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與八旗制度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1559-1626年),即清太祖,姓愛新覺羅,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縣境)人。世為女真族建州部首領,通漢、蒙文字,受漢文化影響較大。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開始進行統一女真各部的事業,到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統一女真各部,在赫圖阿拉(後改興京,今遼寧新賓西)建立後金政權,建元天命。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親率八旗勁旅公開反明,次年三月,取得對明軍主力杜松部的決定性勝利,從此,後金從防守轉入進攻階段。明天啟元年(1621年),率八旗軍及蒙古兵大舉攻明軍,占瀋陽、遼陽,次年又克西平堡、廣寧等要地。天啟五年(1625年)二月,遷都瀋陽。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率八旗兵進攻錦州、寧遠,在寧元為明將袁崇煥打敗,努爾哈赤亦受重傷,於當年八月死亡。由八子皇太極襲位。

八旗旗幟:

 

 

正黃旗   

   

                   鑲黃旗

 

 

正白旗     

                     鑲白旗

 

 

 正藍旗      

                  鑲藍旗

 

 

正紅旗                       

  鑲紅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平時耕獵為民,戰時應徵為兵。源於滿族的牛錄製。努爾哈赤將原來牛錄這一臨時性的生產和軍事組織,根據戰爭的需要,改編成長期的正式組織。規定三百人一牛錄,每牛錄設一牛錄額真(值領),五牛錄設一甲喇額真(參領),每五甲喇構成一個固山,即旗,首領為固山額真(都統)。1601年,努爾哈赤建立黃、白、紅、蘭四旗,1615年又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蘭四旗。合稱滿洲八旗。努爾哈赤指定其子侄為代表,分統八旗,稱為「固山貝勒」。1635年,增進蒙古八旗,1642年,增加漢軍八旗。合為二十四旗,但仍習慣稱為八旗。八旗制度具有軍事、政治和生產職能。八旗成員稱「旗人」。清朝滅亡後,八旗制度也隨之消亡。

 

   閱讀(28)評論(0)編輯刪除 上一篇: 八旗制度 下一篇:海東青[ 歌曲] 
推薦閱讀:

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因之謎(1)
學點清史(連載) 九、努爾哈赤之死
歷史趣談:16個媳婦兒24個子女,一張表搞清努爾哈赤複雜家庭關係
努爾哈赤為什麼死時命大妃殉葬?其中有何隱情
她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最後的寵妃,多爾袞的生母,最後被逼死於殉葬

TAG:制度 | 八旗 | 努爾哈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