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席面文化--呂長鳴(簡介)

席面文化 特色及評論

     《席面文化》是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又一部關於為什麼吃、吃什麼、怎麼吃的美食大餐,是文化中國——舌尖上的美食、餐桌上的禮儀一鍋出的盛宴。席面文化看似只是「如何吃」的一種文化,但是從一個人處理席面文化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得出這個人的家庭背景,看得出這個人小時候受到的教育,看得出這個人在成長時期的修養,甚至可以看得出這個人的整體價值觀取向。   《席面文化》圖文並茂,雙色印刷,富於美感;資料豐富,很多資料均來源於嚴格考證;語言活潑、生動,趣味性強。

席面文化 內容簡介

呂長鳴所著的《席面文化》講述了席面文化的形 成過程,詳細而又全面地介紹了邀請、赴宴、就餐和餐後告辭的禮節和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語言生動幽 默,圖文並茂,可以稱得上是一本就餐禮儀指南。《席面文化》中很多知識都有很強的實用性,對於席面 禮儀和文化的普及與推廣將會起到很強的指導作用。

席面文化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飲食文化溯源

第二節 飲食文化與席面文化

第二章 席面文化的形成

第一節 從「席面」談起

「席面」就是「筵席」/「席面」就是餐桌上的菜肴統

稱/「席面」就是宴會餐桌上的座位

第二節 筵席與宴席

「筵席」的由來/「筵席」與「宴席」

第三節 席面文化的形成

席面文化的內涵/席面文化的重要性/席面文化與

餐飲習俗/家中日常餐飲中的「席面文化」

第三章 請客與赴邀

第一節 請客與赴邀

第二節 請客禮節

聚會宴請的起始點是「請」/邀請人至少應在宴請

日三天之前發出邀請/喜慶典禮時的請客應莊重/

請客時能落(la)一村,不落一人

第三節 赴邀禮節

請客不到惱死人/不帶他人前去赴宴/赴邀時需守

時/禮尚往來,尊重長者/尊重對方的生活習俗/赴

邀時須做好的一些準備

第四章 聚鍵形式與飯店選擇

第一節 宴請聚餐的形式

分餐制與聚餐制/飯店聚會宴請和家庭聚會宴請

第二節 聚餐宴請的特殊形式

工作餐/自助餐/從制聚會

第三節 宴請飯店的選擇

文化美味兼顧/確定飯店時,應綜合考慮

第五章 席面座位安排

第一節 席面座次安排的重要性和原則

席面座次安排的重要性/確定席面主、次座位的基

本原則

第二節 確定席面座位的主、次位置

「席地而坐」的座次安排/長方桌的座次安排/方

桌(八仙桌)的座次安排/方桌(八仙桌)自身的正

確擺放/圓桌的座次安排/炕桌的座次安排/同一

房間內,多桌席面的安置

第三客人就餐時的座位排位

尊重長者、尊重老師/「不講禮」的座次禮節/父子

不同席/兄弟之間長幼有序/夫妻同序/男女不

同席

第四節 對席面座位主、次安排的再認識

古時尊客,現代尊己/席面上的座次「尚左」、「尚

右」說

第六章 席面菜肴

第一節 中國菜肴歷史悠久

第二節 中國菜肴的特點

中國菜肴品種繁多/中國菜肴選料考究/中國菜肴

製作工藝精細/不時,不食/與菜肴同食的配料講

究/中國菜肴文化內涵-t-富

第三節 飯店中點菜的注意事項

菜譜與菜單/公務宴請點菜/私人宴請點菜/注意

飯店的特色菜肴/菜肴應組合搭配/點菜要兼顧眾

人的口味/菜肴的數量應適量/菜肴的檔次/尊重

客人的飲食習俗/菜肴數量必須為雙數/勿點需啃

食的菜肴/菜肴中無魚不成席/席面上必須有湯/

注意養生之道

第四節 家庭宴請菜肴的準備

認真做好菜肴的備菜準備工作/菜肴保持自家風

味/佐餐食物調料家常化/尊重飲食習俗/菜肴適

量/上菜的順序/其他需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席面餐具與使用

第一節 美食不如美器

中國餐飲餐具多種多樣/餐具的顏色/餐具的和諧

搭配/桌布與餐具

第二節 餐具的主要種類

盤尋/碗/碟子/勺/杯子/酒壺/燙酒器/異形餐具/

其他

第三節 餐具的擺放與使用

餐具擺放應一致/餐具必須完整,忌用有殘餐具/

布碟的使用/碗的使用/勺子的使用/杯子的使用

第四節 筷子

筷子是中國人餐飲中*主要的餐具/筷子是既簡

單又複雜的餐具/席面筷子的使用和忌諱/注意用

筷子時的衛生/筷子架

第八章 餐前待客

第一節 飯店待客

邀請人應提前到現場,親迎眾賓客/與客人相見時

的禮節 /尊重服務人員

第二節 家庭中待客

坐等客人/準備好消閑食品待客/注意家中環境/

安排好孩子

第三節 以茶待客

茶葉種類/宴請應喝紅茶/雙手遞茶,雙手接茶/講

究茶具衛生/主動幫助客人洗茶/茶要淺,酒要滿

第九章 席間禮節

第一宴請聚會的開場白

第二節 席間布菜

第三節 席間交談

食不言與席面交談的話題/注意聊天時的禮節 /隔

席不說話/餐桌上談話的主題

第四節 注意就餐時自身形象

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取菜時應注意的事項/盡量

壓低進食時的聲音/席間離席/食魚時不要翻魚

第五節 講究進餐時的衛生

餐巾的使用/進餐過程中要講究衛生/穩妥地處理

不衛生的食物/正確去除口中的殘留食物/公眾場

合盡量做到不吸煙

第六節 進餐時尊重其他人

尊重主人/感謝主人的款待/保持和諧愉悅的進餐

氛圍/主客進餐的速度應基本保持一致/進餐過程

中要注意尊卑長幼有序/照顧兩側的人/尊客之前

不叱狗

第十章 席面飲酒

第一節 酒文化

第二節 酒的種類

第三節 席間敬酒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敬酒時的禮節/飲酒應適量/

勸酒必須適度/喝酒時*好不要談業務工作

第四節 酒令

第五節 飲料

第十一章 餐後禮節

第一節 就餐結束

餐後水果/就餐後付賬/宴會的結束/提倡節約,反

對浪費,吃不了「兜」著走/家庭聚餐應幫助收拾

餐桌/不可當著客人的面掃地/照顧好長者/其他

第二節 送客

第三節 宴請後的問候

參考書目

後記

席面文化 作者介紹

呂長鳴,皇城根下上過學,廣闊天地務過農,首都北京經過商,政府機關做過事,現為北京某高校黨務工作者。著有《紅樓夢裡的北京土語》、《紅樓不是謎》等。 

飲食文化溯源

飲食為人類生存之基礎,古人今人均如此

宴請是人際交往之必須,禮節禮儀來約束

自20世紀的七十年代末,也就是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人思想上得到了解放、迸發出了極大的積極性;社會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起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精神層次的需求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一時間,社會上對各種「文化」的需求急劇膨脹。大到國與國之間的國際交往,小到老百姓懷裡揣著的鳴蟲飼養,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被納入了「文化」的範疇。隨之而來的就是眾人對這些「文化」的研究,也在認真地開展起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多年文字記載、一脈相承的華夏文明,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文化積澱最為厚重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老百姓自古以來就十分尊重知識、尊重有文化的人。幾千年來,只要一談到「文化」,老百姓馬上肅然起敬,認為「文化」就是「陽春白雪」,是高不可攀。「文化知識」就是「淵博學問」,老百姓敬而遠之。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只要誰講「文化」,周邊人便洗耳恭聽。

其實,人世間的絕大多數「文化」現象,都與咱們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文化」實際就是我們老百姓在自身的生存中、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創造出來、積澱起來、傳承下來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文化」就在我們身邊,「文化」實際就滲透在咱們老百姓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

中國人對這個道理還是有認識的,不過古時的中國人沒有使用「文化」這個詞兒來概括這個現象。在中國的漢語辭彙中,雖然「文化」這個詞一直存在。《說苑·指武》中就說到:「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但是,這時「文化」的含義是「以文教化」。表示用先進的文化(征服者的文化)來改變對方精神方面的一切。隨著時間推移,現在的「文化」一詞,已不單純是「以文教化」的意思了。「文化」一詞成為人類精神與物質財富總和的全方位的概念。

按照現在的「文化」一詞的概念,中國古時的「學問」一詞與現在「文化」一詞也有著相同之處。《紅樓夢》里有一幅對聯,上聯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下聯是「人情練達即文章」,這裡所說的「學問」實際上就是「文化」的同義詞。

「文化」無處不在。那麼人生在世,無論什麼樣身份的人,為了自身生命的生存、延續,都需要一日三餐,誰也不可能離不開飲食。這種「飲食」實際也是一種文化。因此「飲食文化」應該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飲食文化」是人類社會「文化」的基礎。

任何「文化」都需要積澱。飲食文化也同樣,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遠古時期,由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的老祖宗們對飲食的需求只是簡單的果腹,只要能保證自身生命的生存、延續,無論是肉類、還是植物果實,凡能填飽肚子的東西,全都吃掉。那時候人類的「飲食文化」就是如何獵取動物,茹毛飲血;如何採集植物,設法儲存。隨著人類自身的發展,老祖宗們開始懂得使用火了,開始種植五穀了、開始飼養家畜了、開始燒制陶器了,人類跨入了文明社會。社會生產力的快速提升,使得過去那種簡單的、只為了維持自身生存、生命延續的飲食活動,逐漸升華到了如何使用火來加工食物、加工食物的方式方法、享受經過烹飪技巧使食物更加美味、欣賞餐飲時使用的器具等等精神方面需求層次。人類的這些行為,極大地豐富了人類「飲食文化」的內涵。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期中國先民的生活遺址。時間距今天已經五、六千年了,是較典型的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代表。

在這個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與飲食有關的陶制器皿。這些陶器有甗(yǎn)、甑(zèng)、盉(hé)、匜(yí)、盆、罐、豆、壺、碗、杯、匕等等。根據出土的這些陶器,可以看出當時的良渚人,加工食物的主要方法應該是用陶甗、甑等器皿蒸煮食物,用陶豆、碗、匕等器皿食用食物,用盉、匜、杯等器皿喝水或飲米酒。這些食具器皿的發掘出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內涵。

古時的思想家墨子曾經說過「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劉向《說苑》)墨子的這句話反映了人類在滿足了生存需求後的精神追求。

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這些陶器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使用的材料都很精美。就是用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看,也是很有欣賞價值的。這些陶器的出土,充分反映出了那個時期飲食文化中,已經存在了追求飲食器皿的精美。如匕,也就是古人用來吃飯的羹匙,是使用玉石雕琢的。再如煮食使用的扁足黑陶鼎,鼎壁很薄,扁足鏤空,並且鼎身上還刻有極細的紋飾。其他陶器,如陶盆、陶豆、陶杯、陶水罐等等食具器皿也都製造得十分精美。飲食文化中的「美食不如美器」理念,當時已經存在了。

飲食器皿如此精美,飲食的烹飪技術也在提高。良渚文化中對如何烹飪食物沒有詳盡的記載,但比良渚文化時間稍晚一些的商朝,在食物的烹飪調製方面就已經有文字記載了。商朝在沒有滅掉夏朝之前,對飲食就已經十分講究了。被後人尊為中國廚神的伊尹,就是商湯王時的大臣。伊尹雖身為帝王之師,但同時也是一位善於烹飪食物的美食家。伊尹投奔商湯王時,商湯王向他詢問如何治理國家,伊尹當時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食物烹調的理論,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治理國家的道理。伊尹講到:「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澹而不薄」,「所以致之,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非先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強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則至味具。故審近所以知遠也,成己所以成人也。聖王之道要矣,豈越越多業哉!」。《呂氏春秋·舉味篇》商湯王聽了伊尹這套借食物烹飪道理解說治國之道後,馬上對伊尹委以了重任。事實證明了商湯王的決定是十分正確的。在伊尹的輔佐之下,商朝滅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湯中央政權。

席面文化的形成

時代環境發展,筵席宴席為同義

席面就是宴席  禮儀文化靠積澱

第一節  從「席面」談起

什麼叫「席面」?按照《新華字典》上的解釋:「席面」一詞是個多意詞。可以解釋為「筵席」、或者「筵席桌上的酒菜」、也可以指「筵席上餐桌旁的座位」。

一、「席面」就是「筵席」

在中國,「席面」也稱為「席」。「席」實際指的就是「筵席」。現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還將參加宴會稱為「吃席去」。

在古典小說《金瓶梅》中的第六十回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西門慶穿大紅,冠帶著,燒罷紙,各親友遞果盒把盞畢,後邊廳上安放十五張桌席,五果五菜、三湯五割,從新遞酒上坐,鼓樂喧天。在坐者有喬大戶、吳大舅、吳二舅、花大舅、沈姨夫、韓姨夫、吳道官、倪秀才、溫葵軒、應伯爵、謝希大、常峙節,還有李智、黃四、傅自新等眾夥計主管並街坊鄰舍,都坐滿了席面。」

在《金瓶梅》第十五回中有一段《朝天子》詞:「這家子打和,那家子撮合。他的本分少,虛頭大,一些兒不巧又騰挪,繞院里都踅過。席面上幫閑,把牙兒閑嗑。攘(rǎng)一回才散夥,賺錢又不多。歪廝纏怎麼?他在虎口裡求津唾。」

在這兩段文字描述中,前一段寫的是西門慶請客,親戚鄰居都來坐席;後一段詞中寫的是一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兒,在宴會上打雜幫閑。這兩處所說的「席面」,實際說的就是宴請客人的筵席。

    二、「席面」就是餐桌上的菜肴統稱

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第五十七回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夫人又吩咐預備上等的席面,定名班大戲,請過夫人母女。」

古典文學《儒林外史》的第三十三回中寫道:「鮑廷璽在河房見了眾客,口內打諢說笑。鬧了一會,席面已齊,杜少卿出來奉席坐下,吃了半夜酒,各自散訖。」

這兩段描述中所說的「席面」,指的就是聚會宴請餐桌上菜肴。

在現在社會,筵席餐桌上的菜肴仍被稱為「席面」。「席面」可以根據菜肴檔次的高低,將宴會的菜肴分為「上等席面」、「中等席面」或「一般席面」。「席面」還可以根據宴會上的主菜,將宴會餐桌上的菜肴統稱為「燕翅席」、「全鴨席」、「全魚席」等等。被稱為「燕翅席」的筵席,必須有以燕窩、魚翅做出的主菜肴。「全鴨席」或「全魚席」的菜肴主要原材料,必須使用鴨子或魚類。

王力先生曾經說過:在漢語單詞中,「近代"筵席』成為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酒饌」的意思就是「酒席」。《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中有這樣一句話:「實在不成個酒饌,至親面上,休要笑話。」意思就是說,桌上擺的這些菜肴很簡單,不像個酒席。好在大家都是親戚朋友,千萬不要笑話。

三、「席面」就是宴會餐桌上的座位

《金瓶梅》第五十八回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薛內相因問:"西門大人,今日誰來遲?』西門慶道:"周南軒那邊還有一席,使人來說休要等他,只怕來遲些。』薛內相道:"既來說,咱虛著他席面就是。』」這裡的「席面」,實際說的就是筵席餐桌前的座位。聚餐的人都已經來了,只有一人沒有來,所以不等他了,給他「虛著席面就是」了。

《紅樓夢》第四十四回中有這樣一段話:「原來賈母心想今日不比往日,定要教鳳姐痛樂一日。本自己懶怠坐席,只在裡間屋裡榻上歪著,和薛姨媽看戲,隨心愛吃的揀幾樣放在小几上,隨意吃著說話兒。將自己兩桌席面,賞那沒有席面的大小丫頭並那應差聽差的婦人等,命他們在窗外廊檐下,也只管坐著,隨意吃喝,不必拘禮。」這段文字描述中,前面所說的「兩桌席面」的「席面」指的是宴會餐桌上的菜肴,而後面所說的「沒有席面」的「席面」雖然也可以解釋為「沒有菜肴」,但準確地解釋,應該是指「在餐桌前沒有位置的」的意思。

現在社會上,「席面」也是座位的這個含義,在一定的範圍內、一定的場合下依然使用,但範圍很小了,使用人很少了。

第二節  筵席與宴席

一、「筵席」的由來

什麼是「筵席」?古時候,「筵」和「席」各為單字詞,一般來講,這兩個字是分開使用的。「筵席」這個詞,應該是「筵」和「席」的合稱。

《康熙字典》中對「筵」和「席」的解釋為:「重曰筵,單曰席」。王力先生曾經說過:「席與筵是同義詞」。「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

實際上,「筵」和「席」都是一種類似於現在依然在一些農村中使用的炕席。不過因為「筵」是直接鋪在地上,所以編織的比較粗糙一些;「席」則放在的「筵」的上面,人直接坐在(實際是跪在)「席」的上面,所以「席」的編織工藝要細緻一些,所選的材料肯定好一些。

古時,在床、桌子和椅子發明之前,我們的先人都是席地而坐。自己在家裡時,坐在放置在「筵」上面的「席」上。遇到客人來訪時也是同樣,不過就是按照客人的人數多鋪幾張「筵」,然後根據客人的身份,決定「筵」上放上幾張「席」而已。古時候,「筵」的上面所放「席」的層數是有規矩、有講究的。《鄉飲酒禮第四》中記有:「公席三層,大夫席兩層。」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公侯一級的尊者,他所跪在放置在「筵」上面的「席」,可以放置三層,而大夫一級的尊者,「筵」的上面只可以放置兩層「席」。否則就是僭越。

這種席地而坐(實際上是席地而跪)的習俗,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就不存在了。但是由於我們的先人曾經有過這個習俗,所以在漢語中有許多與「席」字有關的辭彙。並且雖然席地而坐的習俗早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些與「席」字有關的辭彙現在依然使用。您只要稍一留神,即可發現一大批與「席」字有關的辭彙。如「主席」、「離席」、「席捲」、「一席之地」、「席地而坐」等等。這些辭彙都是我們的先人在「席地而坐」的古時候創造出來的,併流傳使用至今。

我曾經在山東省膠東半島地區的民間聽到過一個當地的土語辭彙:「lí xì 」。意思是「鄰居」。 剛聽到時,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把鄰居稱為「lí xì 」?後來仔細地琢磨了琢磨,突然明白了,「lí xì 」實際是當地土語對「鄰席」的發音。古時候,我們的先人跪在「席」上,對旁邊「席」上的人可以稱之為「鄰席」。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古時「相互鄰席而跪」,變意成為了現代的「相鄰而居」。所以稱鄰居為「鄰席(lí xì)」。 古代的文言辭彙變成了現在的膠東地區的民間土語了。

「筵」和「席」之所以逐漸變為了一個詞,主要原因是在古時,主人自己吃飯,或大擺宴席,請人吃飯時,在自己和客人所坐的「筵」、「席」的前面放一張「幾」。菜肴、主食都放在這張「幾」的上面。《禮記》中記載有「鋪筵席,陳尊俎」。「幾」是一種很矮的小桌子,大約只有二、三十公分高,由於擺放菜肴、主食的「幾」放在「筵」、「席」的前面,後人便逐漸的將「筵」和「席」這兩個字連在了一起使用,成為了一個新的辭彙「筵席」。「筵」、「席」也就從表示「坐具」的辭彙,變成了酒席宴會的專用辭彙了。

二、「筵席」與「宴席」

在漢語單詞中,還有「宴席」一詞。「宴」的意思,在古時是「安也」。所以「宴席」早期的意思應該是「安放酒席」的意思。「宴席」和「筵席」一樣,隨著歷史的發展,到了近代,「宴席」也增加了自身的內涵,也成為了「酒席」的同義詞。

王力先生說過,「後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按照王力先生的說法,「筵席」與「宴席」的發言雖然相近,意思也基本相同。但仔細的想一想,二者還是有點兒區別的。使用「筵席」一詞,應更近於宴飲的程序禮儀。反映的是宴會的文化內涵;而「宴席」一詞的含義更接近於宴會上的桌面、菜肴的安排,反映的是宴會的物質外在。不過現代社會中,一般老百姓對這兩個詞的認識是一致的,甚至在讀音上也沒有區別了。兩個詞變為了同義詞。

第三節  席面文化的形成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宴會飲食方面的歷史應比西方國家發展的早得多。無論是烹調技術、餐具使用、就餐文明程度、宴請聚會的程序禮儀等等都有其自己獨特的傳統習俗。

一、席面文化的內涵

席面文化是人類在餐飲方面的文明體現。席面文化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狹義上的席面文化單指典禮宴會上的程序禮儀。包括舉行、邀請、參加聚會時的禮儀,待客、赴邀的各種禮節;宴會餐桌上的座位主次的確定;宴會餐桌上餐具的配置、擺放和使用;就餐時的各種禮節等等。但是廣義上的席面文化,其內涵更加豐富,必須要將日常家庭中的飲食習俗、吃方式的規矩包括進去。

二、席面文化的重要性

在新石器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注意飲食方面的禮儀了。在中國傳統禮教中,有關飲食禮節的記載不勝枚舉。在儒教經典中,有關這方面的記載也相當的多。進入現代社會後,餐飲方面的禮節更加繁縟,關於這方面的書籍也是汗牛充棟。之所以如此講究席面的禮儀,主要是由宴請聚會的實際目的所決定的。

聚會宴請的直接目的是品嘗美味佳肴,但實際上,即使是一些純生活圈中的親朋好友聚會宴請,從表面上看,似乎純粹為了品嘗某種食物的美味,其實不然,是實際上也是一種相互之間情感的溝通。至於社會上的宴請聚會,應該說都有一定目的。錢鍾書先生在一篇名為「吃飯」的文章中寫到:「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在一起聚餐吃飯,實際上為的是「以增進朋友的感情,減少仇敵的毀謗」。邀請者請大家來聚會就餐,搭建的是互溝通感情的平台;被邀請者「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釋放出的信號是願意與對方進行溝通。在這種情況下,聚會宴請時如果雙方不注意席面禮儀,簡單從事,有時邀請者的錢花了,被邀請者的面子也賞了,但效果卻適得其反。由於禮節不到位,朋友之間很可能會反目為仇;上級領導、重要客戶也可能會產生不滿的情緒。

這種通過宴請,達到相互之間溝通感情,緩和彼此緊張情緒的例子很多。1971年,美國特使基辛格來到中國,在與中國的有關部門為了起草「中美聯合公報」相互爭執不下的時候,周恩來總理便請基辛格先生到北京全聚德烤鴨店吃烤鴨。這一頓烤鴨吃下來,緩解了雙方的緊張情緒。餐後,起草「中美聯合公報」的工作較順利的完成了。

三、席面文化與餐飲習俗

席面文化的早期形成與人類日常的餐飲習俗是密不可分的。席面文化中的內容主要來自於人類日常餐飲時習俗。長期以來的日常飲食習俗的提升固化成為了席面文化。反之,席面文化又影響著日常餐飲的文明程度。在現實生活中,從一個人在就餐時的表現,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文化素養、文化品味的高低,也可以看出這個人家庭的社會位置和家庭的文化教養。

席面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由於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日常的餐飲習俗各不相同。如海邊的席面文化中,為了躲避漁民的語言忌諱,所以餐飲時不能提到「翻」字,吃魚時不能將魚翻過來吃。再如在敬酒的禮節中,山東人在宴會上只要和你碰杯,雙方就必須將杯中的酒一干而盡,如果不幹杯的話,對方會認為你缺乏誠意,是對敬酒人的的不尊重。但是在老北京,碰杯後雙方既可以乾杯,全喝了,也可以稍稍喝一小口,敬酒人是不會強求的。。據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北京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請尼克松夫妻。當總理向尼克松敬酒時,賓主雙方都站立舉杯。但是尼克松的夫人雖然站立,但沒有舉杯,總理便示意尼克夫人,可以舉杯、碰杯,碰杯後可以不喝。

席面文化是有時間性的。由於時代的發展,客觀環境的變化,席面文化也在不斷地充實、改變。如在聚會宴請時的座位主次排序上,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再如席面上筷子的擺放,到底是橫擺還是豎擺,也在隨著物質的變化,隨著人的理念的變化而發生著變化。

四、家中日常餐飲中的「席面文化」

席面文化來源於人類日常的餐飲習俗,反之又影響著日常家庭餐飲的文明程度。宴會上的禮節、禮儀,在家庭的日常就餐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來。家庭的日常就餐中也要遵循席面文化中的這些禮節。作為一名中國人,無論對中國的席面文化是否了解,但在日常餐飲中,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自覺不自覺的,或多或少的遵循著、傳承著傳統的席面文化禮節、禮儀。

在家庭的日常就餐中,最主要遵循的席面禮儀是「長幼有序,尊重長者」。每次就餐均要以長者為主,要為長者留出最好的位置,便於長者的進出和進餐;在進餐的過程中,好的菜肴必須要由長者先食用,然後其他人再食用。餐具的使用也必須要遵循席面文化中餐具使用的基本禮節來正確使用。特別是碗、筷、勺的使用方法必須遵循。進餐過程中也必須要遵循席面文化中的禮節,不能違反席面文化中最基本的進餐禮節。

請客與赴邀

請客赴邀應真誠,一諾重千斤

主家客人需遵俗,禮多人不怪

第一節  請客與赴邀

請客、赴邀之舉,是人類社會中,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種極其普遍的現象。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這種人際交往自古便有之。特別是在盛世之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口袋裡的錢多了起來,朋友之間的請客、赴邀之舉更加普遍。老百姓花在吃請、請吃上的錢越來越多。據有關方面統計,2010年中國社會的餐飲營業額就達到了2萬億元。這個數字只是社會上的,不包括單位自身的賓館、招待所、食堂中的宴請費用。不包括在自己家中宴請親戚朋友的費用。

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崇尚的人際交往關係準則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來而不往非禮也」。

現代社會中,請客、赴邀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家或在飯店裡宴請,或在家庭中聚會。忙於業務活動的人,為了相互溝通信息,酬謝對方對自己地幫助支持;親朋好友們利用節假日、生日、婚禮、升遷、喬遷等機會相聚一起,相互分享著對方的喜悅;老友相逢,互訴思念之情;老鄉異地相聚,暢談創業的艱難等等契機,都是相互請客、赴邀的理由。

簡單說來,請客、赴邀之舉似乎都是為了請朋友品嘗美味,其實不然,無論請客的人,還是赴約的人,絕不單單是滿足人的口欲之需求。請客、赴邀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雙方感情的溝通和信息的交流。聚會宴請的席面之上,實際是一個相互溝通感情的最佳平台,借著席面上的美味菜肴,借著酒精的刺激,彼此之間不認識的雙方,很快就能夠縮短相互間的距離,從不熟悉變為知己;相互之間有點小矛盾的朋友,也會在頻頻舉杯中,很快地消除誤解,重新恢復以往的友誼。

著名學者錢鍾書先生在《吃飯》一文中笑談請客的功能:「吃飯還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那就是"請吃飯』了。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複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自己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飯;自己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

有人講:現在社會發展了,大家的生活都很富庶,每個人都達到了衣食無愁。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的工作都很緊張,天天忙得不亦樂乎。所以說:如果說以前是有事兒請人吃飯,現在則多是沒事兒了才請人吃飯。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這就是說,以前是有目的的請客、赴邀。雙方通過席面之上的交杯換盞,使各自的目的都能夠實現。現在的請客、赴邀,多是在繁忙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大家前來「無主題」的聚聚。不過您還是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這種「無主題」的相聚宴請,看似是為了精神上的鬆弛,為了繁重中的休閑,是「純吃飯」。但是如果認真一點,究其實質,這種聚會宴請實際上還是為了進一步溝通雙方的情感。所以,您如果能夠在繁忙之餘,把身心疲憊的朋友請來,對方確實是「賞面子」給你了。

看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對待請客、赴邀都不能簡單為之。請客的人,要「請」出真誠來;赴邀的人,也要「赴」出真誠來。

第二節  請客禮節

一、聚會宴請的起始點是「請」

在咱們中國人的傳統禮儀習俗中有一句俗語:「白事到,紅事叫」。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朋友家裡如果遇到了「白事」,也就是喪事的話,自己應該主動地前去幫助張羅,不能等著對方前來請自己後,再過去幫忙。但是如果朋友家中遇有「紅事」,也就是喜慶之事的話,自己就不應該主動前往,必須要等到對方前來邀請,才可以過去幫助,才可以前去參加對方的喜慶典禮。

諸事同理。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您要是想宴請他人、並請其他朋友前來做陪客時;或閑暇之時邀請一些朋友聚會,您必須要提前通知對方,必須要明確地向對方發出邀請,要表示出自己的誠意,希望對方能夠屈駕前來參加宴請活動。

舊時,咱們中國人在邀請對方赴宴時的禮節較多。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變快,邀請對方赴宴的繁縟禮節已經簡化了。但是無論形式上如何簡化,邀請客人時的基本理念是不能改變的:一是邀請人必須要充分體現出對被邀請人的尊重;二是邀請人必須表現出邀請對方、希望對方出席宴會的誠意。同樣,被邀請人在接到對方的明確邀請後,其處理赴邀的傳統做法也不能改變:只要您明確表示接受了對方的邀請,那麼,無論發生什麼情況,被邀請人所採取的處理方式,必須要充分體現出對邀請人的尊重和歉意。

二、邀請人至少應在宴請日的前三天之前發出邀請

一個人準備宴請他人或請朋友聚會,必須要提前向對方發出邀請。在當前現代社會中,一般來講,邀請人應提前通過信息媒介與主要的被邀請人協商好聚會宴請的時間、地點,待確定之後,應在宴請聚會日的三天前正式發出邀請,請對方前來參加宴請聚會。對其他參加宴請聚會的被邀請人,也必須要在宴請聚會日的三天前正式發出邀請。

北京地區在請客吃飯上有句老話:「三天為請,兩天為叫,一天為提了(dilou滴漏)」。意思就是說請人吃飯,必須提前三天通知對方,這是對被邀請人的尊重,是誠心實意的「請」人來吃飯;如果提前兩天通知對方,這是「叫」人來吃飯,有些隨意了,欠尊重;如果宴請當日再去通知對方,這就是「提了(dilou滴漏)」了,也就是說邀請者缺乏請客的誠意。潛台詞還有邀請者自視高人一等,想怎麼著就怎麼著了,把對方當作自己的一件物品,隨意提來提去,對被邀請人缺乏最起碼的人格尊重。

這種必須在宴請日的三天前,向被邀請人發出正式邀請的習俗,並不是北京地區所獨有的,全國有很多地區都有這種風俗。

這種風俗起源於何時,無法考證了。但是清朝學者袁枚在自己的《隨園食單》里曾寫過這樣一段話:「凡人請客,相約於三日之前,自有功夫平章百味」。袁枚這句話的意思,說的是邀請客人吃飯,作為主人必須要與被邀請人「相約三日之前」,在得到對方的應允後,自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做好請客時的各項準備工作,「平章百味」。請別人前來赴宴,自己要提前三天做好宴請的準備工作,那麼被邀請人也應該提前三天得到邀請,以便做好前來赴宴的準備。

宴請聚會的當日,臨時去請人來赴宴,按照咱們中國的傳統禮儀來講,是極不禮貌的。一般情況下,被邀請人會以各種理由推辭,即使迫於情面,表面上答應您了,但是到了宴請時間也極有可能會找出各種理由,不來赴邀。所以,如果您在宴請聚會時,如果確實忘記提前邀請某一位應該前來參加宴請聚會的朋友,那麼最好在宴請的當日就不要再去通知對方了,否則的話,您這就是給對方送難為,給自己找尷尬了。被邀請人如不來,自己不好收場兒。被邀請人迫於情面來了,心情肯定很不好,有時甚至會在宴會席面上的造成不愉快。即使宴會能夠順利地收場,但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兒,二人之間產生長時間的心理隔閡。

如果忘記邀請對方的事情真的發生了,邀請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宴請過後,另找一個時間單獨請對方吃一次飯。吃飯的過程中,可將此事挑明,向對方賠禮道歉;也可以不提此事,因為雙方都是明理之人,對此舉的目的心知肚明,相信對方是能夠理解您的苦心。

三、喜慶典禮時的請客應莊重

一般的宴請聚會,邀請者應在宴請聚會日的三天之前,通知被邀請的人。在自己家中的喜慶之事、重要的典禮宴請時,如婚禮宴請,邀請人更應該重視,邀請的形式也必須要正規、莊重。發出邀請的時間還應再提前。按照北京地區的婚禮邀請,一般都應在喜慶典禮的正式日子前的一個月左右通知被邀請人。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加快,各種信息媒介十分便利,一般宴請聚會的請客方式可以靈活一些,當面邀請或電話邀請均可以。但是重要的喜慶典禮必須要書寫請柬。請柬上寫明典禮宴請的時間、地點,及自己希望對方能夠屈駕前來參加的心情。對於如何送請柬,著名的作家、文史學家夏仁虎先生在其所寫的《舊京瑣記》中提到:老北京地區「有喜慶事,亦必主人或其子弟親詣親友家一一請之,非是則不敬」。這就是說,北京地區邀請他人參加重要的喜慶典禮宴請的請柬,邀請人必須要親自送到被邀請人家中,如本人在時間上確有不便,可委託自己的親屬或委託他人將請柬送去,但是邀請者也應提前給被邀請人打一個電話,說明不能親自前去的理由,使得被邀請的人感到您的誠意。對自己的長輩、社會的尊者,一般來講,無論自己工作有多忙,事情有多多,都應該親自把請柬送到對方的家中,否則就是「不敬」。

請柬送去後,對於比較重要的客人,一般在典禮宴請的正日子前三天,還應再打電話邀請一下,以示您對被邀請人的尊重和您希望對方能夠如約前來赴宴的懇切心情。

四、請客時能落(là)一村,不落一人

每個人的工作中、生活中都有很多朋友。這些朋友都會在一定時期內,按照結識時、交往中的不同情況,逐步地形成了一個一個的「小圈子」。每個「小圈子」里的朋友情趣相投,往來較頻繁。當自己邀請朋友聚會時,一般來講,邀請人會根據不同情況,決定邀請客人的範圍。在此事上,必須注意的一點是:邀請朋友相聚時,除了有特殊情況外,某一個「小圈子」的朋友應該同時邀請,否則會使對方產生邀請人此厚彼薄,親一疏一的印象。中國民間有句俗語:「能落一村,不落一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喜慶之事的請客時,能夠忘記邀請一個村莊的所有人,也不能在邀請了全村人時,忘記了這個村子中的某一個人。一個「小圈子」里的人,要不然就都不邀請,要不然就全部邀請。絕不能出現只邀請這個「小圈子」的大部分朋友,落下其中一、兩個人的情況。否則,沒有被邀請的人,會覺得邀請人對自己有看法、有成見,會覺得邀請者輕視自己。更嚴重的,會對邀請人產生積怨,影響到朋友的感情。

第三節  赴邀禮節

一、請客不到惱死人

當自己接到對方的邀請時,作為朋友,一般來講應該很痛快地接受對方的邀請。如不想接受對方的邀請,應該找出正當的理由婉拒。當然,您如果對對方有意見,並且不想再與對方交往,就是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真實想法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當自己明確表示接受了對方的邀請之後,必須要如期前往。如臨時有公務纏身或因為其他一些客觀原因確實無法前去赴約時,被邀請人應該提前告知邀請者。如果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在宴請時間前,抽出一點時間,親自前去宴請的飯店,當面致歉,然後離去。

中國有一句俗語說得很好:「請客不到惱死人」。被邀請人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不接受對方的邀請;在不說明原因的情況下,或在沒有通知邀請人的情況下,不出席已經答應出席的宴請聚會,這是人際交往中最不禮貌的事情。這種舉動是對邀請人最大的不尊重、是對邀請人的蔑視。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了一段竇嬰、田蚡和灌夫三人之間為爭奪權力,互相暗中較勁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記述的是:田蚡讓灌夫告訴竇嬰,自己第二天要去竇嬰家吃飯。竇嬰得知後,忙乎了一天,但是田蚡到了飯口兒沒有來,竇嬰十分不滿。這實際是田蚡使得一計,故意戲耍竇嬰。但是正因為田蚡的這樣一個舉動,使得三個人之間的相互矛盾更加深了。

被邀請人在接到對方邀請時,由於身體不適,或患有傳染性的疾病,則應該當時就與邀請人說明情況,在表示感謝後,婉拒對方地邀請。如果被邀請人在接受了對方邀請以後,身體突有不適,特別是突然患上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流感等,必須及時地向邀請人說明情況,主動提出不出席宴請聚會了,以免傳染他人。

二、不帶他人前去赴宴

每次聚會宴請,被邀請的對象都是邀請者經過充分考慮、多角度權衡後確定的。所以被邀請者前去赴宴請聚會時,不應該帶其他人前往。如果確遇有特殊情況,必須帶人前往的話,被邀請人必須要提前告知邀請人,必須在徵得了邀請人的同意後,再帶著人前往。一般情況下,被邀請人不要輕易地答應他人來參加聚會宴請,也不要就此事徵求邀請人的意見,不要給邀請人送難為。

這裡所提的「他人」,應包括被邀請者的愛人、孩子。如果是到邀請人家中參加聚會,即使雙方家庭成員來往緊密,但只要該次聚會不是雙方家庭成員的聚會,就不要帶著家人前去赴邀。

三、赴邀時需遵守時間

受人邀請前去參加宴會時,必須要遵守時間。一般來講,在飯店聚餐,被邀請者應該在約定時間的前二十分鐘左右到飯店。去的太早了,在邀請人之前就到了飯店,會使邀請人感到尷尬;太晚了,則容易被人理解為對邀請人和其他被邀請人不重視。如果臨時確有事情纏身,不能按時前往的話,應及時地告知邀請人。

在邀請人家中聚餐,被邀請人何時前往,應該視自己與邀請人、特別是與邀請人的家人關係密切度而定。日常雙方家庭往來較多、關係很密切的,被邀請人可以提前到邀請人家中,幫助張羅、料理;日常與邀請人家中沒有來往的被邀請人,可提前半小時左右到。

到朋友家中赴約時,一般來講,應該在到了邀請人住宅附近時,給對方打個電話,通知一下對方,不要貿然進入。《禮記》說過:「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jù),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這句話大概意思是:進如房間時,一定要通知對方。如果看到門口放有兩雙鞋,聽不到房間內說話的聲音時,一定要先敲門,得到允許後再進入。現代社會,特彆強調隱私權,進入他人家以前,必須要通知對方。

四、禮尚往來,尊重長者

受人邀請前去赴宴時,特別是去邀請者家中赴宴時,被邀請者不應空手前往。一般情況下,應攜帶一些小的禮物前去。屬於一般性的聚會,所攜帶的禮物不宜昂貴。過於昂貴的禮品會使邀請者心中感到不安。按照現代社會的流行做法,被邀請者可帶一瓶紅酒、或一件小工藝品、或應季的水果即可。如邀請者家中有孩子,給孩子帶一件玩具、一些糖果、幾件學慣用品也可以。

邀請人接受禮物時,無論自己是否需要,都必須要感謝對方。切不可說出使客人掃興的語言。如:「我家裡有的是這種東西,你帶它幹什麼?」對客人帶來的禮品,即使自己確實沒有用,也不應該當著客人的面轉送他人。這些作法,會使客人覺得很沒面子,感到十分尷尬。對於客人帶來的酒,除非客人主動提出:自己帶來的酒,就是為這次聚會助興外,一般來講,宴席上不要打開這瓶酒。

去邀請者家中做客時,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即邀請者的家中如果有老人的話,您可以不給邀請者帶禮物,但必須要給邀請者家中的老人帶禮品。在進入邀請者家中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看望老人,並將禮品送上。在邀請者家中做客的時間內,要時刻注意尊重邀請者家的老人。尊重邀請者家中的老人,實際就是尊重邀請者本人。

無論去飯店,還是去邀請人家中參加聚會宴請時,被邀請者還應該注意的一點是:除了攜帶給主人的禮物和自己的隨身挎包外,其他的物品最好不要帶進赴宴地點,避免邀請者產生誤解,以為您所攜帶的物品都是禮物,從而造成雙方尷尬的局面。 

五、尊重對方的生活習俗

宋代陳北溪在《小學詩禮》中曾說過:「入境必問禁。入國必問俗。入門必問諱。」陳北溪是理學家朱熹的學生,應該是傳統禮儀方面的專家。他所說的這段話來自於《禮記》,意思就是受人邀請,前去赴宴時,特別是去邀請者家中赴宴時,要尊重對方家庭中的習俗。對邀請者家中待客的禮數、餐飲的器皿、菜肴的烹飪、傢具的陳設、家庭的裝飾等等不要隨意議論評點。特別是邀請者家中的生活忌諱,在交談聊天時千萬不要涉及。如果在赴邀之前,能夠了解到對方的忌諱是最理想的。

進入邀請者家中後,要注意自己的舉止。《禮記》中有一句話:「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大概的意思是:到了別人家時,不要隨意的四處查看;進入房間時,如果屋門原來是開著的,就不要關上,原來是關著的,就應該隨手將門關上,尊重主人的意願。兒童啟蒙讀物《蒙以養正》中也說到:「卧房廚下,不可亂行。」這些都是講到了他人家中做客時,要舉止大方,尊重主人的習俗。在主人沒有邀請的情況下,不要隨意的到各個房間觀看,避免產生窺視對方隱私之嫌。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童蒙須知》中說過「凡開門揭簾。須徐徐輕手。不可令震驚聲響。」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在關門時、掀門帘時,如果聲音過大,便會被他人視為這個人生氣了,以此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情緒。所以,在赴邀聚會時,無論在飯店、還是在邀請人家中,關啟房門時動作必須要輕,不要出現上述這種情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六、赴邀時須做好的一些準備

參加宴請聚會時,特別是參加喜慶典禮時,邀請者和被邀請者的穿著均應該莊重、整齊、乾淨。忌諱穿著奇裝異服前去參加典禮宴請。一般朋友聚會,也應盡量做到穿著乾淨、整齊,否則會使他人感到該人對宴請聚會不重視。按照北方人的習俗,參加聚會宴請時,無論男女,都不應該赤足穿著拖鞋前往。特別是女同志,在參加重要的宴請時,最好不要穿社會上流行的「鞋拖」前往。

夏天前去赴宴請時,最好隨身帶上摺扇和擦汗的小面巾。以備宴會所在地無空調、或製冷設備出現故障時降溫、擦汗使用。避免造成自己的形象很狼狽。無論什麼季節,在去赴約時,要帶上一塊較大的手絹,以備餐桌沒有餐巾、餐巾紙時使用。

去邀請人的家中做客,一定要提前換上乾淨的鞋襪。現在樓房的裝修多為木質地板的地面。一般來講,如果對方家中是木質地板的地面時,為了充分尊重邀請人,即使在對方沒有提出更換拖鞋的要求下,被邀請人自己也應主動地換上拖鞋。由於自己已經提前換上了乾淨的鞋襪,沒有異味,可以保持自己的最佳形象,不露怯。

無論邀請人、還是被邀請人在宴請聚會時,都應提前處理好各種事務,聚會時間應盡量減少與外界的聯繫。由於現在通信設備的便利,所以聚會期間,如果在接到外來的電話時,通話的時間應該盡量縮短,只要不是十分緊急的事情,都應該放在聚會後處理解決。

 筷    子

一、筷子是中國人餐飲中最主要的餐具

筷子是最普通的一種餐具。是最有中國特色的一種餐具。這種用於進食餐具很普通,普通到了大家都不注意它;但它又最重要一種進餐用具,吃飯時缺他不可。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發明的,最具中國特色。同時這種食具還影響了世界東方的各個民族。日本、朝鮮、越南等等國家的人們也使用筷子進食。筷子也就成了具有典型亞洲民族色彩的食具。

筷子的發明應該與中國原始人類在燒烤肉類時,為了不直接用手在火上翻動食物,所以利用樹枝、木棍翻動肉類有一定的關係。亞洲的各個民族使用筷子進食,應該說與東方的這些民族多是以食用粒狀糧食為主有關,東方民族喜歡食用使用稻米、粟米等粒狀糧食做成的熟食,用筷子食用這種熟食應該是最合適的。但是在筷子發明以後,一段時間內,我們的先人並不像現代人這樣在吃食物時都使用筷子。如《札記.曲禮上》就記載有「毋摶飯」(摶,就是將散碎的東西捏聚成一團。)可見當時的人在吃米飯時,是用手把飯送入口內的。筷子當時只是夾取菜肴和夾取湯里的菜葉時使用。《禮記·曲禮》中還有這樣一句話:「飯黍毋以箸。」即吃飯不能用箸,也就是說吃黍米做的飯時,不能用筷子。應該用什麼?書上沒有說。實際上這種說法與「食用這種粒狀糧食做成的熟食,用筷子進食應該是最合適的」的說法並不矛盾。「黍」是中國古時的「五穀」之一,其籽粒比小米略大,做成熟食後有粘性。由於這種穀類產量較低,現在種植的很少。現在種植這種穀類多為了釀酒和做糕類食品。黍米做成的飯很粘稠,像粘糕一樣,無論用筷子或勺子食用都不方便,所以古人進食黍米飯時,應該是直接用手取之食用。

筷子在古時被稱「箸」,也有稱為「梜」的。對「梜」字的解釋可見於漢代鄭玄對《禮記》的註解:「梜猶箸也。」「箸」何時改稱為「筷子」,文獻中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在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塊兒』,『幡布』為『抹布』。」這段記載也可能算是將「箸」改稱為「筷子」的最權威的解釋了。

「筷子」的古稱為「箸」,關於這一點的變化,從現在的日本文字中還能看得出來。因為到目前為止,日文中還將筷子寫為「箸」。

筷子至少在中國的商代就已經出現了。《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商朝的大臣箕子看到商紂王使用象牙製成的筷子後,十分擔心,箕子認為:如果連吃飯用的筷子都使用象牙的,必然其他食具都要與之配套;用如此高檔的食具吃飯,食物也必須與之配套;用高檔的食具,吃著高檔的食物,必然要穿高檔的衣服,穿著高檔的衣服,必然要住在高檔的房間里。這樣奢靡之風盛行開來,國家離著亡國就不遠了。

文獻中對商朝使用筷子的記載,現在已經被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子所印證。

二、筷子是既簡單又複雜的食具

在所有食具中,筷子的製作應該是最簡單的,只是兩根細細的、長短一致的棍狀物。南方多用竹製的,北方多用木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製作筷子的材料,筷子製作的工藝和樣式卻是食具中最複雜的。

1、製作筷子的材料高低不等

在中國,製作筷子的材料很多。比較講究的有用金子、銀子等貴金屬或較稀少的硬質材料,如象牙、獸骨製成的筷子。如上面所說的,商紂王使用的就是用象牙製成的筷子。較差一些的有用各種珍惜硬木製成的筷子、有用銅等金屬材料製成的筷子。一般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筷子是使用木做胎的漆筷。最簡單的就是用竹子或用木材直接製成的原色筷子。

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說明了古時我們的先人在一段時期內使用金屬做成的筷子。但是由於使用銅做成的食具容易氧化,銹跡斑斑,所以逐漸的被漆器所代替。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墓里就出土了一雙朱漆箸。經專家考證,馬王堆墓落葬於漢文帝十二年。也就是說,至少在公元前168年以前中國就已經有竹胎漆筷了。

現代社會中還有使用其他金屬材料製成的筷子。如用不鏽鋼材製成的筷子;還有用各種化工材料製成的、被老百姓稱之為「塑料」的筷子。

2、筷子的製作工藝繁簡不一

最簡單的筷子只是用單一材料製成棍狀物即可。但是人們為了追求美觀,按照「美食必須美器」的理念,有些筷子的製作十分複雜,可以說,中國人在筷子的製作中運用了各種工藝。一副高檔的筷子也是十分美麗的。《紅樓夢》第四十回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時,在進餐時,「鳳姐手裡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給大家使用,為了戲耍劉劉老老,鳳姐兒「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給劉老老。」「烏木三鑲銀箸」就是用硬木製成的筷體,筷子的兩頭使用銀子做成的套套上,中間再嵌上用銀子做成的裝飾。「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不是常見的圓形筷子。這種筷子的筷體是用象牙製成的,呈四方形,在筷子的上部或其他部位嵌上黃金裝飾。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舊時傳世的筷子中,有的筷子的上部雕刻有古人的詩句、傳統的吉祥話或吉祥圖案;有的在筷子的最上部,精細雕刻出立體的圖形,有人物、有瑞獸;有的筷子的下半部分使用硬木,上面大約三分之一則使用象牙或獸骨,將木、骨拼接成為一體;有用整塊玉石雕琢而成的筷子,由於這種筷子易斷,所以其觀賞性大於實用性。

可以說,中國傳統的手工藝技巧,如景泰藍、漆雕、漆畫、鑲嵌、掐絲、木雕、牙雕、玉雕等等,在筷子製作上都能見到。

3、筷子的樣式五花八門

筷子的樣式中大多為整體圓柱狀,上粗下細。但是也有整個筷體為上粗下細的四方形;有的筷子的筷體上部是方形,下部是圓形;有的金屬筷子上方、下園,中間則為絞花狀;有的筷子頭上有空洞,可以用線繩繫到一起;有的筷子的上部直接用銀鏈連接到一起的;還有金屬材料製成的可以伸縮、變換長短的旅遊筷子。由於現代旅遊業的需求,一些地區為了迎合遊客購買旅遊產品的需求,還將筷子製成了旅遊紀念品,供遊客選購。

三、席面筷子的使用和忌諱

由於筷子在飲食器具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筷子的使用上講究很多,忌諱也很多。

1、筷子的擺放

現代社會中,在席面餐具安放時,一般的都是將筷子擺在布碟的右側,即靠近就餐者右手的位置。筷子的下部朝向餐桌的裡面。飯店的席面上,每副筷子都架在筷子架上。家中聚餐,一般都直接放在餐桌上。也可以放到布碟上。

筷子擺在桌面時應擺放整齊,兩根筷子不能相互交叉、不能一正一反;兩根筷子應挨在一起,中間的距離過大。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如果在席面上,就餐者將筷子橫放在布碟上,是表示停止就餐的舉止。據說宋代有個名叫唐肅的人,一天,唐肅陪皇帝進膳,在皇帝還沒有表示停止進餐時,唐肅先將筷子橫擺在碟子上,因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結果被發配到邊境去。所以現在席面上,即使您已經吃飽了,已經停止進食了,筷子也不能橫放在布碟上,否則就是不禮貌。這叫做「人不陪君筷陪君」。這種說法在社會上比較流行,很多人比較認可這種說法。所以在擺放餐具時,都忌諱將筷子橫擺在碟子上。 

    實際上這種說法不是十分的準確。在中國歷史上,筷子的直擺、橫擺是沒有一定的定製。即可橫擺,也可直擺。雖然文獻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在目前保存下來的古代畫卷中、古代的墓葬壁畫中、古代的洞窟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描繪當時餐飲場面的圖畫。從圖畫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們的先人在餐飲時,筷子的擺放是不排斥橫擺的。如在西安出土的「長安唐代韋氏家族墓」中的壁畫《野宴圖》,圖中描繪的是一個宴會的場景。九個男子坐在三張榻上,榻的前面擺著一張大方几,几上擺放著菜肴和餐具。畫中人物使用的筷子都橫擺在方几上。敦煌壁畫「宴飲樂舞圖」反映古時就餐席面的圖畫上,筷子也都是橫擺在餐桌上。即使在現今社會中,有一些地區席面上的食具擺放,也還有橫擺筷子的習俗。如在山東的東部地區,民間還有將筷子橫擺在布碟上的習俗。筷子橫擺時,筷子的上部朝向就餐者的左邊,筷子的下部向右。這樣的擺放,便於就餐者拿筷子。

2、同一席面上,筷子的樣式必須一致

一台席面之上,筷子的樣式和顏色必須是相同的,不能搭配使用。即使在家中日常就餐時,每雙筷子也應該是成對的。有的家庭中比較講究衛生,每個人使用自己的筷子,為了便於區分,家庭成員的筷子不一致。但是每個人自己的一對筷子,樣式必須是一樣的。絕不能出現一長一短或顏色不一致的情況。

一次就餐時,席面上所有就餐者使用的筷子應該一致。如在家中聚會,由於人多,一樣的筷子不夠使用的話,主人應在合適的時候,就席面上的筷子不統一,向客人表示歉意。

為了保證就餐時的衛生,家庭中使用的筷子,一段時間內應該更換一次。

3、安放、使用筷子時切忌不要落地

《屠羲英童子禮》里有一句話,「安放碗筯,俱當加意照顧,毋使失誤墮地。」意思就是,擺放筷子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讓筷子落在地上。筷子不要落地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民間習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中國人十分尊重祖先、崇拜自然神靈。中國傳統觀念,神靈有住在天上的,也有住在地下的。民間有句俗語就是「地下有靈」。按照傳統的習俗,認為筷子落地時,發出的聲響會驚動祖先和神靈,這是大不敬。另一種說法是中國人認為就餐吃飯是生活中的重要事情,食物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所以每個人在吃飯問題上,都須認真對待。筷子落地的行為,會被他人認為是這個人在擺放餐具時、吃飯時三心二意,沒有認真的對待上蒼賜予的食物。所以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如在擺放筷子時、在進餐中,由於不小心筷子落了地的話,自己至少應在心中譴責自己,並說一句表示歉意的話。

4、筷子的遞送

在餐前擺放餐具時或在就餐中,如準備將筷子遞給對方的時候,必須要雙手拿著筷子的中上部,將筷子橫置遞給對方。如筷子短,雙手拿著筷子遞給對方時,對方不便接拿時,遞筷的人應該一手實拿筷子,一手虛拿將筷子遞過去。這種遞筷子的方法,既符合衛生,又表示了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如對方離自己較遠,不方便直接遞過去的話,自己應該走過去將筷子遞給對方;如果確因就餐場地較擁擠,無法走過去的話,也可請他人幫助傳遞一下,但是絕對不能將筷子指向對方遞過去,更不能將筷子扔過去。

5、筷子不能插到飯碗里

無論平日里,還是進餐的過程中,筷子都不能放到空碗中。特別是就餐中,筷子絕對不能插到已經盛滿食物的碗里和盤中。這是因為在中國的傳統中,只有在祭祀神靈、祖先時,筷子才能插到盛滿供品食物的碗里。

在用餐過程中,如果自己因故需要暫時離開餐桌時,或在就餐的過程中,如因說話暫停進餐時,應將兩根筷子並在一起,輕輕地放到筷子架上、布碟上或桌面上。不要放到飯碗上或架在公用盤子上。筷子放下時一定要擺放整齊,不要隨意扔到桌上,筷子不能上下錯位或交叉擺放。

6、筷子不能指人

就餐過程中,無論何種原因,絕對不能用筷子指人。前面所說遞送筷子時,無論自己遞過去,還是讓他人轉遞過去,筷子必須橫置。在席面上自己與對方相互交談時,應將筷子放到桌上,避免交談過程中,由於自己不注意,將筷子尖指向了對方。

在中國的傳統中,任何尖物都不能指向對方。這是一種犯忌諱的事情。中國人都十分尊重老年人,已經使用了拐杖的老年人,無論如何德高望重,手中的拐杖除了在指責不孝之子時,可以將拐杖指向對方,其餘時間,手中的拐杖是不能指點對方。

7、筷子不能敲打餐桌和餐具

按照中國的傳統,在席面就餐前和就餐過程中,無論發生何種事情,持筷子的人都不能用筷子敲擊餐桌、敲擊餐具或用兩根筷子相互敲擊。用筷子敲擊他物,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這種行為會被邀請人理解為客人對自己不滿,或是對自己招待的禮節不周、或是席面上的食物質量不好的表現。

用筷子敲打他物,或相互敲擊不但是對邀請者的不尊重,對自己也是很犯忌諱的。因為在舊時,乞丐到居民家中要飯時,為了喚起他人的注意,經常用筷子敲打飯碗、飯鍋。所以中國北方的民間流行著一種說法,就是「敲鍋敲碗一輩子窮」。

在席面上飲酒時,有一種「數七」的酒令。在行此酒令的時候,有需擊打他物發出聲音的要求。現在一些人在行這個酒令時,使用筷子擊打桌面發出聲音,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此時可以用手擊打桌面發出聲音即可。

由於筷子敲打他物是一件犯忌諱的舉動,所以即使在非用餐的時間,也不應該用筷子敲擊其他物件,或相互敲擊。

8、不能直接用筷子去接過對方布給自己的菜肴

中國人在進餐時,為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十分注意照顧他人進餐,會經常地給對方布菜。當對方給自己布菜時,如倆人之間有點距離時,自己應起身,用雙手將布碟拿起來,接過對方遞過來的菜肴,決不能用筷子直接將對方用勺子盛的菜夾過來。這種做法是極不禮貌的。

9、餐桌上不能用筷子插入到塊狀、圓形食物中取食物

烹制中國菜肴的原料樣式很豐富,有些菜肴是使用塊狀食物烹制的,如滑溜裡脊、拔絲蘋果等等;烹制中國菜肴的方法也很多,有用油炸製成的塊狀食物,如干炸丸子等;中國餐的主食品種也很豐富,有餃子、餛飩、元宵、湯包等等。在食用這些食物時,絕對不能用筷子插入食品中取回進食。如自己使用筷子的技巧較差,對一些塊狀、圓形食物夾取不上來的話,可以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用勺子將食物取回,放到自己的布碟里,慢慢食用。

10、不能用手大把的握筷子取食食物

在席面上就餐時,筷子的使用必須按照正規的方法,不可用手大把的握住筷子去捅食食物。

安置席面餐具時、進餐過程中,如遇筷子不整齊時,也不應大把的握住筷子,戳擊桌面使筷子齊整。應該用手指拿住筷子,輕輕地將筷子弄整齊了即可。

11、持筷子的手不能再拿其他東西

在席面上進餐的過程中,如果自己暫時不夾菜時,筷子應放下,不能長時間的用手拿著筷子,同時去做其他事情。如向他人敬酒時,無論自己離座還是不離座,都不能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拿著酒杯。特別是不能一隻手拿著筷子,同時還拿著酒杯。在進餐主食時,右手持筷,左手持碗,當需做其他事情時,必須將筷子和飯碗放到桌面上再去做其他事情。不能一隻手同時拿著筷子,又拿著飯碗。

12、進食時,不能勺筷同時使用

《朱子童蒙須知》中記有「凡飲食舉匙,必置箸。舉箸,必置匙。食已,則置匙箸於案。」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進餐過程中,在準備使用勺子進食食物時,應該將手中的筷子放下;在使用筷子進食食物時,不要同時也拿著勺子。二者只能使用一種。

有一種情況是可以例外的,那就是在從公用盤中夾取帶有湯汁的菜肴時,為了防止菜湯滴到桌面上,可以一手執筷,一手執勺。用勺子接住滴下來的菜湯。

13、餐桌前不能玩耍筷子

在進餐過程中,必須要養成不使用筷子時,就將筷子放到桌面上的習慣。因為在傾聽對方說話時,如果手中持有筷子,有時會下意識的把玩手中持有筷子,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如果是有意識的在席面上玩耍筷子,則更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

14、嚴格筷子的職能

就餐時,筷子只用於夾菜、取食食物,不能作為他用。有些人無論在飯店宴會上,還是在家中進餐時,遇到開啟酒瓶蓋子時,總喜歡用筷子頭撬起酒瓶蓋;還有些人在吃骨頭、蟹類等食物時,喜歡用單支筷子捅食食物縫隙中的美味。這些做法都是不文明的表現。餐桌之上,餐桌之下,筷子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夾菜取食,用於進餐的。食用食物縫隙中的美味和開啟酒瓶蓋子等等行為,應該使用專門的工具,不能用筷子代替。

四、注意用筷子時的衛生

1、席面上應有公筷公勺

一般來講,席面上應該擺放一雙公用筷子,以備客人布菜時使用。在進餐過程中,如果想為他人布菜時,可以使用這雙公用筷子。席面上如果備有瓶裝的調味品,在自己取食這些調味品時,絕對不能使用自己的筷子直接到瓶中夾取,一定要使用公用筷子取出後,放到自己布碟中再食用。

在使用完公用筷子後,一定要記住把筷子放回到原處。

2、筷子不能放到口中

進餐過程中,如果自己的筷子上粘住了食物,千萬不要將筷子頭放的嘴裡吸吮,將食物取下來。必要時,應該用餐巾紙或其他食具將食物取下來。用筷子夾菜放到口內時,一定注意不要將筷子頭同時放入口內。這樣做會給他人留下該人不講衛生的印象。

3、夾起的菜不能再放回去

在進餐時,自己的筷子在公用菜肴盤中夾住菜肴後,無論什麼原因,都必須將夾起的菜取回來放到自己的布碟中,不能將菜肴夾起來後又放回到公共盤子里。即使使用的是公用的筷子,也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特別是自己咬過的食物更不能放回公用盤中。《禮記.曲禮》中說得十分清楚,吃飯時「毋放飯」、「毋反魚肉」,意思就是不要將自己已經吃過的食物放回到餐具中。這裡所說「毋放飯」、「毋反魚肉」,雖然指的是不要將吃過的食物放回到自己的食具中,但您想一想,自己嘴咬過的東西,都不能放到自己的餐具中,更何況自己嘴咬過的食物就更不應該放回到公共的菜肴盤中呢。

4、筷子不能當牙籤

席面上,有些人把筷子當作牙籤,挑剔牙間殘留的食物。這是一種不文明的現象。《禮記.曲禮》中說過:「毋刺齒」。意思就是不要用筷子剔牙。所以無論在聚會宴請的席面上,還是平日在自己家中進餐時,都不要用筷子剔牙。

5、不要翻轉使用筷子

使用筷子時必須要正常使用,不能上下顛倒,用筷子的上部取食物。餐桌之上,有一種不好的現象。有人在為他人取菜肴時,為了表示衛生,習慣於將筷子翻轉過來使用。也就是用筷子的上部分為他人取菜肴。這種做法是極不衛生的。這樣幫助對方取菜肴,實際是給對方送尷尬。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如果席面上沒有公筷,但是又必須要幫助對方取菜肴時,可以在向大家說明情況後,將盤子拿起,送到對方的跟前,由對方自己取用。

五、筷子架

現在檔次高一點的飯店餐桌上都使用筷子架。在安置席麵食具時,將筷子的前部放在筷子夾上邊。這樣做即衛生,又可以保證筷子不隨意滾動。

有人認為,既然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筷子架也應該是中國人發明的。其實不然,中國古時是沒有筷子夾的。到目前為止,在繪有古人餐飲場面的古畫、壁畫中,都沒有看到桌面上擺放著筷子架的畫面;在出土的文物中,至今也沒有看到過出土筷子架的記載;在古玩市場里,也沒有看到收藏的古時筷子架。所以在沒有發現新的證據前,「中國古時沒有筷子架」的說法還是能夠成立的。

在中國的古時,席面之上沒有筷子架,布置席面餐具時,筷子就放在布碟上,或者直接放到布碟旁邊的桌面上。筷子架在中國社會上的出現,並得到廣泛認同、使用的時間,不會早於上世紀的改革開放時間。筷子架的使用,很有可能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外餐飲企業進入中國後帶進來的。按照國外各個國家使用筷子的情況來看,估計筷子架應該是從日本或韓國傳入中國的。

筷子架到底是不是中國的發明的?如果是,為什麼一直沒有出土過?如果不是中國人的發明,筷子架又是從哪個國家、什麼時間傳入中國的?這些還有待相關專家的研究結果。

 

 


推薦閱讀:

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是道德與素質教育我們是不是落後了?
有一個或多個作家閨蜜基友或近親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阿彌陀經要解(第13集/文字/mp3)凈空法師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繁體字「丑」和「醜」字能否互相替代?
人體漂浮是真的嗎?

TAG:文化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