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尺的深入研究】
魯班尺的深入研究
牛曉霆 王逢瑚 朱長嶺
摘要:魯班尺是在營造建築,製作器物時,用來度量、下料及選擇吉凶壓字的專用工具。本文從曲尺與門光尺兩個角度闡述了魯班尺的源流、尺度的演變、形制及尺法,這對於研究中國各時代的社會、文化、風俗、建築及器物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魯班尺;探究
The Study of Luban Chi
Niu Xiaoting Wang Fenghu Zhu Changling
Abstract: Luban Chi is a professional tool which is employed to measure, lay off and select good or ill luck, when constructing Buildings or manufacturing utensi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rigin,the evolution of scale,the form and the using of Luban Chi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Qu Chi and Luban Chi, which wil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society、culture、custom、bildings and utensils of Chinese each dynasty .
Key words: Luban Chi;study
魯班尺是在營造建築,製作器物時,用來度量、下料及選擇吉凶壓字的專用工具,最初指木工尺,後來也指選擇吉凶壓字的風水尺。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稱謂,曾被稱為:曲尺、唐大尺、今尺、角尺、拐尺、車工尺、營造尺、門光尺、門公尺、門官尺、八字尺、魯班尺、魯班真尺、魯班周尺等,按其尺法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曲尺(營造尺、唐大尺、今尺、角尺、拐尺、車工尺等)和門光尺(門公尺、門官尺、八字尺、魯班真尺、魯班周尺等)兩類,前者主要用於度量和下料,後者則主要用於選定器物吉凶壓字。其理論體系融納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音律」、「陰陽五行」、「後天八卦」、「洛書九宮」、「堪輿七政」、「天文九星」、「紫白順飛」等學說理論,博大而精深。可以說對於它的研究不僅可以使我們系統地了解中國度量衡度的演變,而且可以使我們從本質上理解傳統建築及傳統傢具的設計理念,還可以使我們從側面了解各時代的社會、文化及風俗。
1.魯班尺的源流
魯班尺是木工尺和門光尺的統稱,故對於魯班尺發生根源的探討也就是對木工尺和門光尺發生根源的追溯。
人類因生活所需而製作簡單的工具開始,就產生了測量活動,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測量範圍不斷擴大,測量標準也逐漸要求統一,因此就產生了專用的測量工具和單位,就目前所有的書籍資料可知,人類最早的測量工具是規矩準繩。其中的「矩」便為後來之曲尺,也可以看成是魯班尺的雛形,是堯時一個叫倕的工匠創造的,如《潛夫論·贊學》:「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倕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注曰:「《事物紀原》七引《屍子》:『古者倕為規矩準繩,使天下效焉』」。也有傳說是女媧和伏羲所制,如在漢代武梁祠的畫像石上就有女媧手執規,伏羲手執矩的形象。其中,「規」為畫圓的工具,「矩」為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如《呂氏春秋·分職》所云:「巧匠為宮室,串圓必以規,為方必以矩,為平直必以準繩。」魯班就是在「矩」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後世之曲尺,由於當時人尊稱魯班為木工之聖,故稱其所用尺為魯班尺或木工尺,這在《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世本》、《墨子》等史書中都有記載。
如果說木工尺是由於測量活動的需求而產生的話,風水尺則是由於社會文化風俗的演變而產生的。最初之先民無暇顧及生活之豐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天文、曆法、營造技術、陰陽五行、周易等科學理論的逐漸成熟,並逐漸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體系,在這種哲學觀的影響下,極大地促使先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關注。正因為如此,風水學理論便廣泛的流行起來,並不斷發展,可以說其形成於春秋,發展於秦漢,成熟於唐宋,泛濫於明清。伴隨著風水學的流行,古代風水師或堪輿家在屋舍的選址定向、布局、設置、施工、擇日等重要環節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相對於擔任屋捨實際施工的匠師而言,其社會地位卻日漸式微,於是他們就發展並掌握了這些風水師無法取代的風水尺法,其中以門光尺和壓白尺最為流行。門光尺是在木工尺的基礎上結合陰陽五行、易經、紫白順飛等風水理論而成,據史料記載其是由魯班所創,如明《陽宅十書》說:「海內相傳門尺數種,屢經驗試,惟此尺為真,長短協度,凶吉無差。蓋昔公輸子班,造極木作之聖,研窮造化之微,故創是尺。後人名為『魯班尺』。」又如南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魯般即公輸班,楚人也,乃天下之巧士,能做雲梯之械。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準,……其餘並同。」然從風水學的發展角度上來看,魯班所在時期為形成時期,故即使門光尺為他所創,也應與後世之門光尺之樣式不同,由於資料之缺乏,對於其最初之樣式還需進一步考證。關於魯班尺的起源問題,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觀點,一為門光尺並不是魯班所創,之所以稱其為魯班尺是後世之匠師對魯班的尊敬,對於其起源在曹志明、曾啟雄的「魯班與魯班尺源流初探」一文中有所論述:「……這些吉凶概念使得單純丈量尺度的魯班尺演變成包含風水尺寸的利器,所謂風水尺寸是根據唐尺而定,唐尺與西方觀念尺寸不同。唐尺以九十寸為一丈,又以八寸為一尺,八分為一寸,八厘為一分計算,前者合後天八卦和九星,後者合先天八卦。由於古人……。」;二為魯班所創,因為當時百家爭鳴,各種學術相繼興起,先賢們借鑒了祖先在風水應用方面的經驗積累,以「仰觀天文」的辨證思維模式和「俯察地理」的唯物行為方式,對大自然的運動規律和地理環境的客觀狀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尤其是《周易》系統理論中的「陰陽、地理」學說及八卦理論,為門光尺之創造提供了理論基礎。對於先秦時期已有風水尺之觀點,
2.魯班尺的尺度
對於魯班尺尺度的探討,應從中國度量衡的起源開始談起。中國度量衡大致始於皇帝時期,如《家語》中記載:「……皇帝者,少昊之子,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齊睿,庄敦敏誠信,長聰明,治五氣,設五量,撫萬民,度四方,……」。據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中考察其最初構建的標準有人造物(律管、圭璧、貨幣)及自然物(人體、絲毛、穀子)兩類,其中人造物中的律管和自然物中的穀子為後世度量衡標準之所在。律管以古黃鐘律為度量衡之根本標準,穀子則以寓較黃鐘律之法制,二者相輔相成,如《漢書·律曆志》中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谷禾巨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從這段文字中我們既可了解穀子與黃鐘律之間的關係,又可以得知木工尺的尺度起源於古黃鐘之長。對於古黃鐘長在《呂氏春秋·適音》中有所記載:「昔,皇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乃至阮隃之陰,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竅厚均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度量衡逐步建立的時期,自夏開始,農業和手工業分工,並有了世代相傳的專業生產者(如奚仲,傳說他為皇帝的後代,被封為車正,所造之車,方圓曲直皆合規矩),這也意味著中國古代尺制系統的發展將走向專業化,伴隨著農業、手工業的飛速發展,到了中周時期,中國古代尺制在劃分上已有三個基本的尺制系統即律用尺、木工尺及衣工尺。這三種尺制皆起源於黃鐘之律,但在中周以後,因行業性質的不同,木工尺與衣工尺在尺度的使用上開始有所不同,並自成一個系統。以後歷朝歷代的曲尺(即木工尺)都是依此為標準的,如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中記述:「在上古之世,所傳尺度之標準,足為後世法者,為木工之尺,木工之度,最初為夏制,後至魯班改為商制,因商以十二寸為尺,有二說,則木工尺變遷後之度,亦有二異。」從這句話中,除了知道自周以後的曲尺(即木工尺)皆以木工尺為基準外,我們還可得知在魯班時期其長度上發生過變化,其發生變化的原因如明代韓苑洛《志樂》中的記載:「今(明)尺,為車工之尺最准,萬家不差毫釐。昔魯公欲高大其宮室,而畏王制,乃增時尺,招班授之,班知其意,乃增其尺,進於公曰:『臣家傳之尺,乃舜時同度之尺』。乃以其尺為度。木工尺本為舜時用度之尺,即夏橫黍百枚古黃鐘律度之制。至周時魯班增二寸以為尺,乃合商十二寸為尺之制,即合夏一尺二寸五分之,……木工尺自是一變,相傳而下,無從變更」。在當時,人們尊稱東周的魯國公輸班(即魯班)為「木工之聖」,故也稱木工尺為「魯班尺」,如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中國木工因農業而興起,周有『車人』之名,即為攻木之工,所以造車及農具者,木工尺即為律用尺,自是木工建造所用之尺,自成一個系統,曰木工尺。世稱周之公輸班為木工之聖,故又稱魯班尺。」
門光尺的尺度是建立在木工尺度之上的,可以間接地認為其也是起源於古黃鐘之律。就目前所知的書籍記載其尺度有二說,一為:南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魯般即公輸班,……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準,均分為八寸……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者,但改吉字作本字,其餘並同。」二為:明代《魯般營造正式》:「魯般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間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內有財、病、離、義、官、劫、害、吉也。凡人造門,用依尺法也。」可見,魯班尺的尺度隨著朝代的更替,其參考標準是不一樣的。然從南宋初到春秋戰國時期仍有近兩千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門光尺又是如何演變的呢?如為魯班所造,其最初之尺度是否與《事林廣記》中的記載相同?若不同其尺度又是如何確立的呢?另外,其又是從何時起,以曲尺之尺度為參考標準的呢?等等一系列問題,由於資料之缺乏還需進一步研究。
3.魯班尺的形制及內容
對於魯班尺的形制也應從曲尺和門光尺兩個角度來探討。對於曲尺的形制,其最初的形態前面也已提到可在漢代武梁祠的畫像石上找到影像,這也是目前所知曲尺形態最早的記載,另外,在《魯班經營造正式》中也可見到其形象,前後相比,形態基本沒有很大變化,都是「L」形。而關於門光尺最早的記錄是南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魯般即公輸班,……其尺也,以官尺一尺二寸為準,均分為八寸,其文曰財、曰病、曰離、曰義、曰官、曰劫、曰害、曰吉……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者,但改吉字作本字,其餘並同。」另外,在明代《魯班經營造正式》、《陽宅十書》、《三才圖會》及清代《清代匠作則》、《陽宅大全》中都有記載並繪有其形象(如圖3-1、3-2、3-3、3-4、3-5)。然從南宋初到春秋初期仍有將近兩千年的時間,在這兩千多年的世間里門光尺的形制及內容的演變過程是什麼樣的呢?其最初的形制及內容又是怎樣的呢?等這些問題還需進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基本框架是不會改變的,即其八進位制是不會改變的,有所改變也是指其細節上文字的改變。
4.魯班尺的尺法
縱觀有關文獻可知,魯班尺的尺法有兩種即曲尺之法(也可稱為壓白之法)及門光尺尺法兩類。
從規矩上發展起來曲尺的尺法,很簡單,主要用於測量,即從一寸量起,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然從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壓白尺,卻與之有所不同,有尺白與寸白之分,其具體尺法如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工段營造錄》所云:「門尺有曲尺、八字尺兩法。單扇棋盤門,大邊以門訣之吉祥尺寸定長,抹頭、門心極、穿帶、插間梁、拴桿、檻框,余塞板、腰枋、門枕、連檻、橫栓、門簪、走馬板、引條諸件隨之。……曲尺長一尺四寸四分,八字尺長八寸,每寸准曲尺一寸八分,皆謂門尺,長亦維均。八字:財、病、離、義、官、劫、害、本也。曲尺十分為寸: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十白也。匠者繩墨,三白九紫,工作大用日時尺寸,上合天星,是為壓白之法。」又如《陰陽書》云:「一白、二黑、三綠、四碧、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皆星之名也。惟有白星最吉。用之法,不論丈尺,但以寸為準,一寸、六寸、八寸乃吉。縱合魯般尺,更須巧算,參之以白,乃為大吉。俗呼之『壓白』。」可見後世之曲尺和門光尺相互配合使用的,既要壓中曲尺中的吉色,又要對準門光尺中的吉字,這在《魯班經》中也有記載:「凡人造宅開門,需用准合陰陽,然後使尺寸度量,用合財吉星及三白星為吉,其白外但得九紫為小吉。只要合魯班尺與曲尺上下相同為吉」。
對於門光尺的尺法在南宋陳元靚的《事林廣記》:「魯般即公輸班,……用尺之法,從財字量起,雖一丈十丈皆不論,但於丈尺之內量取吉寸取之;遇吉星則吉,遇凶星則凶。遠古及今,公私造作,大小方直,皆本乎是。作門尤為仔細。又有以官尺一尺一寸而分作長短者,但改吉字作本字,其餘並同。」又如《魯般營造正式》記載:「魯般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尺間有八寸,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內有財、病、離、義、官、劫、害、吉也。凡人造門,用依尺法也。假如單扇門,小者開二尺一寸,壓一白,般尺在「義」上;單扇門開二尺八寸,在八白,般尺合「吉」;雙扇門者用四尺三寸一分,合「三綠一白」,則為「本門」在「吉」上;如財門者,用四尺三寸八分,合「財門」吉;大雙扇門,用廣五尺六才六分,「兩白」,又在「吉」上。今時匠人則開門四尺二寸,乃為「二黑」,般尺又在「吉」上;五尺六寸者,則「吉」上二分加六分,正在「吉」中為佳也」。然在清代《工程做法則》中則是從「本(吉)」量起,與《事林廣記》及《魯班經營造正式》中的門光尺之尺法正好相反,豈非大謬!細細分析,則明其因,門光尺存在著一個整尺與半尺的模數關係,門光尺中吉凶文字是相間出現的即兩端的一、八寸和中間的四、五寸為吉,就是說吉凶寸排列是對稱的,尺寸無論從財字或吉字起量,吉門恆為吉,凶門恆為凶,故無論從財字量起,還是從本字量起皆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流傳沿襲或師承不同所形成。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門光尺中吉字寸的使用並非吉字恆為吉,凶字恆為凶,還要看安門的對象如何,如義字門安在都門和廊門上均被認為是凶兆,官字亦不宜安於庶民百姓家的大門,而病字安於廁門反而逢凶化吉,這些在門光尺上的詩詞中有所描述。另外還需說明的是門光尺和曲尺不僅用於建築,其他器物的製造也與之有關,如明《陽宅十書》曰:「(魯班尺)非止量門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俱當用此,一寸一分,均有關係者。」且,其還用於選則良辰吉日,在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門光尺的側面寫有「春不作東門,夏不作南門,秋不作西門,冬不作北門」;另一側畫有「門光星圖」,並寫有「大月從下數上,小月從上數下,白圈者吉,人字損人,丫字損畜」。這便是「時諱」,其與《魯班經》載「門光星」和「門光星吉日定局」是相同的。另有一些門光尺的式字更加複雜,使人有一種神秘莫測之感。
5.結論
尺度是丈量長度、空間的依據與標準,是人和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與方式,也是社會文化風俗的一個縮影,它的演變間接反映了各時代的社會、文化、風俗、人們對完美理想追求及中國民間的哲學觀。因此,對於它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中國度量衡的發展脈絡,有助於認識中國傳統建築、器物所蘊含的文化理念,還有助於我們了解各時代的文化風俗。本文從曲尺與門光尺兩個角度闡述了魯班尺的源流、尺度演變、形制中的內容及尺法的使用四個方面的內容,希望這對於研究中國各時代的社會、文化、風俗、建築及器物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俊壽.門光尺析證.古建築園林技術,1994,第3期
2. 何俊壽.慎用舶來魯班尺.古建築園林技術,1995,第2期
3. 程建軍.藏風得水——風水與建築. 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4.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5. 丁喜霞.規矩及相關詞語的衍生和演變.南京社會科學,2004,第6期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地理風水之學,必須要有一個精確的羅經和魯班尺,可是時下流行的魯班尺並不準確。這種魯班尺先是由上海某公司出品,隨後各廠家紛紛效仿,凡是鋼捲尺格式的都有錯誤。它採用的是
門的尺寸關涉這一切。「故先賢製造門尺」,這就是神秘的「魯班尺」。《陽宅十書》說:
海內相傳門尺數種,屢經驗試,惟此尺為真,長短協度,凶吉無差。蓋昔公輸子班,造極木作之聖,研窮造化之微,故創是尺。後人名為「魯班尺」。4、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就開列出一百二十四種按魯班尺裁定的尺寸,分為添財門三十一個,義順門三十一個,官祿門三十三個,福德門二十九個。魯班尺的兩側還有門光星,九良星,丘公煞等,是幫助匠師選擇造門時間用的。魯班尺的後面為丁蘭尺,一般用於丈量陰宅四周的尺寸,或葬的尺寸或墓的長寬吉凶,共分為十段,為「丁、害、旺、苦、義、官、死、興、失、財」,以上為魯班尺的樣式,還有一種魯班尺後邊不是丁蘭尺,而是八星,分別為貴人星,天災星,天禍星,天財星,官祿星,孤獨星,天賊星,宰相星,主要是配合前邊來用的。二、專家觀點:1、按上海古籍出版社羅哲文主編文物教材<<中國古代建築>>載:明尺為三、科學依據: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生命之源,宇宙背景輻射是來自宇宙空間背景上的各向同性的微波輻射,也稱為微波背景輻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彭齊亞斯和R.W.威爾遜為了改進衛星通訊,建立了高靈敏度的號角式接收天線系統。1964年,他們用它測量銀暈氣體射電強度。為了降低噪音,他們甚至清除了天線上的鳥糞,但依然有消除不掉的背景雜訊。他們認為,這些來自宇宙的波長為微波背景輻射的最重要特徵是具有黑體輻射譜,在
周代,一尺合今
貴人門為財木星
第一貪狼進福祿,不求生意自然來,他人寄物何曾取,分明又借外人財。天災門為病土星第二巨門多孝服,浪蕩遊戲走他鄉,疾病一身退田宅,淫亂招致男女殃。天禍門為離土星第三祿存多災禍,離別他鄉又不祥,夫妻分離不相遇,致令男女失家鄉。天財門為義水星第四文曲星,其家多福貴,世代近君門,輩輩有名揚。官祿門為官金星第五武曲星,其家有文榮,五方財源進,世代顯美名,孤獨門為劫火星
第六廉貞星,官事建甌退園林,劫財自孤寡,橫禍不離門。天賊門為害火星第七破軍星,其家出橫人,退財多破敗,瘟病不離門。宰相門為吉金星第八輔弼星,金銀福滿門,八方財源廣,世代最榮昌。正面:財木星 病土星 離土星 義水星官金星 劫火星 害火星 吉金星背面:貴人星 天災星 天禍星 天財星官祿星 獨孤星 天賊星 宰相星一側寫有「春不作東門,夏不作南門,秋不作西門,冬不作北門」另一側畫有「門光星圖」,並寫有「大月從下數上,小月從上數下,白圈者吉,人字損人,丫字損畜」。