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女子內衣演變史 |

內衣,最初被稱之為「褻衣」,而「褻」的意思為「輕薄、不莊重」平時是不能輕易示人的。東方人素來就有譴責肉體,以示自己純潔清高的觀念,所以穿著在裡面的內衣,最初被稱之為「褻衣」。

中國歷代婦女褻衣(內衣)沿革圖中國內衣文化的歷史迭進與演繹,源遠流長,絢麗而多彩。她是女性私密空間的悄悄話語,含羞而內斂,是對美和情的抒發載體。在每個重大的歷史時期,隨著人文背景的不同,內衣文化的演繹也會追逐世風。中國古代內衣在每個重大歷史時期都會追隨世風,變換新顏,像北齊的「心衣」、隋唐的「寶襪」、宋代的「抹胸」、明清的「肚兜」、民國的「塑身小馬甲」,體現了時代特徵。從長方形、菱形、三角形、半圓形到花蕾形、如意形、虎形,呈現千姿百態。例如,前圓後方、前短後長,這是為了迎合天地人合一的道統理念;經腰、胸、肩等分別繫帶,是為了在流動中達到不同的「塑身修形」效果。袋口的拼接處,必須綉上小幅圖案來遮住線的結點,保持形體修飾不顯接合的唐突,這便是所謂「出境生情」。內衣真正的外化現象出現於明朝。那些精美的內衣是當時一批富家女子和風月女子所推導的。正如歐洲內衣中鏤空工藝三角褲的流行,最初由高級妓女引領一樣,因為她們對身體的表現慾望總是比一般人早一步,然後才開始被其他階層的女子仿效,這是世界服飾史上的共同現象。中國古代文化常常迴避對身體的表述,描寫女性,筆尖可以觸及手、唇齒、眉眼,就是不敢碰胸乳及軀幹。本篇擬從歷代肚兜的特色、肚兜的裝飾、肚兜的材質及顏色、中國古代內衣的效能、中國古代內衣的內涵等部分,探討中國內衣的發展及其特色。中國古代女性內衣大全商周時期女子內衣特點在文獻記載中,褻衣最早出現的年代,約為商周時期,詩經中提到過《秦風?無衣》:「豈日無衣,與子同澤。」據漢代的鄭玄解釋,因這種褻衣緊貼身體,可吸收從體內排出的汗澤,故以「澤」字來命名。所以當時人們稱「汗澤」,與現代的汗衫意思頗為相同。強調它的實用性,如保暖、吸汗等功能;在文獻上並未有明確的褻衣圖紋之記載。但一般外出服、朝服,及官冕服的領襟,袖口,腰帶上,都有一些刺繡圖案的滾邊;當時花邊原本的功用,是增加衣服的結實性及耐穿性;後來發展成裝飾作用。秦漢時期女子內衣特點當時婦女所穿著的褻衣會在去世後一起入殮,不過這種褻衣是不能在大庭廣眾下顯露的。比較常用的有「帕腹、抱腹、心衣」。這時的褻衣有繁簡之別,簡單的只是在腹部橫裹著一塊布帕,所以也稱「帕腹」;較複雜的是在帕腹上加上帶子,在穿著時,緊緊包裹著腹部;而在帕腹上加上鉤子及襠布,則成了心衣。但全都只有前片,而沒有後片。而在褻衣的圖紋發展上,最初可推至秦漢時期。當時的絲線、綉線已有很多種豐富的顏色。圖紋多以鳳紋、龍紋、動物紋、草葉紋、渦紋為主。

漢代內衣 抱腹

漢代內衣 心衣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內衣特點在魏晉南北時期的褻衣,是有前片,也有後片的,既可以當胸又可當背,稱之為「兩當」。兩當原本專用於內衣,但後來有許多婦女在外出時也穿著。它也成了後世背心最早的形式。因佛教的傳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下,花邊紋樣有了新的發展。如裝飾在石窟、壁畫中的佛像,及佛像頭上的光、星雲等,皆出現在當時女性的褻衣圖紋上;而象徵佛教的蓮花則是最主要的題材。

魏晉女性內衣裲襠唐朝時期女子內衣特點唐朝婦女有一種名叫「袔子」的內衣;訶的單字意思為:大聲斥喝、責罵的意思。據《唐宋遺史》及《綠窗新語》等書記述,這種內衣為楊貴妃所創。之後後宮的嬪妃覺得新奇,紛紛仿效,成為一時風俗。在訶子出現以前的內衣,肩部都是有帶子的,而訶子在肩部是沒帶子的,形狀似「半露胸裙裝」,他們將裙子拉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部下用帶子繫緊,以達成胸上部份挺立的效果。隋唐時期的褻衣花邊紋樣,多以「花卉」為主題;尤其以左右連續的放射狀牡丹最為常見。

唐代女子無帶內衣 袔子宋朝時期女子內衣特點宋朝以後出現的內衣稱為「抹胸」。抹胸在上端及腰間各有帶子可系,上面的長度可以覆蓋胸部,下面可遮蓋到腹部。因儒家思想再度盛行,人們崇尚簡樸的生活,所以服飾上的裝扮比唐代來得保守許多。在花邊圖案上也以秀麗清新為主;自然的花草、鳥獸、和幾何圖案,都是花邊圖紋的題材。

宋代女性內衣 抹胸元代時期女子內衣特點元代內衣「合歡襟」 由後向前系束是其主要特點。穿時由後及前,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或用繩帶等系束。

元代女子內衣 合歡襟明清朝時期女子內衣特點明清代所穿著的內衣,稱為「肚兜」,又稱「兜肚」或「兜兒」。一般作成菱形,上端有兩條帶子,穿著時繫於頸部;左右兩角也各有帶子,繫於背後,最下面一角,穿起來時,正好能遮蓋肚臍。因肚兜距今,年代較近,有許多實物流傳下來,所以現代的人,對肚兜較熟悉;也特別為現代人所愛,更是中國褻衣文化中最具象徵意義的代表。因明清時期融入了許多的外來民族的文化,所以在褻衣的花邊圖紋上,可說是一大轉變。明清時期的褻衣花邊,除了保留原有的漢族特色外,也流行多次的花邊圖紋,由寬度不一樣的花邊組合而成,有的是用一條寬的花邊,加上一條窄的花邊來搭配,而且每一條的花邊圖案都不相同。

明代女性內衣 主腰「主腰」外形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襟帶,肩部有襠,襠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襟帶繫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

清代女性內衣 肚兜民初時期女子內衣特點民國初年,婦女的內衣,流行起一種「馬甲」,這種馬甲與一般背心比較起來,特別短小,所以又稱「小馬甲」。小馬甲的前片縫有一排緊密的扣子,穿著時會將胸乳緊緊扣住。這種形式的馬甲,會傷害人體自然生理的發育,因當時的民風保守,婦女常以胸前雙峰高聳為羞,故以掩護之。大約到了民國三、四十年左右,流行起旗袍、小襖,人們的傳統觀念有了轉變,小馬甲才棄而不用,而接受了西洋式的胸罩。

近代民國初年女性內衣 小馬甲
推薦閱讀:

【同、興,桐、興】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變含義
談朱熹對邵雍象數易學的發揮演變(郭彧)
太可怕了!4種小傷口處理不當 會演變成致命癌症
宋代詩歌的發展、演變與特點
敦煌漢簡記錄書法演變 敦煌遺書留6萬多卷墨跡

TAG:中國 | 內衣 | 女子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