好壞都和它無關了。包括《金剛經》,你研究它但是卻丟不開它,那也是不行的,這不是有為法是什麼?這說明你還沒有把《金剛經》吃透,沒有弄懂,所以你不能丟掉它。我們要讓自己的境界到達無為界才對。

公孫龍子說「白馬非馬」,你說白馬不是馬那是什麼?白馬只是馬的一種,它不能代表全部的馬。看不見的才是最重要的,看見的不等於是有,看不見的也不等於是沒有。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里有句話非常重要:「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太極拳的根在哪裡?我們從客觀上講,太極拳有兩個根,一個是沉根。一個是浮根。這個沉根和浮根,是靠陰陽相濟而來的,所以,真正的根是相濟來的。相濟是靠中間,所以說沒有看見的根才是真根,沒有根的根才是根——含三為一,前後中都要有。

我們所講的太極拳理論,其實是空無一物的。我們的太極拳理論是大自然。沒有才是大有,因此,我們的理論是形而上的,你到這個境界你自己就會理解。

佛為什麼講了那麼多經?就是因為你不理解。太極拳怎麼用?在什麼情況下用?當你把太極拳學會,把太極拳理論弄清——太極拳是熏修出來的——用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是不會費心機的。你講話、走路都用意識嗎?你說不用,那是胡說,肯定是要用的。但是有的沒有,沒有的有,才是真理。

我們修真,見相非相,不能沒有相。但跟我學太極拳,學完之後,這個架子通通都是要丟掉的。拳無拳,意無意,你還是老架子,說明你還沒有消化,沒有吸收。但是你要上升,達到更高的境地,那還是先要有架子的,沒有架子是不行的。

到達某個目的地,上了很多台階,那些走過的台階怎麼辦了?走過之後就算了,這都是相,你要丟掉的。你說「好」,我丟掉了。丟掉了你怎麼上去啊?你還是得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站穩了上去,不要停,停了你就住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住的。所以你不要以為相是不重要的,沒有相你什麼都不要談。那你說不是非相嗎?佛沒有說叫你非相,是「見相」非相——看到了外表的相,那「裡邊」你也要進去啊,你不進去,不就等於是白費了嘛,相也是由性轉變而來的,所以佛學說轉,一切都是轉過來轉過去的。

陰陽相濟,流水無形

我們不能在架子里轉,轉的話沒完沒了。你學完這個架子還有那個架子,結果還在架子上。其實所有的架子都是相通的,所有的太極拳都是一樣的。

用力打拳等於手工操作,我們不用力,用地心引力等於是電器化。手工操作哪裡有電器化好!所以一定要換。

一定要換。就是說,要把你身體的僵塊通通去掉,不去掉不行。要猶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任何架子都是框架,任何太極拳都要變流水,至柔者至剛也,天下至柔莫若水。

有了水性以後,才有氣體,才有風,才能動。這樣的動,無形無相,抓不住它,因為它流通了,流通了就無所不通。

慢慢地先打拳架子,然後變流體,變成沒有架子。流水哪有架子呢?到那時候就上境界了。條條塊塊打掉了,變成流體、氣體。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

你說這個手怎麼上來的,因為它空。這裡的空是空檔、空隙,是氣體。你說它怎麼往這裡走,水嘛。水往低處流,氣往高處走,這是一定的。

流水可以變成氣體,變成水蒸氣。水變氣,氣上升再變成水下來,就陰陽相濟了。所以松肩一定要沉肘,要有對應,含胸的同時一定要拔背,因為它總是一對一對的,陰陽相對。

陰陽一來,中間就顯露出來了,中間一定要活,活了就變水了。你站在那裡,一定不要站實,膝蓋一松,腳跟不著地了,人就飄飄沉沉,沉沉飄飄。你既有沉量也有浮量,中間還可以調節,這個調節就是陰陽相濟,這個中間不是死的,是活的,是可以流動的。

陰陽相濟很重要。就像你洗澡的時候用水,太熱的,太冷的,你都洗不好,只有把冷熱調到適中的程度,你才能洗得舒服,而這個冷和熱之中,就有八萬四千種溫度,變化萬千。它也像我們調酒、畫畫和音樂一樣,原則上就是那麼簡單的幾種元素,但是通過調節,能演變出無窮種東西來。

我們的拳,你說它是流體還是氣體?它應該是隨時都在變化的。它就像天上的雲,變化不定。風雲變幻,不是你能想像的。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到那時候,它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上來的,該上來就上來了,這就是我們說的下意識,形而上。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不達到這個境界,你練的都是沒有用的。

太極拳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從初級做起,要有拳架子,然後,拳架子慢慢融化掉,就像是我們到了南極,要把那些冰都融化成水,然後能量一照,就成了氣。我們說無極生太極,最後就是一片平靜的水了。身體如果還是僵的,就到不了這個境界。

 

下意識的形而上

你們打的太極拳僅僅是一個的套路。

我們打的是三個:第一是拳架子;第二是意;第三是連意都沒有了——像我現在推手,都不用意了。

你說我完全不用意也不是,但我的感覺就好像是我沒有用過。你說沒有意,那你的手是怎麼上來的?我也不知道,該上來的時候就上來了。如果我知道的話,不就是成了有為法嘛。就不是水,不是風了。如果是水是風的話,那就是不知道了——下意識的境界了。下意識,你沒有辦法指揮它,它有自己的性質。所以我們說,練太極拳要「明心見性」。不明心見性,學拳法就沒有了意義,打拳就沒有了基礎。

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你打的拳和其他的拳術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比別人多點辦法。其實,法對你是一種束縛,它讓你反而不自由了。水本來是很自由的,你弄個辦法出來,就不自由了,不是本能了。

演練太極拳架,進行太極拳推手訓練,都是一念三世的,一搭手、一動念,擁、搌、擠、按、探、捌、肘、靠——四正、四隅和中定都含在其中了。

推手或者散手中,你打我,我全部是空的。為什麼空?我是十方空間,等於你掉到水裡邊了。

推薦閱讀:

【陳家溝的年 ②:全家老少齊上陣,交流太極過新年】
無極·太極」法說
太極拳的三要點(中是核心、整是根本、變是靈魂)(李光昭)
太極拳的「雙重」是指什麼?為什麼要避免雙重?
太極拳的「凌波微步」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