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那麼帥,為什麼成功的是劉邦這個二流子?

小的時候,看楚漢爭霸的故事,覺得威猛酷帥的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個卑鄙惡齪的小人,厚顏無恥;最可恨的是韓信,既然都三分天下了,就自立為王唄,就算不自立,也該幫個人魅力指數爆表的項羽呀,幹嘛非要投靠二流子劉邦?結果「狡兔死,走狗烹」,活生生把自己玩死了,自作自受。

最近閱讀《史記》,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全部認知:項羽並沒有那麼英雄,劉邦也沒有那麼無恥,韓信之所以選擇劉邦而不選擇項羽是必然的。

秦始皇南巡,他的車馬儀仗,浩浩蕩蕩,威風凜凜,引來無數的吃瓜群眾圍觀。

少年項羽看到後,說:「彼可取而代之也!」

少年劉邦看到後,說:「大丈夫當如是爾!」

其實,從這時就能看出這兩個人的差距。在劉邦心目中,「大丈夫」就該是鮮衣怒馬、有所成就的樣子,這裡的「大丈夫」可以是他自己,也可以是別的任何一個胸懷大志的男人。

而項羽想的是「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看起來真是威風啊,我要取代他,我要成為他那個樣子,在項羽心目中:這個世界上只能有一個人可以這樣光鮮亮麗,那個人就應該是我,項羽不能忍受別人比他的風頭更盛。

正是因為劉邦允許別的人光鮮亮麗,而項羽不允許,最後導致劉邦的屬下個個都比劉邦厲害還心甘情願為劉邦賣命,而項羽的下屬中,沒有一個比項羽更厲害的,即使有,也很快被項羽排擠和打壓,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陳勝、吳廣起義後,大家都認識到秦國快不行了,大家紛紛起兵造反。會稽太守覺得項梁、項羽兩叔侄是人才,就找項梁商議:

「秦國不行了,我準備造反,你和恆楚(一個當時正在流亡的有志之士)當我的將軍如何?」

項梁說:

「恆楚在流亡中,除了我侄兒項羽,誰都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要不你問問項羽,恆楚在哪裡吧?」

會稽太守將項羽召入內,項羽跳起來就把太守殺了,項梁還將太守的頭砍下來,逼大家跟著他們叔侄造反,有反抗的,項羽就「擊殺數十百人」,大家「皆懾服,莫敢起。」後來打仗也是走一路殺一路:

攻襄城,襄城久攻不下,已拔,皆坑之;

攻城陽,屠之;

連打了幾次勝仗,和他一起造反的兄弟宋義勸他不要太驕傲了,小心吃敗仗,項羽叔叔不聽,果然吃了敗仗。結果沒多久,項羽看到宋義喝大酒,就以宋義浪費糧食為由把他給殺了,還污衊宋義準備謀反;

有人取笑他是沐猴而冠,他把別人煮了;

有人被他俘虜了不願意投降,他又把別人煮了;

這樣一個殺人如麻、嗜血如命的人,誰敢真心實意地跟著他混呢?

所以當他打巨鹿之戰的時候,各諸侯將領已經對他死心了,皆作壁上觀,等他跟秦軍硬碰硬,一個幫忙的人也沒有,說白了就是等著看他怎麼死呢。結果,項羽破釜沉舟,僥倖取得勝利。之後召見諸侯時,大家都怕得要死,「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可見,項羽有多不得人心,跟隨他都是迫於他的淫威,只要有機會就會離他而去。

而劉邦呢?

年輕時雖然也飛鷹走狗、貪財好色,什麼便宜都占,但他一直到處吹牛逼,讓自己和身邊的人不斷地美化自己,說自己是赤帝子,是將來的真命天子。

秦始皇巡視全國,他抓住機會造謠說是因為秦始皇發現他生活的地方有天子氣,秦始皇巡遊就是為了壓他的天子之氣,還非常厚臉皮地跑山林里去躲了起來。

結果,在那個明智未開的年代,在陳勝吳廣都還沒起義的時候,沛縣的很多有志之士就追到山裡去,一心一意準備為他賣命了。

等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群眾紛紛殺縣令響應陳勝,沛縣縣令想主動投降陳勝,但他的兩個下屬官員蕭何、曹參說:

「你和我們都是秦國的官員,陳勝造反還沒怎樣呢,你就忙著投誠好不好哦?要不把劉邦請回來,假裝是劉邦逼我們造反的。」

縣令讓樊噲將劉邦請回來。等劉邦真回來時,縣令後悔了,想殺蕭何、曹參,結果沛縣的父老鄉親在劉邦等人的忽悠下團結起來,將縣令殺了,打開城門歡迎劉邦,並一致推舉他為主公,劉邦再三推辭都推不掉……

後來,劉邦的軍隊進入咸陽以後,不殺秦王子嬰,封了秦國的府庫和財寶,還跟「苦秦久已」的老百姓約法三章,告訴群眾,他的軍隊是來解救老百姓的,不是來傷害老百姓的。父老鄉親非常感動,主動送上牛羊美酒,劉邦又再次拒絕,當地老百姓都生恐劉邦不能當他們的王……

另外劉邦手下有一個叫著雍齒的人,當年是沛縣的豪俠,看不起劉邦得很——我曾經看過的野史上甚至說,雍齒是劉邦老婆呂雉的前男友——雍齒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多次背叛劉邦,最後又歸順劉邦,劉邦對此人恨得牙痒痒,還給他封了個轄2500戶的什邡侯。

劉邦的智商情商,比項羽高十倍不止:

鴻門宴之前,范增看到曾經熱愛錢財、酒肉、美女的劉邦,進入咸陽後,面對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和美女珍饈居然不動聲色、秋毫無犯,判定他有大志,勸項羽趁劉邦羽翼未豐滅了他(項羽軍四十萬,劉邦軍十萬,勢力懸殊)。

項羽的幺叔項伯聽說了,想起救過自己的恩人張良正好在劉邦手下,就星夜去見張良,告訴張良,項羽要收拾劉邦了,讓張良趕緊離開劉邦。

張良得到消息後,立即向劉邦彙報情況。劉邦知道後,立即將項伯請來,給他結為兒女親家,許諾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項伯的兒子。

項伯是項羽的親叔叔,可轉眼就成劉邦的准親家了。之後不管是在鴻門宴上,還是在項羽準備將劉邦父親煮了的時候,他都拼盡全力,想方設法保證劉邦及其家人的安全。

項羽呢?

七十多歲的范增一心一意為項羽服務,被項羽尊稱為亞父,亞父范增一手策划了鴻門宴,並在鴻門宴上就多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項羽優柔寡斷,導致劉邦逃脫。

後來楚漢爭霸,劉邦勢弱,請和。范增又勸項羽別接受劉邦的請和,必須抓緊時間滅掉劉邦,否則劉邦還會東山再起。

結果呢?在打仗的間歇中,項羽派的使者到劉邦那裡去,劉邦擺了一大桌子好吃好喝的請使者大吃大喝,說是熱烈歡迎范增的使者,項羽的使者說:

「我是項羽的使者,不是范增的使者。」

劉邦急忙說:

「搞錯了搞錯了,我還以為你是范增派來的呢。」

於是撤了滿桌子好吃好喝的東西,換上稀飯鹹菜……

就這樣弱智的一個反間計,項羽竟然上當,懷疑范增是劉邦的人……

你說:項羽的神經到底得有多大條?

情商這麼低,能活這麼久已經是奇蹟了,即使沒有劉邦,他也會有張邦、王邦、李邦將他滅了的。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韓信,面對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人,你會選擇跟誰?

當然選擇劉邦,除非腦袋秀逗了才會選擇項羽,跟了項羽,說不定哪天說錯句話,就被煮了。

也許,有不少人會像韓信的謀士蒯通一樣,建議韓信自立為王,實現三足鼎立。我想韓信肯定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最終沒有這樣選擇,肯定有其性格和認知上的缺陷:

我們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也知道「一飯之恩」的故事:

韓信年輕時有大志,但窮困潦倒,以釣魚還錢為生,因為背劍被二流子強迫鑽人褲襠,受盡人間恥笑和白眼,在快餓死的時候,有個在河邊上洗衣服的阿姨給過他一碗飯吃……

韓信功成名就之後,做了什麼呢?

他找到讓他鑽胯的二流子,對他說:沒有你讓我鑽褲襠,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重重地感謝你。給二流子封了個官做。

他找到給了他一碗飯吃的洗衣服的阿姨,對她說:沒有你那一碗飯,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重重地感謝你。給老婦人千金的報償。

看起來,韓信好像是個翩翩君子的樣子,然而,還有一個「碗米養恩,斗米養仇」的故事,可以看出韓信其實沒有那麼翩翩:

在韓信差點被餓死、遇到洗衣服的老太太給他一碗飯之前,他做過什麼呢?

他在一個朋友家白吃白喝,長達數年時間。

他的朋友認準他將來必定能出人頭地,於是讓韓信在自己家吃白食,一吃就是幾年時間。朋友感覺自己快被吃窮了,對韓信說,你長久在我這裡吃也不是辦法,你還是想點辦法自己養活自己吧,將厚臉皮的韓信攆了出來。

韓信成功後,找到這位無償資助他數年的好友說:

「都怪你當年狗眼看人低,要不是你把我攆出來,我才不至於流落街頭差點被餓死……我就不殺你了,免得弄髒我的刀,希望你從我的世界裡永遠消失……」

由此可見,韓信的思維其實是混亂的。

項羽、劉邦、韓信,他們都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名人,他們這些名人做得每一件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知道誰是怎樣的人,跟誰混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所以,不管項羽長得有多帥、武功有多好;韓信年輕時鑽過多少褲襠、長大後打過多少勝仗;但以他們兩人對人心、人性的了解,要想實現兩股勢力劃地而治或者三股勢力三足鼎立,顯然都不現實。

綜上可知,勝敗豈無憑?

得人心者得天下,此言不虛。
推薦閱讀:

戀愛成功法則——虹吸效應
孤獨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你?
圖薦:成功靠命,做官靠運,安寧靠守
修福與成功,惜福與財富
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是不可複製的——《人類群星閃耀時》

TAG:成功 | 項羽 | 劉邦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