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2-(3/3)寺院的法會

法會,又可以稱為法事、佛事、齋會、法要,這是為了講說佛法 及供佛施僧等所舉行的集會。在舉行法會時,聚集凈食,莊嚴法 物,供養諸佛菩薩,或設齋、施食、說法、讚歎佛德。印度古來便盛行此類集會,稱為「無遮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無遮即不分聖賢、道俗、貴賤、上下,無遮平等行財法二施的法 會。《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記載了該國五年一度舉行 無遮大會。娑婆瑟會,則是紀念佛陀六歲時頂髻再立的集會,每六 年一次,所以又稱為「六歲」會。《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列舉了佛 陀誕生、成道、初轉法輪等法會,佛生日大會又稱為灌佛會(一般稱 浴佛節,星馬一帶稱衛塞節),為紀念佛陀誕生的集會;菩提大會, 即成道會,是紀念佛陀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就正等正覺的法會;轉法輪大會,為紀念佛陀於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初轉法輪的法 會。根據《高僧法顯傳·摩頭羅國條》記載,在印度,從羅喉羅、阿 難、文殊、觀音,乃至經、律、論三藏及般若波羅蜜等,都設有各種供 養法會。因為布施是祈福的主要法門,所以帝王、富豪長者,在法會 都向廣大群眾行施捨。中國在後漢時便有皇帝行齋會的記載,《歷代三寶紀》卷四記 載,光和三年(180),後漢靈帝於洛陽佛塔寺飯諸沙門,懸繒燒香, 散花燃燈,或設會討論佛義、講經等,以達祈福增慧之目的。齋請僧 侶的法會稱為千僧會、萬僧會。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於同 泰寺設救苦齋;中大通五年,又於同泰寺設無遮大會,梁武帝親自 講金字《般若經》。依據《敕修百丈清規》、《幻住清規》等規定,禪宗例年應修的法 會如下:慶祝聖壽萬歲的祝聖會,紀念佛陀誕生或成道等的佛降誕 會、成道會、涅槃會,帝王忌日所修的國忌會,祈求晴雨的祈禱會, 祈安居如意的愣嚴會,祈禾苗生長的青苗會,其他尚有觀音菩薩聖 誕會、達摩忌會、百丈忌會、開山歷代祖忌會等。下面,我們將介紹現在寺院仍然舉行的一些法會,如水陸法 會、焰口、開光、齋天、打七、講經等等。一、水陸法會1、水陸法會的演變與流行水陸法會,全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為「水 陸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 重的一種。據明代蓮池大師所作《水陸儀軌》卷一說,「法界」是指諸 佛與眾生本性平等,通稱為「法界」。「聖凡」是四聖(佛、菩薩、聲聞、 緣覺)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實際上泛指一切眾 生。「水陸」是指眾生受報之處,水陸空三界,尤其水陸二處眾生的苦難更為深重,所以稱為「水陸」。「普度」是使六道眾生悉皆度化,使之解脫。「大齋」是指施食,「勝會」是 ·指如此救度者與 被救度者集會於 一堂,食與法都在 一起,普攝受苦眾 生。啟建水陸法會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佛法的巨大威力,以食 施、法施為手段來救度一切眾生,特別是要救度陷於水陸之處,蒙 受深重苦難的六道眾生,使令皆得解脫。水陸法會以其殊勝的功 德,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佛教最重要的大法會之一。根據宋代宗鑒《釋門正統》卷四記載,水陸法會是因為梁武帝 在夢中有一位神僧告訴他:六道眾生受無量苦難,為什麼不作水陸 大齋普濟群靈?梁武帝醒來後,問當時許多高僧,都不知道水陸大 齋。只有寶志和尚勸梁武帝廣泛查尋經論,必然可以知道其中的 因緣。梁武帝於是搜尋經論,於法雲殿早晚閱讀。後來,見到阿難 尊者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的因緣,於是便製作儀軌,於潤州 (鎮江)金山寺修設。梁武帝親自來到壇場,命令僧祐宣讀文疏。梁 武帝製作「水陸」的年代,各典籍記載不一,《事物紀原》認為是天監 七年(508),《佛祖統紀》認為是天監四年(505)。梁武帝所製作的「水陸」儀軌在陳隋時代,早已隱沒不傳。《釋 氏稽古略》卷三記載,到了唐代咸亨中(670-673)西京法海寺道英 禪師,從大覺寺僧義濟得此儀文,於是再興法會于山北寺。但是據 《廣弘明集》的記載,梁武帝於天監三年(504)才舍道事佛,不可能在天監四年以前已經披閱經論達三年之久。《水陸儀軌》的文辭完 全依據天台的理論而撰述的。其中所有密咒出於神龍三年(707)菩 提流支譯《不空羅索神變真言經》,這不僅是梁武帝所不能見,也是 咸亨中道英所不能知的。現在通行的水陸法會分內壇、外壇,內壇 依照儀文行事,外壇修《梁皇懺》及誦諸經。所謂梁武帝親撰儀文及 道英常設此齋,可能只是指《慈悲道場懺法》而言,至於水陸儀文則 是宋代才開始製作的。「水陸法會」的最早製作應該在宋代熙寧年間(1068 - 1077)東 川楊鍔所撰水陸儀軌(又稱為「楊推官儀文」),流行於四川,這是較 早的水陸儀軌的完成形態,但是已經佚失了。由宋代宗曉《施食通 覽》中所記載「出自楊鍔水陸儀」,有初人道場敘建水陸意、宣白召 上堂八位聖眾、水陸齋儀文後敘等,由此可概略得知「楊鍔水陸儀」 三卷的概況。元祐八年(1093),蘇軾為亡妻宋氏設水陸道場,並且撰《水陸 法像贊》十六篇。蘇東坡在《水陸法像贊序》中說,水陸道場隨後世 而增廣,唯有四川保存有古法,而且各種畫像及設施仍然保持著原 來的風格。因為他本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他作的《水陸法像贊》就被 稱為「眉山水陸」。宋元豐七、八年間(1084 - 1085),佛印(了元)住金山時,有海 賈到寺設水陸法會,佛印親自主持,蔚為壯觀,遂以「金山水陸」馳 名,「金山水陸」又稱為「北水陸」。紹聖三年(1096),宗賾刪補詳定 諸家所集,完成《水陸儀文》四卷,普勸四眾,依法崇修。現在,《水陸 儀文}已經失傳,僅可從其所撰《水陸緣起》一文,得知其內容一 斑。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明人史浩經過鎮江金山寺,慕水陸齋 會的盛況,於是布施田地百畝,在四明東湖月波山專建四時水陸, 用來報答四恩;並且親制疏辭,撰集儀文。宋孝宗聽到這個消息,特 別頒賜以「水陸無礙道場」寺額。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師徒道俗三千人,布施財產,購買田地,尊奉月波山四時普度之法。大眾又誠心請志磐續成《水陸新儀》六卷,大力推廣齋法,並且勸十方寺院, 重視齋法,大興普度之道。·水陸法會自從宋代流行以後,很快普及於全國,特別成為戰爭以後朝廷上下經常舉行的一種超度法會。宗賾《水陸緣起》中說, 現在供養一佛、齋一個僧人,尚且有無限功德,何況普同供養十方 三寶、六道萬靈,不但能使自己得到利益,而且能夠恩沾九族。所 以,在江淮兩浙、四川、廣東、福建,水陸佛事從古以來十分盛行,如 果有人為了祈求保護平安而不施設水陸,那麼就會有人認為他不 善;如果追悼懷念長輩而不設水陸的話,就有人認為他不孝·,如果 救度卑微、幼小的眾生而不設水陸,那就是不仁慈。所以,在這些 地區,富貴有錢人獨自舉行水陸齋會,貧窮者則共同出錢修設法 會,這也就是後世所謂「獨姓水陸」和「眾姓水陸」的來源。宋代以後,水陸法會十分盛行,著名的水陸法會也不少。如宋 元祐八年(1093)蘇東坡為他的亡妻宋氏設立水陸道場(《東坡後 集》)卷十九)。紹興二十一年(1151),慈寧太后施錢為真歇清了在 杭州崇先顯孝寺修建水陸法會(正覺《真歇清了禪師塔銘》)。可見 當時水陸佛事已很普遍。元代延祐三年(1316),朝廷設水陸大會於金山寺,命江南教、 禪、律三宗諸師說法,參加僧眾1500人,徑山元叟行端有《朝廷金 山作水陸升座法語》。《元史》卷二十八記載,英宗至治三年 (1323),下令在京師萬安寺、慶壽寺、聖安寺、普慶寺,揚子江金山 寺,五台山的萬聖祐國寺作水陸佛事七晝夜;這時,月江正印禪師 住持金山,他的《語錄》中有《朝廷余山寺建水陸法會普說》,就是指 這件事情。這一次規模十分大,有41位善知識,1500比丘僧。此 夕卜,大都(今北京)昊天寺、五台山、杭州上天竺寺等南北各地,都曾 舉行盛大的水陸法會。明初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 - 1372),相繼在南京蔣山設廣薦 法會,即水陸法會,其中以洪武五年(1372)正月所修法會之規模為 最大。前後法會均請四方高僧大德參加,如楚石梵琦、季潭宗泐、來 復見心、東溟慧日、夢堂曇噩等,均曾應邀赴會說法,參加僧眾常達 千人。明太祖曾命令宗泐作《贊佛樂章》八曲,使太常奏曲歌舞;太 祖與群臣都到法會禮佛。這次的法會儀式.具體的內容詳見於宋濂 《蔣山寺廣薦佛會記》。2、水陸法會儀軌的發展水陸法會儀軌從宋代以來,經過不斷的增補,日趨完善。從現 存十三世紀時日本僧人承澄(1205 - 1282)所輯《阿娑縛抄》卷一百 六十六中的《冥道供》一文來看,冥道就是水陸的異名,它的壇場布 置、形象配列、法器供物及法事進行等儀式,都和現行流通的《水陸 儀軌}大致相同。楊鍔《水陸儀》的原本已經失傳,但是根據《施食通 覽》所引有《初入道場敘建水陸意》,宣白召請上堂八位聖眾,宣白 召請下堂八位聖凡等。蘇軾《水陸法像贊序》中說,在三時虔誠召請,分別為上下八位,其中上堂八位與下堂八位的名稱與楊鍔《水 陸儀》完全一致,可知二者有前後的關係。宗賾所撰《水陸緣起》對於水陸法會的說明,敘述得非常詳 細。他說水陸供養的對象分為上、中、下,上就是供養法界諸佛、諸 位菩薩、緣覺、聲聞、明王、八部、婆羅門仙;中就是供養梵王帝釋二 十八天、盡虛空宿曜一切尊神;下就是供養五嶽河海大地龍神、往 古人倫、阿修羅眾、冥官眷屬、地獄眾生、幽魂滯魄、無主無依諸鬼 神眾、法界旁生。所以,六道中所有的四聖六凡,普遍供養。通過這 些供養,使未發菩提心者,因為水陸勝會,而發菩提心;未能解脫苦 輪者,因此而得不退轉;未成佛道者,因為水陸勝會,使他能得成佛 道。明代江浙之間,有北水陸和南水陸之分。明末雲棲株宏法師, 認為金山寺的《水陸儀文》前後錯雜,很難理清始終的頭緒,而且行 者也是隨意而作,所以不是很恰當;而志磐法師所輯的《水陸新儀》 不但精密而且簡易,精密而不會有礙於隆重,簡易而不會有所缺 漏。所以,雲棲株宏將志磐的《水陸新儀》重新加以修訂,廣為流 通,這就是現在的六卷本《水陸儀軌》。清代儀潤法師依據云棲株宏的原意,詳細敘述水陸法會的作 法規則,撰成《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會儀軌會本》六卷,成為現行 水陸法會儀式的所依本。後來,咫觀法師又根據云棲株宏的《水陸 儀軌》詳細地增補並且加以論述,著成《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 場性相通論》九卷,略稱《雞園水陸通論》;此外,他又撰寫了《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十卷,這些都是現行水陸法會所遵循的一些規則。雲棲株宏的《水陸儀軌》的儀軌次第十分完整,是在七晝夜之 間,主要為結界灑凈、遣使發符、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 奉浴、施食、授戒、送聖等。其中,遣使發符、奉請是很主要的,就是 向天上、空中、陸地、地獄諸聖凡發出符牒,然後奉請三寶十位聖賢 上堂:1、 十方常住一切諸佛眷屬(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 佛等)2、 十方常住一切尊法並諸眷屬(華嚴、梵網、凈名、金光明、觀 無量壽經等及其他)3、 十方常住諸菩薩僧並諸眷屬4、 十方常住諸緣覺僧並諸眷屬5、 十方常住諸聲聞僧並諸眷屬6、 十方法界傳持教法禪律諸宗諸祖師並諸眷屬7、 十方法界助宣佛化持明造論五神通仙並諸眷屬8、 十方法界十大明王穢跡金剛諸大天王護法並諸眷屬9、 十方法界護佛舍利壇塔伽蘭齋戒護國鎮宅諸大神王並諸眷屬10、 一心奉請發揚水陸流通至教制儀立法十大士並諸眷屬 發揚施食流通至教阿難陀尊者聖師最初示夢勸興水陸梁朝神僧聖師 勸發制水陸儀梁朝詰公尊者聖師 制水陸齋儀國主救世菩薩梁武皇帝 最初建會秉法宣文梁朝祐公律師 中興水陸齋法唐朝法海英公禪師 總持感驗稱名樓至宋朝佛印禪師 詳定舊儀申明齋法長蘆賾公禪師 修崇齋法繪像制贊太師蘇文忠公 祖述舊儀制文行世東川節推揚公以下是初夜奉請下堂聖凡十位的神靈:1、十方法界四空四禪、六欲諸天、日月星天、天曹聖眾並諸眷屬2、十方法界五嶽四瀆、地載游空、福德諸神、系祀靈廟並諸眷屬3、十方法界帝王后妃、文武官僚、儒宗賢哲、仙道隱逸並諸眷屬4、十方法界農民工商、醫卜雜流、貴賤男女、十類人倫並諸眷屬5、十方法界四類受生、五趣所攝、山間海底、阿修羅眾並諸眷屬6、十方法界焰口鬼王、三品九類、諸餓鬼眾、橫死孤魂並諸眷屬7、十方法界閻摩羅王、十王王妹、十八小王、諸司主吏並諸眷屬8、十方法界八熱八寒、諸大地獄、諸獨孤獄、一切受苦囚徒並 諸善屬9、十方法界正住鐵圍山間、邊住遍五趣中、鱗甲羽毛、十類旁 生並諸眷屬10、十方法界諸趣往來、七七日內、七返受生、中陰趣眾並諸眷屬除了召請上下堂二十位之外,還要召請水陸會修建地的城隍 列廟(株宏《水陸儀軌》列有杭州城隍、錢塘縣並八縣城隍諸廟神 眾、吳越國主錢武肅王之神及其他)以及修水陸法會的寺院所屬神 祠、伽藍、土地廟及其他,然後召請施主家祖宗——施家上世祖宗、亡靈師友親眷、諸 位神儀並諸眷屬,以及本寺開山和 尚以下歷代住持、大眾、關係者父母 六親等眾。如此召請法 界六道一切眾生 之後,修奉浴施食 之法,則繼續舉行 三歸依;三歸依 法華壇的師父在誦《法華經》後,懺悔、發願、得戒(《梵網經》心地品十重戒);其次,敬禮三寶、涅 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脫)。然後,依《焰口經》舉行施食餓鬼法,施 甘露真言,宣誦四如來名號,宣唱四空四禪六欲諸天以及下堂十位 名號、城隍列廟、寺觀、官衛諸土主、施主家先祖代代姓名及最後供 養受薦人,最後是一切水陸會的施食供養,至此則念迴向偈:「願以 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而告終了。在施食供養之後,為六道眾生亡靈開示念佛法門,令修念佛三 昧,同心稱佛名號,願生凈土。在四種念佛法門中,這裡主要是觀 想念佛、稱名念佛,這是以前水陸儀所沒有的,只有雲棲株宏信奉 凈土宗,才有最後的念佛,以為水陸勝會的歸結。最後,向七趣十類聖凡回施修無量功德齋,發四十八願,施十 方法界,以期迅速得到超度。這四十八願的內容大致如下:第一、中華正統,遠方遠國,有道無道,一切君王,當願慈念蒼 生德化天下。這一願後面,緊接著是為皇后、妃嬪貴人、皇子、藩 王、一切官僚、一切將士而發,顯示出君主獨裁的封建社會王侯官 僚的絕對社會地位。第八、經明行修,隱居教授,不求聞達,一切賢儒,當願卿道尊嚴,大明素學。第九、正意出家,虔修三學,道果未熟,一切僧尼,當願不退初心,終成正覺。第十、志慕長生,精公修鍊,大丹未就,一切道流,當願方便先成,回心佛道。由以上數願,我們可以看出儒佛道三教的社會地位。此外諸願 是有關庶民、農民、醫卜、商賈、奴婢、軍人、屠沽、師巫、伶優、娼妓 等社會各階層,正業者各務本業,邪業者恢復正業,一切農工醫商 等,都不能顛倒先後次序。又對於死於非命者,如戰死者,罹難者,無實之罪而刑死之人, 虎狼毒蛇、盜賊、風火水難之害而死之人,此等非命而死之人均發 慈悲不對人加害之願。中毒死亡、自殺者,依水陸法會的功德,得以 復歸平穩生活之願。此外是毀瀆佛法,不信三寶,放縱怠情,酗酒嗜色,強盜竊賊, 以及自利、自慢、高傲、惡口、兩舌之徒,身體殘廢者都是救濟的對 象;鰥寡孤獨,年老無依、淫逸不修、年老無子,均令各得其所,得生 福德之子,繼承家業;病弱之子得神物護持,延壽無病;或有墮胎死 產之噩運母子,亦得全其性命;不孝之子亦發孝慈之心,悔改前業; 一切五逆十惡不仁不義不忠不信之人,均得改心悔過,蒙受度脫。以上四十八願包含人間生活一切情形,各人安其本份,努力正 業;惡業之人迅速悔改;因無實之罪而落人不幸者,亦應以慈悲心 勿起報復之念,絕對徹底加以普度。水陸法會更就人性的弱點,欲 求延壽、無病、求子、養老等願望,不必限定佛教教義的狹窄範圍, 向人性慾求的本位上擴充,這是明末佛教的普遍性與民俗性的發 展。3、水陸法會的壇場布置及程序至於現代水陸法會壇場的布置、念誦經典及其人數,牌軸的規 定和進行的程序等,依《雞園水陸通論》等所說,都有一定的規定。 法會壇場分為內壇和外壇,主要是以內壇為主,造像設施布置、香 花供養,都要力求莊嚴。在內壇,正中懸掛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三像;下 置供桌,羅列香花、燈燭、果品供物。其前方安置長方台四隻,成四 方形,台上分別放著銅磬、斗鼓、鐃鈸、手鈴及儀軌等,為主法、正表、副表、齋主四人所用。四周用布幕圍繞,將內壇分成三間。兩側 分別掛著上堂、下堂各十位水陸畫像,畫像之下排列著牌竿,詳記 每位聖凡名稱;牌上都畫著寶蓋,下畫蓮花,中用黃紙;下堂則用紅 紙以為區別。

外壇有六個壇場,各自舉行不同的儀式。大壇有二十四人,專 門禮拜《梁皇懺》;諸經壇七人,諷誦諸經;法華壇七人,專門讀誦 《妙法蓮華經》;凈土壇七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華嚴壇二人,靜閱 《大方廣佛華嚴經》;瑜伽壇,又稱為施食壇,為夜間施放焰口之用, 人數由各壇臨時調用。此外,有監壇一人,總共合計四十八人。內外壇法事一般為七天,內壇也有五天的,那就是從第三天開 始。其進行程序:第一天,三更外壇灑凈,四更內壇結界,五更遣使建幡,幡上寫著「修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功德寶幡」,高懸 於大雄寶殿左前方的剎竿上;第二天,四更請上堂,五更奉浴;第三 天,四更供上堂,五更請赦,午刻齋僧;第四天,三更請下堂,四更奉 浴,五更說戒;第五天,四更誦《信心銘》,五更供下堂,午刻齋僧;第 六天,四更主法親祝上下堂,午前放生;第七天,五更普供上下堂, 午刻齋僧,未時迎上下堂至外壇,申時送聖,水陸法會即告圓滿。在 法會期間,從第一夜開始,每夜於瑜伽壇各放焰口一台,到了第六 天晚上則放五方焰口,內壇水陸法師及諸壇僧眾全部參加法事,為 水陸法會儀式的高潮,第七天,送聖完畢,法會便全部結束。舉行水陸法會因為所需要時間比較長,參加人數比較多,所以 經費也相應高,一般寺院只有在特別重大節日才會舉行。但是,有 些專門做經懺的寺院,一年則會打好幾場水陸。總之,水陸法會是 現行中國佛教法會佛事中最隆重的法事。二、焰 口在佛教寺院中,在一些重大法會圓滿之日,或者為了追薦死 者、超度亡靈,經常會舉行一種盛大的佛事活動,那便是「放焰 口」。由於焰口法會在儀式上的莊嚴,咒語施食的靈驗,而受到佛教 徒的歡迎。「焰口」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簡稱《焰口經》)而舉 行的施食餓鬼的法事。「焰口」有時又譯作「面然」,是佛教經典中所 說的鬼王的名稱。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在禪思靜坐時,看到一名 餓鬼形容枯槁,面貌醜陋,頭髮散亂,爪甲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 針,面上噴火,阿難驚駭地問他,是什麼因緣而得到這種果報。餓鬼 告訴阿難,因為生前居心慳吝,貪婪而不知足,所以死後墮人餓鬼 道中,變成這種身形,並且遭受種種痛苦。餓鬼又告訴阿難,三日以 後命當盡,生在餓鬼道中。阿難大驚,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陀於是 為他說《焰口經》,囑咐阿難按此經所說施食之法去做,便能施飲食 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不但不會墮落人餓鬼道,而且能延年益 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焰口 」的原來修法是這樣的:於一切時,取一凈器,盛以凈水, 置少飯粒及諸餅食等,右手按器,誦陀羅尼七遍,然後稱多寶、妙色 身、廣博身、離怖畏四如來名號,取於食器,倒在凈地上,以作布 施。若施婆羅門仙,即誦此陀羅尼二十七遍,投於凈流水中。若誦 三十七遍,奉獻三寶,則成上味奉獻供養。焰口施食法在諸經所載,有詳略不同。最早傳入我國有關「焰 口」等經典為唐代實叉難陀所譯的《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及 《甘露陀羅經咒》。在這兩本經中,各載有真言,名為變食真言、甘 露真言,其方法就是取一掬水,誦咒加持十遍,散在空中即成甘 露。後來,不空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的 《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為同本異譯。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 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 (即不空所譯《儀軌經》的起源部分別出單行本)、《施諸餓鬼飲食及 水法》。其中,不空所譯的《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所 述行法次第為:破地獄真言、召餓鬼真言、召罪真言、摧罪真言、定 業真言、懺悔真言、施甘露真言、開咽喉真言、七如來名、發菩提心 真言、三昧耶戒真言、施食真言、乳海真言、普供養真言、奉送真 言。從此以後,此法遂成為修持密教的人每日修持的一種行事。日 本入唐求法各家都曾攜間有關施餓鬼食的儀軌。在中國漢地由於 唐末密教失傳,施食儀軌也失傳了。至宋代,諸師對於施食一法不甚了解,但都想極力恢復此行 法。遵式《金園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觀 想》諸文。但是,他所說的施食法並不是密教儀軌,僅取經中的真 言,再附以天台宗的觀想方法而已。在《施食正名》中,記載有「斛 食」、「冥道」、「水陸」。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為唐代無遮大齋, 也是密教的行法之一;水陸是宋代才興起的儀式。這三種方法在當 時是混合行使,並沒有區別。仁岳著有《施食須知》,是以《涅槃經· 梵行品》所說的施曠野鬼神食及《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說度訶利帝 母緣與救拔焰口混為一談。宗曉著有《施食通覽》,是彙集諸家文 篇,也是同樣地混淆諸說。由此可見,宋代諸家對於焰口施食曾企 圖恢復,但是並沒有真正得到成功。元代由於藏傳佛教喇嘛進人漢地,密教同時得到復興。現存藏 經有《瑜伽焰口施食儀?,譯者不詳,根據真言的譯音所用字來看, 應該是元代人所譯。這部《施食儀》所說的次第與《瑜伽集要救阿難 陀羅尼焰口儀軌經》基本相同,在它的前面增加了三歸、大輪明王 咒、轉法輪菩薩咒、三十五佛、普賢行願偈、運心供養、三寶施食、入 觀音定,然後才是破地獄;在它的後面增加了尊勝真言、六趣偈、發 願迴向偈、吉祥偈、金剛薩埵百字咒、十類孤魂文、三歸依贊。從此 以後,瑜伽施食之法才得到復興。明代的時候,由於諸家的傳承不一樣,於是又形成雜亂的形 勢。最開始,有一位名字現已不詳的高僧增補元代的《施食儀》,形 成了《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後來,天機禪師刪其繁蕪,編成了《修習 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稱「天機焰口」。天台靈操為「天機焰口」作 注,名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其中只有召請孤魂文不 同。株宏又將「天機焰口」略加修訂,編成《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 儀》,又稱為《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且為它作注,名為《施食補 注》。"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寶華山德基又將株宏本稍微作了 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後世稱為「華山焰口」。乾隆六年 (1741),寶華山福聚又根據德基本作《瑜伽施食儀觀》。另外,還有 寂暹著有《瑜伽焰口注集纂要儀軌》。由此可以看出,施食一法從來稟受師承,不出一家,於是導致 諸本大相徑庭,彼此紛紜,莫可衷一,正如寂暹在《儀軌》跋中說: 「諸家登壇演習,繁簡不同,至有"七家焰口八家懺』之訛傳。」近代 以來,大多數寺院都以德基本為底本,但是在聲韻腔調上差別較 大,在南方以天寧寺的腔調比較出名,稱為「天寧寺腔」;北方以五 台山為著名,稱為「五台山腔」。首先,舉行「焰口施食法」應該於戍亥二時(晚上七時至十一 時),因為過此時間,鬼神則不得食。瑜伽焰口的儀式最初限度需 要有三位出家人,一般都是七個人,一位「主法」,頭戴毗盧帽,坐在 瑜伽壇的中間,另外六位分別坐在兩側,分別司掌木魚、鐺子、鉿 子、引磬、鐘鼓等法器,這稱為「一大士」。另外,還有稱為「三大 士」,即有三位「主法」坐在中間,每一位「主法」都誦一遍真言,所以 「三大士」的焰口時間比「一大士」的時間稍長一點。瑜伽焰口需要三個壇,即主壇、面然大士壇、靈壇。主壇是施 食法會的中心壇,一般設在佛殿或大雄寶殿的中間,案上擺有觀音 菩薩像、供品等,在中間的「主法」面前準備有米及水,這些米和水 即是給鬼神施食的東西,因為憑著佛力及真言的力量,通過主法者 的觀想力,這些米與水都成為上好飲食及甘露,使諸鬼神得到滿 足。面然大士壇上面供著面然大士的牌位,或者是等身大的紙制 的人形,裝飾與觀音像相似,因為面然大士是觀音菩薩的化身。靈 壇即是普通稱為的「靈位」或「超薦位」,主要是為齋主(或稱為功德 主)而設立的,上面寫著「佛力超薦顯考謚(若是女的,稱為妣)…… 生蓮位」,前面供著一碗水及一碗飯。瑜伽焰口法會幵始時,首先唱「戒定真香」,由主法者及齋主拈 香,於瑜伽壇前禮拜。然後,移至靈壇前,亦由主法者及齋主拈香, 誦《般若心經》、《往生咒》、《變食真言》,唱《蓮池贊》。完畢後,到面 然大士壇,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誦《大悲咒》、《變食真 言》,唱《觀音贊》。這些都是法會的一些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回 到瑜伽壇,真正的瑜伽焰口才開始。首先,唱「楊枝凈水贊」,主法者拈完香後,便正式登座,主法者 唱「四生登九品」,大眾唱和「六道出三途」。其次,維那舉腔唱「千華 台上盧舍那佛」,讓主法者有時間將毗盧帽戴好。然後,主法者鳴如 意尺,唱《瑜伽焰口》的開卷語「會啟瑜伽最勝緣」,大眾唱和「覺皇 垂範利人天」。這樣主法者唱上一句,大眾和下一句,整個焰口法會 逐漸進入佳境。因為在整個焰口法會中,腔調會經常變,在法器的 伴奏下,感覺十分莊嚴、悅耳。其中,有許多主法者須唱,而大眾和 唱。而且,在法會中,主法者必須結一些手印,如遣魔印、伏魔印、火 輪印、真空咒印、運心供養印、變空咒印、奉食印、觀音禪定印、破地 獄印等,作種種觀想,所以整個法會熱鬧而不失莊嚴,寧靜而又不 失宏偉,是真正的音聲佛事。更主要的是,瑜伽焰口中有許多文字優美的唱詞,尤其是「召 請」的文字,聽來更是令人動容淚下。下面,將列出這些召請文:一心召請,金烏似箭,玉兔如梭,想骨肉以分離,睹音 容而何在,初熱名香,初伸召請某氏靈魂。惟願承三寶力,仗秘密言,此夜今時來臨法會,受此無遮甘露法食。(後面 部分相同,以下將不列出)一心召請,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 來鳥不驚。二熱名香,二伸召請,某氏靈魂……一心召請,浮生如夢,幻質匪堅,不憑我佛之慈,曷遂 超升之路,三熱名香,三伸召請某氏靈魂……一心召請,累朝帝主,歷代侯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 山河獨據。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 未斷。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如是前王后伯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築壇拜將,建節封侯,力移金鼎千釣,身作 長城萬里。霜寒豹恨,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 之望。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如是英雄將帥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一心召請,五陵才俊,百郡賢良,三年清節為官,一 片丹心報主。南州北縣,久離桑梓之鄉;海角天涯,遠喪 蓬萊之島。嗚呼!官貺蕭蕭隨逝水,離魂杳杳隔陽關。如 是文臣宰輔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一心召請,黌門才子,白屋書生,探花足步文林,射 策身游棘院。螢燈飛散,三年徒用工夫;鐵硯磨穿,十載 慢施辛苦。嗚呼!七尺紅羅書姓字,一杯黃土蓋文章。如 是文人舉子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一心召請,出塵上士,飛錫高僧,精修五戒凈人,梵 行比丘尼眾。黃花翠竹,空談秘密真詮;白牯黧奴,徒演 苦空妙偈。嗚呼!經窗冷浸三更月,禪室虛明半夜燈。如 是緇衣釋子之流,一類覺靈等眾……一心召請,黃冠野客,羽服仙流,桃源洞里修真,閬 苑洲前養性。三花九煉,天曹未許標名;四大無常,地府 難容轉限。嗚呼!琳觀霜寒丹灶冷,醮壇風慘杏花稀。如 是玄門道士之流,一類遐靈等眾……一心召請,江湖羈旅,南北經商,圖財萬里遊行,積

振鈴召請

8—0蓋二輯? BSQ*貨千金貿易:風波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 腸之險。嗚呼!滯魄北隨雲暗暗,客魂東逐水悠悠,:;如是他鄉客旅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里爭雄,白刃 叢中敵命.鼓金初振,霎時腹契腸穿;勝敗才分,遍地肢傷 首碎c嗚呼!漠漠黃沙聞鬼靈,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陣亡兵卒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鸞鳳和鳴,次望 熊羆葉夢。奉恭欲唱,吉凶只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 長夜,鳴呼!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如是血 湖產難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一心召請,戎夷蠻狄,喑吸盲聾,勤勞失命佣奴,妒忌 傷身婢妾。輕欺三寶,罪愆積若河沙;忤逆雙親,兇惡浮於 宇宙。鳴呼!長夜漫漫何日曉,幽關隱隱不知春。如是冥 頑悖逆之流,一類孤魂等眾……一心召請,宮幃美女,閨閣佳人,胭脂畫面爭艷,龍麝 熏衣兢俏。雲收雨歇,魂消金谷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 之驛:嗚呼!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髏寒。如是裙雜又勒女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饑寒丐者,刑戮囚人,遇水火以傷身,逢虎 狼而失命。懸樑服毒,千年怨氣沉沉;雷擊崖崩,一點驚魂 漾漾。鳴呼!暮雨青煙寒鶴噪,秋風黃葉亂鴉飛。如是傷亡橫死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法界六道,十類弧魂,面然所統,薜荔多 眾,塵沙種類,依草附木,魑魅魍魎,滯魄孤魂,自他先亡, 家親眷屬等眾……以上的「召請」涉及到各種身份的死者,以及因各種原因而致死的人,所包括的施食對象極其廣。「召請」是號召邀請的意思,即是請各種眾生光臨瑜伽焰口法 會。然後,便是請這些眾生接受所施的飲食、甘露,這段文字也是 極其優美,列出如下:近代先朝,帝主尊榮位;熏戚侯王,玉葉金枝貴;宰執 中宮,彩女嬪妃類,夢斷花胥,來受甘露味。國士朝臣,經緯匡時世;牧化黎民,未遂忠良志;失完 懷憂,謫降邊邦地,戀國遊魂,來受甘露味。武將戎臣,統領三軍隊;結陣交鋒,鑼鼓喧天地;北戰 南征,失陷沙場內;為國忘軀,來受甘露味。學古窮今,錦綉文章士;映雪偷光,苦志寒窗內;命運 蹉跎,金榜無名字;鬱郁幽魂,來受甘露味。割愛辭親,早入空門內;訪道尋師,只為超生死;暑往 寒來,不覺無常至;返照回光,來受甘露味。羽服黃冠,早發修真志;煉藥燒丹,養性還元氣;苦行 勞神,指望登仙位;莫戀形魂,來受甘露味。孝子賢孫,義勇忠良志·,烈女貞妻,視死如歸去;仗節 忘軀,千古留英氣;耿耿靈魂,來受甘露味。女道尼流,身住黃金地;鸞鳳緣空,不染人間事;未了 無為,流浪虛生死;清凈幽魂,來受甘露味。地理天文,醫藥陰陽類;卜卦占龜,風鑒並星士;報吉 談凶,難免無常對;舍偽歸真,來受甘露味。坐賈行商,種種經營輩·,藝術多能,貿易求財利;背井 離鄉,死在他方地;旅夢悠悠,來受甘露味。犯法遭刑,牢獄長幽系;負命謀財,債主冤家類;惡疾 天災,凍死飢亡輩;速離黃泉,來受甘露味。馬踏車傷,牆壓身形碎;鬼擊雷轟,身刎懸樑縊;水火焚漂,虎咬蛇傷類;九橫孤魂,來受甘露味。飲血茹毛,生長蠻夷地;負債償勞,婢妾並奴隸;喑 啞盲聾,殘疾無依怙;受苦冤魂,來受甘露味。忤逆爹娘,怨默天和地;謗佛欺僧,毀像焚經偈;邪 見深坑,苦報無邊際;十惡狂魂,來受甘露味。

三大士焰口

大施門開,薦拔孤魂輩;祖禰先亡,五姓冤家類;八難三途,平等俱超濟;仗佛光明,來受甘露味。因為瑜伽焰口原起源於密教,所以在法會中誦大量的咒語, 如《大悲咒》、《尊勝咒》、《金剛薩埵百字咒》等,另夕卜,還默念《六字 大明咒》一百零八遍。最令參加法會的居士們歡喜的是,在法會的 後半場,主法者將用咒語加持過的糖果等供品往場下灑,而大家 則爭著去搶。瑜伽焰口以其特殊的作用、莊嚴的場面、悅耳的腔調,得到中 國佛教徒的喜愛,在中國及東南亞的佛教寺院中一直得到廣泛流 傳。尤其是在七月的「盂蘭盆節」,放焰口更是必不可少的佛事活 動。三、開光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想置於 佛殿、佛室時,所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禪林象器箋》上說:「凡新 造佛祖神天像者,諸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 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在佛教中,經過開光後的佛像具 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開光時,將佛像安好,先誦經及咒語,奉請佛菩薩安座,然後才 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 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 德,此謂開眼也。」其實開光就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的儀式,其 具體的儀式如下: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向佛像做一個擦佛像的動 作,說一首偈語,讚頌佛菩薩的功德;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 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後主法者拿起硃砂筆,再說一 首偈語,然後將硃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 「開」,經過如上的一番儀式,開光才算完成了。開光時,由於佛菩薩的功德不同,所以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 不同,並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 通、舌通、身通、意通,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 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 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鑒三世群 機。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 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 如來安像三昧儀規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後,就要舉 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 置傘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 闍梨起身入佛堂安像,並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 後合掌作禮,瞻仰聖容,以凈香花等供於佛前。再是入定心,離疑 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於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 複次,安置佛像坐西向東,並用黃布覆蓋。阿闍梨作觀想佛如一聚 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後以晻阿哞三字安於佛之身上。把「晻」 字安於頂上、「阿」字安於口上、「眸」字安於心上。若是金、石、銅等 佛像,就要塗上香油,用草刷子刷乾淨,然後用歌舞妓樂讚頌,僧人 復頌香油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葯花果的凈瓶,灌浴佛像, 僧眾齊誦偈贊,並作歌舞妓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 五種凈火塗於鏡上,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 言、安髮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鬚真言、獻塗香真言、安莊嚴真 言等等,然後依灌頂儀規將佛像置人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 切供養儀具足後,開眼師用筆作點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 再誦開眼光真言三遍。這時,佛像即已幵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後,令施主入曼荼羅,齊 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 闍梨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心布施。複次,比 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 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闍梨,其他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規全 部完成後,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開光。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我們 眾生從無始以來,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 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如神秀禪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 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主法者拿 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我們眾生心地上的 垢塵;然後再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凈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 的本來面目。用硃砂筆點向佛眼,由於眼睛代表著智慧,所以點開 佛眼,意思就是要開發我們眾生的內在智慧。我們眾生由於無有 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所以需要除去眼 病,這就是我們的般若智慧。開光這種儀式源自道教及民俗,由於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 中國原有的文化影響,所以便接受這種儀式,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 一種表現。但是,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則是佛教特有的提升。現代有的佛教徒往往忘記開光的內涵,而偏重追求儀式的隆重,這 是執事廢理;或者有的人認為開光僅是一種儀式,沒有什麼實在的 價值,這是執理廢事。這兩種現象,都屬偏見,佛法提倡事理圓融、 事理無礙,所以我們在舉行幵光儀式時,不要忘記這種儀式的內 涵,不僅要開佛像眼,更要開我們眾生的心眼,開發內在的般若智 慧。只有這樣,才能契合佛教的真意。四、閉關閉關,又稱掩關,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在中國也一直 到元朝之後,甚至到了明朝,才有了這種修行方式的記載。閉關可 能淵源於西藏佛教的長期洞窟修鍊,當喇嘛教隨著蒙古王朝到了 中國內地,閉關方式也日漸風行。《禪林象器箋》中說:「自入元,始 有閉關之說。……自入明,乃有閉關學道之事。可見,閉關這種修 行方式在中國並不是很早就有的。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時、定期的功課以及一定時段的修 法,比如七天、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剋期取證, 專心修持某一法門,如果環境許可、事實需要,也可為期一年、三 年,乃至六年、九年、數十年。但不一定是單獨地個人修持,例如: 釋迦時代的結夏安居,中國禪林的冬、夏兩季禪期,是集合許多人 共同修行的。天台宗祖師們所編撰的懺法、儀軌,都是集合六、七 人或數十人共同結壇而修的。佛在世時的結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或於樹下,或於洞窟,或於自建的茅舍,或於居士家的 空舍,但那些都不是現在所說的閉關。在古代禪宗中流行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 關」,可見對禪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後,才能有資格閉關。因為閉關 修行需要一定基礎,否則的話,閉上三、五年,不是一無所成,便是 因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來的誓願。除禪宗之外,其他各宗派 的研修者,也常有閉關之舉。如凈土宗有人為了念佛修行,閉凈土 關;華嚴宗有人為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在怫教 中,有一種名為「閉生死關」最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發大誓願,願 於一生中了生脫死,把自己人生的最後幾年或十多年在閉關生活 中度過,如果自己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關;如果自己沒有把握解脫 生死,便誓不出關。現在的叢林大寺院中,仍經常有一些修行僧在閉關修行,一般 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為了能閱讀大藏經;二者,能夠專修某 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閉關者住的 房子稱為「關房」,一般都建在僻靜處,關房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條 件,如有小陽台能讓閉關者曬到太陽,內有廁所等等。在閉關期間, 以不出關房為原則。所以在關房外,必須有人櫨持飲食、醫藥等事, 稱為「護關在寺院中,有人願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 舉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寺院的僧人集中在大殿,維那舉香贊,接 著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大悲咒三遍,心經一遍,「摩訶般 若波羅蜜多」三稱,唱觀音贊「菩薩號圓通」,關主(閉關的人)行十 方禮,感謝大眾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薩加持。接著,唱「觀音菩 薩妙難酬」八句偈,大眾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每人拿著一枝香,送 「關主」到關房前。在關房前預設香桌,方丈和尚、關主拈香,接著敲 引磬三陣,方丈說法,說明閉關的重要意義,勸關主能珍惜這殊勝 的因緣,在關中努力修行。說法後,和尚說:「請」,關主進門時,回首禮謝大眾三拜關門,大眾回大殿念迴向偈。同樣,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舉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關 主,並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關主。首先由客堂掛「啟關牌」通知大 眾,大眾在聽到午梆後齊集大殿,唱香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佛」三稱,接著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四句偈。大眾念「南無本師釋 迦牟尼佛」聖號到關房前,悅眾敲引磬三陣,方丈和尚說法,說畢, 和尚用「如意」一擊關鎖,喊:「開」,關主出關後,隨方丈到大殿念回 向偈,再拈香上供。上完供後,關主必須在大殿中禮謝大眾。閉關修行能夠擺脫雜務,杜絕外緣,是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一為閉關者的禪定功夫,二為 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當然,真正的修行並不一定要閉 關,如歷史上的寒山、拾得、豐乾等,雖然心凈如明鏡,而不表現於 夕卜;雖言行如痴呆,而悲智存於內;雖然具有大禪定功夫,但是忍辱 負重、吃苦耐勞,忍人之所不能忍,舍人之所不能舍;雖然默默無 聞,也不減其生命光輝。五、放生「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傳於日本、韓國、 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動是佛教徒基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 回生死的因果觀念,提倡救濟眾生。放生的根據,佛教徒最熟悉的有兩部佛經。一是《梵網菩薩戒 經》,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 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是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 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見世人殺畜牲時,應方 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另一部《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也提到有關釋迦世 尊往昔行菩薩道的一段記載,當時世尊名叫流水長者子,有一天他 經過一個很大的池沼,時逢天旱,而且有人為了捕魚,把上游懸崖 處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長者子眼見上萬條大小魚類 瀕臨死亡邊緣,又無法從其上游決堤引水,於是為了救活魚群,不 得已向當時國王請求派二十隻大象,用皮囊盛水運到池中,直到池 水滿,並且飼以食料,方才救活魚群。《梵網戒經》是放生的理論根據,《金光明經》則是開設放生池 的根據。其他大乘經如《六度集經》卷三,有贖鱉的放生記載;玄奘 《大唐西域記》卷九,也講到雁塔的故事。可見,放生是從戒殺而衍 生的,也可以說,戒殺進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的 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的善行。因此在中國,從北齊蕭梁以來,便 提倡斷肉食、不殺生,所以放生的風氣漸漸地展開。梁武帝曾下詔 禁止屠殺生命以祭祀宗廟;梁代慧集比丘,自燃兩臂遊歷諸州,以 乞化所得贖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師發起開築放生池,為被放的魚 類講《金光明經》和《法華經》,又購買各類糧食飼予魚鱉。唐肅宗乾 元二年(759),詔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顏真卿撰天下放生池 碑。宋真宗天禧元年(1016),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1018), 遵式奏以杭州西湖為放生池。天聖三年(1025),知禮奏以南湖為放 生池,於佛誕日為放生會。明代蓮池大師是歷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 積極的一位。他在《竹窗隨筆》中有《如來不救殺業》、《食肉》、《齋 素》等文;又在《竹窗二筆》中,寫有《衣帛食肉》、《戒殺延壽》、《放生 池》、《醫戒殺生》、《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筆》中,也有《殺生人 世大惡》、《殺生非人所為》、《人不宜食眾生肉》等文,鼓勵戒殺放 生。對於放生的儀軌,宋代遵式《金園集》中有《放生慈濟法門》,知 禮《四明教行錄》中有《放生文》,明代蓮池大師有《放生儀》及《戒殺 放生文》,這些都是放生儀軌。現在通用的《放生儀軌》也是依據《金 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的大意而編纂的。

在舉行放 生儀式時,先在 放生處設香案,準備凈水與楊 枝,中間供奉觀 世音菩薩像。維 那舉腔唱「楊枝 凈水」香贊,主 法者拈香禮佛;其次,念三遍 「南無大悲觀州: 放生法會音菩薩」,主法者舉杯說「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 垢穢盡蠲除,令此壇場悉清凈」後,大眾同念《大悲咒》,給那些動 物灑凈。灑凈後,大眾念《心經》、《往生咒》,主法者再為動物開示 佛法,並且傳授三歸依,大眾同念懺悔偈、三歸依偈、發願偈。然 後,主法者再次說法,大眾唱「胎卵濕化」贊,念佛繞生靈處三周, 最後迴向。舉行儀軌完畢後,將動物送歸大自然,讓它們恢復生命 的自由。在《放生儀軌》後,有《放生詩》十二首,特抄錄如下:(一) 唐白樂天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盤渦峻激多傾險,莫學長鯨擬害人。(二) 唐杜牧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新; 勸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三) 唐杜甫干戈兵革斗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四) 唐陸甫里萬峰迴繞-·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自掃雪中歸鹿跡,天明恐有獵人尋。(五) 宋陸遊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 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六) 宋陸遊惜身誰肯輕傷發,止殺先從莫拍蚊; 老負明時無補報,惟將忠敬事心君。(七) 宋陸遊晨興略整案頭書,日入庭花始掃除; 未免叮嚀惟一事,臨池莫釣放生魚。元趙松雪同生今世亦前緣,同盡滄桑一夢間; 往事不堪回首論,放生先畔憶前愆。(九) 蓉湖愚者萬物傷亡總痛情,雖然蟲蟻亦貪生; 一般性命天生就,吩咐兒童莫看輕。 (十)明陶望齡物我同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 如何共嘴娘生肉,大地哀號慘煞人。(十一)代牛乞命詩 耕煙犁雨幾經年,領破皮穿未敢眠; 老命自知無足惜,前功還望主人憐。 (十二)釋願雲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六N齋天齋天全稱供佛齋天,民間俗稱拜天公。佛教徒雖然不歸依諸 天,但是禮敬諸天,因為諸天歸依佛陀,奉行正法,修諸善業,不作 惡業的緣故。根據《金光明經》的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一一在 佛前發菩提心,並且親承如來法敕,常保佑護持受持、讀誦、書寫 《金光明經》者。正因為諸天秉持佛陀的囑託,巡行人間,用慈悲心 輔助有道德的人,獎賞善良懲罰兇惡,所以世人營建供佛齋天的法 會,誦經禮懺,施設凈食,用來供養十方^寶、護世諸天及其隨從。齋天儀軌最早應該起源於智者大師,他依據《金光明經》制定 《金光明懺法》時,其中莊嚴道場是要依《金光明經》設大辯才天、大 功德天和四天王座位。在《金光明懺法》中,依經奉請大梵尊天、帝 釋天、護世四王、金剛密跡、散脂大將、大辯才天、大功德天、鬼子母 等十二位天眾。宋代,有些高僧在修《金光明懺法》時,設諸天供, 就隨意依據經文而增加之。同時,有關諸天座位次序的排列也引 起爭論。南宋紹興中(1131 -1162),神煥撰《諸天列傳》;乾道九年 (1173),行霆又撰《諸天傳》。設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 二十四天、H十三天不等。宋代慈雲遵式所集《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將儀式開合為十科: 第一,嚴治凈室;第二,清凈三業;第三,香花供養;第四,召請持咒; 第五,讚歎述意;第六,稱名奉供;第七,禮敬三寶;第八,修行五悔; 第九,旋繞自歸;第十,唱誦經典。到了元代,便由《金光明懺法》略 出供天一節,作為寺院中每年歲朝佛事。元代省常所著的《律苑事 規》卷十記載,正月早晨及上元節,各個寺院殿堂大多修習懺法,或 者供奉諸天。《續釋氏稽古略》中說:元文宗時,天台宗的慧光法師 於每歲元旦率眾修《金光明懺法》,這便是齋天所以興起的根源。到了明代,明末弘贊律師依《金光明懺法》別撰《齋天科儀》,近

代又有人依《齋天科 儀》重加修訂,形成 《金光明經齋天科 儀》和《華山齋天科 儀》。在二者之中,以 《華山齋天科儀》最 為隆重,由正表一 位、副表二位,計三 _ 大和尚主持;另延請惟人們在奉請三寶 十位引禮分別掌木魚、磐、結、給、鍾、鼓等,並隨同唱和;知客一位,負責引領齋主入壇 禮拜;另有侍席三十二人,捧盤四人,行童三人,司音樂者六或八 人。所以,整個儀式非常莊嚴隆重。在舉行齋天法會時,在壇場中應設三寶、護世諸天及其侍從兩 張供案,並且需要果物、菜蔬等凈潔新鮮供品二十四盤,設施當極 盡莊嚴、清凈。首先,唱《楊枝凈水贊》,誦《大悲咒》,由主法者手持 凈瓶、楊枝灑凈壇場;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遍,全體人員跪 下,由主法者依文表白,說明建立齋天法會的意義及祈求諸佛、菩 薩、諸天等降臨壇場。其次,由主法者手持手爐,禮請三寶,主法者 先唱「香花迎,香花請」,大眾緊接唱「一心奉請……」,並且分別唱 《佛寶贊》、《法寶贊》、《僧寶贊》。再次,奉請諸天,這時,出家法師只 請不跪拜,在家信徒應該禮拜,由主法者唱「香花迎,香花請」,大眾 緊接唱「一心奉請……」。再次,誦《楞嚴咒》一遍或十小咒七遍,主 法者宣讀文疏。然後,唱「供養偈」及「佛慈廣大」贊。最後,念《金光 明經》,念佛迴向發願。清晨為諸天進食的時間,所以齋天法會在凌晨三、四點鐘開 始,大約兩個小時左右才會完成。由於齋天具有祈福消災的作用, 所以得到廣大信徒的喜愛,尤其在正月,南方許多寺院每天早上都

有齋天法會,甚為隆重、莊嚴。七、打七「打七」是指在七天中,集中精力,剋期求證的修行。修行者為 了求得在短期內得到比較好的修行成果,常作限期的修行,在一定 時期內,除了必要的飲食睡眠之外,專心致志地修行。通常大多以 七日為期,稱為「打七」,又稱為「結七"如杲要七天之內,專修念 佛法門者,稱為「打佛七」,略稱「佛七」;專修禪宗法門者,稱為「打 禪七」,略稱「禪七」;專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為「觀音七」;專念地藏 王菩薩名號,為「地藏七」。「打七」應該是起源於善導的念佛三昧行儀,善導在《觀念阿彌 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指出念佛三昧,可以在每個月中,以一日 至八日,或八日至十五日,或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二十三日至三 十日這四個起止之時為佳,修行者根據自己的情況於此四時中選 擇其一而入凈行道Q而且,善導規定在這七天中,只能吃一頓飯; 唯坐唯立,在七日內不得睡眠,也需要誦經禮佛,不須捉念珠,只要 合掌念佛。正在念怫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 萬,在道場內不得交頭竊語。《觀念法門》中的念佛三昧行法與現 代佛教寺院舉行的「打七」行法十分相似,所以我們認為念佛三昧 行儀很可能就是後世「打念佛七」的濫觴。凈土宗的修行者,往往集眾限期念佛,或一個七日,或多個七 日,希望能夠取得剋期取證的效果,這就是「打念佛七」。在這七天 中,或每天規定幾枝香,或換班晝夜不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 一種方法。下面,我們介紹一下規定六枝香的打七方法。打念佛七是反覆地按照一天的日課而去實行,所以只要介紹 一天的日課表就可以了。第一枝香是起香,唱「蓮池海會贊」: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 階,大誓宏開,普願離塵埃。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南 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唱完後,三稱「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誦《阿彌陀經》一遍,念 《往生咒》三遍,然後唱「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 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 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 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唱「贊佛偈」

最後,反覆唱「南無阿彌陀佛」,或坐或繞佛,佛號聲不斷。打念佛七有一位「主七和尚」,是法會的指導者,一般為方丈 或德高望重、有修有證的長老,到了第六枝香,由主七和尚講開 示,說明念佛法門的方法及其意義等。維那是法會唱念的指揮,由 他掌握時間及法會的次第。在繞佛後,回到自己的座位,維那敲木魚三聲,念佛聲停止, 大眾結半跏趺坐或跏趺坐默然靜坐,這稱為「止靜」。大約十分鐘 或十五分鐘後,維那敲一聲引磬,稱為「開靜」,大眾唱「南無西方 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接著又開始念佛。每枝香後,都有 「迴向」,或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 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或者念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 為伴侶」。每天第六枝香「止靜」時,由主七和尚幵示。然後,唱「大回 向」,用大磬、小木魚、引磬,由維那起腔,大眾同唱:弟子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 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 願往生,願佛慈悲不舍,哀冷攝受。弟子眾等,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 眾,彼世界中,清凈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阿 彌陀佛。唱完「大迴向」後,P昌「南無阿彌陀佛」繞念一周,維那鳴大磬, 分別唱「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 菩薩」各繞念一周。最後,歸位跪念下面的贊文,悅眾敲引磬,一字 一磬。因為感念阿彌陀佛的恩德無量,由於自己的罪障深重,不能 得見佛,從而慚愧痛憤: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 頭,屈伸臂頃到蓮池。蓮花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 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 生,巧把塵勞為佛事,我願如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這篇贊文從古以來,十分有靈感,或有正發願時,見到各種瑞 相;或者在睡夢中,見到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唱完贊文後,便是「禮祖」,由維那呼:「一心頂禮,宏揚凈樂土, 釋迦佛如來,千百億化身,遍法界諸佛」,大眾聽引磬一拜,總共禮 拜阿彌陀佛六次;然後,頂禮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 菩薩。其次,唱三歸依文後,禮佛三拜,維那鳴大磬一聲,呼:「各人 代為父母師長暨歷劫怨親,禮佛三拜,求生凈土」,大眾高聲回答: 「阿彌陀佛」,隨即拜下;維那再呼:「求生凈土」,大眾再答:「阿彌陀 佛」,拜下。這樣,總共三次。最後,維那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 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 逸。」大眾回答:「阿彌陀佛」,問訊,便結束。這是「打念佛七」一天的日課,七天都是這樣重複進行的^在第 七天,即佛七圓滿日,舉行佛前大迴向並禮祖,就是在上面三歸依 後,禮佛三拜,維那敲大磬三聲,維那呼: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頂禮天下宏宗演教諸大善知識 頂禮初祖廬山遠公大師 頂禮二祖長安光明導公大師 頂禮三祖南嶽般舟遠公大師 頂禮四祖五台竹林照公大師 頂禮五祖新定烏龍康公大師 頂禮六祖杭州永明壽公大師 頂禮七祖杭州昭慶常公大師 頂禮八祖杭州雲棲宏公大師 頂私九祖北天目山雲峰旭公大師 頂禮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師頂禮十一祖杭州梵天賢公大師 頂禮十二祖紅螺資福醒公大師 頂禮十三祖蘇州靈岩量公大師 頂禮古今蓮社一切宗師 頂禮主七和尚各人代為父母師長暨歷劫怨親,禮佛三拜,求生凈土。大眾回答·/"阿彌陀佛」,隨即拜下,如上所說,總共三次。現今佛教寺院一般都在阿彌陀佛誕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前 後舉行「念佛七」,即從十一月初十至十六日。同時,不論僧俗都可 以參加打念佛七,所以「念佛七」受到廣大佛教徒的歡迎。八、講經法會寺院或居士林等佛教團體為了能夠弘揚佛法,提高佛教徒的 佛學知識,提倡佛教的正知、正信,經常會請學有專長、有修有證的 法師大德前來講解經典或解說義理,稱為「講經」。「講經」是一個 通稱,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講經、講律、講論^根據演講形式 的不同,可以分為講開示、講經。講開示即專門講解分析某一個義 理,其方法相對靈活,內容也可以聯繫實際而有一定程度的發揮; 講經則是逐字逐句講解某種經典,如《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 等。在印度,阿育王時代已有講經說法的事情,如《善見律毗婆沙》 卷二記載阿育王派遣傳道師到各地弘法,演說經典,列舉有《蛇譬 喻經》、《天使經》等十三種經名。我國漢地的講經,開始於後漢末年。根據《釋氏要覽》卷下記 載,在曹魏時代,朱士行開講《道行般若經》,為講經(僧講)之始;東 晉尼師道馨講解《法華》、《維摩》二經,這是尼講之始;姚秦時代,鳩 摩羅什授僧嵩法師《成實論》,這是講論之始;根據《梁書》卷三《武

帝本紀》所載,大通三年(529),梁武帝在同泰寺升法座,為四眾說 《大般涅槃經》義理,這是帝王講經的例子。到了唐代,隨著經典研究的盛行,出現了以在俗者為對象的講 經,8卩「俗講」。開講的僧人,稱為「俗講僧」,而且所說的資料都是屬 於故事之類,是一種以平易通俗體裁解說佛教經典內容的法會。俗 講在唐代、五代,十分盛行。根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善伏傳》記載, 善伏在貞觀三年(629)曾在常州義興(江蘇宜興)聽俗講,後來才歸 依佛教,可知俗講在貞觀年間於常州地方即已開講。在長安,有奉 敕令在每一年的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長齋月各舉行一個月的俗 講法會;當然,也有在地方寺院舉行短期的俗講。俗講所開講的經, 比較常見的有《法華》、《捏槃》、《金剛》、《華嚴》、《般若》等大乘經典。根據敦煌文書保存下來的俗講有關儀式,俗講的程序,先打 鍾,大眾依序進入講堂,講師隨後入堂。然後,大眾合聲唱佛名,另 外有一僧舉唱梵贊,大眾唱和。其後,唱押座文,再次開經、開贊、懺 悔、讚歎、解釋經題、入經說緣喻、申讚歎、迴向發願。其中最重要的 是「入經說緣喻」,通常與一般經疏相同,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等三段。宣演的順序,是由「都講」唱一段經文,繼而「法師」解說這段經文,再用韻文 吟唱。俗講法會所 留下的底本,稱為 「講經文」,已經具

孕育出我國白話文學的先河——宋元話本。現在寺院的講經儀軌是繼承明清以來的作法。每逢法師講經 時,先設好法座,以香花、燈燭等莊嚴法會。等大眾都到齊坐好後, 悅眾二人手持引磬站在門旁,僧值、住持或監院中間一站,維那呼: 「同察師打引磬迎請法師」。在路上,悅眾對敲引磬四椎。至法師 處,問訊,四椎引磬。法師步人門內,維那敲大磬,大眾起立。法師 到法座前問訊,悅眾敲四椎引磬。維那押磬舉「爐香贊」,法師拈 香,展具三拜,收起坐具,問訊後,登上法座。唱到「雲來集菩薩」 時,班首出位,展具三稱三拜後,起具。第三遍唱「海會雲來集菩 薩」,唱畢,維那呼:「展具,頂禮法師」。維那敲三聲大磬,大眾三 拜,然後坐下。維那舉長腔獨自唱「鐘聲偈」:「鐘聲傳三千界內,佛 法揚萬億國中,功熏祈世界和平,利益報檀那厚德」,唱完後,敲四 椎磬一押舉腔,大眾同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接著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 實義」。最後,維那敲磬四下一押,法師在座上鳴案尺開講,維那起 身展具在自己的座位前向上三拜,歸位聽經。法師講完經,鳴案尺下位。維那敲一下磬,大眾起立,維那舉 腔,大眾同唱:「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 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法師下 位後,到佛前展具三拜,起具問訊,向西一問訊,再向上一問訊,向 東一問訊,再向上一問訊。維那呼:「同寮師打引磬送法師回寮」, 法師說:「不消送」,那麼大眾問訊就可以了;也有維那呼展具,禮 謝法師」,敲三次大敲,大眾三拜,如果法師說·/"不展具,不禮謝」, 那麼,便不需要頂禮。講經法會的莊嚴與隆重是為了顯示佛法的殊勝與稀有,表達 佛教徒虔誠的信仰與對佛法的尊重。同時,在講經前舉行儀式,有 助於收攝聽眾的心,使聽眾能夠靜下心來,認真聽講。所以,在講 經時,舉行一定的儀軌是非常必要的。九、傳授三歸法會三歸依,又稱為三歸、三自歸、三歸戒、趣三歸依。歸依,含有救 護、趣向的意義。三歸依,就是歸投、依靠三寶,並請求救護,以求解 脫一切苦,就是指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是成為佛教徒必經的 儀式。三歸依的起源,根據《五分律》卷十五的記載,當初釋迦牟尼 佛在菩提樹下悟無上正法成佛,七日後,便開始遊行教化。起初,他 接受了提謂和波利二位商人的供養,並且為他們宣說佛法,勸說他 們應當歸依佛、歸依法,二人依教而受,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後,還 沒有僧寶時,則僅授佛、法二歸戒。不久,釋迦牟尼佛度化了喬陳如 等五人為弟子,即是「五比丘」,從此佛、法、僧三寶具足。後來,毗舍 離城有長者之子耶舍,信受佛法,跟隨佛陀出家而成為比丘,佛陀 又為他父親傳授了三歸五戒之法,於是耶舍的父親成為最早接受 三歸依的佛教徒。歸依三寶,相當於學生到學校註冊,是信佛學佛的開始,只有 在註冊之後,有了學籍,自己才承認是學校的學生,學校也接受你 的上課;學生上課是義務,學校授課是責任。所以,歸依的儀式非常 重要,又像夫婦結婚、官員就職、黨員人黨,都要經過宣誓和監誓等 行為,這表示慎重和肯定。受持三歸依,是成為一個佛教徒的基本 條件,只有受持了三歸依,才算初步具備了一個佛教徒的資格。所以,受歸依,S是形式上的問題,更是心性上的問題。受歸依 時,不僅P中念著,身體拜著,心裡還得想著,主要還是在於心的領 受。因此,傳授三歸的儀式是非常莊嚴的,要求受歸依者生清凈心、 歡喜心,對歸依師所說須聽受清楚,才能真正得到歸依戒之體。明 代南京寶華山見月律師制定了《三歸五戒正范》,後代傳授三歸都 是依據《三歸五戒正范》而舉行的,茲介紹如下:第一,請師在受歸依時,需要一位歸依師作為證明,即是平 常所說的「師父」,所以必須迎請歸依師。在大殿中敷設法座,歸依 者頂禮三拜,轉身對面站立,由引禮師帶領兩位受歸依者的代表前 往迎請歸依師。歸依師到大殿,頂禮三拜後,升座,兩位代表執香 旁立。第二,禮佛維那舉腔大眾唱香贊: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寶是慈航,一 瓣心香,歸禮法中王。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 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在唱贊時,為首者到中間位置,問訊,然後再到香幾前拈香,回 位頂禮三拜,兩旁的受歸依者也跟代表一同頂禮。三拜後,長跪合掌。第三,求受歸依維那師便會說一段話,然後讓受歸依者隨他. 念:「大德一心念,我弟子X x(各稱法名)今請大德為三歸本師,願 大德為我作三歸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凈三歸,慈愍故」。每請 一回,都要拜一次,總共三次。第四,和尚說法歸依師擊一下案尺,然後便開始講述歸依三 寶的意義。三歸依按其意義而言,可以分為「翻邪三歸」、「五戒三 歸」、「八戒三歸」、「十戒三歸」、「具足戒三歸"翻邪三歸意思是從 今以後,一反過去之邪信,開始接受佛教的正信,以佛法為正法。 同時,凡是受戒,必有三歸,所以五戒、八戒、十戒,都因為三歸為得 戒而納受戒體。所以,三歸雖不是戒,卻是一切戒的根本。另外,和 尚還會講說三寶的種類,從事相上說,有住持三寶與化相三寶;從 理體上說,有一體三寶與理體三寶。所謂住持三寶,凡是用玉琢、石刻、金鑄、銅澆、泥塑、木雕、油 漆、墨畫、絹綉、紙繪的佛像,便是佛寶;凡是三藏經典,或者古今大 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寶;凡是剃頭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 寶。因為佛陀人滅之後的佛教:,必須要靠這三寶,來延續佛法的慧 命,保持佛教的精神,傳布佛教的教義,所以稱為住持三寶。所謂化相三寶,釋迦牟尼怫在印度成道而至入滅的階段中,釋 迦牟尼佛便是佛寶;佛陀當時向弟子們所說的種種教示,如四聖 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的道理,便是法寶·,當時隨佛陀出家的凡聖 弟子,便是僧寶。這是唯有佛陀住世應化之際才有的相狀,所以稱 為化相三寶。所謂一體三寶,即是在佛、法、僧三寶之中,各皆具有三寶的功 德。第一,佛有覺照的功能,所以是佛寶;佛能說法,於法自在,所以 有軌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寶;佛沒有違浄的過失,所以是僧寶。第 二,法的本體,具有能生諸佛之性,所以是佛寶;法的本身,就有軌 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寶;法法平等,互相不妨礙,所以是僧寶。第三, 僧是觀照的智者,所以是佛寶·,僧有軌持的功用,是法寶;僧是和合 的群體,所以是僧寶。所謂理體三寶,是指一切眾生各皆具備本有的三寶,這有兩 類:第一,從修證上來說,凡夫都是因為「惑、業、苦」而流轉生死,如 果能轉迷成悟,那麼煩惱則成為般若,業力則成為解脫,苦報則成 為法身,所以般若是佛寶,解脫是法寶,法身為僧寶;第二,從理體 上說,能觀的覺智為佛寶,所觀的事理為法寶,事理相契一如為僧 寶D三寶雖然分為四類,但是只有兩種性質:不出事理的兩面。事 相的三寶是現實的,所以也比較易懂的;理體的三寶是抽象的,所 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經開悟,已經證得了自性真如,否則總是 感到陌生的,但卻是我們的究竟歸依處。我們凡夫所能見到的,只 有事相的三寶,事相中的化相三寶,只是在佛陀住世時才有,佛滅 之後,僅有住持三寶。沒有住持三寶,無以顯現理體三寶,沒有理體 三寶,住持三寶也不能安立;住持三寶是理體三寶的大用,理體三 寶是住持三寶的全體。信仰佛教,應該從信仰住持三寶開始,信仰住持三寶的目的,在於追求理體三寶的顯現。歸依師開示完以上內容後,便問:「汝已諦聞我語,一一能解 否?」,受歸依者回答:「能解」;歸依師又問:「汝既能解,一一能如 法受持否?」受歸依者回答·/"能如法受持」。第五,請聖歸依師擊一下案尺說:「善男子,汝等既能如法受 持三歸者,應當先請十方三寶,以為依怙之尊;次屈一切萬靈,而作 鎮嚴之主。汝起立合掌,至心作觀,隨我啟請,稱自己名。」然後,受 歸依者各稱自己的法名。和尚站起來,受歸依一齊合掌,齊音同 唱:香花迎,香花請,弟子x x(各稱法名)一心奉請娑婆 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 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 證明受歸。(三請,每請一叩首)香花迎,香花請,弟子X x(各稱法名)一心奉請大小 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 典,離欲真凈,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頂禮。(三請,每 請一叩首)香花迎,香花請,弟子X x(各稱法名)一心奉請觀音 勢至,文殊普賢,清凈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婆離尊 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 雲馨公大和尚,某某堂上某某老和尚,惟願不違本誓,慈 光攝照,證明受歸。(三請,每請一叩首)香花迎,香花請,弟子X X (各稱法名)一心奉請光明 會上,諸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 王,金剛力士,幽顯靈衹,惟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三 請,每請一叩首)這樣一一三請完成後,和尚就座而坐,受歸依者仍然長跪合 掌,誠心諦聽。第六,懺悔奉請諸佛菩薩後,必須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無始 以來所造的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惡業。由歸依師念一句,受歸依 者跟一句:我弟子X x(各稱法名)從於無始,以至今生,毀破三 寶,作一闡提,謗大乘經,,斷學般若,弒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藍,破他梵行,焚毀塔寺,盜用僧物,起諸邪見,拔 無因果,狎近惡友,違背良師,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 等罪,無量無邊。故於今日,生大慚愧,克誡披露,求哀忤 悔,惟願三寶,慈悲攝受,,放凈光明,照觸我身,諸惡消滅,三陣蠲除,複本心源,究竟清凈。最後,大眾合稱「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遍。第七,受歸懺悔後,便正式受歸依。由歸依師念一句,受歸依 者跟一句:我X x(各稱法名)盡形壽歸依佛s盡形壽歸依法,盡 形壽歸依僧。(說三次,三叩首)我X x(各稱法名)歸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自 在天魔等,歸依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慈愍故。(說 三次,三叩首,下同)我X x(各稱法名)歸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 道典籍,歸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是我所尊,慈愍故。我X x(各稱法名)歸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 道邪眾,歸依清凈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愍故。歸依的緊要關頭,便是在三說三歸的正授之時,納受三歸依的 無作戒體,也就在此正授的時候。所以,最好能在正授三歸的時 候,作一種觀想:說第一遍三歸依文的時候,由於自己的發心功德, 感得十方大地震動,並有功德之雲,從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說第二 遍三歸依文的時候,十方湧起的功德之雲,徐徐彙集於自己的頭頂 上空,結成花蓋之狀;說第三遍歸依文的時候,此一雲集的花蓋,即 成漏斗之狀,緩緩下注於自己的頂門之內,遍滿於全身,並由身內 擴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也跟戒體的功德一樣,與宇宙同等體量 了。第八,發願在正受歸依後,歸依師便會說一段勸說受歸依者 發無上菩提之心,願普度眾生。然後,受歸依者跟隨歸依師念四宏 誓願偈:「我X X (各稱法名)眾生無邊誓願度,我X X (各稱法名) 煩惱無盡誓願斷,我X X(各稱法名)法門無量誓願學,我X x(各 稱法名)佛道無上誓願成"每念完這四句偈,一叩首,共三遍。第九,顯益勸囑歸依師擊一下案尺,向受歸依者開示三歸依 的利益,勸囑受持者需信守奉行。第十,迴向歸依師開示完後,便下座。維那師起腔念佛,最 後唱迴向偈:「受歸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 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 若波羅蜜」。然後,引禮師打引磬,送歸依師回寮。歸依是以事相為主,所以應該恭敬供養一切佛菩薩的聖像,一 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過,我們的本師佛是釋迦牟 尼佛,我們的本師僧是歸依師,為了報恩,偏重於本師佛與本師僧,- 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以偏廢全。十、傳授五戒法會受了三歸依的人,如果想更進一步求得信佛學佛的真實利益,必須求受五戒,才算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開始。所以已經歸依 三寶的人,最好能受五戒,成為標準的在家佛教徒——優婆塞與優 婆夷。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是一 切佛教戒律的基礎,也是人類倫理道德的根本。在目前的人類世 界,可以說人們都生活於恐懼之中,除了擔心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 爆發,還天天看到人間悲劇的發生,那無非是金錢、淫慾與酒的作 祟,而演出了層出不窮的罪惡;那些罪惡的類別,又皆不出殺、盜、 淫、妄的範圍。因此,人類安全雖有法律的保障,法律只能制裁於事 後,卻不能防患於未然,所以我們提倡五戒的受持。如果人人受持 五戒,我們的世界便成為人間的凈土了。五戒的毀犯,有輕重的分別,重罪不可以懺悔,輕罪可通懺 悔D在五戒之中,殺、盜、邪淫、妄語的四戒,都有可悔與不可悔罪; 飲酒一戒,犯了都是可以懺悔的。殺戒以殺人為重,殺其他動物等旁生異類為輕,而且、殺人以具 足五個條件,成為不可悔罪:是人——所殺者是人,而不是別的 異類旁生;(2)人想——蓄意殺人,而不是想殺異類旁生;(3)殺心 ——有心殺人,並不是無意誤殺或因某種精神失控殺人;(4)興方 便——運用殺人的方法;(5)前人斷命——被殺的人,斷定已死。偷盜是不予而取的行為,具備六個條件,便成不可悔罪:(1)他 物——他人的財物;(2)他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自己之物;(3) 盜心——起偷盜的念頭,亦即存有偷盜的預謀在先;(4)舉方便取 ——假借種種方法,達成偷盜目的;(5)值五錢——所盜之物,價值 五個錢,這是佛陀比照當時印度摩揭陀國的國法而制定,因為國法 偷盜五錢以上,即犯死罪;(6)離本處——將所盜的財物帶離原來 的位置,包括移動位置、變動形狀、變更顏色等等。凡是以盜心使物 主生起損失財物之想者,都稱為離本處。邪淫是指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 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邪淫戒以具備四個條件,便成為重罪 不可悔:(1)非夫婦——不是自己已經結婚的妻子或丈夫;(2)有淫 心——樂於行淫,如飢得食,如渴得飲;(3)是道一一須於口道、小 便道(陰道)、大便道行淫;U)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實。妄語,是虛妄不實的言語,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 言不見,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聞言聞,聞言不聞。妄語在佛教中 分為三類: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蠢重要的是犯大妄語罪。大 妄語具備五個條件,即成重罪不可悔:(1)所向是人——對人說大 妄語;(2)是人想——認定對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生;(3)有欺 誑心——蓄意要使對方受欺騙;(4)說大妄語——自己未證聖果聖 法,而說已證聖果聖法,乃至還沒有真實得到四禪定,而說已得,實 未見天來、龍來、神來、鬼來,而說見到天來、龍來、神來、鬼來;(5) 前人領解——對方能領解所說的內容,如對方是聾人、痴人、不解 語人,及向非人、畜生等說大妄語,不犯重罪。飲酒戒是佛教戒律的殊勝,酒的本身,並無罪惡,所以飲酒屬 於五戒之中唯一的遮戒。因為飲酒之後可能造成罪惡,為防止因 飲酒而犯戒,所以不許飲酒。飲酒必須具足三個條件,始成可悔 罪:(1)是酒——能醉人的飲料;(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飲 料;(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上面就是有關五戒的基本內容。明代的《傳授三歸五戒正范》 所講的方式與授三歸依儀節相似,簡單介紹如下:第一、敷座請師_由熟習儀則的出家人為禮。第二、戒師開導一由戒師演說五戒的意義,說明受五戒對於 信佛學佛的重要性。第三、請聖——奉請佛法賢聖僧寶,證明受戒;奉請梵釋諸天, 護法神鬼,監壇護戒。第四、懺悔——懺除無始以來的一切重罪,以求身心清凈,納 受戒體,重新做人。第五、問遮難——詢問受戒者,今生以來,是否曾經做過佛法 所不容的大罪過,如曾做過,即成遮障,難以受戒,故稱遮難3共有 七條:(1)盜僧物,(2)於六親男女中行淫,(3)污破僧尼梵行,(4)父 病時捨去不顧,(5)母病時捨去不顧,(6)師長有病時捨去不顧,(7) 殺害發菩提心眾生。第六、受三歸——五戒是以宣讀三歸文時,即納受戒體,三歸 三結,與三歸依相同。第七、宣戒相——先問受戒者,能受持幾分戒,然後宣讀五戒 戒相,盡形壽不殺生、不飲酒,各各答以能持或不能持。第八、發願——開示受戒者,發大菩提心。第九、勸囑——勸告受戒者,既已發心受戒,即應依教奉持。第十、迴向——以此受戒功德,迴向法界眾生。受五戒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情,只要面對一位戒師,即可自說 而受。所以,傳授五戒不必人數太多,場面太大,以免真正的戒法被 那些儀規所掩蓋了。十一、方丈升座法會新任方丈初入寺院繼承法務s必須舉行一定的儀式,稱為晉山 式,晉即進的意思,山就是指寺院。同時方丈在晉山時,必須升高座 說法,所以又可以稱為「升座」。根據《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上《住持章》「人院條」的記載,唐代 在舉行晉山儀式時,必須頭頂斗笠,腰背行包。到了山門口,放下斗 笠,入門燒香,並且說法語;然後,到禪堂前放下行包,先洗足,取出 衣具掛在禪堂內的鉤上,表示依住叢林(即掛單,又稱為掛搭),進 人禪堂燒香,到中央聖僧像(一般是文殊菩薩像)前展大具,頂禮三 拜,隨同的人也同時禮拜。掛搭後,至佛殿拈香,這時有拈香法語, 隨後展大具,頂禮三拜。隨後到土地堂、祖師堂前燒香,也各有法

語。最後,入方丈室,也有法語。這是唐代所行的晉山古式。後來,宋、元、明及近代叢林所實行的晉山式則漸趨於隆重複 雜,如堂前鳴鐘、巡堂一匝、知事具狀、香燈旛蓋、茶湯齋食,全山具 威儀及各儀式法語等,遠遠比古式的晉山式繁複,其儀式詳細記載 於隱元和尚的《黃檗清規》。這裡,我們以怡學大和尚在北京廣化 寺的升座儀式來簡單說明。(一) 鳴鐘集眾農曆二月初九日上午九時,鳴鐘三捶,接一 板。全寺僧眾雲集在法堂排班,監院持具中立。維那舉律腔云:「迎 請和尚」。悅眾師二人敲引磬四捶,由知客帶領大眾出堂至山門前 分東西兩邊,行前至和尚處。(二) 迎請進院方丈預先在山門前等候,侍者分別站立在兩 旁,香盤、引磬、幢、幡、提爐、燈、音樂、錫杖、拄杖、拂子、如意、具、寶蓋等依 次排列。迎請隊伍到和 尚前,敲引磬四捶,監院代表大眾云:「xx代表全寺大眾 諸師,敬請怡學大 和尚主持廣化寺,領導薰修,惟願和 尚慈悲,即行進院,眾等不勝懇禱之至。」方丈答謝云:「怡學當不違眾願,即行進院。將追隨廣化寺歷 代祖師大德之後,盡心竭力,依教奉行,俾使古剎重興,宗風再振。 謝謝各位法師。」敲引磬四捶,一齊問訊,回身依次前行。

(三) 山門前說法迎請諸師站在兩邊,方丈站立在山門正中, 敲引磬四捶,問訊畢,方丈舉起拄杖向山門作三圓圈式,卓杖云: 「鼓樓與雲齊,京都廣化人,後海藏佛韻,清風起法音」。說完後,方 丈舉杖云:「進」。大眾往前行。(四) 天王殿彌勒菩薩前說法到天王殿後,敲引磬四捶,方丈 向彌勒像問訊。兩序諸師站在兩邊,方丈拈香,合掌云:「靈山承記 別,補處待當來,因緣會時巧,安座此道場。」方丈頂禮三拜,至韋馱 菩薩前問訊上香,合掌云:「萬劫巍峨獨立人,手持寶杵顯威神,三 洲感應扶聖教,故現將軍護法身。」方丈頂禮三拜,起身至大雄寶 殿。佛殿說法方丈進人大殿後,由送座法師給方丈掛珠(當 時是傳印老法師送座)。然後,方丈交具於送座法師,二人對面問訊 畢,由送座法師將具平放在拜墊上,一齊問訊,送座法師回法堂等 候。方丈問訊上香,合掌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 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頂禮三拜,然後到法堂。{六)法堂升座說法方丈進法堂後,站在中間,四位侍者(拂 塵、拄杖、如意、具)站在兩旁,悅眾師敲引磬四捶,方丈問訊,卓杖合掌云:「法王獅子 座,人天普護持,衲 僧今住此,好轉法輪 時。」維那按磬,舉唱 香贊,方丈上香三 拜、問訊。方丈然後 將具交給送座法師, 雙方一齊向上問 訊。四侍者展大具, 方丈問訊法座 頂禮和尚三拜。香贊

唱完後,送座法師將具安座上並且說祝賀詞,和尚合掌答謝云:「怡 學自當依教奉行,將此深心奉廣化,是則名為報佛恩。」二人對面 問訊後,送座法師下座,方丈就座。維那唱:「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方丈起身,手持如意,枯 香說法:「此一瓣香,不從天降,不從地生,熱向爐中,專申供 養,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祈願佛日增輝照世界,法輪常 轉遍十方。此一瓣香,根盤太古,葉茂要婆,熱向爐中,專為祝 願:世界和平,干戈永息,仰祝國運昌隆、人民安樂、國家 統一、四海和平。此一瓣香,即戒即定即慧,非木非火非煙,熱向爐中, 專申供養:廣化寺開山以來,歷代祖師慈光攝照,法力護 持之恩。再申供養,前任方丈修明老和尚教養厚德。祈願 燈燈無盡,續佛慧命,葉葉相承,永世流芳。此一瓣香,收來納一微塵,散去普薰法師,熱向爐中, 專為祝願諸山長老、十方善信、各位領導、諸方來賓,福壽 康寧,吉祥如意。」方丈拈香後,侍者撩衣,和尚就座,秉拂塵說法云:「諸山大德長老,十方護法善信,各級領導來賓:時維 庚辰年二月,廣化寺法筵重開,祖燈重耀。值此吉日,海 眾雲集,群賢畢至,法會難逢,因緣殊勝。廣化寺京城古 剎,著名伽藍,聲播中外,名重諸方。唯塵事滄桑,興衰幾 度,幸蒙黨和政府宗教政策光輝照耀下,道場恢復,古剎 重興,十方善信,護法檀越,慈悲喜舍,助成功德。龍天歡喜,人天共賀。今日怡學晉院,深覺慚愧,才疏學淺,薄德 少福,恐難勝任,無如諸方見愛,盛意難卻。再者,古剎中 興,佛子自當責無旁貸,乃惶恐受命。方今國泰民安,四海昇平,政通人和,萬象欣榮,仰祈 十方三寶,時時加被D誠請各級領導,大力支持,更望護法 善信,繼續護持。怡學將追隨大德長老之後,竭力盡心,依 教奉行,與全寺僧眾同心同德,眾志成城,使古剎重興,宗 風再振D諸上座:即今升座又怎麼說呢?」和尚卓杖雲:「梵剎莊嚴覺路開,慧燈即照寶蓮台,四眾同心宏 正道,宗風再振看未來^ 」方丈說法後,維那唱:「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唱完後,維 那呼:「展具,頂禮和尚。」方丈下座,接受諸山長老賀喜,一一答禮。兩序大眾向和尚看 單完後,回寮,升座法會全部結束。方丈升座是一座寺院的大事,參加人數極多,而且儀式極為隆 重,所以有緣參加,實為有幸。十二、出家的規定及其剃度儀式在佛教的信仰者中,可以分為兩類:一為在家信徒,二為出家僧 伽。按照怫教的教義,出家僧伽稱為僧寶,是三寶之一,承擔住持佛 法的重任。出家乃遠離世俗之塵,所以又稱為「出塵」;出家必須剌落 鬚髮,拋棄服飾,並且穿著壞色衣,所以出家又稱「落飾」、「剃髮」、「落 發染衣」、「剃染」、「落染」。在七眾弟子中,除優婆塞與優婆夷二眾屬 在家眾外,其餘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等五眾皆為出 家眾,稱為出家五眾。出家,並不是佛教最先發明的,更不是佛教所專有的,在釋迦 世尊尚未降生以前的印度,就有很多種類的外道沙門。沙門是印 度對於各類出家人的通稱,意思是「息心」或「凈志」。佛教創立之 後,為別於外道沙門(如沙門婆羅門),將佛教的出家人,稱為沙門 釋子,意思是釋迦座下的出家弟子。出家修行的最高目的與嚮往,無不是在求取肉慾的解脫與心 靈的自在,所以宗教之為宗教,不論其手段或方法如何,它的追求, 必然是出世的。正因為要求出世,禁欲主義的出家生活,乃是必然 的步驟。佛教的出家生活是基於人性的逐級升華,是出於理智的 分段抉擇,是由五戒、八戒的在家生活而至沙彌十戒及比丘戒的出 家生活。所以,佛教雖願人人都來信佛學佛,卻絕不勉強人人都來 出家,人們是否適宜在佛教中出家,得看他是否已能接受由倫理觀 念所升華而成的戒律精神而定。由於僧伽在佛教中承擔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責任與義務,稱 為「人天導師」、「僧寶」,「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黃 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所以具有無比的神聖性與崇高 性。因此,佛教要求具備一定條件的人才能出家,在《摩訶僧祇律》 卷二十三、二十四列舉二十六種現象不被允許出家。從年齡來說, 最少必須到七歲才可以出家;如果不到七歲,或年齡已過七十歲, 或未到七十歲,但是不能自理日常生活,皆不該出家,因為僧團沒 有能力照顧太老或太小的僧眾。即使年齡允許,也須觀察他是否 能適應佛教的各種制度與生活,如果不能適應,也不能度化出家。 所以,現在到寺院出家,一般寺院不會馬上剃度,必須觀察一年以 上,如果僧團覺得此人適合出家,才會正式剃度。另外,如果無根、二根(陰陽人),不具備男女相的人,不應出 家。父母不允許出家的,也不應出家。因為佛陀在世時,曾有比丘 度一個孩童出家,既未得到孩子父母的同意,也未取得僧團大眾的 認可。孩子的父母進入寺院,詢問了其他的比丘,都說不知此事, 未見此兒童,事實上那父母已發現了他們的兒子被剃了頭,出了 家。於是譏嫌比丘們不該以有道之人而說無道的妄語。所以佛陀規 定,度人出家,必須有父母的同意,並且得到僧團的認可。違犯國家 法律,不應出家;身體有白癩、癰疽、癲狂等病,六根不全、殘疾陋 劣,不能出家,因為僧伽必須能啟發信徒的信心,而這類人會引起 信徒的譏嫌,所以佛教戒律規定不能度化出家。作五逆罪(殺父、殺 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的人,受比丘戒後犯四根本 戒,負債的人,都不能度化出家。如果有外道(信仰別的宗教)來求 出家,戒律規定必須經過四個月的考察,肯定心性純善,真心出家, 才能度化出家,這是防止他是來盜法而資其毀鎊的口實。而且,戒 律規定如果有人來要求出家,必須向他說明出家的種種苦事:一 食、一住、一眠、須禪誦、學問、精進行道等,如果他不畏懼如此等苦 事,才可允許出家,這是為了用來防止有人好逸惡勞及為衣食而來 出家。僧團的整體水平來自個體,所以認真抉擇出家者,這是佛教 興盛的關鍵一環。出家最重要的事情無過於拜師父,雖然何人能度沙彌出家沒 有特權等級,但有資格的限制,所以想出家找一位如法如律的師父 是關鍵。那麼什麼人能成為師父呢?在《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中, 有十事規定度人的師資:「(佛說)從今日,有十法成就,聽度人出家 受具足:一、持戒,二、多聞阿毗曇(論),三、多聞毗尼(律),四、學 戒,五、學定,六、學慧,七、能出罪、能使人出罪,八、能看病、能使人 看,九、弟子有難,能使人送,十、滿十歲。」又說:「下至滿(比丘戒) 十歲,知(比丘比丘尼)二部律,亦得(度人出家另外,《大比丘三 千威儀經》、《善見律》對師資都有一定的要求。綜合諸典籍的記載, 為人作師度沙彌最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比丘戒臘滿足+年,二是 通解二部律典。所以,一位好的師父對剛出家人來說,是至關重要 的,猶如一位孩子擁有一位好父親一樣。如果真心想出家,首先應該明確哪座寺院適合自己,對出家的 寺院應該有所選擇,因為一座寺院的宗派、道風、學風對於一個剛 出家人來說,其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既然已經選好寺院,便應該攜 帶父母的同意書、派出所的證明等,最好能有熟悉的僧人或居士介 紹,到寺院的客堂說明出家的願望,知客師父如果覺得各種條件比 較適合,便會同意先住下來。因為寺院對欲出家者需要一年以上的考察時間,所以必須首 先充當寺院的「行者」,由客堂安排工作。對於欲出家者來說,最主 要的是培植福慧善根,所以客堂一般安排到服務大眾的部門去工 作,如到客堂當招客,即接電話、打開水、泡茶等雜事·,或者到廚房 去干一些雜事:煮飯、燒水、燒火等;或者到田地種菜,洗廁所等。 現在有些想出家的人,以為出家很清閑,一出家就能修行打坐,或 研讀佛經,沒想到干這麼多雜事,往往很難堅持下來,所以也就很 難通過考察這一關。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除了完成寺院安排的工作以外,還要努 力背誦早晚功課,學習僧人的威儀,多讀佛教典籍,進一步提高自 己對佛教的認識與信仰。尤其是早晚功課最為重要,這是一個出 家人的根本技能,不但要會背誦,而且需要學習各種法事儀規,熟 悉梵唄讚偈的唱法,掌握法器的敲打方法。在這段時間內,通過對 寺院常住僧眾的接觸,便會對一些僧人感到特別有緣,品德學問都 能讓你敬佩,這時便應該特別去親近他,增加兩人之間的信任與感 情,選擇他作為自己的剌度師父。當然有些寺院特別規定只有方 丈或監院才能剃度收徒,那則另當別論。一般來說,自己去選擇一 位有緣的、具備攝受力的師父,是最好的途徑。通過一年多的考察,僧團內部覺得此人真心出家,能適應寺院 的生活,並且已經找到一位有緣的師父,才開始正式剃度出家。首 先,由客堂向僧團彙報此人的表現,認為合適出家。其次,由剃度 師父向僧團提出申請,即作""羯磨」,僧團同意由該僧剃度此人出 家,這樣才能剃度收徒。剃度師父便會選擇吉日,或者在佛菩薩的聖誕,舉行剃度儀式,剌發染衣,使此人成為沙彌或沙彌尼。按照《剃度沙彌正范》,剃度儀式有導引、啟白、請師、幵導、請 聖、辭謝四恩、懺悔、灌頂剃髮等程序。但是,因為有些求度者還沒 有歸依三寶,所以必須先說三歸,然後再加上後三種程序。大眾唱 香贊後,求度者到中間禮佛三拜,其次向北四拜,又向南四拜,辭謝 天地、君主、父母、師長四恩;然後頂禮向剃度師三拜,長跪合掌。跟 隨剃度師後,念懺悔偈。然後,剃度師來到求度者面前,先用凈瓶的 甘露水灑在求度者的頭頂上,連續三次,剃度師拿過戒刀,先剎三 刀,並且說:「第一刀,斷除一切惡;第二刀,願修一切善;第三刀,誓 度一切眾生。」隨後,大眾同唱:「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凈 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大丈夫。」然後,大眾同唱迴向偈。求 度者回到僧房,將俗衣換成僧服,現出家相,在儀式全部完成後,禮 謝剃度師三拜。對於每一位想出家的人來說,真心出家是根本,出家是人生的 重大選擇,不能視為兒戲,應該檢查自己是真心還是偶然的衝動, 因為偶然的衝動很容易後悔.結果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 煩。其次,出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堅強、吃苦耐勞的意志 力,出家的生活非常清貧、寂寞,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意志力堅持下 來,佛經上常說「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才會顯示出家的崇高與偉 大。另外,自己是否具備出家的條件,尤其是一些已婚者,如果家中 有父母、妻子、兒女,便不能隨便出家,不能因自己的個人願望,而 傷害親人的幸福。出家是一條不歸路,如果你已經想好要選擇這條路么請你 記住這是一條不歸路;如果你已經踏上這條路,就請你不要回頭!十三、出家戒的傳受 三壇傳戒戒作為佛教的道德規範,是出家人的行為準則。但是,出家人 遵守這些戒律,必須經過傳授,這就是傳戒,又稱開戒或放戒;對於 求戒的人來說,就是受戒、納戒或進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 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五種。比丘戒、比丘尼戒,必須具 足一切條件——即一定僧數、一定範圍、一定程序,才能授受,所以 稱為受具足戒,略稱受具。佛教剛傳人中國的時候,並沒有傳戒儀式。根據《釋氏要覽》 卷上的記載,當時度人出家,只有剃髮披服縵條,即無條相袈裟,因 為不滿五人,不能受具,大概只用三皈、五戒、十戒迭相傳授而已D 到了曹魏嘉平二年(250)時,曇摩(柯)迦羅來到洛陽,看見眾僧未 能秉受戒法,於是便在白馬寺譯出《僧祇戒心》(戒本)以備用,並且 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這是中國依律傳戒的開始。魏正元年中 (254 ~ 255),安息國沙門曇帝在洛陽譯出《曇無德羯磨》,這樣才具 備羯磨儀式。根據《僧史略》卷上的記載,中國出家人受具足戒,一 般傳說以朱士行為首,可能便在這個時候。東晉時(317?420),出家僧尼漸多,道安於是提倡嚴肅戒律。 他所制定的僧尼軌範,有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常日六時行道飲 食唱時法、布薩差使悔過法,可見他十分重視戒律。根據《比丘尼傳》卷一的記載,中國尼眾受具足戒開始於晉 代。晉穆帝昇平元年(357),僧建請曇摩竭多在洛陽,依《僧祇尼羯 磨》建立戒壇傳戒。當時沙門道場以《戒因緣經》為難,認為他傳戒 結果不合法。曇摩竭多於是浮舟於泗河結壇,洛陽竹林寺凈檢尼 等四人同於此壇從大僧受具足戒,這是中國尼眾受戒之始,稱為 「船上受戒」。後來,劉宋元嘉六年(429),有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比丘尼八 人到達當時的京都(今南京)。當時,景福寺尼慧果、凈音等認為以 前所受戒不如法,戒品不全;剛好,廚賓沙門求那跋摩經南海到達 宋,在南林寺建立戒壇,因此請求重新受戒。求那跋摩引證佛姨母 波闍波提最初為尼的因緣,認為戒本本來是從大僧而發,雖然沒有 僧尼二眾,但是不會妨礙比丘尼的得戒。又因為當時師子國的八位 比丘尼年臘未能滿十臘,不滿十人,而且正在學習宋語。求那跋摩 另外便托西域船主難提在元嘉十年(433),又載師子國比丘尼鐵薩 羅等十一人到達中國,而且先來的八位比丘尼已經通達宋語;但這 時求那跋摩已經去世,恰巧同年僧伽跋摩達到劉宋的京都,慧果尼 等才幵始在二眾倶備的形式下,於元嘉十一年在南林寺戒壇,重新 受具足戒。這時次第受尼戒者達三百餘人。根據《僧史略》卷上的記 載世傳漢代婦女阿潘出家但受三皈,晉時凈檢尼只在一眾邊得戒, 都不能受全戒;所以中國尼眾在二眾邊受具足戒的,以慧果、凈音 等為始。五世紀初,《十誦律》(404年譯)、《四分律》(410年譯)、《僧祇 律》(416年譯)、《五分律》(423年譯)諸律部次第譯出,中國戒律典 籍於是大體完備。最初盛行者為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之《十誦 律》,其次《僧祇律》、《五分律》次第流行,隋、唐時代,《四分律》才開 始廣行於世,形成了四分律宗。梁、陳兩代,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梁武帝、陳文帝等均稱自己為 菩薩戒弟子。菩薩戒的弘傳開始於羅什,敦煌寫本中有題羅什撰 《受菩薩戒儀軌》一卷。至於受戒的作法,則是以曇無讖(385?433) 在姑臧(今甘肅武威)為道進等十餘人受菩薩戒為嚆矢。根據《續高 僧傳》卷六「慧超傳」及「慧約傳」的記載,梁武帝認為戒典東流,人 們應該各自受持戒法,但是由於所見偏執,妙法仍然有所遺漏。於 是,便掇采群經,又造圓式戒壇,並且下詔慧超傳授菩薩戒。天監十 八年(519)四月八日,梁武帝自發弘誓,暫時脫下皇帝的衣服,在等 覺殿受福田衣(袈裟)從慧約受菩薩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 四萬八千人。另外一種說法,根據《續高僧傳》卷五「智藏傳」的記 載,武帝在將要受菩薩戒的時候,命僧正推選戒師。僧正推舉了法 深、慧約、智藏三人,武帝意在智藏,於是從他受菩薩戒。後至隋代, 文帝楊堅從曇延受菩薩戒,煬帝楊廣從智覬受菩薩戒,均稱菩薩戒弟子。晉、宋以來,傳戒時都建立了戒壇。根據道宣《關中戒壇圖經》 的記載,到唐初為止,自渝州(今重慶)以下至江淮(江蘇、安徽)之 間,通計戒壇有三百餘所。這些戒壇形制如何已不可考,到了唐干 封二年(667),道宣在長安凈業寺建立戒壇,才開始有一定的樣 式。戒壇高三層,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中層縱廣二丈三尺,上, 層方七尺;其高度下層三尺,中層四尺五寸,上層二寸,總高七尺七 寸;周圍上下有獅子神王等雕飾。道宣以後,戒壇的建立遍及全國,如廣州光孝寺、嵩山少林寺 (義凈重建)、長安實際寺、嵩山會善寺(一行建)、洛陽廣福寺(金剛 智建)、羅浮山延祥寺、廬山東林寺、長安大興善寺、洪州龍興寺、撫 州寶應寺、交城石壁寺、魏州開元寺、五台山竹林寺、泉州開元寺、 吳郡開元寺等都有戒壇,戒壇名稱亦有種種不同。隨著戒壇的發展,授戒的制度逐漸又發生了變化。根據《僧史 略》卷下的記載,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命長安大興善寺建方等戒 壇,所需一切由官府供給;又命京城僧尼各置臨壇大德僧人,成為 常規,臨壇大德的設立就是從此開始。根據《僧史略》卷下的記載,宣宗大中二年(848)、懿宗咸通三 年(862)又各命建方等戒壇。方等戒壇與聲聞小乘教法有很大的 差別,求戒者不拘根缺緣差,都能得受戒法,只要發大心領綱而 已。這是以遵循大乘方等的文意而立戒壇,所以名為方等戒壇。同 時,宣宗又認為會昌法難時,僧尼被迫還俗者達二十六萬零五百 人,在俗期間難免會犯過錯,現在又想再受戒出家,必須先懺悔眾 罪,然後再增戒品,如果不是大乘方等,怎麼能夠容忍重新進入佛 門?取其能周遍包容,所以稱為方等戒壇。根據《佛祖統紀》卷四十 二的記載,大中二年命令在上都、東都、荊、楊、汗、益等州建寺立方 等戒壇,即為僧尼再度出家者重新傳受戒法。依《釋氏稽古略》卷 三的記載,到了大中十年(856),又命僧尼受戒給牒,這是中國僧尼受戒給牒之始。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永智在杭州昭慶寺設立萬壽戒壇,後 來經過重新建立,為江南著名戒壇。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命升州(今南京)崇勝寺建壇,名承天甘露戒壇。第二年,又在京師 (開封)太平興國寺立奉先甘露戒壇。天下諸路都設立戒壇,總共有 七十二所。《佛祖統紀》卷四十四記載,京師慈孝寺,另外別立大乘 戒壇,使先受聲聞具足戒(比丘戒),後受菩薩戒,這是後世三壇次第傳戒的開端。明代中葉,封閉戒壇,受戒規則於是遭到廢棄鬆弛。到了萬曆 年間,如馨在南京靈谷寺,重興南山,開壇傳戒;三昧寂光繼之,重 立規制,設立律宗道場於南京寶華山。弟子見月讀體參照古規,撰 輯《傳戒正范》、《毗尼止持會集》,於是成為近代傳戒的典則。同時, 三峰法藏撰有《弘戒法儀》一卷,盛傳戒法於江南;清初終南山超遠 加以補充,成為《傳授三壇弘戒法儀》一書。見月弟子書玉弘揚律宗 於杭州昭慶寺,撰《二部僧授戒儀式》及《羯磨儀式》,有了這些著 作,傳戒的體制才漸漸地完備。另外,清初廣東弘贊,著有《比丘受 戒錄》和《比丘尼受戒錄》;樂山老人著有《增刪毗尼戒科》、智旭著 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等書,都流行於世,為各地傳戒時所依用。 到了清末,湖南僧人長松認為各地傳戒遵守戒科不一樣,於是依毗 尼刪補合輯《弘戒法儀》、《增補瞰尼戒科》、《傳戒正范》諸本,成《戒 科刪補集要》,盛行於湘鄂之間。古代傳戒只屬於律宗寺院的事情,現在禪寺、教寺都相率開壇 傳戒。現代佛教界傳戒,大部分是依據寶華…見月律師的《傳戒正 范》,實行三壇傳戒。初壇傳授沙彌戒,是事務最繁忙的;二壇傳授 比丘戒,是場面最隆重的;三壇傳授菩薩戒,是教儀最神聖的。傳戒 的核心成員有傳戒大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和七位尊證阿 闍黎,還有十位引禮大德,總共有二十位。這些成員都必須由佛教 中享有盛譽、熟悉律儀、戒行清凈的高僧大德擔任。一般來說,寺院的傳戒一年中有兩次,一次在春季,一次在冬 季。春季多在二月初八開堂,冬季多在十月十八日開堂,但是現在 寺院的傳戒是不定期的。在傳戒之前,寺院往往要事先發出文告, 公布舉行傳戒儀式的日期,這個文告稱作「報單」,其格式及內容大 致是這樣的:本寺謹擇x月x日,開新戒堂,傳授千佛大戒。凡欲 求戒者,預備三衣、缽具、經律等,宜早來山,進堂演習律 儀,毋使臨期倉促。特此預聞。X X寺監院某甲告白這是一張寺院傳戒的「宣民告示」。所謂「開新戒堂」,即是吸 收新人人寺受戒為僧,這張報單常於傳戒前數月就張貼於寺院山 門之外了。但是現代佛教界傳戒,是報請中國佛教協會批准,並且 由省宗教部門備案,在佛教雜誌上刊登傳戒消息。凡是新求戒入寺者,除了按照報單的要求,須準備三衣、缽具、 經律等寺院生活必需品,還要交納一定的戒金。戒金主要用於戒 堂燈燭香花、戒牒等項開支,如清代入寺就須交納銀子一兩五錢六 分。戒金,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攢單銀」。當然,現代許多寺院傳 戒,這些用具已經全部供養,有些寺院連戒金都免了。寺院要求出 家人自籌三衣等物,並交納「攢單銀」,既有經濟上的原因,同時也 含有考察求戒者皈依佛門之心誠與不誠、堅與不堅的意思在內。寺院在傳戒之前,還要進行一定的甄別與選擇。因為出家人 作為人天師表,應該在各個方面有所要求,否則的話,便會造成寺 院人員的混雜,難免遭受社會的譏嫌。所以,寺院必須進行受戒資 格的審査,其審查內容大致包括:小於七歲,七歲以上但生活不能 自理者,不予傳戒;年過七十,起卧需人照料者,不予傳戒。一般奴 隸、賊、負債人不予傳戒。但如果奴隸徵得了主人的同意,賊人痛 改前非.負債人還清債務,便不再屬於「禁令」所禁之列,仍然可以 出家受戒^藝,現在中國佛教傳戒,要求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因為 三壇傳戒,比丘戒必須在二十歲以上方可求受3新戒到達寺院後,先進行分堂登記,並且從新戒中選出兩位作 為代表,由於他們分別走在隊伍的最前與最後,因此叫做「沙彌頭」 與「沙彌尾」。他們必須外貌好、能幹、有經濟來源,因為他們得掏腰 包打齋供養全寺所有的僧眾。這樣才幵始傳授三壇大戒。1、初壇傳授沙彌戒在三壇戒中,以傳沙彌戒時間最長,因為新戒對叢林規矩和傳 戒禮儀都很陌生,所以必須花許多時間來學習演練。在傳沙彌戒 中,有掛搭、寫請啟、請引禮師、道喜看單、教習禮儀、貼單、通啟二 師、請戒開導、査驗衣缽、露罪懺悔、呈罪稱量、下沙彌啟、夜禮通 宵、傳沙彌戒等儀式。第一,掛搭。因為新戒是來求受戒法的,所以由知客師父帶領 沙彌頭及沙彌尾前往方丈室,向方丈和尚乞求恩准,和尚認可後, 知客師父便把新戒送入戒堂安單,所以稱為「掛搭」。第二,寫請啟。安單後,知客師帶領沙彌頭等人前往書記處,求 他代寫恭請傳戒大和尚、羯磨、教授、尊證師及引禮師的請啟。第三,請引禮師。由知客師帶領新戒八人,二人執香,前往客 堂,迎請十位引禮師。回到大殿後,新戒們拈香唱贊,長跪合掌,其 中十人一一宣讀十道請啟。從此,管理新戒的事務全部交給了十位 引禮師。第四,道喜看單。引禮師就職後,引禮師搬單到戒堂的引禮 寮。然後,引禮師到方丈室向大和尚謝職。晚殿後,新戒們齊集大殿 前,隨引禮師到客堂、大寮各處巡寮。巡寮後,在法堂內集中,大和 尚同班首、主要執事及兩序大眾向引禮師道喜。晚上,大和尚及叢 林班首、主要執事到戒堂「看單」,即來看望十位引禮師和新戒們的 住宿情況。第五,教習禮儀。剛開始的幾天,除了一些活動以外;基本上 是由引禮師教習佛教禮儀。一方面是訓練出家人的基本禮節,如 行、住、坐、E卜,合掌、頂禮、長跪,持香、拈香、唱贊,搭衣、展具、穿海 青、過堂吃飯等;另一方面,演習受沙彌戒過程中的禮節,如站隊 形、禮謝、迎請和尚等。第六,通啟二師。引禮師命令新戒們齊集法堂,由八人出班, 沙彌頭、沙彌尾執香,到客堂迎請羯磨、教授二位阿闍黎。二師至 法堂後,沙彌頭進位上香、唱贊,分別宣讀「請啟」。第七,請戒開導,就是奉請三師為新戒開示戒法。第八,查驗衣缽。引禮師帶領沙彌頭等新戒數人,恭請教授師 來大殿。由教授師査驗新戒的衣缽,如果有破損或者不具備,應該 馬上補齊。第九,露罪懺悔、呈罪稱量。新戒按照佛教戒律的要求,檢査 坦白自己以往犯過的罪愆,並進行懺悔,並且填寫《出罪單》。第十,下沙彌啟。引禮師帶領新戒八人迎請三師,然後沙彌頭 宣讀請求受沙彌戒的啟文。第十一,夜禮通宵。在受沙彌戒的前夜,新戒們通宵禮佛,祈 求業障消除,諸佛加被,使得以受沙彌戒。第十二,傳沙彌戒。幵壇時,要鳴鐘集合眾僧,令新戒齊集戒 場,由新戒請師開示。這時,戒師即為新戒開導受十戒的意義,然 後迎請十方三寶一切菩薩及護法龍神,這叫「請聖」。戒師一一道 所請之聖,新戒應以十分虔誠的口吻,答「弟子X X—心奉請」。請 聖畢,即令新戒進行懺悔。懺悔後,由羯磨師或戒師向新戒問「遮 難」,有十三重難、十六輕遮,在傳戒時,依次向新戒詢問,新戒則必 須如實回答。經過問遮難,下一項便是「授皈依」。戒師每唱念一遍 皈依文,新戒也要隨聲唱念一遍,並隨禮一拜。這時,戒師要手持 戒尺,以莊重沉緩的聲調,向新戒宣說沙彌的十戒戒相,每當戒師 宣讀完一條戒相,新戒應聲回答「能持」或「依教奉行」。這樣的話, 沙彌戒便傳授完畢,然後新戒們一起誦搭衣偈和展具偈。最後,頂 禮三師三拜,送三師回寮。2、二壇傳授比丘具足戒作為一名出家人,真正出家身份的完成,受具足戒是一種標 志。受具足戒的程序相對簡單一些,因為經過沙彌戒階段的練習, 新戒們對於戒場的禮儀已經比較熟悉了。二壇的程序有編簽習 儀、請戒開導、通白二師、教衣缽法、審戒懺悔、登壇受戒等。第一,編簽習儀。將沙彌們進行分壇,三人為一壇,一簽列三 壇,有利於維持登壇時的秩序。第二,啟請尊證師。由引禮師帶領沙彌,捧著香盤,請七位尊 證師。第三,請戒開導。請大和尚開導受比丘戒的殊勝功德,受上品 戒必須發上品心。第四,通白二師。就是請羯磨師及教授師,對沙彌們進行懺 悔、教誡。第五,教衣缽法。沙彌們長跪合掌,聽教授師宣講衣、缽、具及 錫杖的律制起源及正確受持的方法。第六,審戒懺悔。由羯磨師主持,向沙彌審問難遮的情況。第七,搭壇演壇。就是在受比丘戒的前一天,進行搭比丘台, 沙彌們演習登壇;然後,向三師七證宣讀請求受比丘戒的啟文;最 後,禮佛懺悔。第八,登壇傳戒。受戒之時,鳴鐘集沙彌於法堂,迎請戒師入 戒壇。十師人壇拈香禮佛畢:繞登壇上就座。傳戒和尚依律命羯磨 師作單白羯磨,差教授師下壇與諸沙彌詢問遮難。教授師對新戒 先說衣缽名相,隨問「今此衣缽是汝自己有否?」新戒答「有」,即向 師白受衣法,再口誦偈咒,身著袈裟。然後教授師次第訪問十三重 難及十六輕遮,新戒必須一一肯定回答。這是在受戒前實施審査 受具者是否犯有眾罪以決定允許加入僧團的遺制。這時問的遮難,在戒律程度上為預審,壇上正式受戒時,據此一一重問。問畢,傳戒和尚即開導明授戒體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讀表決 法)儀式,為諸沙彌授比丘戒。受具足戒已,傳戒和尚又舉四重禁即 淫、殺、盜、妄四重戒或四不應作事,說明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資 格。比丘本(依用《四分律》)有二五0條戒相,比丘尼有三四八條戒 相,俱以四重戒為根本,故戒壇上只宣四重戒,其餘枝葉戒相,命受 具者下壇後學習。沙彌尼在受比丘尼戒時,先由傳戒尼師、羯磨尼師、教授尼師 和七位尊證尼師組成的「十師」給她們傳授二部僧戒後,再受比丘 十師的「加法」,才算真正完成比丘尼具足戒的傳受。3、三壇傳授菩薩戒我們都知道佛教中的菩薩,菩薩其實是由於受了菩薩戒而來; 又因諸佛都是由於受持菩薩戒而成佛,所以菩薩戒是養育三世諸 佛的搖籃。菩薩戒的內容,就是三聚凈戒,第一攝律儀戒,第二攝善 法戒,第三饒益有情戒。因為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教,所以在受比丘 戒後,又受持菩薩戒。授菩薩戒儀規,歷代編訂而見行於今日者,有十多種,大概都 是宗本《瓔珞經》、《梵網經》、《瑜伽師地論》「戒品」及古高昌本糅會 而成,所以儀規次第有無互見,詳簡不同。見月律師所輯《傳戒正 范》的授儀,採擷諸書,秩然有序,適合在戒堂之應用;但是,排班、 撩衣、護缽等諸儀,不適於一般應用。天台《菩薩戒疏》出一十二門, 湛然大師有「授菩薩戒儀」,次第全同,文句稍異。因為受菩薩戒,既 不擇人及非人,亦不計較根具與不具,凡是於無上菩提發宏願者, 都可以受戒,如果沒有傳戒師,仍然允許於佛像前自誓受戒。所以, 現代佛教界又根據時代的特點,重新編訂授戒儀式,如續明法師 《戒學述要》、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等書中都有。但是,我們這裡 仍然介紹是三壇傳戒的一些儀軌。三壇傳授菩薩戒的儀式,一般多在佛殿舉行。正中敷一高座,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師文殊菩薩, 教授師彌勒菩薩及同學等侶十方菩薩位。右上高座候所請菩薩戒法 師。受戒的時候,鳴鐘集新戒於佛殿,請師入壇儀式與二壇略同。以 前一般在受菩薩戒之前,和尚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開示之後,即 令每人燃香於頂,或九炷(菩薩優婆塞、優婆夷),或三炷(菩薩沙 彌),或十二炷(菩薩比丘),稱為燒香症。燒香疤的起源,相傳始於元 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釋志德主持天禧寺,每與七眾授戒燃香 於頂,指為終身誓,這是中國漢族佛教徒燒香疤之始。但是,燃頂之 法在羯磨法中是沒有,而且現代佛教界已經不提倡燃頂了。大眾齊集後,菩薩戒師即開導三聚凈戒,即菩薩戒法:攝律儀 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作梵,二阿闍黎同音,教新 戒者奉請釋迦如來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黎,彌勒 菩薩為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如來為尊證。其次,教新戒們懺悔三 世罪業及發十四大願。最後,依《梵網經》宣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 (若授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相,授受問答方式與受比丘戒時 略同。儀式完畢,戒師作禮下座,新戒歸堂,三壇完畢。受戒完畢後,發戒牒和「同戒錄」。戒牒是傳戒叢林發給出家 受戒者的證明書,它證明出家人的身份,是外出雲遊掛單不可缺少 的證件之一。「同戒錄」就是相當於同學錄,將受戒者的法名、年 齡、籍貫、所住寺院等都一一登記,便於戒子們相互聯繫。由於傳戒是一種非常莊嚴的活動,時間很長,所以無論是佛教 界還是傳戒寺院都非常重視。同時,傳戒關係到佛教法身慧命的 繼承,是佛教事業後繼有人的重要保證,應該受到各方面的重視與 關注。十四、臨終葬禮生死,是人類必然的現象。佛法對於死亡的態度與處理方法,體現了一種文明的表現形態。佛教的葬禮直接繼承了當時印度的葬禮,如《阿闥婆吠陀》卷 十八記載有四種方法;土葬、棄葬、火葬、曝葬。但是,根據《有部毗 奈耶雜事》卷十八的記載,印度所行葬法有四種:(1)水葬,即河葬, 將死屍投棄恆河等河中,現在的印度教徒間還實行這種葬法;(2) 土葬,即所謂埋葬,將死屍置於棺槨內而埋藏土中,為古來最常行 的方法;(3)林葬,指棄屍於林中,如王舍城屍陀林就是棄屍處,此 與棄葬略同,都是將死屍給鳥獸啄食,現在印度教徒之間所行的鳥 葬,也是屬於這種葬法;(4)火葬,就是荼毗,收死屍於棺中,再積薪 焚燒之,印度人古來最重視這種方法,而現代印度社會中,也是以 實行火葬法者為多。關於佛教的葬儀,《凈飯王般涅槃經》中的記載,可為範例。依 據該經所說,凈飯王崩殂後的葬儀:族人聚集,以諸香湯洗浴王身, 纏以布帛,斂棺,另設獅子座安置,並散華、燒香;佛與難陀立於喪 首,阿難與羅雲位於喪足。為了使來世的眾生,報父母養育的恩 德,所以佛陀自己示範,與難陀等人共同抬棺。相傳當時世界震 動,諸天多來臨喪,四天王變形為人,代佛等四人抬棺。這時,佛陀 親自手執香爐,走在喪前,前往葬所。佛與大眾一起堆香薪,將棺 木置於其上,點火焚燒。凈飯王身燃燒後,再以五百瓶乳滅火,收 遺骨盛於金函內,並建塔供養。至於佛陀入滅後的葬儀,依《長阿含經》卷四及其異譯《佛般泥 洹經》所說,佛人滅後,拘屍那城的居民聚集,各自準備了香花,到 沙羅樹林供養佛的遺體。供養七日後,在黃昏時移靈至床上。末羅 族的童子抬其四隅,共進幡蓋、燒香、散華和諸伎樂。入城東門,停 留在各街巷,行燒香、散花,令男女老幼供養後,出城北門,渡熙連 河,到天冠寺將床置於地上。這時,阿難遵循佛陀的遺言,依照轉 輪聖王的葬法,先以凈香湯洗浴其身,次以五百張新凈白布纏身, 安置於金棺內,然後灌入麻油,再將金棺放在大鐵槨中,並用旃檀木槨包裹其外。另外,又覆以名香厚衣,然後佛的遺體起火燃燒。 當時有八國國王皆遣使來迎佛陀舍利,以供建塔供養。在中國,古來以冠婚喪祭為大禮。在葬法方面,多主張厚葬, 用棺槨,其家族必須在一定期間服喪。葬法則以土葬為主。但是, 依《列子·楊朱篇》的記載,古代似亦曾行火葬與棄葬等法。佛教 傳來以後,僧侶間漸有行火葬的方法。如《出三藏記集》卷十四記 載,鳩摩羅什及求那跋摩示寂後,是依外國荼毗的方法,以火焚屍。然而,火葬並未廣行,如唐玄宗開元七年(719)令喪禮復古制, 而且詳定凶禮之法,改修斬衰等五服,且定有關茁、威儀、棺柩、葬 日之卜定等各種制度。後來,更有禁止民間火葬的詔令,而以火葬 為背孝棄禮之法。有關中國佛教的葬儀,《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中說,佛教的 葬禮不能與世俗同,如果有堂三間,就置龕於西間,面向南,前面設 一燈、一香;中間的一間用白布自南到北,由東向南三面圍起來。 在其中,設繩床,掛真影,香華供養,以時設食。用白紙作娑羅華, 用八根樹木豎立在繩床的周圍,表示雙林的相床。在西邊,另外設 立一儀床,放置死者生前所用的道具。繩床的後面正北幕內稱為 「子位」,即是弟子受吊的位置。這是印度佛教與中國原有葬禮的 結合,為了使中國人不會諷笑佛教,另外使世人生起善心。《敕修 清規》卷三「遷化」條下的敘述與此相似。有關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葬儀,以斯里蘭卡為例,是在棺上蓋白 布,僧人先以三歸五戒授予死者,為首者唱「死者衣服奉獻給僧團」 這樣的話,參列者唱和三次。接著,將布交叉掛在棺上,用巴利語 唱無常偈,僧人象徵性地拜受布。然後進行將「布」布施予僧伽,所 得的功德迴向死者,這就是近親者口說「如同此水溢滿大海,此功 德回施死者」,並將容器注滿水,僧人再說「此功德為親族所酬報」 之後,以祈願死者得涅槃之境的言語作結。僧人則在埋葬前退出。隨著凈土宗在中國的興盛,現在佛教界對臨終的處理都是采 取凈土念佛的方法。但是,在臨終時,應該注意三件事:第一,應該 要善巧開導安慰死者,使死者生起正信,就是對這個世間無有掛 礙,能夠對凈土生起信願心;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凈念;第三, 不能搬動哭泣,以防止死者貪戀這個世間。下面,我們將介紹寺院 的葬禮。第一,封龕。如果有亡僧,先為亡者助念幾天,然後為其沐浴更 衣,裝進往生龕中,放在西歸堂。在龕前設立香燭供品,大眾穿袍搭 衣,至龕前分兩邊站立,維那舉「香贊」,念《心經》、《往生咒》及三真 言,悅眾滾引磬,主法者拿封條在手,捧著說法:「念普周法界,究竟 不離當處;透過本來一著,猶如月印三潭。上來諷誦功德,奉為本寺 新圓寂比丘X X,生於XX年XX月XX日,寂於X X年X X月X X日,入龕之次,莊嚴報地,伏願西方好去,塵世休來,面禮彌陀,耳 聞妙偈。」然後,大眾唱「西方贊」結束。第二,起龕。在荼毗前,大眾先集合在龕前,主法者持柱杖在當 中站立。維那舉腔唱「香贊」,接著念《佛說阿彌陀經》、《心經》、《往 生咒》及三真言,悅眾滾引磬,主法者拿杖在手轉三圈後,拄在地 上,然後說法:「切以生死交謝,寒暑變遷,其來也,電掣長空,其去 也,波澄大海。是日即有新圓寂比丘X X,生緣已盡,大夢俄遷,了 諸行無常,以寂滅為樂,欲赴荼毗之盛典,須仗大眾稱念佛號。」說 法後,以杖擊龕一聲,喊:「起」,眾人念佛將龕抬至化身窗,大眾送 龕進窯中裝好,一般七天後荼毗。維那舉「彌陀佛」大讚,大眾唱贊 迴向。第三,荼I大眾在化身窯兩邊站立,窖前設香燭、供品,主法 者居中站立,維那舉腔唱「香贊」,念《彌陀經》、《往生咒》及三真言, 悅眾滾引磬,主法者說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 樂"主法者持一火炬,畫一圓圈後,說,既隨緣而順寂,乃依法以 荼毗,夢百年弘道苦行之身,入一道涅槃之境,唯願慧境分輝,真風 散彩,菩提園裡,開敷覺意之花,法性海中蕩滌心塵之垢。」然後, 將火炬扔進窯里,說:「燒」或者「火光焰焰號無明,若坐龕中驚不 驚,回首自知非是錯,瞭然何必問他人。」大眾念佛數十聲,唱「西 方贊」、「迴向偈」,展具三拜,便可以結束了。燒後,便撿骨灰,或有 舍利可以供養。在家居士臨終以念佛為主,設立一牌位,供香燭、供品,可以 在火化前念《彌陀經》、《往生咒》及三真言。
推薦閱讀:

祝聖寺日記(3)
住寺廟是怎樣的體驗——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住宿日記
和尚說:過堂
關於佛?
那些年我們誤解過的寺院規矩 | 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TAG: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