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文章在 光焰照世界 (文學聚焦?中國古典文學在世界的傳播①)
李杜文章在 光焰照世界
(文學聚焦·中國古典文學在世界的傳播①)
何明星 江 藍
近兩年神州大地上湧現的詩詞熱,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目光,有羨慕,也有對千年吟誦不斷的中華文化精華——唐詩宋詞的讚歎。海內外又紛紛把不同時代的中國詩詞再版、上架,世界各國讀者與中國讀者一道,體會明月、遠山、溪流這些千年前就被中國詩人吟誦的自然景觀在21世紀的新意境。
中國詩詞以自然景觀入詩,將大自然與人的精神想像結合,強調人的情感與山川名物之間共鳴,追求物我同心的精神傳統,與歐美世界強調主客二分世界大異其趣,因此近200多年來西方世界對於中國詩詞的翻譯、評價與讀解不斷。
截至2018年2月7日,依據世界圖書館系統資料庫檢索和相關學者研究發現,李白、杜甫詩歌翻譯語種有英語、日語、法語、義大利語、捷克語等30多種。
對亞洲周邊國家影響最早
李白、杜甫詩歌影響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亞洲周邊國家、地區為最早。由於漢語長時間在這些地區通行,因此這些地區的人們可以同步吟誦李白、杜甫的詩歌絕句,對當地的文學發展具有巨大影響。全唐詩就收錄了唐朝詩人旅居驩州(今越南)創作的很多詩篇,也收錄了唐朝在中央政府任職的越南官員的詩作。李白的名篇《哭晁卿衡》就記錄了李白與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之間的友情。唐詩深深影響了日本漢詩創作傳統的形成與發展,從奈良一直持續到江戶時代,有1000多年時間,直到明治維新之後仍保存著漢詩創作的文化傳統。根據日本情報研究所資料庫的檢索可知,截至2018年2月7日,李白詩歌的日語選譯、專譯本和全譯本的有238種,其中在日本收藏圖書館最多的是日本學者武部利男註譯的《李白集》,收入在「中國詩人選集」叢書中,由岩波書店1957年至1958年間出版,全日本收藏圖書館為379家。杜甫詩歌的選譯、單譯本和全譯本有232種。其中在日本收藏圖書館最多的是由京都大學文學院教授川合康三著的《杜甫》,由岩波書店2012年10月份出版,全日本收藏的大學圖書館為473家。
李白、杜甫詩歌在日本的翻譯與傳播可謂源遠流長,所有設有中國文學系的日本大學均有中國唐詩課程,日本學界不僅有李白、杜甫的專業研究會、研究專刊,一些普通詩歌愛好者還組成詩友會,不斷舉辦各類朗誦活動。李白、杜甫不僅成為日本文學以及動漫的創作題材,甚至還有李白命名的日本清酒。
唐詩宋詞,已經成為亞洲周邊國家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
影響西方後現代主義詩歌運動
李、杜詩歌譯本最多的是英語,並很早就完成了經典化歷程,影響從詩人創作延伸到普通讀者,十分廣泛。根據筆者的檢索發現,迄今為止李白、杜甫詩歌的英語選譯本、專譯本和全譯本累計超過250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三種,一是美國詩人熊古柏1973年翻譯出版的《李白和杜甫詩》,列入企鵝經典叢書,全世界604家圖書館收藏。在世界最大的讀者網站Goodreads上,該書的讀者評價人數為332人,留言數量為24條;美國著名漢學家洪業在1952年翻譯的《杜甫:偉大的中國詩人》,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600多家,Goodreads上評價人數為336人;由旅美日裔學者小畑薰良翻譯的《李白詩選集》,最早由美國杜登出版社在1922年出版,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738家,這是第一部李詩英譯專集,收錄李白詩124首。該書1969年還在紐約出版,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336家。
唐詩在美國的研究,比其他西方國家更加專業化,突出表現在專業研究機構的出現。如1981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成立的中國唐代學會,科羅拉多大學教授保羅·克羅爾主編了出版年鑒性質的唐詩研究專輯《唐學報》,刊登各國學者的詩歌研究文章和書評。美國亞洲研究學會的年會30多年來都有涉及唐代詩歌研究的小組討論專題會。
李白、杜甫詩歌很早就進入了歐美權威性文學作品選集、工具書和大學課堂,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經完成了文學經典化歷程。據楊凱的研究發現,在英語世界有10多種最權威、影響最大的教科書、工具書收錄了李白、杜甫詩歌。如由安德森主編、1961年出版的《東方文學名著》,白芝主編、1965年出版的《中國文學選集》,梅維恆主編、2001年出版的《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孫康宜與宇文所安合編、2010年出版的《劍橋中國文學史》等。
包括李、杜詩歌在內的中國詩歌,在20世紀初開始直接影響了西方的後現代主義詩歌運動的發展,白雲、冷月、暮秋等中國詩歌意象開始進入龐德、艾略特等英美後現代主義詩人的詩歌創作之中。正如翻譯過李白、杜甫詩歌的美國超現實主義詩人默溫所說:「到如今,不考慮中國詩歌的影響,美國詩就不可想像,這種影響已成為美國詩自己的傳統的一部分。」值得提出的是,美國紐約退休教師墨菲,在2008、2009年翻譯出版了《墨菲的杜甫詩集》,以自由體詩歌形式按行釋意,累計翻譯了1455首杜甫詩歌,以自助出版方式由亞馬遜旗下的Create Space出版社出版。這是英語世界第一個杜甫詩的全譯本。2010年至2016年墨菲又以同樣形式出版了《墨菲的李白詩集》,翻譯的詩歌也超過了1000多首。墨菲寫道:「這些詩歌不是真正的翻譯,更多的是(中國詩歌)讀後感。」這個現象表明了李杜詩所代表的中國詩歌在歐美世界的影響程度。
法譯中國詩歌質量高影響大
李、杜詩歌最早被翻譯為西方文字的是法語。法語翻譯介紹李白、杜甫詩歌的譯者主要以漢學家和詩人為主,悠久的法國漢學傳統以及對於中國哲學、思想文化的深刻認識,使這些法譯中國詩歌質量最高、影響最大。特別是20世紀一批中國的旅法學者加入,共同構成了法譯中國詩歌的200多年歷史。
根據錢林森的研究,1778年巴黎出版的漢學著作《北京耶穌會士雜記》中有歐美介紹李白、杜甫詩歌最早的文字。漢學家埃爾維·聖·德尼侯爵的《唐詩選》由阿米歐出版社在1862年出版,翻譯質量代表了西方漢學家的最高水平。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戈蒂耶給女兒朱迪特·戈蒂耶請了一位中國人教中文,並共同譯出了一本名為《玉笛》的中國詩集,收錄了幾十首中國詩歌,1867年出版,在歐美世界影響最大,不斷被轉譯為德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其他語言。進入20世紀初後,法國大詩人保爾·克洛岱先後翻譯40多首包含李白、杜甫詩歌在內的中國詩詞。1962年法國出版的《中國古詩選》中,單唐朝就選譯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多位詩人的106首詩詞。1977年法國知名詩人雅熱的《唐代詩人及其環境》,介紹了包含李白、杜甫在內的多位中國詩人。
大量中國旅法學者參與中國詩歌法譯是一大特色。如自20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末,就有梁宗岱、徐仲年、羅大岡、程紀中等著名學者,從中文直接譯成法文,將李杜風格精確地呈現給法國讀者,這些旅法學者因此享譽法國文壇。迄今為止,法國巴黎還經常舉辦中國詩歌的表演年會。
在德語、義大利語世界,形成了一股仿譯李白、杜甫等中國詩歌的創作熱,大大增強了李白、杜甫在歐洲國家讀者中間的知名度。德國研究與譯介李白、杜甫等唐詩的後起之秀以著名漢學家顧彬為代表。
最為著名的義大利語譯本是由馬薩拉尼在1822年出版的《玉之書》,根據法語譯本改寫,其中就有李白的「靜夜思」,該書出版之後受到讀者熱烈歡迎,不斷再版。1943年出版的《中國詩歌集》,由義大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蒙塔萊撰寫序言進行推薦。這種仿譯中國詩歌熱一直持續到20世紀後期。
李、杜詩歌的俄語翻譯介紹,以蘇聯時期的翻譯介紹最為充分。根據李明賓的研究,在蘇聯時期唐詩俄譯流行的譯本有兩種,一種是1956年出版的《中國古典詩歌集(唐代)》,另一種是1957年出版的《中國詩歌集》第二卷(唐詩),兩書的出版者均為國家文學出版社,印數均為35000冊。此外還有1967年由蘇聯著名女詩人阿赫馬托娃所選譯的《杜甫抒情詩集》等。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詩歌在中東歐國家的翻譯與傳播得到官方的大力推動,一大批精通漢語的外交官、學者紛紛投身到翻譯事業當中,將中國詩歌從中文翻譯成捷克語、波蘭語、羅馬尼亞語、南斯拉夫語、阿爾巴尼亞語等中東歐語種,這在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一位署名Al Maki的讀者2014年5月17日在goodreads上寫道:「漢語詩學傳統與歐洲完全不同。我擁有熊谷柏的《李白杜甫詩》已經有40年了。我年輕時喜歡李白,因為他非常豪放、自由,但是現在開始改變了,我更喜歡杜甫。」的確,李白、杜甫詩歌在對外翻譯與傳播的200多年間,一位豪放,一位深沉,一位抒發浪漫性情,一位寫盡歷史滄桑,通過詩歌所展現的鮮明形象與精神風貌,正如一束噼啪作響的火把,不斷照亮不同語言世界的讀者心靈,不斷點燃不同國家的文學之火。正如大詩人韓愈在1000年前就預言的:「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作者:何明星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執行主任,江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02月14日第07 版)
推薦閱讀:
※十一種孤獨里的南瓜燈博士這文章是想表達什麼?
※讀完這篇文章,它會教你如何算命!
※為了小魚乾,禪貓提前出關
※是什麼事情讓你感受到了漢語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