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權利調查:因立法滯後女性工作報酬低於男性
今天女人傷不起
幾乎每一個名人,關於「女人」或多或少都有吐槽。比如:
女人的天性就是蔑視愛她們的人,愛蔑視她們的人。(塞萬提斯)
壞女人給我麻煩,好女人使我厭煩。(王爾德)
愛女人,或是了解女人,兩者只能選其—。(尚福爾)
女人的遠見是:因為害怕皺紋而不肯笑。(李碧華)
……
公允地說,這些話語大多都帶著明顯的歧視。而在數十年前,它們卻是社會的共識。
變化帶來壓力,迅猛改變帶來巨大的壓力,將「女人」放在百年的歷史圖景里就會明白,這個群體經歷了怎樣的內外交困,如何放開小腳,咬著牙齒,提起裙擺,踢掉高跟鞋,跟著時代一路狂奔。
今天的女人,依然承受著怎樣的壓力?
這樣的壓力,是不是靠血拚、敗金、掃街就能消解?
無論女人還是男人,都來讀一讀吧。
「亞歷山大」是個女人?
曾經一度在外企流行的「女人當男人用」原則,目前似乎已在中國所有行業推行,誰讓女性嚷嚷著要「男女平等」呢?
記者—金 姬
網上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新世紀女性」標準: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代碼,查得出異常,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好車,買得起新房,斗得過二奶,打得過流氓……
的確,在當下中國,「能頂半邊天」的女性不僅要秉承賢內助的傳統,更要像男人那樣在職場打拚,甚至成為家裡的頂樑柱。她們不得不承受來自婚姻、家庭和職業等各方面的壓力。
半邊天,雲太多
網上還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據說每一個成功女人的背後都有以下三個條件之一:有一個成功的男人,有美色,像男人。據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只有以下兩個條件之一:拼爹,拚命。」
這顯然帶有性別歧視的色彩。北京外國語大學女權主義小組通過《2011年中國社會性別盤點》,呼籲社會給予女性和男性更多樣的生活方式、更寬廣的生存空間和更公平的發展機會,而不是要求女性和男性變得一樣。性別平等的宗旨是「不求一樣,只求公平」。
走出家庭去工作,是女性獲得性別平等的重要一步。在中國,嚴格意義上的「職業女性」可能產生於19世紀下半葉,她們並不是我們過去常常說的產業女工,而是從事微賤行當的女傭、女堂倌和女藝人。而一個半世紀以後的今天,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至少在職場是如此。據全國婦聯、國家統計局2011年11月28日發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終期統計監測報告,2010年中國女性就業人員約為3.5億,佔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約46%。英國著名財經雜誌《經濟學人》同一時間也發布報告稱,在中國,女性中近七成參與就業,職業女性的比例位列全球首位。
曾經一度在外企流行的「女人當男人用」原則,目前似乎已在中國所有行業推行,誰讓女性嚷嚷著要「男女平等」呢?這「平等」是否真正實現還很難說,女性們在職場上所感受的壓力一點都不比男性小。《中國婦女》雜誌社與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聯合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大中城市職業女性開展的「第6次中國城市女性生活質量調查」顯示,城市女性日平均工作時間為8.4小時,85.3%的被調查者感到有工作壓力。而女性工作壓力的三大來源分別是「工資低於期望值」、「職場競爭激烈」和「工作強度大」。
80後上海女孩小馬在2012年就快被這種壓力弄得有些「窒息」。她目前在陸家嘴一家外資律師事務所工作,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雖然薪資頗豐,但剛嫁給「鳳凰男」的她每月要還房貸8000多元。小馬名牌大學畢業後又去香港深造,回來參加工作時房價已經很高了,加上結婚晚,去年才和相戀多年的老公買下一室一廳的房子。讓她煩惱的是,最近她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被合併了,上層人事變動,自己原來跟的合伙人被排擠走了。
「我現在剛過30,馬上又有生孩子的壓力,貿然跳槽風險不小。」小馬感慨,本想事業家庭雙豐收,現在卻弄得有些「兩頭不靠」——外資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強度太大,讓她很難有時間和精力生養小孩,多年亞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好好調理;如果換一份輕鬆的活,收入低了自然就會增加經濟壓力,養家重擔難道讓老公一個人扛?
中國女性的壓力,讓男性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日前,獵聘網對其站內男女各5000名會員發起了「當今社會男女承受壓力狀況」的調研,結果顯示:72%的男會員認為,現如今女人承受的壓力要大於男人。女性的壓力主要來自:下一代的生育、教育,家庭的維繫、家務,對雙方老人的照顧以及職場。
雖然在男性看來,職場壓力對於女性來說是次要的,但據智聯招聘職場調查顯示,62%的女性生活中工作佔用的時間超過50%。在問及職場人未來三年職業規劃目標時,女性的首要目標就是獲得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感,其次是獲得安全感和穩定感,成為領導者和管理者,自我實現和成為技術專家。由此可見,女性對於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有著較高的期望,但並不希望以犧牲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甚至犧牲部分社會角色來實現。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台灣校友會會長顧憶華對此深有感受。作為4個孩子的母親,顧憶華在職場已經打拚了23年。她從淡江大學畢業後進入台灣第一家大超市萬客隆,然後又加入B&Q特力屋台灣第一家家居賣場。2001年,特力屋董事長何湯雄找她談了兩次話,希望她能帶領團隊到大陸拓展市場。當時的顧憶華已是3個孩子的母親,出於家庭方面的考慮,她回絕了。「我希望跟小孩儘可能多地在一起。」何湯雄鍥而不捨,第三次找她談話,問:「你不去大陸,那你告訴我,我們這些幹部的未來在哪裡?」2004年,榮升HOLA總經理的顧憶華一家三代、祖孫八人舉家遷移,全都搬到了上海,那時她剛剛成為第四個孩子的母親。
「我都是工作到生孩子的那天,一般產後28天就去上班了。」如今,顧憶華的2個女兒在美國念書,2個兒子在上海。去年末,顧憶華又得到一次升職機會,但她必須經常出差。考慮到最小的兒子只有小學三年級,這個曾被評為2006「中國經濟女性年度人物」的台灣女強人第一次選擇了放棄,她跳槽了。「我離開了工作了17年的公司,這樣至少可以多陪陪自己的小孩。」顧憶華說,年逾不惑的她不再是個工作狂。除了多和家人在一起,她還希望抽空念個零售業應用方面的博士,以便在55歲退休以後教書育人。
玻璃天花板?自設的
像顧憶華這樣的女性在職場中是鳳毛麟角。大多數情況下,儘管女性在各種職業生涯中闊步前進,與男人們相比卻更難獲得高層職位。在美國,《財富》雜誌2010年評選的500強企業中,有136家沒有女性高管,其中包括花旗銀行、洛克菲勒等眾多知名企業;在英國,富時100指數 (FTSE 100)的企業里,啟用女性出任CEO的只有4家;就算被公認女性地位很高的北歐諸國,調查也顯示,在500家受訪企業中,有女性董事企業的比例僅為17%。
另外,受限於同工同酬立法的滯後,相同的工作,女性的報酬往往低於男性。女性擁有的財富總量也遠遠不及男性。2011年中國女性富豪比例是歷年最高的一次,156位女富豪登上胡潤中國百富榜1000人總榜,比例也不過15.6%。但和國外的女富豪主要是靠婚姻和繼承不同, 中國前十名女富豪除楊惠妍外均為白手起家。胡潤百富創始人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在中國男女平衡的進步比很多國外人想像的要快。」
即便如此,中國社會給予職業女性的發展空間依然有限。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大陸,顧憶華這樣生了4個孩子又能做到企業高管的例子,是不可能發生的,一個孩子就足夠牽絆中國女性的事業了。根據前程無憂2011年的「職場媽媽」微調查顯示,72% 的媽媽表示,由於兼顧工作和子女的教育,常感疲乏,心理負擔很重;有35%的媽媽曾考慮過放棄工作回家。在工作忙碌一天後,有接近一半的職場媽媽要肩負起輔導孩子作業的任務;為了獲得好的教育,為了彌補平日分身乏術、無法親近孩子,帶著孩子參加周末的課外輔導和興趣班,幾乎佔據了媽媽們的全部業餘時間。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評論說,孩子和工作無法完美兩全,即使在發達的經濟市場,媽媽們在多數環境下,也只能偏向一個。中國的孩子和職場媽媽們需要一個寬鬆的社會環境,可以讓孩子好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媽媽在孩子幼小年紀全心照顧之後能安然轉戰職場。
馮麗娟說,經濟發展不平衡,加上獨生子女政策,讓很多家長覺得「輸不起」,教育機構又覺得「惹不起」,社會保障「不給力」,把撫養和培養孩子的職責和後果推給了父母。而在孩子生長和成長的初期,媽媽付出的無疑更多。但是,職場往往不分男女,也不論是否有個要培育的孩子,所以漸漸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往往選擇主動或被動趨向邊緣化、壓力較小的職位。在孩子幼小的時候,職場媽媽多半將天平側重於孩子教育上,避開高強度、高職權的職位,甘願失去一次次晉陞的機會,甚至在企業經營不佳或者轉型時,成為首當其衝被「請走」的一個群體。
女性主義者會習慣性地將矛頭指向男老闆,認為性別歧視讓「杜拉拉」們遭遇「玻璃天花板」。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米其林領導力和人力資源管理教席教授李秀娟卻持有不同觀點。「我的很多學員是公司高管,他們有時會提到手下的某個女下屬非常出色,可惜她自己到了一定年齡或者生了小孩後就沒了幹勁,畫地自限。」李秀娟指出,有些女性會主動選擇一些挑戰性不強的工作,怕出差,怕工作地點離家太遠,怕加班……除了極小部分企業故意出台歧視女性員工的政策以外,大多數所謂的「玻璃天花板」都是女性自己心理造成的。
「有沒有發現,職場女性的『貴人』往往是男性?」李秀娟說,即便在女性地位很高的今天,女性的的成功與否還是要以男性的標準來評判,而且女性從小的自信心就不足,女性的可貴也是可賤之處就是宣揚的「犧牲」——魚和熊掌難以兼得,是要事業還是家庭,女性必須有所取捨。從另一角度來說,女性也因此有了優勢,「男性必須在外打拚,女性則是『進可攻,退可守』,可以在外和男性一樣做出一番成就,或者選擇以家庭為重,相夫教子侍奉雙親」。
70後資深美女張蓓,就是一個在「進」和「退」之間成功遊走的女性。天津南開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她當過福建人民廣播電台5年經濟類主持人,後去日本進修2年。「在日本進修期間,我本來可以待得更久,可當我看到和兒子同年齡的日本小男孩就忍不住流眼淚時,我就知道自己必須回國了。」1998年,張蓓進入丈夫家族的酒店業工作,1999年來到上海生活。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並不能讓張蓓感到滿足。2007年本命年時,她想過「退休」,就去英國遊學了一年。回國後,張蓓發現自己連逛街也提不起興趣,她知道不能再這樣「賦閑」下去,她需要一份事業來支撐自己的精神世界。
2009年,張蓓和中歐EMBA同學劉溯在雲南麗江共同創立了高級私人客棧——花間堂。她親自畫圖紙設計,用了一年時間來裝修。如今她的兒子已經18歲了,一個人在美國念書。張蓓除了空出每年的寒暑假陪兒子,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客棧的運營管理上。「我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原來可能無法適應男性職場的規則,現在只要做我自己就行了,很自在,因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單身女性的尷尬
雖然女性未必要以事業為主,但愈演愈烈的剩女現象和國內不斷攀升的離婚率,讓很多女性暫時「沒得選」,這就讓女性在婚戀關係中不得不變得越來越獨立。
百合網發布的《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以往的戀愛關係中男人幾乎承擔所有費用,而在最近一項關於戀愛費用承擔問題的調查則顯示,有31.6%的人沒有在意過戀愛費用由誰承擔的問題,僅有26.1%的人認為應該由男方承擔,其中更多女性更樂於接受AA制或AB制。對此,百合網合文化婚戀研究院首席專家王治國表示,女性的獨立不僅包括經濟的獨立,更多的還體現在人格和精神的獨立。
另外,調查顯示,46%的女性遭受過家庭暴力,其中超過一半的女性由於忍受不了家庭暴力而選擇了主動離婚。百合網認為,由於經濟的獨立、精神的健全、社會的認同,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的自主性日漸提高,一旦男性婚戀伴侶無法滿足自己對於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被」獨立就成為女性的首選。而女性的這種婚戀態度勢必加劇婚戀市場的複雜度。
85後上海姑娘小倪還單著,她不願承認自己是「剩女」或是「文藝女青年」,因為她現在過得很好,每天都很充實,閑暇時光去咖啡館或者看演出,家裡還養了一條泰迪。「我也去相過幾次親,都沒什麼感覺。父母雖然著急,但也不怎麼催我,畢竟就我一個寶貝女兒。」小倪的女同學們紛紛戀愛或結婚了,她笑稱自己過兩年還不嫁,可能身邊同齡人都開始離婚了。「我知道自己再不加油,就要和90後搶老公了。現在生活壓力太大了,我願意和對方一起買房還貸,可也要遇到心儀的人才行呀。」
經濟壓力成為這個時代的愛情「絆腳石」。《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77.3%的女性認為,男性月收入超過4000元才適合談戀愛(2010年時只有 66.3%的女性這樣認為)。除了對男性收入要求的增加外,「無房不婚」的婚姻觀引爆了許多女性敏感神經,要求男生在自己購買的房產證上加上「未來老婆」名字的女性佔據四成比例。在整個樓市處於限購與各種調控政策並存的大背景下,新婚姻法解釋的發布,無疑加速了「愛情限購令」的出台。
對於那些剛踏上社會的90後而言,當務之急是找個飯碗,管它金銀銅鐵錫。但重壓之下,一些90後女生開始在畢業前瘋狂找男友,倒不是為了搭校園愛情的「末班車」,而是希望在物質和精神上有個依靠,緩解就業壓力。而「畢婚族」(marry-upon-graduation,一畢業就結婚的大學生)的比例也明顯增加。許多女生把結婚當出路,還沒踏上社會就把「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奉為金科玉律。
雖然現在的女性壓力很大,但李秀娟教授建議女性不妨「以柔克剛」:「我們無論處於什麼狀態,都要保持應有的味道——18歲的心態、28歲的容貌、38歲的嫵媚、48歲的智慧和58歲的財富」。她有3個孩子,被學員們尊為「紅酒教授」——像紅酒一樣有味道的女教授。李秀娟評價現在的女強人不是「強勢」而是「強大」,她們也不再像男人一樣為人處事,而是越來越有女人味。「女性的柔軟是一種力量。這個社會,男人的動力恰恰來自女人。」 女性在消費領域受到重視,卻未必獲得尊重。
誰都知道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剩女」、「熟女」,一個個概念新鮮出爐,商家以愛之名為女性編織起一張慾望之網,力圖包羅一切物質商品。熟女打開錢包時,收穫的究竟是滿足還是虛無?
熟女崛起
「熟女」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日本A片,指性成熟的女性。當然目前這種曖昧色彩已經消褪,這個詞約定俗成是泛指30-50歲的成熟女人。百度百科「熟女」詞條里寫著「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內涵,氣質優雅,自愛自信,懂得體貼和關懷」,BBC中文網對「熟女」的解讀更精鍊——「淑女熟了」。
她們還有一些具體的行為特質,比如在任何場合穿對衣服,不施粉黛但用幾千塊錢的面霜或精華素,美容院和瑜伽館是經常光顧的地方,會以不經意的低調口吻講述埃及旅行的趣聞。低調?也許吧,但低調的前提是,有充足的經濟實力。
越來越多商家意識到這一點,但這個消費人群經常抱怨符合她們的品牌寥寥無幾。一位在時裝院校任教的熟女感覺總難買到稱心的衣服:「三四十歲的女人不能再穿亂七八糟的衣服,對面料、質感和版型都會有要求。」她經常穿著歐版剪裁合體的上衣,搭配一條飄逸寬鬆的長褲,踏著高跟鞋風風火火地出現在辦公室。
她身上看不到LV的四葉草,因為讓她感覺沒個性。每隔一段時間,相熟的幾家設計師品牌店會發簡訊邀請她去試試新款,她鍾愛立體剪裁的外套貼合身體曲線,喜歡中規中矩的套裝上很有設計感的衣扣排列,還不用擔心撞衫的尷尬。
熟女未必「拒絕名牌」,但絕對拒絕爛俗的名牌。她們黑色挎包金屬扣上的陌生名字,可能是某個為好萊塢女星設計衣飾的傢伙;她們那雙不顯山不露水的靴子,也許出自某個手工作坊。
永不過時的奢侈品牌經典款會讓熟女「審美疲勞」,因為已過了攢幾個月薪水來買手袋的階段。而等到大牌的流行款到了中國,都變成暮氣沉沉的庫存商品。
這給了其他商家機會。「30-45歲年齡段的女性顧客購買力最強,不像剛出道的小白領要靠買名牌來襯托自己,對時尚有自己的理念,喜歡個性化一點的東西。」陳超在上海徐家匯經營一家設計師品牌集成店,和幾個不同風格的本土設計師合作。在他的店裡,春夏裝在600-1000元,秋冬毛衣風衣1500-2500元,因為目標消費者「價格敏感度不高」。
讓這個人群成為消費者是很榮幸的事,她們比文藝范兒或小資范兒的「幼女」消費力更強,但伺候好這群挑剔的客戶不容易。
幼女大多有路徑可循,她們普遍對「快時尚」沒有抵抗力,時裝周新款相似度90%的Zara衣裙、H&M和名設計師的合作款T恤最能打動她們。優衣庫的格子襯衫是必備品,一個在銀行工作的MM一周換五件格子襯衫,同事要知道今天是星期幾隻要看看她的襯衫顏色。
也有不屑於大眾化審美的文藝女,厭惡bling-bling風格,標配是棉布長裙和粗織圍巾。偏英倫系的鐘情馬普爾小姐的粗針外套和《唐頓莊園》里的碎花襯衫,偏日系的90%是「無印良品控」。熟女也欣賞簡單、質樸,但她們一件不起眼的白襯衫可能是義大利手工刺繡的。
女性對消費都有一種本位的堅持,比如相信復古才是永恆的時尚,或是欣賞極簡之美、異域風情,但熟女有實力走得更遠。
小資女喜歡「快書包」裹在書上的藍印花布,熱愛靜安別墅2666圖書館裡素麻質地的書袋,懷念暴風雨氣味的香水,她們的生活路徑是田子坊或南鑼鼓巷,798或1933老場坊,發獃時愛去雕刻時光或衡山路上逛逛。只是小資女在為紀錄片《盧浮宮》發狂時,熟女可以在玻璃金字塔前靜靜地喂一會兒鴿子。
查餐廳或夏朵總是排在「街旁網」簽到榜前幾位,小資女對懷舊的冰火菠蘿包或英式下午茶沒有抵抗力。而熟女想的是,這會增加多少卡路里,健身房跑幾圈才能減回來。她們的復古情結體現在消費植物提純的精油或面霜,偏愛中醫針灸或刮痧的方式纖體。
離內地最近的文藝旅遊地是台灣,所以小資女普遍「哈台」,讀過朱天文三姐妹的書,愛引用龍應台的句子,津津樂道吳念真的戲或蔣勛的課,去台灣不會錯過誠品書店和士林夜市。熟女可以走得更遠,在波爾多區的三級酒庄喝一杯橡木桶里的酒,或在羅訥河沿岸的中世紀古堡流連。
小資女把閑暇時間交給了架子鼓或普拉提,熟女偏愛歲月積累的藝術,比如沉香或茶道,還有古琴。一把好的古琴在2萬元以上,幼女會用它換iPhone,iPad,iTouch,iPod……全副武裝。
間接消費?
熟女細分一下,就是剩女、少婦和媽媽。
「剩女是獨立的職業女性,很捨得在自己身上消費,是奢侈品和汽車房產等耐耗品的目標消費對象,現在有專門為單身白領女性度身定做的精裝修小公寓。而後兩種熟女對家庭消費決策權很大,比如保險、旅遊等家庭大宗開支、孩子教育消費,大部分是女性說了算。」女性營銷專家,尚道女性消費研究院院長張桓說。
豪宅別墅打出宣傳口號「愛她就給她一個家」,與其說是為了喚起男性的保護欲,不如說是迎合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因為她們才是買房子的主角。當代中國,女性正在成為「首席採購官」。
2011年尚道做了一份調研報告,女人在20多個品類中的消費決策權上升,特別是消費頻率低的耐耗品,女人所佔決策權越來越高,其中房地產消費佔到30%左右。張桓表示,調查問卷的樣本覆蓋了一二三線城市,如果僅考慮一線城市的情況,權重佔到50%甚至更高。
人們很早就意識到女人在消費中的重要角色,她們是「私房錢的女主人,一卷卷鈔票的持有者,金錢的支配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女性消費的底氣來源於男性。
《有閑階級論》的作者凡勃倫把女性的這種作用定義為「代理消費」,妻子脫離經常性的生產工作,替丈夫展示他的財富。男性通過女性的消費來獲取身份、地位、名望的符號價值,女性則成為實現這一目的的中介。她在支配著家庭物品等二級標誌的同時,自己依然是一種標誌。
在近代上海也是如此,女性消費成為衡量丈夫賺錢能力、家庭檔次的尺度,是體面人家不可忽略的「門臉」。即便在第二波女權運動興起多年後,帶著男權社會色彩的觀念仍深植在女性的潛意識中,比如很多女性盼望「夫榮妻貴」,消費由丈夫方面得來的財富比之由自己努力掙得的更榮耀。
不過隨著當代女性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斷上升,「代理」身份逐漸褪色。華坤女性消費指導中心在2011年9月做了一份調查,採集了女性被調查者的家庭收入和個人收入。中國10個城市中被調查者的家庭月均收入為15933.91元,個人月均收入為5717.8元,佔到家庭收入的三成。
這個有增無減的趨勢讓女人更有花錢的底氣。華坤的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9月被調查者家庭平均消費額為8761.4元,被調查者個人消費額為2560.6元,女性個人消費佔家庭消費的29.2%。
「去年的數據顯示,家庭收入中女性收入佔37%,這個比例也許還不算高,但控制在女性手上的家庭收入達75%。」張桓說。俘獲一個熟女的錢包,就等於俘獲了一個家庭。
男性領域「入侵者」
熟女們來得迅速猛烈。
在美容、健身、服飾以外,許多原本以男性消費者為主導的行業,女性話語權異軍突起,敏銳的商家為嫵媚的「入侵者」們度身定做屬於她們的產品。
照相機不再是男性專利,「女性化」相機顏色越來越俏,身材越來越小,可以塞進女人的坤包里,鑲鑽的相機包本身也成為女人的又一件配飾。
女性喜歡亮麗,但粉紅色不是所有女人的菜,受追捧的相機往往最懂女人心——比如自拍功能強大。自拍機前後有兩個屏幕,有些還具備鎖定人臉的功能,讓女人可以從容地站到機器前擺好pose。一款21毫米廣角「自拍神器」成為江湖傳說,相機拿在手裡能自拍全身,它的拉伸作用讓女人身材顯得修長。當然,以自拍見長的相機必須帶有美顏功能。
作為專業器材備用機的「微型單反」誕生,意外受到了熟女青睞。雖然買微單的女性自詡不屑用傻瓜機,但最看重的還是微單自動操作功能。比如一款熟女口碑極好的「觸摸式對焦」微單,屏幕上手指點的地方會變得清晰,周圍景物變得模糊,這比調節光圈快門簡單多了。
摸准這個客戶群的口味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強調「科技以人為本」的諾基亞手機越來越失去女性歡心,它的長時間待機不足以打動女人心,一款4100萬像素的手機更引來無數女性吐槽:拍得太清楚藏不住臉上的痘痘。
諾基亞沒搞清楚,女人關心的不是技術參數,而是技術用來幹什麼。拍照,美圖秀秀,上傳微博,這才是王道。大部分女性對智能機的要求很簡單,逛淘寶,玩憤怒的小鳥,用應用程序計算卡路里燃燒量。
女性喜歡細節,這一點體現在對車的品位上。女性車的後視鏡除了防眩目,最好帶后座兒童觀察鏡的功能,遮陽板要帶化妝鏡,腳踏剎車也要針對高跟鞋重新設計。女性車友最大的噩夢是倒車進停車位,倒車雷達必須是標準配置。如果車內有噴霧補水裝置就更貼心了。
經常和熟女相聯繫的一款車是Mini Cooper。事實上,Mini Cooper在英國廣告中清一色以男人為主角,「男人較量」中濺一身泥點和髒水的硬漢不像是為了吸引女性客戶,但它到了中國卻變成熟女專利。無獨有偶,瑪莎拉蒂中國區董事總經理Christian Gobber透露說,瑪莎拉蒂的女性車主,在美國佔5%,在歐洲佔2%,在中國則佔30%。或許有一種解釋,陽剛車能帶來安全感,而熟女喜歡安全感。
除了這些傳統意義上男人的領域,女性也在「消費男人」,更確切的說法是「男色消費」。《步步驚心》一炮而紅,因為女性會陶醉於「數字軍團」拜倒石榴裙下的感覺;帥氣又嘴甜的髮型師總是生意出奇地好,因為熟女喜歡和髮型師閑聊消磨拉燙染吹的幾個小時,特別是當他看上去很關心你的需求。
熟女的需求細膩而多變,但征服熟女的產品有其共同點,滿足(或是看上去能滿足)她們最深層次的渴求:青春狀態、自我認同、愛以及安全感。
溫柔歧視
「一個有品位的女人,應該擁有一件××」,定語可以換成「成熟、優雅、高貴」等等,爛俗的廣告詞卻相當有市場,特別是搭配劉嘉玲、張曼玉或趙雅芝成熟淑靜的姿態。
熟女們極力追尋著自我,卻又被無處不在的消費文化所束縛而迷失自我。女權主義者們的說法是,消費是一場男性打造的讓女性心甘情願追逐的神話——身材曼妙(減肥),面容姣好(整容),品位出眾(購置名牌)。
酒吧、會所、高級酒店隨處可見整形醫院的廣告,還有各種以此冠名的選秀賽事,從40多歲的家庭主婦到85後年輕女孩,都在追求「美麗貼水」。
「2009、2010、2011三年,整形醫院客戶數量幾乎每年翻一番。整形會上癮,今天洗牙、拉雙眼皮,得到了別人的讚美,明天就會想隆鼻,後天就會想隆胸。一般整形醫院的VIP客戶一年要花二三十萬,多則上百萬。」張桓介紹說。
華坤女性生活調查中心和華坤女性消費指導中心共同編撰了2011年《女性生活藍皮書》,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大中城市的女性調查顯示,美麗消費依然是「永恆主題」。
在2010年前10個月,96.8%的被調查女性每個月都有服裝服飾消費,女性為自己購買服裝的平均開支為4267.8元,為全家購買服裝的平均開支為8793.7元。連續四年的監測結果顯示,服裝服飾消費始終穩居消費榜首。在2011年被調查者個人最大一筆開支中,20.9%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服裝服飾」,居第一位。
化妝品也是女性生活必需品,94.3%的被調查女性每月都有此項消費,其中有不少女性月均消費達到201元以上;美容美髮已成為女性的日常開支,92.5%的被調查女性每月都有此項消費,不少女性每月平均消費額在101元以上。
正應了波伏娃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熟女,正在無意識地成為生產線上的被加工品。
女性在消費領域受到重視,卻未必獲得尊重。「聰明主婦選××」之類的廣告詞將女性塞回了家庭,把她們排除在了工作相關的公共領域。各種華而不實的女性化數碼產品把女人定義為功能使用上的弱者。以「女權」為名的女性消費,更像是一場溫柔的歧視。
另一方面她們也是被消費的對象。電視廣告中起伏有致的女性軀體變幻成一款手機,女體線條融化在手機的邊緣,圓潤、光亮並且玲瓏,一隻男性的手伸過來,把手機握住,手語充滿了溫存、把玩和掌控的意味。似乎在暗示女人是男人的玩物。
女性推動了奢侈品工業蓬勃發展,但沒有為自身帶來多大榮耀。就像桑巴特所指出的,女性或者男性對不被「高尚目的和宗教制度」束縛的愛情的追求,促成了消費的不斷擴大化。換句直白的話,奢侈品總是和婚外情相聯繫。就像路易十四每一次新的愛情,就是開始一次超越過去縱情消費的信號。
就連消費本身成為女性的一宗罪,淪為被調侃的對象。《購物狂》中梁詠琪的一切喜悅或憂愁都要用購物來平復,《巴黎拜金女》中奧黛麗·塔圖指著一櫥男人買的衣服首飾,驕傲地宣稱「這是四天的戰利品」,彷彿這一堆身外之物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早在19世紀左拉就在《婦女樂園》中調侃逛商場的女人:「女性統治者至高至善,她們突然攻奪了整個空間,在那兒安營紮寨,就像一個入侵的游牧民族,當那裡是一個被征服的國家一樣。」
說到底,女人不會因為「金錢奶牛」的形象而提高地位。富養的目的是要讓女孩成長為知性高貴獨立的優秀女性。這樣無論她最終嫁給誰,幸福的幾率都會比較高。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這話說的就是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的意思,雖然這條古訓未必是金科玉律,也未必通行天下,但近幾年來卻越來越為新時代年輕夫婦所推崇。那麼,女孩為什麼要富養,究竟怎樣才算富養,富養的結果又會怎樣呢?
「富」並不完全指金錢
網上經常有網友在BBS上討論窮養富養的問題,一般世俗一點的說法是,富養就是要讓女兒吃好用好,開眼界,以後不會貪圖小利,被小金錢所矇騙,面對誘惑能堅持自我。
其實,熱衷討論這些話題的父母,一般還是有些家底的,多為如今社會的中產,他們重視子女教育,也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資源。但是,他們中的不少人對富養存在誤區,或是以為捨得花錢、要什麼給什麼就是富養,或是熱衷於各種興趣班,鋼琴、舞蹈一窩蜂,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出貴族淑女。
富養的「富」,指的不止是金錢,除了物質財富,還有精神財富。宋默在《男孩窮養,女孩富養》一書中說:「富養女孩,並非慣養女孩,而是要在物質上開闊其視野,精神上豐富其思想,」她認為富養的真正內涵是「氣質高貴」。富養的女孩見多識廣,優雅聰慧,並且獨立自主。
兒童教育類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她自己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的經驗是:「把富養理解成捨得花錢就行,這太簡單了。而是要用心呵護,對女兒的理解,給予她足夠的關愛。富養就是盡量不給她製造障礙,讓她在生活上無憂,幸福感強,精神富足才是真正的富養。」
富養為了嫁得好?
「女孩要富養」的前提是默認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弱勢地位,如上網友在論壇的說法,年輕父母的潛意識,其實是想把女兒嫁得好。讓女兒開眼界,長見識,是防止她因為虛榮而被花言巧語的小人所騙;培養各種興趣愛好,氣質修養,是為了進入上層社會做預備。但是,富養的結果就一定嫁得好嗎?這些白領中產父母的小算盤可能會落空。
裘麗琳,上世紀20年代十里洋場公認的名門淑媛,出身富貴,上教會學校,通英、法雙語,容貌秀麗,氣質優雅,最符合富養標準的混血女孩。但是她的婚姻,至少一開始,幾乎是一場醜聞。她愛上了京劇名角周信芳,並且與他私奔,直到生了三個小孩之後,周信芳與前妻正式離婚,裘麗琳才與周信芳舉行了婚禮。這樣的「嫁」,至少在大多數家長眼裡都算不得好。
名媛裘麗琳的價值和光彩,並不在於她當初對婚姻的選擇,而是她面對逆境的勇氣、經營家庭事業的能力和她對待生活的智慧,其實這些才是富養帶給她的財富。與其說她嫁給了周信芳才最終獲得了幸福,不如說是她成就了周信芳,所以她才能幸福。裘麗琳剛與周信芳在一起的時候,他的包銀讓賭鬼母親花光,幾乎一文不名。裘麗琳婚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周家的財政權從婆婆手裡奪了過來,並且開始充當周信芳的經紀人,她將「七三拆賬」方式引入了京劇演出體制,為了保護丈夫的利益,裘麗琳從來不懼怕出面與各階層的人打交道。
再比如金庸筆下的黃蓉,也是富養的女孩,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可是她對另一半的選擇也很另類的,獃頭獃腦的郭靖怎麼看也算不上佳婿,難怪其父黃藥師屢屢刁難。與裘麗琳一樣,是黃蓉讓普普通通的愣小子郭靖成為大俠郭靖,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幸福。
列舉這樣的故事,只是想說明富養的目的絕不是嫁得好,而是要讓女孩成長為知性高貴獨立的優秀女性。這樣無論她最終嫁給誰,幸福的幾率都會比較高。
尹建莉接受採訪時說:「相對於男性直面激烈的社會競爭,從小要培養勇敢、吃苦、奮鬥這些品質;女性則更偏重家庭建設、協調,所以要從小培養好的氣質修養,高貴的品質。但培養一個出色的女孩,並不是為了嫁入豪門,而是優秀的女孩才能匹配優秀的男人。」
富養窮養的羅生門
我們都知道富家子驕奢淫逸容易出紈絝子弟,窮養可磨其心志,養成刻苦奮發的性格,所以老上海的實業家也會培養小開們在家洗衣掃地,甚至讓他們離家經歷挫折,以期將來可以繼承家業並發揚光大。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絕對的。你看剛剛仙逝的收藏家徐邦達,生於上海資本家家庭,由於是家中獨子(上面有七個姐姐),所以被寵愛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七八歲了還要保姆抱著上下樓梯,但這並不影響他父親帶著他廣拜名師,最終成為一代書畫鑒賞大家。
是的,窮養富養都可以有好結果,窮養可以培養「鬥士」——革命家、創業家都是這麼來的;富養則出「名士」——視財富功名為糞土,自有一身修養才情而獨善其身。但窮養富養也都會出敗類,前者會出蠅營狗苟的小人,後者則是標準紈絝富二代了。
至於女孩,盧梭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可以用化妝品使她出一出風頭,但是獲得別人的喜愛,還要依賴她的人品和處世手段。」也就是說不好好培養、只靠一張好皮囊是成不了大器的。有時候,富養也未必能培養出完美的品質和處世手段。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走上斷頭台的時候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禮貌地說了一聲「對不起」。這個小細節真把貴族女性的修養體現到了極致。但是關於瑪麗王后還有另一個小故事——她的生活極其奢靡,面對因飢餓而暴動的百姓,她居然對大臣說:「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呢?」只能用無知和愚蠢來形容她了。所謂貴族氣質也無法讓她受人尊重。
所以說,窮養富養的結果未必就是我們所能預料的。尹建莉也認為,以前女子無法在經濟上獨立,依附於男子,所以特彆強調琴棋書畫以怡情,刺繡烹飪以持家。現在女性也成為了社會人,同樣面對社會競爭和家庭和諧,培養男孩與女孩時的差異性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富養窮養不用作為教育孩子的坐標,不管女孩男孩,只要尊重他們,給予健康的愛,正常的生長條件,都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樣的個人才能家庭幸福,事業成功。反之,花再多錢,也只是金玉其外的表面文章,區別只是窮得無知還是富得愚蠢而已。 某一性別生而低人一等的話語在當今沒有合法性,但是性別歧視還遠遠沒有退出公共話語的舞台。
《聖經·創世記》寫男人和女人,上帝用從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這成為後世男人管轄女人的理由,男人只是在管轄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幾千年男權社會根深蒂固地認為女性天生構造上弱於男性,古羅馬法中有這樣的條文:「女人由於心性輕浮,即使長大成人也要有人監護。」在柏拉圖眼裡,一個男人可能會因為膽怯或不正經,下輩子被罰做女人。男人做得不好,可能會降一格去做女人,中國人有一千多年也是這樣認為的。
後來,第一代女權者為女性贏得了投票權、受教育權和職業權;在性派對中第二代女權者為女性呼籲生育權、墮胎權、性權利等身體權利。進入本世紀,默克爾、希拉里等女性在世界政壇和男人平分秋色,《福布斯》雜誌女性富豪榜的「凈值」不斷增長。在法國女性主義者努力下,「小姐」(Mademoiselle)的稱謂被取消,今後一律用不顯示婚姻狀況的「女士」(Madame)和「男士」(Monsieur)相對應。
如今女性肩上的「枷鎖」在制度層面已然粉碎,但意識層面的性別偏見已然存在。沒有一位男總統上台時被提問「能否像一位女性做得那樣出色?」,但這是女性領導人履新時的常規問題。衡量女人成功的最高標準是家庭與事業平衡,但成功男人的家事統統交給「背後的女人」打理。
女性自身也在摒棄「鐵娘子」形象,風情萬種的現代女性在商業社會大行其道。上世紀女性主義者努力爭取的權利在這個世紀卻被質疑。
投票與上學
簡·奧斯丁筆下女主人公成天最煩惱的事,似乎就是找個合適的人把自己嫁了。莫泊桑在《項鏈》中說:女人並無社會等級,也無種族差異。她們的姿色,風度和嫵媚就是她們身世和門第的標誌。——因為這些是女性用以換取男人供養的資本。女人是男人的一件附屬品,這種觀念在西方很長一段歷史中持續。
中國的男權思想致力於培養賢妻,於是有了三從四德,有了《女訓》、《女誡》、《列女傳》等蔚為壯觀的理論著作,治理女人的學問發展成「女教」,在清朝時期登峰造極。
19世紀末,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女權運動的萌芽,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的《女權辯護》開啟了200多年女權運動歷程。她在書中為女性要求與男性同等的工作權、教育權、政治權和投票權,強調男女兩性在智力和能力上沒有區別,是男性讓女性「保持無知的狀態而美其名曰天真」,成為「文雅的家畜」,要求女性「有迷人的溫柔,用服從來取得支配權」。
也有少數男性學者站到女權陣營,穆勒1869年出版了《女性的屈從地位》,提出女性沒有理由被排除在領導職位之外,他提出只有在女性有了選擇的自由之後,才能知道她們的「自然」能力是什麼樣的。
女權主義先驅在手銬和警棍下爭取到了選舉權。1918年,英國規定30歲以上女性獲得選舉權,到1928年女性最終獲得同男子同等的選舉權。1920年8月美國女性的選舉權被載入美國憲法的第19修正案。歐美國家女性大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取得了選舉權。
女性政治權利的基礎是受教育權。對女子智力的質疑在學術界持續很久,1868年劍橋大學為女生提供了單獨的考試,引起女權主義者激烈爭論。一戰後很多女童直接進入原來只收男童的學校。
西風東漸,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了東方。
隨著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發展,男性紛紛著書立說反對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1922年,梁啟超作了以《人權與女權》為題的演講,認為女權運動應是「學第一,業第二,政第三」,特彆強調女學的重要性。
但知識分子的摩登做派只有些許象徵意義,20世紀初女性就處於「被解放」的角色中。念過洋學堂的小姐嫁人時有了更多資本,女塾最重視家政課、音樂藝術等課程,像是一條生產「太太」的流水線。
中國女性實現政治權利比西方晚得多。1912年袁世凱政府規定,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為男子獨享;教育司長史寶安聲稱:「女子參政不適合女子生理及本國國情,女子以生育為其唯一天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男女平等」成為國策,女性地位受國家話語承認與鼓勵,一大批女性婦女解放運動的受益者出現在公共生活中。
衝出家庭與性解放
第一波女權主義的成果在二戰中逐漸沒落,納粹分子規定女性必須重新被限制在其生理功能中,提出口號:Kinder,Kuche,Kirche (小孩、教堂、廚房)。
但戰中男性勞動力缺乏讓女人有機會進入傳統屬於男性的職業,如軍火、機械工業,這個轉變鼓舞了女人爭取平等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鉚釘工人羅西的形象廣受歡迎,成為新一代職業婦女的象徵。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興起了女權運動的第二次浪潮。雖然女性有了選舉權、工作權和受教育權,但是表面上的性別平等掩蓋了實際的歧視。女性們呼籲衝出家庭,與男性同工同酬。
弗里丹 (Betty Friedan) 在《女性的神話》中描述,戰後美國女人沉湎於舒適的家庭生活,不再到社會上去幹事業;女人唯一夢想就是當個無可挑剔的賢妻良母;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個孩子並擁有一幢漂亮住宅。但得到這一切後,女性並沒有實現自我價值,陷入深深失落。於是弗里丹吶喊,對家庭主婦的形象說一聲「不」!
這一代女權主義流派紛呈,各流派主張各異。不同於第一代自由主義女權主義者主張男女無差異,以凱特·米麗特為代表的「激進主義女權主義」認為女尊男卑,女性的自我犧牲、母性和關懷倫理高於男性的自我中心、殘忍、攻擊性和競爭性。
米麗特的《性政治學》一書認為婦女受壓迫的根源是「父權制」,「男人是敵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戰爭販子,女人是和平主義者……」她將女性和男性完全對立起來,主張以牙還牙塑造「女性權威」。
以「性解放」為標誌的第二代女權主義者要求性夥伴的數量,但濫交和將男女對立思想令無數家庭破裂,產生許多單親母親和問題兒童,並導致艾滋病流行。於是人們開始反思女權主義的意義。
兩性有沒有差別
傳統男權制思想認為兩性天差地別,女性先天上的弱勢是男尊女卑的原因。
亞里士多德的生理學認為,女性是男性有缺陷的、發展不完備的形態。叔本華說,「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她們輕佻瑣碎、缺乏遠見;簡言之,她們永遠不會成熟,只能是大孩子——是介於兒童與成年人之間的一種中間體。」
波伏娃從理性角度否認男女之間的差異,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一書後來成為女性主義的聖經,書中有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波伏娃用大量哲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文學及軼事材料證明:女性自由的障礙不是其生理條件,而是政治和法律的限制造成的。
既然男女在本質上沒有不同,所以男女才應當平等。這是第一代女權主義者的觀點。在中國女性解放歷程中也提出了「男女都一樣」的口號,但多少有些站在男性優勢的角度力圖抬舉女人。
女人可以為男人拉門,也樂意在約會時埋單,甚至極端派號召女性也「站著上廁所」,但她們漸漸意識到,女權主義丟掉了女性的特徵。女人們開始驕傲地宣稱,屬於「乳房、肚子、陰道」的快樂是男性無法體會的。
上世紀70年代後期,女權主義者主張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承認男女之間的差異,強調不以男性的標準要求自己,比如職業女性在生育、哺養孩子等方面獲得特殊照顧。90年代崛起的後現代女性主義者認為兩性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男女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女權主義」換成了溫和的「女性主義」,她們不再要求遵循男人侵害女人的方式報復男性。
李銀河在《女性主義》中討論了男女同異問題上的兩難,在現實生活中,男女兩性的需求是有差異的,需要不同的對待。但是如果承認兩性差別,似乎又為男女不平等的現狀找到了依據。
要權利還是要幸福
「男人只要肯慷慨地打斷我們的枷鎖,並且滿意於和一個有理性的夥伴共處,而不是奴性的服從,我們一定會真心真意愛他們。」在女權先驅沃斯通克拉夫特那裡,幸福並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還有男人。
但女權主義的發展漸漸走向了岔道,波伏娃眼中的「獨立女性」形象是不婚無子的職業女性,受到女性推崇的作家張愛玲、杜拉斯都沒有婚姻的束縛。激進主義女權主義鼓吹社會權力應該按照性別劃分,進一步製造男女對立。
60年代和70年代性濫交、單親、吸毒和艾滋流行為批駁者提供了口實:女權理論表面上在為女性爭權益,實際上在製造大量生活不幸福的「剩女」,反而毀了女性終身。學者們對比現在與50年前的女性時指出,現在女性的幸福感遠不及當年。
還有更「陰謀論」的說法,女權運動是一批別有用心的精英運作的商業詭計。據說洛克菲勒家族資助女權運動,一是因為在婦女解放之前,銀行家只能收一半人口的稅;二是因為它打破了傳統家庭模式,讓孩子更早入學,使他們更容易被灌輸以國為家的觀念。
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方女權主義者給中國人的印象就是「悍婦」加「蕩婦」。如今「女性解放」之類的字眼聽起來已經很遙遠,人們總是對老式女性主義者譏笑一番又表示憐憫,將她們的行為歸因於情感上的失意。女人們總被善意提醒,追求事業上的成就和接受高等教育正在導致女子「男性化」,讓男人敬而遠之。
這一輿論導向使有上進心的女性窘困不安,以為自己正在喪失女性魅力,離幸福越來越遠,「女性意識」自覺地在知識女性中漸漸彌散開。找一個好夫君似乎重新成為女人生命中的主旋律,就像電影《親密敵人》中在職場斗得天翻地覆的男女主人公,最後難脫握手言和共建幸福的大團圓結局。
被消費的「女性價值」
上世紀90年代初,受西方女權主義影響的城市精英女性開始追求「女性價值」,在商業社會最簡單的實現途徑就是消費,但以「女權」為名的消費文化實質上窄化了女權主義內涵。
90年代女性都市小說充斥著拜金氣息,《上海寶貝》女主人公倪可去大江戶日本菜、班尼餐館、澳洲餐館等世界級大酒店用餐,去高級百貨公司購物,抽「七星香煙」,喝「蘇格蘭威士忌」,用「CK香水」,穿香奈兒衣裙,吃德芙巧克力。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CK,德芙算不上名牌了。
另一方面,女性主義者的反男權銳氣被消費文化熏陶成風情萬種的諂媚表情。當年張梅筆下的女主人公「常常把胭脂在臉上橫著掃豎著掃,用蜜絲佛陀牌的定妝粉,用金魚牌粉條,韓國仙女牌濕粉」,竭力打造美麗來誘惑異性,到如今電影《幸福額度》中名牌傍身的拜金女,與以美貌風姿為「門第」的莫泊桑時代女性如出一轍。
事業有成人格獨立的女性又面臨新的挑戰,來自家庭的矛盾和感情的困惑。她們一方面要像男性一樣在工作上殫精竭慮,維持自己的地位,一方面遵從男性主義的女性價值觀,相夫教子。
某一性別生而低人一等的話語在當今沒有合法性,但是性別歧視還遠遠沒有退出公共話語的舞台。就像反映日本職場現狀的《派遣女王》,女性無論多麼出色只能幹派遣的工作,唯一可以謀求的是在派遣期內釣到一位正式男員工。男女平等還將經歷一個漫長而艱苦的跋涉過程。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單純講男人或女人的幸福,男人或女人的權利,都顯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