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8  董生對策

演講人:王立群

講師簡介:畢業於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山水遊記研究》、《現代〈文選〉學史》、《〈文選〉成書研究》等。

內容簡介: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有一個上繼孔子下開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現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董仲舒。董仲舒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怎樣被漢武帝發現的?為什麼漢武帝尊崇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的?

全文:

解說:在我國儒學發展史上,有一個上繼孔子下開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現使中國的儒學成為統治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人就是董仲舒,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都對這個人物做了記載。司馬遷和董仲舒是同時代的人,他還曾經問學於董仲舒。那麼董仲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怎樣被漢武帝發現的,為什麼漢武帝尊崇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坐客百家講壇為您講述王立群讀《史記》漢武帝之董生對策。

董仲舒是廣川人,就是現在的河北省棗強縣人,這個人在景帝朝已經是做了博士了。當然,中國古代的博士跟我們現在的博士不一樣,他那個時候的博士就是指他的博學,實際上就是皇帝的一個顧問了,所以這個人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而且董仲舒讀書非常的刻苦,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董仲舒讀書曾經是三年目不窺園,有三年時間,他沒有到過自己的後花園去。所以,後來人們就出來一個典故,叫「目不窺園」。目不窺園就是指的董仲舒,目不窺園就是形容一個人讀書非常專心,非常專註,稱這個人叫目不窺園。漢武帝在繼位以後,在建元元年的十月,他就下詔讓天下的諸侯讓一些高官推舉賢良方正,賢良方正的全稱叫賢良方正直言敢諫。賢良方正是說品質,直言敢諫是說他敢於說話。在這一次舉賢良方正中間漢武帝發現了董仲舒,董仲舒考了個第一名,就是舉首。這樣,既然他是第一名,是舉首,漢武帝就連續向他問了三次,皇帝的提問叫策問,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回答的文章叫策文,皇帝提問賢良方正回答這個過程就叫對策。這就叫對策,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這才流傳下今天的「天人三策」。在「天人三策」中間,董仲舒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得到了漢武帝極其的喜愛。那麼,漢武帝為什麼喜歡董仲舒?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牽涉到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間到底說了些什麼問題,引發了漢武帝的重視。

解說:建元元年,16歲的漢武帝剛剛繼位,他還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就多次徵集賢良以問治國之道。董仲舒就百這種情況下被漢武帝發現,並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留下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天人三策」是講天和人的關係的,那麼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到底說了什麼從而引發了漢武帝的興趣呢?

第一點引起漢武帝重視的就是董仲舒提出來了新王改制。什麼叫新王呢?就是一個新的王朝建立以後,一個新登基的皇帝,這個叫新王。改制,改是改變,制是一整套的制度儀式。董仲舒認為,一個新的國君登基以後,一定要改變一整套的制度。他具體提出來這個新王改制的內容是兩點:一個叫改正間朔,第二個叫易服色。董仲舒的原話就是「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這個話說起來就是,要改正朔、易服色,以順應天意。當然這句話很不好懂,我們來做一點解釋。改,就是改變;正,就是正月,正月是一年之首;朔,朔是初一,是一月之首。所以改正朔按照我們現在說一個最通俗的話,就是要改變曆法,一個王朝建立以後要把曆法改一下,這就叫改正朔。什麼叫易服色呢?易也是改變,服色就是服裝,他說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啊,你這個新王朝要改變一下服裝顏色,還有你祭祀的時候用的那牲口、車馬的這些顏色要改變。中國古代以來都是一個王朝它都崇尚一種顏色,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要把舊王朝的顏色給改它一下,換成自己的這個王朝的顏色,這就叫易服色。

那麼,董仲舒為什麼要這麼強調要改變曆法和服色呢?因為董仲舒有一個看法,他這個看法漢武帝是非常感興趣的。那麼,漢武帝對他這個「改正朔,易服色」這麼一套儀式為什麼感興趣呢?因為董仲舒這個改變儀式過程中間包含了一個對漢王朝來說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那麼你這個新王朝合法不合法,有沒有什麼合法性,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比如劉邦,他本來是一介草民,劉邦在中國古代皇帝中間他是從一個布衣百姓奪得皇帝之位用時間最短的人。他就是三年反秦,四年滅項,劉邦就用了七年從一個布衣百姓搖身一變成了大漢天子。那麼,你從一個普通老百姓搖身一變成了皇帝,成為一代王朝的開國之君,你是不是合法的?所以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新王朝、這個新國君它合法不合法?它的合法性在哪兒?這個問題開國皇帝想不到。開國皇帝第一是他的理論水平、知識水平達不到,再一個開國皇帝顧不上,開國皇帝只顧得奪人家的權,奪過來自己當。一是想不到,二他也顧不上,但是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你這個新王朝建立你有沒有合法性?人家憑什麼承認你?這是一個問題,再一個問題,你劉邦是一個草民,你就折騰了七八年,七搞八搞你搞了一個皇帝,那麼,你能這樣搞一個皇帝,我們能不能也這樣搞?就是說你當了天子,當了皇帝,建立大漢王朝,我們能不能也搞上幾年,把你幹下去,我們再來當皇帝?這個問題就更重要了。所以,一個新王朝建立以後它存在兩個問題:一,合法不合法;第二,大家是不是都可以仿照你這個做法來做?如果大家都可以仿照你這個做法來做,那麼,你去奪秦朝的天下,我們去奪你劉姓的江山,那麼這個天下就大亂了。所以董仲舒在他的新王改制新中間,他提出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叫你改正朔、易服色,實際上他暗含了一個什麼意思呢?董仲舒的意思,一個人之所以最終能夠當皇帝,是君權神授,是天命所在,是老天讓你當的。所以天下的老百姓都得承認你是合法的,反過來說,其他的人不能再這樣做了,你再這樣做老天不支持你。所以,董仲舒提出來這個新王改制,實際上是在強調君權神授。皇帝的權力是老天給的,是天意,所以他做天子大家得服從,別的人不具備這個天意,你就不能再折騰,你再折騰的話就是造反,你就不可能再當皇帝。所以董仲舒新王改制這個說法一提出來,你想想漢武帝能不高興嗎?

漢武帝沒有這個理論水準,他不能論證西漢王朝的合法性,但是董仲舒從理論上闡明了西漢王朝的建立是合法的,劉邦當皇帝是天意,是天命,是神授的權力。這個當然對漢武帝來說是極為感興趣的,但是漢武帝他沒有看到董仲舒的這個說法中間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董仲舒這個君權神授他這個命題中間,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是承認君權;第二,是限制君權,他還有限制君權的一面,也就是說,你當了皇帝是上天給你的,但是反過來,如果你當了皇帝以後你像秦始皇一樣胡作非為,那麼上天就會警告你。如果你再不改,那麼上天就不再支持你了。所以,董仲舒後來他就用一些你比如說地震啊,日食啊,出現這樣一些現象的時候,他就用這些現象來告誡皇帝,說這是上天對皇帝的警告。一旦出現這些現象,你要反省自己。當然這個時候,董仲舒提天人三策的時候還沒有把這一點發揮出來。所以他這一點,為漢王朝尋找合法性的這一點深得漢武帝的信任。這是董仲舒得到漢武帝信任的第一點。

解說:根據王立群先生的分析,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解決了西漢王朝的合法性問題,這對於任何一個帝國來說,這都是首要的問題,漢武帝自然對董仲舒欣賞有加,但是剛剛君臨天下的漢武帝面對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問題,一心想有所作為的漢武帝還在思考什麼?董仲舒的哪些想法對漢武帝來說又正中下懷呢?

建元元年,漢武帝剛剛繼位,一心想有所作為,就多次徵集賢良以求治國之道,在這一過程中,董仲舒走進了漢武帝的視線,他的新王改制解決了西漢王朝的合法性問題,很得漢武帝的賞識。但是,剛剛君臨天下的漢武帝面臨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問題,他還在思考什麼呢?董仲舒的哪些想法會正中漢武帝的下懷呢?

董仲舒的這個博士是春秋學的博士,《春秋》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董仲舒的這個春秋學屬於公羊派的春秋。因為春秋有三派,董仲舒屬於公羊派的春秋,公羊派的春秋特別重視的就是大一統。這個一統,我們也可以叫做統一,所謂大一統就是把天下的統一看得非常大,看得非常重要,這就叫大一統。董仲舒這個公羊派的春秋特彆強調天下的統一是最最重要的,而這一點的話呢又是非常迎合漢武帝的心理的。漢武帝是剛剛經過景帝朝七國之亂以後接下來的江山的,他接下來這個江山以後,仍然存在這個諸侯王割據的問題。漢武帝一生致力的就是要搞中央集權,而董仲舒恰恰給他提供了大一統這麼一個理論,所以,漢武帝就可以在大一統的理論之下,公開地搞他那一套中央集權。所以,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受到漢武帝信任的第二點就是他給漢武帝的中央集權提供了一個理論的依據。

第三點,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就是建立太學。太學就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建立太帝,而且還提出來要把推舉賢良作為一種制度,每兩年要推選一次,推選天下的賢士,他把它制度化。興太學、舉賢良,這是董仲舒「天人三策」提出來的第三個重要觀點。太學它的建立就是從武朝開始的,太學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學府。到隋代又成立了國子監,國子監既是最高學府,又是管理這個最高學府的,一個太學,一個國子監,從武帝朝開始以後,一直延續到清朝廢除科舉製為止。所以這個太學為中國封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再一個,就是推舉賢良。推舉賢良成了一個制度以後,它成了漢代的人才選拔,漢代的人才選拔是察舉徵辟,成了人才選拔的一個制度。因為大家知道,中國的人才選拔是經過了五個制度的輪換,最早的人才選拔是選賢舉能,這是上古時期;後來發展就是世卿世祿,就是你們家做官世世代代要做;到了漢代,就改變做法了,要察舉徵辟,就是從天下的臣民中間來選拔賢良;到了魏晉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就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品,再來選拔人才;到了隋朝實行科舉制。中國的人才選拔經過五種制度,到了隋朝最終定型為科舉制,科舉制一實行就是一千三百年,一直到清代晚清廢除科舉。所以作為人才選拔來說,董仲舒是為漢代的人才選拔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漢武帝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君主,他當了皇帝以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麼樣網羅人才,而董仲舒給他提出來了培養人才、選拔人才的具體的做法,這也是董仲舒學得漢武帝信任和他喜愛的一個方面。這是第三點。

第四點,尊儒。我們現在一提到董仲舒,大家就會想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這個話不是董仲舒說的。這句話出現得非常晚,董仲舒說了一句什麼話呢?董仲舒的原話是說,他在「天人三策」中間提出來說,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的原話意思是說,不是在六經的,不在孔子的著作範圍之內的,這些書不要讓它流傳了,災就是所謂的獨尊儒術。董仲舒這個建議被漢武帝馬上就採納了,漢武帝這個做法跟秦始皇相反,秦始皇是焚書坑儒,不讓人讀書,漢武帝的做法是讓你讀書,但只准你讀儒家的書,讀一種書,讀一類書。秦始皇他的做法後來歷史證明是不行的,你不讓人讀書是不行的;漢武帝讓人讀一類書,這個做法後來看是成功的。當然漢武帝這個尊儒還不是純儒,這個我們下面還會講到。董仲舒就提出來一個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的要絕其道勿使並進,就是這些東西要把它斷掉,這就是董仲舒的原話。到了班固為漢武帝寫傳的時候,班固在漢武帝傳記的最後評價漢武帝的一生的時候,說了八個字「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這是班固的話。「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這是班固提出來的。後來人們在班固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是董仲舒的第四個重要的貢獻,就是他提出來了尊儒的問題。

第五點,在「天人三策」中間得到漢武帝重視的還有一點,就是董仲舒提出來的要進行改革。當然董仲舒沒有用改革這個詞,他用了一個詞叫更化。董仲舒認為從漢朝建立以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所以發展不快,很大的原因是有很多東西需要改沒有改,所以,董仲舒提出來一個更化說,就是要改革。我們上面講了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中的五個方面,你想想他的五個方面,他這五個方面,大一統是解決了中央集權的問題,尊儒的問題,人才的培養跟選拔的問題,他還提出來了西漢政權的合法性的問題,他還提出來改革的問題。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間提出來的五個問題,都是漢武帝做了皇帝以後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董仲舒學得漢武帝的信任。

解說:董仲舒天人三策的五個方面解決了西漢王朝建立以來的五大問題,每個問題都切中要害,其中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後世中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正是這一點讓人不解,西漢王朝建立以來一直奉行黃老之學,而董仲舒卻大膽提出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與西漢初期的統治思想格格不入,而漢武帝卻積極採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王立群先生對此是如何看的呢?

我覺得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首先我們看法家。法家學說它有兩個方面,第一,法家學說是封建獨裁的皇帝最喜歡的,哪個當皇帝的人都喜歡法家那一套,這是一個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秦朝的滅亡又給後來的皇帝敲了一個警鐘,如果你僅僅用法家學說去治國一定會導致亡國,秦朝就是個例子。所以後代的帝王一方面法家學說他是不丟的,因為法家講權術,他是不丟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赤裸裸地只講法家,他需要在法家外面披上一個很漂亮的外衣,一個很溫和的外衣,而這個很漂亮跟溫和的外衣選來選去誰最合適呢?就是董仲舒改造的這個新儒學是最合適的,所以儒學他之所以被漢武帝看重,它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漢武帝你想想他在位五十四年,跟匈奴打仗打了三十九年,在長期的戰爭中間他實行的主要的是法家的這一套東西。但是,他又想規避打出法家旗號的這種政治風險,所以他需要漂亮的外衣,這個漂亮的外衣他找來找去,就董仲舒改造的這個儒家最合適。因為儒家講大一統,儒家講仁義,這些方面最適合他,所以這是他欣賞儒家很重要的一點。

再一個,漢武帝一生追求的就是一件事情,他五十四年當皇帝,漢武帝實際上做的就是一件事,中央集權。漢武帝一生就做這一件事,而且是高度的中央集權。這個中央集權其中包括了有一個方面,就是思想的統一,要用一種思想把天下的思想都統一起來。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間提出建議,說現在天下的老師,每一個老師都講自己的一套,所以現在天下亂糟糟的,現在最好用一種思想來統一天下。所以,董仲舒提出的尊儒符合漢武帝想用一種思想來統一天下的這個總的原則,而這個用儒家來統一天下思想恰恰是漢武帝中央集權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央集權一個方面是政治上權力的高度集中,另一個方面,是思想文化方面的統一。而這個思想文化的統一,就是要用儒家思想來統一,這是他欣賞儒家的第二點。由於這兩點,董仲舒尊儒的主張很快就被漢武帝選中了。漢武帝就看中了尊儒它的功利性,它的實用性。

解說:史學家們曾經給漢武帝四個字的評價「雄才大略」,根據王立群先生的分析,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正是看中了儒學能夠實現他一生的政治理想,才積極倡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以後,儒家思想在中國大地上遍地開花,影響深遠。那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根據王立群先生的分析,漢武帝在百家之學中獨尊儒術自然有他自己的理想,他想通過儒家思想實現他一生的政治抱負。從此,儒學就從民間思想變成了官方思想,影響中國二千多年。那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中國歷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從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開始的,可以說他這個影響是十分巨大,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先看看它正面的影響,董仲舒提出來的尊儒的這個思想,從正面來看它對我們這個國家的穩定,對我們這個中華民族的統一,貢獻是極其之大。我們這個國家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它始終沒有出現大的分裂,我們這個民族,這麼多民族能夠凝聚成為一個整體,它和儒家思想長期地統一中國思想界關係非常密切。所以董仲舒在這一點上,對我們這個國家的統一,對我們這個民族的凝聚,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是尊儒的正面的第一個效果。

第二,尊儒還有一個很大的影響,就是董仲舒同時提出兩條,一個是建太學,就是辦學校,另一個方面就是尊儒,這樣一來太學裡邊主要傳授的是儒家的經典。這樣從太學,當然後來在基層也辦了一些鄉學,從太學到基層的學校都讀儒家的經典,這樣就造就了一批在中國歷史上以儒家思想作為信仰的文人,這是個了不得的事情。董仲舒創意的建太學和他的尊儒結合到一塊兒,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出現了一個以儒家思想、儒家學說為價值觀念的一個文人集團。這些文人通過讀書走上官場,就是文官。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上有四種人,有四種力量:第一,文官;第二,武將;第三,外戚;第四,宦官。這四種力量從總的方面來看,哪一個朝代,哪一個皇帝在位的時候,以儒家思想武裝的為價值觀念的文官掌權,這一個時代政治就比較清明,總體來看。如果是武將掌權,那就會出現藩鎮割據,像唐代的中後期。如果是讓宦官跟外戚這兩股勢力掌權,那這個王朝在宦官跟外戚掌權的時期那基本上是這個王朝最黑暗的一個時代。所以從中國古代歷史上來看,中國政壇這四種力量:文官、武將、宦官、外戚,這四種力量中間,以儒家思想為價值觀念這一批文人做官,是這個政壇最穩定、政治最清明的一個時代。因為這裡面有一個道理,這些文人做官以後,他從小讀的是儒家的經書,講忠、講孝、講仁義,他有一個價值觀念,這個有儒家價值觀念的官員和沒有儒家價值觀念的官員是絕不相同的。這個有價值觀念的這些文人他進入各級政府做了官員以後,他在判斷是非的時候,他不僅僅是聽從上面的指揮跟命令,他還有自己的一個判斷,這個判斷就是儒家的這一套價值觀念。所以,尊儒以後,讓儒家思想深入到文人的心中,這些文人後來步入政壇以後,他就有了一個(儒家)的價值觀念。你通觀中國整個的封建制度史,有價值觀念的官員和沒有價值觀念的官員是絕不相同的,而這個東西恰恰是董仲舒提出來的。一方面他提出來辦學校來培養文人,另一方面,他提出來尊儒,讓學校都學生去讀儒家的經典。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就造就了中國封建社會一大批以儒家思想為價值觀念的文官集團,這個貢獻非常之大。這是我們講它正面的好的一面。

下面我們再說說它負面,這個儒家思想作為為階級的統治思想也有它的負面影響,它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它的負面影響最大的就是它導致了文化專制,因為你儒家的地位提高了,其他諸子百家它的市場就縮小了。文化專制就限制了其他學派的發展,所以到儒家思想它凝固化的時候,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當然,這些負面影響我們也要提出來,我們看董仲舒他這個建議,他提倡的尊儒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有它消極的一面。所以我們這一講講董仲舒的這個董生獻策,董仲舒是個很有貢獻的人,漢武帝發現了這個人才,採納他的學說,但是漢武帝並沒有重用他,漢武帝把他派到他的哥哥江都王那個地方去做了國相。江都在哪兒呢?就是現在的江蘇的揚州,董仲舒在對策完了以後被派到揚州去做江都國的國相,沒有把他留在中央政府任職。作為漢武帝來說,他是要尊儒的,既然要尊儒他肯定在中央政府的人事安排上要體現他的意圖,他沒有安排董仲舒進這一個班子,他一定要考慮其他的人。那麼漢武帝在中央政府的機構中間的人事安排上,怎麼樣來體現他的尊儒呢?請看下集《竇嬰為相》。


推薦閱讀:

【燈下讀史】貪腐最能蝕民心
關羽 失敗的根源是自負
【隨筆連載】一個人的張愛玲閱讀史 (二)
讀史 | 清末新政:大清帝國的末路狂飆
《羅織經》的智慧 帶給我們職場的學問

TAG:史記 | 漢武帝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