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嶺與《梅花嶺記》——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二
梅花嶺與《梅花嶺記》——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二
陳友冰
梅花嶺,在名城揚州西北的古城河邊,本為疏浚河道堆積泥土的無名之所,自從三百多年前,它與一個響亮的名字——史可法連到一起,這裡就成了民族氣節的象徵和愛國志士心中的聖地。如今,嶺頭紅梅似火,似乎還在幻化著那血流飄杵的「揚州十日」,嶺下史公祠內的陣陣松濤,似乎還在迴響著史公那「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慷慨之聲。
史閣部與「揚州十日」
公元1644年春夏之交,中國大地上正是風雲遽變、天崩地解之時。4月25日,崇禎帝自縊於煤山,「闖王」李自成則氈笠縹衣、跨烏駁馬率領一夥「流寇」進了北京,建立了大順朝。5月27日,吳三桂迎多爾袞入關,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從此載入史冊。6月3日,李自成退出北京,半個月後,被殲於湖北九宮山。6月19日,鳳陽總督馬士英擁立神宗之孫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年號弘光,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短暫、也是最腐朽的南明王朝。弘光從6月19日稱帝到1645年6月8日南京陷落被俘,前後不到一年,他本人更是歷史上少有的昏庸之君,就在李自成余部未平,清軍又大舉南下直逼淮、徐,國勢風雨飄搖之際,他卻在南京大修宮殿、沉湎酒色,終日「惟以演雜劇、飲火酒、淫幼女為樂」。朝廷大臣更是「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頭」。醉生夢死的同時,更將明季的黨派紛爭帶到小朝廷之中。馬士英、阮大鋮等把持朝政,借江北四鎮壓制東林餘黨,並將小朝廷中唯一的砥柱史可法排擠到江北督師。此時,屯兵武漢牽制清軍中原主力的左良玉,因不滿馬士英專權,則不顧國勢傾危,以「清君側」為名傾兵東下,討伐馬士英。5月8日,左軍打到安慶;9日,南侵的清軍即傾巢出動由泗州渡淮,而駐守臨淮、淮安的劉良佐、劉則清兩鎮,則聽命於馬士英,以南下保衛國都為由,將江北要塞拱手相讓於清軍,轉而去對付左良玉。面對唯馬士英之命是從、內戰內行的江北四鎮,身為督師的史可法實際上已無師可督,只好率本部的三千士卒退守揚州。13日,清軍包圍揚州;14日,弘光帝才召見群臣商討禦敵之策。有大臣提出「淮揚最急」,建議調兵增援,然而將朋黨之爭看得高於一切的馬士英卻「寧可君臣皆死於清,不可死於良玉之手」,在朝堂上嗔目大呼:「有議守淮者斬」!於是,史可法血書的求援信被丟到了一邊,而駐守在廬州、防衛滁、和等十一州縣的黃得功卻在此時接到命令移防蕪湖,阻擊左良玉東下;此時的揚州守軍,只有史可法帶來的三千士卒。無奈之中,史可法只好命駐守在白洋河、和揚州成犄角之勢的劉肇基部四千人退守揚州。就這樣,揚州守軍仍不到一萬,而包圍揚州的卻是清軍主帥多鐸親自率領的十萬主力。況且,揚州四面被圍,援兵無望,清軍一心攻城,無腹背受敵之虞,揚州的陷落,已是早晚之事了。
面對如此孤危之勢,史可法表現出中國士大夫「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剛勇之氣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正之節。一方面,他發布文告,力圖安定已渙散的人心;同時加固城防,準備決一死戰;另一方面,他又深知大廈將傾,作好盡節的各種準備。大戰之前,他即召集部將,表明自己與城共存亡的決心,為了不致於在城破時落入敵手,他事先請求部將在他自殺時幫忙將他刺死。當副將軍史德威願當此任時,史可法高興得將史德威收做義子,並寫信給母親,請將史德威譜入諸孫中,可見他對能盡節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而且是非常認真的。與此同時,他先後寫了四封遺書,給母親、夫人、叔父和兄弟交代後事,其中4月21日給母親、岳母和夫人的信中說到大勢已去,早晚必死,訣別雙親並鼓勵妻子與自己一同盡節。至於清軍圍而不攻的原因,亦主要想誘降史可法。因為多鐸深知史可法系南明人望所歸,史可法一降,即可兵不血刃收取江南。多鐸先後派降將李遇春等五次持書招降,史可法則或是用箭射退、不讓進城,或是當眾燒毀來信,以表其志,使揚州軍民深受感動,因而此時的揚州雖勢單力薄,卻同仇敵愾,殺伐之中,往往「薄有斬獲」。就在21日這一天,甘肅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鳳歧率四千兵來援,這本可以增強揚州守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可是這兩個懦夫一看揚州周圍的形勢,不但不協助抗清,竟然想用武力脅迫史可法一同降清。此時史可法已無力鎮壓這伙叛賊,只能義正詞嚴地加以拒絕並聽任其自便。李、高見史不為所動,又怕被市民知曉此事,便連夜率部縋城降清。此事對揚州軍民來說,在兵力和士氣上都是個打擊。
4月24日,清軍開始攻城,以「紅衣大炮」猛轟城牆,鉛彈如雨,「小者如杯,大者如壘」。城堞轟塌之處,史可法即帥兵民冒著炮火填修,磚石用盡後,即以草袋裝上泥巴堵上。終因眾寡懸殊,退守舊城。多鐸佔領新城後再次致書史可法勸降,史在此危殆之際仍不為所動,決心以身殉國。多鐸見硬攻難破,遂於25日命士卒改著明軍裝束,打著黃德功部旗號,詐稱「黃爺兵到矣」,守城將士誤以為真,開門迎接,清兵「猝起殺人」,城方為所破。城破時,史可法見大勢已去,欲拔劍自刎,卻被諸將抱住,史可法大呼史德威相助,德威卻哭著不忍舉刀。於是被諸將擁行突圍,行至小東門,清兵如潮水而至,可法不忍軍民被戮,挺身向前,大呼:「我史閣部也」,於是被俘。史可法被俘後,多鐸以賓禮相待,口稱先生,當面勸降,史可法嚴加拒絕,說:「我為朝廷大臣,豈肯偷生為萬世罪人!吾頭可斷,身不可辱,願速死,從先帝於地下」,於是被害於揚州南城樓,時年44歲。隨史可法殉難的,還有副使馬鳴騄、太守任民育、都督劉肇基等十八人。城破後,都督劉肇基帥殘部四百多人,奮勇巷戰,血濺滿街,無一人投敵。清軍攻下揚州後,從4月25日至5月5日,十日之中,大肆燒殺,以泄其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揚州十日」。當時的被害人數,椐和尚的「燒屍符」說是數十萬人,《南明史略》說是八十萬人,民間更是傳說揚州被屠成一座空城,「僅剩賈家、馬家五十三口」。居民王秀楚一家八口,雖多方逃避,也被殺的只剩下三人。他有一篇《揚州十日記》,逐日記載了他親歷的清兵屠城時的情景,其中的第三天、第四五天是這樣的:「初三日,天晴,烈日蒸曛,屍氣熏人,前後左右處處焚燒,煙結如霧,腥聞數十里」。「初五日,幽僻之人始稍出來,相逢各淚下,不能出一語。予等五人雖獲稍蘇,終不敢居宅內。晨起早食,即出處野畔,其裝飾一如前日。蓋往來打糧者,日不下數十輩,雖不操戈,然各持槌恐嚇,詐人財物,每有斃於杖下者。一遇婦女,仍肆擄劫。」
清軍的暴虐行為當然激起了揚州一帶民眾更加劇烈的反抗清軍的暴虐行為當然激起了揚州一帶民眾更加劇烈的反抗,而史可法自然是一面旗幟。當時揚州就傳說城破時史並未被俘,「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於城中」。全祖望《梅花嶺記》一些志士更是假借史可法之名,聚集百姓繼續抗清。揚州城破一年後,廬州人馮弘圖借史可法之名起兵抗清,十天之內就攻下六安、英、霍諸縣,周圍百姓雲合影從,皆以為史可法未死。三年之後,鹽城又有人借史可法之名以抗清,其聲勢曾「聲震白下(南京)」。另有浙江人厲韶伯,曾做過史可法的幕僚,與史身材、面貌亦相似,於是又冒史可法之名,召集敢死者數百人抗清,曾連續攻破巢縣、無為等州。到後來,連清軍也將信將疑,懷疑史可法是否死去。《小典紀年附考》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吳中志士孫兆奎反清兵敗被俘,審問他的是洪承疇。洪承疇原是明朝名將,曾被崇禎派往遼東督師。松山一役,洪承疇被俘降清,外界則傳聞洪為國殉難。洪與孫曾是好友,此時洪已成為七省經略,他問孫:「先生在軍中,可知揚州史可法果真死了還是未死?」孫趁機挖苦道:「經略公從北來,可知松山督師的洪承疇是真的死了還是未死?」弄得洪承疇羞愧難當,立即吩咐將孫處死,可見史可法的精神在當時巨大的影響和震攝作用。方東樹《書史忠正公家書後》也記載了相類的一件事:廬州人馮弘圖兵敗被俘後,堅持說自己就是史可法,弄得清將也將信將疑,只好將史可法的親屬押來辨認。被押來的史公親屬中有位守寡的八弟媳,因有姿色,「奸人聶某見而艷之,欲強取之以媚大帥」,結果夫人自毀其容,自殺而死。可見史公忠義,烈及一門。全祖望的《梅花嶺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並稱讚她「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正因為史可法有如此巨大的號召力,為了安定人心、穩住東南,必須要對史可法作出旌表之類的行動;全國統一,政權穩固後,當然更需要提倡史可法這種忠誠和獻身精神。因此,為史可法建祠、對其旌表、褒揚,已成為當時形勢之必需,後來國家長治久安之必要,所以多鐸在「揚州十日」後封刀不到一個月,即下令修建史可法祠,並「優恤其家」。乾隆南巡時,也到史可法墓前弔唁,並謚以「忠正」,又賜匾額「褒慰忠魂」。同時又將降清的洪承疇、錢謙益等列入「貳臣傳」。可見一個人只要行為端方、忠烈正直,不僅能獲得百姓的敬仰和愛戴,也會獲得對手的禮遇和尊重;一個政權、一項事業在創立的過程中也許需要奴才和內奸,但要想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最終還是需要忠誠和才幹。
梅花嶺和史公祠
梅花嶺在何處?歷來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說梅花嶺在揚州城北的護城河邊,當時並無嶺而是一片農田。明代萬曆年間,揚州太守吳秀睿疏浚護城河,將挖出的淤泥堆積於此形成小丘,舊名土山,而後人們在土山上廣種梅樹,於是得名梅花嶺。另一種說法是揚州北門外古代就有一個梅花嶺,但確切地址已無從考察。清初,人們在重寧寺旁小丘種梅,遂以古代梅花嶺之名稱呼它,以此得名梅花嶺。第三種說法是史可法歸葬時並無此嶺,梅花嶺是後築的。是寺廟僧人在附近土丘上築亭種梅,世人稱為梅花嶺。現在介紹揚州風物以及史可法忠烈祠的一些歷史旅遊書籍,說到梅花嶺來源時皆採用第一種說法,刻意迴避或隱去第二、三兩種說法。究其原因,我想這可能與全祖望的《梅花嶺記》有關。因為在《梅花嶺記》中,記載史可法給養子史德威的遺言中就有「我死,當葬梅花嶺上」。如果史殉難前並無梅花嶺,豈不讓人對這篇千古至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甚至有損於史可法的英烈形象嗎?根據相關資料,我倒是傾向於史可法盡節時當地並無梅花嶺,史可法說這番話的可能性也不大。其一,史可法一直想在百年之後葬於安徽鳳陽,追隨高皇帝朱元璋於九泉。因為史在安徽為官多年,對淮北一帶感情頗深,就像王安石願葬於鐘山而不願歸葬家鄉一樣。另外能隨侍高皇陵寢就像繪圖麒麟閣一樣,這是對大臣的最高褒獎、也是為臣百年之後的最大追求。更何況在明王朝風雨飄搖,史可法要表露對朱明王朝盡忠盡節之際;其二,如上所述,為了安定人心、穩住東南,多鐸在「揚州十日」後封刀不到一個月,即下令修建史可法祠,並「優恤其家」。祠建在大東門外姜家墩,而並非是梅花嶺。如果史可法有遺言葬梅花嶺,多鐸既然為此建祠,這個遺願自然也會尊重的。其三,大概是出於對全祖望和《梅花嶺記》的回護。全祖望為清代著名的學者和文學家專研宋代和南明史事,表彰忠烈、指斥奸佞,是一個很有氣節和操守的士大夫,其散文《梅花嶺記》、《梨洲先生神道碑》等皆是表彰史可法、黃宗羲等抗清節烈之士。人們大概不願看到這篇名文的瑕疵。實際上這並不算什麼瑕疵,因為他是篇文學作品人物傳記,而非歷史史料,而人物傳記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是允許進行文學加工的,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序》,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無不是如此。
史可法歸葬梅花嶺則是在初葬一年多以後,梅花嶺的落成,大概也就在這段時間,這與第二種、第三種說的「清初」在時間上也相符。據徐鼐的《小腆紀年附考》,史可法殉難後,史德威多方尋找史公遺體而不得,歷時一年多久終無所獲,只得於第二年(公元1646)清明,將史公曾穿戴過的衣冠和使用過的象笏改葬於梅花嶺,實際上今日的梅花嶺史可法墓乃是一衣冠冢。史德威等史公親人將史可法改葬於梅花嶺,大概出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史可法的遺體始終未找到,多鐸所建為祠堂,並無墓穴,況且多鐸當時所建之祠乃是徵用民房草草改建而成,又是由殺戮者所建,在這是史公親人在心理上難以接受的。所以在形勢穩定後必然在祠之外另覓地建冢;二是歷史上的梅花嶺是是宋末抗元英雄李庭芝、姜才祠堂之所在。公元1275年4月,元右丞相阿術率軍南下包圍揚州,李、姜二人率眾在高郵、泰州一帶軍民支持下,前後堅持達14個月之久,其中阿術多次勸降,均不為所動。甚至在南宋滅亡後,元軍持恭帝的詔書命降,他二人仍拒不投降,結果戰敗被俘,英勇就義。揚州人感其忠昭日月,在梅花嶺畔建「雙忠祠」以紀念。史可法當時的境遇,與李、姜二人相類,所以葬於梅花嶺,也可使英烈們相隈相伴。二是此地名梅花嶺,嶺頭盛開梅花。梅花不畏雪壓霜欺,傲然挺立,自古即是高潔的象徵。史葬於此,正可讓碧血梅花伴忠魂。據王振世《揚州攬勝錄》:明代梅花嶺頭之梅多為春梅,梅開如雪。既為史公祠以後,嶺頭之梅多為冬梅,梅開如血,這大概也是揚州民眾對史可法無聲的仰慕後和詠歌吧!由於祠、墓不在一處,墓又屬私建,所以衣冠冢前十分荒涼。雍正末年,邑中名士劉重選得皖籍鹽商馬曰管兄弟幫助,在嶺下建書院,取名「梅花書院」,史可法衣冠冢才得以修茸。書院取名「梅花」,其中深意亦不言自明。官方在梅花嶺建史公祠墓,始見諸於文字的是兩淮鹽運使程儀洛的《重修梅花嶺明史閣部督師祠墓記》,記中詳細地記載了史公祠墓的格局和修建的歷史過程。記中告訴我們:梅花嶺的史可法祠墓雖不知建於何年,但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程儀洛曾代表官方修茸過一次。此時,史可法已得謚號「忠正」。史德威晚年回山西養老,但其子孫在康熙、乾隆年間不斷來梅花嶺給史公掃墓,並向當局請求擴建史公祠。也許正是民間的不斷請求,才導致乾隆三十九年揚州知府謝啟昆重建史公祠。此番重建在周圍築了七十多丈長的圍牆,內部也進行了清理,四周種上了梅花。謝啟昆有篇文章記敘此事,可惜沒有保存下來。乾隆後期,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出現了史稱的「乾嘉盛世」,此時,清廷一方面對當年降清的明臣進行貶辱,將錢謙益等列入「貳臣傳」,並將其著作《初學集》毀版,列為禁書;另一方面,則大力褒揚為明盡節的志士仁人。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為史公祠御書匾額「褒慰忠魂」,並賜詩一首:「紀文曾識一篇篤,予謚仍留兩字芳。凡此無非勵臣節,鑒此可不慎君綱?像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並命復書畫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詩中提到的「像」與「牘」是指侍郎彭元瑞、學士于敏中等搜集呈上的史可法畫像和文集;「紀文曾識一篇篤」則是指弘光元年史可法答覆清攝政王多爾袞的拒降書。乾隆的這首詩晦澀而多語病,實在不敢恭維,但其目的卻非常顯豁,那就是提倡「臣節」。
乾隆還專門寫了一篇《御制書明臣史可法復睿親王書事》,敘述他命儒臣搜尋這篇復多爾袞書的經過,對史可法的「臣節」大讚揚,說自己對這封書信一讀再讀,可惜史可法的忠心,那個胡塗的南明福王卻不能領會,有這樣忠誠而又有才幹的大臣卻不任用。這位「明君」要達何目的,再明白不過了。皇上帶頭表彰,群臣自然蜂擁而上,一大批「應制詩」紛紛出籠,不過目的已不是仰慕史可法,而是藉此向皇上表忠心了。按乾隆諭旨,他的御制詩、書以及群臣的「應制詩」皆在史公祠刻石,「以彰後世」。史可法的文集也由乾隆下令刊刻印行。
嘉慶、道光年間,史公祠未作大的修茸改建,只稍有增飾。咸豐年間,史公祠又遭一次大的破壞。咸豐三年(公元1853),太平軍林鳳翔、李開芳部攻入揚州,史公祠在戰火中迭遭破壞:殿堂亭閣被焚燒一空,祠內保存的史公家書和刻石,也盡數被毀。直到同治五年(公元1866),湘軍統帥曾國藩在收復南京、蕩平太平軍後第二年,為了收拾人心,「表揚盡節效忠之士」,方對史公祠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將「朽折者、橈壞者、黮黓者、委迤者,翼之、甓之、楹之、堵之、封之、植之,別布平砥方石饗堂前墀百餘尺,祀事趨拜,免饗者泥濘患。計周墓門及肩,直墓道,前緣庭為堂,堂西別院為饗堂。」同治以後,史公祠屢遭兵燹和動亂但亦代有修茸,曾公所籌劃的格局和規模,一直保持到今天。
今天的史公祠外城垣,已變成寬闊的「史可法路」,路與祠之間是垂楊倒映的護城河,一座白石小橋橫跨其上,將祠與馬路相連。史公祠內的建築主要有饗堂、衣冠冢和祠堂三部分組成,中有庭院、碑林、亭閣相連。饗堂前有一門廳,現為遊人進出口,門廳上有一楠木匾橫書「史可法紀念館」六個鎦金大字,為朱德所書。門廳正對饗堂,中有一庭院,中間是一丈多寬的磚石信道,兩旁有兩株高大的銀杏,經過太平軍的戰火和抗日烽煙的洗禮,至今仍枝繁葉茂,猶如史公青春永存。饗堂兩邊的廊柱有一幅楹聯,詞曰:「時局類殘棋,楊柳城邊懸落日;衣冠復古處,梅花冷艷伴孤忠」,為浙東人朱武章所撰,詞義蒼涼而慷慨。饗堂中央是史可法的塑像,身著明朝官服,頭戴烏紗,正襟危坐,眉宇間一股剛正凜然之氣,兩邊有一篆書對聯:「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後已武鄉侯」,丹徒嚴保庸太史撰,儀征吳熙載書。文信國即文天祥,文曾封信國公。椐《明史。史可法傳》:史母「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武鄉侯乃諸葛亮封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更是世人皆知的。這幅對聯用「夢文信國而生,慕武鄉侯而死」來概括史可法一生,確實是再準確不過的了,況且,此聯對仗又工穩,所以被稱為「空前絕後」之作,據說文章名家梁章鉅拜史公祠,欲為之撰聯,見此聯後遂為之擱筆。塑像兩旁還有一聯,為郭沫若所撰:「騎鶴樓頭,難忘十日;梅花嶺畔,共仰千秋」。
饗堂後面即衣冠冢。墓前有一磚石牌坊,上書「史忠正公墓」五個隸字。坊下三門,均設半截木柵;坊柱下有一對小巧玲瓏的石獅,據說是宋代遺物。衣冠冢東西俱有矮牆,與後院牆相連,使墓單獨成院。冢為封土墓,約兩丈見方,墓台四周長滿茂密的茜草,經冬不衰,四季長青,人們謂之「忠臣草」。墓台前面左右植松柏,後面植紅梅,意蘊堅貞與泣血、時局艱難與威武不屈之意,墓台前兩棵銀杏樹之間有一碑,題為「明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之墓」,為「文革」後所立。衣冠冢東西各有一月門,通往後院。東月門外的梅花仙館即當年梅花書院的遺址,所以又稱讀書樓。現為碑林,牆上嵌有乾隆與彭元瑞等臣的瀛台唱和以及古今名人詠歌史可法的多塊碑刻。我最欣賞的倒不是那些詠嘆臣節的古風律絕,而是今人題的九字贊語:「史可法,事可法,人可法」,匯史鑒、人品、姓名為一爐,語語雙關又通俗淺切,內涵則深沈而雋永。仙館兩邊的廊柱上懸一聯,為清代名詩人王士禎所撰,曰:「竹覆春前雪,花寒劫外香」,亦是語意雙關。園內遍植冬梅,梅叢中有一塊高大的太湖石,空中而多竅,玲瓏剔透,據說是宋徽宗時「花石綱」的遺物。
饗堂的右邊即是祠堂,所謂史公祠,原本專指此。祠堂正南有一門樓,下面是四扇裝飾著梅花形鐵環的黑漆大門,這本是史公祠正門,今已閉,皆從左面饗堂的門廳進出。祠為三楹,中間一楹高出兩廂約三尺,堂中間供著史公的神主和肖像,左右懸著何紹基撰的對聯:「公去社已屋,我來正梅花」。椐《揚州覽勝錄》,原來東西兩楹還供有與史可法同時殉國的文武將士牌位,今已無存。堂內東壁上掛著史公生平年表,西壁則恭抄著全祖望《梅花嶺記》全文。堂內的櫥中則陳列著《史可法集》、《小典紀年》、《揚州十日記》等文獻,以及蔡廷鍇、趙朴初等人的詞、聯,其中趙朴初題的是一首七絕:「江左文恬與武嬉,當年急難幾男兒?朋爭族怨今陳跡,獨耀民魂史督師」,感慨頗為深沉。祠堂內的兩幅史公手跡,尤為引人注目。其一是拓片,曰:「自學古賢修靜節,惟應野鶴識高情」;另一是手書:「潤雪壓多松偃蹇,崖泉滴久石玲瓏」。此為史公在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題鎮江焦山大明寺畫志之親筆,極為難得。兩幅手跡,一似節士,剛勁渾厚;一似文士,瀟洒飄逸,正好代表了這位進士出身的兵部尚書的外表和內心。祠堂外面的八扇鏤花大門兩旁,懸著轉運使姚煜的長聯;廊柱上則是張爾藎的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祠堂的後面,即是梅花嶺。嶺頭有一亭,曰梅花亭;嶺下有一閣,曰晴雪軒。軒前有一株古梅,樹齡已二百多年,仍枝繁葉茂,落瓣如雪,晴雪軒大概因此而得名。軒前的楹柱上懸掛著史可法自撰的聯句:「斗酒縱觀廿一史,爐香靜對十三經」。堂內正中牆壁上嵌著史公手跡的三塊石刻:上面一塊是弘光元年守揚州時寫給母親、岳母、妻子的遺書,下面一塊則是著名的《復多爾袞書》。正因為此軒存有史公遺墨,所以又稱遺墨廳。軒東有一碑碣,刻有程儀洛的《重修梅花嶺明史閣部督師墓祠記》,軒西的松林中有一尊鐵膛炮,曰「大將軍」,據說是史可法當年守城所用。沿著嶺下的石砌小徑登上嶺頭的梅花亭,放眼四望,只見嶺上嶺下紅梅似火,臘梅如雪;饗堂、祠堂、衣冠冢掩映在松竹翠柏之中,伴著陣陣松濤,似乎又傳來史公在揚州城頭那振臂殺敵的慷慨之聲;嶺頭的紅梅,又彷彿幻化出忠烈從容就義時那不屈的身影。惟有護城河外史可法路上的車水馬龍,鼎沸人聲,提醒著憑弔者:現在已是天下一家、五族共和,史公已逝去三百五十多年。
揚州「史可法紀念館」正廳
梅花嶺下史可法墓園
推薦閱讀:
※你最迷茫是什麼時候?
※鄭氏星案新詮案二十二
※看完《二十二》,你有什麼感悟?
※《二十二》中讓你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星相典籍——果老星宗(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