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卻君王天下事」,揭秘崇禎皇帝死後幾件不可思議之事

崇禎,是明代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的年號。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這位皇帝於3月19日在煤山自縊身亡。

明思宗殉國處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被裝進很簡陋的兩口棺材,臨時放在東華門的門後面。李自成驗看他的屍身,發現崇禎外面龍袍下,裡面的衣服儘是補丁打補丁。他死前的遺言,除了指責百官誤國外,更告訴李自成,一切都是我的錯,不要傷害百姓。

明朝故臣皆從此經過,卻無人有戚容——這些所謂的讀書人都在忙著為新朝勸進,根本顧不得故主。倒是有幾百個投降的運糧者和武臣經過時為之痛哭。

而在他死後第三天,北京東華門外數千百姓啼哭,請求李自成厚葬崇禎,崇禎的葬禮,李自成依然按照帝王禮節操辦。

李自成為崇禎搭建靈棚,明朝故臣真正來哭祭的也不過三十人而已,所謂道德淪喪,於此可見。李自成與太子朱慈烺見面時,朱慈烺請求他安葬父親,李自成應允了,還給崇禎和皇后各換了一口較好的棺材。葬禮之上,朱由檢原先的重臣們,只敢遠遠觀望,沒有一個敢靠近的,唯一一個給朱由檢哭葬的,只有兵部主事(六品小官)劉養貞一人,如此種種,皆讓勝利者李自成嗟嘆不已,他登基後的詔書里,還特意說:崇禎皇帝朱由檢,並不是一個昏君,即使他被所有的大臣孤立,依然做了許多好事。

崇禎統治明王朝達十七年。按說,他應該有自己的陵寢。這是因為明清帝王都有登基後便開始為自己修陵的習慣。正常情況下,皇帝忽然死去,依然可以送到其陵中下葬。

但崇禎的情況十分奇特,他居然一直沒有開始經營自己的陵寢。是因為這位皇帝標新立異,真的認為自己可以萬歲嗎?崇禎應該沒有那個自信。他沒有給自己造陵最主要的原因是無地可葬。

老百姓都不會買不到墓地,明朝皇帝富有四海,怎麼會落到無地可葬的地步呢?這是因為葬皇帝的要求很高。明朝的皇帝正常情況下應該埋在天壽山,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

明朝歷史上只有遷都北京前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和後來被哥哥發動奪門之變搶了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鈺沒有埋在這裡,都有特殊原因。

而且帝陵的風水要求很高,今天去十三陵,會發現崇禎以外的明朝皇帝陵寢,每一座都獨佔一處背山面水的佳地,彼此互不干擾,但合起來,又如同一個完整的和諧院落,錯落分布在山水之間。

而天壽山內這樣具有獨立性的佳地,到崇禎時已經被他的前輩皇帝佔盡了。今天的思陵位置很特別,在天壽山山口旁的平原上,看起來彷彿這座「皇帝公館」的門房。

崇禎最初肯定也是不想做門房的,於是著大臣在京郊尋找新的墓址。也可能是巧合,花了很多功夫,最後找到的墓址竟然是後來清東陵所在的馬蘭峪。此時明王朝已經危如累卵,出於動土吉日的推算和財政的困難,崇禎活著的時候,一直沒有開始自己的陵寢建設。

所以,當李自成決定將崇禎下葬的時候,發現這位皇帝竟然沒有自己的陵寢。

按照明代傳統,帝王陵的寶頂前方會放置所謂的石五供,即石祭台和配屬的一個石香爐、兩個石花瓶、兩個石燭台。明十三陵,有十二個陵都是一套石五供,獨獨崇禎陵的前面,卻一前一後擺了兩套。尤其是大的那一副體量宏巨,比其他皇帝的規格要大一號。

人家擺一個他擺倆,這種作風,在今天會被認為是炫富,吸引盜賊的目光情有可原。其實,如果了解歷史就會明白,這多一對石五供,顯示的正是崇禎下葬時的悲愴。這是因為,兩套石五供中小的那一副,根本就不屬於崇禎,而是屬於此墓的原主人。

此墓原來另有主人?難道崇禎還是葬在了別人的墓中不成?

沒錯,正是如此。崇禎生前沒有給自己準備陵寢,這件事本身就很古怪。

但崇禎本沒有葬地,如何安葬呢?不知是誰想到,崇禎的禮妃田氏兩年前去世,葬於十三陵,乾脆,把皇帝葬在那裡吧。

田妃,是原揚州千總田弘遇的女兒,少時便入信王府,為朱由檢側妃,以多才多藝,深受寵愛。朱由檢繼承帝位後,封其為禮妃,於崇禎十五年去世,她入殮於崇禎十七年一月,墓址便是今天的思陵。思陵前那一套小五供,便是她的墓上舊物。

所以,崇禎和周皇后最後被葬進這裡,可算是搶了田妃的陰宅。

陵址雖有,但崇禎葬得可說寒酸,因為他的整個葬儀,僅僅花了不到二百四十兩銀。這與他前任歷代帝王動輒花費幾百萬兩銀子相差甚遠。這是不可思議的。

崇禎的墓,就是如此凄涼景象。然而,就是這樣的墓,居然仍然會成為盜墓賊的目標。思陵,是十三陵唯一曾經被盜的皇陵。

誰會來盜這樣一個沒有「油水」的皇陵呢?為什麼?

根據十三陵管理處的胡漢生老師所述,思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盜過的陵寢,盜案發生在抗日戰爭前的民國初期,作案人是當地的土匪。針對這位倒霉的帝王,盜墓還不僅發生過一次,至今在思陵的寶頂下方還能找到當年盜洞的痕迹。

對思陵情有獨鍾,分析盜墓賊的心理,倒也有幾分邏輯。

第一,思陵地處十三陵外圍,在此處盜墓受到的干擾較少。十三陵的陵區有較嚴密的監控保護系統,自八十年代起抓到的盜墓賊已超過百人。

第二,古代的信息不夠對稱,因此經常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在民間傳送,並因此被盜墓賊當作史實,引發貪心。

崇禎死於國難,故此有人傳說李自成將其斬首殺害,臣民收葬他時製作了一個「金頭」以全其屍——有些盜墓賊就是沖著這個「金頭」去的。真是沒文化,人家皇帝是上吊而死好不好?那時崇禎自縊的歪脖樹尚在,只需到景山看看就會明白這個傳說多麼不靠譜。

然而,有的土匪大約一輩子也不會進一次北京,也沒機會接觸電視、網路甚至廣播,你讓他怎麼去分辨真偽呢?所以,土匪也要求真相啊!

反正,經過這樣一通折騰,據最後封堵盜洞時人們檢視所見,崇禎墓中僅剩一口銅缸遺存,估計是失望的竊賊把能搬得動的東西統統搬走了。

崇禎的墓能有今天這個規模,與他在清朝帝王中有一個「知己」有關。這個「知己」便是順治皇帝。

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只是其為政前期為多爾袞攝政,後期則屢屢為情所困,甚至有出家為僧的傳說。順治曾到崇禎的陵上,或許因為當皇帝也當得不順心,所以提到這個倒霉的同行常慘然不樂,甚至潸然淚下。

在這位「知己」推動下,崇禎的陵墓在順治年間得以整建,增加了明樓、祾恩殿、祾恩門、石五供等,從一丘荒冢變得有些帝王陵的氣象了。

順治下令修繕崇禎陵時,資金不足,經原崇禎身邊的司禮監太監曹化淳等百般設法,甚至動員降清的文武大員出資捐輸,才算將思陵的修建完成。

令崇禎一定鬱悶的是,降清的大員中,捐錢最大方的,竟然是吳三桂。當初若不是他率領勤王的關寧軍龜速而進,一路和各方眉來眼去,待價而沽,崇禎何至於樹掛東南枝呢?修個墳卻要用如此亂臣賊子的錢,讓皇上情何以堪?

而這次修陵中,最讓人彆扭的,正是那一套新擺放上來的石五供——原來那一套是田妃的,崇禎一個皇帝,總不能用貴妃規格的貢品吧,那簡直跡近戲弄。

於是,監修崇禎陵的三位內官(也許還有曹化淳等推進者),便給崇禎增加了一套新的石五供。

而崇禎陵前也就留下了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兩套石五供,供後人憑弔歷史的荒唐。


推薦閱讀:

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如何處理他的遺體你想不到_【快資訊】
崇禎死後明朝藩王被擁立為帝,卻哭得眼腫如桃,朱元璋後代這麼慫
「空談誤國」與崇禎之死
橡樹 | 甲申回望:崇禎,黨人和內閣
崇禎臨死前給李自成寫封信,說了些什麼?不少人看過流淚了!

TAG:皇帝 | 崇禎 | 不可思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