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三僚國師廖均卿、曾從政、明成祖故事
06-01
明十三陵、三僚國師廖均卿、曾從政、明成祖故事
廖均卿行程記中,記載了永樂六年(1408年)8月24日,廖均卿、曾從政在朱太監引導下,察看紫禁城風水格局的經過,先看午門和東華門,隔日從東華門看安定門,26日到西直門看至百順門。相傳廖均卿當時作了北京相帝都鉗記:
「背靠燕山,山脈重重,君臨平原,一望無際,黃河挽其前,鴨綠江界其後,南控江淮,北連朔漢,扼居庸關以制勝,擁燕雲而馭夏,總握天下大勢,萬里河山朝宗,藏風聚氣,朝迎萬派,實為『王不得不可為王』之風水寶地也。」 永樂7年永樂皇帝下旨實授他們倆人為欽天監靈台郎,博士品。當時廖均卿在京城主要是負責督建長陵。歷代帝王都希望江山萬代相傳,但無人能夠如願。即使如此,前車之鑒後事之師,慎選帝陵倒是被形式完整地執行下去。明清兩代,欽天監專門養了一批風水官,任務簡單但責任重大,替皇家看風水,留下的作品不少,清東陵與西陵都是。按照風水理論,陰陽宅的風水直接影響到本人和後代的禍福,倘若主人是帝王,風水更有了維繫國家興衰的重要功能,不僅社稷的安危受它影響,甚至國家的前途、命運都跟風水掛上了鉤,於是也被視為頭等大事。對於歷史的種種言論,故事、傳說、或有片面和偏激,總歸有不同方式的說法。作為一名風水師,自然要根據歷史加上現實得出自己的結論。自然,宏觀的選址、國力、皇帝的能力、朝廷的鬥爭,都是制約風水師發揮的客觀因素。
親臨明十三陵才能揭開其二百多年的興衰更替之謎,親臨東西陵考察研究即能解開東西兩陵鼎立之謎。其兩陵均在清朝皇都直隸境內,一在京城之東,一在京城之西,對京城形成陪護之勢,同屬畿輔,並列神州這在中國歷史上不多見的。所以才有「先建東陵康熙、後建西陵乾隆」各六十年之盛世,相互補助交替轉運執政268年之久的秘密。能解開清東陵總門戶的理氣,與明長陵總門戶理氣同樣犯三元二忌主打少亡之謎。還能發現並非是興在順治陵,敗在咸豐陵的不實評論。而是清西陵道光皇陵坐山理氣與明定陵一樣,不合楊公風水形理法,早己埋下禍根,還能發現成也西陵、敗也西陵,道光皇帝違背祖訓拆東陵建西陵導致清朝敗亡之謎。而清咸豐定陵與明定朝陵名字相同。已留下敗筆。是天意還是巧合?只要此地常游,認真考察定能解開風水中種種疑團,親臨此地還能采皇家之靈氣,聚五方之神韻,添福增壽也。 而最有考察價值是將楊公風水三大做法。一、陰陽全次剪裁,二、內堂作法,三、五行布局法的風水精髓發揮淋漓盡致,令人驚嘆佩服。地氣之興,雖由天定,亦可人為,對地形進行處理,風水師對一些不足的山川河流進行妥善的改造。泰陵左方的砂山、後寶山均人為堆積而成。泰陵的案山--蜘蛛山亦屬人工所為。堆置的砂山起到了護衛區穴,不使風吹,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藏風聚氣的風水格局。二勢不足種樹木。陵寢以風水為重,蔭戶以樹木為先,建雍正陵時,就在陵區內外栽植大量的松柏長青樹木,以及神道兩旁,規則地栽植橫豎成行的樹木叫做儀樹,外圍的砂案山、風水山上下不規則的栽植樹木叫做海樹,自雍正陵至末陵光緒陵止,歷經180多年,其間修造16組建築群先後栽植了數百萬株松柏、楓、楊等樹木,陵區綠化有8000餘公頃的土地上現有珍貴的約兩萬株古松挺拔屹立,形成山清水秀的風水地陵區。三局不足做橋屋,接龍轉水布好局。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地形水法,風水理論並不放棄,泰陵釆取用內堂作法對山川河流的合理改善,在易水河自然流經大紅門前的五孔橋上,風水師與工匠們在大紅門至寶頂的5華神道中,酌量地勢,開挖了四條馬槽溝和一條環繞陵寢的龍鬚溝,並分別於上面架設了平橋或拱橋。與外局江成五條彎彎曲曲腰帶水的河道,這些河流變如飄帶,柔如輕紗,動靜相成恰似天然,極大豐富了環境景觀藝術,還在起到接陰地脈、養龍收氣的最佳風水布局。所以在清西陵更能深切體會到風水內堂作法的內涵。也會從內心佩服前賢風水師高明之處。 皇陵的形成正是體現風水理念的最佳典範。值得當今世人借鑒學習。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其眾多風水大師為皇帝卜選的上吉之壤,這裡確實符合「陵制與山水相稱」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推薦閱讀:
※李景隆和朱棣什麼關係?
※土木堡之變離朱棣北征僅僅二十餘年,張輔等名將尚存,為什麼敗的這麼慘?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