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大墓一覽
中國西漢、新莽和東漢時期的墓葬。其考古工作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絕大部分是50年代以後進行的。漢墓分布很廣,數量巨大,除西藏、台灣以外,全國各省區都有發現。分布比較密集的地方是兩漢的都城和當時郡縣所在地。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發掘的漢墓約在萬座以上。主要是統治階級的墓,其中屬於諸侯王一級的有20多座,列侯一級的約80座。發掘的漢墓資料,對研究漢代的社會經濟、物質文化和喪葬制度,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墓上設施 除繼承戰國以後在墓上堆築墳丘的作法外,貴族官僚墓還在墳丘四周用夯土築造圍牆以為塋域。東漢時期興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闕,闕前辟神道。神道兩側還列置人物和動物的立雕石像。 墓的形制 從構築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地面挖出長方形豎穴土坑作為墓室,稱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構築木壁墓室,稱木槨墓;用空心磚或小磚或石板(塊)砌築墓室,則分別稱為空心磚墓、磚室墓、石室墓。一種是在豎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側掏出橫穴作為墓室,稱土洞墓或洞室墓。另有在山上鑿洞建造的,稱作崖墓。空心磚墓和磚室墓有的也在土洞中砌築。在許多大型磚室和石室墓中,還流行彩繪壁畫為裝飾,稱壁畫墓。在石室墓壁上雕刻各種畫像的,稱畫像石墓。在磚室墓中另嵌入一種模印畫像的磚,稱畫像磚墓。 諸侯王墓的構築方法與一般漢墓大體相同,但更為複雜。豎穴土坑的,有多層棺槨,棺槨外設黃腸題湊,例如北京大葆台漢墓,長沙咸家湖漢墓。鑿山為墓的,布置多側室,多耳室、例如滿城漢墓和曲阜九龍山漢墓。有的還採用豎穴和鑿洞相結合的做法,例如廣州南越王墓和徐州北洞山漢墓。北洞山漢墓的主體建築是採用開鑿山洞的方法,而府庫倉廚等附屬建築則採用開鑿豎穴石坑、再行砌建的方法,這與南越王墓的建築形式基本相同。 葬具和葬俗 土坑墓、土洞墓、空心磚墓和磚室墓通常只用木棺;木槨墓大都一棺一槨,諸侯王、列侯使用雙層或多層棺槨。一般地說,西漢前期流行土坑墓、土洞墓、空心磚墓、木槨墓,單人葬;西漢後期出現石室墓、磚室墓、壁畫墓,開始流行夫妻合葬。到了東漢,磚室墓普及全國各地,畫像石墓、畫像磚墓和崖墓也在山東、四川等地廣泛流行,併流行家族幾代合葬。不論單葬合葬,死者都是仰身直肢葬式。 隨葬品 因身份貴賤、家資貧富而有很大差別。西漢前期,貴族官僚大都把死人當作活人看待,將生人所用的車馬、金銀珠玉佩飾、絲織衣物、銅漆器皿、食品、錢幣等葬入墓中;將房屋、田地、武士、奴僕和牲畜等製成模型和偶像隨葬。一般漢墓也有數量不等的銅、陶生活用具。西漢中期以後,陶質明器增多,時代愈晚,明器的種類和數量愈多,比較貴重的銅器、漆器則逐漸減少。到了東漢末年,隨葬品幾乎全被陶明器代替。 郪江鎮古漢墓 郪江鎮位於三台縣城南47公里處的郪江河畔,與中江縣隔河相望。東鄰建中鄉,南與中江縣交界,西連安居鎮,北界觀橋鎮。1992年9月建制調整設單列鎮,是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郪江鎮歷史悠久,為古代郪王城遺址,西漢至南朝齊為郪縣治所。明朝因葬千總於此,故名千總墳,諧音千子墳。因有郪江從場鎮南側流過,鎮由此得名。郪江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境內數以萬計的東漢崖墓群系全國四大漢墓之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的古建築、千佛岩和九龍橋都具有極高的文物保護價值和旅遊價值.該鎮1992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而郪江鎮古漢墓也成為四川電視台報道過的有名古代建築。 風篷嶺漢墓 長沙望城縣風篷嶺漢墓的墓主為某代劉姓長沙王后的墓葬。目前,該墓的發掘和清理工作已經結束。發布會上,考古人員展示了此次發掘出土的部分文物。研究所負責人表示,考古人員從墓地中發掘的珍貴文物超過兩百餘件,其中的金縷玉衣,更是湖南省的首次發現。說明漢代長沙國與其他諸侯國一樣,都施行玉衣制度。另一件銅燈上「長沙元年」的銘文,則表明了漢代長沙國使用了自行紀年的方法。 「中」字形豪冢王室規格 風篷嶺一號墓位於湖南省望城縣境內。2005年12月8日,施工人員在望城縣風篷嶺施工時發現有墓葬遺迹,後經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望城縣文物管理所專家調查勘探後確認,這是一座漢代大型豎穴土坑墓。發掘工作於2006年3月展開,10月8日結束。 據考古研究所負責人介紹,整個墓全長30.3米,整個古墓由墓道、墓室兩部分組成。其中墓道長10.7米,寬5.6米,為斜坡式台階墓道。墓室長19.6米,寬14.8米。而墓坑平面則呈漢字的「中」字形。 此外,墓室的結構複雜,槨室內分隔成主室,和東西兩側室。每個室內又間隔成前中後三個小室,所以整個槨室共有9室。兩層漆繪套棺位於主室南部的棺室。正是在這個套棺內,考古人員發現了金縷玉衣以及大量隨葬的金器、玉器、銅器、漆器等文物。其中漆器數量最多,約80餘件,多為紅地黑彩,色澤鮮艷。 此外,考古人員還在墓壁四周與外槨之間發現了三層壘砌席的「題湊」木枋。這些木枋約為84厘米長、34厘米見方的木頭。考古學者介紹,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相繼發現的保存有黃腸題湊的都是西漢諸侯王或王室墓。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喪葬制度,如此巨型的墓室採用了「黃腸題湊」的墓葬制度。正是根據該墓非同一般的規模和具有「黃腸題湊」的葬制,考古專家最初判斷,此墓室為漢代某一代長沙王或王后或其他親密王室成員之墓。 墓主為長沙王王后 該墓被發現後,墓主到底是誰,引起了不少推測。考古學者認為,墓葬規格明顯高於馬王堆漢墓。在隨後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出土的三件漆耳杯上發現有朱漆書寫的「長沙王后家用杯」等文字,字跡清晰,為漢代隸書。而在出土的三件漆盤上,還發現了有用朱漆書寫的「張姬橯槃」的字樣,根據這些文字,專家分析確定,墓主應為某代劉姓長沙王王后。而且根據一件漆器上的文字,考古研究所得出了進一步結論———這位王后姓張,生活在西漢晚期,她的丈夫是第五任至第八任劉姓長沙王中的一位,但最終結論有待於發掘報告全部完成後才會做出。 墓穴隋唐曾被盜 據考古所負責人介紹,早在全面發掘前,考古人員就發現了墓穴存在被盜痕迹,盜洞位於墓道的後端和後室處,不僅如此,專家還從盜洞里清理出了四件文物,分別是貼金玉飾、鎏金青銅羊鎮、青瓷碗、青瓷雙唇壇。其中,前兩件做工精美,設計巧妙,為古墓本有的陪葬品,而後兩件為盜墓者所遺棄的物品。在對這四件文物進行分析後,專家推測:該墓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被盜。 至於墓葬時代的判斷,目前學者們的觀點尚未統一。長沙市考古研究所所長何旭紅認為,該墓具有很多西漢中後期古墓的特點,如擁有階梯式墓道而非斜坡式墓道,夯木為豎立而非橫鋪,墓室結構呈"中』字形而非"甲』字形,這些特點再結合兩件出土文物,基本可以確定它的年代為西漢中晚期。但也有學者認為墓葬的年代可以推至東漢初年。 考古發現使得漢代長沙國王室墓地分布有了新認識,那麼能否推測,一直懸而未決的劉姓長沙王墓葬群的位置有可能就在風篷嶺呢?對此長沙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黃朴華告訴記者,目前並不能做這樣的判斷。 根據以前對西漢古墓的發掘經驗,學術界普遍認為漢代長沙國王室墓地有兩處:一是吳姓長沙王王室的墓地在咸家湖周邊,而另一處劉姓長沙王王室墓地則集中在楊家山一帶,此前在那裡也發現過一座疑似劉姓長沙王后的陵墓。風篷嶺一號墓位於望城縣湘江西岸丘陵上,距離長沙市區較遠。墓主人又被確定為漢代某代長沙王王后,因此該墓地的發現,使學術界認識到,漢代劉姓長沙王王室墓地不僅在湘江東岸的楊家山一帶,在湘江西岸也同樣有分布。 此外,由於這一墓葬與吳著的象鼻嘴一號漢墓王陵僅隔不到6公里,打破了兩個不同姓氏的長沙王墓葬區一東一西的對立局面,有學者認為,這有利於考古界進一步研究兩者之間的關聯及墓葬分布規律,並可能幫助確定其他幾位長沙王的墓葬埋藏地區。 相對於西漢前期諸侯王墓外藏槨平面布局為迴廊形式,風篷嶺一號墓地內分9室,外藏槨房採用了不互通,分室(槨)房面積較大的平面布局。同西漢晚期的此類墓葬比起來,該墓地形成了傳統的喪葬形制,葬制鏈接。考古專家認為,以上這些發現都為漢代諸侯王王室墓葬中的玉衣、黃腸題湊、外藏槨等喪葬制度的演變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風篷嶺漢墓的發掘,創下了長沙乃至全國考古界的數個「第一」: 1.長沙地區第一次發現玉珪。玉珪是漢朝時喪葬儀式中重要的禮儀用器,但之前從未在長沙地區出土過,即便是著名的馬王堆漢墓中也沒有發現玉珪。 2.第一次在湖南出土大量漢朝金餅。墓中發現了金餅19件,每件重250.5克,直徑6厘米,上面還有「V」字形符號,純度很高。據介紹,今天的250克約合漢制的一斤,這些金餅應該都是按照「一斤」的標準製造的,當時作為貨幣來使用,稱之為「上幣」。 3.第一次在長江以南發現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漢朝最高規格的喪葬殮服,此前,我國已出土金縷玉衣的墓葬只有8座,都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只在衡陽出土一件絲縷玉衣。風篷嶺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破碎的錯金玉片和金線,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經復原了幾片金縷玉衣的殘片。專家介紹,根據嚴格的漢制,實際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只能使用銀縷玉衣,此次在長沙王后墓中又發現金縷玉衣,說明西漢時制度執行得並不嚴格或者未形成定製。 4.在湖南發現諸侯王的一種新葬制。以前湖南地區諸侯王級墓葬的外藏槨房都是相通的迴廊狀,風篷嶺漢墓則是不互通的分室狀,豐富了考古界的認識。 龜山漢墓 龜山漢墓位於中國江蘇徐州市九里經濟開發區境內的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眾開山採石首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會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 小龜山漢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蘇徐州市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漢墓分為南北兩個甬道,長度分別為56米,二甬道長度差僅為11.90厘米,二甬道之間的距離19米,共有15個墓室,墓道和墓室總面積達到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 龜山漢墓一走進南甬道,一束紅色的激光從裡面射出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保安措施,其實這束激光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長的甬道,精度居然達到了1/16000。南北二條的甬道平行向里開鑿,二甬道距中軸線的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1/10000。二甬道的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會相交。通道地平面內高外低,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現在還不知道當時是如何打出精度這麼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注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此墓工程浩大,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 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眾開山採石首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會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徵集了該墓出土的劉注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一九九二年七月籌建,龜山漢墓第一期保護工程已於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龜山漢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為楚王襄王劉注墓,北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有南北兩墓道,墓室由人工開鑿而成。每條通道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 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條通道由26塊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每層13塊,每塊塞石重達6-7噸。 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東西全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此墓工程浩大,雕鑿精細,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十五間墓室和兩條甬道總面積共700餘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與埃及金字塔壘石成墓相比肩,當時的漢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得施工順利進行? 龜山漢墓開鑿之謎
塞石之謎 南甬道在發現時由26塊塞石堵塞,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據專家考證,漢墓的甬道在當時處於龜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質地來源於西南很遠的地方,它到底來源於什麼地方?在當時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漢代,古人又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龐大的塞石運來並塞進甬道? 墓葬開口位於龜山西側,有南北兩條甬道,甬道各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如將其向西無限延伸,其交點將位於1000公里外的西安,這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分上下兩層封堵,塞石間排列十分緊密,連一枚硬幣也無法塞進。且甬道兩壁都磨如平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修建這樣的甬道?
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令人費解的是,這一現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而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迹,有人認為是由於岩石石質不同而形成,但它為什麼偏偏出現在楚王棺室呢?
劉注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都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人云它乃為上天星宿分布,還有人謂其為楚王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楚王墓室頂部卻沒有,細考之,以上之論均不能自圓其說,這些乳狀石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劉注前殿位於整個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間墓室中最大的一間,面積達68.91平方米。象徵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飲賓客的大殿。中間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壯,氣勢雄偉,恰好撐在南北甬道的中軸線上,構造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該布局是巧合,還是另有寓意? 劉注前殿圖解7、壼門之謎:據專家考證,楚王夫人下葬應該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後,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時開鑿完成的。當時,兩個墓宮之間留有一道門,卻未開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後,才由工匠們「開門尋夫」。能夠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兩座墓宮勘測設計技術打造得天衣無縫,但在這裡卻留下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這裡是5個墓室中唯一一個開鑿不規劃的過道,楚王這邊門小,夫人那邊門大,使整個通道成為一曲尺形。有人說,這是在開門尋夫時找錯了位置,鑿到一半時才修正的。但是,在整個的15間墓室中,除了這一個過道外,沒有一處發生誤鑿,為什麼偏偏發生在這道只有兩米厚的牆壁處呢?再者,就算開始是誤鑿。 龜山漢墓是我國古代的一大歷史謎團啊! 徐州龜山漢墓管理處為了更好地發掘龜山漢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為廣大遊客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日前面向社會有獎徵求「四大謎團」的答案。 龜山漢墓棺室龜山漢墓是第六代楚襄王劉注和夫人的合葬墓,工程浩大、建築雄偉,充分體現了漢代粗獷豪放的美學風格。作為全國已知漢墓中極具科學文化價值和漢代特色的崖洞墓,它的建築蘊含了漢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藝。 據了解,目前龜山漢墓主要有四大謎團尚未解開: 第一、漢墓的兩條甬道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條甬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為1/16000,且墓道兩壁都磨平如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能修建這樣的墓道?第二、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間墓室和兩條墓道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當時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第三、劉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認為它象徵著照明的燈盞,還有人認為是象徵著楚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細考之,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四、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迹;有人認為是由於岩石石質不同而形成,但它為什麼偏偏出現在楚王棺室呢?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龜山漢墓的這些不解之謎陸續提出後,國內不少專家和學者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尚未得出一個權威的論斷。龜山漢墓管理處特向社會公開尋求有識之士探謎、破謎,對合理的解釋將予以一定的獎勵。 旅遊界有這麼一種說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 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徐州歷史文化遺存特別豐富,特別是古文化遺產中的漢代三絕,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其中又以漢墓位列第一。 迄今為止,徐州漢墓已發掘清理近300座,在這些形式各異的漢墓中尤以十幾座漢代王侯陵墓最具規模,而在這十幾座王侯陵墓中,龜山漢墓以其規模的巨大,建築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獨佔鰲頭。 龜山漢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1981年被當地群眾開山採石時發現。1985年,文物普查中徵集到該墓出土的劉注龜鈕銅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龜山漢墓是徐州漢墓中唯一確定了主人的墓葬。 我們來看一下龜山漢墓的平面圖。 現在我們來到劉注夫人的歌舞廳。大家看看墓室的頂部與我們前面看到的有什麼不同?是的, 上面有一個一個的是疙瘩。像一個個豐滿的乳房,所以被稱作「乳釘」。讓人不解的是,「乳釘」象徵什麼?為什麼要做它?有人說,那是象徵天上的星座。古人認為,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相互對應,人死星落。也有人說,那是一種裝飾,以避免墓室頂部的單調,反映了古人的一種審美意識。還有人認為,「乳釘」是女性的乳房形象,不然的話,為何「乳釘」單出現在夫人的墓室呢? 龜山漢墓為兩座並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為楚王襄王劉注墓,北為其夫人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於龜山西麓,呈喇叭形狀,有南北兩墓道,墓室由人工開鑿而成。每條通道長56米,高1.78米,寬1.0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 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條通道由26塊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每層13塊,每塊塞石重達6-7噸。 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東西全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其中南為楚襄王劉注墓,北為其夫人之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有南北二甬道,甬道沿中心線開鑿誤差僅5mm; 二甬道水平誤差僅8mm,夾角僅20″。15間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 主次分明,總面積700餘平方米。此墓工程浩大,雕鑿精細,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兩千多年前古代測量儀器非常簡陋,工匠全部在堅硬的花崗岩石上作業,且雕鑿精細,結構奇特,他們是用什麼方法完成這項浩大工程並達到不可思議的精度呢?謎團二走過長長的甬道,就是楚王墓室部分了,眼前立刻豁然開朗。大約有七八間鑿就的房間,每一間房間都打鑿的相當考究,不過壁面以及頂面的雕刻鑿痕與甬道相比反而粗獷了許多,也許甬道壁面的光滑平整是為了方便封墓巨石的移動,而墓室內部的雄渾風格才是漢代審美的真實體現。
凡是面積稍大些的廳,都有意識地留下幾根方形的大石柱,以增加抗塌方能力。石柱也經過了精心雕琢,四面十分光潔平整。墓室的頂部即相當於房子的天花板部分,處理得也十分别致,不是平面的,而是用幾個由牆壁與天花板的夾角向屋頂部中心逐漸傾斜的菱形所組成,上面還雕刻著精微的線條。工匠們如此不厭其煩,大概是想避免視覺上的單調。通過這些變化使房間結構富有變化,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加大抗塌陷能力。 塞石在龜山墓外堆放著大量長方形巨石,它們是用來填充兩條甬道,防止盜墓的。這些巨石每塊就大約七噸重,很難移動。在兩千多年前,生產力極其低下,當時的工匠是怎樣把重達幾噸的「巨無霸」送到甬道里的,而且還要分兩層緊密疊放?1992年,工作人員準備把南部甬道塞石拉出墓外時驚訝地發現,甬道內的上下兩層塞石接縫非常嚴密,兩層巨石之間甚至連一枚五分硬幣都塞不進去。 龜山漢墓地下宮殿氣勢恢宏的劉注夫婦墓就是由這些塞石封堵於墓室之中,這些巨石不僅體積龐大,數量還達到了26塊。如此大的採石量,小小的龜山能夠提供豐富的石材嗎,地下宮殿不受影響嗎,如此看來,這些巨石似乎不應出自龜山。 但是這些塞石與龜山的石質相同,皆為石灰石。更有說服力的是,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在發掘清理時,考古人員發現在其外墓道前段,「殘石較多,中部鑿制出一"塞石』雛形,呈長方形,上部已做出光潔的表面。還有一件"塞石』毛坏,因加工時已斷裂,故棄置於墓道西側。」既然獅子山楚王陵的塞石是就地取材的,那麼龜山楚王陵的塞石是不是也來自本地呢?很可惜沒有人能給我們一個完滿的答案。 壺門偌大的一座合葬墓,只有一個過道相通。稱之為壺門,這道壺門開鑿得很特別。東壁平直,西壁平面為曲尺形,即北面大而逐漸向南面縮小。 在整個墓室的建造水平都很精湛的情況下,這個不規則的門特別能引起人們的注意,也許建造者想通過壺門的變化暗示使用者性別的變化,因為在壺門連接的是兩位主人的墓室。 中國著名考古專家蔣若是先生在談到這個門時,評價為「誤鑿」。他說:「這是全墓唯一開鑿不規則的過道。壺門另一側卻是全墓刻鑿最講究的門飾。這說明壺門是劉注墓室特意為夫人預留的"通道口』,而通道口的北口之所以如此之寬大,應是劉夫人墓室在開鑿時,為"開門尋夫』而發生的誤鑿。等發現與預留的通道口出現錯位時才加以糾正,故而形成後來的曲尺形。」 整個墓葬除此「過道」之外,沒有一處發生誤鑿。尤其是甬道打鑿的精度更令人震撼,那麼,這個進深僅1.9米的過道,至於會誤鑿嗎?即使是,誤差會如此之大嗎? 即使這是事先預留的通道口,那邊更可以事先做下記號方便鑿通。施工人員既然能完成精細的甬道設計,想要在夫人墓這邊開鑿尋夫之門,當然不應是難事,怎麼會誤鑿如此之大呢?就算事先沒留記號,石壁厚度近兩米,在未鑿之前,又怎麼知道已經是「誤鑿」而自動改正了呢?既然不知道是誤鑿,一直鑿過去,也會鑿通的,「誤鑿」又何從談起呢? 行筆至此,才發現墓室謎團難以一一盡數了。根據與楚王劉注同時代同爵級的諸侯王的墓葬制度類推,劉注下葬時應該身裹銀縷玉衣,有鑲玉漆棺,這些東西真正有沒有呢? 按照官制,劉注的官印應該是駝鈕金印,而在墓室中我們只發現了兩個龜印,都是私印,那麼駝鈕金印又沒有跟隨他一起下葬?由於墓室被盜等原因,這些也都成了不解之謎。在劉注棺室周圍,分布著廁所、廚房、馬廄等實用居所。中國文化發展到後來越來越抽象化,即便是王陵,也只是象徵性地建上幾間大堂。也只有漢代,人們把死作為生的延續,才會在墓室中有如此紛繁複雜的布置。在劉注的墓中參觀,好像在探望主人的家居,毫無北京帝王陵墓的陰森。
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是從點滴中體現的。人們驚訝地發現劉注的廁所可謂是相當前衛。在平地上放置兩塊長方形的石頭,兩石之間便是一個坑了,人踩在石頭上方便,跟現在的蹲坑式沒有大的區別。更使人稱奇的是,在蹲坑右側靠牆的地方,還單獨鑲了一塊石板,石板上安裝有一小柱狀把手,方便的人可以抓著站起身來,如此構想可謂先進。即使兩千多年後,許多廁所,能達到這種水平的實在也算不多。 龜山漢墓劉注棺室同樣有趣的還有塞石上的一段古文,譯文就是:「後世的賢大夫們啊,我雖然是個下葬的一代楚王,但我敢向上天發誓,我的墓中可沒放什麼華貴的服飾、值錢的金寶玉器,只不過埋了我的棺木及屍骨,當您看到這刻銘時,心裡一定會為我悲傷的,所以你們就沒必要動我的墓穴了。」言辭非常懇切,似乎含淚而書。然而這些話並沒有打動盜墓者,劉注夫婦的墓還是被盜了。由於有巨大的塞石護衛墓室,盜墓顯然是一項不亞於造墓的浩大工程,這必須是官府行為。借牛馬之力將石頭拽出來,只要上層石頭掏出來,人就能進去了,自然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今天看到的漢墓里,文物基本沒有多少了。
大雲山漢墓 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於2009年底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現已確認大雲山頂部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考古顯示周邊曾有500米見方的圍牆,裡面曾經有密集的建築群,陵園東門尚有道路、闕基等遺迹存在。經過鑒定,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墓主人是江都王劉非。 大雲山漢墓,位於盱眙縣馬壩鎮雲山村的大雲山頂上有個水塘,當地人稱之為「龍塘」。就在這龍 大雲山漢墓1號墓室塘下數十米處埋藏著一位古代重要人物。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於2009年底開始經過近1年的考古勘探與發掘,取得了重大考古發現。原來這是一處極為壯觀的陵園式諸侯王級別的西漢古墓群,墓園內發現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車馬坑1座,各種等級的陪葬墓13座。大雲山漢墓正南方2公里處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東陽城遺址」,它與小雲山、青墩山三山相連,山頂海拔73.6米,是洪澤湖東部地區的唯一山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此發現很多漢墓並出土大量珍貴文物。2009年初,一夥盜墓賊在大雲山頂部挖掘古墓,連喪四條人命,驚動了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和盱眙縣人民政府投入巨資,於2009年上半年開始對大雲山漢墓進行搶救性挖掘。經過一年多的鑽探、發掘,現已確認大雲山頂部原來是漢代的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園,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考古顯示周邊曾有500米見方的圍牆,裡面曾經有密集的建築群,陵園東門尚有道路、闕基等遺迹存在。已發現南北走向的三座大墓,還有13座陪葬墓,以及武器坑和車馬坑。從墓葬規模、形制及出土文物來看,這是一處西漢早期的規格極高的夫妻同冢異穴合葬墓。自2010年7月中旬起,考古現場連續三次對外開放,包括央視、江蘇衛視在內的全國數十家媒體聚焦大雲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連續報道,在社會上掀起了遊覽大雲山的熱潮,一股股人流湧入尚在考古發掘中的大雲山,特別是大雲山漢墓的墓主身份已成為社會各界的熱門話題。
1號墓、2號墓中均發現黃腸題湊、金縷玉衣和玉棺(也稱玉匣),這是漢代最高級別的墓葬。到 黃腸題湊目前為止,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在江蘇,這是繼揚州天山漢墓之後第二次發現黃腸題湊),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因此,大雲山1號墓、2號墓的主人必定是西漢早期地位十分顯赫的人物。 大雲山1號墓是一處漢代大型豎穴岩坑木槨墓,墓室南北長35米、東西寬26米。墓室位於一個深塘之中,當地稱為龍塘,南北雙斜坡墓道,南墓道長40米、寬8-21米,北墓道被開山採石破壞,殘長30米、寬12-16米。東漢和唐宋時期這裡多次被盜挖過,盜墓賊盜走部分財寶後還曾放火焚燒棺木。儘管如此,墓室內依然可見金絲楠木整齊地碼砌在棺室外圍,能看出每根金絲楠木直徑都在30厘米左右。 這種在墓葬中槨室周圍用貴重木材堆壘的框壁結構就是著名的「黃腸題湊」。1號墓棺木是梓木材質,墓中發現了「金縷玉衣」和「玉棺」。「玉衣」也稱「玉匣」,是漢代高規格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是穿戴者高貴身份的象徵。其中以黃金絲線連結方形玉片的稱為「金縷玉衣」,用銀線、銅線 金縷玉衣編織玉片的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一套「金縷玉衣」要用兩千多玉片和相當數量的黃金,而且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因此造價十分昂貴,通常是帝王的專用品。玉棺,即在木製棺木上鑲貼玉片之棺。1號墓的外藏槨用的是樅木,這裡倖存了大量文物,分藏在「兩層樓」中:上層是裝滿兵器的馬車,下層是鐘鼎等生活器具。隨葬兵器分為實用器和明器兩種。明器較小,只有實用器真實大小的幾分之一。實用兵器大多精美,種類有戟、矛、劍、鈹、錐、弩機、箭鏃、鐵鋌、鎧甲等。墓中還出土了編鐘、編磬、鎛、銅鼎、鎏金龍首銅樂器架、錯金銀嵌玉石瑪瑙銅鎮、銅甑、銅虎、酒筒、錢櫃、銅俳優俑、銅祖、銅鏡、帶鉤、純銀傘柄、金纓絡、紅黃綠等各色寶石、環柄包金鐵刀、銅燈、各種精美玉器、陶耳杯、陶壺……真可謂金、銀、銅、鐵、陶、玉、漆木器各種器具一應俱全,禮器、樂器、兵器、生活器具應有盡有,幾乎把生前奢華精緻的生活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地下宮殿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個箭箙中有300支箭,而箭鏃的品種竟有15種,幾乎涵蓋了當時遠程射擊和近程射擊的所有箭鏃品種,墓主人對兵器的鐘愛和專業顯而易見。2號墓與1號並列、相隔13米,墓中也發現了黃腸題湊、金縷玉衣和玉棺,墓主可能是1號墓墓主的夫人。7號坑位於陵園內東南區域,是未盜掘的 玉棺細部一座大型豎穴岩墓,南北長26米,東西最寬處達18米,坑內木槨保存基本完好,南北長約15米,可能是1號墓主的晚輩。此外,位於陵園北牆與西牆外的3號坑、6號坑內還出土了大量明器類鐵戟、鐵劍、銅弩機、箭鏃、箭箙、盾牌等各類兵器。 而其中出土的一件銅鈹更令人稱奇。據介紹,鈹是一種兩面帶刃,形狀似劍,裝有長柄的長兵器,通常由鈹首、木柲和銅鐓三部分組成,屬於步兵類武器。鈹在作戰時主要用於直刺和砍殺,盛行於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大雲山漢墓發現的銅鈹其帶刃的前端類似短劍,長約30厘米。雖然距今至少已有2100年,但黑色的鈹身仍泛出幽暗的光芒,其鈹尖和鋒刃似乎並沒有缺損。另外鈹身上的暗花紋,更是令人嘖嘖稱嘆。這些黑色捲雲紋雖然清晰可見,但手摸上去卻很光滑,絲毫感覺不到紋路的存在。 考古專家介紹說,這叫暗花紋,是極少數精緻的劍、戈、矛上所飾的菱形、米字形及火焰狀幾何裝飾,只見於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地區所出的兵器之上,是吳越青銅兵器鑄造中特有的絕技。暗花紋技術早已失傳,再加上發現量極少,目前技術上對暗花紋尚無法完全複製,這些花紋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如今已成謎。 大雲山漢墓-多次被盜,「說東陽,道東陽,東陽遍地是寶藏。自從出現盜墓賊,十墓被盜九墓光」。盱眙東陽古墓屢遭騷擾,當地流傳起這樣一句順口溜。2009年,一夥盜墓賊的行動,驚動了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大雲山由此揭開了一段向世人訴說的歷史篇章。 去年,一夥盜墓賊的行動,驚動了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大雲山由此揭開了一段向世人訴說的歷史篇章。 「這伙盜墓賊非常專業,他們用現代化的炸藥打洞,我們發現的洞口很小,可下面空間很大,炸藥是在地下膨脹,形成垂直的盜洞。」之前,當地村民傳言說,這群盜墓賊動了當地的龍脈,大雲山是由一條龍死後化成,山頂上有一個水塘,被村民稱為龍塘,那些賊挖的洞穴就在龍身上。山上還有個「仙人洞」,村民把盜墓賊之死歸於仙人動怒了,在這些盜墓賊死後,村民看見從洞口冒出縷縷黑煙,三日不絕。此次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是因盜洞坍塌,致使盜墓賊窒息死亡。 「而且,盜墓賊還向警方說謊,稱他們打的盜洞方向是朝向東北面,好讓警方失去判斷,為的是再次下手,果然死了4人的第二天,盜墓賊們並沒罷手,再次光顧了墓地。他們不僅尋找古墓位置極其準確,而且工具也很獨特,有的連我們都沒見過,都把它當做文物保存了下來。」一位考古人員說。從南面墓道滑到1號墓的坑道盜洞的底部位置,這裡正是龍塘的最底部。考古專家說,所謂龍塘其實是古代盜墓賊留下的深坑,後來積水。所以古墓內全都是青淤土。考古隊員說,去年的那伙盜墓團伙被抓後,南博考古所從2月中旬開始勘探,9月正式發掘。「這是一處漢代大型豎穴岩坑木槨墓,有墓園、圍牆、城門,墓上還有地面建築,其規模龐大,等級極高。」
記者發現,墓室里的棺木橫七豎八,而且部分棺木有被燒黑的痕迹,考古隊員對此解釋說,東漢和唐宋時期都被盜過,可能還動用了軍隊。盜墓賊翻動了棺木,他們盜走財寶後,又放火燒了棺木。就在殘破的棺木夾縫處,記者看見一塊閃閃發亮的碎片,「這是金縷玉片,盜賊把金縷絲線盜走,將玉片丟棄,因為在漢代,玉的等級很嚴,弄不好要被殺頭,而金絲則可以賣掉。」 大雲山漢墓考古末期,出土了「江都」字樣的封泥和印章,因此考古專家斷定,大雲山漢墓的主人就是江都王劉非。 劉非,公元前155年立為汝南王,前154年吳楚七國叛亂時,任命為將軍,吳破,徙為江都王,治故吳王所屬之地。在位二十七年死。劉非破七國之亂後,統轄吳王劉濞的屬地,國富民強,本人又在位27年,因此有能力建起大墓。而劉非之子劉建承襲了父親的屬地也稱江都王,但因受到淮南王謀反事件牽連而自殺,所以不可能葬在此大墓中。 從目前考古發掘資料分析,結合東陽古城遺址的歷史沿革,記者請教了幾位歷史學家,他們認為大雲山漢墓墓主人的身份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荊王劉賈 劉賈是西漢初泗水沛(今屬江蘇)人,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堂兄。他曾任將軍,隨從劉邦東擊項羽。不久,奉命入楚地,後渡淮。公元前201年,劉邦稱帝後劉賈被封為荊王。史書記載「將軍劉賈有功,及擇子弟可以為王者」,「立劉賈為荊王,王淮東五十二城。」漢書記載,劉賈是在東陽封的王。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東擊荊,劉賈率兵御之,為布軍所殺。 郃陽侯劉仲 漢高祖劉邦的哥哥。公元前200年,劉邦下詔將劉仲和其長子劉肥一同封為王。劉仲被封為代王,統轄今河北、山西一帶。代國為北方邊境重地,當匈奴於公元前199年入侵代國的時候,身為代王卻毫無軍事才能的劉仲根本無力堅守邊疆,只好棄國獨自逃回洛陽。劉邦對此大為惱怒,於公元前199年10月下詔革去劉仲的王位,貶為郃陽侯。劉仲共做了6年郃陽侯,於公元前193年抑鬱而終。後因兒子劉濞封王,被追謚為代頃王。 吳王劉濞 劉邦的侄子,劉仲的兒子。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年滿20歲的劉濞受封為沛侯,英布反時,劉濞以騎將,隨從劉邦破英布軍。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故而封劉濞為吳王,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封國被中央廢除。 堂邑侯陳嬰 秦東陽縣(今安徽天長)人,任過縣令史,後來為反抗暴秦統治,率眾投奔項梁,共立熊心為楚懷王,後投靠劉邦,封堂邑侯,傳了四代。人們都聽說過「金屋藏嬌」的典故,其實,金屋藏嬌原本指的是光明正大、明媒正娶的大老婆,並非為流傳的情婦、小老婆的代稱。這位「嬌」就是陳阿嬌,陳阿嬌出身王侯世家,她的曾祖父就是與劉邦一起打天下,被劉邦封為堂邑侯的陳嬰。盱眙大雲山旁的小雲山曾發現過陳嬰家族墓。 江都王劉非、劉建 劉非,江都易王,景帝子,母程姬。公元前155年立為汝南王,前154年吳楚七國叛亂時,任命為將軍,吳破,徙為江都王,治故吳王所屬之地。在位二十七年死。劉建是劉非之子,為第二代江都王,極度荒淫。淮南王反叛事敗露,朝廷懲治同黨、涉嫌者,牽連到江都王劉建。朝廷派人前去審訊,劉建恐慌,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畏罪自殺。於是封國廢除,封地併入朝廷,成為廣陵郡。
獅子山漢墓 獅子山漢墓是西漢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它位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徐州市三環路獅子山,四千餘件兵馬俑是漢墓的重要陪葬品,它發現於1984年,時隔十年後,發掘了主人墓——漢墓。漢墓位於徐州東郊獅子山南麓,鑿石為室,穿山為藏,墓室嵌入山腹內深達百餘米。 其龐大的規模、恢宏的氣勢、奇特的建築結構,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墓中出土各類珍貴文物二千餘件(套),有金、銀、銅、鐵、玉、石、陶等質地,其中不乏傾城傾國的藝術珍品,如雕龍玉璜、弦紋玉環、雕花玉厄、螭虎紋玉飾、鑲玉漆棺、銅扁壺等,均是國內考古的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王陵中殘留的楚王遺骨,首次成功地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在中國的漢代,盛行靈魂不滅,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思想,普遍認為「人死輒為神鬼而有知」,由此產生了「事死如生」的喪葬觀,在墓室的形制和結構上也極力摹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住宅,而且在隨葬品方面盡量做到應有盡有,幾乎包括了生人所用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一應物品與器具。著名考古學家、研究員王愷近22年來,憑藉一把鐵鏟,與他的同伴一起在江蘇省徐州市先後找到7座漢墓。時至今日,這位62歲的考古學家,仍然拎著鐵鏟在徐州四周的山上轉來轉去,尋找那些隱藏在山裡的漢墓。他找到的獅子山漢墓震動了世界,他的名字因此被寫進了英國劍橋的《世界知識分子名人錄》。
王愷,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身高體胖,面色紅黑,一 獅子山漢墓兵馬俑副長年在野外作業人的形象。其實,這正是典型的考古人的外貌特徵。 1977年,王愷從洛陽市博物館調回故鄉徐州,一踏上這塊充滿濃郁楚風漢韻的土地,他就盯上了漢墓。徐州城四周埋葬著西漢12代楚王,在王愷回來之前,徐州只能確定第一代楚王劉交的陵墓,其他十一個楚王誰也不知道葬在何處。王愷發誓要在後半生中找到這些漢墓。 到1990年,王愷和同志們一起共找到了6座漢墓,它們是:北洞山楚王墓、馱藍山楚王墓、南洞山楚王墓(兩座)、東洞山楚王墓、卧牛山楚王墓。1991年,他找到了獅子山楚王墓,驚人的考古成果,使他成為國內外矚目的知名人物,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胡錦濤、吳邦國、李鐵映、錢偉長等對他的考古成果給予很高的評價。 一鍬挖出兵馬俑,王愷看到了楚王的影子 徐州市東郊的4公里處,有一座海拔61米的山峰,由於狀若雄獅,故而當地人稱之為獅子山。1984年12月的一天,山腳下磚瓦廠的一個民工正在挖土。忽然鍬下「當」的響了一聲,接下來,就出現了一個奇蹟———繼咸陽楊家灣西漢彩繪兵馬俑、西安臨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發現的第三批兵馬俑軍陣———徐州獅子山彩繪兵馬俑。此處出土的兵馬俑有四條步兵俑坑和一條騎兵俑坑。整體看去,規模宏大,造型美觀,雄壯威武,且塑造藝術與秦俑不同。秦俑以寫實為主,而這些漢俑卻是在繼承秦代雕塑藝術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造,即面部表情上具有寫實的特點,而形體塑造上則運用了寫意的手法,含蓄而耐人尋味。 在眾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眼睛盯住俑坑頻頻驚嘆的時候,已經找到了6座漢墓墓的王愷,眼前晃動的仍然是兩千多年前楚王的影子,他把探求的目光轉移到俑坑後面的山峰。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及敏銳的感覺,使他發出了與眾不同的聲音:「這些兵馬俑不是孤立的,附近肯定有一個顯貴的主人,且他不是一個普通的軍事將領,因為史書上沒有西漢軍事重臣死後葬在徐州的記載。但是,古城徐州自古為經濟發達地域之一。這裡群山環抱,地勢險要,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東臨大海,西控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古詩里說得精彩,叫做"自古彭城列九州,龍虎爭鬥幾千秋』。早在楚漢相爭期間,漢高祖劉邦就曾封大將韓信為楚王,鎮守在這裡。劉邦稱帝的第二年就封其異母弟劉交為楚王,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管轄薛郡、東海等36縣。這個楚國是劉氏皇權的重要封國之一,楚王是當時楚國的最高統治者,西漢一朝,楚國傳了十二代王,到了王莽的時候才斷絕。兵馬俑的附近一定有一個大型的楚王墓,如果我沒說錯的話,那裡很可能埋葬著西漢早期的一個楚王。」人們還在半信半疑,這位考古學家已經手持「洛陽鏟」(一種考古探測用的鐵鏟)上山了。他這一去就是10年。 十年辛苦三次慘敗,王愷發出重誓 放眼獅子山的上上下下,山岡密布,野樹叢生,王愷心中的那個漢墓墓在哪裡?1985年10月,王愷率領物探隊找遍了獅子山的每個角落。他們在山上發現了大量的漢代瓦當、鋪地磚。這表明,在漢代的時候,獅子山上有建築物。王愷斷定,這裡就是當年楚王的陵園,後來被戰火毀掉了。他下令繼續找。有一老人說,獅子山早年間有大堆大堆的碎石子,老百姓不需要開山就可以取石去賣。「好好的一座山,哪來的大堆大堆的碎石呢?」王愷推斷的結果是:碎石是當年古人在這裡開山挖墓時剩下的,漢墓墓就在獅子山主峰的腹腔里。確定了大體方位後,王愷帶領大家展開了探測工作。獅子山主峰南側上分布著上百戶居民,民房依山而建鱗次櫛比,不可能拆掉所有的民房去打梅花樁探測。王愷的「洛陽鏟」在一戶民房前後畫了一個圈兒,認定這裡有望找到墓道。於是,花了一大筆錢徵用了這座民房,結果沒有找到墓道。再征民房,王愷不大好意思向領導張嘴要錢了。 這個時候,煤炭部地質勘探大隊前來幫忙,卻又因地形複雜難以探測而告退。第二次又失敗了。春節快到的時候,王愷的好朋友、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寧書年先生前來增援,他不但帶來了全國十餘省市50多位科技人員,而且帶來了維加重力儀、地震儀、磁法、電法、地質雷達等當時最先進的探測儀器。王愷對此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然而,結果仍然是失敗。
三次失敗已耗掉了國家幾十萬元,王愷有點心疼了。一面是心疼,一面又是心有不甘,「洛陽鏟」拄在獅子山南峰上,他仰天發誓:「找不到漢墓,我死不瞑目!」 開老人座談會,「大地窖」露出天機 1990年初春的時候,王愷決定召集獅子山地區的70歲以上的老人開一個座談會。他把老人們請到辦公室來,他叫這方法為「群眾路線」。老人們說了很多關於獅子山的故事,王愷在腦中逐一進行過濾,一個又一個地清除放棄,突然,他的目光盯住了一個老農一開一合的嘴。 那老人沒有注意他的目光,只在那裡自顧自地閉著眼說:「山上老張家的地窖可真大,很大很大的,能存上萬斤紅芋,有兩米多深……」王愷的大腦飛快運轉起來:山上的土層那麼薄,怎麼可能挖到兩米多深?是不是挖在了墓道上?不然的話,怎麼可能在山上挖出能儲存上萬斤紅芋的大地窖?想到這裡,王愷拎著「洛陽鏟」來到山上,找到那個有大地窖的人家。他下了地窖,前後左右環顧一番,就興沖沖地爬了上來,他對那戶人家說:「我們徵用了你家的大院。」1991年7月初,王愷率人在那個地窖里打深溝,然後向四面擴展。 獅子山漢墓7月14日,王愷激動得快要發抖了。他的向四外擴展的「洛陽鏟」終於觸到了一塊硬硬的石壁上。他認為這就是墓道的東壁。經過一番清理,果真發現了一道筆直的石壁,尤令他驚喜的是石壁上還有一道道密密的鑿子印。毫無疑問,下面就是漢墓,在西漢時的徐州,只有楚王才有能力切開山體為自己造墓。 1994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獅子山漢墓。徐州市政府斥巨資動遷了獅子山130多戶居民。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袁仲一曾說:「獅子山漢墓本身就奇特,因而它是世界級的。」「原來,從山頂開天井往下開鑿17米,然後鑿出12間總面積850多平方米的地下陵墓,一座獅子山幾乎被掏空了。試想,當時的民工只憑一鏟一鑿,這麼大的工程至少要用20年才能完工。帶天井的陵墓在國內沒有見過,國際上也沒聽說過,所以說它具有世界意義。」發掘開始了。王愷和同志們一起先清理那個巨大的天井,他們動用現代化的鏟車、吊車,三個多月清理出5000立方米的夯土和填石。 此後,33歲的副研究員邱永生,在王愷信任的目光中緩緩走進了封閉兩千多年的墓道。正如他們後來判斷的那樣,這座陵墓在楚王下葬後百年之內被知情人盜過,楚王的玉棺已被打開,屍骨也被拉了出來。楚王的金縷玉衣由3400片玉片綴成,但金線大部分被拆下變成了純粹玉衣。玉棺也被打壞,楚王的屍骨被踢得四分五裂,顱骨在東,下顎在西,肋骨散了一地,地上還有大量的碎玉和銅質官印。 忽然,昏暗的墓室里發出點點幽光,邱永生和他的同事們小心翼翼地向發光的地方走去。在楚王的玉棺前和嬪妃陪葬墓的旁邊,他們發現了數枚夜明珠。這些珠子歷經地下水兩千多年的侵蝕,雖然表皮有些脫落,但直徑仍達0?6厘米,而且個個顆粒飽滿、色澤鮮艷。 地上有一把青銅短劍,寒光閃閃,他們拿出10本稿紙放在劍鋒下輕輕一划,一摞稿紙立即分成兩半。 獅子山漢墓此外,還有玉璜、玉蟬、玉杯、玉龍、玉沖牙,176000多枚銅錢,130枚印章,共2000多件國家級文物。在漢代,人們普遍認為「人死輒為神鬼而有知」,並由此產生了「視死如生」,這座漢墓墓幾乎就和地面上的王宮一樣,隨葬品也包括了楚王生前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這些精美的文物,較為系統地展示了西漢楚國的歷史風貌,填補了我國漢初考古的大量空白,因而被稱為「九五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
1999年12月,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研究所對漢墓出土的文物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科技人員通過金屬成分和金相組織測定分析,判定該陵出土選樣的鐵兵器、鐵鑿和鐵甲片為炒鋼製品,這是我國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炒鋼製品,表明我國炒鋼技術的發明不晚於公無前154年。 王愷激動地說:「作為一個考古工作者,一生當中能遇到這麼一次就非常幸運了,我遇到了七次,而這一次是我一生當中最大的輝煌。」 楚國有12個楚王,那麼,獅子山漢墓里的這一個是他們當中的哪一個?通過對出土的銅錢及印章、封泥、兵器的精心考證研究,王愷認定,墓主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其他研究人員也都認同這個結論。 劉戊,是第一代楚王劉交的孫子。公元前174年繼位,生性淫暴。即便是在漢文帝之母薄太后大喪期間,他也敢跑到皇宮裡與宮女淫亂。劉戊積极參与七國叛亂,公元前154年所率叛軍被周亞夫打敗,拔劍自殺。漢景帝並沒有過多追究這位堂兄的罪過,同意按王爺規格將其葬在尚未竣工的王陵中。 根據在墓中發現的頭骨、下頜骨和肋骨等,考古學家和醫學專家復原了這位兩千多年前的楚王形象,他身高1?74米,肩寬40厘米,身材魁梧體格健壯,稜角分明,神態兇猛。同時,通過對牙齒、骨齡的分析,測出這位楚王死時的年齡在35~37歲之間。根據遺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復原古代帝王形象,在我國尚屬首次,因而引起世人稱奇。 王愷指著塑像說:「劉戊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這傢伙飛揚跋扈剛愎自用,當年那些勸他不要謀反的人都被他殺了。他的祖母和叔叔要不是逃到京師西安,也要被他殺掉。他曾威脅他的叔叔休侯劉富說,如果你不站在我這一邊,起事時我就先打你,所以他叔叔才帶著他祖母跑到西安。所測死時的年齡也和史書上的記載基本吻合,他是十五六歲時繼承他父親劉郢客的王位,在位大約是20年。」 「還有最後4座漢墓,有生之年我要找到」 講到這裡,王愷的臉上開始出現一個科學工作者常有的那種求索的神情。他說:「在我們徐州城內四面的山上,埋葬著西漢時期的十二代楚王。獅子山的這個漢墓沒找到時,我發過死不瞑目的誓言,後來終於找到了,遂了一個大心愿。可我現在的心愿是找到那剩下的4座漢墓,我從1977年調回老家徐州那天開始,好像就和這些漢墓結下了一種奇緣,為找到它們,我付出了22年的心血,這是一個系列工程,缺一環也不能算完工。剩一座我心裡也不能安寧。真正能夠讓我稱心如願的,應該是找到所有的漢墓。否則我還是死不瞑目。所以,我要在有生之年繼續找那剩下的4座王陵。」如今,退休在家的王愷,每天都要到山上跑一次,手拎那把「洛陽鏟」,一步一步地向那最後的4座漢墓走去。為了尋找並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歷史文物,王愷走上了一條曲折而又漫長的路,沒有誰能知道他還要走多久,但他只是毅然地往前走。 外墓道的主體部分。兩側的牆壁都是兩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這一段的平均深度達14米,差不多有五層樓高。 在前面墓道介面處,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陪葬墓。這種在直墓葬入口發現陪葬墓的情況,在全國還是首次。在其中所出土死者佩帶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監印」四個字,說明此人是負責墓主人膳食方面的一個官員, 主墓室。四塊塞石一組,一共四組、十六塊塞石,呈「田」字形把墓道封堵了整整十米。可惜盜墓者們從天井東側向西北方向挖盜洞,一直挖到墓門口,定位之准,比今天的考古斟探隊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把右上角的這一組塞石—就是現在照片上土填的那塊地方,打上牛鼻眼,用繩系住,像牽牛一樣平拖出來,然後從這裡直接爬進了主墓,因此沒有發現後面的三間墓室。盜墓的時期很早,是在王莽篡位的時候—公元8年左右。當時的生產力十分低下,而這些塞石每一塊都重達五、六噸,這樣浩大的工作量,絕不是一兩個毛賊、十天八天能幹得了的。因此推測,這肯定是一次大規模的官盜。 在塞石的內側有一塊硃砂印文,寫的是「第乙下陽,東方二,簡道,廣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寰丈五寸」。上面這段文字說明的是這塊塞石所處的位置既它的尺寸大小,通過對這段文字的解讀我們可以知道塞石是由內向外共分甲、乙、丙、丁四組,這一塊就是位於第二組下面自東起的第二塊塞石。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當時墓葬的設計者對每一塊塞石的位置和尺寸都有準確的標註,可見西漢時期墓葬建設水平之高。 墓室出土文物就很少。主要原因就是被盜墓者捷足先登,大件的金銀器都已被盜,只剩下一些銅鏡的殘片以及鐵甲片、銅箭頭等。墓室出土了三件非常漂亮的金飾。左邊是鑲有祖母綠的金帶鉤,中間是金獅頭,右邊是金鵜鴣。它們不但金質純凈,雕工也十分精美。但「黃金有價玉無價」,對面這對玉龍更有價值。可是為什麼盜墓者沒有拿呢?玉龍象徵著王權,盜出去,買也沒人敢買,留著還易招來殺身之禍,所以盜墓者沒敢拿。 這座墓葬修得虎頭蛇尾,外觀十分宏偉,內部修鑿卻比較粗糙。在東面的地方,可以看到明顯的、正在打鑿的痕迹,沒來得及完工。一般來說,棺材都應放在後室正中的地方,壽終正寢嘛。既然沒完工,只好移到了甬道東面的棺床上去了。 復原後的鑲玉漆棺實際使用玉片的總數達到2095片,多為新疆馬納斯河流域的碧玉,由棺體和棺蓋兩部分組成,為外棺。其內還有一套彩繪漆木棺,彩繪漆木棺放置由金縷玉衣包裹的楚王屍體。如果把金縷玉衣也看作成一副親屍的棺材,那麼這位楚王使用三套棺材,符合禮制關於諸侯王三棺的規定。 由於受到嚴重盜墓,金縷玉衣被挖出墓室,金縷幾乎被全部抽走,很多玉衣片被破壞,散落一地。修復後的金縷玉衣陳列在徐州博物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玉衣由上等和田白玉製成,玉片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月牙形等形狀,最大的鞋底片近9平方厘米,最小的手套片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還不到1毫米。目前國內修復完整的玉衣有7件,一件玉衣由2000餘片玉片拼綴而成,而這件玉衣用了4248片玉片,穿綴的金絲重近1576克,長1.74米,是目前國內出土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質最好、工藝最精美的一件。 另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則是楚王陵園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兵馬俑坑分步兵坑和平、騎兵坑兩部分。一號坑前段全部放置站式俑,共516個,後段有陶俑約500件;二號坑前段放置各式陶俑832件,後段殘存以跪座式俑474件;三號坑尚未發掘;四號坑內有俑僅十餘件,且多破壞。據初步推測,此墓的主人為漢代分封到徐州的某一代楚王,這批陶俑是楚王擁有軍事力量的縮影。獅子山僅兵馬俑的發現,對研究當時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裝備和組成,騎兵、車兵的建制和運用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西漢齊王墓 西漢齊王墓地處臨淄齊故城西南約13公里處的大武鎮窩托村南側,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墓南為丘陵,墓北是平原,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墓葬封土高大,巍峨壯觀,歷經兩千餘年風雨剝蝕、人畜損害,仍然有24米之高。佔地面積62500平方米。鑽探資料表明,原來的封土底部略成圓形,直徑大約250米,比現存封土要大。 20世紀70年代末,淄博市博物館考古人員配合膠濟鐵路東風車站擴建工程,發掘了齊王墓外圍的5個陪葬器物坑。1983年秋天,又對墓室之上的封土進行了發掘和範圍勘探。由此拉開了探討研究臨淄地區西漢齊王墓葬以及相關歷史問題的序幕。 西漢齊王墓明顯承襲了戰國晚期大墓的布局風格,與戰國後期的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基本相同,和西漢中期開始流行的石室墓、洞室墓卻有明顯的差異。至於墓主是何人,因為主墓室還沒有發掘而缺少直接證據,但是當地群眾稱做「駙馬墳」、「相公冢」,明嘉靖《青州府志》認定為戰國齊贅婿淳于髡墓,顯然有謬誤之處。專家依據史籍和其他資料,初步推斷墓主有可能是第二代西漢齊王——哀王劉襄,但證據尚不充足,還需要以後的考古成果加以證實。 西漢齊王墓的墓壙平面布局呈「中」字形,中間有接近方形的寬大墓室,南北長42米,東西寬41米,深度約20米。墓室南北各有一條墓道,其中南面的一條長63米,北邊的一條長39米。兩條墓道都略成梯形,與墓室相接處寬約35米,墓道口寬約15米。這樣寬闊的墓壙結構,在已有文獻記載的漢初諸侯墓葬中是罕見的。5個隨葬器物坑,有一個在北墓道西側,其餘4個分布在南墓道入口處東西兩側,四壁都用枋木構成木槨,槨蓋與底部均由圓木密集排列。據專家分析,這種在墓室以外設置隨葬器物坑的做法,和當時流行的「外藏槨」葬制吻合。即在墓主的「正藏」——墓室的主槨以外,另設木槨盛放「婢妾之藏」或者「廚廄之屬」。 位於北墓道西側一號隨葬坑,是一處器物坑隨葬品主要是禮器和生活用具。坑長19.9米,寬4.1米,深3米。坑中發現了豐富的隨葬品,計銅器、陶器、銀器、鐵器、漆器等200件。其中在坑西部放置的24件陶器,部列均勻,多為陶罐,其次是陶罍,一部分器物上的朱繪捲雲紋圖案,其艷麗色彩清晰可見。坑中部北側,發現1件長方形提梁鐵制烤火爐,2件溫酒用的銅方爐。鐵爐與銅爐之上疊壓著2件漆案。附近無序放置了許多金屬和陶、漆器。其中的60多件銅器製作十分規整,器形有鼎、壺、盆、釜、鈁、罍、勺等;50多件仿銅陶禮器,器形有鼎、盤、盆、瓮、釜、缽、勺、匝、甑等,多數表面磨光,部分有朱繪捲雲紋圖案;4件盤、盒等銀器紋飾精美,器形完整,是少見的珍品;疊置的漆器數量雖多,但已朽毀殆盡,僅存銀扣、銅鈕。觀察其殘跡,可分木胎、夾紵胎兩類,器形有盒、箱、案、耳杯等,多數有朱繪捲雲紋或者幾何紋圖案。 二號坑為殉狗坑,位於墓室西南方向的墓道西側。長7.7米,寬4.1米,深3.36米,是五個隨葬坑中最小的一個。在坑口以下2.3米處可見木槨的朽跡。槨室內有30隻殉狗,骨架粗壯,相互疊壓,無規律放置,大約是殺死後隨意扔進的。每條狗的頸部都系有用貝殼串成的項圈,有28條狗頸部套有銅環。其中,有一條狗的頸下有8件銅轉環、8件銅帶鉤,還有皮條的腐朽痕迹,大概是一隻倍受主人青睞的寵物。齊地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崇尚玩樂,晚年的齊景公就以「好治宮室,聚狗馬」而著稱。《戰國策·齊策》也有居民愛好鬥雞、走犬的記載。二號坑的30條殉狗的發現,證明齊地這種侈糜生活的遺風,直至漢代依然盛行。 三號坑是一處兵器儀仗坑,位於二號坑以南的南墓道西側,長13.4米,寬4米,深3米。在坑口以下1.1米處發現木槨朽跡。槨室內有銅鏃、木弓、箭桿、弩機、彈丸、漆器、樂器、儀仗器5000餘件,其中銅鏃、彈丸數量最多。坑東南部側置100支捆綁在一起的鐵戟;東北側放置了上百個銅鏃和上千個彈丸,以及成排的漆箱。漆箱腐朽嚴重,僅剩殘跡,裡邊有300餘件帽形飾物;西北側有東西向排列的71件木弓和與之配套的銅質弩機,並且堆放著50個鏃盒,每盒裝有24隻銅鏃。銅鏃和附近堆積的大量箭桿,都是弩機上專用的兵器零件。坑中還出土銅錞於、甬鍾、牌狀漆器各一件,前二者屬於軍樂器,後者當為儀仗器。 四號坑是一個車馬坑,位於墓室東南方向的南墓道東側,長30.2米,寬4.6米,深3.8米,是五個坑中最大的一個。坑口以下2米處有木槨痕迹。坑西部自西而東放置著3輛朱輪華轂車,形制大致相同,有絲織品做的傘狀車蓋,因槨頂坍塌而被壓扁。由殘跡推算,輪徑1.44米左右,軌距在2.06~2.2米之間,單轅長度在3.2~3.75米之間,可以斷定是3輛實用車。坑中部有殉馬13匹,狗兩隻。坑東部有通長2.84米、高約1.14米的輕便軺車一輛,沒有參乘和車蓋,輿近90厘米見方,座位置於輿前部,外表有一層紅色絲織品,裡面是富有彈性的皮條方格網。輿後部有梯形車門。車輪直徑0.98米,軌距1.13米,26根輻條各長34.5厘米。 五號坑是兵器、器物坑,位於南墓道東側,北距墓室約51米,西距墓道約11米,坑口以下90厘米處有木槨朽跡。隨葬品以兵器為主,其次是生活用具。坑中部有戟、矛、鈹、殳等四種鐵制兵器,戈、矛、戟等銅製兵器。坑西部置漆盾12件,圓銅鏡4件,矩形銅鏡1件。坑東部的一處夯土台上,發現銅劍兩把,鎏金銅熏爐兩件,銅骰子兩件。骰子附近有長方體狀骨質博具。 西漢齊王墓的發掘,是我國漢代考古的重要成果。在未被盜掘過的5個隨葬器物坑中,出土各類遺物1.2萬餘件,其中陶器79件,銅器6751件,鐵器410件,銀器131件,鉛器994件,漆器163件,骨器311件,泥器3000件,其他遺物311件。按照器形分類,有禮器、兵器、樂器、車馬器、儀仗器和大量日常生活用品。其出土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豐富,製作之精美,都為漢代考古和漢初齊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實物資料。 我國金銀質裝飾品,最早出現於商朝,春秋戰國時期曾經流行過金銀鑲嵌工藝品,但純金銀質器皿在漢代之前極為少見,直到唐代才有比較多的發現。西漢齊王墓出土的3件銀盤,均製作精良,裝飾華麗,在國內首次發現,屬於中國早期金銀器中難得的珍品。成組漢代刻銘器物的發現,更給予考古工作者一個偌大的驚喜。這類器物達53件,包括鼎、壺、鈁、盆、勺、鐓、匜、罍、熏爐等銅器,盤、盒、扣件等銀器。銘文主要記載當時的官職、宮室、地理、度量衡等,其中刻記職官的38處,刻記漢初齊王宮室的6處;刻記地名的銅器有2件,刻記度量衡的銅器和銀器有16件。經考古工作者對後者實測,量制、衡制都和漢王朝相同,反映了從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之後,西漢初期的齊國與漢王朝在制度上的一致性。銀器上的銘文包括戰國古文、秦隸、漢初齊國刻文等3種不同時代的字體,對於研究古文字演變規律以及該銀盤的製作、收藏、流傳過程提供了珍貴資料。 2254件兵器的出土,是西漢齊王墓給予考古工作者們的又一驚喜。銅製兵器中既有劍、矛、戈、戟等手持兵器,又有弩機和弩機用專用箭鏃等發射兵器。鐵制兵器中不但有戟、矛等常用兵器,而且有鈹這樣的兼具矛、劍功能的先進兵器。它對於中國兵器發展史和漢初齊國歷史的研究,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大量先進兵器的隨葬,顯示了漢初齊國強大的軍事勢力,也反映了身為齊王的墓主人對軍事的高度重視,與《史記·齊悼惠王世家》中關於西漢齊哀王屯兵濟南、配合平息諸呂之亂的記載相吻合。 從姜太公封齊到西漢的十個世紀,是淄博地區古代史上最輝煌的一千年。西漢齊王政權承接了姜齊、田齊創造的文明成果,憑藉著巨大的慣性,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造輝煌。漢高祖劉邦的長子(庶出)劉肥被封為齊王,足見西漢朝廷對齊地的重視。臨淄城也迅速發展成為擁有十萬戶人家、「民眾殷富巨於長安」的東方名都。大武西漢齊王墓的宏大規模,隨葬器物炕出土的珍貴文物,正是西漢齊國經濟空前繁榮的縮影。尤其五號坑出土的矩形龍紋銅鏡,長115.1厘米,寬57.7厘米,厚1.2厘米,重達56.5公斤。形體之大,工藝之精,舉世無雙,正是齊國泱泱大國之風的真實寫照。 銅雀山漢墓 臨沂銅雀山漢墓位於臨沂市區東南銀雀山。古代相傳此處遍生一種灌木,春夏之交,此木鮮花盛開,花朵形似雲雀,東崗為黃色,西崗為白色,故兩座山崗得名金雀山和銀雀山,均系漢代重要墓地,自1970年以來,先後發掘墓葬百餘座,出土大批珍貴文物,現已在銀雀山西南麓建成我國第一座漢墓竹簡博物館 1972年春天,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城南的銀雀山上,一個外號叫「驢」的民工突然挖出了一座漢代古墓,一批竹簡書隨之破土而出。這批寶藏的面世,揭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中興」的序幕。 出土文物:竹簡 《孫子兵法》 233;竹簡 《孫臏兵法》 222;竹簡 《尉繚子》 127;竹簡 《六韜》 228;竹簡 《守法》、《守令》等31篇 343;竹簡 《晏子》 237;竹簡 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 32;陶器 陶壺、陶盤、陶鼎、繭形矩足陶壺、陶俑等 34;青銅器 銅鏡、銅釜、三珠錢、半兩錢等 9;漆器 彩繪漆盤、漆枕、漆耳環、彩繪漆耳杯等 40;木器 木門、木杖、木枕、木柄、木梳等 11。1.佚傳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和《孫子兵法》的出土,解開了歷史上存在的孫子和孫臏是否為一人、其兵書是一部還是兩部的千古之謎,系建國以來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使爭論了一千多年的學術懸案頓然冰釋,並為這兩部兵書的研究開啟了劃時代的一頁。
銀雀山漢墓竹簡的出土,為研究中國先秦和漢初的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文字、書法、音訓、簡冊、曆法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2.二號墓共出土竹簡32枚,系《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歷譜。其中金雀山九號墓出土的西漢帛畫,這是繼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唯一西漢帛畫。 為了紀念這一考古大發現,1981年在漢墓遺址上動工興建了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1989年正式對外開放。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主體建築銀雀山漢墓廳和竹簡陳列廳為仿古式、歇山斗拱、灰陶瓦頂、赤柱丹梁。院內松柏花竹,長廓環繞,山水相映,整體設計融仿古建築與園林風格於一體,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堪稱魯南參觀遊覽勝地。館內陳列為銀雀山漢墓廳、孫子兵法展廳、孫臏兵法展廳、簡牘陳列廳和文物陳列廳等五部分,重點突出漢墓、簡牘、兵法,充分展現全國獨一、世界唯一的文化特色。 步進博物館大門,沿長廓緩行就可來到位於院內南側的銀雀山漢墓廳,室內中央是復原後的一、二號西漢墓穴,所有隨葬物品複製後均按原狀擺放在棺槨內。橢圓形展廳周圍的牆壁上裝飾的玻璃櫥窗,展示著放大後的漢墓發掘現場和出土竹簡的照片。 博物館內主要為一號墓和二號墓,墓室均在岩石上開鑿而成,為長方形豎穴。相距50厘米,地表至墓底深度,一號墓為2—3米;二號墓為3.5—4米。一號墓槨室南北長2.64米、寬1.76米、高1米;二號墓槨室南北長2.14米、寬1.56米、高0.88米。兩座墓葬槨室結構基本相同,槨框四角以榫卯相接,扣合緊密,槨頂橫鋪蓋板,分槨為東西兩側。一號墓槨室東側置棺,西側為邊箱,安放隨葬物品;二號墓則相反,西側置棺,東側為邊箱,棺身外髹黑漆。棺槨木質堅硬,周圍封閉嚴密,隨葬物品保存良好。 北寨漢墓 北寨漢墓沂南縣北寨漢代古畫像石墓,俗稱將軍冢。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界湖鎮北寨村,是目前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漢畫像石墓。 1954年春,華東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沂南縣人民政府的協助下,對該墓進行發掘,完成了清理、丈量。摹象、攝影等工作。該墓墓體由磚頭築成,墓室分為前、中、後三室及側室,布置均衡,總面積為88.2平方米,&127;共用磚頭280塊,體積為326.34立方米。&127;石室中有大跨度的石過梁,以八角石柱擎起,墓頂是抹角結構的藻井,石室相互貫通,前有墓門、墓道,表磚鋪地。在墓門、室壁、柱、礎、斗拱、門額,枋子都雕有畫像,共42塊,73幅,畫像總面積442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墓門和前中後三室,刻有朝儀、宴飲、舞樂、狩獵、戰爭等畫像,畫的活潑生動,人物栩栩如生,這些畫像對於研究當時社會經濟狀況,階級關係、風俗人情,建築繪畫風格,宗教哲學思想等有重要參考價值。畫像氣勢恢弘、刻工細膩,代表了當時繪畫雕刻藝術的較高水平,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據考證該墓為東漢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197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製成模型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供人們參觀。此墓作為一詞條已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有一幅畫像被中學歷史課本採用作教材 北寨漢墓 該墓約營造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墓南北長8.7米,東西寬7.55米。分前、中、後三個主室,均在一中軸線上;東西兩面各有側室,東三室、西三室,共八室。墓由280塊石材砌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2幅,總面積442.27平方米。畫像內容有攻戰、祭祀、出行、宴享、樂舞百戰、歷史故事、神話人物、奇禽異獸等,內容廣泛。畫面刻工精麗、線條纖勁流暢,是兩漢雕刻繪畫藝術中的珍品。從中可以考證東漢末年的社會經濟狀況、階級矛盾、典章制度、風俗人情、建築發展、繪畫風格、宗教哲學思想等。 北寨漢墓畫像石在中國考古領域內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許多插圖均來自於此。沂南縣在墓址修建了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已正式對遊人開放。 在北寨漢墓的基礎上修建了北寨漢墓博物館。北寨漢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沂南縣城西三公里的北寨村,距京滬高速沂南縣出口23公里,距臨沂市57公里。屬全國重點文化遺產。該館1994年由沂南縣人民政府籌資建設,1996年4月正式對社會開放。 《山東漢畫像石精粹·沂南卷》載:「墓分前室、中室、後室和側室,總面積88.2平方米。共用石材280塊,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容積為326.34立方米。」該墓坐北朝南,全部用預製石材築成,建築考究,氣勢雄偉,是漢代畫像石墓的代表。其畫像線條簡練流暢,構圖疏密合理,雕刻細膩精美。畫像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從社會生活、生產,到鬼神崇拜,故事皆有形象而生動的刻畫,是漢代社會的一幅縮影。此墓一經發掘,便轟動了學術界。有關畫像並登上了歷史教科書,其墓室畫像內容,作為理論和社會學的嶄新成果引起人們的研究興趣。40多年來,它在歷史、考古等方面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關於北寨墓的建造年代,《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簡介》:「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因歷史上多次被盜,墓主何人已很難考證。墓的建造時間,大致為東漢末,公元193年以前」。 然而,此墓建造年代為東漢末之說,僅從「雕刻技法以鏟地凸麵線刻為主,配合浮雕、高浮雕和陰線刻,無疑屬東漢晚期的雕刻技法」。這一單線即認定為東漢晚期墓葬,顯然過於簡單,認同也過於武斷。 根據《後漢書》以及《資治通鑒》等書記載,考證沂南北寨畫像石墓為東漢初期建武三年與建武六年光武帝劉秀所封的陽都侯和不其侯伏湛之墓,建墓時間當在建武三年與建武十三年之間,伏湛是被光武帝唯一一位受到兩次封侯的人物。因為在這短短的三五年間,他經歷了由大司徒遭貶徙遷封國的一段歷史,而後又在封國逗留了整整十年時間,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事件上,完全有精力和能力在琅琊國來建造這種適用美觀的精美墓室。 據《中國宰相全傳》漢之卷東漢陳述:伏湛(?一37年)字惠公,琅琊東武人,其父伏理屬當世名儒,以詩授漢成帝,作高密太傅。伏湛性情孝友,年少開始傳授父業,教授幾百人。西漢成帝時,任博士弟子,更始年(24年)擔任平原太守。當時倉卒起兵,天下驚擾,而伏湛獨自妄然,教授不止,對妻子說:「夫一谷不登,國君徹膳,今民皆飢,奈何獨飽?」於是共食糠糲,把自己的奉祿賑濟給鄉里,來客有百餘家。 25年,劉秀即位,建立東漢,他知道伏湛是名儒舊臣,想讓他擔任內職,征拜尚書,讓他典定舊制。當時大司徒鄧禹西征關中,光武帝根據伏湛的才能任命為宰相,拜為司直,行大司徒事。皇帝每次出征,總是留他鎮守,總攝群司。 建武三年(27)伏湛代替鄧禹擔任大司徒,光武帝準備親自征討,伏湛上疏言明皇上親征的利弊得失。劉秀看完奏摺,不再親征。徐異卿等一萬多人佔據富平,連攻不下,只說:「願降司徒伏公」皇帝知道青、徐等地都相信伏湛,派他到平原,徐異卿等人即日歸降,護送伏湛至洛陽。 伏湛在理政中,以禮樂作為首要的條件。冬天,劉秀征討張步,留伏湛居守。當時蒸祭高廟;而河南尹、司隸校尉在廟中爭論,伏湛沒有舉奏,當場免職。 建武六年(30)伏湛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戶,他回到封國。後來,南陽太守杜詩上疏舉薦伏湛說「原大司徒陽都侯伏湛,自行束修,訖無毀玷,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經為人師,行為儀錶。前在河內朝歌及居平原,吏人畏愛,則而家之。遭時反覆;不離兵凶,秉節持重,有不可奪之志。陛下除知其能,顯以宰相之重,眾賢百姓,仰望德義。微過斥退,久不復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臣竊傷之。湛容貌堂堂,國之光暉;智略謀慮,朝之淵藪。髫發厲志,白首不衰。實足以先後五室,名足以光示遠人」。 建武十三年(37)夏;皇帝詔命尚書擇拜吏日,伏湛沒來得及到任,因聚會中暑,病逝。賜秘器,皇帝親自吊祠,派使者送喪。 伏湛病死在上任途中,正迎合了沂南漢畫像石北寨漢墓中無墓門的這一天然巧合,試想,墓室為何無紀年又為何無墓誌,顯而易見,由於事情發生突然變故,墓主不幸客死途中所致。由此也不排除這是伏湛衣冠冢的可能性。至於在今城陽伏湛遭貶後的不其之城建有墓地之說,只有《城子村志》記載,村後墨水河南岸1964年前曾有6—10m的「伏湛墓」,因無發掘,不足為憑。 再從繪畫與雕刻的藝術角度來看,西漢以來,裝飾性的壁畫非常流行,宮殿邸舍到處都有壁畫,宮殿壁畫題材,大抵如《魯靈光殿賦》所說,「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以這類人物鬼神入畫,其目的在於「惡以誡世,善以示後。」東漢畫工種類更多,鄧後詔令中,曾提到畫工三十九種。 漢代墳墓壁畫,保存到現在的為數不少,其中以平陸、望都、遼陽等處的東漢彩色壁畫,藝術價值較高。這些壁畫的線條剛勁有力,色彩濃濃有度;畫面的立體感很強。壁畫內容多為人物與馬、飲宴祭祀等。東漢時期,官僚地主常用石材修建墳墓或祠堂,在石材畫像上施以陰線和陰線雕刻。 但是,這些高超的漢代雕刻技法並沒有明確的年代界定,因此對於該墓主人屬東漢晚期的考證也有失準線。伏湛不但是位高權重的文官還是能征善戰的將軍,從《資治通鑒》卷四十一(漢紀三十三)記載:三月,以司直伏湛為大司徒。率耿龕、蓋迂擊青犢於軹西,大破降之。 由此可見,北寨漢墓的畫像石刻中的朝儀、宴飲、舞樂、狩獵、戰爭等畫像,有人提出可能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畫面,並有同胡人作戰的經歷這一點,自然就不奇怪了。另外,還有周圍特別是磚石結構的二號墓,其布局規模也可作為輔助考證資料,伏湛生有二子,伏隆,伏翕,尤其是伏隆,據《漢書》記載:時張步兄弟各擁強兵,據有齊地,拜隆為太中大夫,持節使青徐二州,招降郡國。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殺帝盜位。宗室興兵,除亂誅莽,故骨下推立聖公,以主宗廟。而任用賊臣,殺戮賢良,三王作亂,盜賊從橫,忤逆天心,卒為赤眉所害。皇天佑漢,聖哲應期,陛下神武奮發以少制觥。故尋、邑以百萬之軍,潰散於昆陽,王郎以全趙之師,土崩於邯鄲,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鐵脛、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劉永,幸以宗室屬籍,爵為侯王,不知厭足,自求禍棄,遂封爵牧守,造為詐逆。今虎牙大將軍屯營十萬,已拔睢陽,劉永奔進,家已族矣。此諸君所聞也。不先自圖,所悔何及?」青、徐盜得此惶怖,獲索賊右師郎等六校實時皆降。張步遣使隨隆,詣闕上書,獻鰒魚。其冬,拜隆光祿大夫,復使於步,並與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東,詔隆輒拜令長以下。隆招懷綏緝,我來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酈生.即拜步為東萊太守,而劉永亦復遣使立步為齊王。步貪受王爵,豫未決。隆曉譬曰:「高祖與天下約,非劉氏不王,今可得為十萬戶侯耳。」步欲留隆與共守二州,隆不聽,求得反命,步遂執隆布受永封。隆遣閑使上書曰:「臣隆奉使無狀,受執凶逆,雖在困口,授命不顧。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願以時進兵,無以臣隆為念。臣隆得生到闕廷,受誅有司,此其大願;若令沒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長累陛下。陛下與皇后、太子永享萬國,與天無極。」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謂有蘇武之節。恨不且許而遽求還也!」其後步遂殺之,時人莫不憐哀焉。
通過上述文字記載可以看出,伏隆被張步殺後,也可能葬於此,由此可以推斷,北寨漢墓群極有可能屬伏家墓地,這一點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從廣義上講,當時(即東漢)的琅琊北至青州南到徐州,西到兗州東至膠州,四州之內統稱琅琊,通過徐異卿等人「願降司徒伏公」這一點上看,伏湛父子在琅琊享有盛名,特別是在青州、徐州這一帶很得民眾擁戴,據此,可以說建武三年,因河南尹、司隸校尉於廟中爭論,他沒舉奏,當時被免後,徙封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戶,遣就國。但有二點值得考慮:一是在此之前,他就被封為陽都侯,二是徙移到了不其城,這個「徙」字足以說明,他是被迫無奈的情況下才回到不其城的,而在建武三年到建武十三年的這十年中,他「公廉愛下,好惡分明,累世儒學,互持名信,經明行修,通達國政,尤宜近待,納言左右」縱觀墓室之規模,身居宰相之位的伏湛以最初被封為陽都侯必按制就封地,倍他「在朝數載」,歸於封地陽都,雖死於上任途中,且他又在封地倍受民眾之擁載,因此說此墓主為伏湛(一號墓)無疑,至於是不是他的衣冠冢這已經不重要了。 據該墓發掘報告得知,當時墓內多次被盜,但怎麼盜,也不會將墓門盜走,棺槨盡無,可推斷實屬當時之景狀所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伏湛次子伏翕繼承侯爵,依次為伏光、伏晨、伏無忌、伏質、伏完、伏典襲爵,共8代。建安十九年(214)十一月丁卯,曹操命尚令華欲帶兵入洛陽皇宮,抄弒皇后伏壽(伏完之女)及其二兒,又殺伏氏家族百餘口,不其侯國廢。從伏湛去世到不其侯國廢除,其間經過了近200年的歷史發展,伏氏家族早已遍及各地,以至於後來被人們稱道的伏氏雕刻巨匠得以傳世。至宋代時,在雕塑藝術領域久負盛名,並有四川大足宋代石刻多處像龕上都鐫有雕工的名字,諸如伏元俊、子伏世能、伏之信、伏小三、伏小八等,並在雕塑作品中刻上自己的頭銜,可見他們是以雕刻世家的身份在官方和手工業機構中任職,上述種種,足以讓人聯想起北寨漢墓室中的雕刻與畫像技藝,這其中是不是屬於世襲傳承與發展的必然結果,前後有沒有關聯,伏氏後人由仕途步於藝壇,其中源淵能否從伏氏家譜等血脈中理出頭緒,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考證。 「考古資料加文獻論證沂南北寨畫像石墓墓主是科學有據的。」至於有人考證是諸葛亮之父諸葛圭和獻帝所封的陽都侯劉邈之墓,證據不足。一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圭曾經任泰山郡郡丞,但很早就死於黃巾起義的戰亂中」,且周圍其他墓室更無關聯;二是劉邈之兄長容在興平二年(195年)去世,就其兄弟相繼離世的時間;對應畫像石雕刻技法分析,如果說臨沂的白庄墓墓主是琅琊王容的話,就其規模和雕刻畫像之精巧之比較,弟不能蓋其兄,且劉邈無建樹,因此說,墓主是諸葛圭或劉邈之說,過於牽強附會,實無證據。 北寨墓群一號墓系大型畫像石墓。此墓墓室結構複雜、嚴謹,由前、中、後三個主室和四個耳室及一個東後側室組成,佔地面積88.2平方米,用280塊預製石材築成,其中畫像石42塊,畫像73幅,畫像面積44.2平方米。畫像石主要內容有:攻佔圖、祭祀圖、雛形圖、豐收宴享圖和樂舞百戲圖等。畫像雕刻細膩,技法多樣,氣魄雄渾,是漢畫像石藝術發展興盛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該畫像石墓也是漢代民間匠師創作的集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傑出作品。 二號墓系大型磚石結構多室墓,此墓位於一號墓的南面偏東,兩墓相距20米。墓葬布局於一號墓基本相同,也由墓道、墓門和前、中、後主室及東三側室、西側室組成。出土文物87件,其中五龍戲珠三足硯和銅女傭彌足珍貴,系國家一級文物。 北寨墓群畫像石墓畫像之豐富完美、雕刻之精細、技法之技巧,足以代表當時繪畫和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成為中國漢代藝術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是中國現已發現、保存較為完美的,為中外學者高度關注的一座漢畫像石墓。該墓作為一詞條,已收入《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同時,有多幅畫像被《中國歷史》教科書收錄,《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中國建築史》等也曾分門別類地作過介紹 汝陰侯墓 西漢汝陰侯墓又稱雙古堆漢墓。位於阜陽市區西南1公里阜陽飛機場西側羅庄村內。封土堆原高20米,東西長約100多米,南北寬70多米,雙頂。1977年7月,阜陽地區博物館會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和阜陽縣文化局,對墓葬進行發掘清理。根據墓中出土的漆器、銅器上「女陰侯」銘文和「十一年」紀年,對照《史記》、《漢書》,知雙古堆為西漢第二代汝陰侯夏侯灶及其妻子的墓。 兩墓東西並列,均為長方形積炭木木郭墓、單木郭單棺,木郭室內棺木外劃分為享堂(頭箱)和邊箱幾個部分,便於放置隨葬物品和祭奠禮器。兩墓出土漆、銅、鐵、陶及金、銀器等文物390多件。漆器中最具價值的是六木任木式盤、太乙九宮占盤和二十八宿圓盤,後兩種為中國考古中首次發現。墓中還出土九千餘片竹簡和三塊木牘,內容包括《蒼頡篇》、《詩經》、《周易》、《年表》等近20種古代文獻。 汝陰侯墓入葬時間明確,隨葬器物品類豐富,為中國漢代考古的分區分期研究和其它專題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1977年,安徽阜陽發現了汝陰侯之墓,在墓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用來觀測天象的古老儀器,這對古人後來以24節氣定年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的汝陰侯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墓葬里的文物向今人透露著什麼秘密?古人的科技水平如何……4月18日是國際古迹遺址日,在這一天,安徽省博物院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石雲里教授,給市民講述汝陰侯之墓的故事,當年就是他帶著中科大的團隊揭開了汝陰侯墓里天文儀器之謎。 汝陰侯是誰?為何其位於安徽阜陽的墓葬中會有如此之多的高規格陪葬品?……直到1977年,阜陽發現了汝陰侯夏侯灶及其夫人的墓葬,之前只有在史書上才能了解的歷史人物得以讓今人看到其當年生活中的一二。 汝陰在今天阜陽市的位置,高祖六年封夏侯嬰為汝陰侯於此,夏侯灶是夏侯嬰之子。可是劉邦當年為何要給夏侯嬰封號呢?「夏侯嬰與劉邦同為江蘇省沛縣人,兩人年輕時就交好,後夏侯嬰隨劉邦起義,東征西伐,屢立戰功,被任命為太僕。」 有一件事情為夏侯嬰後來的命運埋下了伏筆。石雲里說:「當年,劉邦與項羽在彭城會戰,漢軍大敗,夏侯嬰駕車拉著劉邦、孝惠帝、魯元公主突出重圍。途中情況危急,劉邦幾次用腳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去,但都被夏侯嬰拉上來,劉邦為此非常生氣,多次想要殺死夏侯嬰,但最終還是逃出了險境,把孝惠帝、魯元公主安然無恙地送到了豐邑。」 漢朝建立後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夏侯嬰被封為汝陰侯,食六千九百戶。孝惠帝即位後為感激夏侯嬰當年的救命之恩,就把緊靠皇宮的一處宅第賜給他,因此夏侯嬰自己並沒有去汝陰,而是讓其子夏侯灶去管理。 1977年,在位於阜陽市西南,原阜陽飛機場的地方,西漢汝陰侯墓被發現,經考證,汝陰侯墓里埋葬的是夏侯灶和其夫人之墓,並非是其父親夏侯嬰的。由於出土的簡書正處於秦朝向漢代演變的過程,由此證明了西漢時期文字已經完成了由篆書向隸書的變革。「汝陰戰國時為楚國故地,許多字的結構與楚國古文字一脈相承,從竹簡中還可以窺及楚國古書風貌。」 阜陽汝陰侯墓里,有一些貌似用來觀測天象的「寶盒」,這些漆器在以往的考古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其中一件是「二十八宿圓盤」,分為上、下盤。「上下盤中心有圓孔相通,原有軸可以轉動。」石雲里告訴聽眾,上盤刻有六顆圓點,與盤心孔連成北斗七星圖像,周邊刻有365個小圓孔,正好為一年的天數。 下盤刻二十八宿星名及距度,宿名與上盤小圓孔正好對應。二十八宿圓盤」旁還有一個結構複雜的漆盒,這個漆盒呈長方形,打開後有三層板,還有一個支架,令人奇怪的是,支架到一定程度後就不能再打開了。 汝陰侯的這些寶貝到底是怎麼用的呢?拿著複製品一次次把玩後,這些在墓中擺放在一起的漆器可能是「一家子」,而長方形漆盒撐開支架後,「二十八宿圓盤」似乎正好可以卡在支架前。 無數次的嘗試和設想後,驗證了漆器的儀器面與赤道面是平行的,通過上盤圓孔和下盤星宿的對應,古人可以用之來觀測天上星座之間的角度與距離。 另外還有一個不知名漆器,其形狀和尺子一樣,上面的確有尺寸的刻度。是可摺疊樣式的日晷,就是在太陽不同時候,照在日晷上的位置不一樣。這是汝陰侯留給今人的「日光寶盒」。 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威市北關中路雷台公園內,是1969年由當地農民在雷台老槐樹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約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觀而得名。 據出土馬俑胸前銘文記載,雷台漢墓是「守張掖長張君」之墓,約在公元186-219年之間。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銅車馬儀仗俑99匹。 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銅奔馬又稱「馬超龍雀」,呈發綠古銅色,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7.15公斤,馬呈飛奔狀,三足騰空,昂首揚尾,右後足下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風神鳥」龍雀,改變了傳統天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蘊含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鑄造技巧精湛,堪稱青銅藝術之極品,全省各地均可買到原樣複製品作為紀念。 雷台 是一處高8、5米,南北長106米,東西寬60米的長方形夯築上台。因台上有明朝中期建築的雷祖觀,故名。據清乾隆時修武威縣誌》載,「靈鈞台,城北,晉張茂築。」這裡的靈鈞台即指雷台,所以雷台又稱靈鈞台。台上現存建築有三星殿、雷租殿、北斗七星殿、南斗六星殿、過殿、東西陪殿、廊房等。 1969年,當地農民在挖戰備地道時,在雷台下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的大型磚室墓。據馬俑胸前銘文記載,此系「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墓分前、中、後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墓門向東,墓後完至墓門長19.34米。此墓雖遭多次盜掘,但遺存尚多,是一座「豐富的地下博物館」。墓內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共22l件。其中有鑄造精緻的銅車馬武士儀仗俑99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引人注目的銅奔馬。 銅奔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7.15公斤,它昂頭嘶鳴,三足騰空,右後蹄踏著一飛鳥。馬頭上一撮呈流線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殷的尾部。既表達了奔馬風馳電掣的速度超過飛鳥,又巧妙地利用飛鳥的軀體擴大了著地面積,保證了奔馬的穩定。它體型矯健,神勢若飛,藝術造型優美,合乎力學平衡原理,且給人以騰雲凌霧、一躍千里之感。這位東漢的無名藝術匠師以高度的智慧、豐富的想像、深刻的生活體驗和嫻熟精深的藝術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一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極富浪漫色彩的「天馬行空」的藝術傑作。 據《漢書》載,西漢武帝為了遠征匈奴,開拓疆土,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兵西域,進行了長達4年的戰爭。太初四年(前101)從大宛國引進大宛馬,武帝非常愛惜,賜名為「天馬」。據傳說,這種馬流的汗為紅色,像鮮血一樣,所以人稱「汗血馬」。武威因「涼州畜牧甲天下」成了良馬的交易、繁殖基地。後人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之說。因此,在武威發現表現「天馬行空」的銅奔馬,並非偶然。 自1973年以來,我國先後在美、英、法、日本、瑞典、墨西哥、奧地利、義大利等10多個國家和香港地區展出出土文物,都以銅奔馬為代表,製作巨幅海報。在倫敦展出時,英報稱:「銅奔馬已成了一顆吸引人的名星。」英國觀眾說,銅奔馬「簡直是藝術作品中的最高峰」。一時出現了「四海盛讚銅奔馬」的熱潮。就連它的複製品和說明書,國內外人士也爭先恐後購買。詩人臧克家在觀看了銅奔馬後,頗為驚嘆,即興作《踏燕迎風銅奔馬》,稱銅奔馬「是條神龍,以世界為場所,飛奔絕塵,引人注目,博得喝彩。它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精品,它是優美的藝術傑作,它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它為社會主義大放異彩」。 現在。銅奔馬已被定為中國旅遊標誌,武威市城標。 再說雷台,它旁側的雷台湖,在乾涸20多年後,又自然復甦,重放光彩。泉水叮咚,碧波粼粼.溪流潺潺。四周綠茵漫地,柳楊婆娑。天地之造化加上武威人民的辛勤建設,使雷台這個銅奔馬的出土地舊貌新顏交相輝映,引得大批中外學者、遊客留連忘返。 老山漢墓 老山漢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山駕校環型公路東南段路北山坡上,是公安部門在1999年底破獲的一起盜掘古墓案中發現的。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今年2月24日正式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 老山漢墓是文物部門在石景山區發掘的第一座王侯級的西漢古墓,也是在北京市發掘的第三座西漢王侯墓。1999年,因老山發生盜墓未遂事件,經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於2000年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石景山區文化文物局的配合下,進行了考古發掘。 老山位於石景山區東部,是永定河衝擊扇上的丘陵狀島山,海拔最高點為130.4米,老山東南的土山狀若古墓,當地稱為「梁王墳」。文物部門對其周圍進行了考古勘探和遠紅外遙感測定,發現在老山主峰南側有多處大型的人工建築,而老山漢墓距老山主峰東南約100米處,這座墓是西漢時期常見的諸侯王的豎坑式墓穴,平面為甲字形土壙木槨墓,墓頂上面覆蓋著近8000立方米的覆斗式封土,墓室採用的是「黃腸題湊」的二槨三棺葬制。漢墓的方位是南向偏東355度,基本上是座北朝南,符合漢代人的崇右的心理。從古人選址建墓的觀點來看,主墓在老山主峰南麓中軸上,這座墓所選的是一處藏風抱水的好地方,是古人講究的「百步之歸」,就是說從封土頂部,也就是「方上」的中心到背依的山形盡處恰有百步,古人把這種地方稱為吉地。 老山漢墓早在西漢末期已經發生過盜墓,儘管大部分隨葬品都已被盜一空,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從遺留下來的少量器物來看,其精美程度無論是在藝術上、工藝上都達到了西漢鼎盛時代的水平,也可以看出入葬時隨葬品的豐富。經過放射性同位素C14測定,這是一座建於距今2100年前的大型古代墓葬。它的墓室是由萬餘根鋸成長方形的松木、栗子木、柏木以縱向和橫向交錯疊壘成二層迴廊(即外迴廊和內迴廊)組成的,這就是漢代所謂的「黃腸題湊」葬制,這種待遇在漢代只有諸侯王以上才能享用。「黃腸」在古文中是柏樹,「題」是頭的意思,就是將柏木鋸成段,露出有黃心的頭,將有黃心的柏木頭湊向墓室內的中心。整個墓室南北長16米,東西寬13米,面積達2000平方米。墓室的頂部平鋪著一排排長達10餘米的原木,在原木之上再鋪上席子,為了保持墓室的千年不朽,建墓的人在墓室的周圍填滿了木炭和青膏泥,木炭起到了吸水防潮的作用,青膏泥是一種防滲性能好的粘土礦物質,膏泥中飽含一種蒙脫石,緻密細膩,緊緊地包裹在墓室的周圍,起到了很好的防滲隔水的密封作用。老山漢墓的「黃腸題湊」保存非常完好,只有小部分方木的頭部有腐爛現象。1974年發掘的丰台大葆台漢墓的「黃腸題湊」,雖然比老山漢墓的「題湊」規模大、整齊,但保存不好,部分已腐朽、燒毀,出土時都已倒塌,之間的結構關係都不太清楚。而老山漢墓「題湊」整體保存尚好,尤其是東北角「題湊」牆和頂木都還沒有倒塌,「題湊」北牆的東西橫向分層疊壘和東牆的南北縱向分層疊壘及交角採用了立柱方木交互連接及牆、角、頂三者承載的關係仍保持了西漢時的原狀,使今人對西漢建築結構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具有非常寶貴的歷史價值。 老山漢墓在發掘過程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墓主人的身份和是否有金縷玉衣的出土,這也是大家所寄予的最大希望。由於西漢時的墓葬還不時興墓誌,且墓中相關的文字也極少,就是諸侯王一級的墓葬也是如此,所以經常在發掘後也往往不能確定墓主人的身份。只有通過相關的器物和文字及C14的測定,進行考證來推測墓主人的真實身份。老山漢墓時代的確定是靠出土器物的特徵和C14的測定,時代定在公元前100—公元前1年,誤差在100年。那個時代相當於西漢的中晚期,正處於西漢王朝在北京地區封建燕國和廣陽國的交替時期。漢昭帝元鳳元年(前80),燕剌王劉旦謀反,被賜自盡,國除。前73年,劉旦之子劉建複位為廣陽國王。那時在位的國王有可能是劉旦,或某一代廣陽王。 墓主人的屍骨不是在棺槨中而是在墓室前廳中發現的,經古人類學家潘其風鑒定為女性,結合墓室是「黃腸題湊」葬制和五重棺槨,即三棺二槨的葬制(註:古人規定,帝七重,即三槨四棺;諸侯五重,二槨三棺;大夫三重,一槨二棺;士一重,無槨),從而確定了這座墓的墓主人是一位王妃。漢代規定帝王的葬式是「同墓不同穴」,所以老山漢墓是屬於諸侯王級的大墓。圍繞著女屍有過許多有趣的推測,因為發現時女屍並不在棺中,而是橫卧在前廳漆案上,顱骨上有砸痕,旁邊還有一塊石頭,使人懷疑屍骨到底是墓主人還是盜墓賊。又有人根據女屍顱骨的某些特徵,推測這是一位西域的美女,屬歐羅巴人種,甚至還有人演繹出一段西域美女與燕王之間浪漫的愛情故事。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委託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女屍進行了遺骸線粒體DNA的人種學、分子生物學鑒定,確定了這是位DNA序列屬於亞洲M譜系的漢族女子,年齡在30歲左右,經過計算機三維容貌復原,具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特徵,是一位地道的中原女子。 老山漢墓是否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燕剌王劉旦的戾陵,學術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至於這位王妃是否為燕王王后,此前也沒有定論。劉旦是燕國歷史上記載最多的國王,在位時間最長,達38年,即從漢武帝元狩六年到昭帝元鳳元年(前117—前80),《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記載,「旦立三十八年而誅,國除」。劉旦的陵墓在他生前就修築了,封土高大搶眼,是漢代以來京西的一個地標。但筆者認為老山漢墓更大的可能性,是屬於廣陽國的某一代廣陽王王妃的墓。 其次,從文獻和全國各地已發掘的西漢諸侯王墓來看,這些墓主都是身穿金縷玉衣入殮的,這種制度是漢代帝後、諸侯王所專用的殮具。「玉衣」的名字最早見於《漢書》,也叫「玉柙」,有金、銀、銅、絲縷幾個等級,但是這種等級制度是在東漢時期才確定的,在西漢時還沒有嚴格的規定,所以常用的都是金縷玉衣。從已發掘的三棺和女屍身邊的器物來看,老山漢墓墓主在下葬時是應身穿金縷玉衣的,很可能早在西漢末年盜墓中已被偷盜出墓了,在發掘中還發現了一片玉片殘片,並在女屍屍骨下清理出一支新疆和田羊脂玉質的螭首帶鉤及一串珍珠胸飾,這些都可以證明墓主人當年的厚葬。 老山漢墓雖然早年被盜嚴重,但仍出土了不少堪稱國寶的隨葬品。在漢墓被打開時,發現前廳有二張一橫一豎放置的大型漆案,漆案保存完好,表面使用了黑色底漆,在其上以紅漆彩繪《山海經》中的神物靈怪,並做了髹漆,所以漆色鮮亮,光明如新。象這樣保存如此完好而又尺寸巨大的漆案,在北方地區還是首次發現。其他出土的漆器,如漆耳杯、漆奩、漆盤等表面除彩繪外,還使用了西漢晚期開始盛行的「金銀平脫」工藝。尤其是有一件「嵌金虎形漆奩」殘件,其精美程度,使當年慕名而來參觀老山漢墓的現任國際奧委會執行主席維爾德姆根先生都驚嘆不已。另一件漆耳杯杯底外側上有「東宮」二字,其他漆耳杯的口沿還鑲嵌了銀飾,稱為「扣器」。 另一件可稱為國寶的是一件單鳳花紋的棺幛,其圖案獨特、精美,面積之大且保存完好也是在北方地區首次發現。古代帝王用棺都是由東園署製作的,稱為「東園秘器」,在棺槨下葬時往往要求在棺蓋上罩上一層棺幛,棺幛的四周有繩可以相系,舉世聞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的棺蓋上就有一張。考古工作者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約30件綉品,經整理後統計有「信期綉」、「長壽綉」、「乘雲綉」等幾種不同花紋的樣式。而老山漢墓棺幛上的刺繡工藝是屬於一種名為「單鳳綉」的圖案,是以前發掘的漢墓中所未見過的。從工藝上它屬於鎖綉,分析設色中可以辨別出至少使用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綉上還敷有一層厚厚的硃砂。 在老山漢墓外迴廊的兩側還出土了149件(套)大型陶器,有罐、壺、鈁等十幾種器型,其中外迴廊西側整齊地碼放著幾十件彩繪陶,器類全,色彩鮮艷,也是北方地區少見的。這些彩陶的彩繪都分布在器口、器頸和器腹上,繪有倒三角紋,三角中繪獸面紋,器腹部繪變形的雲雷紋、獸面紋。 老山漢墓的考古發掘雖然已經結束,但大量的研究,修復工作仍在室內進行,目前有部分修復完畢的器物在新首博已向公眾展示。老山漢墓仍有許多不解之謎等著後人去破解。大葆台西漢墓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位於北京城南約15公里的丰台區花鄉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漢代王陵遺址上的博物館,1982年12月對社會開放。 如出土的一把鐵斧,把我國「生鐵固態脫炭成鋼」的冶煉法出現的時間自魏晉南北朝時 大葆台西漢墓期提前了四五百年;墓道中出土的3輛木質單轅車,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西漢車輪實物;西漢諸侯王「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在中國也是首次展出。這些歷史文物對研究西漢帝王葬制、車馬殉葬制以及西漢時期的北京史均有重要價值。
北京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帝王陵遺址博物館,是在距今2000多 大葆台西漢墓年前西漢廣陽傾王劉建(公元前73年-公元前45年)的地下宮殿原址上建立起來的。博物館毗鄰北京世界公園、佔地面積一萬八千平方米。主要展示內容:地宮原址及出土文物、中國歷代帝王陵展覽,還有別具一格的可參與項目,如:模 地宮規模宏大,結構特殊,使用的是漢「天子之制」,即西漢皇帝御用的最高級葬具體系,史稱「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整個地宮是由幾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貴木材構築而成,南北長23.2米,東西寬18米,距地表四點七米。內部特點 墓道內隨葬有三輛車,11匹馬,乃實用真車馬,史載是專供皇太子及諸侯王乘坐的「朱斑輪青蓋車」。出土文物千餘件,有銅器、鐵器、玉器、漆器、瑪瑙器、金泊、陶器及絲織品等。地宮遺址及車馬遺迹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原址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漢墓遺址,是研究中華漢文化及北京 大葆台西漢墓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意義 除可供參觀的漢王地宮外,館內還設有「漢代出土文物展」和參觀者可參與的「投壺儀式」活動。此外這裡還創辦有「模擬考古」項目,參觀者可親手參與模擬考古發掘工作。 大葆台曾名寶台、保台。1974年在進行建築施工時發現了一些木炭、白膏泥和五銖錢,後發現了這座西漢墓。1974~1975年進行了發掘。大葆台一、二號墓,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900餘件文物,其中許多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體現了2000多年前工匠的高度創造才能,是研究西漢中晚期的政治、經濟和物質文化發展的珍貴資料。1979年北京市政府決定建立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1983年1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在西漢廣陽王劉建大型墓葬的原址上建立了北京市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館內展出西漢廣陽王劉建墓原址及出土文物,同時還推出了供觀眾參與的投壺禮儀活動以及深受青少年喜愛的考古小奇兵活動和考古科普互動項目。2002年,為增加考古小奇兵活動的接待能力,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在現模擬探方南側,開闢一個100平米的發掘區域,搭設防雨遮陽棚。增設不同類型的遺址,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考古學的豐富內涵。經北京市教委聯席會提名,「考古小奇兵」項目作為北京市開展素質教育的成功案例向全國推廣。 肅靜的院落前迎面是一隻展翅其舞的神雀雕塑,那飄逸的姿態讓人想起漢代畫 大葆台西漢墓像磚上的圖案。院落的中間有個石頭堆砌的井台,上面有一口金代的古井,是在1975年發掘漢墓時被發現的。這口北京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金代古井裡,還出土了大量金代的文物,根據《析津志》記載,這處遺址可能是金章宗妃「李氏避暑之台」。古井,八米深的水井早已乾涸見底,北京地區的地下水這些年下降的實在是太快了。從井台下來,東邊就是展廳,展廳門外並排陳列著兩架複製的漢代馬車。在大葆台一號墓的發掘過程中,在墓南側的墓道里發現三輛呈南北向排列的殉葬車,這幾輛車代表了單轅車發展的最後階段,是研究古代車制史的寶貴資料。 1號展室,進了展廳大門,正面就是出土文物陳列室,裡面展出了大葆台漢墓的 大葆台西漢墓發掘經過,還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儘管大葆台漢墓在早年曾經被盜挖過,但是在1974年的考古發掘是仍然出土了900多件文物,其中許多文物的工藝水平都非常高超,體現了2000多年前工匠們的高度創造才能。 出了陳列室再往裡走,就到了埋葬車馬的墓道,墓道被玻璃頂蓋封閉著,下面陳列著發掘時現場的車馬原形。這座墓葬呈「凸」字形,過了狹長的墓道就到了後面的墓室,裡面甬道迴廊層層包裹,剖面的墓室清楚地表現出漢代帝王墓葬的特點。「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在這裡讓人看得一目了然。 大葆台西漢墓發掘的有1號墓和2號墓。前者在東,葬的是西漢燕王(或廣陽王);後者在西,葬的是王后。兩墓皆為大型木槨墓,其中二號墓曾被燒毀。1號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墓室上口南北長26.8米,東西寬21.2米;底口長23.2米,寬18米,深4.7米,底面積417.6平方米。南面開有墓道,寬4.25米;北段長16.7米,南段呈斜坡狀,殘長17.3米。墓頂和底部用木炭和白膏泥密封,四壁則僅封以積炭。 該墓是一座「黃腸題湊」木壘墓穴。其結構由墓道、甬道、外迴廊(外藏槨)、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後室諸部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其「黃腸題湊」是由15880根長0.9米、截面為10厘米見方的木柱壘疊成的42米長、3米高的木圍牆,木端朝向棺槨。牆正南辟門,寬3.8米、高3米,門上裝鋪首銜環。進門即為前室,也叫便房,象徵著帝王生前起居飲食宴樂的地方。這裡陳列著一張寬大的黑漆朱彩坐榻,是帝王的坐席。 便房北面是後室,室內用扁平立木圍成槨室,棺木放在槨室正中棺床上。墓主的棺槨共有5重,外層之槨是楸木,內層之槨是楠木,共用板130塊,最大板長4.5米,寬0.6米,厚0.22米,重約千餘斤。僅棺槨一項用木材32立方米。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由大葆台1號墓墓室復原陳列、大葆台1號墓殉葬車馬陳列、大葆台漢車復原陳列和大葆台1、2號墓出土隨葬器物陳列4部分組成。漢墓清理過程中 大葆台西漢墓發現的金代建築遺址和水井,也加以保護,一併展出。 該館的館藏,主要是大葆台1、2號西漢墓及金代遺址出土的文物約千件。因墓葬早年被盜掘,出土物不甚豐富,重要出土物有大型獸面鎏金銅鋪首、墨玉鏤空玉舞人、鏤空龍鳳紋玉璧以及大型黑漆衣陶器等。 東為1號墓,墓主應為西漢廣陽頃王劉建,西側2號墓主為其妻。此墓由外藏(包括墓道、甬道、外迴廊)和內藏(包括前室、後室和便房)組成。墓室中心是梓宮、便房和黃腸題湊。棺停五重,三棺二停,板材為揪、楠、檫木。黃腸題湊系用長0.9米,寬、厚均0.1米的柏木條橫向排列壘成,無榫卯固,頂端用壓邊木出土文物(15張)加固。一號墓黃腸題湊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牆正南辟門,門內為前室,象徵墓主人的朝會、宴享。後室為用扁平立木圍成的停室,棺槨置於正中。各層宮牆之間形成三道迴廊,黃腸題湊為最內層宮牆。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向內,故云題湊,是漢代天子的葬制。外迴廊各寬1.6米,平面呈回字形,兩端與甬道相通,迴廊內埋有牲畜和陶甬。墓室外保存一組殉葬車馬,有3輛彩繪朱輪馬車,馬13匹。此墓早期被盜,但仍出土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其中漁陽鐵斧是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政策的實物見證;鎏金獸面鋪首、嵌玉鎏金龍頭枕、龍鳳玉璧、螭虎白玉佩、墨玉舞人、纏絲雞血紅瑪瑙等為漢宮珍飾。 大葆台西漢墓發掘於1974~1975年,博物館是在大葆台1號西漢墓遺址上建立的。該墓葬是一座西漢中晚期(公元前1世紀中葉)的諸侯王陵墓,是按西漢天子葬制修建的純木結構地宮,底面積417.6平方米,由墓道、甬道、外迴廊、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堂)和後室(寢,即五重棺槨)幾部分構成,頂、底部及四壁以木炭和膏泥密封,史稱「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制,是研究西漢帝王葬制的珍貴實物資料。墓道中殉葬3輛「朱斑輪青蓋車」和11匹馬骨,也是重要的考古發現。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陳列內容分三部分:①一號墓室復原陳列,主要包括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等;②車馬殉葬原狀陳列。如墓道中發掘的3輛木質單轅車和11具馬的遺骨(朱斑輪青蓋車)等;③隨葬器物陳列。包括出土的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此外,從墓葬中清理出來的金代水井和房屋建築遺址也被陳列展出。 大葆台西漢墓葬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漢代墓葬博物館。其中不少陳列物品都是第一次出土的珍品。如出土的一把鐵斧,把我國「生鐵固態脫炭成鋼」的冶煉法出現的時間自魏晉南北朝時期提前了四五百年;墓道中出土的3輛木質單轅車,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西漢車輪實物;西漢諸侯王「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在我國也是首次展出。這些歷史文物對研究西漢帝王葬制、車馬殉葬制以及西漢時期的北京史均有重要價值。
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位於長沙市東郊瀏陽河西岸、長瀏公路北側,距市中心約4公里,屬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鄉(原屬東屯渡鄉)。原為河灣平地中隆起的一個大土堆,據地方志記載為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馬王堆。堆上東西又各突起土冢一個,其間相距20餘米。兩冢頂部平圓,底部相連,形似馬鞍,故也有人稱其為馬鞍堆。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三座漢墓。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
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是一具特殊類型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蹟,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漢墓陳列館現設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達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保存下來,並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1971年底,當地駐軍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里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 湖南省會長沙市的東郊有兩座土丘,因外形很像馬的鞍具被當地人叫做「馬鞍堆」,後來訛傳為「馬王堆」。據一本地方志記載,馬王堆是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家族墓地。 被點燃的那神秘的藍色火焰讓人感到恐懼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館的侯良馬上意識到,人們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話里把這樣的墓叫火坑墓。 1972年1月,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進行了科學挖掘,顯示出這個墓葬南北長20米,東西長17米,屬於大型的古代墓葬。 正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工作時,發現了一個圓形的盜洞,筆直地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於消失了。就在這時,人們挖到了一種粘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來保護墓葬,據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這時,在發掘工地上,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綠色的樹葉,周圍的人不敢相信這是古時候的樹葉。在隨後的發掘中,人們又在填土中陸續發現了翠綠的樹枝和黃綠色的竹筐,一切都那麼不可思議。 這是一個方形的墓,深20米,從上到下逐漸縮小,像漏斗的模樣,墓坑的底部擺放著4米多長、1.5米高的槨室,如此罕見的巨大槨室讓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感到驚訝。 揭開槨板,人們發現這是一個豐富的地下寶庫: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邊的邊廂里填滿了五光十色的珍寶,在淤泥的覆蓋下,每件物品都如新的一樣。 就在考古隊員小心翼翼提取文物的時候,不可思議的事情又出現了,在東面的邊箱里發現了一個漂亮的漆器,打開蓋子,在場的人都不由瞪大了眼睛。侯良回憶說,那天蓋子揭開後發現下邊是水,漂了一層藕片,北京來的王予予喊:「哎呀,這是2000多年的藕片啊!」這麼一喊,大家都擠上來看這稀奇的事,他怕擠壞了,慢慢端到中間趕快去照相,就這麼一端一放,漆器里就剩下幾片了,等放到汽車上馬上送回來時,哎,沒有了,變成一鍋湯了! 馬王堆出土蓮藕片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最容易腐爛的東西保存如此完好,又是什麼原因讓神奇的景象轉瞬即逝呢?這時的人們還來不及思索這些令人費解的謎團,琳琅滿目的文物源源不斷地被取出墓坑,最後只剩下了墓主人的棲身之所。 開棺的過程再次出乎人們的意料,龐大的棺材竟然套裝有4層,最裡面才是安放墓主人遺體的內棺,棺蓋上覆蓋著一塊「T」型的神秘帛畫,這幅長達兩米並且完好無損的巨幅帛畫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首次發現。 龐大的4層棺材都用上好的木料打造,最外面是莊重的黑漆素棺,沒有絲毫裝飾;第二層是黑底彩繪漆棺,黑色的底子上用金黃色繪出複雜多變的雲氣紋,紋路間穿插著111個怪獸或者神仙,圖案想像力豐富,線條粗獷,洋溢著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第三層是朱底彩繪漆棺,紅色的底子上用綠色、褐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許多代表祥瑞的圖案,一共畫了6條龍、3隻虎、3隻鹿、1隻鳳和1個仙人,和外面的棺材相比,這個棺材顯得富麗堂皇;最裡面的內棺,棺身塗滿黑漆,外面用帛和綉錦裝飾。 裝藕片的容器雲紋漆鼎要見到墓主人的面目,必須先揭開裹在外面的絲綢物品,人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墓主人身上裹了20層衣物,有絲綢、麻織品,春夏秋冬的衣服幾乎都全了。 墓主人終於露出了面容,所有在場的人都目瞪口呆:她不像一具古屍,皮膚仍舊是淡黃色的,按下去甚至還有彈性,部分關節能夠活動。女屍經過防腐處理後,被送到了湖南省醫學院。注射防腐劑時,女屍的軟組織隨時鼓起,以後逐漸擴散,和新鮮屍體十分相似。 這不僅是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蹟,而且也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在文物清理過程中,人們發現了一枚印章,上面刻著「妾辛追」幾個字,說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隨葬器物上,印有「軑侯家丞」和「軑侯家」的字樣。根據史書記載,軑侯是西漢初年的一個侯爵,曾在長沙國擔任丞相。由此基本確定墓葬的年代屬於西漢初期,而地方志里關於五代十國楚王馬殷墓的說法是錯誤的。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的醫學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光澤如新。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有一件素紗襌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色澤如新, 馬王堆漢墓的彩繪漆棺棺面漆繪的流雲漫卷,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體態生動,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12萬多字。另外還有幾冊圖籍,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其繪製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先後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評價極高,譽為「驚人的發現」。 根據漆器款識、封泥、印章等推斷,一號墓為利蒼之妻,二號墓為利蒼本人,三號墓則是利蒼之子,三座墓葬的時間相距約2000多年。一號墓由墓頂至槨室深達20米。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由三槨(外槨、中槨、內槨)、三棺(外棺、中棺、內棺),以及墊木所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約1萬餘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達60-130厘米。棺內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屍(利蒼的妻子辛追),屍體長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潤澤柔軟,部分毛髮尚存,部分關節可以彎動,許多軟組織比較豐滿,柔潤而有彈性。古屍內臟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對位置基本正常。這是世界上已發現的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屍。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 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軑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骨質印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誌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1號墓在構建時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的封土,則其年代應再晚些。 馬王堆漢墓的地面上,原有大小相仿的兩個土丘,東西並列,底徑各約40米,頂部圓平,高約16米。當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造墓時先在土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入葬後填土夯實,築起高大的墳丘。3座墓的墓坑,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1號墓的墓坑最大、 最深。墓口南北長19.5米, 東西寬17.8米,以下有4層台階,再下則是斗形坑壁,直達墓底。墓底長7.6米,寬6.7米,深16米。另外兩座墓的規模略小,墓坑較淺,墓壁只有3層台階。2號墓墓底長7.25米,寬5.95米;3號墓墓底長5.8米,寬5.05米。 3座墓的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1號墓填木炭厚0.4~0.5米,總重量約達1萬多斤,分布在木炭層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強,滲透性極低,對於密封起決定性作用。1號墓的白膏泥堆積既厚又勻,封固嚴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槨室形成高標準的恆溫、恆濕、缺氧、無菌環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對各種物質的損毀作用,故墓內的多層棺槨、墓主屍體及隨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來。另外兩座墓,特別是 2號墓,則因白膏泥堆積較薄,分布不勻,密封程度不好,墓內的保存情況較差。 1號墓和3號墓的棺槨都保存相當完整,結構大體一致,但規模有一定的差別。1號墓的龐大槨室和4 層套棺,採取扣接、套榫和栓釘接合等方法製作而成,約用木材52立方米。槨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構築,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下置墊木和兩層底板,再樹4塊壁板和4塊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邊箱,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4層套棺用梓屬木材製作,內壁均髹朱漆,外表則各不相同。外層的黑漆素棺體積最大,長2.95米,寬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裝飾。第2層為黑地彩繪棺,飾複雜多變的雲氣紋及形態各異的神怪和禽獸。第3層為朱地彩繪棺,飾龍、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圖案。第 4層為直接殮屍的錦飾內棺,蓋棺後先橫加兩道帛束,再滿貼以鋪絨綉錦為邊飾的羽毛貼花錦。3號墓的槨室南邊箱多一縱梁。套棺3層,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裝飾,內棺則在加帛束之後滿貼以絨圈錦為邊飾的綉品。 2號墓從殘存的痕迹看來,結構和 1、3號墓有所不同,槨內置2層棺。 1號墓的女屍經病理解剖表明,雖然經歷了2100年,身體各部位和內臟器官的外形仍相當完整,並且 馬王堆漢墓中的不腐女屍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軟骨等細微結構也保存較好,這在世界屍體保[1]存記錄中是十分罕見的。臨床醫學檢驗表明,死者生前患有冠心病、多發性膽石症,以及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症、血吸蟲病等多種病變,為研究屍體的保存以及古組織學、古病理學、古代疾病史和中國醫學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而病理解剖時,在女屍腸道中發現的甜瓜籽也揭示了辛追的真正死因--食用甜瓜引起多種併發症,最終導致的心絞痛,讓這位享盡榮華富貴的老婦人撒手西寰。 女屍身著絲綿袍和麻布單衣,足登青絲履,面蓋醬色錦帕,並且用絲帶將兩臂和兩腳系縛起來。然後包裹18層絲、麻衣衾,捆紮9道組帶,又覆蓋兩件絲綿袍。女屍出土時,浸泡在約80公升的無色透明棺液之中(出土不久變成棕黃色)。關於這種液體到底是不是防腐劑,由何而來有不同的說明。考古學家發現其中有乙醇等酸性液體,懷疑用了酒精,可能當時確實有防腐 辛追原貌復原蠟像劑,也可能是在屍體出殯時盛放冰塊,或用香湯沐浴,擦拭身體,而留下的。屍體重量卻比原先輕了一半,於是有人認為這是屍體自身的水分。但此種發現經過考證並不可能,因為那些棺液總共80斤,而屍體也只有80斤。不可能釋放等同身體重量的屍水。 關於這些液體的真實來源,仍舊是未解之謎。 馬王堆漢墓兩千多年來從未被盜,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別是一號墓出土的歷兩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屍及三號墓出土的大量帛書文獻,為西漢初期歷史考證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震驚了世界。出土時,一號墓由於用白膏泥密封好,因此女屍歷經二千年仍保存完好,被發現時,曾有氣體噴出燃燒,但由於沒及時收集氣體,不知具體成份,成了千年女濕屍仍保存完好的難解之謎。 從最早發掘的一號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據考證為利蒼的妻子辛追,年齡約五十歲左右,出土時軟組織有彈性,關節能活動,血管清晰可見,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見的不腐濕屍,此後將此類古屍命名為馬王堆屍。屍體經湖南醫學院專家解剖後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長期向遊客開放,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數千萬計的遊客。 一號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盤、化妝盒等,杯盤內底上寫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樣,外表光亮如新,足見漢初漆器製造工業之精。有的學者認為,這些漆器應該是當時由四川生產的。 一號墓內棺覆蓋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畫,畫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表現了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體現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學者們最初認為這幅帛畫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國,但因為後來發現此觀念在當時仍不算普及,反而可能是根據當地傳統習俗招魂儀式所做,希望死者死後靈魂不會消散。馬王堆帛書 在三號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其中包括《易》、《老子》、《戰國縱橫家書》、《養生方》等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其中《易》與《老子》都與今本有較大的區別,被認為是這些書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傳抄版本之一, 大量的方術文獻有助於了解漢初的占卜、星相、醫術、房中術等內容。帛書的字體接近於漢隸,而別具一格,被書界稱為「馬王堆體」。 保存較好的1號墓和3號墓,隨葬品都置於棺房周圍的4個邊箱之中,主要有滿盛衣物、食品和藥材等物的竹笥、漆器、木俑、樂器、竹木器和陶器,以及「遣策」竹簡,均達1000餘件。兩墓的錦飾內棺上都覆蓋彩繪帛畫。3號墓還隨葬有帛書和兵器。 「遣策」竹簡詳細記載了1號和3號兩墓隨葬品的情況,是目前發現的同類竹簡中最完整的兩批。1號墓出土312枚,3號墓出土410枚,內容均為逐件記錄隨葬物品的名稱、 數量和各種物品的分類小計。1號墓「遣策」竹簡所列器物清單的大概順序是:用漆木製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種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馬王堆一號漢墓簡(16張)(包括禽、蛋和魚類),用陶器盛放的醬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糧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妝用品、絲織衣物、樂器、扇、席和土質、木質的,但沒有提到屍體的衣衾和相當數量的木俑。簡文所載與墓內所出實物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兩相符合者仍然較多,因而根據簡文便可確定某些器物的名稱。3號墓所出「遣策」竹簡,除大部分內容與1號墓相同外,還記載有車騎、樂舞、童僕等侍從,包括所持儀仗、兵器和樂器等物,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兩壁的帛畫大體對照起來。彩繪帛畫 1號墓和3號墓內棺上的彩繪帛畫,保存完整,色彩 彩繪帛畫鮮艷,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兩幅帛畫的構圖基本一致,全長2米許,均作「T」字形,下垂的四角有穗,頂端系帶以供張舉,應是當時葬儀中必備的旌幡。畫面上段繪日、月、[2]升龍和蛇身神人等圖形,象徵著天上境界;下段繪交龍穿璧圖案,以及墓主出行、宴饗等場面。整個主題思想是「引魂升天」。有人認為,「遣策」簡文中的「非衣一長丈二尺」,即指這種帛畫。兩墓帛畫的主要差別在於墓主形象,1號墓為女性,3號墓為男性。3號墓棺房懸掛的帛畫,西壁保存較好,長2.12米,寬0.94米,繪車馬儀仗圖像,畫面尚存一百多人像、幾百匹馬和數十輛車;東壁的帛畫殘破嚴重,所繪似為墓主生活場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各種絲織品和衣物,年代早,數量大,品種多,保存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紡織技術的史料。1號墓邊箱出土的織物,大部分放在幾個竹笥之中,除15件相當完整的單、夾綿袍及裙、襪、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還有46卷單幅的絹、紗、綺、羅、錦和綉品,都以荻莖為骨幹卷扎整齊,以象徵成匹的繒帛。3號墓出土的絲織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殘破不成形,品種與1號墓大致相同,但錦的花色較多。最能反映漢代紡織技術發展狀況的是素紗和絨圈錦。薄如蟬翼的素紗單衣,重不到1兩,是當時繅紡技術發展程度的標誌。用作衣物緣飾的絨圈錦,紋樣具立體效果,需要雙經軸機構的複雜提花機制織,其發現證明絨類織物是中國最早發明創造的,從而否定了過去誤認為唐代以後才有或從國外傳入的說法。而印花敷彩紗的發現,表明當時在印染工藝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較好的麻布,發現於1號墓的屍體包裹之中,系用苧麻或大麻織成,仍具相當的韌性。
馬王堆漢墓發現了大批帛書和兩卷醫簡,均出自3號墓東邊箱的長方形漆盒中。帛書大部分寫在寬48厘米的整幅帛上,摺疊成長方形;少部分書寫在寬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條將其捲起。出土時都已嚴重破損,經整理,知共有28件。其中除《周易》和《老子》二書有今本 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傳世外,絕大多數是古佚書,此外還有兩幅古地圖。這是中國考古學上古代典籍資料的一次重大發現。 醫書簡兩卷200支,一卷內容與《黃帝內經》相似,講的是養生之道,另一卷則為房中術。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戰國縱橫家書》諸子:《老子》甲本([3]附佚書3篇)、《老子》乙本 《九主圖》、《皇帝書》、兵書:刑德》甲、乙、丙3種數術:《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籙》、《神圖》、《築城圖》、《園寢圖》、《相馬經》方術:《五十二病方》(附佚書4篇)、《胎產圖》、《養生圖》、《雜療方》、《導引圖》(附佚書2篇) 地圖:《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 其中發現的甲、乙本《老子》,為我們現在所見最古的版本;發現的《五星占》,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的天文書;發現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國現在發現的最古老醫書.預計在2012年出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包括全部的內容. 馬王堆漢墓的樂器,1號墓出土有二十五弦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樂器瑟[4],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完整的西漢初期瑟,還出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號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簫。這些都是首次發現的西漢實物。12支一套的竽律管,分別標明漢初的律名,為探討中國早期律制增添了物證。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共約500件,計1號墓184件,3號墓316件。這是各地發現漢代漆器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器類主要有鼎、匕、盒、壺、鈁、卮、耳杯、盤、、奩、案、幾和屏風等。漆耳杯占漆器總數的一半以上。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數奩和卮是夾胎。裝飾花紋多為漆繪的紅、黑和灰綠等色。紋樣則以幾何紋為主,龍鳳紋和草紋為輔。一些漆器書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樣,還有註明器物容量的。不少漆器有「成市□」戳記,說明是由成都官府作坊製造的。 此外,1號、3號兩墓分別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個盛放肉食品、穀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辛追遺體保護良好,皮膚仍有彈性,關節還可以活動,軟骨組織用肉眼就能看清。X光片顯示,老太太的骨質比現在60歲的正常人還好。」7日,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聯合公布了出土30年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女主人保存情況的「體檢報告」。 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在7日召開的「馬王堆漢墓發掘三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說,2002年6月,湖南省博物館計劃將辛追遺體搬遷到新的陳列大樓,為了保證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並為以後進一步做好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經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特請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專家對女屍做了全面系統的檢查和評估。 這份「體檢報告」指出,通過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等方法對30年來所使用的保存液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還從單獨保存的女屍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硬腦膜及女屍保存液和有機玻璃棺內採集可疑霉斑作了細菌和黴菌培養,所檢對象均無細菌生長,也沒有分離出黴菌。 在無菌條件下,還取女屍右小腿前麵皮膚、小腿肌肉組織、肝組織、分別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大部分結構與30年前的檢查結果基本一致。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女屍的骨結構基本正常,30年前注入血管的造影劑依然清晰可見,古屍體的外形、膚色無明顯變化,皮膚仍具有彈性。這些結果表明,以前使用的保護方法是成功的。 目前,辛追遺體已經搬到湖南省博物館新的陳列大樓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寢宮」。「地下寢宮」距離地面8米,恆溫恆濕,模仿當年出土時原狀修建,置放著大型棺槨,周圍還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當年沉睡兩千多年的地下環境。 儘管如此,「體檢報告」還表示了一些擔憂。羅學港教授對記者說,已故的周恩來總理希望將馬王堆女屍至少保存200年,但現在還只保護了30年,如何在將來的17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防止蛋白質降解,防止骨組織脫鈣、防止組織細胞水腫或脫水等,是馬王堆漢墓女屍保護所面臨的艱巨課題。 陳建明說,「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科技保護的力量,與醫學界合作,定期對女屍進行檢測和科學研究。」 滿城漢墓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餘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 滿城漢墓位於保定城西北21公里處滿城縣陵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葬。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山洞宮殿。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武帝劉徹的庶兄,他在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被封為中山王,死於武帝元鼎四年(前113)二月,統治長達42年。中山國位於太行山東麓,大致包括今易水以南、滹沱河以北的地區,首府設在盧奴(今河北定州市)。西漢中山國有十代王,劉勝是第一代王。劉勝墓與竇綰墓均採用以山為陵的營建方式,墓道及墓室鑿山而成,呈弧形,平面布局上兩墓則大同小異。全墓分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後室6個部分,墓室中分別修建了木結構瓦房和石板房,形成了一座功能齊備的豪華地下宮殿。墓內除了華麗的陳設和棺槨外,發掘中還出土各類文物1萬多種。其中僅金銀器、玉石器、銅器、鐵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類銅燈19件,尤以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最為珍貴。劉勝、竇綰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是全國考古工作中首次發現。劉勝金縷玉衣全長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竇綰玉衣全長1.72米,用玉片2160片,金絲約600克。滿城陵山漢墓的出土文物曾赴歐、亞、美等國和地區展出,受到了國內外高度讚譽。 兩墓皆坐南朝北規模宏大,舉世罕見,結構仿漢代宮殿。共出土文物一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4000多 滿城漢墓件。舉世聞名的「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朱雀街環杯」就出土於此,曾赴歐、亞、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倍受中外人士的高度讚譽。1988年元月,滿城漢墓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年底。我縣對滿城漢墓進行開發,並於91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接待遊客。先後又興建了登山索道、下山滑道、山地滑草、漢王宮、蓮花宮、龍華宮、警世宮、靖王狩獵場、游泳池等10個附屬景點。陵山依託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環境優勢,於95、96年相繼舉辦了全國第七屆、第八屆滑翔傘錦標賽暨飛機跳傘冠軍賽,98、99年保定市第一屆、第二屆全國滑翔傘邀請賽暨飛機花樣跳傘表演。1996年,被國家體委航管中心指定為「全國滑翔傘培訓基地」。漢墓景區現以形成溶歷史知識、自然風光、娛樂趣味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格局。 2001年3月,滿城中山漢墓被評選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劉勝墓墓洞全長51.7米,最寬處37.5米,最高處6.8米,容積約計2700立方米。全墓可分為由墓道、車馬房(南耳室)、庫房(北耳室)、前堂(中室)和後室等六部分。前堂是一個修在岩洞里的瓦頂木結構建築,寬宏富麗,象徵墓主人生前宴飲作樂的大廳。後室又分石門、門道、主室和側室。主室象徵內寢,內置漢白玉石鋪成的棺床,上置棺槨。主室南側的小側室象徵盥洗室。墓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整個墓道先用石塊填滿,後在墓道外口砌兩道土坯牆,其間澆灌鐵水加以嚴封。竇綰墓 竇綰墓,在劉墓之北側。就墓室建造來說,規模之巨大、氣魄之宏偉、開鑿之工整,均超過劉勝墓的水平。平面布局則大同小異,總長49.7米,最寬處65米,最高處7.9米。容積達3000立方米。外口是在兩道磚牆之間,灌以鐵水封閉,比劉墓更為堅固嚴密,其庫房和車馬房亦比劉墓為大。 聞名中外的滿城漢墓,位於河北保定滿城縣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1968年,解放軍某部在此施工時偶然發現,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發掘,著名考古專家郭沫若先生蒞臨指導發掘工作。 滿城漢墓的發現,揭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 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滿城漢墓出土文物數量多,品級高,文物科技價值和工藝價值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研究我國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工藝美術發展情況的重要資料。 滿城漢墓的發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發掘),為研究西漢暑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件科學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兩墓內部布局完全模仿宮殿建築,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出土銅、陶、鐵、金、銀、玉石、漆器以及帷帳、俑、五銖錢等器物共1萬多件。其中有: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以及墓主人的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當年出土的文物,大部分又重新歸位(少數放在國家博物館的,製作了複製品),送入陵墓展出。中山王墓的出土文物曾多次出展世界各地,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稱讚。 滿城漢墓中的文物還創造多項全國之最:4枚金針、5枚銀針、「醫工盆」,以及小型銀漏斗、銅葯匙、藥量、銅質外科手術刀等組成了迄今發掘出土的質地最好、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漢時期醫療器具;計時器銅漏壺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一個古代天文學器物;一個由石磨和大型銅漏斗組成的銅、石複合磨,是我國至今所見體積最大、時代最早、設計科學、構思奇妙的銅石複合糧食加工工具;500多件兵器中,有我國最早採用刃部淬火新工藝的鐵劍,而劉勝的鐵鎧甲,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所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鐵甲;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是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 劉勝和竇綰均以「金縷玉衣」下葬。漢代皇帝和貴族死後,由於等 劉勝墓金縷玉衣級不同,玉衣有金縷、銀縷、銅縷之分。「玉衣」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玉衣用玉片製成,玉片間以金絲編綴。(根據《後漢書 禮儀志》記載,皇帝的「玉衣」用金縷,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縷;大貴人、長公主用銅縷。劉勝是諸侯王,如按《後漢書》所載,只能使用「銀縷玉衣」,而實際出土的卻是「金縷玉衣」。古代統治者用玉衣作為葬服,從西漢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直到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說這純屬「愚俗所為也」。從此,這一葬服制度才 竇綰墓金縷玉衣消除了。) 劉勝的金縷玉衣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所用金絲約1100克。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等佩戴之物。 竇綰的金縷玉衣略小,全長1.72米,共有2160塊玉片,金絲約700克。兩套金縷玉衣保存完整,形狀如人體,每塊玉片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嚴密設計和精細加工,可見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水平。 這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葬服,是聞名中外的首次重大發現,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堪稱國寶。 滿城漢墓中出土了錯金博山爐、鼎形銅熏爐、帶提籠熏爐、透雕盤龍博山爐、騎獸人物博山爐等大量的爐 錯金博山爐具,其中又以國寶錯金博山爐最為精美。它爐身似豆形,通體用剛柔相濟的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把香料放入點燃,香煙通過爐蓋的許多小孔,裊裊上升,瀰漫房中。博山,乃古代神話中的仙山,錯金是金銀鑲嵌的一種工藝。爐盤上部和爐蓋則鑄出高低起伏、挺拔峻峭的山巒,以象徵陸地和群山。爐蓋上就山勢鏤孔,山巒間有神獸出沒,虎豹奔走,機靈的小猴或是蹲在山峰高處或是騎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則在山中巡獵。一幅秀麗生動的自然山景就在工匠們的鬼斧神工中躍然而出。爐座把上透雕成三條蛟龍騰出波濤翻滾的海面狀,以龍頭擎托爐盤,在爐座把上的山、海之間飾龍紋,蘊涵著龍為溝通天、地、人三界的通天神獸的時代觀念。其工藝之精湛,舉世罕見。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郵政局特意選取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長信宮燈、蟠龍紋銅壺、錯金博山爐、朱雀銜環杯這四件具有代表性的國寶級文物,於2000年10月20日發行《中山靖王墓文物》郵票一套四枚。 長信宮燈出土於劉勝的夫人竇綰墓。外形是個宮女跪坐執燈的形象,燈高48厘米, 長信宮燈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狀,燈的各部分是分鑄而成,可以隨時拆卸,但是結合起來卻天衣無縫,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它的燈盤可以轉動,燈罩在圓形軌道內可以開合,所以就能根據需要調節光亮的大小和照射的方向。宮女的體內中空,燭火的煙滓可以通過宮女的右臂進入體內,使煙滓停滯在燈身中,用以保持室內的清潔。其科學性令人嘆為觀止。難怪後來當這件文物在美國展出時,前國務卿基辛格連聲驚嘆:中國人在兩千年前就有環保意識,中國了不起。在2000多年前,就能設計得如此精巧,實乃驚世之作; 鎏金銀蟠龍紋銅壺,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全壺金銀相間,黃白互映,異常華麗。壺底銘文顯示此壺是主司膳食的官用來盛酒的器物。通高59.5厘米、腹徑37厘米,重16.25公斤,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侈口、束頸、鼓腹、圈足,腹部一對鋪首銜環。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口部和圈足飾鎏銀捲雲紋帶,頸部飾金銀相間的三角紋帶,腹部飾四條獨首雙身的金龍相互翻卷蟠繞,並綴以金色捲雲紋。鋪首鎏金。蓋面飾三隻鎏金夔鳳,蓋緣飾鎏銀捲雲紋,蓋豎三鎏銀雲形鈕,捲雲紐鎏銀。紋飾金銀相映,富麗堂皇。壺內壁髹朱漆一層。壺底銘刻:「楚大官,槽,容一石口,並重二鈞八斤十兩,第一」等字,鐫刻潦草不規整。 南越王墓 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西漢南越王墓已開闢為博物館。 趙眜,在《史記》稱為趙胡,中國西漢時期南越國的第二代王,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孫子,號稱「南越文帝」。他的陵墓位於今廣州市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著名的「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劈山為陵,從象崗頂劈開石山20米,鑿出一個平面「凸」字形的豎穴 ,再從前端東、西側開橫洞成耳室,南面開闢斜坡墓道。墓室以紅砂岩石仿照前堂後寢的形制砌成地宮,墓頂用24塊大石覆蓋,再分層夯實而成。墓室仿照生前宅居築成,墓室坐北朝南,前三後四共7室,寬 12.5米,長10.85米。墓主居後部中室,前廳後庫,前部東西為耳室,後部東西為側室。殉葬者共15人,其中姬妾4人,僕役7人。前部前室四壁和頂上均繪有朱、墨兩色雲緞圖案;東耳室是飲宴用器,有青銅編鐘、石編鐘和提筒、鈁、錇等酒器以及六博棋盤等;西耳室是兵器、車、馬、甲胄、弓箭、五色藥石和生活用品、珍寶藏所,尤其珍貴的是來自波斯的銀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爐和深藍色玻璃片。這些文物證明南越國早期或更前年代廣州已與波斯和非洲東岸有海上貿易。後部主室居中,為墓主棺庫主室,墓主身穿絲縷玉衣,隨身印章9枚,最大一枚為「文帝行璽」龍鈕金印,此外,還有螭虎鈕「帝印」。龜鈕「泰子」金印以及墓主「趙眜」玉印等。東側室為姬妾藏室,殉葬姬妾4人均有夫人印1枚。西側室為廚役之所,殉葬7人,無棺木,室後置豬、牛、羊三牲。後藏室為儲藏食物庫房,有近百件大型銅、鐵、陶制炊具和容器。出土文物共千餘件(套),金印是國內首次出土的漢代帝王金印。這些出土文物對研究秦漢時期嶺南土地開發、生產、文化、貿易、建築等狀況以及南越國歷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現就陵墓及部分珍貴文物作較詳細的介紹。 根據國家文物局2002年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共有64件(組)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出。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角形玉杯」和「銅屏風構件5件》」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彩畫石室大墓是一座西漢彩畫石室大墓,墓主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昧(趙佗之孫),距今已有2000多年。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崗山上一個工地發現的這個大墓。深入地下20米,用750多塊砂岩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大石構築。陵墓面積約100平方米,分前後兩部分,共有7個室。前室居中,室的四面及頂部都繪有朱、墨兩色的雲紋圖案,象徵朝堂。斜坡墓道殘長10.46米,寬2.36~2.59米。墓內的前、後兩部分各設有一道雙扇的石門。 南越王墓是嶺南地區發現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富多樣、墓主人身份規格最高的一座漢墓,是中國境內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彩繪壁畫石室大墓。這座墓堪稱地下寶庫,共出土各類文物達1000多件(套),內涵非常豐富,尤以銅、鐵、陶、玉四者所佔比重最大。而「文帝行璽」金印是中國考古發掘首次發現的「皇帝」印璽,最為珍貴。 南越王墓的發現,其社會、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不但震撼嶺南大地,而且驚動全國,聞名世界,從考古學界、社會各界到新聞界,無不感到驚奇。有人評價這是「令無數人苦苦探尋了2000多年的隱秘,中國考古史上最輝煌的發現之一」。墓中的寶貝被形容為:「珍寶燦爛」,「金燦燦」,「銀閃閃」,「玉器之最」,「碧玉之寶」,「稀世之寶」,」漢玉中價值連城的絕品」,還有許多「罕見」、「首次」、「唯一」、「獨一無二」、「精美絕倫」、「無法替代」等頂級評價。隨著新華社消息的播發及《人民日報》等媒體文章的發表,全世界都在強烈地感到中國嶺南地區古老文化的震撼,同時,又激發了人們對尋找趙佗墓的希望,迷茫中似乎露出了曙光! 南越王墓有一件文物被稱為「鎮墓之寶」——「文帝行璽」金印,是我國考古發掘出土的第一枚帝印。在傳世或發掘出土秦漢印章中,未見一枚皇帝印璽,只有文獻記載。但是文獻講的帝印,是白玉質印、螭虎鈕印,印文是「皇帝行璽」或「天子行璽」;而南越國趙昧這枚帝印卻 文帝行璽是金質印、蟠龍鈕印,印文是「文帝行璽」。 這是金印的獨特之處,是南越國自鑄、生前實用之印。 南越王墓除了「文帝行璽」金印外,還有「泰子」(泰同太)金印和「右夫人璽」金印,但不是龍鈕,而是龜鈕。「泰子」金印也是首次發現,在傳世印璽中未曾見過。 按秦漢禮制規定,只有皇帝、皇后的才能稱「璽」,其它臣屬的印是不能稱「璽」的。皇帝用璽並非只有一種,而有多種。例如「皇帝之璽」(用於賜諸侯王)、「皇帝行璽」(用於封國)、「皇帝信璽」(用於發兵)、「天子之璽」(用於冊封外國)、「天子行璽」(用於治大臣)、「天子信璽」(用於事天地鬼神)。「皇帝璽」被視為「傳國璽」,歷代統治者視為保國鎮疆之寶,正所謂「得寶者得天下,失寶者失天下」。漢武帝就有六個璽 金花泡飾,是可以往下傳的,而趙眜mò的「文 帝行璽」是個人專用,不往下傳,因此死後用於陪葬。 歷史上發現的印不少,但大多是銅質、玉質或水晶質的,很少發現有金印,現存世的只有12枚,12枚金印中屬東漢的有8枚,屬西漢的4枚,僅南越國便佔了3枚。 南越王墓的金器除金印外,還有金帶鉤、金花泡和杏形金葉,均是飾物。而金花泡普遍被認為是海外輸入的「洋貨」。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件白色的銀盒特別引人注目,那閃閃發光的花瓣顯得尤為突出。這個呈扁球形銀盒,通高12厘米,腹徑14.9厘米,重572.6克。出土時在主棺室,盒內有十盒葯 銀盒丸。從造型、紋飾和口沿的鎏金圈套等工藝特點看,與中國傳統的器具風格迥異,但與古波斯帝國時期(公元前550~330年)遺物相似。經化學分析和專家們研究,認為是波斯產品,銀盒裡的藥丸很可能是阿拉伯葯。因此,銀盒並非南越國製造,而是海外舶來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南越王墓出土的銀器除了銀盒外,還有銀洗、銀卮和銀帶鉤,都是越王室的專用器具。7件銀帶鉤工藝十分精美,有5種式樣、鉤首有雁頭形、龜頭形、龍頭形和蛇頭形等。特別是主棺室出土的那件銀帶鉤,通長18.4厘米,呈弓狀,鑲嵌寶石並飾以凸浮雕。龍頭形的鉤首飾以捲雲紋和騰躍的飛虎。複雜的紋飾,發光的寶石,通體鎏金,顯得高貴華麗,是很好的工藝精品,反映了主人高超的製作工藝和審美觀點,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當時人們的生活風尚。帶鉤的用途,主要用於扣接束腰的皮帶,還可以用於佩劍和鉤掛刀劍、錢袋、印章、鏡囊及各種飾品。 銅器在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佔有重要地泣,共有青銅器500多件,不但品種數量多,而且工藝技術精湛,極具地方特色。這批銅器中有廚具、飲食用具、酒器、樂器、車馬器、生產工具及各種日用器具,等等。 高足杯銅鼎。共36件,有漢式鼎、楚式鼎和越式鼎,其中有9件刻有「蕃禺」銘文,都是由南越國的都城工匠所造,是廣州建城歷史的重要物證。特別是越式大鼎,通高54.5厘米。出土時鼎內有「泰官」封泥一枚。南越國也像西漢一樣設有「泰官」一職,是掌管南越王日常飲食的職官。 銅壺共9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個鎏金銅壺,高37厘米,細長頸,大腹,造型美觀大方,通體鎏金,光亮華麗,是一件藝術精品。 銅提簡共9件。銅提筒是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器物之一。特別是一個船紋銅提筒,高40.7厘米。除器身有幾組幾何飾紋帶外,最為突出的是4隻首尾相連的羽人船,每船有羽人5名,各飾羽冠,赤腳。船首倒掛一具人頭。船首尾各豎兩根羽旌。5人形態各異,有的划槳,有的擊鼓,有的持兵器,有的在殺人。有人分析,廣州臨海,多海患,畫面表現的應是殺俘虜祭海神的場面。船與船之間還有海龜、水鳥、海魚等作裝飾,形態生動,工藝精美,是精美的藝術品。 出土的39件銅鏡大部分是精品,例如連弧龍紋鏡、帶托鏡、十字龍鳳紋鏡、繪 四體連銅熏爐畫鏡、六山紋鏡等。其中繪畫鏡是彩繪人物大畫鏡,直徑達41厘米,為國內考古發掘出土最大的西漢繪畫圓鏡,是漢代銅鏡中的珍品。特別是出土時仍保留白、青綠兩色的繪人物組畫,中央有2人作跨步弓腰斗劍表演,兩側各有4人站立圍觀,生動逼真。周圍和中間還配以連弧紋和捲雲紋。還有六山紋鏡,有6個斜形山字,襯以浪花形羽狀紋和蓮葉形花瓣紋飾。目前,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有一面六山字紋鏡是傳世品,但是南越王墓出土的這面鏡則是第一次由考古工作者親自發掘出來的,實為珍貴。銅鑒出於後藏寶,是深鼓腹大盆,可用來盛水或食物,出土時盆內有豬、牛、羊、雞骨和魚、龜等海產,說明這是當時的主要食品。 銅熏爐共有11件,有單件和四連體的,爐腹和頂蓋均鏤孔透氣,是用來焚香料的,香料被認為是舶來品,這是最能反映南越國地方特色的典型銅器,其複雜的工藝反映了當時的鑄造技術水平。 甬鍾、銅句鑃都是樂器。宴樂之器是古代統治者炫耀其奢華生活和身份地位 銅酒筩的標誌。墓內東耳室出土的一批樂器,旁邊還有一名殉葬的樂師。樂器可分銅、石、陶、絲四大類,這裡只說青銅樂器,有鈕鍾一套14件,甬鍾一套5件;句鑃一套8件。還有銅鑄等。鈕鍾是南越國自造的樂器,大者通高24.2厘米,小者通高11.4厘米。 甬鍾最大的通高49厘米,最小的通高38厘米,長圓筒呈橢圓形。 句鑃最大的通高64厘米,扁方形實柱體柄,弧形口,陰刻篆文「文帝九年樂府工造」,並刻有「第一」至「第八」的編碼,是迄今我國唯一發現具有絕對年代,而又有序號的句鑃。「文帝九年」是公元前129年,由樂府工匠製造,趙昧自稱文帝,與歷史文獻記載相符。經測定,句鑃音質還好,仍可演奏,彌足珍貴。 墓中出土的兵器種類多,數量大,除15把劍為鐵質外,其餘皆為銅造。最為難得的是一把「張儀」銅戈,銘文「王四年相邦張義(儀)」等字,「王四年」應為秦惠王時。由張儀監造,說明是由秦帶入南越的。 銅劍出自西耳室、是戰國楚式劍,為墓中唯一的一把青銅劍。 銅虎節是一件難得的珍品。姿態生動威猛,蹲虎欲躍,虎頭昂揚。張口,露齒,弓腰.卷尾,飾以錯金虎斑紋,是國內僅存的一件錯金虎節,屬於孤品。節是外交和軍事上的信符,有虎節、龍節、人節之分.可以用來證調戰車和士兵,有錯金銘文「王命:車徒」,尤為珍貴,是一件重寶。 銅鈁是一個方形壺。腹呈橢圓形突出,飾以繁縟的浮紋,複雜多變。這種盛酒的銅器製作技術精良,具有透雕後味,更能襯托出主人酒的名貴與醇香。 印花銅凸版。是用來在絲織物上印染圖案的工具,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印染工具,對研究古代紡織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墓中出土的銅構件較多。有鎏金銅鋪首6件。有一個出土時已朽的漆屏風的銅構件多種,例如,轉角鎏金銅托座、鎏金蟠龍托座、正間鎏金銅托座、鎏金朱雀銅頂飾、鎏金雙面獸形銅頂飾等。還有鎏金銅牌飾等。 鐵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增強了國防力量。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鐵器始於春秋時代,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漢代鐵器以農具、工具和兵器為主。南越王墓出土的鐵器有700多件,有農具、工具、兵器和日用器具等。 鎧甲通高58厘米,屬輕型鐵甲。共有709片甲片,均呈四角抹圓的長方形。這種輕型鐵甲適合於氣溫較高的南方地區使用,代表了西漢時期南方鎧甲的基本形制,與北方中原地區出土的鐵鎧甲形制有較大差別。 鐵劍共15件,其中一件出自墓主腰間左側,殘長164厘歐陽,劍鞘為竹胎,劍莖兩面夾以木板,外捆纏絲帶。還有4件是青黃色玉,雕刻最為精細,下面有高浮雕群獸,形態十分生動。 錯金銀銅間鐵矛,這個鐵矛間銅質、鎏金,錯間金銀的三角圖紋和流雲紋,如此華麗的鐵矛應為南越王自用,或用於儀仗。 玉壁是正中有回孔的圓形玉器。南越王墓出土各種玉璧56件,僅主棺室就 有47件 獸銜玉璧,說明墓主對玉壁的喜愛。這些玉壁中比較突出的有大玉璧、透雕重圈二龍銜環璧、透雕龍紋玉璧、透雕龍鳳渦紋玉璧、魯首玉璧、雙連玉璧等。特別是主棺室出土的一件大玉璧,直徑達33.4厘米,是墓中所出土玉璧中最大的一件,雕刻精緻,紋飾古樸莊重,頗有帝王之氣。大玉璧是我國已知考古發掘出土玉璧中體形最大、龍紋飾最多的一塊,被稱為「璧中之王」。 玉盒主棺室出土,為青玉,呈青黃色,盒身鼓圓,高77厘米。玉盒刻有兩鳳鳥,飾以美麗浮雕紋,結構嚴謹,雕工精細,光潔奪目,被稱為「玉器絕品」。 絲縷玉衣玉衣是漢代特有的喪葬殮服,東漢滅亡以後,未發現有玉衣。玉衣是有等級規定的,有金縷、銀縷、銅縷玉衣,諸侯王多用金縷,也有用銀縷的。南越王墓出土的絲縷玉衣為首次發現,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件。整件玉衣全長1.73米,共用玉片2291塊。用硃紅色絲帶粘貼,構成多重 絲縷玉衣幾何形紋樣,色彩鮮艷奪目。玉印共9枚,其中3枚有文字的玉印 (有6枚無文字)都是出在主棺室墓主身上,分別是 「趙昧」、「泰子」、「帝印」的方形玉印。「趙昧」印和 「帝印」都是墓主身份的物 龍鳳紋重環玉佩證 。「帝印」是「皇帝之印」的意思,是趙昧生前僭越稱帝的物證。
玉佩由於玉石具有優良的質地和美麗的色澤,又能迎合人們的求美天性和祈求健康、避邪的心理,從古至今是人們追求的時尚。在古代佩戴玉質裝飾品是達官貴人追求的時尚。南越王墓出土的玉飾品有130餘件。例如,犀形玉瑛,整體作透雕形的犀牛,呈蹲曲不想狀,全身肌肉隆起,充滿生機活力。雙龍紋玉瑛,對稱的雙龍頭,張口鼓目,飾以透雕雲紋,形象生動。透雕龍璃紋玉環,雙面透雕二龍二獸的優美造型,十分别致。透雕龍鳳紋重玉佩,透雕體態輕盈的龍鳳,飾以捲雲紋,造型飽滿有力,龍鳳均有呼之欲出之態,確是玉飾精品。連體雙龍玉佩,構思奇特的雙龍擁爪,形象生動。鳳紋牌形玉佩,獨特的不對稱設計,形象美觀。還有11套玉佩已復原了3套,墓主趙昧的組玉佩是最大、最豪華的一套。 玉角杯出目主棺室 「頭箱」,為主人自用的酒具。長18.4厘米,口部橢圓,口徑5.8一6.7厘米。杯身作弧形優美流暢地回卷,尾端形似浪花飛揚,飾以陰刻、浮雕,構思奇妙,製作精美。這件獨一無二的玉器精品被譽為 「漢玉中的稀世之寶」。 在人們生活中,陶器比其它器具的存在時間更長、作用更大、關係更密切 陶器-大瓮(刻字為「長樂宮自用」)。南越王墓共出土陶器371件,計有儲容器、炊煮器、日用器,還有網墜、響器和模型明器--陶壁等,眾多的陶器說明其在王宮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陶鼎、陶璧、陶瓮、陶缽、陶碗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打上「長樂宮器」戳印的四件陶鼎、陶瓮。因為它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南越國宮殿中是否有「長樂宮」?我們知道,長樂宮是漢代首都長安最重要的皇宮,是皇帝和太后居住的宮殿。最近,考古工作者在市兒童公園東邊試掘出約500平方米的宮殿遺址,是不是長樂宮的遺址?因為按照長安的宮殿位置,長樂宮在東南邊,未央宮在西邊,正好位置相符,而這個試掘宮殿遺址的東邊又是宮署御花苑,是南越王及王室休閑和游 陶器-彩繪陶蓋盒樂的地方。據推測這四件長樂宮器應是南越國長樂宮的用物,以其隨葬,是祈求趙昧死後仍會長生長樂。 絲綢是中華民族祖先的偉大發明之一。廣州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以開拓絲綢貿易聞名世界,西方國家認識中國是從絲綢開始的,說中國是「絲國」。嶺南地區絲綢生產的歷史悠久,《漢書》記載海南島一帶有「女子桑蠶織績」,說明南越國時期已經有養蠶和進行絲綢生產。從南越王墓出土的絲綢情況看,絲綢的隨葬品不但品種多,而且數量很大。特別是西耳室西部,在約2.8平方米的範圍內,絲織品多層疊放,整匹隨葬的有絹、綉絹、朱羅、朱絹、綉「紗』、超細絹、砑光絹等品種。可惜出土時織物已全部炭化。炭化堆積層厚達20~30厘米,陪葬絲綢估計不下100匹,摺疊層達700餘層。用絲織品包裹隨葬品也很普遍,有人估計超過300件以上。包裹用絹數目十分驚人,就像現代人用包裝紙一樣普遍,說明南越王室的奢侈。墓中出土的絲織品不但有平紋組織的絹、紗,也有重經組織的素色錦、二色鏡和絨圈錦,品種十分豐富。如此之多的絲織品整匹隨葬和大批包裹器物,說明南越國的絲織產品相當豐富,而且也會有外銷,估計墓中出土的象牙、銀盒、香料等舶來品,也可能是用絲織品來交換的。 原支大象牙。在西直空出土原支大象牙一捆,共5支、並排堆放。最大的象牙長126厘米、整堆象牙寬57厘十。 玉雕犀角杯經動物學專家鑒定,出土的象牙與亞洲象纖細的牙有明顯的區別,與非洲雄象大而粗壯的牙接近,說明這5支大象牙的產地是非洲。可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廣州的。另外還出土了刻畫象牙卮、象牙算籌和殘牙雕器等,可見這些原支大象牙是進口作為雕刻原料的。 珍珠枕頭。在墓主玉衣頭套下的絲囊內裝了470顆珍珠,珍珠直徑0.1一0.4厘米,是未經加工的天然珍珠,專家們分析是一個絲囊珍珠枕頭。有人說珍珠具有鎮靜、美容和辟邪的作用,像現代人喜歡戴珍珠項鏈一樣,珍珠枕頭墊起頭來也是很愜意和舒服的。用珍珠做成枕頭,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尚屬首次。另外,在主棺室「頭箱」中,原盛於一個大漆盒內,有重量為4117克的珍珠 (出土時漆盒已朽,珍珠散落滿地)。珍珠直徑0.3一1.1厘米,會不會也是用來做枕頭的呢?因為未來得及做,就只好陪葬了。 主人殉葬與奴隸制殘——所謂殉葬就是用活人陪葬。在奴隸社會裡,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不當人看待。 南越王墓共發現15具人殉。前空1具,身份是」景巷令」;東耳室1具與樂器同出,可能是樂伎;東側室有4具「夫人」;西側室有7具與廚房用具同出,可能是廚師或雜役奴僕;墓道中有2具,其中1具置於斜坡盡頭處,可能是衛兵,另1具在外藏槨中,可能是車夫。經專家鑒定,殉人多是被擊砸後腦致死的 可見人殉是十分殘酷的。我國發掘的1]座西漢陵墓中,除南越王墓外,都沒有發現有活人殉葬的現象,應是南越國偏居嶺南,仍保留奴隸制社會人殉習俗的緣故。在我國的商周奴隸制社會也普遍有人殉的,例如,在河南安陽的商代墓葬就普遍有人殉,有些貴族墓甚至多達90人。墓主都是奴隸主,人殉多是妻妾、近侍或僕人。推薦閱讀:
※旅行必備物品清單一覽表
※2016液體活檢市場一覽
※抗衰老食物一覽表
※「吃吃」能降糖的蔬菜一覽
TAG:一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