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王諸侯世系表 明朝(1368---1644)皇帝世系
天朝貢賜——大明一統2007-01-31 16:51
明(1368——1644)
1367年,朱元璋建立西吳政權,1368年定國號為明.
廟號 謚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明德祖1 玄皇帝 朱百六
明懿祖1 恆皇帝 朱四九
明熙祖1 裕皇帝 朱初一
明仁祖1 淳皇帝 朱世珍
1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朱元璋又名興宗)
父親朱世珍,母親陳氏。1368年1月—1398年5月在位,四十一歲即位,七十一歲病逝。
洪武(1368—1398)
明興宗2 孝康皇帝 朱標
2 恭閔惠皇帝[惠宗讓帝] 朱允炆
祖父朱元璋,祖母馬氏,父親興宗孝康皇帝/懿文太子朱標,母親呂氏。1398年5月—1402年6月在位,二十二歲即位,二十六歲失蹤。
建文(1399—1402)
3太宗 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父親朱元璋,母親馬氏,兄長朱標。1402年6月—1424年7月在位,四十三歲即位,六十五歲病逝。
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6月—12月)
永樂(1403—1424)
4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朱高熾
父親朱棣,母親徐氏。1424年8月—1425年6月在位,四十七歲即位,四十八歲病逝。
洪熙(1425)
5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天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朱瞻基
父親朱高熾,母親張氏。1425年6月—1435年1月在位,二十八歲即位,三十八歲病逝。
宣德(1426—1435)
6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朱祁鎮
父親朱瞻基,母親孫氏。1435年1月—1449年8月在位,九歲即位,二十三歲被擄。
正統(1436—1449)
7 恭仁康定景皇帝/郕王 朱祁鈺
父親朱瞻基,母親吳氏,兄長朱祁鎮。1449年9月—1457年2月在位,二十二歲即位,三十歲病逝。
景泰(1450—1457年1月)
8 (二)英宗睿帝 朱祁鎮
1457年1月—1464年1月在位,三十一歲複位,三十八歲病逝。
天順(1457年1月—1464)
9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朱見深
父親朱祁鎮,母親周氏。1464年1月—1487年8月在位,十八歲即位,四十一歲病逝。
成化(1465—1487)
10 孝宗 達天明道純識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父親朱見深,母親紀氏。1487年9月—1505年5月在位,十八歲即位,三十六歲病逝。
弘治(1488—1505)
明睿宗7 興獻皇帝 朱佑杬
11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父親朱佑樘,母親張氏。1505年5月—1521年3月在位,十五歲即位,三十一歲病逝。
正德(1506—1521)
12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朱厚熜
祖父朱見深,祖母邵氏,父親睿宗興獻皇帝/興王朱佑杬,母親蔣氏。1521年4月—1566年12月在位,十五歲即位,六十歲病逝。
嘉靖(1522—1566)
13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朱載垕
父親朱厚熜,母親杜氏。1566年12月—1572年5月在位,二十歲即位,三十六歲病逝。
隆慶(1567—1572)
14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
父親朱載垕,母親李氏。1572年6月—1620年7月在位,十歲即位,五十八歲病逝。
萬曆(1573—1620年8月)
15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朱常洛
父親朱翊鈞,母親王氏。1620年8月—1620年9月在位,三十九歲即位,三十九歲病逝。在位30天。
泰昌(1620年8月—12月)
16 熹宗 達天聞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父親朱常洛,母親王氏。1620年9月—1627年8月在位,十六歲即位,二十三歲病逝。
天啟(1621—1627)
17 毅宗 思宗 懷宗 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思宗烈帝] 朱由檢
父親朱常洛,母親劉氏。1627年8月—1644年3月在位,十九歲即位,三十六歲自縊。
崇禎(1628—1644)
明帝朱宸濠
1519年6月—1519年7月在位,在南昌稱帝,在位二月,明寧王,明副都御史王守仁擊擒斬於北京。
年號順德(1519年6月—1519年7月)
*建文四年,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三十五年。
註:
明太祖追謚,實際尚未即位。
明惠宗追謚,實際尚未即位。明成祖時撤消其廟號謚號,南明弘光元年七月恢復。
本無廟號,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上廟號惠宗,謚號讓皇帝,清高宗時改謚為恭閔惠帝。
明世宗嘉靖時期改謚明成祖,至此後世不再稱朱棣廟號太宗。
此為英宗1457年復辟後之年號,後在位年亦為天順時期。
本無廟號,明憲宗追上謚號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崇禎十七年七月,南明安宗上廟號為代宗,謚號景皇帝。
明世宗追上,實際尚未即位。
以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之後為泰昌元年。實際使用泰昌廟號只有四個月。
清軍入關後上廟號為懷宗,後撤廟號,改謚庄烈閔皇帝。崇禎十七年六月,南明安宗上廟謚為思宗烈皇帝,後又改廟號為毅宗,唐王上崇禎帝廟號為威宗。
南明(1644-1663)
17安宗孝簡皇帝(朱由崧)(福王) (1) 1644(五)—1645(五)
18 安宗 聖安簡皇帝/赧皇帝/福王 朱由崧
祖父朱翊鈞,父親朱常洵。1644年5月—1645年5月在位,1646年被殺。
弘光(1645年1月—1645年5月)
監國(王之明)(1) 1645
(監國) 潞王(朱常淓)(1) 1645(六)
(監國) 魯王(~以海) (11) 1645(閏六)—1655
【庚寅】 (6) 1650—1655
18紹宗 襄帝 唐王(~聿鍵) (2) 1645(閏六)—1646
19 紹宗 思文襄皇帝/唐王 朱聿鍵
九世祖朱元璋。1645年6月—1646年9月在位,四十四歲即位,四十五歲被殺。
【隆武】 (2) 1645(閏六)—1646
出帝2
(監國) 靖江王(~亨嘉) (1) 1645(八)
【興業】 (1) 1645
益王(~慈炲)(1) 1645(十)
益陽王(~術?)(1) 1646
趙王(~由棪) (1) 1646
韓王(~本鉉) (18) 1646—1663
【定武】(18) 1646—1663
思文皇帝 唐王(~聿[粵]) (1) 1646(十一)—1646(十二)
明帝朱聿粵
1646年11月—1646年12月在位,在廣州稱帝,在位二月,明唐王,清兵陷廣州自縊死。
年號紹武(1646年11月—1646年12月)
19南明昭宗
(鄭成功謚) 匡帝 桂王(~由榔) (15) 1646(十一)—1661
20 桂王/永明王 朱由榔
祖父朱翊鈞,父親朱常瀛,母親王氏。1646年11月—1661年12月在位,二十一歲即位,三十七歲出逃。1662年被殺,年三十八歲。
永曆(1647—1661年12月—1683年8月)
益王(~由榛) (1) 1647
淮王(~常清) (1) 1648
【東武】(1) 1648
楚王(~容藩) (1) 1649
滇王(~文非) (1) 1706(九)
【永興】(1) 1706(九)
明朝世系表(包含南明)
一 世 二 世 三 世 四 世 五 世
┌南昌王朱興隆─────朱文正───靖江王朱守謙───靖江悼僖王朱贊儀─靖江莊簡王朱佐敬──┐
└01明太祖朱元璋┬─明興宗朱標───02明惠宗朱允炆 │
├─03明成祖朱棣──04明仁宗朱高熾─┬05明宣宗朱瞻基┬─06明英宗朱祁鎮──┐│
│ │ └─07明代宗朱祁鈺 ││
│ └淮靖王朱膽墺───淮康王朱祁銓──┐││
├─魯荒王朱檀───魯惠王朱泰堪───魯莊王朱陽鑄────朱當漎───┐│││
└─唐定王朱桱───唐憲王朱瓊炟───唐莊王朱芝址───文城王朱彌鉗┐││││
┌─────────────────────────────────────────┘││││
│┌─────────────────────────────────────────┘│││
││┌─────────────────────────────────────────┘││
│││┌─────────────────────────────────────────┘│
││││┌─────────────────────────────────────────┘
│││││ 六 世 七 世 八 世 九 世
││││└靖江懷王朱相丞──靖江昭和王朱規裕─靖江端懿王朱約麒─靖江安肅王朱經扶────┐
││││ │
│││└─08明憲宗朱見深┬─09明孝宗朱祐樘──10明武宗朱厚照 │
│││ ├──明睿宗朱祐杬──11明世宗朱厚熜──12明穆宗朱載垕────┐│
│││ └──益端王朱祐檳──益恭王朱厚炫───益昭王朱載增────┐││
││└──淮莊王朱祐楑───淮憲王朱厚燾───淮順王朱載堅───淮王朱翊銅────┐│││
│└─────朱健杙────魯端王朱觀燒───魯恭王朱頤坦───魯肅王朱壽鏞──┐││││
└────唐敬王朱宇溫───唐順王朱宙桂───唐端王朱碩熿─┬─04南明紹宗朱聿鍵│││││
└─05南明唐王朱聿鐭│││││
┌───────────────────────────────────────┘││││
│┌───────────────────────────────────────┘│││
││┌───────────────────────────────────────┘││
│││┌───────────────────────────────────────┘│
││││┌───────────────────────────────────────┘
│││││ 十 世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靖江恭惠王朱邦葦─靖江憲定王朱任晟─靖江榮穆王朱履祐──南明靖江王朱亨嘉
│││├─13明神宗朱翊鈞┬─14明光宗朱常洛┬─15明熹宗朱由校
││││ │ └─16明思宗朱由檢
││││ ├─福恭王朱常洵───01南明安宗朱由崧
││││ └─桂端王朱常瀛───06南明昭宗朱由榔
│││└─潞簡王朱翊鏐───02南明潞王朱常淓
││└──益宣王朱翊鈏───益敬王朱常湖───南明益王朱由榛
│└───南明淮王朱常清
└────03南明魯王朱以海
南明楚王朱容藩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完整的明王朝歷史進程分為四期:
明朝的前身——西吳時期(1364年-1368年)
建立全國統治——明朝時期(1368年-1644年)
江南半壁——南明時期(1644年-1662年)
最後的餘波——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
蒙元的統治日益殘暴黑暗,到元順帝(元惠宗)時期,暴發了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他南征北戰。1364年,朱元璋自稱為吳王,史稱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達、常遇春等大將北伐蒙元,攻佔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在中國歷經9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中國進入明代統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領土除囊括清朝時期所謂內地十八省之範圍,還包括今天的東北地區、新疆東部、西藏、緬甸北部、西伯利亞東部和越南北部等地,並首次將今天的南沙,台灣正式納入我國版圖,並曾在東南亞的安南,舊港等地設有羈縻管理機構,勢力遠及印度洋和中亞。最強盛時,影響力更是波及非洲東岸和整個亞洲。
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南京應天府改為留都。
明朝初年國力強盛,經洪武,永樂兩朝圖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間,明朝以北進蒙古,南征安南,伐錫蘭,羈絆馬來諸島族,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以「海內清平,萬邦來朝」。但至正統七年,宦官王振開始擅權;正統十四年發生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永樂以來的軍事優勢遭到破壞,並使國力大損,但景泰帝果斷任用于謙擊敗瓦剌。後又經歷景泰,天順兩朝經營恢復,國力有所回升,到明中葉孝宗弘治時期再次大治,此時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對外復立哈密等衛,重新確立對西域的羈絆和控制,歷史上稱此時期為「弘治中興」。正德朝逐漸中衰,至嘉靖時推行新政,政治國力一度有所恢復,但因嘉靖末年君臣矛盾突出,又開始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並面臨蒙古、倭寇兩大外患。至隆慶年間徐階,高拱等人推行新政,罷海禁,冊封俺達等人,到萬曆朝時,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實行改革,再度中興,此時期海內清平,又先後平定甘肅,貴州叛亂,並於朝鮮擊敗侵朝日軍。此時期明朝經濟文化極其發達,後世計當時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惟至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更加腐化,地主階級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江南民變的發生,萬曆末年,關外滿族作亂,財政惡化的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中官黃門集團的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因為連年災害,明庭因財政破產,無力鎮撫,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後金(滿清的前身)的軍隊也突破長城防線,五入關內。崇禎十七年(1644年),陝西榆林人李自成率軍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在全國統治宣告結束,同年清軍入關。之後明朝宗室相繼在江南建立明朝政府,史稱南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降清明將吳三桂將永曆帝絞殺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但台灣鄭氏集團繼續沿用永曆年號,建立明鄭政府,直到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降清明將施琅進攻台灣,鄭氏投降,明朝監國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明祚告終。
明朝經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屬於發達階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權強化,皇帝大權獨攬。但是在宣德以後,皇權開始削弱,權力在內閣與宦官之間爭奪。從明朝末年滿清初年開始,西方伴隨著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科技發展很快,即將進入工業革命。與此同時,中國也湧現了徐光啟,宋應星,徐霞客,馮夢龍等一大批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西學也隨著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為東西文化的交流開闢了窗口與機會,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進入了最後的加速發展階段。到滿清統治時期,因為統治者的既定政策,這一過程戛然而止!
西吳(1364-1368)
蒙元末年,政治腐敗,蒙古統治者爭權奪利,包括漢族在內的廣大人民受到空前壓迫,國庫也日漸空虛。1351年,朝廷徵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治河」和「變鈔」成為民變的導火線,導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1351年5月,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響應,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不久,貧苦農民出身濠州人朱元璋受湯和邀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受郭子興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之後,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1355年,劉福通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任小明王左副元帥。龍鳳二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此時的朱元璋處境艱難。朱元璋採納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龍鳳六年(1360年),通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次年,小明王封朱元璋為吳國公。龍鳳九年(1363年),陳友諒勢力被完全消滅。龍鳳十年(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史稱西吳王,與位於平江的東吳王張士誠相區別。龍鳳十二年(1366年)小明王沉於江中溺死,朱元璋將明年改為吳元年。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之後朱元璋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之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大都,元順帝北逃。之後朱元璋繼續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和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沙漠,進攻殘元。天下至此初定。
明朝(1368-1644)
洪武時期
明朝建立後,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懲治貪污的官吏,收到一定的效果。明朝確立了里甲制,配合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
靖難之役與永樂時期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藩王,以加強邊防、保衛皇位。藩王之中,北方藩王勢力較強,主要是對蒙古的邊防任務。又尤以燕王朱棣和晉王勢力最大。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宗,年號建文。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岷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靖難之役,最終佔領了南京,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勝利,靖難之役告終。朱棣革除建文年號,繼續使用「洪武」紀年,即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同時下令盡復建文朝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永樂元年,朱棣登基,是為明成祖(明仁宗時定廟號為太宗,明世宗於嘉靖十七年九月改廟號為成祖)。
成祖即位之後,武功昌盛,先是出擊安南,後又親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絕後患。在文治上,成祖下令編寫《永樂大典》。三年即成。《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0卷,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且無刪節。永樂三年始,派鄭和下西洋,規模空前,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永樂元年(1403年),成祖下詔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京國子監等衙門。永樂五年(1407年),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永樂七年(1409年),成祖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1416年,朱棣公布遷都的想法,得到認同。永樂十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八年宣告完工,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
但是成祖同樣對異議者大肆殺戮,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建文舊臣等都被殺。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為慘烈。另外他還設置了另外一個特務組織——東廠。明代廠衛制度確立。
仁宣之治
明成祖死後,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明仁宗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以積蓄民力。他還鼓勵生產,寬行省獄。之後的明宣宗繼續實行以仁政治國的方針,使國力進一步強大,史稱「仁宣之治」。然而在這一時期打破了太祖留下的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一些太監開始干政,為明中期的宦官專權埋下隱患。
土木堡之變與英宗復辟
宣德十年(1435年),9歲的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在張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楊士奇、楊溥、楊榮(三楊)的輔佐下,明朝繼續沿著仁宣時期的路線穩步前進。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死,三楊也退出政治舞台,於是英宗寵信的宦官王振更加專橫跋扈,開始專權。
正統初年,蒙古瓦剌部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瓦剌首領也先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南下攻明。王振即挾英宗領兵五十萬親征。大軍離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追上,兵士死傷過半,隨從王公大臣或死難或被俘。而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也被護衛將軍樊忠打死,此即為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來到京師後,朝中混亂。一些大臣要求遷都南京,被兵部侍郎于謙駁斥。繼而大臣擁戴英宗弟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改元景泰。同時于謙積極備戰。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於德勝門外土關。瓦剌軍隊的進攻未果,大敗逃走。也先見繼續綁架英宗已無意義,乃於次年八月釋放英宗。但代宗先是不願遣使迎駕,又把英宗放在南宮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英宗之子,後來的憲宗)為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之後,朱見濟病死,代宗也遲遲不恢復朱見深為太子。景泰八年正月,代宗病危。十六日,副都御史徐有貞率軍夜入南宮,擁戴英宗奪門(東華門)複位,改元天順。又殺害於謙及大學士王文,誣陷其欲立襄王之子為帝。此為奪門之變,又號「南宮復辟」。
憲宗時期
英宗復辟八年而死,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成化二年諭祭于謙,復其子冕官,成化十一年恢復代宗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但好景不長,憲宗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8歲的萬貴妃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他們肆意揮霍國庫,導致國政大亂。而朝廷中佞臣當道,政局昏暗。憲宗還設置皇莊,開明代土地兼并之先河。另外,憲宗還開始了皇帝直接頒詔令封官的制度,是為傳奉官。結果傳奉官泛濫,舞弊成風。直到孝宗時期這些官員才全被裁撤。宦官汪直受到憲宗的寵信,張狂跋扈,設置特務組織西廠大肆冤殺普通民眾與官員,民憤四起。成化十八年(1482年),汪直才因言官彈劾而被貶。
弘治中興
憲宗死後,明孝宗朱祐樘即位。由於孝宗自幼生於微寒,所以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孝宗的勵精圖治,被稱為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孝宗在位期間,先是將憲宗期間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去,逮捕治罪。並選賢舉能,將能臣委以重任。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特務部門也只能謹慎行事,用刑寬鬆。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用情專一,一生除了張皇后外無任何妃嬪。在其治理下,弘治一朝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富裕。
武宗亂政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病死。十五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是為武宗,改元正德。武宗貪圖享樂,與內臣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劉瑾、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丘聚、高鳳、羅祥等八位過去的東宮宦官相互勾結,是為「八虎」。八虎想盡辦法奉迎阿上,導引皇帝逸樂,殘害忠良,導致朝政再次腐敗。八虎之中的劉瑾獨攬大權,將自己的黨羽延攬入閣,還想方設法滿足武宗的玩樂需求,建造豹房供其YL。但是劉瑾的專權也引發了朝中大臣一其它「七虎」的不滿。最終劉瑾被判凌遲3357刀處死。
武宗的荒游逸樂導致正德年間土地兼并激烈,階級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深,因此變亂頻生,先後發生寧夏安化王朱寘鐇謀反、直隸劉六、劉七起義、江西寧王朱宸濠謀反等重大事件。正德十五年,武宗於南直隸清江浦(江蘇淮安)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去世。
嘉靖隆慶二朝
武宗無子嗣無兄弟。死後由孝宗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位,是為明世宗。世宗一即位,罷黜各地鎮守太監,整頓稅收,節儉財政,似乎要有所作為。但是大禮議事件嚴重損害了朝政:世宗要求稱生父為皇考,稱孝宗為皇伯考。但內閣首輔楊延和、禮部尚書毛澄等堅持以為不可,但是也有一些大臣紛紛迎合帝意。最後世宗尊其生父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廟號睿宗。這樣睿宗神主就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隆慶元年,罷睿宗明堂配享)。大禮儀引起軒然大波,朝臣中反對者均受打擊,或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餘人,杖死者十七人。同時,世宗奉道教,信用方士,濫用公帑,揮霍無度,並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宮變」後世宗即不視朝。此後寵臣嚴嵩專政20餘年,朝政腐敗黑暗到極點。
嘉靖一朝,北面韃靼部趁明朝衰弱而佔據河套。嘉靖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汗進犯,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之後西去,明軍在追擊中大敗,此為庚戌之變。在南部海疆,倭寇橫行,人民生活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但是後為戚繼光、胡宗憲、俞大猷剿滅。
世宗去世後,皇子朱載垕即位,是為明穆宗,改元隆慶。穆宗在位六年,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階、張居正等,穆宗時,俺答被封為順義王,漢蒙通好。內政形勢總體較佳。為萬曆初年的中興奠定了基礎。
張居正改革
隆慶六年,明穆宗突然中風駕崩,子朱翊鈞繼位,是為神宗,改元萬曆。由於神宗年幼,於是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由於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相反張居正得到馮保的支持。
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洪武年間,全國耕種田地有八百五十萬零七千六百卅二頃。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降低到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而萬曆九年經過張居正的治理後達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使邊境安然。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
張居正改革後,萬曆初年呈現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萬曆怠政
張居正死後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萬曆十四年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曆十七年元旦後,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元旦神宗再也不視朝。自萬曆十六年後,常朝也經常看不到神宗。神宗整日在深宮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還進行選美。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在他廿一歲時就開始籌建陵園。萬曆十七年,大理寺左評事雒於仁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神宗還派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導致多處民變發生。由於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曆三十年(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二十五名。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如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
萬曆朝包括援助朝鮮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倭亂、平定寧夏哱拜之亂、平定貴州楊應龍之亂的萬曆三大征都取得了勝利。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討明朝。次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女真從此轉為戰略防禦。
魏忠賢亂政
泰昌元年(1620),光宗駕崩。長子朱由校繼位,是為明熹宗,改元天啟。熹宗文化水平不高,又喜歡木匠工作。閹黨魏忠賢趁勢而起,結黨亂政,明朝社會更加黑暗。
但是在深層次的站在中立的立場來評價,其實所謂的「魏忠賢亂政」,是明朝文官集團中佔有優勢數量的「東林黨」和「浙黨」、「齊黨」、「魯黨」為了各自的利益所引發的。皇帝企圖通過內廷與朝中少數派的官員聯合起來,從東林黨把持的內閣中爭奪權力的鬥爭。這種鬥爭隨著天啟皇帝病逝而最後告終。天啟皇帝死後,崇禎皇帝又開始起用「東林黨」官員,不久魏忠賢被皇帝調到鳳陽看守皇陵,魏忠賢上吊自殺。
內憂外患
天啟七年,熹宗死去。繼任熹宗的是其弟信王朱由檢,是為思宗(明安宗初謚為思宗,後改為毅宗,明紹宗謚為威宗),年號崇禎。他即位後,銳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宮外。時機成熟後,崇禎帝下令魏忠賢去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前去過程中得知被崇禎帝已派錦衣衛來逮捕他,便與黨羽李朝欽一起自縊。崇禎帝將其首級懸於河間老家。同時將客氏押到浣衣局處死。閹黨其它分子也被貶黜或處死。閹黨專權雖然結束,但其後朝中又黨爭不斷,崇禎帝對朝政又開始失望。為中興國政,他開始加強集權,力圖控制百官,任用宦官來貫徹自己的革新意志。
1629年(明朝後期地圖(崇禎年間)崇禎二年)10月,後金汗皇太極由蒙古人做嚮導親率大軍,通過喜峰口,從龍井關突破長城,攻陷遵化、灤州、永平、遷安四座國防要塞,直逼帝都。由於人事變動,朝廷一度失去了對遼西邊防軍的控制,而衛戍帝都之三大營為後金武力威懾,北京城外園亭庄舍被入侵者蹂躪殆盡。同年12月,崇禎帝詔令天下兵馬進京勤王。
1630年(崇禎三年),帝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將負責遼東軍務的袁崇煥處死。同年,後金大軍直抵北京城外,明廷大震,重慶女總兵秦良玉挺身而出,率領「白桿兵」主動向八旗軍發起進攻。在北京永定門外,皇太極派出多爾袞部迎戰秦良玉部。這一仗,秦良玉率白桿兵在孫承宗等老將的配合下戰勝鐵蹄騎兵。之後,秦良玉又趁風雪之夜成功偷襲皇太極大本營。迫使雄心勃勃的皇太極不得不連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無功而返,退出關外。
1640年清軍攻打錦州,崇禎帝派洪承疇帶八路總兵率剛剛鎮壓中原起義的十三萬大軍出關援錦,在松山大戰清軍,是為「松錦大戰」。結果明軍敗。洪承疇降清。
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陽,殺福王朱常洵。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關,十一月佔領西安。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主要在南方發展,先是控制了湖廣地區,之後又改進攻四川,是為大西政權。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崇禎十七年三月,農民軍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十八日,農民軍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禎帝在北京煤山自縊,明朝在全國統治宣告結束。
南明(1644-1662)
弘光政權
1644年四月廿一日,李自成親率部隊與吳三桂在山海關外的一片石大戰,但由於清軍參戰,李自成大敗,接著放棄北京向西安撤退。五月初二,清攝政王多爾袞進京。八日,清順治帝進北京,北京開始成為清廷都城。而在南京明朝設有形式上的基本的政府機關。1644年五月初三日,崇禎皇帝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被推為監國。十二天後,朱由崧即皇帝位,是為安宗,以次年為弘光元年。弘光政府內鬥不斷,內部由閹黨餘孽專權,實行「聯虜平寇」的錯誤國策,弘光帝也不理政事沉湎在酒色。此時農民軍接連內訌,與清軍交戰時也連連失敗,弘光元年正月,清軍攻破潼關,李自成向湖北撤退。弘光元年三月,多爾袞將軍事重心東移,命多鐸移師南下,進攻南明。清軍很快就到了史可法鎮守的揚州城,史可法死守七日七夜,城破,史可法被殺,清軍隨後在揚州進行整整十日的大屠殺,史稱揚州十日,死難者達80萬。之後,清軍渡江,攻破南京。弘光帝被俘,押解到北京,次年被殺於北京宣武門外的柴市。清軍佔南京後,又接連攻克蘇州、杭州、松江、常州等江南大部。弘光元年六月,清軍再下剃髮令,命令十天之內,清占區漢人一律模仿滿洲人裝飾剃髮易服,「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引發了漢族群眾的強烈反抗。江南百姓紛紛起義抗清,其中以嘉定和江陰人民的抗清尤為頑強激烈,先後發生了「嘉定三屠」和「江陰八十一日」等抗清事件,但都被清軍血腥鎮壓。滿清統治者野蠻貫徹執行剃髮易服,期間死難者人數總數逾越百萬,慘烈程度絲毫不遜於近代日本侵華屠殺。
隆武、紹武政權
弘光政權覆滅後,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唐王朱聿鍵稱帝於福州,是為紹宗,年號隆武。隆武帝是南明時期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勵精圖治,關心百姓疾苦,一洗前人弊端,基本國策改以「御虜」為主,但被擁立其繼位的鄭氏集團架空,處處受制於鄭芝龍。1646年(隆武二年)二月,清軍開始征伐福建與浙江。六月,魯王兵敗,在張煌言保護下逃亡海上。八月,隆武帝與清朝追兵搏鬥時被亂箭射殺於汀州城衙的大堂上(一說被俘殺)。十一月初五,隆武帝之弟朱聿鐭稱帝於廣州,是為文宗,改元紹武,僅41天即被清軍俘虜絕食而死。十一月十五,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諫,北上福州降清。
永曆政權
隆武帝被害後,桂王朱由榔於當年十月初十監國於肇慶,十一月十八日正式稱帝,是為昭宗,以次年為永曆元年。永曆政權與已經被擊潰的張獻忠李自成殘部聯合抗清,一度收復湖南全境;鄭成功堅持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抗清活動,一度攻克過漳泉二府,並奉永曆為正朔,永曆二年,永曆帝指派寧靖王朱術桂到鄭成功的部隊監國。永曆三年後,清軍大兵壓境,湖南再度淪陷。永曆四年,清軍攻克廣州與桂林。永曆帝被迫退守南寧。永曆五年,孫可望迎永曆帝入貴州安隆所,並進攻四川,一度收復了四川大部。李定國也進攻廣西,攻克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並大戰湖南衡州,斬殺清敬謹親王尼堪,盡復湖南,一時天下大震。但是,李定國、孫可望兩名將領內部不和。永曆八年,李定國與鄭成功相約會師廣東新會,圖取廣州,未能成功。永曆九年,鄭成功退守廈門金門兩地。永曆十一年,孫可望降清,西南軍事情報均被孫可望出賣,清兵大規模進攻雲南;此時鄭成功被永曆帝封為延平郡王,同時鄭成功帶領水軍向舟山群島進發。永曆十三年,清軍三路入滇,永曆帝流亡到緬甸;此時鄭成功率17萬水陸大軍與浙東張煌言會師,決定大舉北伐,鄭軍進入長江,攻佔下瓜洲、鎮江、江浦等地,直抵南京城下,將南京團團圍住,結果中清軍緩兵之計被清軍擊敗,不得不回到閩南大本營。清順治帝趁機派達素集中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兵力攻打金廈鄭成功的軍隊。永曆十五年二月鄭成功炮斃清順治帝於廈門思明港(一說死於鄭成功炮火的是順治帝之子承政王,順治帝死於天花或於五台山出家退出歷史舞台),達素自殺,清軍敗退;此時清軍入緬,逼迫緬甸政府交出永曆帝。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派兒子鄭經留守金廈,自己攻打被荷蘭佔領的台灣,經過九月苦戰於次年二月復台。永曆十六年四月,永曆帝被降清明將吳三桂絞殺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同年,鄭成功病逝於台灣,李定國病故於勐臘。
明鄭(1662-1683)
永曆帝被害後,全國較大規模抗清活動就只有夔東十三家抗清與鄭成功在台澎金廈抗清了。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敗後,轉移到川、鄂山區進行活動,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史稱夔東十三家。1662年清軍開始對其進行絞殺,1664年,夔東十三家軍抗清失敗,首領李來亨全家自焚。1662年6月鄭成功病逝後,鄭經從廈門來到台灣接手經營,仍舊沿用永曆年號,並於次年從福建迎接明朝監國寧靖王朱術桂入台。1663年滿清與荷蘭聯手進攻金門與廈門,金廈兩島陷,明鄭勢力撤退台灣,在陳永華的輔政下,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鄭經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請援,率軍西征福建。鄭經收回廈門後,並收漳州、泉州與潮州三府,進而攻下廣東惠州。後來,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相繼為清軍所平定,雲南平西王吳三桂亦敗亡,鄭經勢力敗退僅能守住廈門,1680年清將萬正色遣人遊說鄭軍水師副總督朱天貴(原為耿精忠部將)率艦300艘,將士2萬餘人降清,鄭經放棄廈門並班師回台,之後沉迷於酒色。1681年鄭經病歿,遺命鄭克臧嗣位,馮錫范毒害鄭克臧,擁立其婿鄭克塽,獨攬大權。清康熙帝趁明鄭政權內部爆發內訌,以降清明將施琅為水師提督著手征討台灣。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施琅大敗劉國軒攻克澎湖,給台灣造成極大軍事壓力,結果鄭克塽剃髮降清,明朝監國寧靖王朱術桂攜五妃自殺殉國,明朝最後一股抗清勢力覆滅。
[編輯本段]疆域和政區
明朝疆域
明朝疆域在嘉靖以前大體上是「東起朝鮮西據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1000萬平方公里。南海的「千里長沙,萬里石溏」盡入版圖。其聲教所訖,歲時納貢,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羈縻者,不在此數。嗚呼盛矣!(《明史·:地理志》)
明朝初年,多次對蒙古用兵,並在與蒙古邊境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都是明朝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15世紀後,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加上邊塞軍隊被燕王抽調參與靖難之戰。因此邊境略有南移。永樂期間明成祖多次北伐,邊境形勢一度改觀。但在明朝中期以後,隨著蒙古的再次強大,明邊再次南遷。並修建長城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明朝中後期的北邊,同時也是農耕區與游牧區的界線。
朱元璋設置遼東都司以經營遼東以及東北。並多次進軍黑龍江流域,招撫女真部落,明朝勢力一度達到黑龍江口與庫頁島。1409年設置奴兒干都司,明朝軍隊全部退守遼東,此後到明朝滅亡,甚至連松花江流域也未到過,將東北防務交與隸屬明朝的東北少數部族。奴兒干都司共轄130多個衛所,1434年廢棄之。正統年間後,蒙古兀良哈與建州女真部南遷,不斷侵犯遼東都司。1469年(成化五年),明政府修建遼東邊牆。16世紀末開始,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赤開始崛起,統一女真部,明朝設置的衛所遂漸消亡。1616年奴爾哈赤稱汗,建國後金。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後金軍隊破遼東邊牆,佔領遼東都司大部土地。洪武時期,明朝西北疆界達到今新疆東部哈密地區,並設置一系列衛所。15世紀後,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後復,1514年再度被並。15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朝退守嘉峪關。
1381年明朝才將西南地區完全劃入疆域。並設置一系列土司、宣尉司管轄之,邊界達到緬甸中北部、寮國北部、泰國北部一線。但後期這些地區多被周遍國家所並。1406年明軍進攻安南,南限達到日南州一帶。次年設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設十五府、卅六州、兩百餘縣。後因當地人民反抗激烈,明朝政府於1427年放棄,安南恢復黎氏王朝。1624年荷蘭殖民者進入台灣南部,築熱蘭遮城。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進入台灣北部。1642年荷蘭趕走西班牙,佔領台灣大部。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次年驅走荷蘭人,開始統治台灣。1553年葡萄牙租佔澳門,獲得停泊船隻權,1557年取得居留權。但明政府對葡萄牙人可進行管理,依然擁有澳門主權。
明朝行政區劃
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8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共設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區設置有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大法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後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置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置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準。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編輯本段]政治制度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宰相。秦、漢以降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廢除,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權獨攬。但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權力及地位尚不如過去的宰相。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票擬之法補救可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還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又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合稱「廠衛」,由宦官統領。
明朝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皇帝的只有洪武永樂兩代,儘管如此,明朝卻能有276年國祚。其關鍵點就在於皇權的擴大加上內閣優良的緩衝機制,正統以後的明朝,呈現出君主專制則衰落,內閣掌權則復興的特點。
主要機構六部
明朝在中央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取消中書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其中以吏部(主管文官升遷)最為重要,戶部人員最多。禮部(主管祭祀大典)與工部(主管公共建設)地位較低。
監察機構
太祖尚為吳王時,始置御史台,設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罷御史台。十五年更置都察院,設監察都御史八人。分監察御史為浙江、河南、山東、北平、山西、陝西、湖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稱為十二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永樂元年,改北平道為北京道。十八年,罷北京道,增設貴州、雲南、交阯三道。洪熙元年,稱行在都察院。宣德十年,罷交阯道,始定為十三道。正統中,去「行在」字。
六科
六科,負責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設給事中十二人,秩正七品,始分為六科,每科二人。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員,每科都給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職品級雖低,然職權很高。他們可以不贊成皇帝的意旨。該制度發揮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五寺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和鴻臚寺。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其職權與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餘四寺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禮樂,隸屬於禮部;太僕寺管理馬匹,隸屬於兵部;光祿寺負責壽宴、進貢等,隸屬於禮部;鴻臚寺負責朝會、賓客(外吏朝覲,諸蕃入貢)、吉凶儀禮。
內閣
洪武十三年誅丞相胡惟庸,罷中書省,廢丞相等官。在廢除丞相後,朱元璋親理政務,一度深感疲憊,於是設立四輔官來輔佐政事。但這項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五年七月被廢。十一月,仿宋制,置華蓋殿(世宗時改為中極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明仁宗增置謹身殿(世宗時改為建極殿)大學士。明初,內閣無實權。之後內閣地位逐漸升高,許可權逐漸增大,到明世宗時,內閣終躍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內閣成了中央最高決策機構。
廠衛機構
明朝主要的情報機構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錦衣衛設立於洪武十五年,負責偵查國內外情報,直接對皇上負責,擁有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秘密審訊的權利。在東廠設立後,錦衣衛權力受到削弱。東廠成立於永樂十八年,是明成祖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而成立。地點位於京師東安門北。東廠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彙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東廠在設立之初,就由宦官擔任提督,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西廠設立於憲宗時期,首領為汪直。1482年後被廢。其後又被武宗短暫恢復。內廠設置於武宗時期,首領為宦官劉謹,劉謹伏誅後,內廠與西廠同時被廢,僅留東廠。
其它機構(三公三孤等)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明仁宗之後,三公皆為虛銜,為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明朝只永樂年間,明成祖幸北京,以姚廣孝專為太子太師,留輔太子。自是以後,終明一朝皆為虛銜。他們名為輔導太子,但實際上輔導太子的機構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設兩坊、一局、一廳。此外還有太醫院,太醫院附屬有生葯庫和惠民藥局。二十四衙門(十二監、四司、八局,由宦官所擔任)。女官,洪武五年,定為六局一司。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只保留少數女官。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私營工商業的巨大發展
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輕工業,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2/3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例還要高得多。明朝民間的工業不斷壯大,而官營工業卻不斷委瑣。
明朝以較短的時間完成了宋朝手工業從官營到私營的演變,而且變化得更為徹底。迄至明朝後期,除了鹽業等少數幾個行業還在實行以商人為主體的鹽引制外,大多數手工業都擺脫了官府的控制,成為民間手工業。所以,如果說中國農業的私有化出現於戰國與漢代,那麼,中國手工業的完全私有化,則遲至明代。
晚明時中國民間私營經濟力量遠比同期西方強大,當英國商人手工場業主擁有幾萬英鎊已算巨富時,明朝民間商人和資本家動用幾百萬兩的銀子進行貿易和生產已經是很尋常,鄭芝龍海上貿易集團的經濟實力達到每年收入數千萬兩白銀,當時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
在商業都市的發展規模、人口城市化狀況和市場化程度方面:16世紀的歐洲城市規模較小,1519年至1558年時期,擁有2萬至3萬人口即可稱為「大城市」。根據德國地理學家奧爾布里希特的計算,1600年以前,歐洲的城市人口不到總人口的5%。16世紀初,歐洲沒有一座突破20萬人口的城市,擁有10萬至20萬人口的城市也只有5座;直至16世紀末至l7世紀初期,人口在15萬以上的商業城市才上升為4座。從城市規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據伊懋可的數據,中國城市人口在明朝末年佔到總人口的6%至7.5%。據曹樹基的估計,1630年時中國城市化率已達到8%。布羅代爾認為,在工匠的店鋪和城市市場的驅動下,歐洲經濟在1450年後全面振興;17世紀的歐洲不但店鋪繁生,而且建立了密集的銷售網路。但他同時承認,中國當時也存在一個活躍而牢固的市場經濟,其城鎮商業系統十分發達。在初級市場層面,中國組織得「令人驚訝」,其布局幾乎達到了「數字般的準確」。地方集市「星羅棋布,小工匠和小商販走街串巷,城市中店鋪鱗次櫛比,四方商旅往來繁忙」;由互相聯結且監督良好的定期集市所組成的商業網路布滿了中國大地。此外,晚明也同樣出現了與當時歐洲國家相似的近代化萌芽:水路網路漕運實現高度商業化;高利貸資本、商業資本通過貿易不斷地開闢新市場,更多的資金被投入到生產領域;為了便利跨地區貿易,錢莊、票號和商會也在不斷成長。
商業的空前繁榮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它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嘉定地區因植棉業發展,「邑中種稻不能什一」,加上商業人口劇增,本地產糧不足以自飽,必須仰食四方。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最發達的地步,常思患糧食不足……區域內調劑甚繁。但整個區域仍有不足,須由湖北,江西,安徽運入,所謂「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栗」。
一般糧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稻、麥、粟、梁、黍、菽等多種穀類;某些本來可以自給的區域,由於手工業的發展,非農業人口的劇增,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本地生產糧食不能滿足需求,因而每年需從外地輸入大量糧食。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並在一定地區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人口轉為工商業者的數量急增。明代戲曲理論家何良俊比較正德前後,說: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於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而言,已六七分去農……今一甲所存無四五戶……則空一里之人,奔走絡繹於道路。誰復有種田之人哉。吾恐田卒污萊,民不土著,而地方將有土崩瓦解之勢矣。可不為之寒心哉。
時人指出:「遊民眾則力本者少,異端甚則務農者稀。……小民無所利於農也,以為逐藝而食猶可以為苟且求全之計。……大率計今天下之民,其有田者一二,而無田者八九也。」「今天下之民從事於商賈技藝游食者,十而五六。」「近年(萬曆天啟間)農夫日貴,其直增四分之一,當務農者少,可慮!可慮!」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楚、甌越、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萬曆時)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之徒,每日不下數萬人。
[編輯本段]外交
明朝初年,日本處於割據狀態,很多到中國來冒充朝貢使者的日本人沒有日本政府的管轄,朝貢之後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即為明初倭寇。為防倭寇,朱元璋頒布了海禁政策。明朝嚴格的貿易管制政策的影響導致正常貿易地下化,轉為走私貿易。貿易港集中地由廣東、福建轉往已為西方國家殖民地的菲律賓、印尼。而海上的維持秩序角色由於中國官方的消失而導致海盜集團猖獗。由於海上貿易仍在暗處進行,美洲銀器又大量流入中國,銀開始成為流行通貨。
永樂年間,派遣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加強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體現了永樂王朝的鼎盛和開放。
明成祖之後,其子朱高熾繼位,是為仁宗。停止下西洋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閏十二月初六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到了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將其銷毀),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之後,倭寇逐漸平息,朝廷有鑒於對外貿易對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間走私貿易正當化,國際貿易使中國進入了逐漸成形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中。
倭寇對明朝海疆構成嚴重威脅。期間雖有朱紈和張經的抗倭,但最後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為防止倭寇的侵擾,世宗時期實行海禁,斷絕對日貿易。直到戚繼光等名將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勢才趨於平靜。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意欲佔領朝鮮。萬曆廿年,日本進攻朝鮮,朝鮮國王逃到義州並派使節向明朝求救。明朝取得戰爭的勝利,中日進行和談。但萬曆廿五年後,日本再次進攻朝鮮。萬曆廿六年,豐臣秀吉死,日軍大敗退回日本。此即為萬曆援朝戰爭。
在明朝初年武功強盛時,一度將蒙古驅至漠北。之後伴隨明朝的衰落,蒙古各部也多次進攻明朝,諸如土木之變和庚戌之變,明朝的疆界因此內縮,也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國力。俺答汗後期開始於明朝通好,其後的三娘子繼承了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間邊境安寧和平,互通有無。明朝早期曾經設置奴兒干都司來管理東北諸部,但後期東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強大,奴兒干都司被廢,明朝在東北的控制力下降。十七世紀後,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降服蒙古,於1616年建國後金,與明朝分庭抗禮。後金佔領的遼東大部土地,嚴重威脅明朝的安全。最終趁明朝亡於農民軍而入主關內,統治了中國268年。
公元16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葡萄牙人於1511年佔領了馬六甲,愈甚渴望對中國的往來。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對華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廣州登陸,希望與明政府建交。後來,中國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並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列強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並接觸中國。
萬曆二十年(1592年),羅馬教皇派出利瑪竇去中國教區工作。由於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被舉薦至京,頗得神宗信任。他進獻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日晷、西洋炮、望遠鏡、火槍、西藥、聖母像、十字架等貢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利瑪竇不僅傳播天主教,還啟發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學習西學。另外他還將中國各種文化傳入歐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學說、圍棋等,可謂「貫通中西第一人。」另外,有不少明朝軍隊裝備相當數量的火器,包括西洋「紅夷大炮」「佛郎機炮」和中國自己發明改造的種類,當時有人評價,這些改造的火器,「猶勝西番」。
明朝繁榮的科技成就
天文氣象
西元十四世紀中葉的《白猿獻三光圖》(作者不詳)載有132幅雲圖,並與天氣變化聯繫起來,絕大部分與現代氣象學原理相一致。(歐洲到西元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雲圖。)
1383年南京設京師觀象台1439年造渾天儀置北京(1900年被八國聯軍德國劫走,1921年索回,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1442年北京設觀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於北京古觀象台西南側)
1607年李之藻撰《渾蓋通憲圖說》刊行(介紹西方天文觀闡釋渾天說)1617年張燮著《東西洋考》記載海洋占候等的詳細資料。
1634年正式安裝我國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禎曆書》。
數學物理
1450年吳敬撰《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
1524年王文素著成54卷總計1500多問近50萬字《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鑒》。
1584年朱載堉著《律呂精義》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演算法統宗》最早記載使用珠算方法開平方和開立方。1606年徐光啟與利瑪竇開始合譯《幾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據西人克拉維斯《實用算術概論》和中國程大位《演算法統宗》編譯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應星在《論氣·:氣聲》中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了合乎科學的解釋,認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或急速運動衝擊空氣而產生的,並通過空氣傳播,同水波相類似。方以智在《物理小識》卷2中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則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時間和空間不能彼此獨立存在的時空觀。在《物理小識》卷1中正確地解釋了蒙氣差(即大氣折射)現象。民間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已佚)。
醫學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編成《普濟方》(載方六萬一千七百三十九個,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醫方書。)1567年在寧國府太平縣試行中國人痘接種方法預防天花。(種痘預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開端,是醫學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紀我國種痘技術已相當完善,並已推廣到全國。我國種痘法於十七世紀初傳入歐洲。)1596年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問世的還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1601年,楊繼洲著《針灸大成》1617年,陳實功著《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劑。他注重實踐,勇於革新,創造性地進行了截趾(指)、氣管縫合等外科手術,對我國外科學作出了貢獻。書中對一些腫瘤也作了論述。)1624年張景岳撰《類經》刊行,同年,景岳再編《類經圖翼》和《類經附翼》1640《景岳全書》64捲成書1641年吳有性撰《瘟疫論》王夫之在《思問錄·:外篇》中提出了關於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的觀念,他說:「質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舊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見形之不變而不知其質之已遷,……」
農學
1376俞宗本著《種樹書》(記載了多種樹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緣嫁接和桑、梨的遠緣嫁接等)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問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種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資料,載明產地、形態、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並繪有精細圖譜)1511年中國種植玉米(有疑點,可能不正確)1547年馬一龍著《農說》(記載了水稻的精耕細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種植經驗,是我國第一部運用哲學觀點來闡述農業技術的著作。)1582年藩薯傳入中國,1596年屠本畯(jun)著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記載了沿海一帶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主的二百多種水族生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等。)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傑(喻本亨)合著《元亨療馬集》(著名的獸醫學著作,內容包括對馬、牛和駱駝的治療經驗,至今仍有實用價值。)1617年趙蛹著《植品》(有關西紅柿的種植技術等)1628年徐光啟撰《農政全書》
地理
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餘國;徐霞客著《徐霞客遊記》1425年《鄭和航海圖》編成1536年黃衷著《海語》(記錄東南亞史地與中國南洋交通情況)1565年胡宗憲編《籌海圖編》記錄中日交通及抗倭事1589年出現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1639年顧炎武開始編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
化學、冶煉及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樂山)鑿成深達數百米的石油豎井1596年<:唐縣誌>:記載以火爆法的採礦技術1596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二百七十六種無機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蒸餾、蒸發、升華、重結晶、沉澱、燒灼等技術1637年,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述冶煉技術時,把鉛、銅、汞、硫等許多化學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質,而把與它們有關的反應所產生的物質看作是派生的物質,從而產生化學元素概念的萌芽。
編修《崇禎曆書》
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6月21日),徐光啟時任禮部尚書,再次提出修歷建議,是年崇禎帝批准並下令設立歷局,由徐光啟領導,修撰新曆。並要求他「廣集眾長,虛心采聽,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務求綜合。」徐光啟奉崇禎帝旨,在欽天監開設西局。1629~1634年徐光啟、李之藻和李天經,先後以西法督修曆法,任用西方人湯若望(德)、羅雅谷(意)、龍華民(意)、鄧玉函等修成《崇禎曆書》共46種137卷。
全面發展科學的設想
徐光啟重視演繹推理,並特別把重點放在數學上,認為數學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礎。徐光啟在崇禎二年(1629年)即成立西局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給崇禎帝上奏《條議曆法修正歲差疏》中說「蓋凡物有形有質,莫不資與度數故耳」,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學科研究的思想,並論述數學和其他科學的關係,及數學在生產實踐中作用。他認為數學是「從用之基」,提出「度數旁通十事」:治歷、測量、音律、軍事、理財、營建、機械、輿地、醫藥、計時。在他掌管的「歷局」內開展以數學為根本,兼及氣象學、水利工程、軍事工程技術、建築、機械力學、大地測量、醫學、算學及音樂等學科的研究工作。歷局有了科學研究機構的雛形。崇禎帝對此積極反應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數旁通,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該衙知道」。徐光啟開創的「格物窮理之學」有李之藻,李天經,孫元化,王徵,其後又有方以智,王錫闡等發揚。
推薦閱讀:
※為什麼「鐵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麼招都使出來了,反而越反腐越腐敗?
※朱厚照是個好人么?
※明憲宗朱見深一開始到底知不知道兒子朱祐樘的存在?
※魯迅和明朝的東林黨人有什麼區別?
※為何別朝之亡皆自亡,宋朝之亡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