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被隱沒的「清代傳奇詩人」黃仲則

▲安意如攜新作來深與讀者見面。

▲在《聊將錦瑟記流年:黃仲則詩傳》中,安意如將筆觸瞄準了清代詩人黃仲則。

深圳商報記者 謝晨星 文/圖

4月13日下午,暢銷書作家安意如攜新作《聊將錦瑟記流年:黃仲則詩傳》在深圳西西弗書店與讀者見面。在其新書中,安意如將筆觸瞄準清代詩人黃仲則,將其與秦漢以來的傑出詩人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的經典詩詞作對比,完整展示這位清代傳奇詩人的悲歡人生和璀璨詩篇。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仲則詩,是託付給知己的詩,這本書也是託付知己的書。」

詩紅人不紅的清代詩人

安意如自2004年開始創作,以創作詩詞評賞出名,她的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不僅讓納蘭容若廣為人知,更使這兩句詩成為口耳相傳的名句。如今潛心三年,她再次以優秀的文學鑒賞力,發掘出清代另一位傳奇詩人黃仲則。

黃仲則名黃景仁,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清乾隆年間詩人,江蘇常州人。4歲喪父,自幼依賴母親屠氏養成,家境清貧,8歲能制舉文,16歲應童子試,17歲補博士弟子員,20歲時為謀生計,曾奔波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其後又赴京城,但卻進一步陷於困頓,生計愈加艱難,曾從伶人乞食,其後入陝西巡撫畢沅幕府,畢沅替他捐補縣丞,未料被債主所逼,抱病出京,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山西解州。他所留下2000多首詩,合為《兩當軒集》。

安意如表示,仲則詩、納蘭詞,堪稱清朝詩壇雙璧。黃仲則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然而詩紅人不紅,黃仲則「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等詩句至今為人傳誦傳播甚廣,但知道黃仲則的普通讀者卻寥寥無幾。但安意如坦言:「我不覺得黃仲則是被埋沒的,只是他的詩,有價值被更多人知曉。」

因黃仲則寫納蘭容若

「由於清詩的傳播遠不如唐詩廣泛,因此學術上對黃仲則的關注並不多。很長時間內,名流隕落,風流雲散,文學研究中對黃仲則雖有提及,也是寥寥。以至於現代的讀者知道他的不多。」談及對黃仲則的關注和偏愛,她說,我對黃仲則的興趣由來已久,少年時就知道他那句很知名的詩:「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安意如告訴記者,通過黃仲則的詩,她因此發現清代詩詞中原來也有不可多得的珍品。

安意如表示,此次寫黃仲則其實早在計劃內,有了讀《飲水詞》的契機,後面就寫了那本關於納蘭容若的《當時只道是尋常》(飲水詞評鑒)。安意如坦言,自己從黃仲則到納蘭容若,再回到寫黃仲則,是早已註定的因緣。只是黃仲則不同於歷史上那些聲名卓著詩人、詞人,需要很長時間去醞釀,寫他的難度要高於寫那些為大家熟知的人,而這正是寫作的價值和樂趣所在。這次寫黃仲則,安意如就是想把清代詩詞中最美的一部分呈現給大眾,也完成自己長久以來的一個心愿。因此創作新書的三年間,她潛心研習,與古典詩詞專家學者深入交流,收集、閱讀大量詩論和歷史資料,幾易其稿,最終寫定篇幅長達48章,30餘萬字的力作。

郁達夫借黃仲則自道

安意如告訴記者,為了系統地寫黃仲則,她特地去讀了郁達夫的《采石磯》,這是郁達夫1922年所作的一篇小說。據郭沫若說,郁達夫的小說雖以黃仲則為主人公,其實是「夫子自道」。然而,也許是意氣之作,小說結構松沓,行文隨意粗糙,塑造的黃仲則形象個性褊狹,敏感多疑,與人爭執多為意氣之爭,流露出一股小文人的酸腐氣。安意如對此評價說:「我承認黃仲則性格中有敏感多情的一面,但他的心性中,斷然不止這一層面。他的豪邁洒脫,雖為境遇生計所逼,抑鬱悲愴,進而轉為悲涼沉鬱,卻也有普世情懷,深廣境界,絕非郁小說中所塑造的那種片面形象。」

安意如表示,黃仲則是黃庭堅的後嗣,雖然際遇潦倒,但他的詩文成就,絕對無損於先祖的聲名。雖生活在乾隆盛世,卻屢發盛世之衰音,並非標新立異,「黃仲則落拓平生,貧病以終,可看做許多有才無運之人命運的必然和無常。」


推薦閱讀:

八字命典-現代滴天髓-霍斐然仙翁傳奇神斷鹹魚翻身
【收藏家】魚乾店學徒的生命傳奇:世界級收藏家坂本五郎
就問問你:敢不敢開這樣的一家傳奇餐館?
紀錄片: 楊氏太極拳傳奇

TAG:詩人 | 傳奇 | 挖掘 | 黃仲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