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寫菊次郎與佐紀,長大成人的我們如何理解父母
《菊次郎的夏天》海報
承蒙孫孟晉老師邀請,在《今晚我們讀書》節目中推薦北野武所著《菊次郎與佐紀》一書。節目中與主持人問答,主要匯成以下十問十答。
1.這本書的腰封上有您的一句評語:「北野武的文字和電影一樣充滿魅力。他的影像因簡練直接而有力,文字因幽默親切而動人。」的確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描寫都很有畫面感,如果要您把這本書聯繫到北野武的一部電影,最接近的是哪一部?順便給我們評價一下他電影的風格吧。
這本小書最直接有關係的當然還是《菊次郎的夏天》,那部影片中北野武演一個流氓,用今天的話來說一點蠢萌的流氓,現在我們都知道這個角色的名字:菊次郎,其實是他爸爸的名字。這本書里也有一半篇幅是給這位不受待見的父親的。
雖然《菊次郎的夏天》看似一部小品集錦似的兒童片。但也能從中看到北野武風格和電影電影元素:幽默與暴力混雜、色彩是絢麗的、主角是沉默的、同時抒情性很強(比如他常與久石讓合作配樂)。在技術上經常用大膽的組接,他經常省略動作過程,只呈現動作開始前和結束以後的畫面。
年輕男性都非常喜歡北野武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塑造的、辨識度很高的人物形象,很酷也很天真。以前在朱天文的一本書里讀到有人形容北野武「遠超出我們想像的界限」的暴力迸發——「彷彿將電影用力擰了一下。」
2.我們都知道童年經歷、爸爸媽媽對人具有不可限量的影響,那麼閱讀這本書,有沒有使您在對北野武這個人的理解,不管是性格上還是藝術上,產生一些恍然大悟,或者與之前不一樣的認識?
對。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這種影響伴隨我們的一生。北野武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一輩子都在面對這種影響,有時是反抗、有時是接受,當然也從中汲取做人的營養。北野武有那位永遠保持教育鬥志的母親,對他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這本書對我來說更意外的是那個父親的失敗者。
書最後有一篇北野武二哥的文章,正好能回答你的問題,他說他們兄弟都繼承了我父親害羞怯懦的個性,但北野武把這份害羞升華成搞笑,實際上也升華到了藝術的層面。有時他的表演或導演方法實際上是對羞怯的掩飾。而且他電影里有許多虛張聲勢、實則脆弱可憐的小人物都有他爸爸的影子。這點上,北野武的二哥真的看得很透徹。
電影劇照
3.書里第一篇叫做《佐紀》,是北野武回憶自己的母親佐紀。那麼母親具體是怎樣的一個人?
吳念真導演在這本書里把北野武的母親佐紀比喻為梭子蟹。據說台灣鰻魚早年銷售到日本去,因為保鮮技術不成熟,運送途中死亡率很高。後來有人就在每箱鰻魚里放一隻梭子蟹,鰻魚因為怕梭子蟹攻擊,所以總得保持警戒狀態。最後運到的時候,鰻魚們都還活蹦亂跳的。
當然我們讀完書會發現這位佐紀不僅是梭子蟹一樣的媽媽,她是一個有智慧的母親,對兒子好,可是很懂得方法。首先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兒子。所以用北野武的話來說就是和母親的對抗中他是屢戰屢敗的,每一次敗都讓他更懂得母親的用心良苦。
4.北野武曾經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是和母親的抗爭。書里這抗爭經過了很多回合,給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些?
印象最深的是北野武搬出家門,這是我們成長期都做過或者想做過的。離開家庭一般都會被我們認為是和家庭抗爭的階段性勝利。北野武搬出去之後很快因為遊手好閒,很快就拖欠了半年房租,因為怕見房東每天就從窗戶爬進去。結果有一天房東來教訓他,北野武以為肯定會被趕出去,誰知道房東說他搬來那天,他媽媽就乘著計程車緊跟過來,跟房東說那個孩子傻乎乎的,萬一拖欠房租就來問我要。
實際上他媽媽一直給兒子交著房租。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北野武的媽媽對待兒子特別有智慧。她不是一味的呵斥阻攔,而是在兒子必然的成長中暗地裡呵護他。她懂得教育的尺度,母親與兒子之間的距離。
5.的確這種交戰都是母親為了孩子好,但孩子總是太晚才明白過來。北野武是怎麼表達這種省悟的?
這種表達最好的語句,其實就被印在書的封底:北野武說小時候的朋友們都成了工人、司機或者流氓,他說自己其實和他們沒有任何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他有佐紀這樣的母親。這種體悟可謂特別深沉。
6.書里第三篇叫《北野佐紀女士過世》,專門寫了母親葬禮,也可以看出北野武對母親的感情非常深厚。但是他把葬禮寫得非常有喜劇感,甚至寫自己一直怎麼想把這件事以笑話帶過,這種筆調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是兩種對抗吧。一種是對內的,對自我的,有時候我們為了掩飾過於悲傷帶來的狼狽(尤其像北野武那樣一樣敢作敢當的形象),會想要用調侃的方式。
另一種對抗是對外的。他作為成名的藝人,特別反感媒體來消費自己母親的葬禮,利用他家人的痛苦來煽情。所以,這種對自己、對外界的對抗而帶來了葬禮上的喜感。但讀完之後,回想起來卻感動更多。有時候藏著的痛苦比直接被描述出來的痛苦,要來得更百轉千回。
電影劇照
7.書里第二篇叫《菊次郎》,回憶的是父親,跟母親那篇一樣生動翔實、平易近人,但在結尾特意寫上「本故事純屬虛構,一切與真實人物無關」,這該怎麼理解?又是一種北野武式的幽默?
我覺得北野武寫父親那篇甚至比寫母親的更令人感動。當然佐紀那篇寫得已經非常棒,佐紀給我們一個特別正面的、積極的人生觀,甚至能給很多有孩子的家長給予一些教育方面的啟發。而這個父親特別難寫,因為他幾乎一無是處,不會掙錢,也不顧家,沒喝酒時就是個懦夫,喝了就又是個暴徒。所以他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形象。寫出來之後,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有這樣一個父親是兒子的不幸。可是有心人會看出北野武對父親的感情,這種父子之情是就在種種回憶當中,並不明寫。可是最後的這句「存屬虛構」是把這種感情完全暴露了。釋放出了一個兒子對父親的不忍。我看到那裡的時候,覺得北野武在寫完之後,從內心深處說不定也希望父親能有另一種人生。
8.父親一直是一個丑角,甚至「怪物」的形象存在。裡面有很多精彩的描寫,請給我們分享一些。
父親沒有像母親那樣打動我們的事迹。在家裡可謂劣跡斑斑,打老婆,踢兒子養的狗,吃了女兒養的雞。但一些細碎的描述又讓人覺得這位菊次郎特別有趣,比如父親去理髮,剃鬚的時候被刮的滿臉是血,也不敢跟人理論。工會活動都因為自己靦腆讓兒子代他去。你想一個孩子穿著校服跟一堆大叔游熱海特別滑稽。所以父親是一個特別矛盾、也是豐富的一個人,可能跟很多人生不如意的小人物一樣。大家如果看過山田洋次導演的《弟弟》就會恍然,其實那部電影里的弟弟和北野武的父親幾乎就是一個樣子。
9.北野武有很多相聲段子是受父親啟發,甚至拍出《菊次郎的夏天》,親自扮演菊次郎。您還從北野武的哪些作品裡看到了他父親的影子?
15年前我看《菊次郎的夏天》不覺得它和北野武本人有什麼聯繫。看完書才體會到,這部電影真的是對父親的一種深刻的懷念。你會發現這個流氓一樣的男人,其實也是一個孩子。他那麼愚蠢、蠻不講理,可是也會充滿諧趣、天真、對孩子有善意。這些這本書里其實也有。當然電影不可能完全是北野武父親的真實寫照,一些虛構、一些美好的想像是難免的。我看過書之後,重溫了一遍這部電影,當結尾時那個孩子問北野武叫什麼,他回答說:我叫菊次郎。雖然那句話是用隨意且粗俗的口吻說出來,但那瞬間,我特別感動。你能感受到電影背後充滿一個兒子對父親的那種懷念、依戀和不舍之情。甚至有一種莊重。
北野武的作品裡本身父親和母親形象不多,他塑造獨來獨往、沒有前史的人物形象更多。但他演過日籍韓裔的導演崔洋一的傑作《血與骨》,那部影片里父親的殘暴野蠻形象令人不寒而慄。大概是東方父親的一個典型的負面形象。讀完這本書也許你會發現,某些人生中負面的東西,在藝術家哪裡最終也是一種養分。
10.北野武對這樣的父親最後也有一種諒解,並且說這是成熟的象徵。您怎麼看這種諒解,它怎麼到來的?
我覺得一個兒子對父親的感情可能比單純的諒解更複雜。北野武在書里寫的很好,什麼時候我們覺得父母原來是那麼不容易,我們才算真正的成熟。我覺得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對整個世界是劍拔弩張的,包括家庭。我們對世界、對他人、包括對自己的理解和和解往往是從和父母之間的理解和和解開始的。這種轉變不一定表現得很激烈,很戲劇化,更多人有時可能只是一個心理深處的轉變。
文-衛西諦
推薦閱讀:
※一句話經典語錄:真相會讓我們痛一陣,但謊言令我們痛一生。
※時裝周 | 昨夜我們潛入了這些被搬上神壇的男裝店
※忘記你,只是一種借口,其實我早已經把你放在了心底最深處,只希望我們都幸福
※我們心裡總會藏一個人,然後每次想起的時候都會有一點痛
※影星壁紙-161 那些年陪我們成長的TVB女郎 (181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