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國學術的國際話語權
作者:嘉應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胡解旺
不同國家的學術研究(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既有國際通行的普遍規律,更與各國文化傳統和國情息息相關。近代以來,西方基於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政治影響力和文化滲透力,在學術領域同樣形成了強大的話語權。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學術研究如何擴大國際影響,並逐步主導話語權,成為近年來眾多學者熱議的話題。筆者以為,要提高中國學術研究的國際地位,以下三個關鍵步驟需要進一步加強。
其一,走中國化道路,凝聚中國氣息。時下,不乏一些中國學者自覺不自覺接受「西方中心論」,對西方的學術研究和成果不辨菽麥地加以推崇,形成了「西方學術至尊」的怪圈。少數高校以廣泛使用西文原版教材為榮。在某些專家、教授眼中,是否採用西文原版教材成為教學和學術水平高低的分水嶺。即使有一些學科使用自編教材(著作),也是囫圇吞棗、食洋不化,以西方的學術理論、術語和觀點作為立論基礎。這些貌似「國產化」的教材不過行使了「英譯中」的職能,實是沒有出息的做法。如此「崇洋媚西」,除了鸚鵡學舌、拾人牙慧外,焉能產生原創性、開拓性成果?
不可否認,當今許多學科門類肇始於西方。中國要想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致力於中國化(本土化)。事實上,帶有濃厚中國地氣的學術研究才是贏得話語權的第一步。以社會學為例,自從19世紀末西方社會學被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以「群學」之名引入推介後,便有一批青年社會學者將其與中國社會文化相結合,中國化從此與社會學發展相輔相成。尤其是以費孝通先生為代表的一批學貫中西的學者,更是始終堅持和踐行社會學中國化。他們深入調查研究,用中國語言、中國概念,面對中國問題,提出適合中國的方案,取得了一系列對中國有用的學術成果,使社會學成為推進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富民強國之學。《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一批學術精品,凝聚著特有的中國氣息,也深受西方社會學界推崇。
其二,走自強之路,強壯學術筋骨。在堅持學術中國化的前提下,還要積累對話資本,提高對話實力。通過堅持不懈的積澱和創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學術研究隊伍,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在此基礎上,逐步與西方學術界開展對話。如果連對話的能力都十分孱弱,遑論形成國際話語權。
當下,學術領域應當像承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樣,勇於承認除去一些特有學科外,自身學術研究水平在很多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應該努力去改變這種「積弱」的被動局面。從弱變強是卧薪嘗膽的艱難歷程,也是信心、耐心和恆心三者有機結合的集中體現。如果罔顧自身弱勢,雖有「臨淵羨魚」的渴望,卻缺乏「退而結網」的忍耐,便容易違背學術規律,陷入學術「大躍進」和急功近利的窠臼。中國的學術著作和論文數量高居世界榜首,而公認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學術成果仍是偏少。事實證明,現在一些論著充其量不過是自娛自樂兼具功利性的學術遊戲和文字堆積,難以成為流芳百世的經典,又怎能侈談國際影響?
其三,凈化學術生態,形成學術自尊。學術中國化和學術自強的過程,也同樣是學術「化療」的過程。學術造假、抄襲、剽竊等不端行為已經成為中國學術領域的「癌症」和公害。從普通教師到大牌教授、從年輕學者到資深專家、從一般學校到名牌大學,其中或多或少存在這種情況。
傳播學有一條鐵律:負面信息總是呈放大、扭曲、跳躍、加速傳播狀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階段曝光在大眾眼前的學術不端現象,不但在學術領域內部產生了惡劣影響,在整個社會也造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誤識。在受到嚴重污染的學術生態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學者,僅靠部分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自律行為,既不可能獲得足夠的學術尊嚴,也很難從根本上消除國際學術界的懷疑和誤解。
因此,中國學術要想昂首闊步地邁向國際學術殿堂,並形成強有力的學術話語權,實有必要遵循「中國化—自強—自尊」的發展軌跡。舍此,恐無其他良策和捷徑!
[責任編輯:李貝]
上一篇:從戰略高度為實現中國夢布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