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理論創新 續六

 

婚姻理論創新 續六

吳    鵬

第二節、糾結對策的幾點建議

婚姻與愛情的糾結原因,有些類似大夫對疾病進行病因分析;婚姻與愛情的糾結對策,就有點像大夫開方子抓藥,試圖治病的味道。

然而,婚姻與愛情糾結的具體情況,太複雜多變,再加上時代、環境、機緣的影響,還有個人資源、個人應對的差異,這就像天底下永遠找不到能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樣,任何人都不應該把糾結對策的期望值抬得太高,糾結對策充其量只是一個借鑒,這是試圖走出糾結的社會支撐點或實踐支撐點;換言之,我們的建議,在理論上至少應該擁有相當濃厚的社會基礎或實踐基礎。

有人說過,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事實上,嘗試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對策。這就是試錯!人類的進步永遠離不開試錯!

我們的建議,不只是針對婚後糾結的男男女女,其實對於婚前糾結的男男女女同樣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思想指導行為,行為導之結果,結果又會影響思想,在思想、行為、結果的循環中,思想最具主動與指導意義。

 

建議一、和合比愛情更重要!

在婚姻、愛情與家庭的大文章里,夫妻間是否「和合」的問題,才是首要的核心問題;因為,和合是婚姻、愛情、家庭的土壤,是整個大廈最重要的基礎。只有和合的土壤才能開出真正的愛情之花;反之,不和合的婚姻與愛情,都很脆弱,都會變味,都極無奈。

著名的戰地記者閭丘露薇曾經說過:「如果問我,生命當中,事業、健康、愛情,哪一個最重要,我會毫不猶豫選擇愛情!」

她的第一次婚姻就是因為那個男孩子的一個動作,讓她心動,從此開始戀愛,3個月後就結婚,接著就生了個女兒。後來的日子才漸漸地發現,他們夫妻倆實在是難以和合,很多事情因為想不到一起,不但越來越陌生,生活中瑣碎的分歧與爭吵,久而久之,常常會有深深的沮喪與落寞。幸虧閭丘露薇生性果斷、剛毅,她倆的離婚沒有別的理由,也沒有第三者插足,就是雙方難以「和合」,這就像鞋裡總有倒不盡的砂子……愛情在現實生活面前真的很脆弱。

其實,徐悲鴻與蔣碧微的不和合,既有性格方面,待人處事方面,更有「道不同,不相為謀」,在志趣愛好方面也相差甚遠。以蔣碧微的年齡和做事風格來看,她是個非常簡單而且喜歡熱鬧的人,她對藝術一竅不通,兩個根本不同路的人走到一起,往往難以和合。在巴黎的徐悲鴻,如魚得水,業務上突飛猛進;相反,蔣碧微沒有什麼目標,無所事事,隨著歲月流逝,兩人的距離更加拉開,本來的不和合也在暗暗地加深。

1925年,根據蔣碧微的回憶,為了解決生活上的窘境,徐悲鴻曾到新加坡為南洋富商畫像,離開法國整整九個月,終於掙到了一筆豐厚的潤資,這些錢應該夠他倆在巴黎維持兩三年的生活。但這筆錢的大部分被徐先生購買了金石書畫,剩下的錢只夠他們支撐一年的生活。蔣寫道:「當天晚上,聽到他的種種切切,使我感到萬分的失望與惆悵,甚至於內心還有點憤怒,因為生活困難的陰霾,隨他的歸來反而更形加深」。徐悲鴻是位藝術天才,他生活中最重要東西莫過於他的藝術、他的畫,他對金錢或生活常識是沒有什麼概念的。與他共同生活了近十年的蔣碧微,應該了解這一點;可惜,蔣的內心恰恰充滿了失望、惆悵、陰霾,甚至憤怒,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倆的感情因為種種的不和合,已經有了深深的裂痕。真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寒」,沒有孫多慈的出現,遲早會出一個王多慈、李多慈或張多慈,在不和合的土壤里,任何愛情之花都不可能不凋落破碎。

「和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其內涵特別豐富。眼緣就是從長相、外貌方面,一搭眼就產生的一種和合;再進一步就是雙方的交流,俗語講「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投機就是不和合。和合的內涵往往都有一個從淺到深的發展過程。男女雙方最初的交流、溝通都是在尋找共同點,比如共同的興趣愛好、類似的經歷、相近的性格、都認識的熟人……總之,真正的愛情從來就不可能離開「和合」,尤其是認識方面的和合,包括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方面的相近與相合。

中國婚姻的傳統,特彆強調門當戶對、志同道合,這是幾千年社會實踐的經驗總結,講的就是「和合」。沒有「和合」就沒有真正的愛情,沒有「和合」就沒有真正的幸福。所以,和合確實比愛情更重要。

由此可見,婚姻的離與合,並不完全取決於愛與不愛。和合者,不愛的人也會慢慢地相愛;不和合者,相愛的人也會分手拜拜。因此,和合與否,勢必成為婚姻與愛情糾結時,必須考慮的首選標準。

建議二、既來之,則「度」之。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過「既來之,則安之。」;意思是:既然來了,就要安下心來。今天,我們把「安」字改成「度」字,意思是:既然來了,就要審時度勢那樣,「度」一把;即多想一想,冷靜地估計可能出現的變化,才能找出最佳的對策。這裡的「度」,就是「想」,就是人類的理性與理智。

想什麼?

第一要思考目的。你的身邊出現了那個她(他),你究竟圖她(他)什麼?哪點好?是什麼吸引了你?……不能光憑直覺,一時的衝動之後,就應該冷靜下來,理一理思緒,多問一問自己。

第二要思考代價。實際上,婚姻與愛情的糾結,確實會帶來很多的麻煩、苦惱與不幸;然而,有失就會有得,得失的比較,必須認真的想清楚。有人說過:婚姻就是交換;而且強調:進行成本核算是人們普遍要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看來,當糾結來臨的時候,必須考慮值不值?你將償付的最大代價能否承受?

第三要思考把握。在很多場合下,婚姻與愛情的糾結都是自己找的,都有所圖,只要是選擇總要付諸於行動。當事人,除了要考慮行為的目的與代價以外,還必須思考把握,即自己行為獲得成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在現代文學史上有「通俗文學大師」、「民國第一寫手」之稱的張恨水,他的一生結過三次婚,他的婚姻愛情糾結很具特色,都具有極大的隨機性。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里,他的對策,實際上都是很自然的反應。你說他沒有認真地想過,有點冤枉他;你說他都想明白了,目的、代價、把握都想好了,又有些誇大。好就好在:那個年代允許一夫多妻,三個老婆都養了起來,「糾結」也就不糾結了。再早些年,清代的胡雪岩娶了12位小妾,連原配一共13個老婆,他的糾結也就是感情、時間與金錢的具體分配……現在的社會進步了,但一夫一妻制卻帶來了新的糾結,這種糾結的性質是「有你無我」的矛盾,從「內部矛盾」變成了「有你無我」的矛盾,在程度上確實激烈了許多;也許,這正是社會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

1914年,張恨水19歲,張母為他定了一門親事,為了不忤逆老人的好意,他只好乘假期回家完婚。沒想到新娘子被掉了包,漂亮的二小姐換成了大小姐徐文淑,當張恨水用秤桿挑開新娘子紅蓋頭的時候,面前坐著的女人,門牙露出唇外,嘴巴怎麼也合不攏,一張粉臉因為哭哭啼啼,早已被淚水沖成一道道小溝,黃一道,白一道,成了一張大花臉;尤其是新娘的三寸金蓮,更加令新郎難以忍受……一氣之下,他給母親留了一張紙條,當夜就奔出洞房。後來,經過母親的好言相勸:「這是前世姻緣所定,如有機會,再選個二房吧。」張恨水只好恭聽母命,勉為其難地咽下苦水,「蜜月」不到10天就離家出了遠門。經過反覆考慮,既來之,也只好「忍」之,最後是:一「走」了之,眼不見為凈嘛。

1919年,張恨水在北京闖蕩,由於他的出色才氣,很快被《蓋世報》主編看中,當了編輯。秋天的一個傍晚,天空飄著寒雨,他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小女孩戰戰兢兢地蜷縮在牆跟下。張恨水一邊為她撐傘遮雨,一邊問她,知道她是個無家可歸的落難女子,出於惻隱,當晚就帶她回家暫住。女孩跟隨張恨水來到屋內,先動手做飯填飽肚子。在燈下吃飯時,張恨水突然發現,對面坐著的女孩竟是一位絕色美人。第二天,張恨水去貧民習藝所,以贖胡秋霞做妻子為名,為她交了贖金;打從這天起,張恨水每天晚上教她習字、寫日記,胡秋霞做飯、洗衣……不久,他倆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婚禮,胡秋霞正式成了他的二房夫人。在那個年代裡,再加他母親早就有承諾在先,張恨水幾乎是沒有任何糾結,順風順水地娶了胡秋霞。後來,胡秋霞為他生了三個孩子。當然,因為文化差距太大,張恨水在思想精神方面的孤獨,依然難以彌補。

1926年,張恨水著作頻發,收入頗豐,他在北京另租了兩間房,將母親和徐文淑都接來定居。每逢節日,一家人都聚一聚,胡秋霞與她倆相處得也很好。1929年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剛問世,在社會立即引起了轟動,惹瘋逗痴了天下無數青年男女。一天,16歲的中學生周淑雲,風風火火地到編輯部找到了張恨水,親手把第三封情書交到了張的手中……從此,周淑雲三天兩頭便來找張恨水討教、喝茶、聽京劇、逛公園,時間一長,周淑雲的一嗔一笑都讓張恨水心動不已,關鍵是周淑雲真的成了張恨水的紅顏知己,他倆在小說與京劇方面都有很多的共同語言。正當張恨水想到自己已經有了二房,準備婉言拒絕周的鳳求凰;巧就巧在,周淑雲態度非常堅決:「本小姐非張恨水不嫁。」……最後,張恨水決定娶他為第三房夫人,在北京又另租了一間房子。婚後,張恨水給周淑雲改名為周南。

當真愛到來的時候,張恨心能順著自己真實的心思去處理好婚姻與家庭的糾結,他沒有迴避,也沒有猶豫。周南會唱歌,尤其會唱京劇,張恨水會拉京胡,夫妻倆一拉一唱,日子過得很甜蜜。周南還善於交際,可以經常陪丈夫去拜訪朋友、接待賓客,深得婆婆的喜愛。整個家庭關係也處得其樂融融;儘管小姑子的年齡都比她大,但是也都很尊重她。

張恨水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最佳對策只有一個字:「順!」

那就是:順勢、順時、順人、順理、順心;這也是「既來之,則「度」之」的核心與根本!

建議三、千萬不要後悔!

據說,人生有二大痛苦:第一是生病,第二是後悔。生病常常出於無奈,後悔總是與性格、與修養有關。在婚姻與愛情的糾結中,特別對婚姻中的第三者來說,後悔這種情結的出現,往往很難避免。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的傳奇愛情告訴人們,當你一旦陷入婚姻與愛情糾結的時候,要麼選擇退出,要麼選擇死心塌地,任何猶豫只會讓你更加糾結與痛苦。

趙四小姐1912年出生於香港,她的祖籍是浙江蘭溪市靈洞鄉洞源村,其父趙慶華,號燧山,身份顯赫。趙四在香港度過童年,後來隨父親到天津,就讀於天津浙江小學和中西女子中學,該中學是天津一所著名的貴族學校,很多達官顯貴家的小姐都在這個學校讀書。在這些粉紅黛綠的名門閨秀中,趙四學習很認真,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加之她性情溫和,興趣廣泛,愛好騎馬、打網球、游泳、開車、跳舞等等,頗受同學、老師喜歡。她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尤其對新文學作品特別偏愛。

大約於1927年的春天,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在天津蔡公館的一場舞會上拉開了序幕。當年的趙四小姐才16虛歲,關於她與張學良相識、相愛的報導確實有很多,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情節是:當一位英俊瀟洒的青年在一群副官、侍衛的簇擁下,神采奕奕地走進舞場的時候,趙四馬上意識到這一定就是她仰慕已久的少帥張學良;也許是張學良獨到的審美能力,也許是趙四不施粉黛、如清水芙蓉般的清純,張學良竟然一眼就能看中正在角落裡獨處的趙四,並且不由自主地走過去邀請趙四共舞……關鍵在舞步的翩躚之中,他倆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發現了一種微妙感情的流露……這就叫鬼使神差!這就叫一見鍾情!這就叫緣分!

巧就巧在,時隔不久,就在張學良忙裡偷閒,來到北戴河時,趙四小姐也隨家人來到這裡;這次意外相逢,讓趙四喜出望外,張學良也是欣喜至極。老話講,緣分來的時候,真是擋都擋不住。在北戴河的那些日子裡,他們幾乎每天都見面,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一次,張學良來找趙四,直入卧室,碰巧趙四外出。張學良順手翻了一下她放在床頭的日記,見日記中寫有「非常愛慕張少帥,可惜他已有妻室,命何之苦也」等語後,不由心潮起伏……又有一次在宴會上,張學良看見趙四胸前垂著一顆雞心飾物,因為坐得很近,張學良伸手拿過飾物打開蓋,發現雞心裏面嵌著的竟是自己的小照,而且還寫著「真愛我者是他」的字樣,又一份銘記心間的感動……從此,兩人常常相攜出入於京津之間的各大娛樂場所,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很快都陷入了昏天黑地的熱戀中。

1928年初夏,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發,張學良化裝返奉、接掌大權。這真是一個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百廢待興、百事待理……同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三省易幟,與南京政府實行統一合作,並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但只要稍有閑暇,趙四的倩影一直揮之不去;遠在津門的趙四更是夜夜獨對孤燈,輾轉難眠,飽受相思之苦。

1929年3月,張學良給趙四小姐長途電話,問她能否到奉天(瀋陽)來旅遊,幾天後,她電話回復,業已徵得父母同意,準備應邀前往。於是,張學良就派陳副官趕至天津迎接,上路時,趙家全家人都曾趕到火車站送行,到瀋陽後便安頓在北陵別墅。沒想到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在天津突然以女兒私奔為由,在報上連續五天(1929年9月25日—9月29日)公開發出啟事,將趙四從趙氏宗祠開除出去,斷絕一切往來,並引咎從此不再為官。據張學良晚年回憶,趙四小姐當年去瀋陽「只是來看看」他,然後「還是要回去的」;可趙慶華一登報,斷了她的後路,反倒回不去了。

有人評論,趙慶華此舉,實際上是一箭三雕的謀略:

第一,這樣做可以使他的家庭避免受到軍閥間爭鬥的牽連;

第二,趙四當時與別人已經訂了婚,他無法悔婚,登報聲明也算是對兒女親家的一個交代;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樣做擺明是斷了女兒的後路,寄希望於張學良永遠不要辜負趙四。

可憐天下父母心,趙慶華的「清理門戶」,絕非盛怒下的單純之舉。

看來,婚姻與愛情的糾結決不是單純的個人私事,這種糾結往往會牽連家庭、家族、直至社會的方方面面。為了敍述的簡便,重點以趙四小姐為中心,針對不同時期特別揪人心肺的重大糾結,簡要歸納如下:

糾結之一:作為女方,沒有名分你跟?還是不跟?

于鳳至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聰明伶俐,文采出眾,而且極有涵養。平時,她對張學良的偶爾出軌,總是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態度。對趙四小姐的來訪,她一反常態,極力阻撓。待趙家父女成了陌路之後,張學良表明了態度:趙四是不可能回天津了,她現在只有一個家,那就是瀋陽。于鳳至迫於無奈,默認了趙四的存在,但卻提出了兩個條件:

    一、趙四小姐不能進帥府;

二、趙四小姐不能有正式的名分。

按于鳳至最初的想法,趙四這樣一個受過正規教育的大家閨秀,年齡又小張學良十幾歲,面對這樣的苛刻條件,肯定不會接受,說不定一氣之下,就會離張學良而去。

應該承認,一般的女人確實很看重名分,這也關係到最後能不能「修成正果」,誰都會把未來的最後結局當成今天的奮鬥目標。「沒有名分你跟?還是不跟?」確實讓人揪心。

可是,出乎于鳳至的意料,經歷相思之苦的趙四小姐,一心只想與心上人相守,她對這些條件是毫無怨言、死心塌地全盤接受。實際上,她對未來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也許是出於無奈,也許是對未來的一種自信,因為變數太多,這正是趙四小姐的豁達與高人一籌之處。

事實證明,正是她死心塌地的無怨無悔,恰恰開始了她與張學良之間最熱烈、最瘋狂的一段生活。張學良白天去帥府辦公,晚上回到別墅。每天早晨分手,兩人都是難捨難分的樣子,而每天晚上再見,又都有闊別多年的感覺。兩人恨不得分分秒秒都相守在一起,一刻也不分離。

于鳳至很快就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當初不讓趙四入帥府,是希望她知難而退,主動斬斷與張學良的情絲。可現在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不僅「情敵」沒有被趕走,自己的丈夫也因此終日有家不回。這讓于鳳至很是發愁。

思前想後,于鳳至做出了一個決定:將位於帥府東牆外王永江那棟二層小樓買下來,讓趙四居住。這樣,既將其置於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起到約束作用,又沒有違反當初不讓趙四進入帥府的要求,還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大度成全」而博得張、趙二人的感激之情。于鳳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將小樓買了下來,待裝修完成後,親自去北陵別墅將趙四小姐接了過來。在這座小樓里,趙四小姐度過了她人生中最為幸福的一段時光。更讓她為之興奮的是,在這裡,她與張學良的愛情終於開花結果——她懷孕了。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未婚先孕是很見不得人的家醜,幸好趙四被逐出家門在先,未婚先孕在後。也許,趙四小姐的父親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步……沒想到懷孕不久,趙四得了一種怪病,背上長了一個險惡的癰疽,睡覺時只能向一方側卧。疾病折磨得她苦不堪言,為病心焦的她,也更加思念父母家人。於是,于鳳至與張學良商量,將她送至天津一家德國人開的醫院裡,以便能見到家人,緩解病痛。為了有利於治療,醫生多次勸趙四墮胎。柔弱的她咬緊牙關,忍常人所不能忍,一直堅持到懷孕7個月,終於生下了她和張學良唯一的兒子——張閭琳。抱著酷似張學良的寶貝兒子,趙四忘記了背上的疼痛,喜極而泣。

糾結之二:面對張學良的花心,又能奈何?

張學良自己說過「平生無憾事,惟一好女人」,他的花心是公開的。張學良晚年曾經對美籍學者唐德剛承認「我有好多女人,是指跟我發生過關係的女人……我的女朋友有好多,行的卻沒幾個,其實我並不怎麼追求女人,除一兩個我主動追求外,大多都是女人追我。」據說,最多時候,他在同一時間有12個女人。

在很多美女的眼裡,張少帥不只是長得英俊,地位顯赫;同時,他為人豪爽,重承諾,講信義,極具人格魅力。他的原配夫人于鳳至說過:「我很感激漢卿,在自己萬念懼灰的時候,他沒有放棄我。當時我就發誓一定要對他好。所以後來他和別的女人在一起,我也很生氣,但是我也常常對自己說,要是當時就死了,今天還會不會生氣呢?歲月已逝,漢卿對我的敬重、真情都是難以忘懷的。其實在舊中國,依漢卿的地位,三妻四妾也是常事……」1964年,在記者問到「張學良要求離婚的時候,夫人你怎麼想?」于鳳至脫口而出:「我生是張家的人,死是張家的鬼!婚姻雖然解除了,可是我的心始終屬於張漢卿,只要他高興,讓我做什麼我都沒有怨言!」

幾乎就在趙四認識張學良的同時,張學良在北京邂逅蔣士雲蔣四小姐,接著在上海又有進一步的親密接觸,他倆一起赴宴、伴舞、出遊,而且總是以英語相互交流,談得既投機又風趣。蔣士雲是外交官蔣履福的千金,女孩子中排行老四,16歲就隨父母遠下歐洲,天生麗質,聰明早慧。當時,少帥曾誠邀蔣四小姐到奉天的東北大學就讀;而她礙於巴黎的法文學業尚未結束,不想半途而廢,請求假以時日,少帥表示理解與支持。到1930年未,20歲的蔣士雲剛結束學業就興沖沖地趕回北京,想與少帥再續前緣;晚了,一個好姻緣早就擦肩而過了。在少帥身旁除了于鳳至之外,又多了一位捷足先登的女秘書趙四小姐……儘管張、蔣兩人歡聚如常,但早先的「鴛盟」已成泡影,雙方只好灑淚而別,但相互牽掛的這份情愫,卻永留心間。

女人心胸再豁達,如果自己的男人一面抱著你,心裡卻想著別的女人,這是何等的糾結?愛情這個東西在表面上很講究情感的專一,實際上最根本的關鍵還是和合。趙四對張學良的愛不但專一,而且肯犧牲、肯付出,這是她令人敬佩、獲得普遍贊同的最大優點;可惜,在和合方面她真不如蔣四小姐的善解人意。蔣四小姐知道漢公喜歡熱鬧,願意與外界接觸;喜放縱,厭拘束,不願難為自己,委屈自己;逆反心理強,你越限制他,他越要亂闖。也許,這就是張學良只承認「趙四是對我最好的,卻不是我最愛的,我的最愛在紐約。」的原因所在。

1991年4月,91歲高齡的張學良到美國,丟下趙四小姐在舊金山,一人跑去紐約,在他「最愛的」蔣士雲(貝祖貽妻,1982年貝祖貽病歿)家中住了3個月。蔣士雲說,「我一定讓半生歷盡苦難的漢公,真正感知到人生的樂趣」漢公也不止一次地說,在紐約的三個月,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也是他自1937年1月被幽禁以來,最感自由的九十天。「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已是耄耋之年的兩位老人,有幸在萬里之遙的異域重逢,重拾舊日情懷於生命的黃昏……這一切對於趙四來說,真的是既很糾結,又很無奈。

其實,作為貝太太的蔣士雲也很糾結。她說,令我最感困惑的是,自從漢公被趙一荻接回去,直到一年後他們長期定居夏威夷,本來是離得很近的,卻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而且斷了聯繫,連通個電話都成為不可能。紐約分手,原以為後會有期,萬沒想到,竟是永生的訣別。在蔣四小姐的眼裡,趙四小姐器量小、專制;因為她一向不喜歡少帥和朋友來往,不要他和別人接觸,要控制少帥……當然,她陪著少帥,幽居了幾十年,實在不容易,出於真愛與痴情,趙四小姐為漢公已經付出了一切。

憑心而論,還是于鳳至器量大,這個人很了不起。她將少帥讓給趙一荻,自己難過自己克服,少帥覺得怎麼好就怎麼做。唉,面對水性楊花的男人,婚姻與愛情的糾結原本就很無奈;也許,水性楊花的男人應該找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會更好一些?不知道!也許,隨著歲月的流逝,水性楊花的性格多少都會疲勞或收斂一些?不知道……

總而言之,面對紈絝子弟的花心男人,還是遠離一些為好,趙四與張學良的婚姻與愛情,絕對不是世人的楷模,這只是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非常吸人眼球的畸形。一旦歷史真相大白於天下的時候,恐怕連張學良本人的功過,也會獲得重新評價。

糾結之三:孩子與丈夫先顧哪一頭?

張學良是一位歷史人物,他的婚姻雖說是家事、私事;然而,當他本人被蔣介石長期幽禁的時候,他的婚姻同樣也要遭受厄運的影響與考驗。

1936年,這是國內外各種勢力大較量、大搏奕、大賭博的年代,作為大軍閥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比誰都懂得槍杆子就是一切的道理。西安事變的發生,實際上是張學良的一場豪賭。根據當時莫斯科駐中國大使鮑格莫洛夫向斯大林發回的電報,張學良試圖與中共建立反蔣同盟的努力確有其事。隨著兩廣反蔣事件的發生,中共唆使張學良西北獨立的計劃正式啟動;關鍵是斯大林始終沒有看好張學良,整個形勢也不允許中國四分五裂,8月15日的電報正式宣布斯大林對蔣介石作為中國領袖地位的堅定立場,同時註定了西安事變的最後結局。西安事變的最後發生,是歷史慣性的繼續。12月12日蔣介石被捉;12月13日孔祥熙召見蘇聯代辦宣布:如蔣公安全發生危機……將迫我與日本共同抗蘇;12月14日真理報、消息報強烈譴責張學良的政變為日本服務……此時張學良猛醒,並認賭服輸,他是一位極有賭品與賭術的賭徒,他兩次默默地站在蔣公面前流著眼淚,承認自己的輕率魯莽……其實,結局就在一瞬間。

「西安事變」改變了張學良的命運,也改變了趙四小姐的命運。張學良被軟禁後,一開始由趙四小姐陪伴,後來於鳳至想見張學良,趙四小姐只得去了香港。1939年秋,陪伴張學良過囚禁生活的于鳳至患上了嚴重的乳腺癌,必須馬上出國就醫。於是,張學良提出由趙四小姐前來接替。張學良的請求雖然得到蔣介石的批准,並責成戴笠親去辦理,但戴笠並不相信趙四小姐能來。

當時的趙四小姐在香港有豪華的房產和富足的生活,孩子還不滿十歲,確實需要母愛……這一頭是被囚禁的丈夫,另一頭是尚未成年的幼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內心的這份糾結與煎熬並不輕鬆,而且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一定要做出抉擇。為了張學良,為了她對他的這份真愛,趙四毅然將不滿十歲的幼子托給美國好友撫養,隻身趕赴大陸自投大牢。他們在貴州桐梓大門洞一直被軟禁到抗戰勝利,1946年遷往重慶歌樂山松林坡,不久又被押往台灣新竹。

愛情是自私的,趙四小姐說過她一生最幸運的是他真正得到了她愛的人,在於大姐癌症住院的時候少帥能讓她去陪伴,她太榮幸了,因為少帥終於是她一個人的了。趙四給自己定過一個規矩,就是絕不做張學良不喜歡的事,絕不說張學良不喜歡的話!愛一個人到這種地步,她是夠瘋狂的了。

早期的幽禁環境十分惡劣,她患過紅斑狼瘡、有過骨折,由於長期抽煙,肺部還出現癌變而切除了半邊肺葉,之後一直呼吸困難。她從不單獨接受記者採訪,也不願講述她一生的經歷。所以,面對和自己較了一輩子勁的蔣四小姐的喧囂,她只淡然地一笑。趙四小姐經常身著藍衣,腳登布鞋,洗盡鉛華,終日陪伴在張學良身邊,這已足咦!

    大 結 局

1964年7月4日,張學良與趙一荻正式結婚,在感謝上帝的同時,還應該感謝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正是她的大度與高風亮節才使趙四小姐能成為白髮新娘。張學良與趙四被囚禁的生活,一直到蔣經國離世後,才逐漸獲得自由。1990年張學良結束幽居,開始公開露面。1991年張學良赴美探親,最後選擇在夏威夷定居。

2000年祝壽活動後,88歲的趙四小姐,於6月7日下床時摔了一跤,幾天後呼吸發生困難,19日兒子張閭琳特地從加利福尼亞州趕到夏威夷侍奉老母親。6月22日清晨,趙一荻還醒著,但她不能講話,8時45分,張學良坐著輪椅來到床邊,張學良伸手握住夫人的手,喊著自己私下對老伴的昵稱,無限依戀。趙一荻看著張學良,無法開口說話,張學良依然抓著妻子的右手不放。又過了兩個多小時,上午11時11分,監視脈搏跳動的儀器顯示她已離開人世。牧師帶領親友向上蒼禱告。張學良此時還一直握著妻子的手,就這樣又握了將近一個小時,別了,百歲高齡的張學良沉默不語地坐在輪椅上,淚水緩緩地流下來……趙四小姐的一生,總是與張學良將軍的軍政生涯及他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第二年的10月14日,張學良將軍因病搶救無效在美國夏威夷逝世,享年101歲。

結  論:

實際上,我們的對策只有三句話:合則留;多想想;別後悔。

婚姻與愛情歸根究底是一個和合的問題,合則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不合則要多想想,或者知難而退,或者勇往直前、無怨無悔。絕大多數的情況,還是隨波逐流、順其自然,怎麼過也是一輩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所以,針對婚姻與愛情的糾結,試圖讓專家們去看「病」或抓「藥方」,也許真的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1973年以色列全國醫生罷工85天,全國死亡人數下降了50%……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指出,全球病人的三分之一是被葯死的,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

為什麼我們還要寫這些似乎「毫無用處」的東西呢?因為,醫院依然存在;因為,明天也許會更好一些……

 

 

 
推薦閱讀:

再見、蘋果
《突破創新禁區》讀書筆記
音 樂 向 · 啰 嗦 一 下 | 關 於 「創 新」
堅持傳統行業也是一種創新 | 沐山記事

TAG:婚姻 | 創新 | 理論 | 婚姻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