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育率罕有微升 惟老化問題仍難改善

日本厚生勞動省興奮地宣布,該國去年的生育率(女性在一生中的平均產子數目)從2005年的歷史最低值1.26回升至四年前的1.32。這一上升的喜訊,令正快速進入「銀髮」社會的日本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

 

這一上升趨勢能否持續下去,能延續多久?這才是人們更關注的問題。事實上,它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若真的如此,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的日本將不得不繼續遭受各種問題困擾。這些問題包括:因勞動人口縮減而引發的社保負擔沉重、國際競爭力下降等。

 

2001和2002年,日本的生育率分別為1.33和1.32,2003和2004年同為1.29。按地區來分,沖繩(Okinawa)縣的生育率最高,為1.74;而東京的最低,僅為1.02。

 

在2005年出現二戰後的首次下降後,日本總人口去年凈增了8,174人:去年的新生嬰兒為1,092,662人,比上一年增加了30,132人,而死亡人數為1,084,488人,連續四年超過了100萬,還是1947年以來的最新紀錄。

 

厚生勞動省稱,日本經濟復甦、就業環境改善,是促成6年來生育率首次見升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去年的結婚人數也出現了5年來的首次增長:總計730,973對新人喜結連理,比2005年多出了16,708對。

 

去年9月,文仁親王秋筱宮(明仁天皇的二兒子)的妻子紀子王妃產下一名男嬰,終於令日本的天皇制度找到了男性繼承人。舉國上下對這一喜事的關注,也令一些婦女下定決心當母親。

 

日本是否走出了低生育率的陰影?如此判斷,似乎為時尚早。有專家指出,去年之所以生育率上升,完全是因為婦女們幾年前選擇了推遲生育。厚生勞動省也表示:「兒童比例持續減少的長期趨勢,並未因此改變。」

 

很多人相信,去年結婚人數與嬰兒生育率增長,都是第二次嬰兒潮時代(7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所作出的貢獻。不過,再過幾年,處於生育年齡的人口總數將會直線減少。按年齡來分,在去年結婚的新人中,有40%處在30~34歲的年齡段;去年,新生嬰兒也多屬於這一年齡段的婦女。她們產下了約42萬名嬰兒,比上一年增長了3.2個百分點。

 

更重要的是,未來15年里,15~49歲的女性人數將從目前的2,700萬減少至2,400萬。因此,即便生育率未來出現增長,實際出生的嬰兒總數仍會呈下降趨勢。

 

目前,日本總人口約為1.27億。若要避免人口減少,日本至少應將生育率維持在2.07。不過,自1973年以來,日本的生育率就一直低於這一理想值。90年代初,生育率降為約1.5,2003年又跌至1.3以下。

 

日本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美國2005年的生育率為2.05,法國去年為2.01;2004年,德國、義大利與瑞典的生育率分別為1.36、1.33和1.75;英國2003年為1.71。南韓的生育率比日本更低:它去年的生育率初步確認為1.13。

 

5月29日,國立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人口發展預測報告。報告稱,未來30年(從2005年算起)里,47個都道府縣中有一半會遭遇人口減少 20%的問題;惟有東京都與大阪府能倖免。報告說,隨著越來越多求職者湧入首都,東京在全國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將由2005年的9.8%爬升至2035年的 11.5%。

 

人口生育率連年下跌(直至去年才稍有回升)和老齡人口的持續增加,顯然已把日本逼到了了歷史的緊要關頭。2005年,是日本總人口自二戰後首次出現減少的一年;實際上,日本的勞動力人口在此之前一直處於縮減狀態:65歲以上的老人總數,已超過了總人口的20%,而14歲以下的兒童人數卻跌到了14%以下。

 

在所有發達工業國中,日本不僅生育率低得令人驚訝,人口縮減速度之快(儘管去年有所反彈)也位居榜首。專家們說,就業環境不穩定、工作時間過長及照顧兒童的社會服務短缺,都是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

 

經濟因素,通常被認為是日本人選擇晚婚或保持單身的最基本原因。特別是對職業女性而言,由於照顧兒童的服務非常有限、就業環境對女性有著諸多不利及工作環境極為死板,她們很難兼顧事業與撫養子女。

 

的確,去年的結婚人數上升是個不容忽視的事實;但晚婚、晚育的大趨勢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厚生勞動省6月6日公布的報告顯示,日本男人去年的首婚年齡平均為30歲,而女性為28.2歲,均比2005年上升了0.2,並創造了最新紀錄。

 

日本政府在去年8月公布的勞動力市場白皮書中表示,低薪兼職員工與臨時工人數的穩步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釀成了低生育率,因為經濟不穩定讓人們不願結婚。這份年度報告還首次承認,多變的就業機制,令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白皮書援引的一份調查發現,在30歲出頭的男性員工中,有著固定工資的已婚人士佔了59%,而那些兼職或臨時工僅有30%已婚。報告說,不在固定工資之列的員工因收入低而不願結婚。

 

近幾年,日本企業對用工制度做出了巨大調整,開始僱用更多的兼職員工,以便在組織生產時更加靈活,還可降低人力成本,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過,傭工制度的改革,也造成了正式員工與兼職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

 

部分日本企業,特別是那些從事零售與配送行業的,最近已開始將非正式員工轉正。今年3月,日本知名的服裝零售連鎖企業優衣庫(UNIQLO)宣布,將在兩年內把6,000名兼職員工與合同工人中的5,000人轉為正式編製。

 

作為世界領先的數碼相機、複印機、印表機製造商,佳能3月份也宣布,將在2008年結束前將13,000名分派工人中的1,000人轉正。儘管如此,非正式員工仍占日本勞動力總數的30%。

 

批評者說,儘管日本政府過去10年里採取了多種措施,積極鼓勵百姓生孩子,以扭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卻沒有產生任何效果。1994年的「天使計劃」與1999年的「新天使計劃」,便是其中兩例失敗的政策。

 

批評者甚至指責道,政府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把社會福利預算的70%撥給了老人退休金與醫療服務等,而僅有約4%的資金留給了兒童項目。日本的教育支出在GDP中所佔比例,是所有發達工業國家中最低的。

 

隨著生育率持續下降,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退休金和保險等社保支出與稅收負擔勢必將不斷增加;這,更令日本人對未來越來越失去了信心。儘管今日繳納的養老金金額在增長,勞動者在退休後卻面臨退休金縮水的命運。另外,選擇獨居的日本人(包括老年人在內)數目也在增加。

 

人口結構的變化,很早便為日本的決策者敲響了警鐘。除了勞動力持續減少外,人口老齡化同様引起了統治者的分外關注,因為它最終會導致個人消費支出減少和存款率下降。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來說,這些都會對它的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構成威脅。為應對勞動力減少的問題,不少國內企業已被迫僱用非技術外籍勞工。

 

在勞動力不斷減少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開始改善員工的子女及父母照顧計劃,以避免在第一次嬰兒潮(1947-49年)中出生的人士今年邁入60 歲退休年齡後出現僱員短缺,同時也便於留住那些有著熟練技術的員工(特別是女性)。一些家電製造企業,還引入了允許員工帶薪休假做產檢的計劃。

 

去年9月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起初對人口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不太重視。1月27日,厚生勞動大臣柳澤伯夫在一次公共集會把婦女稱作「生育機器」的言論,更為安倍內閣招致了廣泛的公眾批評,令安倍的支持率一降再降。

 

2月,安倍政府成立了一個由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率領的特別工作組,專門負責解決人口出生率低得問題。該工作組,打算通過推行遠程辦公、增加兒童日托服務及實施父方陪產假等措施,以便建立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關係。

 

自去年9月以來,安倍內閣的民眾支持率一直呈下降趨勢,雖然4月曾有所回升。對安倍及自民黨領導的執政聯盟來說,這絕不是個好兆頭,尤其是考慮到7月將舉行參議院選舉。

 

《朝日新聞》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政府的支持率僅為30%,跌到上任以來的最低點,而反對者達到了創紀錄的49%。厚生勞動省屬下的社會保險廳將 5,000萬個養老金賬戶資料弄混,使大量民眾面臨不能正常領取養老金的風險,令安倍內閣失去了不少支持者;一系列的政治醜聞,如農林水產相松岡利勝因捲入醜聞而於5月28日自殺,更動搖了很多人對安倍內閣的信心。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少數沒有出現人口負增長的國家?
沒人生一胎,生再多二胎也救不了中國的生育率
如何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
低慾望社會走紅法則:養個男(女)朋友,不如養只蛙?
為什麼德國的生育率越來越低?

TAG:日本 | 生育 | 改善 | 生育率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