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講記 第三講 - 明安法師 - 顯密文庫 佛教文集 手機佛教網站
從以上經名即可看出,不空雖不排除顯教經論,但他畢競以密典為主。他在唐朝五十多年,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代,他們的國師。據說不空講求戒律,曾有二千餘人從他受比丘戒,被尊為說一切有部戒師之一。從他學密法的人很多,但真正繼他後能傳五部密法的只有六人,被稱為六哲,他們是:金閣寺含新羅(今朝鮮)人惠超、青龍寺慧果、嵩福寺蕙朗、保壽寺元皎與覺超。其中惠果後來密法傳給日本的空海,成為日本的一宗派,至今以高野助中心勝傳不衰,此外,不空還有一名弟子名慧琳,疏勒人,撰有〈一切經音義〉一百卷,對經論的訓詁、正字、考訂和輯佚,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下面我們正式進入經文的學習。請看第一段: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與大菩薩及大聲聞、天、龍、葯叉、犍闥婆、訶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無量百千,前後圍繞。」這一段是此經序分當中的通序,也叫證信序!這段經文當中有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來證明此經確實是佛所說。 一部經可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序分就是序說這一部經的興起因緣,序分又可以分為通序、別序。所謂通序,就是通於諸經,任何經典都有六種成就,證明此經確實可信!或許我們會疑惑,《心經》沒有六種成就啊。其實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心經》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師的譯本,是去掉首尾中間的一段,因為首尾的份量太大,為了重點突出所以刪除未譯!別序,又叫發起序,就是單表此經的發起因緣,每一部經典的發起因緣都不同,所以叫別序!從「爾時眾中有一大婆羅門」到「爾時金剛手菩薩等,亦皆流淚,威焰熾盛,執杵旋轉,往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緣現是光相?何如來眼流淚如是?亦彼十方諸佛,大瑞光相現前?唯願如來,於此大眾,解釋我疑。」是此經的別序!當然,還有此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還有不同的分判,其實都可以。比如我們平時讀的《佛說阿彌陀經》中【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一段,有些大德的註解判為正宗分,而藕益大師判的是別序,這只是分判的不同,都可以的。「如是我聞」,「如是」是信成就,標信順;「我聞」是聞成就,標師承。「如是」是指法之詞,在這裡就是指這部《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這一句最簡單的解釋是:「這部經典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釋迦牟尼佛將要如涅槃之時,阿難尊者以四事問佛:一,佛住世時,我們依佛為師,佛入涅槃後,我們依誰為師?二,佛住世時,我們依佛安住,佛入涅槃後,我們依什麼安住?三,佛住世時,惡性的比丘有佛調伏,佛入涅槃後,我們如何對待惡性比丘?四,佛住世時,所說言教容易讓人生信,佛入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讓人相信?佛分別回答到:一,要依戒為師;二,依四念處住,四念處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三,對惡性比丘要默擯,就是不要與他爭辯,不要理睬他;四,結集經典時,在一切經首安「如是我聞」之句,這樣就容易讓人生信心!阿難尊者結集經藏的時候,初登法座,感得佛陀的相好!因此大眾生起三種疑惑,第一種疑惑是釋迦牟尼佛還沒有入涅槃,又來為大家講經說法;第二種以為是這或許是他方的佛來為大眾講法;第三是以為阿難尊者已經成佛了,否則他怎麼能有這樣的相好與講法呢?阿難尊者登法座一講「如是我聞」,大眾的疑惑就完全消除了!「如是」深一點解釋,「如」就是真如自性,藕益大師講「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佛所說一切經典都是從真「如」自性流露出來的,所以稱「是」! 雖然都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但也有深淺廣狹的不同!就像月亮一樣,初五初六的的月亮只是月牙而已,十五的才是滿月!這就比喻,有些大乘經典雖是稱性而說但未盡極談;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是稱性極談的大乘經典,是十五的滿月!我們這部《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是佛徹底大慈悲的流露,能令眾生究竟成佛,經文當中有「或有滿足六波羅蜜」,就是指的圓滿成佛,所以此經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一樣都是十五的滿月!
「我」是阿難尊者的自稱!「聞」是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阿難可以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成無染。凈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他隨佛到了天宮、龍宮,見到其中極美的女人,都不生喜愛的念頭,所以又稱為無染。 阿難尊者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凈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 三十歲成道的那天他出生。佛成道的第二十二年,大眾推選阿難為佛做侍者,阿難隨侍佛陀二十七年,當然阿難出家的年齡也有不同的說法!也有說二十五歲才出家的!那麼阿難出家前,佛所說的經典他沒有聽過,那他是怎樣結集經藏的呢?阿難出家後,請佛把以前所說的經典再說一遍,佛運用神力又為阿難說了一遍!阿難尊者的記性特別好,佛說的法,他聽過後一字一句永遠不會忘記!所以《涅槃》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讚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佛住世時,他示現證得的只是初果。佛入涅槃後,要結集經藏,因為阿難沒有證得阿羅漢果,所以阿迦葉尊者不允許他參加!於是阿難精進修行,在第七天晚上,很疲倦要在石頭上休息的那刻證得了阿羅漢果!然後,五百阿羅漢在一起結集經藏,由阿難尊者誦出經典。或許我們會疑惑,阿難尊者會不會記錯佛所說的法?絕對不會錯的,因為有五百阿羅漢在場,其中若有一人說這句經文我沒聽佛說過,這一句都不會被收錄下來,所以結集的經典絕對是正確的!法華會上佛說,我和阿難他們都同時在空王佛處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喜歡多聞,「我常勤精進」,所以『「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阿難就要護持我的法,也護持將來諸佛法藏,阿難的任務之一是「教化成就菩薩眾」。阿難還沒有成佛,但可以充當菩薩的老師,由此可知,阿難是法身大士的示現,來護持佛的教法! 阿難在佛教中是非常重要:一是他集結經藏。若沒有阿難尊者,我們恐怕讀不到經典了,我們應當感恩阿難尊者!二傳佛心印,他是禪宗二祖!禪宗初祖是迦葉尊者,達摩祖師在印度是禪宗二十八代祖師,到中國來是禪宗初祖。三密典中稱阿難為集法金剛(金剛位同如來)。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出生以後,是從阿難那兒領受了釋迦牟尼佛預囑傳授之法。所以阿難護持佛法是他的本願。還有,佛的本意不想讓女眾出家,是阿難的幫助才有出家女眾弟子!大家如果想多了解阿難尊者的事迹,可以看看《佛陀十大弟子傳》當中對阿難的介紹! 《金剛經》上:「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由此可知,不僅僅是阿羅漢,就連初果須陀洹聖人也已經離開了四相。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時,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為什麼還稱「我」呢?我們這種想法墮在了偏空當中。《金剛經》處處不壞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才不墮凡夫的有、二乘的無,從容中道,才契合第一義諦。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為「我」!「一時」是時成就,沒有具體的時間。是佛與弟子聚會在一起的時候,佛觀察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堪受大法,從大慈悲心中流出《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弟子們聽受得大利益,說聽完畢,所以叫「一時」!或許我們會疑惑,阿難尊者對於經文一字一句都能記住不忘,時間也應該能記住啊,那為什麼沒有具體的年月呢?那是因為印度當時還沒有完全統一,有很多的國家,佛在不同的國家教化眾生,每個國家的曆法不一樣,所以用「一時」! 另外,我們要知道,如果記錄下來了時間,那麼這部經典、法會就成為過去的了,我們沒有份參加!而用「一時」,時間就是活活潑潑的。佛法確實如此,時間是我們眾生的妄想產生的。我們誦經、持咒,念佛等等,如果能做到「一」,一就是一心不亂,那麼根本就沒有時間,佛還在講法!就像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在世時,有一次誦《妙法蓮華經》,誦至藥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豁然入定,親眼看靈山法會還在,釋迦牟尼佛還在講法!這就是「一時』!如果我們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能像智者大師這樣,那麼佛還在講此經! 「佛」是主成就,在這裡就是指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一期的示現是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八十歲入涅槃。大家如果想多了解的話,可以看《釋迦牟尼佛傳》! 「佛」是梵語「佛陀耶」的簡稱,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就是「佛」!自覺,有別於我們凡夫的不覺,我們一切凡夫總是迷惑顛倒,有種種的妄想分別執著,二乘聖人是自覺了;覺他,有別於二乘聖人的自覺,二乘聖人自己是覺悟了,但不能像菩薩一樣去覺悟一切眾生,菩薩不但自覺而且能覺他;覺行圓滿,有別於菩薩,菩薩自覺覺他,但覺悟還不圓滿,而佛是斷盡一切煩惱,圓滿一切的德行,稱為覺行圓滿!「佛」還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意思,簡單講,本覺,我們的佛性本來就是覺悟的,所謂本覺本有;始覺,我們今天修行種種的法門就是開始覺悟了;我們修行到圓滿成佛時就是究竟覺。若要廣說「佛」字的意思那很多,我們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是處成就。「在」是住的意思。佛有三身:一、法身佛,無在無所不在,因為法身無相,不能說它在哪裡,所以說無所在;法身是遍一切處的,所以說無所不在。二、報身佛,有無量的莊嚴相好,在前面我們介紹過了,報身佛在蓮花藏世界。三、應身佛,是應眾生之機,所示現身相,或者在靈鷲山,或者在舍衛城等處,現在是在「摩伽陀國無垢園中寶光明池」,這是指佛的住處!
「摩伽陀國」有時也寫成「摩竭陀國」,「摩揭陀國」,其實是一樣的,是以前中印度也有說是南印度的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印度以前稱天竺,分東、南、西、北、中五區,共七十多個國家。摩伽陀國是佛住世時的十六大國之一。王舍城就在摩伽陀國,此國的頻婆娑羅王,在佛成道之前曾經祈請佛成道後來度化他,佛成道後,他就成為佛的弟子,是佛的大護法之一。佛常在這個國家說法。 「無垢園中寶光明池」,園稱「無垢」,池稱「寶光明」,這是以園池的德立名!由此可知,此園池的環境是非常的幽美!佛住世時,很多人對佛很恭敬,供養佛及僧眾的處所都是非常好的!就像《佛說阿彌陀經》上「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印度北方矯薩彌羅國的地方。須達多長者聽佛說法很感動,發心為佛建立精舍,祇陀太子的花園環境比其它地方都要好,所須達多長者想買下來。須達多長者很富有,並且經常幫助孤獨可憐之人,所以「給孤獨」是長者的美稱。須達多長者與祇陀太子商量要買下花園,太子開玩笑說:「長者家裡很富有,如果能夠用黃金鋪滿花園我就賣給你!」須達多長者真的用黃金鋪滿花園,所以就買下來了。祇陀太子也要供養佛及僧眾就說:「園是你的,可樹根黃金你鋪不到還是我的,我也供佛。」祇陀太子的樹,給孤獨長者的園,所以稱「祇樹給孤獨園」!為什麼選中祇陀太子的花園呢?因為那裡環境好,供養給佛及僧眾是恭敬之心啊! 所以我們讀到「無垢園中寶光明池」要體會到對三寶的恭敬之心!印光大師也講:「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我們要清楚啊! 另外,我們知道境隨心轉,心凈則國土凈!佛的心斷除了一切的煩惱,不為一切煩惱所垢染,所以稱「無垢」;佛的智慧圓滿,所以稱「寶光明」,佛所住的園池就稱「無垢園中寶光明池」! 「與大菩薩及大聲聞、天龍、葯叉、犍闥婆、訶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無量百千,前後圍繞。」這是眾成就!眾成就很重要,說明這部經不僅僅是我阿難一人聽佛所說,還有很多的大眾同聞,由此證明此經的可信!同時也可以由眾成就當中看出此經義理的深淺,因為經是佛應眾生不同的根機來宣說,如果佛所面對的是一般初學的凡夫,可能就要講淺一些的法;如果佛對的大眾都是菩薩,那麼所說的一定是大乘經典! 在眾成就當中在這一段當中可以分為三部分:一、大菩薩;二、大聲聞;三、天、龍、葯叉、犍闥婆、訶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 首先所說的是「大菩薩」,表明此經以「大菩薩」為正應之機!「菩薩」是簡稱,梵語的全稱為「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或稱「菩提薩埵」。翻成中文是「大道心眾生」,「覺有情」。意思是說:一,菩薩是已經覺悟我、法二空之理的有情眾生。不像阿羅漢只斷除人我執,法執未除。所以菩薩是一種修行的果位,只要我們如理如法的修行,覺悟我、法二空之理,我們也是菩薩!二,菩薩能去覺悟法界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覺悟,不像一般的阿羅漢一樣不能生起廣度一切眾生成佛的菩提心。三,菩薩是慈悲與智慧並運,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眾生以利他,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修行六波羅蜜,以求究竟圓滿覺悟成佛的有情眾生!「菩薩」有很多的果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在往上就是佛了!初信位的菩薩,斷煩惱的水平和初果須陀洹一樣;七信位的菩薩斷煩惱的水平與阿羅漢一樣。但小乘須陀洹,阿羅漢的神通智慧道力是不能與信位的菩薩相比的。「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地前三賢」位的菩薩;十地之上是聖位菩薩!那什麼是「大菩薩」呢?至少是八地「不動地」以上的菩薩!八地菩薩得了「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初住位也能證,但只有到八地才能「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八地菩薩得「念不退」,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也就是佛的果覺智海。這樣以上的菩薩才能稱「大菩薩」! 「大菩薩」希望自己快速的成佛,此經當中有「或有滿足六波羅蜜」,滿足六波羅蜜就是究竟圓滿的成佛,可見此經能度大菩薩成佛!「大菩薩」的事業是廣度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圓滿的成佛,此經當中有「至心發願,誦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觸三途,苦具皆辟,眾生脫苦,佛種芽萌,隨意往生十方凈土。」這樣的經文很多。由此可知,此經能廣度一切眾生成佛!把「大菩薩」放在第一位,說明此經「大菩薩」為正應之機!另外,「大菩薩」還表明,我們如果能信受此經,如理如法的去修持,那麼我們也是「大菩薩」的根性!從我們自身的修行來說,我們與大菩薩是有天壤之別的。大菩薩的智慧功德神通道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而我們只是六道輪迴的生死凡夫而已,自身沒有什麼功德可言!但只要我們依照此經去修行,讀經、持咒、造塔等等,我們就不比大菩薩差!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經典密咒全體是佛果地的功德,我們讀誦持咒就是全攝諸佛功德為自己的功德,而菩薩也是攝佛功德為自功德,佛功德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和大菩薩平等!就像凈土法門一樣,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蓮池大師也講:「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藕益大師講:「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就是說,阿彌陀佛名號裡面有佛所有的功德,我們念佛時就把佛的功德攝為自己的功德了。在念佛時就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聖是平等的,所以叫「齊諸聖於片言」!我們讀誦此經持咒也是如此啊!我們修持此法,依仗經咒塔的功德,不僅自利,也能像大菩薩一樣去利益一切眾生。如經上:「若我滅後,四部弟子,於是塔前濟苦界故,供養香華,至心發願,誦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觸三途,苦具皆辟,眾生脫苦,佛種芽萌,隨意往生十方凈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誦咒,眼根所及,遠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鱗甲一切生類,碎破惑障,覺悟無明,顯現本有三種佛性,畢竟安處大涅槃中。若與此人往過道路,或觸衣風,或踏其跡,或唯見面,或暫交語,如是等人,重罪咸滅,悉地圓滿。」這樣的經文是非常多的!由此可知,信受修持此經的都是「大菩薩」根性!有一些人不能相信修持此經,確實有這樣的人,我以前就見到過,經典他也有,也看一看,但不讀誦不修行。這也正常,我們也不勉強他一定要修持此法,畢竟每一個人宿世的善根不一樣,學佛的緣分也不同!我們今天遇到這部經典,深信不疑,努力的修持,自利利他,肯定是過去多生多劫中的善根福德成熟所致,所以要珍惜這樣的機緣啊!
其次是「大聲聞」,「聲聞」是指聞佛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而悟道的人!「聲聞」有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在後面的經文我們再解釋。阿羅漢是聲聞乘當中最高的果位。一般「聲聞」是指的小乘,但這裡是「大聲聞」,就是回小向大的聲聞,是大乘菩薩的種性!不像定性的聲聞乘人,只求自了,生不起廣度眾生成佛的心!由此可知,此經確實是大乘法,為大乘根機的眾生宣說! 另外,「大聲聞」還有表法的義趣!表示此經能令定性「聲聞」回小向「大」!其實,聲聞乘人也不是不度眾生,他的發心修證不如菩薩之外,眾生難度也是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地藏經》上說:「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實際上不僅是我們這個世界啊,他方世界也有這樣的眾生。在面對這樣的眾生時,若不是有很高的修證,即使發大乘心也很容易退轉!像舍利弗尊者過去生中也發心修菩薩道行大乘布施,甚至連身體性命也願意布施給眾生,我們是比不了的。有一次舍利弗(過去生中的舍利弗)在路上遇見一個年輕人在大哭,於是上前詢問道:「你為什麼哭的這麼傷心啊?」年輕人講:「我母親害了不治之病,醫生說需要修道人的眼珠煎藥病才能好。活人的眼珠都不好找了,更何況是修道人呢?想到我病重的母親正在受苦,我沒有辦法幫助,所以在這裡痛哭!」舍利弗講:「我是修道人,正想進一步的行大乘道,可以把眼睛布施給你,感謝你滿足我的修道之心!」於是舍利弗用手把左眼挖出來給那個青年人。可是年輕人講:「你錯了,我要的是右眼!」舍利弗一聽,糟糕!本來還打算留一隻眼睛看東西,現在既然幫助人就要幫到底,於是又把右眼挖出來給青年人!可是青年接過眼睛,不但沒有感激的話,還聞一聞說:「你是什麼修道人,眼睛是臭的,怎麼能給我母親煎藥?」於是把眼睛丟在地上,還用腳來踩!舍利弗沒有了眼睛,但還聽的到,於是嘆了一口氣,心想:眾生難度,菩薩心難發,我還是不要進修大乘菩薩行,還是注重自利的修行吧!過去生中的舍利弗,能到布施眼睛的程度,但還會退失大乘心,這是因為眾生確實難度啊!同時我們要知道舍利弗是以自力來度眾生的,用自己的眼睛布施嘛!這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根本做不到,我們還是隨份隨力就好,布施手,我們可以用手來打掃衛生、做飯護持道場等等,這是我們能做到的。如果以佛法利益眾生就沒有那麼困難了!諾那祖師也講過:「在毗盧遮那佛時,有某修道人,心甚慈悲。彼時 有一大河與某湖相連,因天旱水涸,致河水與湖水,亦因之干斷。湖內之魚,天天被乾死者甚多。某人乃天天將湖內之魚撈起來,一擔一擔送到河裡去。但天旱甚劇,將此一擔魚送到河去;待回到湖時,又見有許多魚都乾死了。某人嘆氣說 :「得救的眾生少,不得救的眾生多,眾生真難度!」彼時毗盧遮那佛化身對他說:「眾生度眾生,當然得度的眾生甚少;如以佛法度眾生,則眾生自能普度。」某聞此言,即求毗盧遮佛傳授普度眾生之法。毗盧遮那佛乃授以此咒(六道金剛咒:啊啊夏薩瑪哈)。某念 咒七遍後,所有已死之魚均往生西方凈土;未死之魚,均消滅無量業障,隨後均得往生成佛。」確實如此啊,「如以佛法度眾生,則眾生自能普度」!我們此經有:「若我滅後,四部弟子,於是塔前濟苦界故,供養香華,至心發願,誦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觸三途,苦具皆辟,眾生脫苦,佛種芽萌,隨意往生十方凈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誦咒,眼根所及,遠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鱗甲一切生類,碎破惑障,覺悟無明,顯現本有三種佛性,畢竟安處大涅槃中。若與此人往過道路,或觸衣風,或踏其跡,或唯見面,或暫交語,如是等人,重罪咸滅,悉地圓滿。」我們只要努力的修持此法,這個我們只要發心都能做到,不是很困難!那麼,就可以依仗經咒塔的功德利益一切眾生了! 「聲聞」乘人能值遇此法,可以很方便的利益一切眾生,自然能發起廣大的菩提心,所以就是「大聲聞」,能令「聲聞」回小向「大」!這是講「大聲聞」的表法義趣! 眾成就最後列出的是「天、龍、葯叉、犍闥婆、訶蘇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這就是我們平時常聽說的「天龍八部」,後面的「人非人等」是總說與會的有的是人,有的是非人!最後列出天龍八部,表明天龍八部乃至六道一切眾生都是《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所攝之機!此經可以利益一切的眾生! 「天」是六道最高的一道!又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有二十八層。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初禪的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的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的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四禪的無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欲界都還有男女飲食慾望,只是越往上越輕微而已!色界沒有欲界的男女飲食慾望,但還有形色,很精微美妙!無色界沒有形色只有心識,住在禪定中。 很多的宗教都是以升天為究竟,而我們佛教是以升天為墮落,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們自性當中有和佛一樣的功德,我們不修行成佛,升天還是在六道輪迴當中啊!天道比人道的福要大的多,但天福也不究竟,天福享盡還是要墮落的。《法句譬喻經》就有一個故事,有一個帝釋,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玉皇大帝」。彌陀經上的「釋提桓因」!是第二層忉利天天主,他的五衰相現了,也就是天人要命終時現的五種衰相,衣服髒了,頭上的天花枯萎了,腋下出汗了,身體臭穢,不樂本座等等,他知道自己要命終了,於是用神通觀察,發現有一戶陶人家養了一頭驢,知道自己即將墮入驢胎,非常恐怖!幸好他及時想起佛陀是三界之中唯一的依靠,所以趕緊到佛陀處求法。當他正專心一意虔敬皈依佛法之時,發現自己竟然在一瞬間已到了驢腹里;還好這頭驢子不知為何突然掙脫繩索四處亂竄,弄壞了主人完成的許多陶製作品,主人一怒之下痛打了驢子一頓,並傷及腹內的幼胎,帝釋因此逃過一劫。帝釋感念佛陀的威德力,精進的奉持解脫之道,成為佛教的護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天福確實不究竟啊,縱然是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將來還是要墮落的。修行人應當用智慧觀察六道當中沒有一處是可樂的,就像《法華經》上說的:「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有出離心!黃念祖老居士也提到,以前,在孫權那個時候,佛法剛剛傳來中國,孫權開過會議,他說:「我們這很好嘛,要不要佛教來呀?」於是有人對孫權說:「我們道教的聖人是以天為師,拿天當老師,效仿於天,而天是以佛為師啊!」經典當中,我們常常看到佛講法有很多的天人都來聽。所以我們要知道,佛是天中之天,聖中之聖,佛教是最究竟的教!
「龍」也是佛教的護法。過去生中,它也是修行人,只是「乘急戒緩」,修行佛法很積極,但不好好的持戒!由於修行所以有神通,能大能小,能隱能顯;由於不好好持戒,所以墮落為龍,還是畜生。所以我們修行人要好好持戒,否則縱然精進也可能墮落到八部鬼神當中去。《楞嚴經》四種清凈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由此可知持戒的重要。如果我們能嚴守佛的戒律,那麼龍都會守護我們服從我們的!從前,罽賓國有一座寺院,附近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集在一起,用禪定的方法來驅逐它,但總沒法把它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就跑了。五百阿羅漢很奇怪就問他:「你是用什麼神通把毒龍趕跑的?」他說:「我不是用禪定的力量,只是平時嚴守戒律,守護輕戒,就像重禁一樣!」由此可知嚴守戒律的功德不可思議啊! 龍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般人沒見過,但確實有龍,不是傳說!中國人所畫的龍,頭上有角,身上有鱗,眼睛突出,嘴巴很大,有鬍鬚,有四足,身很長,尾很短,這和真龍差不多!龍有不同的種類,有金龍、白龍、青龍、黑龍,有胎生的龍,有卵生的龍,有濕生的龍,有化生的龍,又有虯龍、鷹龍、蛟龍、驤龍,又有天龍、地龍、王龍、人龍,又有魚化龍、馬化龍、象化龍、蛤蟆化龍。 龍有四種苦: 一、被大鵬金翅鳥所吞苦; 二、交尾變蛇形苦; 三、小蟲咬身苦; 四、熱沙燙身苦。 龍的職業是布雲降雨。可是有五種情形不能降雨: 一、火大增盛; 二、風吹雲散; 三、阿修羅收雲入海; 四、雨師放逸; 五、眾生孽重。 龍是佛教的護法,也護持修行人,我們要真實的用功修行才能有龍天來護法,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不好好修行連鬼神也看不其我們啊。有沒有修行,我們可能會瞞得了一般人,但佛菩薩和龍天護法我們是瞞不了的,所以修道人要表裡一如,不要自欺欺人! 像宣化上人:「我在東北的時候,收了一個徒弟,名叫果舜,他很用功修行,不到半年的時間,打坐能入定。在定中能知道因果循環報應的道理,修持功夫頗到家。後來他自已到外邊建一所茅篷,作為修行的道場。落成之日,請我去開光,我領四個徒弟前去,其中有兩個徒弟已開五眼。當時我沒有注意在茅篷的旁邊有龍王廟,當天的境界來了,我們正在打坐的時候,那兩個開五眼的徒弟們來到我面前說:「師父!茅篷外邊來了十條龍,要皈依師父。我對徒弟說:你不要胡說,你怎知道他們是龍?他們皈依我做什麼?我怎能做他們的師父?我沒有他們那樣大的本領。徒弟說:他們自已說是龍,現在跪在外邊,一定要求皈依。當時正逢初夏,天旱無雨,田地的禾苗,差不多枯死。我對龍(化人身)說:你們皈依我可以,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們是龍,專管下雨,現在哈爾濱附近很久沒有下雨,非常乾旱,明天如果下雨,那麼,後天就給你們授皈依;若是不下雨,就不收你們做弟子。眾龍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的職責就是行雨,可是沒有玉皇大帝的敕令,我們不敢下雨,否則,要受處分。我又說:你們到玉皇大帝座前對他說:哈爾濱有位出家人,請求在哈爾濱四周四十里之內降雨。這是我的條件。第二天果然天降大雨,解除旱災,在哈爾濱四十里以內,普降甘霖。第三天便給這十條龍授皈依,共同法名叫急修。他們皈依之後,隱形不見,去度化同類的龍。從此之後,我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有水用,我在香港,香港有水用,我到萬佛城,萬佛城有水用。這不是奇蹟出現,乃是因為十條龍及其眷屬都來護法的緣故。」宣化上人是近代得道的高僧,一生的修行都很精進有成就,所以龍都去皈依護法,我們也要好好修道啊!推薦閱讀:
※禪宗:《頓悟入道要門論》解析(1)
※佛陀只教一件事情——苦的徹底滅除
※如何治癒褻瀆強迫症?
※阿庫婭文集 打坐與念佛2:上師 主線攻略V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