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易經》思想及其作者

1. 《易經》非周公所作、也非出自孔子

通觀《易經》(卦象及卦爻辭),不能否認其為卜筮之象和占斷之辭,其占斷的範圍涉及當時社會生活各個側面,表現出一些樸素的思想,包括何種情形為「吉」,何種為「凶」,何時「有利」,何時「不利」,等等,其中貫串全經有一種對「君子」、「大人」 和「小人」無 向性的總體思想值得注意,如:

   「利見大人。」(《乾》等)

   「君子吉,小人否。」(《遁》)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大壯》)

   「小人無咎,君子吝。」「君子無咎。」(《觀》)

   「小人吉,大人否亨。」(《否》)

   「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師》)

<>這決不是站在帝王立場能說出的話,象周公站在君主立場強調「重小民」、「敬德保民」的思想就與此不同,試看《尚書》中記載的周公思想:

  「嗚呼!小子封,恫 乃身,敬哉!天畏 忱;民情大可見,小人難保。往盡乃心,無康好逸豫,乃其 民。」(《尚書·康誥》)

  「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徽柔懿恭,懷保萬民,惠鮮鰥寡。……用咸和萬民。……則皇自敬德……」(《尚書·無逸》)顯然與《易經》總體思想有異,綜合《尚書》中記載的周公言行和周公本人從未提過《易》且繼承了殷人龜卜傳統「乃卜三龜,一習吉。」(《尚書·金滕》)可以認定周公本人未作《易經》。同樣,《易經》中「開國承家」類思想也不會出自底層平民。這樣,《易經》就只能是既非君主、又非平民的中層人士所作,孔子和後來通稱的士階層就是這類中層人士的代表。

  但《論語》中記載的孔子思想卻有抬舉君子、貶抑小人的 向: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論語·季氏》)

  樊遲請學稼,……請學為圃,……子曰:「小人哉,樊須也!……」(《論語·子路》)

這些思想及其語言風格也都不同於《易經》,故《易經》也不會出自孔子。

2. 商代無《易》 

卦爻辭是否會成於周公之前呢?由於《尚書·商書》中找不到《易》的記錄,箕子傳授武王「洪範九疇」(見《尚書·洪範》)時也隻字未提《易》(如商代有《易》,則作為紂王親戚的箕子必知《易》。箕子能將包括五行說在內的「洪範大法」傳給武王,有《易》的話也無必要保留。),加上甲骨文中無「卦」、「筮」、「蓍」、「或」、「國」等字,故可以判定通行本《易經》不是出自商代。考 慮到周人文化應低於殷人文化的歷史推定⑦,「文王拘而演《周易》」就不足信了。

  然而殷商卜筮之風很盛,考古發現的甲骨卜辭和數字卦顯示著殷商文明與《易經》有或多或少聯繫── 從現今已有發現看:商代的數字卦多為六位一組⑧,與《易經》卦象六爻同構,故易卦源於筮數之說是合理的⑨; 同時,因龜殼裂紋確似卦象, 故卦象出自龜卜之說⑩也是合理的(關於這一點, 如果經濟條件和養龜繁殖允許, 甚至可以用正交試驗設計法進行實驗驗證)。卜象和筮數應是產生卦象的兩大實踐源泉。

  卜辭與卦、爻辭之間存在一些類似, 如:

    卜辭                  卦、爻辭

   利;不利                利;無不利;無攸利

   吉;大吉;弘吉             吉;大吉;貞吉

   若;弗若                若;如;不如

   貞我旅吉。               旅貞吉。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其自東來雨? 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由此推知:儘管商代無《易經》,但盛行於殷商的以龜卜成象、筮數成卦的卜筮實踐確實奠定了卦象的基礎,卜辭已經開始為卦爻辭作資料積累,是卦爻辭的初始形態。

  漢代鄭玄之後,歷代都有人引《周禮·春官宗伯·大卜》證明有夏易《連山》、商易《歸藏》,這實在是誤會,請看《周禮·春官宗伯》原文:「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王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掌三夢之法:一曰致夢,二曰 夢,三曰咸陟,其經運十,其別九十。」明明是說連山、歸藏、周易為三種方法,怎麼就會因後來有《周易》之書名而推出有三種《易經》呢?既使有三種《易經》,也都是周代共存的三種《易》,決不是夏、商之《易》。── 更有孔安國《尚書序》稱「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中國文字至商代甲骨文、金文才較為成熟,夏代陶符似還不足以記《典》,何來《三墳》《五典》?純屬託古崇古之為。

  至此,說明周代以前也不存在《易經》。

 3. 周代卜筮史官作《易》

從《周禮·春官宗伯》中可知:西周設有大卜、龜人、占人、筮人等卜筮官職,其官種之繁、人數之多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這些卜筮官員的工作任務應該就是將卜筮結果及應驗情況記錄下來,其最後成果自然應該就是《易經》,現存《易經》卦爻辭中有些占斷顯然不是一次卜筮記錄而成,例如:

   「坤: 元亨, 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後得主, 利; 西南得朋, 東北喪朋; 安貞吉。」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睽·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 ·初六:繫於金怩,貞吉;有攸往,見凶;  孚嘀躅。」

  「巽·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遁·九三:系遁有疾,厲;畜臣妾,吉。」

  如《易經》系一人所作,顯然無必要在同一斷語中重複多個「亨」、「吉」之類的詞,故看來《易經》非一人一時所作。顧頡剛先生曾從卦爻辭中的故事推斷《易經》著作年代當在西周初葉11,這僅是從歷史可能性考慮,如再結合知識積累的邏輯考慮,由卜筮記錄積累成《易經》規模需要相當長時間,故《易經》的形成年代極可能綿延於西周三百多年間,作者應是多位卜筮史官。

4.孔子編《易》 

另一方面,由於有案可稽的最早《易經》應用史實是公元前672 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左傳·庄公二十二年》)這說明在孔子(551-479 B.C.)之前的公元前672 年《易經》就已經成書或初具規模。這從歷史的角度否定了孔子作《易》,可與前述從思想角度的否定相補充。

  然而,《易經》的語言風格與《詩經》、《春秋》確有相似之處12,不比《尚書》古奧,如:

    《易經》          《詩經》

    或躍在淵(《乾》)   魚潛在淵,……或潛於淵(《小雅·鶴嗚》)

  王用出征(《離》)   王於出征(《小雅·六月》)

  受茲介福(《晉》)   報以介福(《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

  繫於苞桑(《否》)   集於苞桑(《唐風·鴇羽》)

  君子於行(《明夷》)  君子於役(《王風·君子於役》)

    《易經》          《春秋》

  童蒙求我(《蒙》)   齊人救邢(《閔公·元年》)

  高宗伐鬼方(《既濟》) 晉侯伐衛(《文公·元年》)

  震用伐鬼方(《未濟》) 楚人伐吳(《定公·二年》)

  利牝馬之貞(《坤》)  考仲子之宮(《隱公·五年》)

  公用亨於天子(《大有》)公會鄭伯於垂(《桓公·元年》)

  這從一個側面表明《易經》與《詩經》和《春秋》的形成年代不會相差太遠,有可能是孔子統一編定。

  於是,從歷史與邏輯相結合考慮,符合史實的《易經》成書經過的邏輯推斷是:

  《易經》是西周時期將卜筮卦象與有應驗的卜辭結合起來的卜筮記錄,作者為西周多位卜筮官員。西周末年,社會動蕩,王權衰而諸侯興,於是一些卜筮官員攜《易》投奔諸侯。春秋時期,魯國文化發達,必有《易經》傳入,《易》在傳抄過程中難免添加減漏,這應是後來形成多種《易經》抄本的根源。孔子早年可能傾力於《詩》、《書》、《禮》、《樂》而未注意《易經》(這從《論語》中多次提及《詩》、《書》、《禮》《樂》的內容可以看出),到晚年才「晚而喜《易》」,驚呼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於是「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家》)而編定《易經》(包括卦序和卦爻辭),傳與門人,奠定今日通行本《易經》之基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孔子作書編冊之艱辛可以想見,竹簡之錯漏脫落當屬常事,故編《易》時可能發現個別中斷或不連貫處,於是孔子自行補入──這應是有些爻辭與前後爻辭關係不大的原因,如乾卦「九一」、「九二」、「九四」、「九五」、「九六」各爻都講「龍」,唯有「九三:君子終日乾乾」講君子等。《易經》也只有通過孔子經手並以其所創之師授徒式教育體制代代相傳,才得以發揚光大。

5. 關於《易經》思想和作者的結論

    至此,得出《易經》草創於殷商、漸成於西周、編定於孔子的分析結論,《易經》思想總體上是西周時期掌握知識的中層卜筮官員對世界事物的認識。這一結論可以較圓滿地解釋《易經》的思想、形式、作者以及卦爻辭中記錄的「高宗伐鬼方」、「晉侯以錫馬蕃蔗」等故事,不致於產生邏輯矛盾和歷史矛盾。

推薦閱讀:

神傳祥獸:鳳凰傳說(上)(組圖) 作者: 修竹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作者:寬運法師
六爻預測疑難問題初論 作者:唐玉龍
論八字的刑沖合破害(轉貼自原作者不才老朽)
《詩唐漫步(初盛唐部分)》作者:半塘殊子

TAG:思想 | 易經 | 作者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