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易經》名人(一)
歷史上《易經》名人(一)
轉載▼
分類: 雜文 |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對《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強調卦爻辭對道德修養的意義,同時又認為善學《易》的人,不去占筮,認為《周易》的用處在於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不是卜問吉凶禍福。傳統上認為《易傳》乃孔子所作,自宋代歐陽修《易童子傳問》提出疑問以來就一直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迄今尚無定論。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 戰國後期傑出的思想家和儒學大師。受戰國時期陰陽學說或以陰陽說解易的影響,他以陰陽為哲學範疇,說明事物的發展。並曾引用《周易》卦爻辭論證自己的觀點。 鬼谷子
相傳為戰國時楚人,縱橫家之祖。姓名傳說不一,因隱居於鬼谷而號稱鬼谷子,後人或稱鬼谷先生。長於養性持身和縱橫捭闐之術,《史記》載其為蘇秦、張儀之師。其學源自《易》,論因變無常,從黃老「心術」論世御事,講求內外損益之理,後來又演變為「反應」、「揣摩」之術,為縱橫家所宗。首創多種「方術」「秘術」留傳後世。
三國、兩晉、南北朝諸葛亮181年~234年
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濟南)人。足智多謀,通曉兵法,據傳其知曉黃帝所作之兵家八陣法,並根據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和古代的兵法推演成八陣圖。其軍事思想、為將之道、用兵之計等,亦多與《易經》相通。著作有《諸葛亮集》。
阮籍210年~263年
三國魏玄學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典籍,是所謂「往古之變經」,是聖王明君用來觀察事物的變化,從而立政施教的教科書。他對各卦的解釋,主要是採用取義說,有時也吸取了漢易中的八卦方位說和五行休王說。
王弼226年~249年
三國魏玄學家,以老莊玄學解易的創始人,魏晉易學義理學派代表。字輔嗣,魏國山陽(今河南焦作市東)人。其易學源自費直,主張注《易》時須注重闡明《周易》所包含的義理,摒棄漢儒實異說,讖緯說,恢復先秦儒家說《易》的本旨,
從而開創後世以義理說《易》的先河。(1)取義說。(2)—爻為主說。(3)爻靈說。(4)適時說。(5)辯位說。
干寶286年~336年
東晉史學家、經學家、象數學派易學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新蔡)人。好陰陽術數、精通《周易》。易學著作頗豐,有《周易問難》二卷,《周易元品論》
二卷,今皆散佚。
蕭衍464年?549年
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玄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其易學特點為揉合易佛,以虛無解釋《周易》的最高原理,以《周易》解說佛教的教義。其解易著作有《周易大義》二十一卷,《周易繫辭義疏》一卷,《周易講疏》三十五卷等,均已佚。
隋唐五代
孔穎達574年~648年
唐代經學家。字沖達(亦作仲達、沖遠),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對《周易》有精深研究,易學觀主要有:(1)義象兼采。(2)易理備包有無。(3)乾坤二元論。認為六十四卦皆來自乾坤兩卦。(4)太極說。圍繞大衍義的問題解釋了太極,以太極元氣說否定了虛無實體說,拋棄了《易緯》中的太易說和大一神說。易學著作有《周易正義》、《周易正義序》。
袁天罡
據歷代相傳,袁天罡與李淳風乃是同窗好友,時常聚首論易,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卧、一個寫一個畫,為後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預測天書《推背圖》。袁天罡亦是唐代易學數術髙人。只可惜具體生平事迹及生卒年月,實在無從査考,正史不見,野史亦無。
李鼎祚
唐代經學家。資州磐石縣(今屬四川)人。以經術稱名於當時,為唐代提倡漢易象數文學的代表。撰成繼孔穎達《周易正義》後所出現的又一部總結兩漢以來易學,意在糾正孔疏之偏的《周易集解》。
孫思邈581年?682年
唐代醫學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注重醫易關係,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的著名論點,善用《周易》盈虛消息理論來闡述修身防病治病的道理。他的醫學思想充滿了易具醫理、醫為易用的觀點。對後世醫易學影響很大。所著《備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為中醫重要著作。
宋代
陳摶871年~989年
五代宋初道士和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今安徽人毫縣)人。早年讀諸子百家之言,有展翅青雲之志。著《指玄篇》八十一聿。其易學特徵為以圖式解易。所提出的易學圖式,包括象和數兩方面的內容,為宋代象數之學和圖書學派的創始人。
歐陽修1007年?1072年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易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其易學觀點以評論人事為主,認為其易學具有重人事而輕天道的傾向。對{周》經文個別文宇的解釋,對物極必反的論述,對<繫辭》等傳的質疑,在易學史上有其歷史地位,對南宋功利學派和淸代漢學家的易學都起了重要的影響。
劉牧
北宋中期著名易學家。字先之。治易以講河圖、洛書聞名。提出圖九書十說,並對這兩個圖式作了理論的解說,是對陳摶龍圖易的進一步發展,在宋易哲學史上影響頗大。其易學著作有《易數隱圖》。
周敦頤1017年?1073年
宋代著名易學家,理學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程顥、程頤均為其弟子。善談名理,深於易學。其太極圖原圖大半是以道教的先天太極圖為藍本,參照陳摶的無極圖,並受禪宗虛無說的影響,將道家和道教的無極觀念引人儒家的解易系統。論天地萬物的形成演變過程為「無極—太極—陰陽二氣—五行之氣—萬物和人類。此說是對漢唐易學的宇宙論和李觀的太極元氣說的發展。
邵雍1011年~1077年
北宋著名易學家。字亮夫,自號安樂,祖先為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隱居於蘇門山百源之上,故被後人稱為百源先生,其學派被稱為「百源學派」。屢被推薦為官,均堅辭不受,終生以研究《周易》為業。和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為北宋五子,北宋理學的重要人物。主要易學著作《梅花易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
北宋史學家、哲學家。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屬陝西)人。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說。認為:「陰陽相違,非太極則不成,剛柔相戾,非中正則不行。摹仿揚雄《太玄》而撰《潛虛》。
蘇軾1037年?1101年
北宋學家、思想家、書畫家。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晚歲讀《易》玩其爻象,其推闡理勢,言簡意明,往往足以達難顯之情,而深達曲譬之旨,而其說多切人事,文辭博辯,足資啟發。治《易》是儒、佛、道三教合一。
程頤1033年~1107年
北宋著名哲學家和易學家,理學創立者之一。通過對卦爻辭的解釋,提出卦變說、當位說、相應說、隨時取義說,極有利於說明卦爻象和卦爻辭之間的聯繫,使取義說得到充分發揮。提出所以為陰陽者是道的命題。將「一陰一陽」解釋為有陰有陽,又以理本論代替了玄學貴的無論,進一步發展了理學派的本體論。認為陰陽動靜,無始無終,肯定了陰陽變化的永恆性。
朱熹1130年?1200年
南宋哲學家,著名易學家、教育家。精於《易》,影響極大。集周敦頤、邵雍、張載等北宋以來易學家之大成,獨立發揮,形成自己的體系。其易學批判地吸取了各家的觀點,以程氏易學為骨幹,融會各家的長處。提出「易本卜筮之書」。
明代
劉基1311年~1375年
字伯溫。浙江青田人。用易學數術為朱元癉出謀劃策,滅掉元朝,建立明朝。乃一代實用易學大師。
清代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易學家。學識淵博,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等均有研究,尤精於經學、史學、文學。主要易學著作有《周易外傳》、《周易內傳》、《周易稗疏》、《周易考異》、《周易大象解》等。
推薦閱讀:
※庄樹鴻《易經詩譯》
※易經八卦講座4
※易經給我們的64個人生智慧!
※易經風水布局秘笈 不可不知的家居八大方位
※《丙昕說易經》第31集:五行生剋及萬物配屬講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